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04:55: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链球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论文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疫苗

1881年由美国的史丹伯格和法国的巴斯德在各自实验室同时分离一株革兰阳性双球菌,即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SP)。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SP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易发生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还可引起胸膜炎、脓胸、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侵袭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相继出现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耐药或多重耐药的SP。

1SP的耐药趋势

长期以来,SP对青霉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人们将其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的首选药物。1967年澳大利亚的Hansman和Bullen首次从l例25岁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支气管扩张的女性患者痰液中分离出首株青霉素低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streptococcuspneumoniae,PRSP)。此后陆续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报道,并且SP对青霉素耐药逐年增长。SP不仅出现对青霉素耐药,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也出现对其它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等多重耐药,并且其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的资料显示:PRSP及多重耐药株在全球持续增长[1]。1999~2000年对国内4所医院SP的耐药现状研究发现:青霉素耐药率为13.8%,中介的为12.1%。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高达62.9%~77.4%[2]。1997~2000年对北京地区SP的耐药性监测显示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非常高,2000年分别为87.4%、89.3%和88.3%[3]。2002~2003年,全国5个地区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为23.7%,青霉素耐药率为22.7%[4],PRSP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44.1%)、武汉(26.2%)、沈阳(21.5%)、上海(20.8%)、北京(18.5%);同时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亦高达80%以上。2003年7月,在韩国召开的第4届抗微生物制剂及耐药国际论坛(ISAAR)上报道中国耐青霉素链球菌肺炎发生率为45%,上升至12位,较3年前明显上升[5]。2003~2004年青岛地区SP的耐药性检测显示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3.8%、76.6%和91.6%[6]。SP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如何预防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发生,降低病死率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2SP的血清分型

SP的致病性与其菌体结构及代谢产物有关,包括荚膜(capsule)、溶血素(pnemolysin)、表面粘附素、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荚膜不仅是其毒力的必须条件,且荚膜多糖有群/型特异性,是分群/型的基础。根据丹麦Neufeld在1902建立的荚膜肿胀实验(quellungreaction),迄今为止肺炎链球菌可分为46个群,90个型。目前肺炎链球菌的各类疫苗的血清型都是用丹麦分型法来命名的。

查看全文

链球菌表型耐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链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性

论文摘要:链球菌病是主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给养殖业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已产生大量耐药性菌株。以省市为序,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链球茵表型耐药的情况,以期对链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有所帮助。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重大传染病。在猪主要引起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是多年来困扰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药物治疗对控制该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已经造成了链球菌对一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效率大大降低。为了了解不同地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笔者总结了2000年以来各省市链球菌药敏试验情况,现综述如下。

目前,关于该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包括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释法和仪器自动分析法,文献报道中采用较多的是美国NCCLS(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

从养猪大省河南省来看,闫若潜等采集河南省15个不同地方108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34份样品。采用2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抗菌药物百乐美、头孢菌素类药物(先锋噻肟、先锋霉素V、先锋必)、B-内酰胺类药物(羧苄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对河南省猪链球菌分离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则对所有菌株表现完全不敏感。赵恒章等从豫北分离出的16株致病性链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也表明:就总体而言,致病性链球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杨霞等对河南分离的13株典型链球菌分离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药物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欧阳素贞等从安阳、邯郸等6个地区采取180份猪的病料,从中分离到50株链球菌,对其中20株典型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对分离的20株链球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达95%以上;红霉素、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麦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从新郑、洛阳、中牟、新乡等16个县(市)猪场病料中,检出并分离到16株链球菌。16个菌株对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头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耐药。

卿泰安等选用目前常用的24种药物对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湖南省的猪链球菌的耐药率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谱也不一致,并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的耐药率达100%,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92.3%,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为84.6%~69.2%,氨基糖苷类为69.2%~46.2%,头孢菌素类为69.2%~30.8%,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较高敏感(84.6%)外,多为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华西对从湖南省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红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查看全文

猪链球菌病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猪链球菌病;猪的传染病

【论文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养猪业有着较大的威胁。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型大小的生猪。病猪、康复猪、健康猪均可带菌,常通过接触性传播,如口、鼻、伤口等是该病侵入门户。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节易多发,该病侵入猪群后,常为地方性流行,并零星发病,陆续出现死亡。有时会呈地方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

1.猪链球菌病的概念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2.猪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表现:

查看全文

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效应研究论文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免疫效应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微生物,也是引起全世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不仅包括普通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等,甚至还包括危及生命的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儿童常常是最大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儿童中,无症状鼻咽带菌者普遍,且很易扩散至其他易感人群或发展为疾病,故S.p疫苗在S.p感染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综述S.p疫苗的组成、免疫效应以及目前在疫苗研制中的一些进展。

