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9:36: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子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老子思想哲学法则研究论文
笔者在“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与哲学系统架构——续完”后,有网友)提出,“怎么老是认为道家的思想才是中国深层的思想,杨柳也认为儒家只是表面,道家就是内在。”而也有网友指出“我也这么认为。”其实应是老子的思想,尤其是其哲学思想那就是中国的深层次思想,而这一哲学思想只是其整个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然也是整个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我也这么认为。”这一说法----还有网友认为“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中国自晋以后,还有真正的道家吗?我自己深表怀疑。所谓道家,恐怕大多数时候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吧!道家思想,恐怕很多时候是被儒家的在野党拿来做精神鸦片的!”。根本就不用怀疑,魏晋以来直至唐宋,诸子百家的名号慢慢地已被儒、道、释少数几家取代了,等到宋明之后,儒道释的分界已不太明显了。这里主要说的是思想学说界限,至于宗教的界限那就另当别论了,除了儒家没被宗教化外,道佛都有其教派组织和教义作支撑,但作为老子的思想,这里主要指其哲学思想,却已被大大地发扬光大了,由于她赋予了“道”滋生宇宙万物的“自然”属性,再加上自先秦以来留下来的重视人的作用的传统,使得神的作用在中国永远也起不了主导的地位了。她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最核心部位了,成了中华文化的内在主导,通过儒家这个为政和治世的政治集合中心,以及与民众水乳交融的那种密不可分,而深远地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思维理念。至于有人(管他是在野的儒生还是其他有闲阶层的迷信之徒都一样)拿来做精神鸦片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恕了。归根结底,不管是什么家会不会殁了,但老子的思想却会永存,最起码到现在确是如此,说到此,我不知网友是否还会不这么认为?
若然,:)),那就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实笔者的“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与哲学系统架构”诸帖正是在这位网友的鼓励和鞭策下才得以完成的,不知此帖在网友看来有无阅读价值,在此还要先行表示诚挚的谢意。
但即使是这样,这位“不这么认为”的网友也不得不承认“当然从思想渊源的传承和和原初的思维高度,不可否认老庄已经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已充分地肯定了老子对诸子,以及对后来的几千年来中国文化融合的内在和主导地位。
当然网友他个人声明:更欣赏庄子——庄子的神韵和消遥,确是世人所向往的,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或欣赏他的。但他总是觉得在道家思想,恐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实践中,是最被扭曲的。最被扭曲倒不一定,但被扭曲过这倒是一点也不错。至于还认为“也许,真正的道家思想,在中国大多数历史时期上,是被当成理想主义看待的吧!”这种猜想式的“也许”,笔者该如何回答是好呢,幸好这位网友也是老朋友了,而且还在“养伤阶段,随便灌水。不是要挑起学术争论呀!:))”,笑眉笑眼地着实可爱,不忍说什么了,那么笔者也向网友学习,就此:))呵呵一笑,略过罢了,顺致问候:祝网友,尽早痊愈也好及时切磋。
有网友说:“说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于支拄,是一个新的有份量的观点,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把问题绝对化,”这种说法倒是非常之中肯,所提醒的也是非常的令人感动,是啊,绝对化是很不可取的,且笔者也在提醒自己和网友“现在应防患于未然的是——不要从一个极端再走向另一个极端。”
老子思想和文化研究论文
今见国学网叹息:“盖五四比年以来,文化为之断层,道统为之不传。且夫遗老几去,后继难期,纵人心向背,惜前路数奇。借武侯一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叹息是可以的。笔者也深有同感,并著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失落》、《当代武术之批判》等等,至今为中国失落了的传统武术文化呜不平,而抗争。
但是,在如何继承国学上笔者倒有一言相进:问题是,回过头来看看,在文化还没有断层之前的一大段的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难道说就没有了“危急存亡之秋”?如果没有,中国就不会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如果没有,中国在五四时期就不会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因此,应该说,“遗老几去”尚不是大的问题,而导致危急存亡之秋的主要原因,乃是根深蒂固的在“抑老尊孔”、“唯孔独尊”基础上的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教正统文化的统治。
笔者认为,以所谓孔子“半部论语治中国”的历史已成过去,它导致了中国历史的落败,这是不争的事实。故今天倡导“国学”,重新审视和继承中国优秀的先秦文明成果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其中,复苏并发扬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无疑的成了重中之重。
其根本原因何在?
