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保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00:5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良种保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抗旱良种保障技术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市抗旱良种保障供应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
全市2010年大春生产主要农作物用种量:杂交玉米750万公斤、杂交水稻14万公斤、常规水稻263万公斤、马铃薯40万吨。针对当前旱灾情况,对小春作物种子繁殖田块和地块加强中耕管理,确保繁种数量和质量,为明年小春种植准备好充足种源;及早做好大春种子调剂和供应,确保水改旱、间作套种、育苗移栽、高产创建和结构调整等措施配套良种供给。通过各项措施落实,保障全市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良种供应
为科学应对当前旱情,各级种子部门要分类指导,精心组织,科学应对。小春作物要注重留种保种和调种供种工作,种子繁殖田适时采取节水灌溉、中耕保墒、保护根蘖、去杂去劣、增施肥料、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相配套的抗旱减灾措施,努力使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超前谋划好秋冬小春种子的安全储备和供应。大春生产用种要因地制宜,根据生产种植计划,认真分析所需的品种和数量,结合农民购种需要,积极协调种子企业做好品种调剂,尽早就位和供应种子,并保证种子质量过关、价格合理、数量充足,避免因种子不足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发生。加大全市受旱重灾区和良种推广薄弱区的良种推广力度。
抗旱良种保障技术方案
一、技术路线
全市2010年大春生产主要农作物用种量:杂交玉米750万公斤、杂交水稻14万公斤、常规水稻263万公斤、马铃薯40万吨。针对当前旱灾情况,对小春作物种子繁殖田块和地块加强中耕管理,确保繁种数量和质量,为明年小春种植准备好充足种源;及早做好大春种子调剂和供应,确保水改旱、间作套种、育苗移栽、高产创建和结构调整等措施配套良种供给。通过各项措施落实,保障全市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良种供应
为科学应对当前旱情,各级种子部门要分类指导,精心组织,科学应对。小春作物要注重留种保种和调种供种工作,种子繁殖田适时采取节水灌溉、中耕保墒、保护根蘖、去杂去劣、增施肥料、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相配套的抗旱减灾措施,努力使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超前谋划好秋冬小春种子的安全储备和供应。大春生产用种要因地制宜,根据生产种植计划,认真分析所需的品种和数量,结合农民购种需要,积极协调种子企业做好品种调剂,尽早就位和供应种子,并保证种子质量过关、价格合理、数量充足,避免因种子不足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发生。加大全市受旱重灾区和良种推广薄弱区的良种推广力度。
(二)加快耐旱新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步伐
抗旱良种保障技术工作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技术路线;主要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市2010年大春生产主要农作物用种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良种供应、加快耐旱新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步伐、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确保全市种子的自给率和保有量、强化种子储备工作机制,做好储备种子的检验监测和调剂调运、精心组织,加大种子质量检测抽查力度、严格执法,加强种子行业和市场监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切实做好全市抗旱良种保障供应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
全市2010年大春生产主要农作物用种量:杂交玉米750万公斤、杂交水稻14万公斤、常规水稻263万公斤、马铃薯40万吨。针对当前旱灾情况,对小春作物种子繁殖田块和地块加强中耕管理,确保繁种数量和质量,为明年小春种植准备好充足种源;及早做好大春种子调剂和供应,确保水改旱、间作套种、育苗移栽、高产创建和结构调整等措施配套良种供给。通过各项措施落实,保障全市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良种供应
农牧渔良种场改革实施办法
为了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的意见》(办发〔〕27号)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农牧渔良种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劳社发〔〕号)精神,有序推进我市农牧渔良种场改革工作,促进我市农牧渔良种场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政策、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市场取向、分步实施、保持稳定”的总体原则,着眼于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严格做到公开透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自觉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坚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实行分级责任制,市政府负责市直国有农牧渔良种场的改革,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国有农牧渔良种场的改革。
农业良种化措施
1我国北方农业良种化概况
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依靠的是农业技术的发展。种子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资料,不仅是实现农业增产目标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农业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我国北方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农作物品种多,种植面积大。在近几十年的农业种植发展中,从过去的家庭种植、自行留种到现代的企业化种植,引进良种,整个区域的种子改良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良种化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我国在北方乃至全国的农业良种化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地投入和改变。
2加快农业良种化的有效措施
农业发展需要优良的种子支持,农民增收需要优良的种子保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业育种和改良事业不仅非常重视,而且投入巨大。经过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奋斗,我国现有的农业良种从数量到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农业良种化带来的效益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践表明,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加快农业良种化的任务仍然艰巨,只有总结好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促进农业的时展目标。2.1加快新型良种的培育以及传统良种的更新换代。要想加快良种化脚步,首先,必须加快新型良种的培育工作。在北方地区的生产种植中,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改良作物品种。经过种植实践后,部分优秀的品种会继续保留下来,而生产效益低下的品种则会被淘汰。在种植规模和效益目标越来越大的时期,必须结合生产的实际需求,加快新型良种的研发培育,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良种选择。其次,鉴于一些长期表现较好的优良种子在后期出现下滑的情况,有必要及时更新换代,通过基因改良技术等进一步优化种子的性能[1]。2.2鼓励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创造良种种植环境。农业良种化一直以来都是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在任何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时期,不会出现农业技术落后而优良种子却普遍存在的情况。