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02:22: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连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摘要:介绍近年来我国钢筋连接技术的发展应用,针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连接技术展开分析、讨论;列举了目前施工工艺中常用的几种粗直径钢筋连接方法,并从施工条件、材料损耗、施工速度、成本节约等几方面作出对比,总结出滚轧直螺纹接头在大面积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粗直径钢筋;连接;施工质量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高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78126m2,设有一层地下室,层高5米;首层、二层作为商场,层高4.8米,第三层为停车场,层高5.3米:四~三十一层为住宅,分为四座塔楼,标准层高3.0米。因本项目住宅的档次较高,在结构设计时采用了暗柱的方式,而且工期紧,因此施工中钢筋工程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钢筋连接数量多,为了配合工期的要求,要求钢筋连接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施工的效果,能够满足全天候施工要求,由于采用暗柱的设计方式,柱截面小,配筋密集且大量采用粗直径钢筋(最大钢筋直径28mm),要求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能够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难度;要求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能够节约钢材、降低工程成本。为此,采用了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陕、质量稳定、接头强度高、增加与混凝土问握裹力等优点,不受钢筋的可焊性、化学成分及气候影响。针对工程的工期要求和设计特点,在工程的施工中对直径18mm以上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了等强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的粗直径钢筋连接方式,对于地下室底板、独立柱和暗柱等关键受力结构部位,粗直径钢筋连接全部采用了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共有使用锥螺纹接头87292个,其中28mm(10786个):25mm(22420个),22mm(17760个),20mm(14963个),18mm(16350个)。
二、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施工工艺
机械冲压连接技术思考
在多级剪切冲压连接中,是通过对被连接材料的剪切以及随后的锻压来实现被连接部件的连接。以下的工作过程涉及一个可驱动的剪切凹模和一个可驱动的锻压凸模,同样剪切凸模也可能是可驱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工装之间的相对运动。步骤1:在两级剪切冲压连接中,首先被连接的部件放置到剪切凸模和托架上,然后上部的工装组件即剪切凹模向下运动到被连接部件上,借助于托架的弹力,被连接的部件在剪切凹模和托架之间被固定压紧。步骤2:剪切凹模压向剪切凸模侧,一通过对被连接部件的冲压和剪切,局部区域里的被连接部件材料产生位移并被剪切,这时被连接材料的原始厚度没有变化。在这种方法中,两个被连接部件都被剪切,被剪切的部分局部保持了和原始工件的连接。步骤3:在继续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凸模锻压,被连接板的厚度减小。至此剪切凹模必须返回,在锻压凸模和剪切凸模之间被锻压的材料继续被锻压和变宽。锻压过程是通过锻压凸模进行的。通过连接区域材料展宽形成了一个力和形状封闭的连接接头。步骤4:当达到了所设定的压力(对由压力控制的设备)或行程(对由行程控制的设备)之后,工装组件退回原位。这样就生产出一个多级剪切冲压连接接头,并且不需要后续加工工序。
可能连接的材料
在凸模、凹模侧的连接材料应是不用加热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实际中常使用的材料是钢、不锈钢、铝和其他有色金属,这些材料往往都有不同的涂层。多级冲压连接也常用于高强度材料的连接。这种加工方法不仅可进行同种材料连接,也可进行不同材料的连接。当不同的材料连接时,理想的材料组合方法是较硬材料位于凸模侧,较软的材料位于凹模侧。当不同厚度的材料连接时,理想的材料排列方法是较厚的材料位于凸模侧,而较薄的材料位于凹模侧,即硬材料位于软材料之上,厚材料位于薄材料之上。
工作系统的选择
凸模、凹模、固紧件以及有关被连接材料及其表面的涂层、涂层的状态对连接接头的形成和负荷下的接头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设备压力和行程的正确设定和调整以及凸、凹模几何形状的优化都对连接接头的强度性能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应用实例,制造商的建议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冲压连接中参数的确定,也就是说凸、凹模和固紧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单个的或总的板材厚度。材料的安放位置的组合。材料表面涂层和表面状态。负荷的大小和方向。对密封性和防锈性能的要求。对连接区域的外观要求。
