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22:23: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连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英诗衔接与连贯论文

摘要:语言是多层次的,因此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在不同层次有所反映。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精练,表现形式多样。英语诗歌的衔接与连贯可从词汇、句法、节奏、音韵、逻辑链接、文化语境、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诗;衔接;连贯

引言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以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而语篇连贯则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得以实现。在《英语的衔接》(1976)[1]一书中提出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示、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但这些衔接模式较偏重于语言内部的,尤其是词汇句法层的体现过程。胡壮麟在Halliday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语言是多层次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也必然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反映。他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2]中分别从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音系层和社会符号层探讨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其中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音系层的连贯通过明显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而社会符号层的连贯则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属于隐含性连贯[3]。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典型地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和视觉美。诗歌的衔接与连贯方式较其他文体更为多样,除了词汇、句法、格律、音韵和逻辑连接等明显的衔接手段外,还包括语境、意象等隐含性的连贯方式。另外,视觉诗也是常见的衔接手段。

一、英诗的衔接

查看全文

体裁分析对科技英语语篇连贯诠释

语篇分析最早发端于古典修辞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得以发展。对语篇的研究逐渐从描写走向解释,从表层语言平面的研究逐渐转向深层语篇意义的功能阐释。[1]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在语篇分析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着重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的体裁分析受到语篇分析学家的重视。

1体裁分析与科技语篇

JohnM.Swales认为:体裁是交际事件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交际事件涉及许多因素,如交际目的、语篇本身、参与语言交际的主体、语篇功能和交际情景。而交际目的是确定体裁的重要因素,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同属一种体裁。[2]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大致相同的图示结构,而这种图示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体裁分析可采用不同方法在语篇的各个层面上进行。通过对语篇的展开方式、构建框架的探讨,来解读不同交际目的的语篇。通过对词汇、语法的分析,对语篇的语体特征有所领悟,并透过这些因素分析语篇的建构过程及其语用价值。对不同体裁的语篇分析主要从三个层面着手:词汇─语法层面、语篇格式及语篇化特征层面和语篇结构释义层面。[3]通过体裁分析可深入了解语篇的遣词特征及谋篇布局,探讨语篇建构的原则,可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理据。对高度结构化、信息化的科技英语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可明确其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以及特定的话题等。请看以下片段:Robotsarethemostrecentinalongsuccessionoftoolswehavedeveloped.Forthemostpart,westillcon-troltheiractionsdirectly———eitherbyprogrammingase-riesoftasks———orbydirectmanipulationoftheircon-trols.WhenweuserobotsonEarth,inhazardousenvion-ments,forinstance,thewaitor"latency"betweencom-mandandresponsedoesn’tposeaproblem.Withtheaidofvirtualrealityand"hapticfeedback"(usingthesenseoftouchaswellassight),wecaneven"closetheloop"andextendourreachthroughtheeyes,earsandhandsofourrobots.该文体现科技英语语篇的典型特征:用词准确简炼,大量使用正式词汇,诸如:manipulation,hazard-ous,command,pose,withtheaidof,haptic,extend,且抽象名词出现频率高,如:action,task,manipula-tion,command,response,feedback,realith等,词汇密度接近0.7,该语篇讲述科学原理,让读者领会其交际目的,知晓机器人的特殊功能,同时文中最后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缩短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

2体裁分析与科技英语语篇连贯

体裁分析对科技英语语篇的连贯性可以从心理认知、交际意图和修辞目的等维度进行阐释,并且各有其独特的体现形式。

2.1科技语篇的交际意图对连贯的解释

查看全文

小学美术教材色彩教学连贯性分析

摘要: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这对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而且要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且使各个目标之间具有较强连贯性,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色彩形成系统化的记忆,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材;色彩教学;连贯性;建议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美术教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力和感受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色彩的美和艺术的美。但是,在现阶段部分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确保充分发挥色彩教学连贯性的优势,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文章针对小学美术教材中色彩教学连贯性的实施提出一定设想和建议。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内容连贯性的主要特征

