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09:15: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廉政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县乡建立党风廉政体系总结
要求他按照县委、县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的内容和分管部门的特点,一是落实责任分工。重点建立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体系。落实每位副县长具体负责分管部门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制订相应的制度和防范措施。并将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工作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完善制度体系。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与完善,规范运作,堵塞漏洞。继去年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预算资金拨付办法的基础上,今年又相继完善了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妥善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实施再就业、企业超税收任务奖励等相关办法,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的产生。三是推行阳光政务。对群众密切关注的人事调配、建筑及公路改造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处置以及经营性资产经营权出让,全部推行阳光操作。县属中小学选聘教师全部都采用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经营性土地全部采取了挂牌方式出让,建筑及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国有林场山场资产处置全部实行了公开拍卖。监察部门对这些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开展专题整治。重点开展了小金库清理、减轻农民负担、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治理教育乱收费”等整治活动。如在清理被誉为腐败温床的小金库上,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关会议,并督促有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做好工作,共查出15个单位设有小金库,涉及资金103.2万元。通过清理,私设“小金库”行为得到遏制,单位资金运作得到规范,财政纪律得到强化。五是加大监督力度。积极发挥监察局、审计局两大监督机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110月审计机关共对51单位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286.3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316.8万元,目前已全部按规定进行了相应处理。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6件,其中大要案15件,处理违纪干部98人。
二、严格要求,认真遵守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虽然县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不足,比如在建章立制方面还存在不完备的问题,抓监督落实还有不到位的问题。个人廉洁自律方面还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今后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和查办案件力度,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好班子,作好表率,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历来我都十分注重自身的官德建设,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扎扎实实干事,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能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为政清廉、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洁身自好,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出丑,认真过好了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经受住了物欲的诱惑和灯红酒绿的考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及人事调配上,做到四不”即不打招呼、不打电话、不批条子、不开口子。公务活动中做到三没有”即没有接受以各种名义赠送的红包”有价证券、信用卡和其它支付凭证以及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没有以开会、考察、培训、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没有利用公款搞相互宴请,高档娱乐消费。生活作风上,做到两从不”即从不参与打牌赌博,从不大吃大喝。历年来个人重大事项都及时向上级纪委部门进行了报告,同时严格管好了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配偶和子女都没有从事经商活动。
三、筑牢防线,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好本色
为了更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执行好《廉政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其它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推动全县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并就今后廉洁从政作如下承诺:
审计局廉政体系学习材料
今年以来,区审计局不断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突出“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目标,汇聚五种力量,努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一、发挥教育的说服力,筑牢思想防线。一是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理论,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春季集训及宣传教育月期间,组织干部系统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廉政准则》、《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各级纪委有关会议精神,让全体干部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式、意义、要求及努力方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律己之心。采取集中收看、自行收看及摘录经典画面展览等方式,组织干部观看庆祝建党90周年经典影视作品,用血与火的史实和共产党人远大志向,净化干部心灵;利用政治学习日,集中观看腐败堕落和贪赃枉法警示教材,同时,两次邀请纪委、检察院的同志进行风纪及预防职务犯罪讲座。三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三进”活动,陶冶高尚情操。通过“读经典,长精神;唱红歌,心向党;讲党史,凝深情;议发展,兴”等系列活动,夯实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庭院、进家庭”基础,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建立行为规范。今年,该局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事事有规章、人人受约束的良性局面。一是夯实“五个基本”。完善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自觉性。二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今年,按照班子集体、班子成员、科室、个人四个层级,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及考核办法,分别签定责任目标,严格要求全体干部谨言慎行,遵章守纪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三是完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新修订的“综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中,量化标准更科学,因岗定责更具体,问责问效更务实,奖优罚劣更给力,为全体干部争创佳绩和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大空间。四是完善审计项目管理制度。在新《国家审计准则》的框架下,制定了审计项目统筹办法、审计审理规程、审计业务办公会制度、审计文书规范、审计执法公示制等制度,严格管理审计项目,大力推进依法审计,切实提升审计质量。