多级冲压连接形式
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论文
【摘要】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应用于焦化工程的煤塔、熄焦塔、配煤槽、筛焦楼、粉碎机楼等高大建、构筑物的大直径钢筋连接中。解决了大直径及较长钢筋连接的技术难题。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中国十三冶同力公司在承建灵石中煤九鑫200万吨/年焦化工程施工中,在煤塔、熄焦塔、配煤槽、筛焦楼、粉碎机楼等高大建、构筑物的大直径钢筋连接技术上,采用国内较先进的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工艺。解决了大直径及较长钢筋连接的技术难题。为中国十三冶应用新机械、新工艺、新材料、新工法,在钢筋连接技术方面又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大直径螺纹钢筋(Φ25、Φ28、Φ32、Φ36)在连接技术上,原始做法是;搭接绑扎、手工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等。近年来,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成为主要钢筋连接手段;而闪光对焊只能在地面上作业。但也存在一些其他条件的影响,既对焊机焊接受到工地电源容量(100KVA)的影响和工人操作技能的影响,导致焊接质量不容易控制。另外,手工焊和电渣压力焊在高大建筑工程中的垂直钢筋的立焊连接中,需要很长的电缆和很强的工作电流才能保证焊接质量。而且焊接速度受工作条件及电源条件的影响也很大。而钢筋剥肋滚压机的设备功率仅为3-4KW,节约能源,操作简单。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容易达到。
根据国家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对钢筋接头焊接质量的抽查数量较多;增加了焊接接头,钢筋浪费较大。国家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的接头质量检查数量,应以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闪光对焊接头作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而在直螺纹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批验收。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为抗拉强度试验。不做弯曲试验。
以上问题,我们采用钢筋剥肋滚压螺纹加套管的连接工艺是最佳选择。在地面上预先加工滚压钢筋螺扣,在高空人工安装水平或垂直立筋;即减少了空中作业难度又加快了安装速度,而且安全可靠,质量保证,减少浪费。
供暖管网连接方式的设计论文
摘要:简述了供暖管网正确选用连接方式的必要性,并介绍用户系统与室外热网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方式的选用原则。
关键词:供暖管网;连接方式;选用
一、正确选用连接方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采用的集中供热系统按供热系统的热源不同,可分为热电厂供热系统、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利用工业余热的供热系统等。采用比较多的是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但是在大型集中供暖或区域性热力管网中,由于用户多种多样,若以某一既定热媒参数下运行的热网,显然不可能直接或自动地保证所有用户的室内供暖系统都达到各自的设计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就需要在局部系统热媒入口处对其参数进行改变和调节,正确合理地选用连接方式,是方案进行是否合理,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用户系统与室外热网的连接方式
井口闸阀连接螺纹的优化设计
一、优化设计
1目标函数工况分析可知,欲保证阀门在中法兰螺纹连接处的密封可靠性,必须同时确保阀体耐压强度σp和螺纹连接强度σsr,即:σp=σsr<[σs](10)上式中,符号[σs]表示材料的许用屈服强度。2参数优化根据第四强度理论,推导螺纹连接处的抗拉应力为:σsr=0.554(d2-d''''2)pDzh2(11)式中,d''''为阀杆直径,(mm);d为阀体内径,(mm);p为阀门的设计压力,(MPa)。壳体受内压时的拉应力为:σp=(d2-d''''2)p(D-2h)2-d2(阀体)(12a)σp=(D2-d''''2)pD''''2-(D+2h)2(阀盖)(12b)式中,D''''为阀盖外径,(mm)。阀体、阀盖连接螺纹的螺距选择和壁厚设计必须同时满足式(11)和(12)。计算时先以式(12)确定最大允许壁厚(D-d)/2,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依据式(10)、(11)、(12)选择最优螺距P,最后将计算结果代入上述各式校核,确保各参数均满足强度要求。此外,考虑到螺纹连接受力的不均匀性,螺纹的旋合长度一般为(5~10)P。
二、计算实例