1.科学性。色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对于色彩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应从生活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相应的色彩教学内容,从而确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2.自主性。色彩教学的连贯性要求教师将各个阶段的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各个阶段的色彩教学内容。此外,色彩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还体现了对学生多元思维的尊重,让学生的学习个性能够得到有效满足,确保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3.综合性。色彩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色彩理论知识,而且包括色彩表现技巧以及色彩情感体验。教师应通过色彩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色彩理论知识,而且掌握色彩搭配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此有效地提升艺术素养。

二、小学美术课程中色彩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查看全文

整合连贯型小学教育论文

一、“整体性”与“阶段性”相互映照

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没有很好地理解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或者只是片面地强调了这种“基础性”。问题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是面向什么呢?是为谁而打基础呢?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尤其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小学教师如果不知道中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不知道中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又如何能实现为中学阶段打基础呢?“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注重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即把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打破传统分段分层式的中、小学师资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全程考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培养的基本问题,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统一起来,观照基础教育的全程性和贯通性特征,形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性也可以表述为“基础性”,就是要改变小学教师只懂小学和小学生、中学教师只懂中学和中学生的教师观,强调无论是培养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应该了解整个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和原理。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小学教师只了解小学和小学生的片面性,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了解整个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树立基础教育的“整体观”,能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相互连贯的维度中全面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小学教育专业不关注小学,不关注小学生,其关心的重点还是小学和小学生。在强调“整体性”的同时,也必须突出“阶段性”、“重点性”。总体上来讲,小学教育专业还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有关小学、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知识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但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中学阶段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而且,学生对某一“阶段性”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对基础教育“整体性”把握之基础上的,“阶段性”需要“整体性”的关照,而“整体性”亦需要“阶段性”的充实,它们是彼此映照的关系。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相互渗透

有一句话似乎很好地概括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叫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无论是综合培养模式还是分科培养模式,实际上都在强调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但是,“学有专长”中的专长一般不是指学科上或教育上的专长,而是指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专长。“小学教师不一定要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也不要成为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但要拥有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并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成为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还有学者认为,“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究竟该如何处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关系呢?对于“综合性”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专业性”,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理解呢?在强调“综合性”的时候,“专业性”真的如某些学者所说那样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吗?小学教师的专业性首先表现在对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的把握以及学科文化的领悟上,这其实就是一种“学科专长”。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恐怕不太需要更多更深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淡化学科知识的缘由。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像中文、数学等专业那样学习那么多、那么深的学科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成立的,但仍然是不够的。需要询问的是,小学教师如果不能用浅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语文、数学的优美,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小学教师吗?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数学,那会是合格的小学教育吗?很难说让人人喜欢语文、让人人喜欢数学,但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教育目标,如果没有一批具有这样理想的小学教师,为学生未来更为艰深的语文、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目标能实现吗?小学教师不只是教语文、教数学,关键是培养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兴趣,语文课要能让学生产生“语感”,数学课要能让学生产生“数感”,音乐课要能让学生产生“乐感”,美术课要让学生产生“美感”等等,要唤起他们对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的热爱,这才是小学教师的真正本领。

而没有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学科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学科背后所隐藏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教育艺术的掌握(这是另一种专业性能力),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试问,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学、文艺批评、写作能力,未能有效地把握、搜集和选择相关的学术信息,对语文学科的专业感受和专业拓展能力均比较薄弱,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呢?其他学科的教师亦如是。虽然小学教师要求能够教不同的学科课程,但从人的精力和专业范围来讲,一个同时教授语文、数学甚至更多学科的小学教师恐怕很难同时让学生喜欢语文、数学,甚至更多学科。这就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在“学科专长”上的这种特殊本领,学生要具有综合的各科教学能力,更要有在某一学科上教得优秀的能力,因而,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可以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但要强化在某一学科上的专业性能力,这也是小学教育为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体现。“专业性”还体现在教育研究上。为什么教育家多出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呢?那主要是因为小学具有更为丰富的教育研究资源,那是一片肥沃的科研土壤。杜威作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其“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与他在1896年到1904年于芝加哥大学任教时按照自己的理念搞的那个名叫“芝加哥实验学校”密切相关。李吉林作为为国内当代知名儿童教育家和语文教育专家,不也是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至今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各国政府间关于教师地位的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件“教师的责任义务”一章中指出:“所有教师都应认识到自己的专门职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自身,应努力在一切工作中都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小学教师要使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研究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方法就是唯一的途径,这也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看重“综合性”,但也不轻言放弃“专业性”,它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性”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认为“综合性”和“专业性”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就像知识的“渊博”一样,没有一定程度的“渊”,“博”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一定范围的“博”,“渊”是很难持久的。