因此,在农业的良种化方面,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并支持有利于生产种植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在实际环境中,由于种子的研发部门和推广实践是分开的,所以经常会出现良种已经存在,但是良种的普及率和推广程度却不高的情况,没有真正实现农业良种化的目标。这就充分说明了农业良种化过程中不仅需要源头活水,而且需要创造良种种植环境。只有让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均落实到位,才有可能把研发出来的优秀品种真正转化成生产资料,然后通过配套的农业技术激发良种的生产效率[2]。2.3规范良种的生产、流通环节。农业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在农业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优良的品种数量也越来越多,研发和生产、流通渠道也逐渐增加,一方面给农户的选择和种植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区域的良种化进程,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难免会出现一些以次充好的农业种子,或者并不符合本地区种植气候条件的品种,这样一来,不仅很容易误导种植户的良种使用计划,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全年的种植损失,对整体的农业良种化事业推进更是形成了阻力。所以,要加快农业良种化,必须规范种子的研发、生产和流通环节,既要保证优质的作物品种能够快速销售到种植户的手中,又要打击不利于良种流通普及的违法行为。
3结束语
农业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行业,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发展时期,既要加快农业的良种化进程,又要保障农业技术的安全,让良种普及带来高产量、高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要抓好北方的农业生产,也要抓好全国的农业生产,让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再上一个台阶。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论文
一、我国初步形成了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2004年以来,中央根据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先后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2006年,以柴油配套调价为契机,综合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因素,国家又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接补贴政策。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
(一)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性生产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相结合的种粮补贴政策框架
1.四项直接补贴政策和最低收购价兼顾了生产、市场和农民收入等多种政策目标的要求。粮食直接补贴作为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台的补贴政策,把原有对购销环节的问接补贴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目的是减轻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种粮农民收入的影响。农资增支综合直补则是在农用柴油价格调整的背景下出台的综合性补贴,其目的在于弥补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稳定种粮成本。两者均属于综合性收入补贴,分别从产出品价格和投入品价格角度保障种粮农民的收入,从制度上为构建农民收入安全网、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奠定了基础。
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针对我国人世后粮食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差等问题而出台的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其中,良种补贴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农机具购置补贴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进程。这些专项补贴政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农户生产行为提供了重要政策手段。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兼顾种粮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在于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障粮食市场供给,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政策工具。
2.补贴规模快速增加,政策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种粮补贴资金规模由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了2006的398.7亿元,增加了174.6%,占当年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的比例达到11.7%。如果考虑到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所需要的财政支出,粮食补贴政策支出在财政支持资金中的比例更高。从补贴范围看,2006年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实施直补政策,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也涉及到了所有省份,良种补贴已涵盖到了13个主产区及陕西、山西、甘肃和新疆等4个省份,农机具补贴实施范围已经扩大到了1126个县和农场。这表明,四项补贴已经成为覆盖全国的农业政策。粮食补贴政策已成为财政支农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林业种苗花卉的策略与提议
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待加强。一些高生产力的林木新品种因投入不足至今尚未建立种子园、采穗圃,也没有大规模推广形成现实生产力。产业的低、散、小问题仍然存在,单位面积效益与国际水平比差距较大;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结构性过剩仍然存在。《种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亟待完善;种苗管理机构和队伍力量薄弱,尚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对策与建议
实行林木良种科研、生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施重点良种基地的多功能开发,将其建设成为林木良种科研、生产、示范与科普“四位一体”的多功能基地;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深化林木与花卉良种选育;深入推进“森林浙江”良种推广行动,树立一批良种推广典型,推介一批优新品种,建设一批良种示范基地,培训一批林农,规范一方种苗市场,加快优新品种成果转化,加强技术集成,抓点带面,加大林木良种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基地化供种和林木种子贮备为核心,统一生产计划、统一良种经营、统一种子贮备、统一质量检验、统一余缺调剂“五统一”的林木种子生产供应模式,强化造林种子的供应保障。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应用林木良种和容器育苗等新技术,实施良种化、容器化、标准化育苗,不断提升良种壮苗的生产能力和水平。扩大珍贵树种、油茶等良种壮苗直补,加强珍贵树种、经济树种、平原绿化树种等多年生容器苗培育,满足林业建设和国土绿化对苗木多样化需求。巩固提升绿化观赏苗木竞争优势,加快发展家庭园艺产品,积极开发食、药与工业用等新兴花卉,大力发展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着力培育苗木物流、花卉苗木基地休闲和观光等服务业,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和一、二、三产联动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规模大、牵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加快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花卉苗木经纪人队伍,深入开展行业组织、指导、服务和协调,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建规章、抓源头、强监管、促规范,完善林木种苗法律法规,严格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强化种苗质量监管,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林木种苗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和执法队伍,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水平。