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国际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19:21: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粮食国际贸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粮食国际贸易

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影响诠释

论文关键词:粮食问题;国际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保护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国粮食问题入手,对加入WTO中国粮食面临的新的国际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粮食问题的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是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

1.口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数量逐年减少,1993年以后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到2002年仅为2.2亿吨。而同年粮食总产量为4.57亿吨,直接消费仅占粮食总产量的49.1%,我国粮食消费已经呈现口粮消费与其他消费各占一半的局面。

查看全文

粮食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影响透析

摘要:本文将从中国粮食问题入手,对加入WTO中国粮食面临的新的国际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问题;国际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保护

一、中国粮食问题的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是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

1.口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数量逐年减少,1993年以后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到2002年仅为2.2亿吨。而同年粮食总产量为4.57亿吨,直接消费仅占粮食总产量的49.1%,我国粮食消费已经呈现口粮消费与其他消费各占一半的局面。

查看全文

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论文

一布朗的挑战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性报刊和新闻机构都在显要位置上作了转载和报道,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也迅速作出了强烈反应。随后,布朗又在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宣扬他的观点,并不断补充新的证据。1995年下半年他又出版了系统全面地论述他的观点的专著——《谁来养活中国?》。

1布朗问题的内涵

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布朗向全世界也向中国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假设是中国在1990年至2030年期间将实现持续的快速的工业化。他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共同经历中发现: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即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他把这一发现当做一条规律确定下来。布朗根据中国和国际上某些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未来30年至40年期间的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生态环境的动态趋势,他也分析了未来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他得出了五条重要的结论:

一、在1990年至2030年之间,由于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中国的谷物总需求量将达到4.79亿吨至6.41亿吨,而中国的谷物总产量却将减少1/5,只有2.72亿吨,从而中国将出现2.07亿吨至3.69亿吨的谷物缺口,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谷物总出口量(2亿吨)的1至2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

二、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工业化的中国将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所需要的谷物(按现价计算),但是国际市场上不会有这么多的谷物供中国进口,因此以1990年为分界线,世界粮食市场将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中国的经济繁荣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

查看全文

我国粮食国际贸易影响分析论文

一布朗的挑战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性报刊和新闻机构都在显要位置上作了转载和报道,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也迅速作出了强烈反应。随后,布朗又在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宣扬他的观点,并不断补充新的证据。1995年下半年他又出版了系统全面地论述他的观点的专著——《谁来养活中国?》。

1布朗问题的内涵

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布朗向全世界也向中国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假设是中国在1990年至2030年期间将实现持续的快速的工业化。他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共同经历中发现: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即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他把这一发现当做一条规律确定下来。布朗根据中国和国际上某些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未来30年至40年期间的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生态环境的动态趋势,他也分析了未来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他得出了五条重要的结论:

一、在1990年至2030年之间,由于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中国的谷物总需求量将达到4.79亿吨至6.41亿吨,而中国的谷物总产量却将减少1/5,只有2.72亿吨,从而中国将出现2.07亿吨至3.69亿吨的谷物缺口,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谷物总出口量(2亿吨)的1至2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

二、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工业化的中国将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所需要的谷物(按现价计算),但是国际市场上不会有这么多的谷物供中国进口,因此以1990年为分界线,世界粮食市场将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中国的经济繁荣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视角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摘要:粮食产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立国之本。20世纪70年代,世界爆发了粮食危机,自此,粮食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展开思考,讨论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些与保护土地资源有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多次修订,加强了土地管理。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土地保护政策,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把耕地的保有量提升到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的面积也不能低于15.6亿亩。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

关于“粮食安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也是动态的。1974年的粮食安全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的粮食安全定义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要保证所有人能够随时都买得到也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从粮食安全的定义来看,要满足三个具体目标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第一,要保证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第二,要最大限度保证粮食供给的稳定性;第三,要保证需要粮食的人都能得到粮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粮食安全不仅要满足人们数量上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如今,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定义是粮安天下,要让老百姓手中有粮,这样人们才会心里不慌。

二、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查看全文

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研讨论文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和定义,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为了便于讨论,本文采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常见的说法,因为这是一种宽松而又浅显的解释,易于为各方接受。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注:GlobalizationandLiberalization,p.240,UNCTAD/ECDC/PA/4/Revl,N.Y.andGeneva,1996.)。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注:WTO,InternationalTrade:TrendsandStatistics1995,p.19,Geneva,1995.)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注:UNCTAD,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1997,pp.70~71,N.Y.andGeneva,1997.)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根据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这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我国至少在下列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查看全文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论文

1990—2050年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在广泛地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1990—205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和GNP的增长情况做了预测,预测结果列于表1中。目前,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认为中国的人均GNP被低估了,为了更加充分地估计中国未来的人均谷物和粮食需求量,将1990年中国的人均GNP提高一倍,上调到740美元,以此为基数进行预测分析。将各预测年份的人均GNP预测值带入前面从国际经验分析中得到的经验公式,就可以得到对应年份的人均谷物需求量的推测值。当人均谷物需求量推测值小于1990年的实际值时,预测值取两者中较大的数值。假定谷物占粮食的比例不变,由人均谷物需求量预测值可以推出人均粮食需求量的预测值。由此方法得到的全部预测结果列于表2中。