三、“选择性”与“定向性”相互包容

查看全文

英汉翻译差异研究论文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衔接是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衔接在本质上是语篇语义的有形网络,它是语篇内句子间的线性关系的表达和物质映现,为语篇的连贯提供了基础。照应衔接作为语法衔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篇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英、汉人称照应衔接在语篇建构中的体现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研究人称照应在英汉语篇中的不同体现,以及英汉语篇翻译中人称照应衔接的转换对于英汉语篇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语篇翻译观

语篇是超句子层面的语言单位,不是句子的任意组合和简单堆砌,它是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语篇内各句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表现出深层次的逻辑语义关系,即连贯性。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语义连贯是构成话语的重要标志。语篇翻译过程,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

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篇章材料来替代。”笔者认为,语篇翻译的对等,不仅是原语与目的语在语篇意义层面上的对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还是原语与目的语在语篇连贯上的一致性和语篇结构的完整性,尽管影响和制约英汉语篇连贯的内、外部因素不尽相同。

在语篇翻译中,译者既是原语语篇的解读者,又是目的语语篇的生成者。译者,作为原语语篇向目的语语篇转换的的实施者,首要的任务是解读原语语篇的衔接机制和连贯,然后在语篇翻译转换过程中,按照目的语语篇的衔接机制来重构目的语语篇,使之流畅、连贯、统一。

二、英汉语篇照应衔接比较与差异

查看全文

文化缺省与字幕翻译论文

摘要:处于相同的文化语境下的观众可利用其所知的文化背景激活图示而起到连贯上下文的作用,但在跨文化背景下由于观众认知文化背景的缺省,电影字幕的翻译就起到了对影片内容的连贯性进行重构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欣赏影片。从分析Newmark与王东风的翻译重构理论出发,试图探讨以文化缺省下的连贯重构为目的的电影字幕翻译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缺省;字幕;翻译;连贯

1文化缺省的连贯重购

最早的关于连贯的研究是从Halliday开始的,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rson合著的《CohesioninEnglish》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建立。Halliday(1994)认为连贯有五种衔接方式,分别是:照应、省略、连词以及词汇衔接,他还列出了替代。但此后众多学者对此理论的缺陷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胡壮麟在其《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认为除了语篇内部环境“上下文”(co-context)外,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和因素即“情景语境”(situationalcontext),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人情的“文化语境”(culturalcontext)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从而使语篇保持连贯性。

由于人们在交际中又遵循省力原则,即在不降低话语准确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话语的量(胡壮麟《普通语言学教程》)。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会省略一些此类默认共通信息,以提高交际的效率。王东风(1997)认为这种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叫做“情境缺省”(situationaldefault),如果被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做“语境缺省”(contextualdefault),而与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有关的,便就是“文化缺省”(culturaldefault),语境缺省和文化缺省都是情境缺省的副类。

查看全文

宫颈炎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宫颈炎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估和疾病认知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经过常规护理方法后总有效率76%;实验组经过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后总有效率9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疾病认知度80%,实验组疾病认知度9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宫颈炎治疗的疗效,有利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宫颈炎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方法;宫颈炎