热采井口闸阀ZFK81-250/65的额定压力为25MPa,阀体和阀盖材料均为ZG310-570,其屈服极限为σs=310MPa。若取安全系数S=1.5,则材料的许用屈服强度[σs]=206.7MPa。设计压力取p=50MPa。已知阀体螺纹大径D=125mm,阀杆直径d''''=28mm。初取螺距P=3mm,将上述数据带入式(12a),得阀体内径D=109.4mm。将此计算结果带入式(10)计算所得螺距P=4.26,这与初选螺距相差太多,不合要求。重选螺距P=4.2333(即每英寸6牙),得阀体内径d=108.1mm(取108mm),阀盖外径D''''=1453mm(取144mm),螺纹旋合长度为8P=34mm,此时的计算螺距为P=4.27,与初选螺距比较接近,即此数据符合等强度要求,且满足了螺纹、壳体同强度要求。这比经验法(按经验法设计的相关参数:阀体内径d=96,阀盖外径D=146,螺距P=4)更具理论依据,计算结果也更可靠、更符合设计要求。应用表明,优化了的阀门使用性能可靠,未发现在中法兰处发生泄漏等异常现象。
三、结语
1)对螺纹的牙型和受力分析发现,相同螺距情况下,55°螺纹比60°三角螺纹具有更高的工作高度,更大的牙底,不仅螺纹面的利用率高,其螺纹抗剪、抗挤和抗弯强度也较高。2)从连接强度方面考虑,牙型角为55°的螺纹比60°的三角螺纹更适宜用于紧固连接。3)利用等强度理论,对井口闸阀中法兰处的连接螺纹和阀门壳体壁厚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更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有利于节省成本,可靠性更高。4)该优化设计方法需反复试算,计算繁琐,宜采用计算机编程方法计算。
混凝土连接设计管理论文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宁车沽防潮闸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宁车沽村西潮白河与永定新河交汇处,是潮白、北运河水系的主要控制工程之一,集防洪、挡潮、排涝和蓄淡于一体,对确保海河流域北系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建于1971年。
宁车沽防潮闸设计流量为3060m3/s,为II等工程,主体建筑物的级别为2级。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由于防潮闸长期在海水及盐雾环境下运行和受唐山地震破坏影响,该闸存在诸多安全隐患,2000年12月对宁车沽防潮闸进行了安全鉴定,评定该水闸安全类别为三类,需进行除险加固,对部分结构进行拆除重建。
除险加固后,全闸共22孔,其中中部20孔过流,两边孔用混凝土墙封堵。每孔净宽8m,中墩厚1.1m,闸室总宽199.1m,顺水流方向总长123m。工作闸门为升卧式平板钢闸门,位于闸室中部,上下游分别设有检修闸门。闸上设有工作桥、检修桥和交通桥。
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技术分析
摘要: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建筑材料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元素,在现如今的建筑项目中,钢筋和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所以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也随之成为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在具体施工中,保证钢筋连接和安装的可靠性,能够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及效率提供有效保障,基于此,本文就以建筑施工中的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为主题,展开一系列分析研究,希望能为我国钢筋施工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连接;安装技术
当前的建筑项目大多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和安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施工内容,施工企业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水平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进而也会对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形成重大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钢筋连接及安装施工和相关技术给予充分重视,有效提升施工人员钢筋连接及安装水平,并在具体施工中确保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以便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1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技术
1.1机械连接技术