三、发挥监督的执行力,狠抓制度落实。今年,该局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贯彻落实上,采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监督。一是坚持审计信息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即时在政府门户网更新审计机关基本信息、法律法规和最新精神,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信箱,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进行监督。二是严格履行告知程序,接受被审计单位监督。在继续执行审计承诺制的基础上,今年,把审计“八不准”纪律作为《审计通知书》的一项必备内容告知被审单位,诚恳接受被审单位对审计人员执行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的监督。三是建立审计项目廉政档案,实行连带责任追究。项目实施终结,汇总廉政意见反馈卡、审计组长廉政总结、局纪检人员抽查、回访记录或情况反馈等材料,建立分项目档案纳入单项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如果出现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实行一系列连带责任追究。四是监督检查常态化,杜绝盲点死角。审计组派出后,“一把手”、分管纪检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审计组工作情况随机抽查,项目结束后,采取回访、电话及发函等形式,充分了解审计组执行纪律情况。同时,保持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即时接收相关信息并进行核实。
四、发挥纠风的矫正力,实现风清气正。该局面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潜在的诸多风险,审计人员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是以巩固行风评议成果为目标,开展“回头看”,查思想、查作风、查工作、查整改落实。二是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重温党史、牢记宗旨、忠于职守”系统活动,弘扬正气,培植核心价值观。三是以建功立业,争当“四手”为动力,营造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的竞争态势,激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四是以“三万”活动为载体,贴近民众,兴办实事,增强民本意识和践行宗旨。
五、发挥惩治的震慑力,强化治廉手段。该局充分运用惩治手段维护廉政纪律的严肃性。在履行审计职能时,对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绝不心慈手软,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一是运用审计手段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二是从制度上、源头上帮助单位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三是坚持重大案件线索移交,加强同纪检监察、检察院等部门配合,形成整体震慑力和高压态势。在预防和惩治审计人员违反廉政纪律上,绝不遮丑护短。一是严格执行执法“两制”;二是严格执行廉政处理处罚的有关规定;三是严格建立审计人员廉洁档案和绩效考评;四是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违纪行为“零容忍”。
教育局长在廉政体系建设会发言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滨州市教育系统通过抓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做法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近年来,市教育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政治纪律和工作措施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了主要负责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党组其他成员按工作分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和考核。机关各科室和市直各学校,按照各自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在每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及有关局党组会议上,定期对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做到常抓不懈。2012年,局党组会议7次研究部署市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行风建设列入全市教育系统督导评估内容。建立了县级干部和科室负责人联系县区、市直学校制度,局党组定期听取分管领导的工作汇报,年终考核领导干部要进行述职述德述廉并接受群众评议,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狠抓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的落实。将惩防体系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相结合。
论廉政思想对从严治党的现行价值
一、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廉政思想及其内在逻辑
(一)政体设计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城邦政体选择问题上认为:“只有城邦具备了最为优良的政体,才能有最为优良的治理,从而达到至善的目的”。①那么最为理想的政体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应该是城邦与城邦公民实现最大幸福的政体。”他指出:“公民应当成为城邦一切的主人,用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包括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多数人的政治总比少数人的政治公平,少数人更容易接受金钱或权势的影响而腐化。”②这与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相似,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城邦政治思想也闪烁着民主的光辉。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能够顾及到包括贫富两端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政体,即由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这是最为理想的政体,他为这种政体设计了六条主要原则。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不同的是,在他看来,城邦能否实现最大的幸福,其根本在于是否实施共和政体。
(二)法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否认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时强调:人性中存在许多的缺陷,总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即便是聪明睿智的哲学家,也不例外,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故要推行善政,建立“至善”城邦。建立“至善”城邦,就必须推崇法治而反对人治。在他那里,法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法律已获得公民的普遍认可与服从;第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是良法。”③也就是良法为治。
(三)对执政者的要求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的变革
一、电子政务的特征、功能与应用
电子政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行政事务中的应用而被开发并得到逐步发展的,互联网是电子政务出现的基石,行政效率的提升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催化剂。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与市场需求的不断旺盛推动了电子政务从最初的单一部门应用到全部门普及,从基本的数据手机到信息共享,从局域网为主的网络架构到融入互联网,从政府内部信息沟通的单一功能到现在的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沟通桥梁。它与传统政务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办公中介上,数字终端成为办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共享的在线化成为其余传统政务的根本性区别;在业务流程上,标准化和高效性是电子政务超越传统政务的典型优势;在角色扮演上,传统政务强调政府与群众、企业等的单向沟通,而电子政务则是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搭建了平等的平台,并使沟通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而日益便捷。电子政务的存在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通过电子政务具备的各项特征达到减少政务执行中间成本,提升政务执行效率的目标。电子政务的核心功能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这一核心功能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信息化升级的标志性产物,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关键节点。电子政务连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诸多主体,为政府与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整体构建;其次,电子政务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政府部门的扁平化运作,促进了政府部门转变工作职能,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的行政服务;再次,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而电子政务则搭建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明显改善了政府与群众过去存在的沟通不畅的现象,促进了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最后,电子政务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充分践行了“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的理念。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电子政务具备的多元化功能是互联网融入的结果,而互联网的融入反过来则撬动了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杠杆。电子政务具备的扁平化、高效率、数字化、超越时空等特征让其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逐渐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电子政务可以从观念革新、拓展行政空间和推动廉政建设三个方面推动政府行政体制变革。