宫颈炎是由于宫颈长期受到慢性机械性损伤和刺激,导致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相应的炎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宫颈炎治疗不当,容易引起上行感染,引起盆腔黏连,甚至诱发败血症,严重危害生命。患者对于宫颈炎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容易忽视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从而影响疾病的护理以及治疗效果。本研究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宫颈炎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年龄23-45岁,平均(33.6±4.6)岁,平均病程(3.2±1.2)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高中2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4.2±3.8)岁,平均病程(2.9±1.6)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3例,高中23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1.1患者选入标准:①在观察期间被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且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史资料完整且患者可配合长期的随访和服从医嘱。1.1.2患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②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妊娠期妇女。1.1.3患者剔除标准:治疗期间患者中途退出或不能有效进行随访。1.2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①组建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护士长和两名护士组成。定期对健康教育小组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开展对患者的正确的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等让患者了解慢性宫颈炎疾病的前因后果。②认真执行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计划,患者入院时,有健康教育小组进行接待,制定相关的慢性宫颈炎疾病资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宣教,增强患者的信心。③健康小组成员要与患者和谐相处,护理人员及时跟踪患者的疾病情况,出现不良症状时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患者出现心理情绪等问题,健康小组成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进行疏导,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并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培训。④健康小组成员要定期定时的与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嘱咐患者要定期复查。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估和疾病认知度和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宫颈糜烂完全消失且1年内无复发为显效,随访1年症状减轻为有效,宫颈糜烂无改善或进展为无效。生活质量评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每一个功能的评分都是100分。疾病认识度和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的形成进行统计。1.4统计方法。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结果用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研究

一、情境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兴趣是个体在活动中形成的力求探求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积极心理状态。兴趣会影响个体的注意加工、目标选择、认知投入和情绪情感,从而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许多研究发现阅读者对文本的兴趣越高,能够回忆的信息就越多。海蒂认为兴趣对加工信息的方式会产生影响,兴趣可能激发读者超越文本的表面结构,而集中在主题思想和基本意义的理解上,兴趣会导致对文本更精细化和更深层的加工。一些研究表明兴趣能够收敛人们的推断范围、集中注意力,使得新的信息与以前的知识得到整合,从而提高学习水平。研究发现,与兴趣相关联的注意是自动化的注意,而不是选择性的、有意识的注意,自动化的注意在加工中释放了认知资源,从而使信息加工速度更快。研究也发现主题兴趣影响了个体的认知策略和文本加工深度,从而影响了阅读水平等。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兴趣有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的不同类型。个人兴趣是具有特质性的兴趣,即个体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兴趣;而情境兴趣是指受特定的情境刺激、活动任务的特性所引起的个体的暂时兴趣。情境兴趣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具有情境关联性与内容具体性。研究提出在缺乏个人兴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情境兴趣的激发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兴趣与个人兴趣一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在文本阅读与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占有与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调动深层认知加工,从而提高文本阅读与学习的效果。另外,情境兴趣可以发展成为完善的个人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情境兴趣的激发,是促进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水平与文本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情境兴趣的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情境兴趣的因素主要有来自文本的因素、任务的因素和先前的知识经验,因此研究者也把情境兴趣划分为基于文本的兴趣、基于任务的兴趣和基于知识的兴趣。

1.基于文本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文本的兴趣是指对要学习的文本的某些方面引起了兴趣。基于文本的兴趣取决于文本的特征,如文本信息的意外性、人物身份、文本的结构如连贯性与完美性、文本的具体性、生动性、悬念性、富有想象性、容易理解性等都是构成基于文本兴趣的重要特征。影响文本兴趣的主要因素为:(1)诱人性。诱人性是指那些能引起读者浓厚兴趣但并不一定是对主题最重要的文本部分。这些文本通常包含故事主题外围的信息但容易记住,因为它们是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或敏感性的话题,例如死亡或浪漫情节。最初的研究发现,文本的诱人性细节会影响对文本主题的记忆与回忆水平,但后来的研究也发现,文本的诱人性细节对于文本主题理解的影响会因为文本的不同、个体运用认知策略的不同而不同。(2)生动性。生动性是指具有突出特征的文本,这些文本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悬念、使人感到惊奇或具有吸引力的文本。研究发现人物的身份影响悬念,悬念影响对故事的喜欢性,悬念与奇异性是一个方面,而兴趣与喜欢是另一个方面。文本的生动性是多层面的,包括了富有想象性、具体性、未知性以及悬念等。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文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并且个体对具有这些特征的文本进行回忆时,成绩会更好。(3)连贯性。连贯性主要是指文本信息及其组织结构的完善性。如果文本的各部分组织得较好,不需要读者去进行大量的内容推断,那么这个文本的连贯性就高。连贯的文本比不连贯的文本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连贯的文本容易建构与主题相关的命题表征,连贯文本的信息也容易编码和提取,与相关的信息容易整合。连贯性与容易理解性能够解释兴趣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大多数变异。

