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7:02: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年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老年文化

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分析

【摘要】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分析他们的消费形态和发展变化趋势,为之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为之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消费升级,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安享晚年,建设我国更加美丽的中国新时代。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形态;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跑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我国社会进步重要体现,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基数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很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充分重视他们的身体和养老现状,研究他们的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和需求,为之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享受我国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中国梦也是更是老年人的梦,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幸福,建设我国更加美丽的中国新时代。

1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分析

济南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山东经济文化中心,济南又是山东第一人口大市,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山东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曲阜是我国的儒教圣地,是中国几千年正统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济南成为山东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较长的历史,这是济南文化消费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20世纪是中国社会最为复杂多变的时代,这个100年中国经历了封建帝制的消亡、辛亥革命,经历了几十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也遭受了外敌入侵最为残酷的日本侵华战争。山东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与清帝都距离不远,又是我国的沿海省份,更是帝国主义侵略最为集中的地区,历次外敌入侵都会经过山东,被德国、日本反复争夺,各国的传教士都集中在山东活动。在对我国造成极大侵略伤害的同时,也给山东带来了更多的异域文化,丰富了济南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济南是我国南北的中间地接,向北北方文化中心——北京,往南是江南文化富集地,京杭大运河南北文化连接,在济南形成交接,因此,济南文化极为繁荣。每年南来北往的国人在济南驻足或者定居,带来更加稳定而又变化发展的济南文化形态。济南很多老年人祖籍是全国各地,这就决定了济南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在融入济南文化圈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形式丰富多样,消费需求呈现不同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复杂。济南老人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还是公共文化,老年人还是习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习惯集体性消费,这和老年的经历和心理有关,喜欢剧院戏剧、街头曲艺、茶馆相声等。体育休闲文化也是老人的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尤其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健身娱乐的散步、拳剑、门球、骑行等,这与山东的体育文化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山东人习武练拳,当年的义和拳就是最为重要的代表,著名的水浒英雄等。街舞或者广场舞现在成为老年妇女的主要体育休闲文化消费形式。这一代人受到文化教育的束缚,很多人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文化教育,也就没有养成阅读文化消费的习惯。少数人喜欢将阅览图书作为休闲娱乐活动,他们主要阅读一些书法、民风民俗、新闻时事等相关的内容,一些退休老人主要转向了曲艺和书画类的特色文化消费[1]。

2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消费形态分析

查看全文

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发展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高度老年化时期,关注老年人的群体生活,使老年人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老年人的体育休闲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开展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文化活动,并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和爱好进行体育健身项目的创新,建设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休闲文化,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过程,构建健康、合理的老年人体育休闲的娱乐方式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心态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佛山市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和思考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的发展。

2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的现状

2.1佛山市老年人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在过去,在众多人们的观念中,健康就是没有病,尤其对于老年人,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健康的标准包括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等四个方面。但是在佛山市多数老年人中都没有认识到这四个方面,并且还有大部分老年人保持着以前的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老观念,对于其他标准的认同着则为少数,尤其在适应社会和品德良好这两方面的健康观念认同几乎为零,可见大多数的佛山市老年人对于健康观念的认识不科学,这就需要相关的体育和卫生部门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观念的认识,促进老年人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近年来,佛山市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认识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这有利的体现了佛山市在努力的改进当前老年人的健康认识不科学的状况,另外,改善老年人的体育休闲状况成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方式。

2.2佛山市老年人对体育休闲方面的认知

查看全文

基层老年文化发展调查汇报

老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老年人为主体,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以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载体。老年人主要生活在社区、在基层,如何发展基层老年文化,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结合龙岩市的实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基层老年文化的主要特征

基层老年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公益性

基层老年文化以老年人为主体,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以老年人的娱乐、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各个文体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二)群众性