1.电子政务促进行政观念革新。观念革新往往是一项事物发展的先行者,唯有观念上产生变动,才能推动行动上的变革。电子政务正是观念革新的“催化剂”。电子政务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特征,重构了传统政务所不具备的新型政府行政模式,将政府行政柔化为行政服务,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电子政务促进行政观念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员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变革。电子政务以服务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这就需要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务官员抛弃过去官员“上位”的传统观念,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质量,转变自身工作作风。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电子政务版块(如市长信箱)要积极发挥其沟通的作用。同时,电子政务将各类数据、文件、资料等均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之中,并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大数据库,政府官员要适应信息化办公的趋势和现状,并提升自身挖掘与利用数据的能力,实现“数据服务政务”的工作形式创新。二是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方式。传统政务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模式较为单一,以政府对公众的单向度传播为主,且传播收到受到时间、空间乃至其他诸多要素的限制。而互联网的融入使得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传播。公众也成为了信息制造与传播的主体,政府与公众在信息传播与共享上逐渐实现地位平等。政府要利用好电子政务这一平台,及时向群众公开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等信息,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2.电子政务拓展传统行政空间。传统政务强调部门分治,行政空间是相互封闭且缺少有效沟通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实现及时共享。电子政务通过内外互嵌的网络实现了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传输流,将传统的行政空间拓展至整个部门网络。此外,电子政务将诸多行政事项“搬”到网络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即时处理,大大拓展了传统行政模式在时间与地理位置上的限制。政府间的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准确,政府与企业和群众间的信息沟通也更为便捷和顺利。行政部门今后将要面对两个“社会”的行政服务态势:现实社会的政务活动与网络社会的政务活动。网络社会政务行为源于现实,却有着更多的网络元素与复杂的社会背景,需要更多的行政智慧加以应对。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设备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应用环境建设阶段和系统链接阶段,前三个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政务体系的纵深发展,但政务体系之间远未达到互联互通的目标,各行政主体之间的政务系统还未实现有效对接。接下来将重点攻关系统链接阶段,这也是实现电子政务拓展传统行政空间的关键措施。一旦纵向和横向的政务系统建成,将大大推进我国政务体系信息化的建设速度,提升政务体系的便民效果。
国企廉政建设论文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深入进行,文章以廉政建设与机制创新作为研究核心,从多个维度出发,吸收过往廉政体系构建活动的有益经验,以机制创新为有利抓手,实现对公权力运行的有效控制,满足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反腐败过程中对于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机制改革;廉政建设;机制创新
从中共十八大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全新要求,要求党政机关与企业事单位,借助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阶段等多种监督形式,逐渐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风尚。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为了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在廉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对企业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将其作为防腐工作的突破口,从机制创新层面入手,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腐败问题,对相关领导人以及管理者的约束,形成结构合理、程序恰当、监督完善的党风廉政体系。基于这种认知,文章从多个层面出发,对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客观分析,吸收过往廉政建设与机制优化工作的有益经验,切实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重要性的明确,提升了国有企业领导人与管理者的思想认知,为后续廉政体系建设与机制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指导作用。廉政建设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开展,对于提升国有经济的稳固程度与发展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严守反腐针线,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才能够杜绝腐败行为对于国有经济造成的损失,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廉政建设与企业活力与民心向背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从过往情况来看,只有将廉政建设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凝聚力与社会感召力,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来看,腐败行为在国有企业中的出现,不仅仅会导致国有企业社会信誉的下降,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动摇了内部员工对于国有企业的信心,在内部形成一个极为不良的企业氛围,导致凝聚力的丧失,降低了企业管理效能。基于这种认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防腐工作,采取多项监督手段,对硬腐败、软腐败、小腐败与大腐败进行打击,构建起大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的腐败监督与惩处体系,规范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者以及基层职工的行为,真正意义上,提升国有企业运行的廉洁性与纯洁性。
二、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面临的风险
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
腐败现象的产生既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又有深刻的政治根源与复杂的经济根源,既是现代化启动和经济发展中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不完善的一种表现。要克服消极腐败现象,除了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纪律约束以外,关键的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肩负着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可以说行政体制改革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部的位置,是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反腐倡廉的突破口。我国的现行行政体制,虽几经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权力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等种种弊端仍然存在。因此,通过改革行政体制来加强廉政建设,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的相互关系
1、行政体制改革将推动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或者说,廉政建设本身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体制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来实现。