查看全文

《沁园春·长沙》隐性衔接初探

摘要: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提出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之概念,并对衔接手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标志着衔接理论得以正式确立。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虽然从表面上看缺乏韩礼德和哈桑所提及的形式衔接手段,但诗人在诗词创作时通过使用视角转换、时空切换和情景再现等隐性的衔接方式,在语篇的组篇模式和叙事技巧上进行巧妙设置,能使读者阅读时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衔接纽带,使诗词语篇的组篇结构紧密相扣,因而有效地促进了诗词语篇连贯性的建立。

关键词:语篇;《沁园春•长沙》;隐性衔接

一、研究背景

在语篇分析领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M.A.K.(韩礼德)和HasanR.(哈桑)在《英语的衔接》(CohesioninEnglish)一书中提出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之概念,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Halliday和Hasan认为,语篇是语言的应用单位,语篇分析就是要揭示运用句子组成语篇的机理(texture),即衔接(cohesion)[1]。语篇的衔接是有形网络,是通过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连接)与词汇手段(词汇复现、词汇同现或搭配)来实现结构上的粘着性。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它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实现语义的连续[2]。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虽彼此有别,但又互为表里、共同服务于文本意义与蕴涵的传达。Halliday和Hasan从研究衔接手段入手,来探讨语篇的连贯性,他们一再强调衔接手段的重要性,并认为衔接是连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Halliday和Hasan的看法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衔接能促进语篇的连贯。不可否认,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衔接手段为衔接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语篇结构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然而从整体上看,他们提出的衔接手段更多的是基于语篇表层的静态描写,只是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朱永生谈到:“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有衔接纽带和衔接链等形式标记的语言现象,而对另外一些语义上连贯但没有形式标记的语言现象却难以解释。”[3]由此,有学者认为,除了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显明和表层的形式衔接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复现、词汇同现或搭配)外,还有一种隐涵的和深层的衔接方式,即隐性衔接[4]。所谓隐性衔接,是指语篇抑或缺少形式上一目了然的衔接手段,抑或让人初看后不知所云,但通过人的认知努力或推理之后,能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衔接纽带,把握语篇的含意,其语篇连贯性能够得以实现[5]。与其他文学式样相比,汉语诗词语篇的篇幅通常相对短小,往往有字数、行数的规定,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内表现无限丰富而深广的生活内容,诗词往往摒弃日常的理性逻辑,遵循想象的逻辑与情感的逻辑。因此,为了使诗词语篇寓意深厚浓缩,内涵增大,作者一般会选用简洁凝练、含义深远的语言来创作,这也是汉语诗词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采用高信息密度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引发读者的审美情趣,实现诗词语篇连贯性的建立。正因为汉语诗词语篇凝练精辟的语言特色和对仗工整的格律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汉语诗词语篇常常缺乏必要的形式衔接手段。因而,也有人会怀疑这样的诗词语篇是否会造成不连贯、不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等问题。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缺乏表层衔接方式,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的诗词语篇的确又是连贯的。这是为何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作者在诗词创作时,使用了隐性的衔接方式,在语篇的组织方式和叙事技巧上进行巧妙设置,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衔接纽带,使诗词语篇的组篇结构紧密相扣,进而实现诗词语篇的连贯性。