查看全文

“学习文化”助推老年教育新发展

“学习文化”助推老年教育新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化知识”的更新,给“学习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目前,我市老年教育工作步入了“十一五”发展轨道,对各种课题理论提出了新的文化力要求,对各种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学习力要求,抓好“学习文化”,实现文化力与学习力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巩固、创新、发展全市三级办学网络的首要前提。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学习文化就是用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开阔学习内涵,把学习上升为文化,借助课堂阵地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这就对老年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全市来说,21世纪的人已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人、服务人、社会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学习人”。广大老年人不图仅仅接受学历教育、义务教育,而且要接受终身教育。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方式,加强知识更新,适应社会发展。但是,有些老年教育工作者对老年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且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存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身兼两职或更多工作,存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这就还难适应老年教育发展对工作提出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在“学习文化”上提高要求,加强管理。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文化”管理,端正他们的思想认识,增长他们的知识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他们走上科学治理老年教育之路。

同样,各级单位开展老年教育发展也需要“学习文化”。目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年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对教学经费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解决。党委“一把手”兼任老年大学校长,并配备了充足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教学设备有远程教育网络,电子书屋,文化大院。条件好的有多媒体,宽阔明亮的教室。但是,各单位在通过加强“学习文化”,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完善,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更新、改进,课程科目还需结合老干部特点、进一步科学设置,等等。这就要求各单位对“学习文化”要推陈出新,以求新的更大变进。

那么,如何开展“学习文化”呢?这就要求工作中做到: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包括工作思路,教学管理方法各种内在因素,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学习。特别是总结工作经验,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工作中提高。同时,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的观念转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领导既要组织建设“学习文化”,更要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习型领导。二是要建立完善学习机制。学习分为向外学、干中学和互相学等。向外学亦指显性知识的学习,即从书本、网络、电子书屋、文化大院报刊等各种渠道上获取知识。干中学指教学中学习、即不断总结办学经验。互相学指隐性知识的学习,即荣获市级示范校单位学习好的办学经验,弥补自己。以上学习方式,应该建立培训,教育、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机制。三是要加强教学与创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加强“学习文化”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发展、创新才是目的,要达到之一目的,还必须在学习的同时进行研究、探索,力争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以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00六年五月十三日

查看全文

校园文化促进老年大学发展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教室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2、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校风的根本,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必定造就文明求实、团结进取的良好校风。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老年学员的情操,而且能够激发老师、学员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员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查看全文

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综述论文

摘要:200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亿6714万,占总人口的12.5%,其中近70%分布在农村〔1〕,而且,在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的特征会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新背景下,大力加强我国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然而,学界在这一领域展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且明显滞后,也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已有研究成果要么散落在关于老年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论述中,要么夹杂在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描述中,或只是报道某地农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而就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措施等方面展开专门研究的论著乏善可陈。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略作探讨,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农村老年文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老年人

1大力加强我国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有利于改进我国老年研究工作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体现,但也会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我国已于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截至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53亿,2020年将达2.48亿,预计2051年将达到峰值4.37亿〔2〕。届时,中国的老龄化率将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大多数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迥然不同的是,我国的农村老龄化率高于城镇且持续到2040年才会改变。另外,我国从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所用时间短且是在现代化建设尚未完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的。诸多因素的叠加注定了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将十分严峻。因此,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将人数众多的农村老年人以文化为纽带联结在一起,有利于改进我国老年研究工作,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1.2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3〕人不仅有物质生活需求,也有精神生活需求,农村老年人亦如此。尤其是如今许多老年人不再需要辛苦劳作,空闲时间很多,如果整日无所事事,不喜欢或受条件限制无法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就会感到寂寞空虚,日久天长很容易形成多疑、自卑、忧郁、怕病惧死等不良心态,并导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引导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们就能像城市同龄人一样过上健康快乐、潇洒充实的晚年生活,生活质量无疑也会得到提高。

1.3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丰富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对他们的侵扰;通过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促进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更好地保障包括农村老年人在内的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消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隐患;通过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老年人在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查看全文

