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17:34: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两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我国资本管制两难

[摘要]中国的资本管制的目标是缓解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保持汇率稳定和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文章分析了两个典型的阶段,认为我国的资本管制一方面试图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国内价格的稳定,资本管制处于两难的境地,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资本管制有效性汇率政策通货膨胀

持了国内价格稳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来判断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危机很快蔓延到东亚其他国家,在投机资本的冲击下,东亚各国的货币纷纷贬值,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开始逐渐增加。同时人民币利率和美元利率之间还存在倒挂。从997年0月起人民币的6个月存款利率低于美元,998年7月日,人民币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下降到4.77%,低于美元的4.875%。从998年的0月7日到月7日,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元。从998年月7日到999年3月,人民币存款利率非常接近美元的存款利率,从999年3月,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又再次大幅低于美元,直到00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幅下降,联邦基金利率开始

一、我国资本管制的两难境地资本管制是指对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交易

和相关的汇兑的管制,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取决于资本管制服务的目标。中国资本管制的目标是由国内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决定的。从“不可能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能同时共存)来看,在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和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环境下,资本管制通过限制资本的流出入,可以保持货币政策调节国内宏观经济的独立性。如果从防止本币受到外来投机冲击的角度来看,资本管制的目标是通过禁止资本的外逃来避免人民币的贬值。因此,中国资本管制的目标是在资本国际流动的条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查看全文

“民胞物与”思想对师德两难的启示

摘要:张载“民胞物与”思想集中体现了其伦理境界,阐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师德作为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他律与自律、公德与私德的有机结合。两者都是对关系的阐扬,有其共通之处,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爱必兼爱”融合公德与私德的爱,“责任感”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超越自我,达至大心”化解公德与私德的隔阂,“有信”破除公德与私德的藩篱。

关键词:民胞物与;师德;公德;私德

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伦理境界。“‘民胞物与’说的是,不仅天下之人皆如我的兄弟,而且天下之物亦皆我的同类,我对他人他物均应像兄弟一样对待。”[1]由此可见,“民胞物与”中的“民胞”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物与”指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一种用以协调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以及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称,它既是社会向教师职业所提出的相对客观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教师以及教师群体应当主动去吸收、内化和践履的道德规范;它既体现出了一定的道德他律性,同时也体现出了显著的道德自律性。”[2]所以,师德一方面是要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以及教师与社会等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从而使“异己”的外在道德他律走向“本己”的内在道德自律。“民胞物与”与师德都是对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阐发。本文希望从“民胞物与”出发来阐释教师职业道德的公德和教师道德的私德,通过梳理两者的关系,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处理公德和私德的关系。

一、“民胞物与”的“爱必兼爱”:融会公德与私德的爱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3]这体现了张载的仁爱思想。此外,张载的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爱人爱物,容人容物都是其仁爱的表现。他的仁爱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仁爱,继承了发端于“我”这个道德主体的“为仁由己”“爱由亲始,推己及人”的仁爱观,并将“仁爱”提升至宇宙关系之中。从宇宙大爱出发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这使儒家之仁爱克服了“私胜而害人”的等级弊端,要求在先天至善之道德本体的支撑下体认自我,既能兼爱万物,又能兼容差等之爱,这样便能更好地落到现实层面,由“推己及人”达至“爱必兼爱”。这与传统仁爱的由无我出发的淡漠亲情,“远施周边”,执着于“兼爱”的形式而实则没有真我的“爱”“利”交融的“兼爱”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共度教师节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其中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便是其中的一个标准。林崇德教授提出师爱是师魂之魂。[4]由此可见爱于师德的价值与意义,没有爱的师德是丧失了灵魂的师德。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必须在职业中付出爱。发端于我的“推己及人”“为仁由己”的仁爱观体现了教师个体的私德之爱是作为职业道德的公德之爱的基础,即剥离教师职业身份的个体爱是作为教师职业的爱的基础。一个本身有爱的教师才能将爱注入职业中,才能成就公德之爱。一位代课教师因未收到学生的鲜花,认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未得到学生的肯定便对学生进行辱骂甚至吐口水的行为便是将私德中不爱的一面引入公德中,造成了公德之爱的丧失。教师需要履行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仅仅把工作看成履行职责,还应在职业中融入爱。爱是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付出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宇宙大爱出发既能兼爱万物,又能兼容差等的仁爱观彰显了公德之爱,完善私德之爱的可能。