本文拟结合《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文体特点,围绕视角转换、时空切换和情景再现三种隐性的衔接方式,对该词的衔接方式和谋篇布局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词的赏析和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二、《沁园春•长沙》中的隐性衔接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自1911年至1923年,曾在长沙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长达13年。长沙,既是革命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的起始舞台,更是他青春时代的象征,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于1923年4月离开长沙,去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工作。1925年9月,回到长沙,在即将离开长沙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际,他重游了橘子洲,触景生情,唤起了他对曾在长沙那段异彩纷呈、应接不暇的“峥嵘岁月”的回忆,诗兴涌起,激情澎湃,写下了这首词。词的大致意思如下。时值深秋,我独自一人站立在这橘子洲头,湘江从眼前滚滚向北流去。遥望那远处的群山,通红似火,层层枫林,有如染就;近看那湘江,澄清碧绿,千百只大船,竞发争流。仰望长空,雄鹰正展翅搏击,俯观江水,鱼儿正轻快游动,一切生物在烂漫的秋天里都竞相自由自在地生存活动着。怅然想望这广阔的宇宙苍穹,我不禁要向苍茫大地发问:究竟是谁在主宰着这一切事物的升沉变化呢?昔日里我曾与朋友结伴来这里游览,回想起从前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正值同学们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丰茂旺盛;读书人的意态气概,潇洒豪迈,强劲奔放。评点国事,写出激浊扬清的革命文章,把那些反动军阀一概视如粪土。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不?那时我们到湘江中游泳,激起的浪涛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词中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湘江秋色图,在洋溢着理想和青春的忆旧中,抒发了作者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投身革命洪流,推动革命高潮到来的凌云壮志。全词景物优美、形象生动、色彩绚丽、描写细腻、境界开阔,极富哲理性,给人以崇高的美感。该词虽缺乏韩礼德和哈桑所提及的表层形式衔接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但笔者认为,诗人在诗词创作时通过使用视角转换、时空切换和情景再现等隐性的衔接方式,在语篇的组织方式和叙事技巧上进行巧妙设置,使读者在阅读时,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衔接链,使诗词语篇的组篇结构紧密相扣,有效促进了诗词语篇连贯性的建立。(一)视角转换。角度原本是电影制作的术语,指摄影机的位置与摄影对象之间的角度,也就是观众的视角,它决定观众从哪个方向去观看摄影对象。通过对角度进行选择,可摄取最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方面,从而突出表现对象的外部特征;同时,根据特定内容的表达需求来选取摄影角度,能把人们业已司空见惯的事物表现得异乎寻常、出人意料,从而获得特殊的效果,这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在诗词语篇中使用视角转换的表现手法,就像一幅幅图片的转换播放,能在读者大脑的“荧幕”上产生蒙太奇般的视象效果,不仅给人以鲜明的空间感,而且能增强感染力,促进语篇连贯性的建立。因此,视角转换是一种有效的隐性衔接手段。词的上阕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即是视角转换使用的典型范例。诗人伫立在寒秋中的橘子洲头,带领读者从远景至近景,再从仰视到俯瞰来领略湘江一代如画的图景。首先是将视角定位为远望:遥望湘江以西的岳麓山群峦,一层层的枫林像染红了一样。接着将视角转换为近景:近观湘江水面的漫江秋水,碧绿澄清,千百船只竞相疾驶。随后将视角转为向上:仰视天空,雄鹰正展翅搏击。最后将视角转为向下:俯观江水之中,鱼儿正轻盈游动。总之,世界上的生物无不都在这霜天里竞相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以上几句由“看”字领头,打开了视角转换的窗口,通过远望、近观、仰视和俯瞰四层转换,完整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琳琅满目的湘江秋景图。在这一幅图画中,有远景,有近景;有天上的,有水下的;有静的,有动的;有火红,有碧绿,层次井然,色彩鲜明,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从这幅画卷中,我们隐约看到了火红的岳麓山,望见了湘江千帆竞发,雄鹰展翅高飞,鱼儿轻快遨游,霜天万类竞争自由,真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视角转换这一隐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将读者置身于一幅动态变换的图景当中,既让读者领略到了如画的湘江秋色图,也有效促进了语篇的连贯。