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0:41: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料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原料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轻工业部、公安部《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原料场消防安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露天存放的稻草原料场。

第二章原料场选址与布局

查看全文

解剖料场复查在质量的运用

本文作者:杨晨工作单位: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然土料的含水量分布较均匀,平均值为9.9%,最大干容重只有1.45g/cm3,室内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优含水量为13.6%,最大干容重1.82g/cm3,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土料必须在上坝前进行制备,提高含水率。见表2。

根据复查成果,采用了因地制宜的土料制备工艺A土料场土料的天然含水率低于最优含水率,需要加水制备后方可上坝填筑,以往的制备工艺大多是通过采用“堆置土牛法”得到合适、均匀的含水量。根据A土料场天然土料的含水率分布均匀,土料性质差异很小的特点,结合室内击实和碾压试验成果,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58-89关于土料开采和制备的原则,通过试验,在保证施工含水率的前提下,又确定了畦灌法“、沟槽松土加水法”两种制备工艺。畦灌法“、沟槽松土加水法”较“堆置土牛法”相比具有制备时间短,节省工程造价的优点。综合采用多种工艺制备的土料,经过上坝前和碾压后的检测,含水率和压实度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室内击实试验和野外模拟施工碾压试验的成果相互印证,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发现,由于土料中粉粒含量较多(平均值61.8%),对含水量较为敏感,当含水量接近15%击实时,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土体表面出现“剪切光面”现象。在野外碾压试验过程中也发现类似问题,当土料含水量在接近或超过最优含水量上限范围时碾压,土体出现大面积的“弹簧土”现象。一般来讲,防渗体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略高于最优含水量,在“湿侧”进行碾压不仅可以增加土体的塑性,而且土体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好,但是根据发现的问题,经过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在最优含水率下限碾压即“干侧碾压”的施工工艺。

所谓的“干侧碾压”只是相对最优含水量的上下限范围而言,实际意义上土料的含水量并没有超出施工含水量的下限范围,从施工过程中的取样检测结果来看,土料在“干侧”条件下碾压不仅压实度可以满足0.98的设计标准,而且还具有宜于压实、压实性能较好、施工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针对土料差异性小的特性,选择科学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来检测填筑质量。考虑到土的压实性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变化,施工初期采用了DL/T5129-2001规范列入的“三点击实法”来求得压实土体的最大干容重。但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工程作业面大,所在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使用“三点击实法”不仅时间长影响进度,而且碾压好的坝面难以保墒,特别是从取样到试验的过程中含水量的损失,往往导致试验结果不精确,不能找到真正的最大干密度,影响到压实度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新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因此根据A料场开采范围内土料性质变化很小的特点,经过论证,决定采用分区控制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的方法。分区控制最大干密度法是将制备好的土料分成几大块区域,上坝前对每个区域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的土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根据所有试验结果,选择用最大的干密度值作为该土区土料上坝填筑压实的控制标准,这样工程质量就更加有保证了。采用这种分区控制,不仅控制管理工作细化、检测数据真实,而且工程进度大大提高。

大坝于2002年4月开始施工,2005年完工,较批准的工期提前1年完工,目前水库已累计蓄水2.1亿m3,工程运行工况良好。大坝共完成防渗土料填筑1700万m3,各类检测试验组数6.7万组,压实度合格率100%,填筑含水率平均值为13%。科学、规范开展料场复查是土石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根本保证和前提,往往有些施工单位认为有了设计资料,就没必要再做查复了或是简单做一下就可以了,从而忽视这项工作,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做好料场复查意义不但是探明储量、核实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细致的进行室内试验,总结分析成果,对土料性质充分认识,为正确开展碾压试验、确定施工参数、指导填筑施工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

查看全文

沥青路面施工中料场管理论文

摘要:

随着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的各种体制逐渐趋于完善。在公路建设中,尤其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料场的管理不论从料场规划、工作人员配备、拌合设备管理、原材料成品料的控制,还是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都呈现出料场管理的重要性及它与其它相关工作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沥青路面施工料场管理控制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致使它适宜于分期修建,因而日益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全国公路交通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各种体制的逐步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型式。施工企业为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除做好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技术管理外,拌合料场管理也非常至关重要。料场是工程物资的收发集散地,路面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物资材料都要经过料场验收、计量、拌合和出场,如果料场控制不严或者管理上出现漏洞,其经济损失将是非常严重的。总结几年的工作经验和个人体会,如何做好料场的管理与控制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查看全文