就在于老子的“道”、“德”思想充分体现出了创新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
应用老子思想谈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这一术语正式出现在官方文字中距今已有十年了。这十年间,撰文探讨“三农”问题的人不可谓不多,对“三农”问题的破解答案不可谓不丰,但是,时至今日,“三农”依旧是“三农”,“三农”的问题还是个问题。在此,笔者通过运用老子《道德经》中“道”的思想,从“三农”问题本源的探究中阐发对“三农”问题的一种认识,借此以放开思想、开拓思维、打开思路,希望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能添一砖或一瓦。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提出的初期,就曾有人指出,三农问题不过是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个缩影。如果说确有必要把“三农”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那么以后还会有“三工”问题、“三学”问题、“三医”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这种说法不是忽视“三农”问题的存在,也不是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而是要求国家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从长远规划的视角来全面审视“三农”问题,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三工”问题密切相关。从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方的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的发展基础和前进方向,反之,工业的发展进程又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的整体水平。回顾历史,目前理论界有一种看法是:建国以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始终支撑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很小,在某些作法上甚至成为了抑制农业发展的阻力。实际上,农业与工业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环节,哪一环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到整条流水线的运转。所以,一个国家各个产业之间是一不是二的关系。另外,从建国至今,工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没有与农民有太大的差距,两者基本上平行发展,把城镇中少数富有人群扩大代表了城镇户口中的全体,进而得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结论,有失客观和全面。所以,究其实质,“三农”问题凸显的还是民生问题。
2、“三农”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探究其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应当说,民生问题首先表现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现在老百姓关注四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这四个问题基本都是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二方面的理由:第一,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都与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关,也与政府自身的行为有关。一个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强,围绕民生问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也许并不突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众的认可。反之,则可能是另一种状况,所以,我们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也是一个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行为问题,这实际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凸显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过去34年的改革开放,广大民众确实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但为什么到今天,民生问题如此凸显,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基于以上二个理由,我认为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
3、用老子思想对民生问题进行解读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维
老子思想对学校管理的启示透析
论文关键词:“无为而治”高等教育管理管理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尸‘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足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诊释其管理伦理精义。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龙先生:无为论》,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将自无为”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或是没做什么,表示一种存在状态;或是不要做什么,表示一种行为禁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细细揣摩,“无为”所衍生的各种内涵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意思为根据的。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嵘73章)对于管理者,老子主张“为君之道以虚无为本。”同时,道家认为,君道与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无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于职守,有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庄子.天道》篇中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无为而臣有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高中历史教科书老子思想内容变化探讨
摘要:老子思想主要内容的所属流派始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焦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明确提出老子“道”的思想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与原有人教版必修三的表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个变化,解释其变化的学术背景和依据,并针对新的教材变化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关键词:中外历史纲要;老子哲学思想;教学目标思路;中学历史
2019年秋季,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海南、山东等六省市在新高一年级试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教学处于新旧教材使用的过渡阶段。新编教材与原用教材除了在编写体系、体例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之外,在一些具体内容的表述与呈现方面也有诸多变化。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变化的内容,设计目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并据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现以新教材中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变化为例,尝试探讨备课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策略。