(二)时空切换。在诗词语篇中,诗人可通过夸张或突出、修改或切割、放大或缩小等手法,将客观世界物象的时空关系打乱,再排列组合,形成某种别出心裁的时空顺序,继而在读者的头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象审美效果[6]。读者阅读时,跟随作品的叙事情节进行时空的切换,在切换过程中便会形成无形的隐性衔接链条,把作者创设的在不同时空中的叙事情节串联起来,在诗词的宏观时序上保障了语篇的连贯性。该词上阕记今游,以“独立”开篇;下阕记往事,以“携游”相应。在上阕里,诗人借景寓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明丽绚烂的湘江秋景图。通过描写以岳麓山为主体的群山秋日里被霜叶红色包裹的美景和晶莹碧透、风帆竞渡的湘江风光,以及鹰飞鱼翔的生命安详,表达了对革命摇篮长沙及祖国的深邃热爱。上阕主要是作者对诗词创作的“当下”所见所想的具体描绘,描绘的情节是作者写作该词时的“当下”时空,是“今日之游”,由今日之游自然而然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日同游的回忆。下阕便写昔日之游,将“当下”时空自然地切换至往昔时空,带领读者顺畅地过渡到忆想的时空:当时正值同学们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丰茂旺盛;革命的意志与气概已是发挥到了极度;他们常常评论国家大事,挥写抨击反动势力、宣扬革命的战斗文章,而把当时那些看似赫赫不可一世的封建军阀视作粪土,严厉地鄙视和痛斥他们的所作所为。这里诗人将往昔在长沙经历的不平凡岁月比作峥嵘岁月,将其化为一座座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崇高的视觉享受。通过时空切换这一隐性衔接方式,作者把上阕的“当下”时空顺利切换过渡至往昔时空,使读者的思维紧紧跟随作者的步调由“当下”转入过往,使整首诗词的上阕和下阕在宏观的整体时序上紧密相扣,有效实现了诗词语篇的连贯性。(三)情景再现。情景再现,顾名思义,即在叙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生动再现某一历史情景。诗人通过在诗词情节的发展中再现某一历史情景,而这一历史情景势必又与诗词的叙述主题紧密相关,可以恰到好处地对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和诗词的主题进行论证和辅佐,因而可看作是一种有力的隐性衔接手段,可增强诗词语篇的整体连贯性。词的下阕一开始便写道:“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日重游此地,怎能不触景生情?怎能不引起对那不平凡的岁月及曾并肩战斗过的同志们的追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就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详细描述,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不平凡岁月和并肩战斗的生动情景。和他的那些同学们个个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奋发图强,对当时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最深刻、最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们评点国家大事,写出许多的“激扬文字”,把那些封建势力的封建军阀一律视为粪土一般。当然,情景再现这一写作技巧的使用,并非毫无依据地“信笔涂鸦”,它的选择势必与诗词的主题或叙事的情节有所关联。长沙既然是多年活动过的地方,而橘子洲又是昔日多次游览的地方,今日重游橘子洲,自然免不了要引起众多往事的回忆。因此,在该词中,情景再现这一写作手法的使用,不仅恰到好处地与诗词的主题紧密契合,而且充当了隐性的衔接方式,有力促进了诗词语篇整体连贯性的建立。

查看全文

语文复习得体管理论文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必须讲究“得体”。

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也必须讲究“得体”。

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

“语言的实际运用”复习教学的“得体”,是指体现复习课的特点,在了解该内容在初中六册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理清主次,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做到提纲挈领,有的放矢。

“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教学内容,虽到初五册和初六册课本才明确地提出来,但这个知识点却贯穿于初中语文课本的始终。例如第一册“要说得清楚简洁”;第二册“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说话要连贯、严密”;第三册“说话要看对象”、“说话要讲究方式”;第四册“说话要注意语调和语态”、“说话要注意语言美”,等等,都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范畴。

过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囿于陈旧的教学观念,重读写,轻听说,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内容重视得不够,或置之不理,不安排教学,或放任自流,不认真组织教学,这就不仅为复习教学造成困难,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