浅谈群众文化中的老年美术教学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对提高广大群众综合素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文章试图从教学方法的“欣赏”和教学观念的“启发”两个方面对老年美术教学理论进行探索。

关键词:群众文化;老年美术教学;欣赏;启发;实践探索

1997年8月第16届世界老年学大会通过的《阿德莱德宣言》中有言:“通过教育应使老年人自己能够确信他们有能力自我服务和独立活动,使他们获得充足的信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自己的选择。”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角,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城市中出现了一批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因为脱离了工作环境而对社会产生了孤独感和失落感。让这些老年人能够过上健康的、老有所乐的生活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对解决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人人都能够享受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审美教育机会,学习并欣赏人类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研究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美术教育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普通学校美术教育和专业院校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老年美术教育缺乏一种系统的、完善的、可执行的教育模式。我国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曾沿用苏联的专业培养模式。

在教学中,绘画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而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学习者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统一的标准扼杀了学习者美术创作的生命力,同时也阻碍了其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美术教育应当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为宗旨,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知识,培养有一定鉴赏能力的国民。德国哲学家朗格认为,艺术进步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具有艺术才能的人民若能多方面发挥自身的能力,就能在经济竞争中更胜一筹。19世纪中叶,欧亚诸国大规模的美术教育运动正是由于商业竞争使许多国家对工艺改良的要求日益强烈。

对老年美术教育的研究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氛围营造。除去单纯的技法教授和训练,要通过美术欣赏让每个人根据已有经验,感知和理解美术作品。欣赏美术作品应该从自身的体验、阅历出发,投入主体自我生命的情感,从而赋予美术作品新的意义。德国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即作品意义的不确定和空白促使接受者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其参与作品意义构建的权利。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艺术作品(包括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笔者认为,欣赏艺术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每一个人内在的天分和感悟都不同,而教学中教授的往往只有事实,即创作背景、作品的名称和风格与流派、作者的创作技法等。但欣赏过程并不是简单地了解艺术发展史,由谁在何时何地制作了些什么,更应该是询问和了解为什么、作品如何产生,展示不同时代的作品,讨论其在风格上的相似与差异之处。过去欣赏大量美术作品只能去展览馆,画册、美术类杂志也比较稀少。如今的社会是由电视、电影、摄影、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手段创造的图像世界,这个图像世界造就了视觉欣赏习惯,作为接受知识的方式,形成了“读图时代”。老年美术教学可以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把展览馆搬进教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硬件如投影仪、LED显示屏等,软件如PowerPoint、影音播放软件等辅助教学,有效地将视觉、听觉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展现美术作品,引导学员赏析、热烈讨论并积极思考,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同时,鼓励学员有机会时要走出教室,到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甚至各国古代文化遗址进行参观和实地考察等,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促发美术表现、美术创作的欲望。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继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指正和解疑的作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教学应当像射箭,教师只做出拉弓的样子,以启发学生的自主性。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教师成为灌输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强加者、权威者和控制者。在老年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员在学习美术技法、知识之余注重美术学习和文学、音乐等相关学科学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启发,对学员在平时学习中无意识流露的独特想法予以肯定和引导,从而使学员、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间达到精神敞开、灵魂交融、共存和谐的状态。

查看全文

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文化管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老年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医务人员20名,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n=100)与常规组(n=100),每组医务人员10名,常规组使用传统医务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安全文化管理模式,比较实验组与常规组医务人员考核分数以及患者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医务人员考核分数(88.6±10.1)分低于实验组医务人员考核分数(96.5±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安全隐患发生率(31%)高于实验组总安全隐患发生率(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医患纠纷发生率(12%)高于实验组医患纠纷发生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管理中采用安全文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以及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增强医务人员综合职业素质。