二、“民胞物与”的“责任感”: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

查看全文

小议道德两难在教学的作用

本文作者:刘琳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础”课“道德两难”案例应用的可行性

(一)“道德两难”案例应用的特点1.教学设计以情感目标设计为重点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基础”课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培养什么样的态度等有关学习者发展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都要用具有可观察、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地加以表述。“基础”课教学要实现的总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教学注重认知领域对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讲解传授,对于大学生是否领会、如何应用、怎样分析、综合创造以及评价判断等,缺乏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具体展现和反馈,而贯穿于以上认知领域分目标实现的恰恰需要情感领域的教学设计,情感目标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应当是实施的重点。情感学习包括学习者的接受或注意、参与反应、价值评价态度以及价值观组织比较,从而形成个人品质性格等等内容,这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2.教学策略要遵循“引导—发现”程序教学程序是指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也就是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基础”课要实现学生在情感价值态度方面的目标,通过案例,让学习者了解典型人物或典型案件的存在,并且在案例中体现符合教学目标的思想和行为,展示典型人物的命运或典型案件的后果,因而案例教学比直接的劝服更具有效果。“引导—发现”程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程序[2]。这个程序要求教师按问题创设出认识上解决难题的情境,以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和比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进行假设和验证正误,作出认识上的结论。3.教学方法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并且以讨论法为核心遵循“基础”课案例教学的程序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形式和媒介。过去把教学方法的使用局限在教师运用的层面,仅仅作为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并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这是有失偏颇的。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传授。教师应当是学习主题、目标和情境的设计者,指导学生去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启发学生主动去探索、思考和选择知识。“基础”课教学应围绕形成学生价值观点的核心目标,通过对案例主题的群体讨论,启发学生群体思考,让学生在参与、倾听、表达、协作、论辩等过程中形成对价值观判断的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案例讨论法在“基础”课中的使用,并不排除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的辅助应用。(二)“道德两难”案例应用的关键1.“道德两难”案例与大学生道德经验紧密相关大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但欠缺的是成熟的道德知行统一性。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大学生日常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有效展现,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某些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败德现象和违法行为,比如“拼爹”现象和药家鑫案件,尽管只是个别案例,但是从一个侧面凸显了高校“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当中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灰色地带”。道德两难案例的应用要凸显针对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经验设置道德两难情境,提高大学生面对实际道德困境中的知行判断和理性选择能力。道德两难案例情境的设定可以是学生身边真实的道德两难问题,还可以是社会实际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有可能被大学生遭遇的道德两难问题。在道德两难案例中设置的道德冲突规范必须是真正的两难道德选择而不能是非常明显的善恶抉择,这样才能推动大学生在道德两难实际案例中的道德推理选择能力的发展。2.“道德两难”案例的问题设置必须具有开放性“基础”课道德两难案例的问题设置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前提条件。只有围绕道德两难案例的问题系统完整地体现对道德冲突多方面的考察,并且这些问题容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导性,才可能实现道德两难案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案例中,教师可以设置的问题:海因茨该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该?假定要死的是一个陌生人,海因茨应该为陌生人偷药吗?为什么人们应该尽其所能搭救别人的生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行?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犯法,不论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如此?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只有如此才可能在充分的讨论基础上实现价值观引导。(三)“道德两难”案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应避免的误区1.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法混同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案例材料结合教学主题,使学生把握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出行动方案以及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级能力。但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受限于案例编写的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虽然冠名为案例教学,但实际上是举例教学。这种举例教学通常把现实的例子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加入课堂讲授中,作为对某一原理的现实注脚,或为增加说服力,或为增加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并不是以围绕案例的问题教学为向导进行教学设计,无法体现出案例使用的“引导—发现”程序以及价值评估判断功能。2.案例教学的案例设计不合理道德两难案例材料的益处是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两难情境中具体行为选择的分析讨论,判断评估学生所接受的价值观念意识是何种情况,在评估基础上进行引导教学。但由于对“基础”课案例教学方法理解运用方面的偏差,易产生案例教学设计环节的某些缺失。首先,对案例的编写并非按照案例教学的设计方法来编写,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案例教学进程并非以问题讨论为主体,在教学策略上对于教学的顺序和节奏、教与学的方法尤其是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无法发挥案例教学的整体功能。最后,案例教学中的测试性案例使用设计方面缺乏,导致对教学效果有效评估的困难。在通常理解的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是真实和典型的案例材料,这种案例带有明确的道德和法律知识的结论性倾向,但是在教学中往往缺乏对测试性案例材料的运用。