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老子哲学思想内容的变化
在新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孔子与老子”这一子目的内容,与此前使用十余年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有关道家内容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关于老子本人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叙述如下:“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对立的矛盾;物极必反,柔能克刚。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思想文化史”对老子生平及思想主张的叙述如下:“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可见教材内容表述的变化,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老子思想,并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老子思想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所涉及的老子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剖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要求为“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显然,课程标准的表述略显单薄,故徐蓝教授和朱汉国教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强调:“学习老子、孔子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矢’的。”[4]很显然,这样的解读为高一年级进行有关老子思想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与老子思想有关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分析思考老子思想是如何影响时代,并针对当时的时代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老子这样的主张又有怎样的意义。依据这样的思路,通过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老子思想的内容,了解老子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
二、老子思想内容变化的学术背景和依据
小议网络下老子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分析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老子思想中蕴涵着一些与之相适宜的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网络老子大学生德育
随着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让网络对高校德育发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社会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也正处在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时代老子思想对大学生德育价值观的影响论文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老子思想中蕴涵着一些与之相适宜的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网络老子大学生德育
随着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让网络对高校德育产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一、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社会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也正处在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章太炎老子研究学术特点论文
摘要:章太炎在诠释老子学术时援佛入老,致力于老子诠释的近代化。在研究中善于将老子置于先秦诸子的大背景下,注重老子与其他诸子学说的比较、联系。由于其革命家的身份,使老子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章太炎;援佛入老;近代化;比较研究;现实关怀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有学问的革命家”,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在近代环境下阐述先秦诸子的思想理论价值,具有其独到之处。就老子而论,章氏的研究在近代老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学界对此也有研究[1]。但对章氏研究老子所显现的学术特点则似着墨不多。以下试简论之。
一、援佛入老
章氏早年虽对宗教作过批判,但对佛教情有独衷。在他思想中,佛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先秦诸子“惟以师说为宗,小有异同,便不相附,非如后人之忌狭隘、喜宽容、恶门户、矜旷观也”。佛教与之不同。又引用《成唯识论》中的话说:“佛家有言,何等名为所熏,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此可见古学之独立者,由其持论强盛,义证坚密,故不受外熏也。”[2]这里以佛教标准评论中国先秦诸子。佛教思想已经渗入到他学术思想的各个方面。在很多著作中将先秦诸子学说和佛学互相比附解析。
有人评价章氏“先是由儒入佛,次则以佛反儒、以佛解庄,最后是儒释道互补”[3]。他不但以佛解庄,而且还援佛解老。他说:“《大乘入楞伽经》唤作菩萨一阐提,经中明说:‘菩萨一阐提,知一切法本来涅盘,毕竟不入。’像印度的文殊、普贤、维摩诘,中国的老聃、庄周,无一不是菩萨一阐提。”[4]因此把老子思想、佛学互融。他表示:“所以老子的话,一方是治天下,一方是无政府,只看当时人情所好,无论是专制,是立宪,是无政府,无不可为。仿佛佛法中有三乘的话,应机说法。老子在政治上也是三乘的话,并不执着一定的方针,强去配合。……这是老庄的第一高见。就使维摩诘生在今日,必定也主张这种议论,发起这种志愿,断不是只说几句慈善事业的话,就以为够用了。”[5]
老子生态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老子生态思想解析
老子所主张的“天地不仁”思想诠释一种生态平等观点,在老子那里“道”对万物的一视同仁,一切顺其自然,万物在天地间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存在,“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立,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归,不可得而贱。”他的这一思想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十分相似,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施韦泽认为自然万物同样有珍贵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泰勒也主张人类是地球一员,大家平等相处要学会万物间的尊重。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关注人与自然关系,而老子早在2000多年就已经洞悉相处的智慧,这些思想内涵理应成为我们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生态意识。老子思想里“少私寡欲”蕴含一种生态消费观点。