[关键词]安全文化;老年病房;护理管理

中国是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起身体的健康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也开始注重起自身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这一趋势也对我国医院的医务质量与医疗服务产生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医院中收治患者数量最多的病房分为两种,一种是儿科病房,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不足导致其经常需要入院治疗;另一种是老年病房,老年病房中收治的老年患者大多数存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老年病房患者的日常管理质量成为了医院发展阶段中的重点任务[1]。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使用安全文化能够促进医院的发展,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确保患者在安全舒适的医院环境中接受治疗。该次研究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共选取老年患者200例,对100例实验组患者中的10名医务人员采取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对100例常规组患者中的10名医务人员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观察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老年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医务人员20名,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100例,将医务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10名。纳入标准:年龄在50~95周岁之间的患者;在该院老年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认知障碍的患者;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该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以上两组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该次研究。实验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分布在62~8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75±2.3)岁;住院时间为7~52d,平均(29.5±3.6)d,实验组中医务人员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分布在22~42周岁之间,平均年龄(32.2±1.6)岁。常规组中医务人员男性5名,女性5名;年龄分布在25~4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32.5±0.9)岁;常规组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分布在。65~8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74.5±3.2)岁;住院时间为11~55d,平均(33±4.1)d,实验组与常规组医务人员在一般资料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1.2方法常规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日常工作内容、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宣教入院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实验组给予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2.1强调安全文化作用及其意义相关管理者需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举行安全文化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学习安全文化知识,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规避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等,对优质管理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医务人员进行两两分组,随机进行实际演练等,在演练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全面增强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2]。1.2.2强化医务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职业素养老年患者的病情种类较多,医务人员务必熟练地掌握相关护理操作。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每个月对医务人员进行1次笔试与实践操作考核,检验医务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掌握度。1.2.3准确认知管理风险通过定期开展总结大会,归纳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所发生的管理风险并集思广益进行解决,老年病房常见风险管理有跌倒、压疮、错误服药、感染以及心理状态不良等,针对这些风险管理所提出的解决措施主要有降低老年病房中的病床高度,定期对病房进行消除、清理灰尘,保持空气干燥以及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3]。1.2.4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内容措施①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素养以及护理技能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老年病房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由护士长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护理理论与实践知识,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定期开展相应培训考核工作,邀请老年病房护理专家为护理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更加专业化,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促进护理人员与医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临床与护理的结合水平,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定期开展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专业性。②病区环境安全文化管理。由于部分老年患者视力较差,因此需做好老年病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免老年患者在病区走动时遭受意外损伤。在走廊设置便利扶手,便于患者行动;设立“安全出口”“防止摔倒”等醒目标识语,提醒患者注意安全;协助患者整理相关物品,将物品摆放整齐,保证病房通道内无杂物,做好病区环境的管理工作,保持地面干燥与整洁,及时清理病房卫生,避免地面积水导致患者滑倒摔伤;对于双眼视力极差或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安排相应陪护人员,以保障患者人身安全;对于新入院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主动引导患者了解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卫生间等区域,方便患者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同时做好入院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与治疗依从性。③用药安全文化管理。严格遵循用药流程与医院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用药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仔细查对每日所用药物,整理患者所需药品并根据类别进行摆放,有效提升护理效率。护理人员交接班过程中做好相应药物查对工作,避免发生因交接班导致的用药错误事件。患者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协助解决。1.2.5建立质量管理监督小组对医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包括查看医务人员拟的管理文书以及工作记录等。1.3观察指标。通过对实验组与常规组医务人员的考核分数、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评分,考核分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越好。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茶文化与茶思维对老年人助行产品设计的影响

摘要:现如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是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养老不只是一天“三个饱”,而是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养老产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其中,老年助行产品的设计研究成为了设计界的重点关注的领域,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生理、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助行产品的设计方向。本文借助老年人的茶文化和茶思维来分析老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为老年人的助行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助行产品;茶文化;茶思维

