辽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0:52: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辽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辽宁农科发展趋向

目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精神),编制“十二五”规划。要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必须全面深刻理解《建议》的精神实质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所以编制“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首先要编制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突出优先领域,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笔者就辽宁农业科技发展方向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辽宁农业科技经历的三个明显发展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对自给自足基础上产生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过程。主要是:良种繁育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和新式农机具应用技术,以及轮作倒茬、改良土壤,改混种为间种、清种等新的耕作技术。这个时期仍呈现典型传统农业特征,农业产出严重受自然条件制约,科技贡献份额只有20%左右,但科学种田深入人心,土地及劳动生产率均有一定提高,食品安全有了明显改善。

2、第二个阶段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共存的“二元技术”发展时期。这是一个相对时间较长的时期,期间现代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技术成为农业生产主体技术,使科技贡献份额提高到40%以上。这一时期,良种普及、品种更新换代、利用杂种优势、增施化肥、配方施肥、塑料保温、地膜覆盖、农药防治病草虫害、农业机械、优化栽培(饲养)等现代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辽宁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农产品由短缺到自给的历史性跨跃。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353亿斤,居全国第13位;蔬菜总产量3764万吨,居全国第5位;水果总产量600万吨,居全国第5位;肉类总产量435万吨,居全国第7位;蛋类总产量286万吨,居全国第4位;奶类总产量130万吨,居全国第8位;水产品总产量575万吨,居全国第4位。但冷静地分析这个时期的技术需求模式,土地替代技术发展较快,土地生产率显著提高,但土地质量呈急剧下滑趋势,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资本替代型技术发展缓慢,致使科技创新主体承载力弱,农业资源的配置无法有效地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劳动替代型技术虽然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幅度相差巨大,进而表现为增产不增收,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3、第三个阶段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多元技术”发展的需求,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需求模式是多元化分布的,摆脱仅仅依靠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的单一生物技术改造模式,逐步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农业格局。随之产生的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形成逐步规模化、专业化等等,对现代农业技术形成强势需求。但遗憾的是,科技的研发不能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结合,甚至严重脱离实际现状。特别是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实用技术尚存在供给短缺局面或覆盖农产量不足的现象。这些均对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照成严重的挑战。

二、由不同因素形成的辽宁主要农业区域对农业技术需求的特点

查看全文

辽宁农村信仰问题与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解辽宁省农村信仰情况,获得基线资料,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课题组对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朝阳、营口等地村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农民的信仰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我省农民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辽宁农村;信仰问题;研究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农民的精神信仰如何?本课题组针对农民的生存状况、文化活动、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确立有效问卷1212份,采用SPSS11.0进行资料输入和统计学分析。

一、辽宁省农村信仰现状和特征

从总体上看,被调查者1212人,其中男性634人,女性578人。在男性当中,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人数共计197人,占男性被调查者的31%;在女性当中,三大宗教的人数共计214人,占女性被调查者的37%。男女信教群众合计411人,占被调查者1212人的33.9%。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被调查者1212人中,(1)年龄在18-30岁的被调查者共计400人,其中男性196人,女性204人。其中信仰三大宗教的共计122人,占被调查者的30.5%。(2)年龄在30-50岁的被调查者547人,其中男性290人,女性257人。信仰三大宗教的男性105人,女性110人,共计215人,占被调查者的39.3%。(3)年龄在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265人,其中男性148人,女性117人,信仰三大宗教的男性45人,女性52人,共计97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33.6%。

查看全文

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兼论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具体落实措施。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查看全文

辽宁:29万公务员“充电”

考试不及格不能晋升领导 据新华社沈阳7月11日电(葛红霞)辽宁省公务员将进行一次大“充电”。考试不及格的公务员,将不能晋升为领导。 记者从省人事厅获悉,从11日开始,辽宁省将对公务员进行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学习培训。 这次“充电”将涉及全省29万左右的公务员,除此之外,一些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也将走进课堂,再当一把学生。此次大规模学习为期三年。

查看全文

婚礼主持人串词—辽宁

主持人串词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很荣幸的接受了马氏家族的邀请主持今天的婚礼庆典,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东道主向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新人的婚礼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欢迎您的到来!

请主婚人:今天我们的凯莱酒点是嘉宾满座盛友如云,是您的到来为我们新人的婚礼带来了祥云瑞气,为新人带来了忠心的祝福,这正是天喜地喜人更喜,新人新景结新婚!在今天热闹的婚礼现场嘉宾高兴,朋友高兴,新人高兴,最高兴的莫过于新人的父母双亲了,四位老人含辛茹苦的将新人抚育成人,这其中的情其中的意在今天这隆重而又庄严的婚礼现场将表现的淋漓尽致,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双亲带着对新人的祝福和希望到我们的典礼台上就坐,为一对新人主婚!