1目前使用的S.p疫苗

S.p的致病性与其菌体结构及代谢产物有关,包括荚膜(capsule)、溶血素(pneumolysin)、表面粘附素(pneumococcalsurfaceadhesion)、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荚膜不仅是其毒力的必须条件,且荚膜多糖有群、型特异性,是分群、型的基础,迄今为止肺炎链球菌可分为46个群,多于90个型[1]。荚膜是S.p的主要致病因素。S.p疫苗接种后可以使机体产生针对荚膜的抗体,起到预防炎性疾病的作用[2]。目前使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主要有多糖荚膜疫苗、荚膜蛋白质结合疫苗等。

1.1多糖荚膜疫苗

PPV23(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含有23种S.p血清型荚膜多糖。造成90%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病原具有荚膜多糖,该疫苗对所覆盖血清型的S.p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有其不足之处:(1)S.p多糖荚膜疫苗的保护作用不是T细胞依赖性的,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2岁以下小儿保护性弱[3],而这些儿童又是侵袭性感染和粘膜感染的高发年龄组;(2)对某些患儿提供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如免疫缺陷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儿童;(3)不降低粘膜肺炎链球菌的带菌率[4]。

查看全文

养殖场猪链球菌的预防与控制

一、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在国外1945年首次报道,在我们国家最早是1945年在上海首次发现该病,到了70年代末已经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大面积流行。目前该病已经成为规模化养猪场中最常见的重要细菌病之一。尤其是在我们山区的规模化养猪场也受到该病的严重困扰。已成为严重制约着我县集约化养猪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是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猪的一种多类别性疫病。引起猪链球菌病的链球菌主要是由C群的兽疫链球菌、S类马链球菌、D群的猪链球菌、L群链球菌、和E群链球菌所导致的。是引起多种疾病的总称。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没有季节性,但以夏秋5—11月份,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该病。链球菌有3种主要成分,即群特异性抗原、型特异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其中核蛋白抗原又称P抗原,为非特异性抗原。各种链球菌的P抗原性质相同,是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多数链球均为兼性厌氧,个别为严格厌氧,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37℃。但底于10℃或者高于45℃时该菌不生长。该链球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猪链球菌病可见于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其中仔猪、怀孕母猪和保育猪较多见。其传染源主要是发病猪、和带菌猪,造成该病的流行的主要因素病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活猪市场及运输工具的污染。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感染,体表外伤、阉割、注射消毒不严感染发病。

二、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天,依据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最急性,突然死亡,病程长的体温40﹒5-42℃。耳、颈、腹下等皮肤出现紫斑,少数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或者共济失调、昏谁等神经症状。病死率可达80%—90%。此类多见于成年猪,常呈爆发性,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常因断齿、去势、断奶、转群和气候多变或者过于拥挤而引发。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者老疫区,呈散发流行。病程长久可达1个月,教少引起死亡,但病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病猪在临床上表现如:关节炎、淋巴结脓肿、心内膜炎、乳房炎等,时间较长的可排出脓汁后自愈。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急性败血性上如:血液凝固不佳,在皮下、黏膜、浆膜出血,鼻腔、喉头及气管黏膜出血,且内有大量的气泡。肺部充血肿胀。脑膜充血、出血,心内膜炎,肺炎。关节炎型一个或者多个关节肿胀,运动机能出现障碍;慢性病列可见关节腔内有黄色胶冻样脓性渗出物。在个别的病猪病列上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三、规模养猪场链球菌病鉴别诊断

因为规模养猪场的猪链球菌病的症状、病变较为复杂,在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故该病主要依靠实验室特殊的诊断方法即: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及动物接种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猪链球菌病在实际的鉴别诊断工作中应该与李斯特菌病、猪丹毒、副伤寒和猪瘟等疫病相区别。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大小猪都可以发生如:便秘、腹泻等临床症状,但是没有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副伤寒在早期虽然有与链球菌病的一些症状如:有在耳尖、四肢末端、腹下等处皮肤发紫,个别伴随有神经症状,但是其发病率高且多以腹泻为主,常见于断奶前后的猪。而李斯特菌病虽然也有神经症状,但是该病主要发生在仔猪而且一般情况下没有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只是个别猪发生,不会出现规模化大群猪的流行。

查看全文

链球菌表型耐药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链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性

论文摘要:链球菌病是主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给养殖业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已产生大量耐药性菌株。以省市为序,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链球茵表型耐药的情况,以期对链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有所帮助。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重大传染病。在猪主要引起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是多年来困扰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药物治疗对控制该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已经造成了链球菌对一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效率大大降低。为了了解不同地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笔者总结了2000年以来各省市链球菌药敏试验情况,现综述如下。

目前,关于该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包括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释法和仪器自动分析法,文献报道中采用较多的是美国NCCLS(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

从养猪大省河南省来看,闫若潜等采集河南省15个不同地方108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34份样品。采用2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抗菌药物百乐美、头孢菌素类药物(先锋噻肟、先锋霉素V、先锋必)、B-内酰胺类药物(羧苄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对河南省猪链球菌分离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则对所有菌株表现完全不敏感。赵恒章等从豫北分离出的16株致病性链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也表明:就总体而言,致病性链球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杨霞等对河南分离的13株典型链球菌分离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药物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欧阳素贞等从安阳、邯郸等6个地区采取180份猪的病料,从中分离到50株链球菌,对其中20株典型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对分离的20株链球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达95%以上;红霉素、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麦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从新郑、洛阳、中牟、新乡等16个县(市)猪场病料中,检出并分离到16株链球菌。16个菌株对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头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耐药。