“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主张减少私欲,主张减少欲望“返璞归真”与“道”无限接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认为过度的追求物质世界的五色、五音、五味,会使事物发展走向堕落。当前环境问题的凸显印证了老子这一观点,欲壑难填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牺牲环境换来社会发展最终造成了生存灾难,而在老子那里他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要抑奢尚俭,适度消费才能长久发展。老子在两千年前农业社会中提出这些观点,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值得借鉴。老子思想“知常知和”是一种生态和谐的主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世间万物都要遵守消长的规律,这就是“常”,如果违背这一规律,那么将会造成“妄作凶”的后果,这是老子所主张的是“天人合一”的前提,人类应该“道法自然”,顺应这种状态,世间万物才能和谐相处发展。他认为事物发展都有循环往复的规律,老子这一思想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要求我们按照规律办事,对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老子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
老子思想内涵里无论是圣人标准还是终极追求的理想人格,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上善若水”、“返璞归真”、“尊道贵德”这些观点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也是理想人格的标榜,他们蕴含了一定与自然相处的道德要求,对我们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观点当中水是最高的标准,是和谐共生的重要一部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的七种特性是万物和谐之道,也内在的折射出圣人的高贵品质,仁爱万物利而不争,主动奉献不求索取,这才是“上善”之人,践行老子的“上善若水”就要在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增强生态道德认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继而达到人格的丰满和完善。同样的老子“返璞归真”诠释的是一种本初状态的精神境界,要内在的坚持这种归真的状态,就会实现大成。那么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中借鉴这一合理成分,就是要保持社会发展与自然同步的原生态节奏。老子这些思想精华都与生态文明所呼吁的“生态人”基本相同,“生态人”是继“自然人”、“道德人”、“经济人”之后新型价值观念要求的形态。他要求有万物平等的生态情怀,有践行规律的自觉意识,有尊重自然崇尚“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生态人”是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老子所呼吁的圣人标准与此十分相似,是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念十分重要。以老子思想为鉴,秉持“尊道贵德”思想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意蕴,它认为万物依“道”而存,各具本性即“德”,万物尊“道”即可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世间万物的内在价值,依自然法则行事,不仅要从要从自身出发形成内在的生态情感和动机,尊重自然关注自然,而且要有外在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行动,理性且自觉地处理各种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形成新型道德主体。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除了人类道德的约束更需要内在的价值信念来主导。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对经济发展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借鉴老子思想精华有助于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体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行为方式,这样的价值观念使我们能够以发自内心的自律外化为理性行为,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老子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教育内容的启示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占据了不同地位,而中国传统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解有着合理的内核,这些思想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宝贵的理论来源,周口地域文化中富含丰富的生态思想,是我们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和地域文化教育的不竭源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重视传统生态思想教育,古往今来道家一直被赞誉极具自然主义意蕴,诸多观点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他们都强调将自身置于自然中,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而传统文化支柱的儒家文化思想中也具有丰富的自然思想,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万物平等的观点,“仁”的对象不仅是人还有物;而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也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传统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有着类似的认识,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文化基础。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新生态观教育。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着对自然的认识,这些认识在当今时代仍有合理的部分,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加强新的生态观教育。比如老子“知止不殆”主张适度、适可而止才能长久,这与当前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精神实质及其相似,传统发展方式向自然无限索取,以自然资源的消耗来助推经济的发展,长此发展势必影响人类整体利益,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要适度要符合生态经济的总体要求,这些正是“知止不殆”所传递的思想。而“少私寡欲”是一种绿色消费的主张,无限膨胀的欲望不符合自然的本质,会带来一定的灾难。
道德经对法制构建的干扰