新人入场:亲爱的来宾,尊敬的各位朋友,爱情是神圣的,婚姻是爱情的避风港,今天,我们的一对新人,他们的爱情经过了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耘,秋天的成熟,冬天的考验,今天,终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接下来,我代表中国人民共和国爱情办公室,代表中国民族婚姻美满办事处,邀请现场的每一位潇洒的先生,漂亮的女士,用我们最诚挚,最热烈,最响亮,最美好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心贴着心,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入大厅!(婚礼进行曲,花瓣,童男童女手拿花篮在新人前面走洒花瓣)

介绍新人:伴随着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我们的一对新人带着所有嘉宾的美好祝福登上了属于他们的婚礼殿堂,在座的嘉宾朋友们可以看到,我们新郎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新娘的嘴角挂着新婚的羞涩,今天我们的新郎官站在这里真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啊,他有着对新娘的万种柔情,有着对事业的无穷的向往,有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有着对小家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今天我们的马立国新婚的大喜时刻,请现场的亲戚们,朋友们,领导们,同学们将我们大家对新郎的祝贺与祝福化成响亮的掌声送给我们的新郎,祝福他新婚幸福,前程似锦!(掌声)

查看全文

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创建思考

1特色文化城市的基本内涵和精髓

在传统意义上,文化城市一般理解为是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1]。但是,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的战略与经济诉求,应该对文化城市进行新的界定。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刘士林提出,文化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新型城市,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人居需求的科学与全面发展的城市模式[2];再如,刘合林提出,文化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核心手段组织城市经济活动、社会网络与空间形态,支持城市文化多样性需求与城市增长机器本质,处于不断发展状态的充满人情味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3],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探讨文化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具有重要启示。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内涵十分丰富。首先,文化城市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化背景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增长因素,成为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并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城市,就是要用文化生产力丰富当代生产力系统,用文化软资源补充经济发展的资源储备,带动和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文化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类型,是一种以提高发展质量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化模式。她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2]。第三,文化城市是人本主义城市理念的具体体现。城市的本质在于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同时还要使人感到生活得愉快、活得自由、活得有意义、活得有尊严。但是,正如雅各布斯于1961年所指出的那样,城市的大规模更新建设以及规划师们所主张的规划理念和手法并没有将城市引向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反而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冷漠、资金的浪费以及城市贫民窟的恶化与扩张[3]。因此,新的城市图景需要引入文化城市这一概念,以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城市理念,为人类个体过上美好生活提供真实的空间。文化城市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精髓在于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是文化城市内在的、恒久的生命力,是文化城市的魅力所在。在当今世界上,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城市,都是具有文化个性的特色城市。如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纽约等城市之所以著名,不仅依赖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更依赖这些城市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沉积下来的城市特色文化。我国城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特色鲜明,这既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了“地大物博”的生产对象,并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同时又为城市化发展指出了方向,即把营造令人愉悦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与氛围作为根本出发点,建设具有高质量的、充满人情味的文化城市。我国文化城市建设要紧紧围绕自身的特色文化来进行,使其城市文化具有某种唯一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工业遗产保护与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

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城市企业开创与发展、辉煌与衰落的坎坷历程,体现了城市产业工人开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难以忘怀的奋斗人生。因此,辽宁工业遗产保护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应是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

2.1辽宁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其中重工业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占绝大多数

辽宁城镇建设始于燕国设立辽东郡、辽西郡时期,最早形成的城镇一般是中央所辖地方郡(府、州)、县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的城镇还曾被作为国都。自清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辽宁境内较著名的城镇有奉天、锦州、海城、复州、铁岭、营口、抚顺、本溪湖等,它们都是军事或行政中心并兼有工商交易的功能。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61年营口开港后,随着外国势力的进入和中东铁路的兴建,辽宁地区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铁路及沿海港口的出现,辽宁原有的城镇均转型为工业城镇,并先后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到1949年,辽宁主要的工业城市有10个,即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安东、锦州、营口、阜新和辽阳[5]。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辽河油田的开发,在辽河平原上又崛起了盘锦等石油城市。到1985年,辽宁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仅省辖的工业城市就有13个[6](表1),有的大工业城市如沈阳等还具有区域经济极核作用,闻名遐迩。从表1中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城市中除营口、辽阳等城市外均为重工业城市,其中又以资源型城市为主。所谓资源型城市,主要是指因资源的开采或开发而兴起,并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据笔者统计,全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包括典型资源型城市60个,其中辽宁有资源型城市7个(抚顺、阜新、铁法、北票、葫芦岛、本溪、盘锦),并且均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和12%。另据笔者统计,从2008到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两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其中辽宁占有7个(阜新、北票、抚顺、葫芦岛市南票区、辽阳市弓长岭区、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区、盘锦),约占总数的16%。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虽然目前面临发展衰退的困境,但有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查看全文