“基础”课道德“两难案例”教学的建议和原则

1.教学案例筛选需要真实与虚拟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情操和具有法律意识等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从案例教学最早应用的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案例选择来看,倾向于真实的案例应用,这是由法学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因为法律问题探讨的是规则应用的事实。在“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案例教学设计中,必须应用真实的案例达到教学目标。而对于“基础”课中应用案例教学实现情感价值目标,在案例筛选方面需要把握真实案例与虚拟案例的结合。这两种案例在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价值,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可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道德两难”特征的虚拟案例分析可以评估学生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判断。真实案例的选择需要贯彻的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主流媒体提供的比如“焦点访谈”、“道德观察”、“今日说法”、“3•15”晚会等,都是真实案例的渠道来源。虚拟案例的编写可以参照真实案例的情境,设计两难的困境或问题,可与实际生活产生“认知的相似性”,在分析或选择过程中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实际应用。2.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主导原则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重要起始,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案例,并且设计围绕案例开展的教学环节,对案例材料和演示进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划分和问题设计。首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道德两难案例的教学应用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优势,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道德两难问题,阐述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教师要具备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力。对于道德两难案例的编选需要教师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挖掘具有时代感的新知识、新观念道德两难案例。“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课教学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再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结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各种方式和方法对师生在教学中的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3]。3.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导向原则道德两难案例教学要处理好案例选择与教材导向的关系。案例教学的方法除非是在法学和商科教学中可以实现课程全部内容的案例教学覆盖,在“基础”课中,适当选择适合于道德两难案例教学的难点内容开展案例教学,形成“基础”课案例教学改革的课型之一。道德两难案例是具有开放讨论空间的案例,在组织讨论的教学环节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背景以及道德经验各异,提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十分普遍。因此,需要教师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原则,在案例讨论总结的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多元价值并存的合理性和导向性,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升道德和法律教育的效果。案例教学实践已经使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课程新方案”已经实施多年,新课程改革后积极探索新课型教学,通过道德两难案例教学,把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法律知识融入与现实结合的案例当中,不但真正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而且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实践抉择能力。

查看全文

论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

银行改革的两难与外资引入

银行业的技术特点形成了经营风险大、道德风险大和危害风险大等三大风险,也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就中国的银行业而言,无论是从银行内部而言,还是银行业的外部环境,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导致了银行业改革进程中遇到了两个两难:效益与风险的两难和快与慢的两难。

1、对内开放中效益与风险的两难

银行业对内(如民营银行)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和制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加大。但如果银行业不开放,则不能形成竞争的市场,无法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造,提高效益,从而形成了第一个两难。

从目前看,国有银行具有低效益和低风险的两低特征。由于国有银行为国家所有,其行为不是商业化模式,很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同时,又由于有国家做靠山、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银行的自我改造动力弱和低效益。

相比之下,民营银行具有高效益和高风险的两高特征。民营银行的产权明晰,采用商业化经营模式,其效益相对于国有银行要高。但同时,民营银行的风险也大。民营银行的盈利动机十分强烈,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大、社会信用低、不良外部效应难以控制等问题。民营银行对外部制度环境的要求最高,因而对银行业的改革不能先制度而行。