大局出发管理高等级公路建设料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料场规划;料场内工作人员的配备;做好拌合设备管理;做好生产组织和生产调度;质量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签收发制度,杜绝物料流失;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型式、根据地理位置、工程建设情况(建设等级、工程规模)、环境保护等方面确定料场的位置及占用面积、考虑远离村庄和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依据具体设备数量、原材料的规格、存贮情况,认真对料场进行科学、合理、细致的规划、料场管理概括地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做好润滑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维修计划、做好配件管理工作、建立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适宜的安全活动、加强洪涝灾害的预防,减少事故的危害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随着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的各种体制逐渐趋于完善。在公路建设中,尤其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料场的管理不论从料场规划、工作人员配备、拌合设备管理、原材料成品料的控制,还是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都呈现出料场管理的重要性及它与其它相关工作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料场管理控制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致使它适宜于分期修建,因而日益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全国公路交通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各种体制的逐步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型式。施工企业为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除做好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技术管理外,拌合料场管理也非常至关重要。料场是工程物资的收发集散地,路面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物资材料都要经过料场验收、计量、拌合和出场,如果料场控制不严或者管理上出现漏洞,其经济损失将是非常严重的。总结几年的工作经验和个人体会,如何做好料场的管理与控制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料场规划

在一项路面工程项目建设中,首先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工程建设情况(建设等级、工程规模)、环境保护等方面确定料场的位置及占用面积。选址重点要考虑交通运输因素,料场最好选择在靠近摊铺现场、而且处于施工标段的中间位置,尽量缩短成品料的运输距离,并确保运输便道方便车辆出入,防止行车干拢。必要时进出口分开,使车辆分别出行,缩短不必要的运输等待时间,从而节省成品料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查看全文

材料堆放和仓贮安全要求论文

(1)各种易燃性材料应设材料场,对各种易燃性材料(如汽油、酒精、电石、氧气、酸液、松香水、各种油漆等)应设专用并由有保管经验和了解该物品性质的人员负责管理,对有危险性或相互抵触的物品应分别存放。堆放场所禁止烟火和住宿。各种堆料场应保持的距离参考表如下: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与办公室及工人宿舍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米;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与非易燃性材料场地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5米;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与易燃材料贮存库场地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米;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与锅炉、厨房、用火作业区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5米;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与木材成品、半成品模板场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米;

查看全文

水电站大坝施工分析论文

1.工程概况

穆阳溪芹山电站位于福建省周宁县泗桥乡芹山村附近。总库容2.65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70MW。水电站枢纽的拦河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大坝总填筑方量230万m3,总工期为37个月,高峰月上坝填筑集中在98年10月至99年2月,平均强度要求在20万m3/月以上。

芹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在本3#和4#料场进行峒室爆破是国家电力公司采用《采用硐室爆破方法开采符合级配要求的面板堆石坝坝料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峒室爆破试验研究,掌握高强度开采面板坝坝料的技术,制定和推广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为国内同类型高坝施工提供数据。

为解决高峰期上坝供料要求,结合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研究推广课题试验要求,我局于1998年8月1日在3#料场进行硐室爆破试验,爆破总方量约14.36万m3,共装药65624kg;10月14日在4#料场进行了硐爆试验,爆落总方量约7.06万m3,共装药48413kg,炸药单耗为0.69kg/m3,分成4个段发起爆。

两料场岩性均为火成岩,岩性单一,以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为主。弱风化岩石饱和抗压强度65~120MPa,微风化岩抗压强度120~146MPa。两料场前期已进行了爆破开挖,覆盖层和强风化层均已剥离。

2.爆破方案

查看全文

青弋江分洪道施工方案

青弋江分洪道是安徽省重点项目,批复总投资28.28亿元。在青弋江分洪道施工中,三埠管以上取土场由原征用农用耕地改为合理利用老废弃堤,三埠管以下弃渣场由原圩内零星鱼塘变为老废弃河道及外滩地,三埠管以上河道淤泥质土原外弃改为内外平台合理利用,红庙枢纽施工导流方案由一期施工改为二期施工,小连河两叉分流并为干流行洪等,施工方案合理调整避免了施工难、征地难、协调难、弃渣难、投资大等不利因素,其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一、分洪道建设的主要作用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设主要作用:一是减少中下游洪水滞留时间,降低其洪峰水位;二是显著改善流域下游水网圩区防洪态势,中片圩网区防洪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三是可有效改善水阳江中下游地区防洪状况,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四是减轻漳河流域肇家埠以下防洪压力,两江一河可以相互调节;五是中片圩网区通过联圩并圩,缩短堤防战线。