辽宁省农产品电商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辽宁省农产品电商营销的现状,提出将“集群品牌”理论应用于辽宁省农产品电商营销发展中,并创新提出以“优势品牌”为先锋,以“集群品牌”为营销模式,打造出“辽宁省农产品原产地品牌联盟”的营销策略,以期对辽宁省农产品电商营销的高效快速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优势品牌;农产品;电商营销;辽宁省

1引言

从2013年国家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以来,辽宁省政府也顺势而动,出台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以期借助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来带动辽宁省的农业升级,农民增收。目前,辽宁省已培育了20家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也与阿里巴巴等20余家知名电商企业合作,还重点创建了多个省、县、乡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来推动全省农村电商的全面发展。然而,作为主要载体的“农产品”却存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能力弱,优势品牌的影响力不够等问题,难以形成“优势品牌”的群体突围,导致消费市场难以得到开发和稳定,最终陷入难以持续获利的窘境。因此,本文将基于“集群品牌”理论视角,提出具体创新构想,为辽宁省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快速高效发展开拓思路。

2“集群品牌”概述

赵广华(2009)认为“集群品牌”就是把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和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而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文化特色。而王春赢(2015)认为,从现实发展角度来看,“集群品牌”就是“区域品牌形象”和“产业集群”的优势整合,其中,“区域品牌形象”源于原产地效应,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该地区产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的。而“产业集群”则是帮助集群行程了“外部规模效应”,是实现“集群品牌”的理想载体。因此,作者认为辽宁省农产品行业具备一定的“区域品牌形象”和“产业集群”的基础和资源,未来还是有很大发展和升级的空间,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查看全文

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沈阳被列入到国家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事件,对于东北老工业区而言既意味着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将要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辽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是同时也凸显出了更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从科技创新的几个方面共同发力,以期能够为辽宁科技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改革;辽宁;科技创新;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1前言

那么何为创新驱动?迈克尔•波特最先使用了创新驱动的概念的并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自此,发达国家己经将创新驱动带动经济发展作为最为基本的战略选择。在创新驱动中,科技创新毋庸置疑会成为其核心,而其他方面的创新,例如文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则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建立,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创新驱动系统。所以面对创新驱动的核心,我们自然而然地对于科技创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2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存问题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选择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4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为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和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具体为武汉、西安、沈阳,对上述地区进行系统部署。”(内容来源于《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载于搜狗百科)。自此,沈阳被列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沈阳而言,甚至对于辽宁而言,无疑是一个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转型的良好时机。有机遇也意味着有挑战。并且在创新途中也有问题不断显现出来。(1)创新性人才流失严重。创新性人才是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动力源泉,只有源源不断科技型、知识型人才投身于科技创新之中,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根据辽宁统计信息中心的相关数据,2017年辽宁全年研究生招生3.9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6.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1.4万人,总计毕业生达到50余万人。辽宁作为教育大省本身并不缺少创新性人才,但是完成学业之后选择留在辽宁,为辽宁经济贡献一份力量的人才却寥寥无几。从下面的表格不难看出,辽宁与北上广深相比,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所以辽宁能够挽留这些创新性人才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为了辽宁的科技创新能够更上一层楼,如何能够吸引并且留住这些创新性人才也是当务之急。图片来源于:2017年中国人才流动大数据报告!从这里看懂职业未来(2)科技创新的环境欠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情况就是资源型企业占据一定的比例。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成本的增加,这些企业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造成这些企业不可遏制的亏损。随之而来的就是难以转型或者转型速度慢而且效率不高。所以产业结构的僵化也限制科技创新的发展。长期的结构僵化意味着辽宁的科技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仍然需要提升。

查看全文

文化IP+辽宁饮食文化项目分析

摘要:文化IP是企业文化旅游产品发展下的文化符号,民间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将知识产权文化和辽宁民间美食文化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IP和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本文第一部分对文化IP和民间饮食企业文化面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解读。第二部分对辽宁地区的文化IP+辽宁民间饮食企业文化宣传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第三部分对文化IP与辽宁民间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推动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文化IP;民间饮食文化;传承;融合

1研究意义

辽宁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展示了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应该仅做一个博物馆或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留下来,而应该化为一种社会生活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准则,变成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如果传统文化的保护只能让它被保护一段时间,那么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同时,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国文化以及自身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需要。通过挖掘辽宁饮食文化精神内涵,打造辽宁饮食文化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辽宁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中国医药、博物馆、历史古迹等传播的传统文化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传统饮食文化发展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中国形象,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等重要工作,成功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强国的政策目标。

