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区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20:5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粮食生产区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粮食生产区域

粮食生产区域探讨管理论文

摘要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经济平衡、结构优化为目标;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平衡、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商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查看全文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论文

摘要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经济平衡、结构优化为目标;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平衡、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商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查看全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究论文

摘要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经济平衡、结构优化为目标;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平衡、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商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查看全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研究论文

摘要: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经济平衡、结构优化为目标;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平衡、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商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合理分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查看全文

现代农业核心区发展思路

1有关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研究

目前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学术界对此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框架。除了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很少有国家专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国际上被称为农业区建设或者农业区域化布局。王景莹[1]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从国际比较来看,各国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都打破以州或是省的行政界限,以县或是区为行政单位进行分区,紧密结合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过程,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互动发展。从加强各个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各个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建设,林业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等内容[2-3]。Roberto[4]针对开垦荒地、选育良种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以及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明确规定了农业科技投资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的发展概念,从国内研究看,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近几十年通过实践研究提出的新概念,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研究较少,主要从宏观和定性两个层面进行简单分析,而针对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研究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等方面研究较多,现将粮食生产核心区研究综述如下。

1.1粮食生产核心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谈琰[5]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2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杨春等[7]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八大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查看全文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思考

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持续下降一是耕地资源紧缺,面积不断减少。1998-2004年我国耕地净减少1.*亿亩,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666个县(区)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二是耕地质量不高,且持续下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高产田占28%、中产田40%、低产田32%。全国优质耕地只占21%,土壤有机质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水资源短缺瓶颈约束日益凸现一是水资源高度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农业生产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81%的水资源集中在仅占全国耕地36%的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占总耕地面积64%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只占有19%的水资源,南涝北旱现象十分突出,水早灾害频繁。二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灌溉用水的使用量有4000亿方,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要用1立方水,而发达国家只需要0.5立方水。科技进步较慢,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审定推广的高产、超高产作物品种多适宜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中低产生产条件下不能发挥高产潜力。高产地区小麦品种数量和类型较多,而在大多数中低产粮食主产区,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数量和类型偏少。二是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下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由1999年的125.7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100.5万人。三是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的38.2%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粮食物流业发展滞后,抑制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一是部分粮食产销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存在季节性瓶颈制约。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北粮南运”的粮食中,玉米的比重就已经达到70%。特别是东北的玉米和大豆在收获季节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车皮紧张限制了东北粮食外运,部分东北玉米退出南方一些地区市场。二是低效率的粮食物流业不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扩张。东北玉米和大豆运到广东省的物流费用比美国运到广东还高,以致于部分南方省区的玉米和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需求。土地承包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体制性约束一是土地流转不畅,影响粮食稳步增产。如果土地能够稳定地流入种粮大户,则会增强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现行土地流转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抑制了土地向种田能手和大户集中,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稳定产量。二是不合理的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削弱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的粮食管理体制存在两大突出障碍:第一,农田用水产权体制改革不到位。第二,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放大了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思路面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思路。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粮食是弱质产业,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通过政策调整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向粮食生产领域流动,调动多方面力量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政府干预必须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绝不能做出违背市场机制的“逆调节”。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耕地面积减少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靠提高单产水平。因此,要坚持科技兴粮的战略指向,增强科技支撑和储备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把粮食生产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用科技进步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活”的因素,突破土地、水资源等“死”的因素制约。良好的制度设计,能够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各要素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树立向制度要能力的观念,进一步深化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各项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各种要素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向主产区和主要品种倾斜相结合的调整方向调整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使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应实施差别政策,集中力量,加大对粮食主产省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倾斜,切实保护和调动主产区政府和农户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优化品种结构,抓好主要粮食品种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体思路是:按照数量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显著加强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稳定数量、重视质量的原则,稳定提高稻谷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统筹兼顾、质量优先的原则,适度加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走集约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基于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国情,我国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只能走产业化的道路,即用工业化的思维组织粮食生产,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要求,构建新型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在推进粮食产业化的同时,要始终坚持集约经营,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弥补耕地资源总量不足的缺陷。坚持资源节余利用与理储备相结合的可持续增长方式通过强化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使粮食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在不断增长过程中得到涵养、储存和蓄集,并在需要之时能够及时释放出来。这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粮食发展方式,能够实现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水”和“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的转变。