近年来,机械连接方法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连接方法是在进行粗钢筋连接过程中通过此采用间接传力的方式完成连接的,通过连接2根钢筋套筒,使得力能够通过钢筋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通过钢筋和套筒的力传递作为基础完成连接目的。机械连接通常有锥螺纹,镦粗直螺纹以及冷挤压等多种方式。这些连接方式依据其不同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例如冷挤压连接方法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连接方法,在采用该方法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液压设备本身较为笨重,且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故障。相比较传统的连接数,冷挤压技术并没有成本上的优势,因此随着螺纹连接技术的出现,冷挤压的连接方式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锥螺纹技术的优势在于大大提高了钢筋连接的效率,不但大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而且综合看来成本优势明显。锥螺纹技术的特性使得钢筋材料的横截面积减少,这种缺点并不符合工程的相关工艺要求,所以锥螺纹技术也遭到了其他技术的替代。随着以管轧制螺纹技术和镦粗直螺纹技术为代表的直螺纹技术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锥螺纹基础造成的钢筋截面面积变小的问题,相应的在增大钢筋截面面积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人工的劳动强度晾衣机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成本控制直线上升。而滚轧直螺纹技术本身具备以上相关技术的优势,又弥补了以上相关技术的缺陷,随着相关技术服务的出现,受到了相关用户的广泛好评。滚扎螺纹技术的逐渐普及使得镦粗螺纹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快速下降。滚轧直螺纹技术不仅能够增大钢筋的横截面面积,而且能够对钢筋连接部位的钢筋密度得到有效提升,使得钢筋接头的抗拉强度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该技术在成本投入上也不高,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套筒冷挤压技术进行钢筋连接的主要流程有以下几个部分:将需要进行连接的钢筋放入套筒内,对套筒使用挤压机加压数次,使得套筒发生塑性形变,套筒在变形后能够使得套筒内的钢筋完成连接过程。冷挤压模式具备热影响小,性能稳定性好,接头强度较高的优势。通过该方法进行接头检验的方法也比较很直观,只需要观察接头就能判定是否连接成功。该技术能够对钢筋进行全方位的连接,甚至对于无法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的钢筋以及某些特种钢筋都能够进行连接。锥螺纹套筒的与冷挤压连接技术进行比较,冷挤压的缺陷也比较明显,该方法容易对钢筋造成液压油的污染,除此之外进行该工艺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连接方式较为稳定,牢固。而锥螺纹方式连接钢筋的主要问题是该工艺能够让钢筋的横截面面积减少,减少的横截面面积会使得钢筋的抗拉能力降低,因此连接不稳定。而且当前我国的锥螺纹技术还存在螺距较为单位,适应性不强的问题,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不仅吸收了大部分连接方式的优点,而且自身也有连接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势,使得钢筋连接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脚轮上部连接结构设计及优化
摘要:传统办公室的转椅底部的转轮连接主要依靠圆柱上的螺纹,使用久了容易磨损而使螺纹不能起到固定作用从而转轮容易脱离连接,而另一种卡口式则在损坏更换的拆卸中需要更换者使用很强的外力来进行拆卸,容易对更换的人员造成伤害,稳定性一般,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本次设计在分析了传统脚轮连接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后,提出一种新的连接方式,阐述了新型脚轮连接设计的基本结构并对设计加以改善。
关键词:脚轮连接;结构设计;结构优化
1概述
万向轮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它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脚轮是个统称,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固定脚轮没有旋转结构,不能水平转动只能垂直转动。这两种脚轮一般都是搭配用的,比如手推车的结构是前边两个固定轮,后边靠近推动扶手的是两个活动万向轮。万向轮是指安装在脚轮轮子的支架能在动载或者静载中水平360度旋转。制造万向轮的材料有多种,最普遍的材料是:尼龙,聚氨酯,橡胶,铸铁等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工程装修、纺织、印染、家具、物流设备、仓储、周转车、机箱、机柜、设备、机电、无尘车间、生产流水线、大型超市等众多行业和各种领域。根据其不同的用处,轴承分铁芯、铝芯、塑芯,尺寸1寸至8寸不等。其中铁芯、铝芯一般为重型承重轮,使用时常配备刹车器具。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办公椅上的脚轮是靠螺纹或卡扣进行连接的,螺纹连接使用久了容易磨损,从而导致螺纹不能起到固定作用,万向轮与椅脚脱离连接。另一种卡口式则在损坏更换的拆卸中需要更换者使用很强的外力来进行拆卸,容易对更换的人员造成伤害。为了解决上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对万向轮的连接作了一定的改进,改进后的万向轮连接包括转椅椅脚主体,弹簧,开口销及脚轮。