开展规范化苗圃建设,对严格执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质量检验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标签管理制度和检疫制度,逐步实现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国家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用于支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林木良种生产补贴、林木种子贮备、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等。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重点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积极争取通过税收、信贷和贴息等政策措施,对林木和花卉种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予以扶持。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木种苗生产,形成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新格局。
本文作者:刘凤姬翁慧芬陶红飞工作单位: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花生良种补贴种植方法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项目。为认真落实国家花生良种补贴试点项目,推动全县花生生产再上新台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41号)和《河南省年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豫农财务〔〕26号)精神,借鉴2010年花生良种补贴工作经验,结合当前我县花生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精神,促进花生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提高花生单产和品质,增加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促进花生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主要目标
年,省下达我县花生良种补贴试点面积29万亩,每亩补贴10元,补贴资金共计290万元。本项目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通过良种补贴和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区平均亩产较前三年平均增产15%,项目区实现优质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含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我县花生大面积均衡增产,良种应用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优质比率迅速提高,花生产业效益明显增加,带动农民增收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基本原则
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方案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的意见》(鲁农财字〔2016〕54号)的要求,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经县政府同意,2021年我县继续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项目,为做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做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的重要性
良种是小麦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做好小麦统一供种工作,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有利于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便于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种收等,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各乡镇(街道)一定要站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
二、明确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工作的重点和任务
(一)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论证筛选出济麦22、鲁原502、太麦198、菏麦29作为我县小麦良种主要推广品种。各乡镇(街道)要结合生产实际,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推广种子机械包衣等先进适用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根据专家会商意见,确定每亩补助种子7.5公斤。
(二)小麦良种价格。经市场调研,确定供种服务组织按3.2元/公斤的价格向农民收取种子款。
优良种苗对林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摘要:林业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建设,能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不足,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现象。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林业的部署和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产业化的模式来进行,这样操作可以确保各项工作的实施,取得更加协调的效果。培育优良种苗,能够对林业产业化提供更多的保障,而且全局工作不会出现新的偏差,整体上的可靠性、可行性能够更好的提升。本文就培育优良种苗对林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优良;种苗;林业;产业化
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林业的产业化步伐,必须不断的加快,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努力的选用科学模式来完成,否则很容易导致将来的工作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甚至是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培育优良种苗,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培育优良种苗的难度并不低,各项工作的实践和开展过程中,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减少单一手段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将来的发展进步,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培育优良种苗的意义
我国在林业的发展和调整过程中,一直都保持高度的重视态度,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部分区域的林业产业化步伐,并没有良好的提升,而且在很多工作的安排和实践上,未能够得到良好的成绩,最终产生的挑战是非常严重的。培育优良种苗的提出、应用,为林业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培育优良种苗的开展,能够直接按照地方林业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种苗特点、适应性、功能性做出一定的调整,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有效的应对,这对于林业的未来发展,不会造成新的挑战,同时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林业的优化和产业化布置,都可以与培育优良种苗较好的结合,而且在各个地区的生态调节上,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效果。
2培育优良种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