决定一国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它的人口和自然资源的比例;二是它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三是它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当两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时,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国家,其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也应当较低。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用国际经验公式推测的人均谷物需求量必然是偏高的,再考虑到预测值是从推测值和1990年的实际值中取大的,因此我得出的预测值只能偏高,不会偏低。认为未来20年中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是错误的。我们的政府不应该不负责地向人民许诺为他们提供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食品消费水平,我们的人民也不应该不切实际地期待享受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食品消费水平。中国目前的低收入-高食品消费模式没有持久存在的根据。由总人口和人均粮食需求预测可以得到粮食总需求预测,结果列于表3中。

2中国粮食产业的长期趋势

1950—1994年中国的粮食产业: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业从1.32亿吨恢复到1.64亿吨。从1952年到1977年,中国的粮食产业从1.64亿吨提高到2.83亿吨,25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1%。从1977年到1984年,粮食产业从2.83亿吨提高到4.07亿吨,7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33%。从1984年到1994年,粮食产业从4.07亿吨提高到4.45亿吨,10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90%。1978—1984年期间中国粮食产业的高速增长在1985年猝然而止,并就此进入为期10年的徘徊时期。这种重大转折出现的原因有四:一是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减少。农业财政补贴已经大大超过了政府的能力,不堪重负。二是粮食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同时谷物的大规模进口又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三是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启动之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四是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降低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使得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粮食生产部门向非粮食生产部门大量转移。

总之,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产业之间的比较收益格局和社会政治力量对比格局共同决定了1978—1984年之间的粮食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这一时期的粮食生产的的确确是“超常规增长”。同时,1978—1984年之间中国粮食产出的增长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存在有利的经济条件,中国的粮食产出就能实现快速增长,粮食增产的潜力是存在的而且很大。这也告诉我们,中国目前的粮食问题不是能不能增产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增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1984—1993年中国粮食产出空间格局的变化:我根据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4—1993年之间经济发展、人均耕地、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将它们分成四类:Ⅰ类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Ⅱ类地区包括山东、辽宁、黑龙江、新疆、北京和天津;Ⅲ类地区包括湖南、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山西;Ⅳ类地区包括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Ⅰ类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4—1993年之间,它们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在减少,合计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了3.83个百分点。Ⅱ类地区中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经济发达地区,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那么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不会下降;这类地区中人均耕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发达地区,即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它们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也在增加。1984—1993年之间,Ⅱ类地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了2.52个百分点。Ⅲ类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4—1993年之间,尽管它们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但人均产量在下降,而且合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2.69个百分点。Ⅳ类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Ⅲ类地区一样,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4—1993年之间,它们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有较大提高,而且合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提高了3.63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1984—1993年之间中国的产品和要素的国内统一市场正在逐渐发育和形成,市场机制开始对全国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地域分工格局正在出现,比较优势在支配地域分工的演变。这种趋势是合理的有利的,因而也是必然的和不可抗拒的。目前实行的粮食省长负责制与这种大趋势恰恰背道而驰。转大国效应:上述情况也表明,在中国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动是不一致的,有些地区减少了,有些地区增加了。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大国效应”。“大国效应”的产生源于大国工业化与小国工业化的两个根本性差异:一是工业化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二是工业化在时间上的长期性。“大国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即使大国与小国的所有条件都一样,大国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其粮食产出开始下降的时间要比小国大为延后,而且粮食产出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也要大大小于小国。因而不能简单地用小国的历史经验类推大国的未来趋势,布朗在预测中使用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农业贸易的启示

摘要:本文立足于几个较为经典的贸易理论,简略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并从强化进行农业贸易监管、科学制定贸易规则以及低收入国家应加大公共投入等几方面内容着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对于农业贸易治理的启示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农业贸易治理;自由贸易制度