具体是在传统的脚轮插杆柱上开一个孔,在脚轮插杆柱与椅脚连接后加装一根弹簧,通过开孔安装开口销,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顶住开口销,拆卸时则将开口销拆下实现结构分离。改进万向轮连接结构实现了传统脚轮连接中的易磨损导致脱离连接,拆卸费事费力的问题。使用光滑的脚轮插杆柱,杜绝了由于螺纹磨损而产生的连接失效问题。使用开口销进行固定,则在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受伤概率。同时在开口销下方安装有加固弹簧,提高了安装的稳固性,同时避免了脚轮连接的晃动和万向轮的损坏。但实际上,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发现,此设计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为设计存在着两个问题:(1)椅脚延伸处拐角较为薄弱,存在应力集中。影响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2)不管脚轮处于何位置,其插杆柱与椅脚总会因安装间隙而产生径向力的作用,使插杆柱受力不均,在某处过度磨耗,造成断裂。
汽车线束与连接器技术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最近行业中汽车线束和连接器的研究进展情况。汽车线束通过高强度0.13mm2电线、铝线及发泡护板技术来实现轻量化仍是目前重要的趋势之一。柔性化平面电路(FPC)及平面电缆(FFC)在部分特殊空间得到应用。高压线束的超声波焊接因成本低、可靠性好成为目前高压线束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模块化可减少线束的长度。采用无线传输是汽车电器工程师追求的最终目标。汽车连接器则在增加触点、防弯针技术研究的同时向着小型化、高压化、高速化发展。高压连接器通过矩形端子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有集成化趋势。连接器的自动化装配很好地保证了连接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并提升了装配效率。
【关键词】汽车;线束;连接器
汽车线束犹如人体的血液与神经系统,贯穿汽车各个部位,连接所有的电子零部件,传递电力与数据。线缆即是路径,连接器即是连接的节点,汽车线束(图1)是线缆、连接器以及各种附属零部件的总成,搭建起了汽车电力与数据的网络。连接器是为汽车电器输入信号和电源的连接器件,由端子、护套及其附件组成(图2)。汽车线束与连接器对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智能网联化带来了信息流大量增加,汽车电子电气迎来了升级,汽车架构从分布式—域集中—中央计算的方式逐步进化,车身域控制器作为区域决策中心,逐渐被应用。汽车智能网联化、电动化、5G技术及车载以太网的应用等将引起汽车线束与连接器技术的变革。本文结合课题组与行业的研究成果介绍汽车当前汽车线束和连接器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1汽车线束技术发展
面对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的不断演变,汽车线束将面对新的技术变革。汽车电线束在不断提高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向轻量化、高压化、模块化及加工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基于减小空间、系统降重降低油耗的要求,整车线束中铝线、高强度细线、护板发泡等线束轻量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1)细导线技术。汽车上普遍使用的信号线的线径导线为0.22mm2、0.35mm2,信号线的导线利用率一直很低,0.22mm2、0.35mm2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0A左右的电流(环境温度24℃),但是信号线内真正流通的电流往往只有几毫安,这样资源的浪费成为很多线束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更小线径的电线如高强度0.13mm2电线(图3)代替0.22mm2、0.35mm2的信号线是电线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细线的应用关键在于提高细线的强度及压接工艺技术的开发[1]。2)铝导线技术。基于系统降重和成本控制,新型基材铝及铝合金导线(图4)是整车线束轻量化的主要发展方向。铝(Al)的质量比铜(Cu)轻2/3左右,这种轻型材料可以降低电缆线束的整体质量。即使考虑到导电性和密度的关系,具有相同电阻的铝线仍然比同等的铜线轻50%左右。铝是一种供应量充足、容易获取导电用的基础材料,其价格将相对稳定且低于铜的价格,对成本有着比较好的控制[2]。铝线应用关键在解决铜铝接触的电偶腐蚀问题,目前主要采用铜铝端子压接或铝线与铜端子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来解决电偶腐蚀问题。对于焊接端子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通过专利结构[3]设计(图5)可以很好保证拉脱力达到铜线的拉脱力。通过铜铝转换头将铜电缆和铝电缆相连接专利设计(图6)[4],也能够实现铝电缆替代铜电缆。这样既保留了铜端子的优点,亦使电线束的质量缩小为原来1/4~1/2,解决了端子空间的限制问题。铝线技术除在比较粗的汽车蓄电池线应用外,细线上也开始得到应用。铝线在高压线束上的应用更有意义[5],有利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增加。