卿泰安等选用目前常用的24种药物对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湖南省的猪链球菌的耐药率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谱也不一致,并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的耐药率达100%,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92.3%,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为84.6%~69.2%,氨基糖苷类为69.2%~46.2%,头孢菌素类为69.2%~30.8%,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较高敏感(84.6%)外,多为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华西对从湖南省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红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查看全文

猪链球菌鉴定论文

猪链球菌(Streptococcosissuis)是猪的一种重要疾病,养猪业发达国家如美、英、荷及爱尔兰等常有本病发生。我国于1958年就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1976年我国南方几省曾一度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很大危害。

猪链球菌截止到目前已发现的荚膜型已超过30种[1]。我国于1995年首例鉴定证实2型猪链球菌在我国的存在[2]。猪链球菌可致2—6周龄仔猪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支气管肺炎等[3-7]。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尿液、血液、肌肉、内脏和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未经无害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是散播本病的重要原因,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4—10月份发生较多。本病常为地方性流行性,多呈败血性。短期波及全群,如不进行防治,则发病率、病死率很高,慢性常为地方性散发性传染。

2000年4月,岐山县种猪繁育场仔猪流行关节炎及败血症,多为2—6周龄仔猪。无菌采取关节炎病猪的关节液及败血症病猪的肝、脾、肺及肠系膜淋巴结,经实验室分离鉴定,证实为2型猪链球菌。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1.实验材料

1.1病料无菌采取岐山县种猪繁育场患关节炎病猪的关节液8份,编号为1—8号,无菌采取患败血症猪的肝、肺、脾及肠系膜淋巴结8份,编号为9—16号。

1.2试剂试验所用的各种糖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二厂,批号自95—98年不等。

查看全文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近期,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区发生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二类动物疫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猪链球菌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卫发电[]34号)、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49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最短可数小时,最长7天。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

二、疫情监测

查看全文

粪链球菌在水产的运用

近年来,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非常普遍,较好地解决了水质环境恶化、病菌抗药性及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粪链球菌属于乳酸菌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菌株优势,但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薄弱,本文结合我们多年来相关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实践,对其生物学特征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生物学性状

粪链球菌菌体形态为链球或球状,菌体直径大小0.3~0.7微米,无芽孢;稀释后在肉汤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圆形、乳白色,表面凸起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大多数成双或短链状排列,通常不运动。

二、生理功能

粪链球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其能调节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细菌表面成分等物质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可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等产生作用。

三、对养殖水体环境的适应性

查看全文

猪链球菌病症状及综合防治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养殖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感染一些疾病,影响到养殖的效果。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生猪养殖;链球菌病;临床症状;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生猪受到感染之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在这些复杂的临床特征中,有些与其他猪病的发病特征较为相似,因此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存在诸多困难。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通过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1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分析

1.1出现败血症症状。这种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病较为突然。生猪一旦发病,其体温会在较短时间内升高到40℃~42℃左右。在发病后的12h之内甚至过后耳尖会出现紫色瘀血,猪的颈部上端可见明显充血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生猪背部会大量充血,有些会有明显出血点出现。发生这种疾病的生猪粪便较干且外部有白膜。病情严重的生猪其身体两侧发紫,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现象。同时排出的尿液呈现出褐色,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在2~3d内出现死亡现象。1.2出现脑膜炎症状。这种症状在哺乳期和幼龄仔猪中发生几率较大。在生猪受到猪链球菌感染之后,由于这些仔猪抵抗力较差,就会引发脑膜炎。发生这种疾病之后仔猪的体温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表现出焦躁不安、转圈、摊卧、四肢麻痹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1.3引发关节炎症状。由猪链球菌病引发的关节炎的生猪在发病早期会表现出四肢关节肿胀的情况。在对病猪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病猪的四肢肿胀处存在较多的淡黄色黏稠组织液。发生这种疾病的生猪食欲不佳。其体温变化不太明显,但是患有慢性关节炎的生猪会由于食欲下降导致其体型消瘦,影响正常出栏时间。虽然这种疾病的致死率较低,但是依然应该引起重视。1.4淋巴结化脓。这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病猪的咽喉处、颈部的淋巴结会出现肿胀,触诊时会引发生猪疼痛。同时此处的体温较高。在生猪发病之后其食欲会下降。但是这种疾病致死率较低,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受到感染的淋巴结会逐渐成熟变软,待其化脓后会逐渐溃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生猪会自动痊愈。但是与关节炎症状类似,虽然不会致死,但是由于发病后会影响进食,因此会导致生猪出栏时间延长。

2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简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