二、施工方案合理优化

1.合理利用老废堤作为取土场青弋江分洪道总的土方开挖料大于堤防填筑料,出现以三埠管为界,上下两段土方不平衡,由于水网阻隔及土料含水率等因素,无法进行上下游土方平衡利用。因此,三埠管以上堤防填筑土料不足,必须从上游建设河道范围附近取料。原规划拟定取料场32处,总取料量为749.7万m3,均为青弋江分洪道两侧农田,计划取料深度平均为1.65m,农田征用补偿及复耕标准每亩为8260元。上述规划拟定取料场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每亩补偿标准太低,征用后的农田通过取料变成水面,无法复耕,无法分户管理及养殖,无耕地指标,困难太大,不易征用;二是取料成本太高,每亩只能取料1100m3,需要征用补偿费用为3.1万元,同时需要办理用地指标,折合土方预算单价为64.5元/m3,取料征用费用增加投资较多,与该项相应补偿费用相差太大。为了有效解决取料场问题,同时控制工程造价不至于增加太多,通过全面考虑与综合优化,并结合年度实施计划与年度防汛要求,放弃了原规划取料场方案,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最终选用太丰高桥上潮河两侧老堤、白沙河两侧老堤、东唐圩金阁老堤、上潮河石板湖段两侧老堤等11处废弃老堤料场,基本满足三埠管以上堤防填筑用量要求。2.利用废弃河道等作为弃渣场原计划三埠管以下河道内弃渣土量1462万m3。拟定本段弃料场19处,3处选在河道内滩地,16处选在堤防圩内附近水面鱼塘。通过1年多征迁协调,最终只有3处河道内滩地被启用,只占总弃料容量的13%,其余16处很难征用。疏浚弃料堆放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除3处弃料场征用难度小、征用费用低、弃料方便外,其余16处均属养殖鱼塘,征用费用高,费用缺口太大;二是弃料场污水沉淀后很难排放,影响附近农田及鱼塘养殖,协调工作难度太大,增加子更围堰,措施费用太高。通过多次沿途察看分析与研究,对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选定3处新的弃料场,即松垾弃料场75万m3、伏龙山弃料场341万m3、小连河左叉弃料场694万m3。松垾弃料场位于河道滩地内,在保证该段河道满足行洪能力的情况下,新筑一道纵向围堰形成的弃料场。伏龙山弃料场就是利用老漳河废弃河道,在下游端新筑一道横向围堰形成弃料场。小连河左叉弃料场将原来规划方案左右叉行洪变成右叉行洪,拓宽右叉河道断面,满足设计过流要求,封堵左叉河道变成弃料场。3.充分利用陆挖河道淤泥质土青弋江分洪道三埠管以上老河床和地表层以下开挖料均为淤泥质土和砂性土,土料含水率太高,有少量有机质,部分段落开挖料中砂粒含量高,不适宜用作主堤身填筑。本段总的自然开挖方量922.9万m3,折合成压实方量782.1万m3,为淤泥质土料。其主要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开挖淤泥质土含水率太高,由于雨水较多,降雨间隔时间短,无法翻晒,土料达不到合格要求,不能直接用于填筑,对含砂量太高的砂性土也不能用于主堤身及外平台填筑;二是翻晒费用太高,平调费用太大,施工时间太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影响安全度汛;三是若淤泥质土不利用外弃,增加料场取料量,其费用增加41553万元。为减少弃料,降低投资成本,采取干地施工,降低地下水水位,尽可能降低河床和地表层以下开挖料中淤泥质土含水率,用于堤防内平台填筑和堤后填塘;相对含水率低的淤泥质土用于外平台填筑,禁止砂性土用于外平台填筑。通过多年运行,经检测内外平台填筑达到设计要求。4.调整红庙闸枢纽施工导流方案红庙闸枢纽施工初设导流方案是在三埠管以上分洪道施工完成,并具备分流条件后进行枢纽施工。红庙闸采用围堰一次围护基坑的导流方式,分流建筑物为已建成的分洪道。初设导流方案计划拟定7个月,枢纽施工导流围堰设计水位上游12.26m,下游10.77m,相应导流围堰堰顶高程分别为14.0m和12.5m。2015年10月1日开工,2016年5月初完成施工导流围堰拆除,2016年12月底全面完工。红庙闸枢纽施工导流方案进行变更主要考虑青弋江枯水期一般在当年10月初至次年3月底,流域内降雨量少,降雨形成地面径流量小,除陈村水库发电尾水下泄外,其余入库流量均通过水库调蓄,再加上区间少量来水,西河镇水文站枯水期形成的总流量不大。据统计,青弋江流域枯水期多年最低水位一般发生在1月20日—2月20日之间。3月10日之后,流域内降雨次数增多,降雨量逐渐增大,河水位逐渐抬高,时有暴雨发生,水位陡涨陡落,河道外滩地经常上水,进入4月份,外河水位上涨更快。由此可见,红庙闸枢纽施工变更为二期,施工导流期拟定11个月,即2014年10月—2015年2月为第一期5个月,2015年10月—2016年3月为第二期6个月,相对合理。