查看全文

居委会两难困境交流

一、居委会的历史地位

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居委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半行政、半民间”)。居委会的历史地位在于:居委会是“社会桥梁”,是国家与社会在基层社区的中介,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的延伸,是基层政权的组织载体和实体,又是基层群众的代言人和利益表达者;居委会是“社会水泥”,它通过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和互助服务,将原子化的个人黏合为社会;居委会是“社会减压器”,它组织居民自治而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它促进政府与居民合作而增进政府与居民的相互信任。居委会的历史地位是通过它的双重功能来实现的,它既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又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和互助服务;它因协助政府而与政府形成彼此依赖关系,它因组织居民而与居民形成彼此依赖关系;它因协助政府而得到政府的认同,它因组织居民而得到居民的认同;正是居于居委会的双重功能所带来的双重依赖关系和双重认同,居委会的“社会桥梁”、“社会水泥”和“社会减压器”作用才成为现实。

居委会的地位和功能是其他社会组织(诸如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工作站等)无法替代的。居委会的地位如何体现、居委会的功能如何实现,一直是社区建设以来社区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单位解体、社区替代的情况下,居委会负担过重、或过度行政化、或再度边缘化,都会使居委会丧失“社会桥梁”、“社会水泥”、“社会减压器”作用。

二、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

政府职能社区化是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但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都堆积在居委会身上,居委会肩上承担着太多、太重的任务,“弯着腰做事,翘着屁股挨批”,是居委会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为居委会减负”成为社会各界强烈的共同呼声,也成为政府推动社区体制深化改革的出发点。

目前,各地围绕居委会减负,积极探索社区体制深化改革的新途径。社区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就是建立社区工作站(各地对此称谓有差异,但其功能相同,可以统称为“社区工作站”),具体落实政府职能社区化所带来的各种任务。社区工作站的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主要有两种模式:居委会管理模式、街道办事处管理模式。

查看全文

拆迁两难境地工作调研报告

的确,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建设拆迁问题已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建设拆迁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还不时会碰到恶意拖延、拒不合作的“钉子户”,随便搭个小厨房便漫天要价,建设开发屡屡受阻;另一方面,野蛮拆迁、肆意侵权,为开发商的暴利而滥用强制手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既要保护财产所有者的财产权利,又要使正常的建设开发顺利进行,这里似乎有一个拆迁的两难:我们当然谴责野蛮拆迁,但有时候确实是个别私利膨胀的“钉子户”恶意妨碍正常的开发建设,二者如何区分?我们反对漫天要价、恶意妨碍拆迁的行为,但谁知道其中是不是有惟利是图的开发商肆意侵权、野蛮拆迁的行为在前?

在处理和解决拆迁两难的时候,一个重要问题是区分管理交易与市场交易、公共权利与私人权利,并在不同的交易中采取不同的原则。

在经济学看来,个人、组织与国家在财产权利上是平等的,任何主体都不能随意侵害其他主体的权利。我们的社会中长期缺乏私有财产观念,更缺乏私有财产权利与公共权利平等的观念,似乎任何组织都可以以任何名义凌驾于私人利益之上。现在,市场经济和财产观念深入人心,私人财产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甚至国家都不能以某种名义随意侵害个人财产。因此,在占用个人的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时,必须征得所有者的同意并得到公正的(符合市场标准的)补偿。但是,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并不都是市场交易,还有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国家(政府)是社会利益的代表,既然我们委托它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它就具有为公共利益而行事的权力,甚至行使强制力的权力,而不需要任何一项具体行动都征得所有社会成员的同意。这时,政府与个人的交易就是管理交易而非平等谈判的市场交易。当然,这样做必须是为了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而不能假公济私,塞进政府官员个人的私货。由此看来,政府为了修桥铺路,建设机场码头,兴建体育馆、大剧院、图书馆等文体设施,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等而进行的活动,当其涉及个人财产权利的时候,政府应当具有最后的强制力。