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来看,“”结束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改革政治体制以克服官僚主义的弊端。他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党和政府,才会支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
其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将从根本上逐步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譬如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为主,这不仅有利于落实企业自主权,强化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而且也使在旧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严重存在的“官商”结合的弊端得到克服o
2、廉政建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与重要保证。不加强廉政建设,行政体制改革便难以顺利地继续向前推进。首先,加强廉政建设是保障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改革的过程看,由于存在“时间差”,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步骤、具体措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地配套,缝隙、漏洞、薄弱环节很多,就难免产生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不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任其泛滥,不但行政制改革不能顺利进行,还会葬送我们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区委财政部门年底工作报告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化解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四保”中心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培植财源,狠抓增收节支,突出保障重点,全面推进“五型财政”建设,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极大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积极有为,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年工作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实际,务求实效,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扎实工作,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转变了工作作风,改进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风正心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财源建设,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式,把“保增长”作为财政中心工作,把财源建设作为工作关键环节,努力克服减收因素影响,积极实施区街财政体制,大力培植优质财源,与征收部门密切配合,严格依法治税理财,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深挖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征收潜力,确保了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
年,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82801万元,完成预算的107.53%,比上年增长18.51%。其中:国税局完成53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4%;地税局完成118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4%;财政等部门完成1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57.4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75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74%。
廉政防腐的几点建议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规划之中。
1.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一是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纳入全党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良好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三是以提高领导干部党的意识、群众意识、自律意识为重点开展专题教育,使领导干部在是非面前增强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增强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增强悔过能力。四是抓好典型示范教育,评选和表彰那些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头等位置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积极慎重地推行政府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铲除以权谋私的土壤。以现有政治资源为基础,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慎重地推行政府体制改革,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逐步淡化政府部门的“单位”特色,从源头上解决制度(体制)上的“利益冲突”矛盾,保证政府权力行使的公共性。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用经济手段消除公共权力部门化的倾向。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使政府职能部门真正做到吃“皇粮”办“公差”、吃“杂粮”受制裁。一是在完成中央部署的关于财政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的同时,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改革原则,公开有关部门的政策外补贴,消除因部门政策外补贴相差悬殊而导致的部门间工作人员实际收入的不平衡,铲除诱发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因素。二是统一、科学地规范部门预算。中央财政应统一改革预算科目设置、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制定部门预算编制办法。对特殊部门预算,中央财政应作出明确规定,如类似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经费等,应纳入部门预算,否则部门预算就无法体现完整、公开、透明原则。三是从修改《宪法》和《审计法》入手,改革预算监督体制,改变过去那种财政、审计同属于政府行政行为的做法,把审计部门纳入各级人大的垂直管理,真正做到有效、客观、公正的监督。
4.理顺司法管理体制,用法律手段约束司法特权。一是约束和分割公安机关的司法特权。在确立司法审查原则的基础上,将警察权纳入司法权的控制之下。同时,对警察权实行分割,将治安管理行政权和刑事侦查权分割为两个职能机构,警察的一切刑罚处罚必须经过法院审判,一切行政性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同级财政,并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将深化法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色彩与法官职业化、流程管理等改革结合起来,制定“一揽子式”的改革方案,分步实施。同时,完善法院诉讼费管理,防止诉讼费“跑、冒、滴、漏”和由此产生的以权谋私问题。
5.加大惩处力度,施“重典”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一是把“小金库”、做假账等行为纳入《刑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二是先在省直机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制度规定,一抓到底。三是借鉴香港《问责制主要官员守则》的实施经验,制定以涉嫌利益回避、接受群众评议、回答领导质询、接受人大政协听证为主要内容的《问责制公务员守则》,并以此来规范政府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的行政行为。
以制度为先的反腐倡廉论文
一、着力构建源头治理预防机制
(一)公开、透明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前提
我们要加强和完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服务体系的立法建设。政府机关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体系,完善行政裁量权、政务公开程序、廉政风险防控等相关政策规定,这样就为深化政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在制度设定上,我们要从源头保证公权的公开透明。不断提高公开质量,不断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配套制度。
2.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准确的公开政府信息。
比如对于各部门经费支出的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及时公布事情真相、通报进展情况,及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从而形成一整套调查处理的方案,及时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