三、综合效益分析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取土方案

【摘要】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受水区涉及信阳市的息县、淮滨、潢川三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发展区域。工程建成后,可形成以淮干息县枢纽为控制,以城镇供水和灌溉渠系为骨干的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体系,为息县、淮滨、潢川三县生活及工业用水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可有效改善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对实现粮食稳产高产,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取土

1项目基本情况

本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息县枢纽工程、灌溉骨干工程和息县城市供水工程。其中灌溉骨干工程以淮河为界分为淮河以北的息淮片区和淮河以南的西石龙片区。息淮片区共30.3万亩灌区集中从枢纽闸上取水,新建一条息淮干渠输水至淮滨境内,干渠沿线布置17条支渠,并新建渠系建筑物。西石龙片区5.4万亩灌区原依靠西石龙一、二级站提淮河水灌溉,区内已形成较完善的工程布局,本次维持现有工程布局,整修干支渠、重建渠系建筑物。本工程在息县境内新建息淮干、支渠总长56.03km,整修西石龙干渠长22.89km,沿线新建泵站、倒虹吸、桥梁、涵闸等各类建筑物310座。

2工程取土重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受自然条件制约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多。渠道取、弃土量大且挖填不均衡,工程总体土方缺口较大,息县境内工程共需土289万m3。虽然工程沿线耕地广袤,但绝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受大规模临时征地阻力、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复垦政策限制,征地取土计划实施时,在土地政策和群众意愿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工程建设受到阻碍。

查看全文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运用方法探讨

1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危害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有其特殊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面积的开挖及大量弃渣的堆放,破坏了工程区原有地表植被及坡面稳定,形成了新增水土流失源,严重影响了工程区环境及生态平衡。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弃渣堆放在河滩、河岸及支沟内,雨量较大时将随径流流入或直接滑入河道,淤积河道,抬高河床,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对工程区及其下游的防洪和群众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弃渣综合利用方式

2.1利用弃渣作为骨料用于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输水隧洞开挖等工程产生大量的石渣。石渣的理化性质决定其堆存后,渣场表面自然植被恢复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便采取覆土等措施,植被恢复效果也不理想。工程施工中,输水隧洞大多采用钻爆法或TBM法施工,产生的石渣粒径较小,而输水隧洞开挖后要进行衬砌,石渣通过破碎筛分后,可作为不同粒径的骨料,用于洞壁、洞脸及排水工程的衬砌。辽宁省某输水工程建设以输水隧洞为主,砂石骨料需要量及弃渣量较大,弃渣以石渣为主。根据工程布置、工程区现状及料场规划等,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计算结果及天然料场的运距、开采条件、占地情况及筛分系统的土建工程量,充分利用隧洞开挖石渣进行骨料破碎及筛分,共利用石渣1329.6万t,减少工程弃渣约450.8万m3。以该工程2号支洞段砂石骨料平衡计算为例,在充分考虑工程布置、工艺流程及混凝土的级配、强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将开采的石渣运输至砂石加工厂,根据不同粒径骨料需要量,通过筛分及破碎,满足工程需要。2号支洞段设计骨料用量22.79万t,经过粗碎、细碎及筛分,产制各粒径骨料可满足设计用量,同时产生4.69万t石屑。2号支洞段骨料平衡计算成果见表1。