近些年来,全世界范围内都对农业贸易自由化这一话题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该话题存在着相对较大的争议。深入探索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能够充分从其中获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教训,进而作用到我国的农业贸易治理工作当中,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研究。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变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中的观点可以明确,经过对某一产品在国内以及国外生产机会成本的对比分析,能够得出产品在本国生产的优劣势。而国家若想最大限度获得利润,则需要出口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那些有着一定比较劣势的产品。该理论基本上是围绕着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具体分工效率以及随之而来的贸易利益展开的分析。此外,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各个国家本身所具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不同有着较高的重视。从目前来看,全球化贸易的基本特征为多要素的跨国组合,而从本质上来看,这一贸易理论其实是一种单一劳动要素观,无法同当下社会发展以及时代进步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通过对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分析可以明确,国际分工以及贸易会使得各国在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得到相同的收入。从理论的层面着手进行分析,强化开展自由贸易,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对于各国贫富差异的有效消除,但是尽管这一理论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但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则会暴露较多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在现实中并不具备理想的自由贸易条件,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关于各个国家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处在相同水平,这种假设过于理想化,并不具备科学性。除此以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同类生产要素之间所广泛存在的异质性。从目前来看,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后进国家对于稀缺生产要素的引进,这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其收入的增加。在支持自由贸易政策的相关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提出则挑战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地位。该理论是1791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所提出的,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则于1841年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强调需要加大力度开展对于美国制造业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避免英国先进制造业对于美国制造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在应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的过程中可以对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并详细说明其贸易结构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发达国际企业能够依靠着国内所具有的政策选择以及更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实现外部和内部经济规模,但由于欠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上述条件,因而通常情况下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本质上其实是发达国家企业所形成的战略选择。对于不同水平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来说,其之所以形成,则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的投资。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本身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欠缺,难以在自身投资的基础上同发达国家展开产业内的贸易,但是利用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则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对其产业进行扩张,进而产生相应的跨国企业内贸易以及跨国产业内贸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当处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完全竞争两种状态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投资是比较现实的途径。从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要素流动是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基础,而相对于工业要素来说,农业要素所具有的流动相对较差,所以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规模方面,农业产业内贸易都落后于工业。各种类型的贸易理论对于各国政府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上都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自由贸易理论本身并没有对产业类型、空间以及时间因素进行更加全面和综合的考虑。波特所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战略本身对于其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该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支撑企业对竞争优势的确定,同时还可以使得全球企业之间出现一定的熊彼特式竞争,进而促使贸易带来更多的动态收益。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对于农业贸易治理的启示

查看全文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原因与对策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玉米作为全世界分布最为广泛的农作物,在国际贸易领域,玉米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受国际贸易组织的重视。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大,玉米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以上,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玉米一直是自产自销的状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玉米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同时进口量的增加也产生了我国玉米国际贸易逆差。本文针对我国玉米国际贸易逆差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玉米消费量;国际贸易逆差;玉米产量

一、引言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在2009年出现贸易逆差现象,本文对于玉米供求和国际贸易的状况进行了解析,出现国际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玉米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等原因导致的。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我国的玉米出口贸易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解析。

二、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1.2005-2011年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在短期间内,基于国内对农业的相应政策,使得种植也收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加大,随之玉米的产量不断呈增长状态。从2005年到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方面,由25445千公顷到增长到千32160公顷;玉米的产量方面,由13028万吨增长到17000万吨;在消费量方面,由12510万吨增长到17225万吨;在进口量方面,由没有进口量发展到500万吨;在出口量方面由231.8万吨降低到5万吨。从全球的玉米消费量来看,全国各地的玉米作为人们的粮食的数量在逐步减少。随着你人类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类的事物资源发生极大的变化。随着畜牧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粮食加工行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壮大,粮食加工的能力增强,致使国内对玉米的市场需求变得紧张。受玉米生产成本的影响,我国加大了对玉米的收购量。2005-2009年我国玉米的消费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低于国内的玉米产量,使得我国的玉米供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从2010年以后,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查看全文

粮食进出口贸易研究论文

摘要:粮食是1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产品,任何国家都10分重视粮食的稳定供给。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需求增加是今后1段时间内不可逆转的因素,因此,要维护国内粮食安全,粮食进出口是1条重要途径。按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有利于平抑价格波动,有利于出口国的生产和进口国的供应稳定。尽管我国粮食外贸数量占国内粮食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大,但是,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却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也逐步加大。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比较优势的理论,就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和品种结构进行分析,剖析了粮食进出口总量变动与品种进出口量变动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分析,可看出我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粮食产量、进出口政策等有关。并指出我国粮食进出口面临的体制问题。最后,对促进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提出了政策措施。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演变趋势;体制困境;政策措施

1前言

1.1粮食进出口问题的提出

1.1.1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是1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产品,任何国家都10分重视粮食的稳定供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70年代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在发挥国内农产品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必须考虑好国内粮食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问题。要扩大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粮食产品的生产,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相应减少没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的生产。通过适当进口、有进有出的办法来调节国内粮食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1]

1.1.2研究粮食进出口问题的意义。具体采取什么粮食安全政策,要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分析。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历来忽视经济效益,而只讲求政治效益,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人为地加剧国内粮食供求矛盾。讲求粮食安全,必须进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在全球经济1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既要考虑国际粮食市场的大环境,也要考虑国内的小环境,试图封闭地来维持粮食安全是不可取的、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从动态的观点来看,虽然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短期内能够较好地维持粮食安全;但从长远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带来的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相当严峻,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市场将不可避免。加入WTO后,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体制困境,粮食贸易的数量和范围将扩大,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供给的影响也将日益深重,而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研究1直是国内理论界的薄弱环节,尤其最近几年,我国粮食进出口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粮食进出口贸易的趋势进行研究,以增进人们对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了解,同时为政府决策部门作借鉴参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