2发展文化IP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娱乐文化逐渐占领我国的主要文化市场,在这个时代,我国传统文化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文化遗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面对新时展趋势,辽宁饮食文化也要适应中国市场的大环境,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产品IP化已是必然。民族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市场发展经济中的衍生产物,同时具有商品和民族企业文化的双重属性。探索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意义,让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传承发展新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IP化带来的是庞大的粉丝效应和市场价值,在推广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对IP品牌进行版权保护,避免被滥用、侵权使用,保证其健康发展。创建辽宁饮食文化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辽宁饮食文化的新途径。笔者通过网上搜索以及周围市场调查,并未发现文化IP与民间饮食文化的结合。虽然没有研究结果,但是可以就此推断出企业文化IP+民间饮食文化在辽宁地区的传播不具有广泛性,人们对此还很陌生。IP现有的定义是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的外观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也包括自然环境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以及网络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和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的版权。如今在市场上经常提到的IP更专注于产品和文学,音乐,戏剧,绘画和雕塑市场化领域等。文化IP是将企业产品的发展与文化进行融合,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管理能力和长变现周期的文化传统符号。它有3大特质,分别是“高辨识度”“好玩有趣,个性鲜明”和“有态度观点,有价值观”。民间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术,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饮食与用具,消费与水平,民俗与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中国民间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具有“滋、养、补”的特点。受地域特色、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饮食产品的原材料、口味、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差异,食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作为一个越来越注重创新的国家,中国企业对于学习知识产权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2019年的两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专利法》的修改。据了解,此次《专利法》修订草案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最高法成立专业知识经济产权法庭、推进商标法第四次修改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反映出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的趋势。

查看全文

辽宁省旅游市场发展探究

【摘要】旅游业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因为旅游业并不需要很多投资,却能够很快获得不错的收益,这样的经济模式深受青睐。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这么多年过去,我国的旅游业也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已经趋近成熟,并还在不断增长。辽宁省是我国旅游大省,辽宁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本身深厚的底蕴让辽宁省的旅游业十分发达,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是对温泉、假日、网络等旅游的开发,不仅如此,还需要改变旅游市场的营销观念,让旅游业变得更加环保,让文化渗透在旅游业之中,让辽宁省旅游业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本文将对辽宁省的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对辽宁省旅游市场的优点缺点,以及其所面临的压力和机遇进行研究。并对辽宁省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辽宁省;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我国的旅游业在这些年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变得逐渐成熟起来。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越来越密切的,我国的旅游业也开始进行转型,旅游业在我国变得更加具有中国地方特色,旅游业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并且呈现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辽宁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省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吸引旅游的重要基础,发展的潜力巨大。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旅游业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有关部门需要对旅游业作出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更好的旅游产品。要把我国地方文化特色等融入到旅游中,不仅如此,还要提倡环保旅游,将旅游业的生态环境重视起来。辽宁省的旅游业应该跟紧时代的发展,抓住游客们的心理需求,根据游客的需求寻找适合的产品并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让辽宁省旅游业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1、辽宁省旅游市场发展优势

1.1资源优势。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大连、沈阳这样城市拥有很好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的很多城市经济资源都比较丰厚,拥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旅游业。由此可见,辽宁省旅游市场有着很大的优势与潜力。辽宁省拥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景观,省内拥有七处国家级名胜区,七处省级,十九处市级。辽宁省拥有温泉超过一百处,因为地理因素,还拥有很多岛屿。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如此,辽宁省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五十多处古文物遗迹,各朝各代都有,这些遗迹保存较好,很多都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进行保护。辽宁省人文景观众多,各种各样,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底蕴。1.2区位优势。辽宁省是东北唯一沿边又沿海的省份,南与黄海、渤海相邻,东边与朝鲜一江之隔,辽宁省多处与各国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交接处。辽宁省的交通是通过各国的重要通道。这样的地理优势给辽宁省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给旅游业带来了足够的人数基础。1.3交通优势。辽宁省的铁路是全国最为密集的,纵横交错的道路是各国往来的关键纽带,这样的交通优势让大量的人口聚集在这里,给辽宁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辽宁省主要是铁路交通,铁路以省会为核心,蔓延到全省四面八方,带动周围省市的经济往来。1.4客源优势。旅游业发展了很多年,到现在的现代旅游阶段,旅游人数与相应的收益不断增长。世界目前最繁华的旅游地带处于欧洲和北美,不过东亚地区的旅游业也在逐年不断增长。我国辽宁省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不断高速发展,不仅是国内迎来大量游客,国外游客也是不断增加。辽宁省的游客人数不断增长,从上世纪八四年到二十世纪零三年,辽宁省入境游客增长了十二倍,国内游客增长了九成。可以看出,辽宁省的旅游市场巨大,拥有国内与国外两处巨大的游客资源,这是辽宁省旅游业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2、辽宁省旅游市场发展不足之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