2.2利用弃渣回填料场开采坑枢纽工程施工中,坝基、坝址两端及水工建筑物开挖大多采用爆破方法,产生的石渣粒径较大、弃渣量较多,且多为风化岩。水电枢纽工程建筑物较集中,是砂石、混凝土使用集中的区域,周边多沿滩地布置料场。料场开采后,形成较大面积的采料坑,改变了原行洪断面,也对周边人、畜安全构成威胁。如将产生的石渣回填至料场开采坑,回填后地表高程达到开采边界高程,一是可以减少工程弃渣,二是弃渣粒径较大,耐水流冲蚀,维护了料场扰动区域的边坡稳定。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设计中,设置砂石料场3处,其中B3料场提供筑坝砂砾料。该料场位于坝址下游河道中,属河漫滩地貌,地形平坦,距坝址2.0km。料场设计开采量60万m3,无用层剥离量10.80万m3,平均开采厚度3.5m,开采面积20.23hm2。青山水库枢纽工程弃渣量81.51万m3,水土保持设计中,将主坝、溢洪道及导流工程产生的57.76万m3弃渣弃置B3料场,弃渣及剥离无用层回填后,基本达到原地表高程。通过弃渣回填料场开采坑,减少了弃渣占地,也保证了下游河道的正常行洪。

2.3利用弃渣造地或建设人造景观拦河闸及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基础开挖及河道疏浚产生的多为含水量较大的土方,不适宜直接回填使用,大部分作为弃渣处置。为减少工程弃渣,应根据料场回填及管理区绿化美化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弃土,达到改造土地及形成坡度起伏的自然景观效果。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需开采土料3.33万m3,工程区附近多为水田,同时受交通影响,料场选择较困难。经施工及水土保持专业人员商榷后,料场选择在挡水坝东侧的隆起坡地,该料场占地均为耕地,大部分为旱田,周边有少量水田,旱地区域地表高程一般为4.73~5.44m,水田区域地表高程约为3.83m,设计取土深度1.5~3.0m,取土后形成约1.5m的深坑。为减少工程弃渣,恢复既有耕地并将旱田改造为水田,水土保持设计将河道疏浚的淤泥回填至料场开采坑,回填后地面高程与周边水田高程保持一致,共回填淤泥1.87万m3。同时,在拦河闸两端工程管理范围内修建观景平台,利用弃渣量5.25万m3,既减少了弃渣废弃量,也美化了拦河闸两端的环境。

查看全文

谈溢洪道工程布置结合坝壳料开采利用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生产大量的开挖料弃渣,如何减少弃渣或利用弃渣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岔河水库在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减少弃渣量并利用工程建设开挖料,溢洪道工程布置还结合坝壳料开采和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降低工程投资。

关键词:岔河水库;工程布置;开采利用;填筑;保护

随着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保护范围和政策,如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水利基础设施也相应加大投入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或占用基本农田,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占用。岔河水库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壳料总回填总量为68.5万m3,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就需要规划充足的坝壳料。料场开采和建筑物开挖的无粘性土(包括砂、砾石、卵石、漂石等)、石料和风化料、砾石土均可作为坝壳料,并应根据材料性质用于坝壳的不同部位[1]。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优先利用建筑物开挖料,不足部分再开采坝壳料场堆石料,并按照不同料性分别回填于主堆区和次堆区;并考虑建筑物工程布置是否能够与料场开挖相结合,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1基本情况

1.1坝型选择

坝址处河流流向N65°E,河床底宽5~10m,河谷呈“V”字型,左岸地形坡度35°~60°,右岸地形坡度30°~50°。坝基河床为第四系洪冲积漂石、砂砾卵石层,下伏基岩为块状流纹斑岩及后期侵入的辉绿岩脉、凝灰熔岩岩脉,弱风化层厚为22.0~67.0m。坝址区位于拿鱼河断裂和澜沧江断裂之间的经向构造带内,断层、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F3、F4、F5、F6、F8断层。重力坝坝高为50~100m时,可建在微风化至弱风化中部基岩上[2],由于断层及弱风化层较厚等地质原因,不适宜建混凝土高坝,因地制宜,可以兴建当地材料坝。库区范围主要分布为粘土料、堆石料、块石料等当地建筑材料,砂料缺乏且距工程区较远,根据地质条件及当地建筑材料,选择对坝基岩体要求相对较低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优选坝型,避开了坝型选择存在的地质风险[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