由上可见,现实中遇到的拆迁问题,实际上可分为两种情况。当拆迁主体是国家(政府及其授权机构),所从事的是提供公共产品一类的活动时,在按公平原则和市场准则提供补偿的前提下,政府享有某种形式的权威和强制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利益得以维护。以牺牲个人的小利益来谋求公众的大福利,这是符合经济原则的。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比较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拆迁主体是经济单位(开发商),拆迁是为了牟利,此时通行的应该是市场原则,即平等协商、公平交易原则。可以设想,只要开发商提供的补偿足够高,超过了拆迁物的市场价值,被拆迁者不可能不接受更大的价值(当然,还要考虑到机会成本。有些被拆迁者不愿意接受看似较高的补偿,实际上是想获得机会成本的补偿)。如果被拆迁者要价太高,开发商则可以修改设计,甚至放弃开发。只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总可以找到双赢的方案。假如平等谈判最终不能达成交易,则表明在此时此地的开发项目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而言之,即使因采用市场交易原则而损失了某些市场机会和经济利益,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时收获的是对财产权利和市场原则的尊重,这当然大大高于短期的市场利益。

查看全文

城区交通两难问题调研报告

缓解城区交通“两难”问题,一直以来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要素大量集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城区交通“两难”问题也随之凸现。虽然近年来在硬件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投入,管理措施上也有切实的加强,但是由于新老城区地理环境的制约和新增车辆快速的趋势,城区交通“两难”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呈现进一步加剧的势头。为此,区政协根据区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如何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两难”问题,再次开展了调查研究。鉴于区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对该问题已作多次调研,形成了系统详实的调研报告,既有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又有思路和对策的建议;既有对宏观和长远的考虑,也有对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措施;既有硬件上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更有软件上科学管理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同时,我们在相关职能部门调研中了解到,调研报告中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对策,在当前的工作开展和今后的工作计划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有些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区政协主席会议讨论认为,要切实缓解城区交通“两难”问题,关键是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历年来所取得的调研成果,尽快转化为道路交通资源的现实成果。建议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形成建设和管理的合力机制;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克难攻坚,努力消除影响城市交通的各项负面因素。

一、要加快实施优先发展城区公共交通战略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党和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早在2011年,建设部就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12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此后,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我区《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也已经出台。为此,建议加快实施步伐。

(一)要充分认识到公交优先是我区城市交通的最佳出路。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城区交通发展的重点,是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共交通所具备的运量大、价格低、节省道路资源、人均废气排放量低等优势,是解决城区交通“两难”的最佳出路。

(二)要尽快全面编制和实施我区的公共交通规划。要切实加快推进区内公交一体化工作及我区与的公交一体化工作。首先要科学修编公交规划。要在《区城乡公共客运交通专业规划》的基础上,对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共享的要求,做好《区城乡公共交通近期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公共交通规划要与城乡总体规划和人口产业分布相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与主城区公交相衔接,综合考虑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等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及规划控制、建设计划、资金筹措方案等。其次要认真组织规划实施。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公共交通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方面要以城乡全民共享为原则,努力实现公交的城乡一体化全覆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积极与对接,加快推进与公交的一体化。

查看全文

公务员涨薪:两难之下的选择

公务员涨薪牵涉面过大,所以一次涨幅不宜过高;但涨薪的目标在带动消费,此次涨幅也不可太低。一次加薪300元,行不行

如果说在1999年初,关于公务员即将涨薪的消息还是人们将信将疑的传言,那么在6月

间股市的阵阵热浪之中,市场和学界已经把它作为就在手边的政策选择了。“公务员要涨薪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种种的观察和分析都倾向于这样一个结论:今年下半年的某个时候,酝酿已久的公务员涨薪很可能付诸行动。一种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解释是,此次涨薪幅度将高于以往,而主要政策目标在于刺激消费。