查看全文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3篇

第一篇

1晋城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晋城市设施农业发展20多年来,从无到有再到区域发展,特别是“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设施蔬菜达到4.14万亩,比2009年增加了3万余亩。其中日光温室建筑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1万多亩,春秋大棚建筑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1万多亩,连栋智能温室也发展到200亩。2012年全市设施食用菌生产达到5839万棒,目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有13个,占山西省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总数的62%。全市占地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近百家,农业设施类型在简易的“7315”型土墙竹木结构日光温室基础上,推广应用了经济实用的钢架春秋大棚、节能日光温室、智能连栋温室、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等。全市设施农业初具规模,蔬菜周年化生产体系基本解决了冬春淡季蔬菜生产和产品供应不足的难题,蔬菜冬春自给率上升到45%左右。同时,设施种植种类从蔬菜和食用菌种植发展到设施草莓、设施水果、设施花卉、设施苗木等,品种丰富,起到了改善市场供应,丰富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

1.2设施农业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的不断推进,晋城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基本形成以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为重点的设施蔬菜产业格局。设施食用菌的发展已在山西省形成了“南泽州、北广灵”的生产格局,泽州县成为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为主的优势区域。

查看全文

未来粮食供需推测

内容提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粮食生产供过于求到新世纪初期的粮食供求偏紧的转变,警示我们必须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形势进行早期预测和把握,以便及时而准确地调整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动态监测系统模型”来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状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将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国内产需缺口,不过弥补缺口的净进口量并非为居民口粮所用,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影响不大。

关键词粮食供需粮食主产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粮食生产供过于求到新世纪初期的粮食供求偏紧的转变,警示我们必须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形势进行早期预测和把握,以便及时而准确地调整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在进行预测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中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环境胁迫),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市场发育将诱发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与结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影响农业增长进程以外,还应考虑到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价格关系变化对国内各种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的微调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同样,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中国粮食的进出口量以及国内市场价格。

因此,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状况的预测,我们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动态监测系统模型”来实现。因为该模型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未来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能力的影响。在未来预测中,对一些宏观变量的假定如:未来中国城乡人口变动趋势预测和未来汇率变动趋势预测是根据我们对现有资料和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结果给出,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由有关专家预测值给出,未来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来自200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表1.预测模型宏观变量值设定

查看全文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意见

各镇乡、街道农技站: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9年粮食生产的通知》(浙政发〔2009〕3号)及浙江省农业厅浙农专发〔2009〕29号《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现就开展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以提高当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开展项目实施。要求各镇乡街道集中力量建设一个连片千亩以上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从而带动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主要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障碍因子和重点发展方向等,解决重点地区制约当地粮食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扩大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查看全文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不可能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去年农业综合开发在历年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2亿斤,对于提高粮食单产,扭转全国粮食产量连年下滑的趋势,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任务,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努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这是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开发方式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财政支农建设资金最明显的区别,也是单独设置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执行这个根本任务。

——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实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为减轻地方配套压力,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投入的配套比例,由2001年的1∶0.98,降低到了2004年的1∶0.66,降幅达33%。中央反复强调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并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尤其是省级财政要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地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

——加强和规范开发范围。切实遵循总量控制、适度进出、奖优罚劣、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开发县管理,严格控制开发范围。这是避免资金分散,突出开发重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国家农发办核定的各省(区、市)开发县总数,一律不得突破。申请新增开发县的省(区、市),必须相应先退出等量开发县。对申请的新增开发县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严格组织评估。因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被取消开发县的,开发县总数相应减少。对于退出农场的省(区、市),今后原则上不增加开发县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开发县轮换、末位暂停等措施,加大各开发县的投入规模。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进一步加大对主产区的投入,不仅新增资金安排用于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部分要达到80%以上,存量资金也要通过调整结构提高用于主产区的比重。各粮食主产省(区),都要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粮食主产县(市),增加对粮食主产县(市)的投入。非粮食主产省(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也要切实加大对本地区粮食主产县(市)的支持力度。

——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省(区)的新增资金,主要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排粮食主产省(区)的存量资金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资金,也要比去年有所增加。要坚持按区域或灌区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减少项目数量,扩大项目规模,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逐步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投入标准和建设标准,注重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努力把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与建设优势农产品特别是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对位于农产品优势产区内申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特别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安排,努力把项目区建成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尤其是优质粮食生产的基地。粮食主产省(区)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要重点支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中的标准粮田建设。对该《规划》中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484个县(农场),其中属于农业综合开发范围的县,要作为粮食主产省(区)的重中之重,进行重点倾斜,着力支持其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粮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