3)薄壁(图7)及新型低密度绝缘材料导线技术。0.13mm2细线采用超薄壁PVC可减重13%,减少体积24%。采用低密度PPE绝缘材料0.35mm2线减重30%,直径降低27%[6]。4)护板支架的微发泡技术。聚氨酯发泡技术可有效降低线束质量,作为支架可防止翘曲、提高精度、抗油污和粉尘能力强,安装后没有噪声等优点[6]。利用聚氨酯发泡成型完成的线束(图8来源网络)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安装方便。工人只需要在拿到线束之后按照成型的方向和路径就可以一步到位,进行安装而且不容易出错,且可依据车身空间做自由的三维造型制成各种不规则形状。但发泡材料制成的线束需要在前期有很大的固定设备投资,故很多线束厂商没采用。5)光导纤维技术。基于光导纤维(图9)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娱乐系统、空调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互联和控制。开发并搭载光导纤维等新型基材导线技术也是整车线束系统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能优化改变线束布置。6)线束的模块化设计。线束零部件的组合数量和复杂程度是由车辆配置表上有多少选择配置来决定的。随着汽车功能配置的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通过低压线束设计的标准化和功能的模块化来简化线束是目前行业追求的目标,特斯拉在线束模块设计(图10)上为线束设计提供了一些启示。7)无线传输。云计算和5G的铺设速度加快,云平台的计算、存储能力和5G的传输速度为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的大数据量、低延迟需求提供了保障。而其中智能座舱域为汽车近几年发展的核心。围绕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产品也将成为未来需求量最大的产品。智能座舱(图11)安全性不大的车载连接逐渐开始无线化传输的探索研究。8)柔性化平面电路及平面电缆的应用。采用平面材料柔性化平面电路或平面电缆(图12图片来源网络)在配线空间非常有限的汽车车顶、车门等可以在提高车厢空间的前提下保证线束布线的有效性。9)高压线束超声波焊接技术。由于大平方超声波焊接的高压线束的拉脱力、接触电阻、稳定性相对传统的压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超声波焊接技术开始在高压线束上得到推广应用(图13)。采用导体与高压端子尾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来保证其机械和电气性能,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铜导体与铜端子的焊接,而且能实现铝导体与铜端子的焊接[3]。10)电动车电池包铜排或铝排的应用。紧凑型电池组内,包括硬铜排和软铜排(图14)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中得到应用[7]。为实现轻量化铝排也开始尝试应用到电池组内。目前,3D打印技术在线束设计制造上也有技术人员开展探索。
2汽车连接器技术发展
太网服务器连接研究论文
摘要:提供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通过TINI平台实现串行接口设备与以太网的连接。一旦设备连接到以太网,就能提供TINIWeb服务。
关键词:以太网串行接口TINI
很多电子设备利用串行接口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有温度调节器、POS机、远程监控仪、条码扫描仪、票据打印机、射频标签收发器、血压计及其它现场使用的测试设备和新型自动化设备。大多数设备与外部的通信是通过串口进行的,不能直接连接到大型计算机网络,无法满足TCP/IP连接和以太网通信的需求。由于成本和时间问题,很少有人选择对系统进行重新设备的途径。利用本文介绍的基于DS80C390或DS80C400微控制器的TINI平台,可以将孤立的串行设备连接到以太网。
1TINI和网络
TINI(微网接口)是DallasSemiconductor开发的一种技术平台,目的是协助用户快速整合DS80C390/DS80C400网络微控制器的研发,TINI定义了一个芯片组,包含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整合了经过高度优化的Java运行环境。Java编程者可从其中获得一般的嵌入式开发中不多见的强大功能:多线程、无和单元收集、继承性、虚拟化、跨平台能力、强大的网络支持,以及—最后但很重要—大量免费的开发工具。TINI使用乾通常不直接面对汇编代码。不过,为了优化严格要求速度的通道或者访问底层硬件,同时也支持并鼓励本地语言子程序(TINI操作系统用本地代码写成,因此,串行I/O的吞吐率和现代PC没有明显差异)。除完全支持包外,TINIJava运行环境还包含一个完整实现的子系统。通过Java可毫不费力地访问TCP/IP和串行口,因此,TINI系统可非常容易地用来实现串行口-以太网桥。
下面的例子中,TINIm390验证模块(放置在E10插槽)是DS80C390TINI开发平台的硬件部分(TINIm400是配合DS80C400制作的)。除了SRAM、Flash、以太网、CAN总线、1-Wire等,系统还有四个串口,其中DS80C390内部包括两个UART,另外两个是扩充的(采用一片16550选配件)。需要注意的是,E10插座上的两个串行连接器都被接到了serial0,它们只是在DTE/DCE引脚安排上有所差异。详细资料请参阅《TINI特性和开发指南》,PDF文件可以从/TINI/book.htm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