本文作者:王智泓工作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1.《道德经》对法律虚无主义的宣扬首先,由于老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描述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被无限地减少,既不会出现人口的流动,也不会出现物资的交换,国家的治理根本不需要法律,更不需要司法机关。但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老子的梦想恰恰相反,中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老子的思想颇有相通之处,但其结果是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封闭的政策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生产关系的进步,也永远不会出现“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已经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怪圈,他的理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其次,在对国家的治理上,老子宣扬“无为而治”,即不需要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国家制度和工具而进行自发治理。在《道德经》的不同章节,老子不断以不同表述形式来强化这一观点。如“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太上,不知有之”,“希言自然”,“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等。尽管我们必须肯定老子思想中追求“自然”的积极意义,即追求自发秩序的法律观,警惕国家权力的过分运用。但是这种“无为而治”的前提是社会普遍道德水平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是相近的。在现阶段,人们的道德水平还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就必须运用法律等工具对人们的行为来进行约束,否则一定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第三、老子完全否定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倡导“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他看来,所有的“圣智”、“仁义”和“巧利”都是不需要的,这三者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社会的各种规则,也包括法律。某些学者认为老子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的法律,主张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目前的法制,就是为了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基于历史的局限性,这种情况是老子不可能预见到的。老子不仅否定法律的积极作用,更有甚者,他认为法律是人们错误行为的根源,声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这里,老子片面地强调了道德的力量而无视了人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所存在的狭隘性和劣根性。从以上种种分析可以看到,老子实际上是主张法律虚无主义的。在他看来,只有统治者“无为”,天下才能“大治”。尽管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片面性甚至荒谬性,但是它在现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某些人不愿懂法,也不想守法,却片面强调人的自由,打着道德的自我约束的大旗行损人利己之事,这是我们需要严加警惕的。
1.《道德经》对法律神秘性的宣扬法律的主要性质之一就是它的公开性。但是在《道德经》中,法律等一系列社会规范都被老子描绘成了“玄之又玄”的东西,似乎神秘才是正常的,这与法律的公开性产生了根本冲突。老子把一切制度和规范的来源归结于“道”,而这种“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既然“道”是不可直接表述的,那么法律是否可以作为对“道”的解释或者“道”的一种表达形式呢?对此老子也持否定的态度,即“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毫无疑问,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自然属于“国之利器”的一种。按照老子的观点,普通民众违反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此之前,人们并不知道或者并不需要知道法律的规定是什么,这种逻辑显然是荒谬的。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立法环节,还是司法环节,对普通百姓而言仍然充满了神秘性。立法是由少数专家制定的,在法律出台之前,老百姓,甚至普通法律工作者都无从知晓新法律的内容,更没有权利对法律条文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司法是由法院来主导的,但是普通民众对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基本一无所知,产生了“难执行”、“执行难”等现象。这些与老子的观点不谋而合,都严重阻碍着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2.《道德经》与法律公平正义性的冲突法律的另一主要性质在于它的公平正义性。从法律的形式上看,无论是所谓的“善法”,还是“恶法”,无不披上“公平正义”的外衣;从法律的本质上看,法律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公平正义而产生并发展的。人们将自身行为诉诸法律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这既是每个社会个体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在《道德经》中,老子宣扬的却是“委曲求全”的思想,如“夫唯不争,故无尤”,“曲则全,枉则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由于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并没有及时选择寻求法律保护,而是选择沉默。老子提出“不争”,可能实际是为了“止争”,但是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法律实践,往往会助长侵害者的气焰,出现相反的效果。3.《道德经》在法律强制性认识上的矛盾一方面,由于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反对强制性的法律制度。“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治理天下不能采用强制的办法,而是最好由“圣人”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另一方面,老子的思想中又出现了绝对暴力的痕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有用的时候,百姓被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大多数时候,百姓被作为统治阶级任意欺凌和压榨的对象。此种理论与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主义对待犹太人的做法殊途同归,已被历史证明了其绝对谬误。目前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依然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因此,既出现了法律制度不完善,很多情况无法可依,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又出现了执法不严与暴力执法并存的情况。
首先,要在理论上彻底对老子《道德经》中与法律制度相关的思想进行辨析。既要立足于老子所处的时代,弄清楚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掌握《道德经》中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同时又要着眼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找到与老子的“道”的契合点。真正理解老子的哪些思想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哪些思想是需要摒弃的。其次,在对老子《道德经》中思想观点尽可能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按照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对其中有用之处加以全方位的吸收借鉴。无论是在法哲学、法制史的研究上,还是在立法的过程中,凡是对我国法制建设有益的,尽可以拿来使用。同时,《道德经》中的“善”“信”“自然”“去奢”等观点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愈来愈为人们所提倡。将这些道德准则与普及法律相结合,更能够发挥老子思想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上所起到的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总之,对于《道德经》,应该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