公务员:钱多还是钱少

早在去年人代会讨论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时,就有了在精简机构之后提高公务员工资的主张。在去年底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有关人士再次从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的角度出发,表示可适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据说在去年底今年初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已经有了某种传言:公务员即将涨薪,幅度可能达50%。----建国以来,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改革调整,1993年是最近的一次。《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出台后,昔日的国家干部变成了公务员,过去以级别定工资的制度也改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公务员的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基础工资所有人都一样,以前是90元,后来调整为110元;工龄工资每年1元;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照职务和级别的高低分别划分为若干个档次,根据每人的情况对号入座。按照这种工资标准,一个部长的月工资(不含补贴)最高是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

北京企业研究所所长贺阳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95年9月他从国家体改委社会保障司司长的职位上“翻身下海”时,他的工资加奖金加“独生子女费、书报费、洗理费”,“所有的加起来是768块钱”。贺阳认为,公务员理应属于社会中等至中上收入层。公务员工资高一些,才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

查看全文

公务员涨薪:两难之下的选择

公务员涨薪牵涉面过大,所以一次涨幅不宜过高;但涨薪的目标在带动消费,此次涨幅也不可太低。一次加薪300元,行不行

如果说在1999年初,关于公务员即将涨薪的消息还是人们将信将疑的传言,那么在6月 间股市的阵阵热浪之中,市场和学界已经把它作为就在手边的政策选择了。“公务员要涨薪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种种的观察和分析都倾向于这样一个结论:今年下半年的某个时候,酝酿已久的公务员涨薪很可能付诸行动。一种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解释是,此次涨薪幅度将高于以往,而主要政策目标在于刺激消费。

公务员:钱多还是钱少

早在去年人代会讨论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时,就有了在精简机构之后提高公务员工资的主张。在去年底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有关人士再次从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的角度出发,表示可适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据说在去年底今年初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已经有了某种传言:公务员即将涨薪,幅度可能达50%。----建国以来,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改革调整,1993年是最近的一次。《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出台后,昔日的国家干部变成了公务员,过去以级别定工资的制度也改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公务员的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基础工资所有人都一样,以前是90元,后来调整为110元;工龄工资每年1元;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照职务和级别的高低分别划分为若干个档次,根据每人的情况对号入座。按照这种工资标准,一个部长的月工资(不含补贴)最高是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

北京企业研究所所长贺阳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95年9月他从国家体改委社会保障司司长的职位上“翻身下海”时,他的工资加奖金加“独生子女费、书报费、洗理费”,“所有的加起来是768块钱”。贺阳认为,公务员理应属于社会中等至中上收入层。公务员工资高一些,才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

曾任国家体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的曹远征先生现在是中银国际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是直属中国银行的国际性投资银行。在接受采访时,这位经济学家认为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不合理,“首先是起薪(也就是基础工资)太低,其次职务之间的级差也太小。”在他看来,这导致工资无法对公务员起到激励作用,而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同时又拥有很大的权力,就极有可能滥用手中的权力。

查看全文

进退两难时的跳槽7大方式

●第1式查其所由

首先,绝对不要以工作上一时的不愉快作为转职的理由。其次,绝对不要拿“媳妇早晚熬成婆”的心态当作自己在旧工作上苦苦硬撑、优柔寡断的借口。是否需要努力克服现有环境的障碍,成就自己的成功;还是果决地放下目前进退两难的困境,开拓另外一片天空。

这需要经过谨慎地思考,不可贸贸然地仓促决定。

去留的取舍,除了前面由我们提供的转职评估测试外,周遭亲友、师长的意见及相关书籍杂志的建议也都可以做为参考评估、了解自己的依据。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必须由你决定。学习、了解、抉择、承受的过程,不就是你踏入社会所要学习的第一课嘛!

●第2式眼观八方

在你决定转职之后,必定会有所期待。不论是对新工作、新环境,都会让你幻想着灿烂光明的美好前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非常不识相地提醒你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据统计,目前国内平均的待业期高达半年之久,失业率更是节节高升、屡创新高。看到这样的惨况,你在递出辞呈之前能好好地三思吗?告诉你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恐吓你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工作岗位。而是要提醒你转职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