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7:24: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系统老区帮扶情况报告

2010年,市科技局根据市老建委第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南老建委[2010]2号工作目标的任务要求,结合国家富民强县项目和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和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依托项目带动,推动老区科学发展

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为促进老区建设,2010年省科技厅立项重点星火计划17项,获得经费215万元;申报《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星火产业带乡土人才培训》项目,获得经费12万元;《福建省特色产业农民工创业培训》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市农业学校、市工业学校获得经费6万元;申报国家星火《高产优质水稻新组合配套技术集成应用》项目(中央苏区-建阳市)获得经费40万元;申报国家星火《顺昌竹荪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经费40万元;由省农科院组织申报国家星火《福建省星火科技“12396”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8万元。综上所述,全年争取省科技厅经费227万元,国家星火94万元,共计:321万元。

二、依托星火培训,提高老区农民素质

我市星火科技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中心强区的目标,面向“三农”,立足于提高老区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农业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和一支高素质农业技术带头人,为闽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组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14期,培训学员31787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农民工人数达3472人,有效提高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1)开展远程科技培训。利用市科技局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专家远程授课、答疑培训,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部门的业务培训。一年来共举办远程科技培训122期,受训人员23500人次。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

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川府函〔2009〕228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快*发展提供了专门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现将该《意见》转发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抓紧贯彻落实。

一、深化认识。省政府针对我市专门出台《意见》,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革命老区发展的特别关心和特殊关怀,是我市积极争取大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为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做出新的贡献。

二、细化措施。《意见》对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并且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连片扶贫开发等三个实施方案,政策性强,措施具体,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根据省政府《意见》要求,我市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由各位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省政府《意见》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迅速逐项细化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有阶段性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和明确的责任。11月中旬,市政府常务会将对各工作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抓紧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三、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四个特别”的要求,紧扣《意见》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狠抓落实。各县(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衔接,认真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群策群力,上下联动,确保加快*发展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市政府将组织专项督查组,对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因领导不力、责任不明、工作不实,造成工作进展缓慢或工作失误的,将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查看全文

信阳老区旅游发展思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信阳革命老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振兴信阳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中,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推进老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发展旅游业对促进信阳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推动信阳老区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化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创造条件和找到突破点。旅游业是指所有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行业的总和,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旅游业不仅会促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饮食、宾馆、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型的游览活动和休闲、度假、疗养活动的开展,还能创造一些新的生产部门,甚至新的产业。例如,游览观光用的缆车、游船、游乐场等用具、设施、设备的需求和维护,不仅为生产厂商提供了新的市场,也为大量农民提供了从业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大大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信阳气候温暖,雨量充滞,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又兼具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旅游资源涵盖“山”、“水”、“林”、“寺”、“泉”、“茶”、“红”等7个方面。既有鸡公山、南湾湖等生态山水风光旅游景点,又有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许世友将军墓等革命纪念地,还有灵山寺等历史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此外,信阳区位优势明显。106、107、312国道,京珠高速,正在建设的西合高速、阿深高速,京广、京九、宁西铁路纵贯全境,京广、京九、西合3条通信光缆干线纵横交汇,交通、通信十分便利,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条件。虽然目前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公民收入的普遍增加,公民的旅游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国内旅游消费增长态势日益凸显,将为信阳老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1.2加快老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信阳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总人口达770万,其中660万的农业人口中,有350多万农村劳动力。按照现有的耕作技术和条件,50万农民足已耕种全市800万亩耕地(1hm=15亩),剩下的300多万农村劳动力实际上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因此,信阳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吸附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这对农业人口众多的信阳老区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估计,如果旅游业能够全面发展,全市可以增加1O万~15万个就业岗位,而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其他行业就会相应增加5个就业人员。这将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使大量农业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更好地实现就地转移,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成本。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只能部分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民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1.3有利于革命老区精神文明建设,建成“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基础上的较高要求。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及其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能使当地居民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地方的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发展与交流,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行业管理机构必须定期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有些旅游胜地,尤其是红色旅游胜地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基地,不仅对参观旅游者有教育意义,而且对旅游从业人员也起着教育作用。因此,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红色旅游业是不断提高信阳老区“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不断提升信阳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充分条件。

2信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查看全文

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

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45401人,耕地面积107164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6%。

一、镇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作为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是湘西苏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段德昌等同志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壮大了党的力量,发展了革命武装,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二、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革命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年,全镇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农业总产值7.01亿元,同比增长18.96%。在省级财政体制改革后,实现财政总收入980.0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同比增长54.1%。农民人均纯收入7870元,同比增长18.95%。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8亿元,产销率达99.6%,实现总利润854万元,同比增长33.5%。积极探索发展有机农业,在张家桥村、方家畈村建成有机稻试验基地1350亩,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调查学习报告材料

2011年月日至日,我荣幸的参加了区的妇女干部培训班,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及时,特别是能再到江西革命老区接受教育,感到无比光荣,受益良多。

在我们抵达的几天里,井冈山风和日丽,天气格外地好。我们参观走访了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斗争展览馆、黄洋界、红军造币厂、红军医院、和部分红军将士在大井和茨坪的旧居。在黄洋界上,我和其他学员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在井冈山地区虽然只呆了几天时间,但所见所闻对我的影响,更确切说应该是冲击是巨大的、难忘的。

来之前,我读了《井冈山精神》一书,并在以前学习党史时,也接触过井冈山斗争史。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亲临井冈山,站在当年和红军将士浴血战斗过的山冈上、树林里,看着壕沟、木房、枪炮,仿佛也使自己置身于当年血与火的生活之中,更使自己加深了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下山之时,我深有不枉此行的强烈感觉。

井冈山的斗争史,历时两年多,但它留下的精神,它所探索的道路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我是抱着一种让自己重温党的这段历史的心情上井冈山的。随着对井冈山历史的深入了解,我却不知不觉地被带入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惨烈的斗争场面,感受到了我们党内存在的激烈思想交锋和斗争;体味了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探寻真理,勇于走自己路的艰辛;看到了以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坚定理想信念,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人民解放之路的奋斗历程;领略了等红军将帅高超的军事才能,他们指挥中国工农红军,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无私支持,硬是在人数少、武器差、缺乏训练的劣势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斗争的胜利;见识了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克服敌人封锁所带来的缺衣少粮、缺医少药、物资极端匮乏等困难,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饥饿、寒冷、疾病、寂寞等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折磨和考验,炼就了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本领。

回程的火车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涌动着几个问题,井冈山精神实质是什么?产生井冈山精神的原因是什么?现代共产党人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

摘要:左右江革命老区面临生态恶化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需要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论文拟以左右江革命老区整体研究,重新审视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思路。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重点分析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批复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规划》要着力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政府也意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研究该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对于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理论分析

对生态文明问题的重视源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第一次提出“循环经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国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廖福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2005年沈国明主编的《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2007年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2007年,中共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全新阶段。不少学者对生态文明有进一步的研究。如,2009年严耕、林震、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等。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2月,全国首家“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正式并《“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美丽中国”研究所城市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2013年四月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展开理论研究。如刘佳奇(2012)对“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许瑛(2013)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等等。第二是从“美丽中国”每个侧面展开研究。如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6日第017版发表文章《建美丽中国靠制度先行》。第三是以省市县等行政单元展开的研究。如各地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展开的研究。如汪彩琼(2012)关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谢培秀等(2012)———《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对安徽的启示》,认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者们都是以注重于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单元展开研究,鲜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协调整合整体上来研究。第二,鲜有学者结合十八大报告的内容,针对民族地区,深入剖析区域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来展开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进行整体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革命性、边疆性、民族性,资源富集区、大石山区、珠江水系的上游等特征,多层面探讨各种因素、各个方面与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的关系,揭示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路径。其次,试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左右江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研究的区域具有内容创新性。

二、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旅游发展对策论文

内容摘要: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发展红色旅游为改善老区面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拓宽筹资渠道,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注重旅游产品的组合、活化及其营销;重视社区参与;加强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是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对策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等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在12个红色旅游重点区中,除了京津和上海等局部地区外,其余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见表1),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

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老区生态环境优越,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留,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或红色景区(点)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以相得益彰。

查看全文

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摘要】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始终情系老区和老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调研考察。党的报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战略部署,进一步为老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临沂市政府全面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民生出发提出了努力创建老区人民幸福家园的目标,向全市人民做出了:着力推进生态临沂建设,打造“两型”社会建设新样板的庄严承诺。并以生动的实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生

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更严峻的现实和更大的困难。因此,革命老区人民更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老区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实现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临沂革命老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绩

(一)成立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2008年10月临沂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临沂市政府以富民强市为总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这一系统工程。先后编制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三年实施方案》,形成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架构,明确了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用数字化方式描绘了临沂市到2020年全方位、立体式的“两型社会”建设蓝图。同时,配套编制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14个专项规划。截至目前,临沂市先后在培育“两型”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城乡环境整治等方面出台了15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的“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2]通过“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临沂革命老区努力向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迈进,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二)构建了以“1+N”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规划体系。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整体观、长远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3]近年来,临沂革命老区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立了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县区,构建了以“1+N”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规划体系:“1”即《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N”即多部门、多领域的专项规划。围绕经济生态、土地生态、林生态、水生态、大气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等7个重点,先后编制完成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引领体系。建立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同时,积极推行“数字环保”,全市安装企业在线监测设施1318台,建设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站75个。定期在网上公布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排污收费、项目审批、环境信访、环保执法检查等事项。把“12369”环保举报热线纳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直接受理,市纠风办、临沂电视台“行风热线”栏目每月24日受理群众反映的环保问题。[1]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生态临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确定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三个定位、七个建设目标、八项重点任务。经国家六部委批复的《临沂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为临沂革命老区绿色发展、跨越发展描绘了壮美蓝图,规划了临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三个定位、七大目标和八大任务。三个示范定位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生态山东、绿色山东”新形象的展示窗口、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实现“绿色赶超”和科学发展的典范。七大目标是:空间格局合理有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优美良好、产业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制度体系健全有效。“八大建设”任务是: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能力建设。[1]至此临沂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广大老区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为下一步大美新临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后劲。(四)生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是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以红色文化展览馆、书圣阁、阳光沙滩等为载体的特色生态文化场所陆续建立起来,形成了公园、爱国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三位一体”的生态文化载体。另一方面,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活动。诸如,“乡村文明行动”、“美在农家”、“两型”示范等。由于临沂革命老区群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接受生态素养教育,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化软实力稳步提升,这为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查看全文

高职教育服务老区乡村振兴路径

摘要:教育是改变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及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探索高职教育服务老区乡村振兴的问题及路径,与政府、社会、乡村协力合作培育新型乡村工匠,提升农民职业素养,鼓励毕业生回乡助力老区乡村振兴。通过培养人才、产教融合、技术研发等形式贯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生态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关键词:乡村振兴;老区;高职教育;服务;人才

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助力老区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1]。我国革命老区分布广泛,大多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地理位置举足轻重,是城市群、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和生态屏障。有些乡村地区位置偏远,发展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当前,虽然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新成果,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短板问题仍然存在,加快发展的压力大,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1高职教育服务老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1.1高职教育激发老区乡村活力

随着乡村产业建设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人才缺口也不断扩大。高职教育为老区乡村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振兴发展所需人才,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以校企融合的方式办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在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党建引领等方面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作用,为老区乡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农业、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爱乡村的人才队伍。不仅培养和提供大批技术人才及劳动大军,还在精准帮扶、科技带动、资源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组织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动能示范和持续服务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查看全文

县委在老区工作会发言稿

同志们

以及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的总体安排安排,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老区建设的精神要求。回顾总结上一年老区工作的效果和经验,研究推进新一年工作,组织和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老区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

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去年以来。省、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各乡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县老促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大力宣传和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开展帮扶济困活动,为老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一些老领导、老同志,牢记宗旨,情系老区,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为家乡建设与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乡镇、各部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老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赋东同志宣读了2011年县老区宣传工作方案》庆海同志代表县老促会作了工作演讲,方才。讲的都很好,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老区的光荣激进和主人翁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全力实施强县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就如何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老区工作,代表县委讲四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老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思想认识。

8个乡镇67个行政村都是一类老区乡村。革命战争年代,全国一类革命老区。英勇顽强的老区人民曾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奉献,可以说,没有老区人民,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饮水思源,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老区人民。换句话说,也有责任、有义务给老区人民更多的关心和回报,让老区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效果。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高度重视老区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将其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和决定,县委、县政府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了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积极推动老区建设,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仍有局部老区乡镇、村屯发展较慢,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协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全力实施强县战略、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复杂而艰巨,随着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不时涌现,老区建设也势必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刻认识加快老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老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为加快老区发展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