1茶与老人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发源于神农,闻名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融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东方甚至是全世界的一种灿烂而独特的茶文化。它既是饮料,又可以用来防病、治病、健身,药食一体,因而茶叶被人们誉为“万病之药”,“天赐恩物”,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养生功效。喝茶的好处很多,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还能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等等,但其实最重要是它的文化: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还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老年的需求无非就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而延年益寿,茶的作用恰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这便促发了老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反过来茶的文化也影响了老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着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老人爱喝茶,茶的品行也影响着老人,在众多长寿老人那里得到了实际的验证,爱喝茶的人,往往心平气和,淡泊静雅,心中无怨气,看透世间万物,能够气定神闲,保持身体健康。喝茶、品茶还让老人结交到许多好友,尽管已历尽沧桑,他们也需要在社会上获得认同感,以茶会友,让自己内心愉悦,慈祥安康。

2助行产品与老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行动障碍较为突出,这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出行,使得老人的生活受到限制。老人不得不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材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动,更多时候,子女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老人的身心得不到关注,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老年人应该多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外界进行沟通,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说,助行产品就是十分必要的工具。助行产品的种类很多,很多设计公司已经不单单是把它作为一个行走辅助工具来进行研究,也不再限于拐杖、轮椅等器具,其中国外的产品更加优于国内的设计,比如:助行电动车、升降椅等。我国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很多问题:2.1安全性问题老人的年龄越大,身体状况就越差,力量就越来越小,协调性也变差,此时有些助行器就不适合使用。很多助兴产品的选材就有问题,个别木质产品容易受潮变形,影响使用,对于老年人而言十分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加工处理粗糙,外观质量较差,这些都影响到老人的安全。2.2科学技术含量较少国内对助行产品研发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都借鉴过去老的产品设计经验,一些国际的先进的科技没有得到充分运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出来的产品也无法得到老年消费者的认可。2.3操作界面不适合老人一些研发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为了迎头赶上,没有考虑国内实际盲目引进国外技术,追求产品的高端,助行产品的操作界面并不适合老人使用,很多老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导致人机界面给老年人带来记忆或操作负担,使得他们无法灵活熟练的操作自己的行走辅助工具,这必然会造成产品滞销。2.4没有考虑老人本身的精神需求行走辅助工具,在老人的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位挚友,每天形影不离,一些研发者仅仅关注产品的性能,却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2.5产品尺寸不符人到老年体态和外形都发生改变,由于椎间盘老化,长时间立姿造成的椎间盘压缩,使得老年人的身高逐渐变矮,并且中国平均身高普遍低于欧美,有些进口的助行器并不适合国内老人使用。还有某些类型的助行器由于其功能的、结构特点等不同程度的限制它的空间适应性,一些框架式的助行器体积较大,便携性较差,这些种种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人的活动范围。2.6老年助行产品相对缺乏助行产品一般是用于辅助肢体运动受限的人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老年人肢体运动障碍多是生理衰老所致,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单一的肢体运动障碍或残疾,尽管现在市场上助行产品很多,但是,真正针对老人的助行产品数量却很少,这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形成极大的反差。2.7产品辅助功能不合理有些产品为了增加吸引力附带很多特殊功能收纳、照明、警示等,功能的多样化不同程度给老人带来生活的便利和乐趣,但是设计者应该对附加的多种功能作进一步的考量,分析是否合理和必要,是否使得人机界面更加复杂,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困扰。2.8老年人有消费惯性老年人对自己熟悉的产品购买上比较容易接受,往往对不了解的产品持怀疑的态度,要消除老人的防备心理,让其能更好的接受你的产品就要更多去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查看全文

文化养老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摘要】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当前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层面新需求、不断扩展公共服务的内容、创新社会养老理念、更新传统养老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养老;养老观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养老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往往注重给老人外在物质的满足和享受,却忽视了老人内在精神需求和文化诉求。我们应当看到养老出现的各种问题,多关注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为文化养老做出努力。

一、问题与现状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早在十七大就确定了“老有所养”的国家战略规划,但是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在不断加强社区养老工作同时,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文化需求将成为养老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即文化养老。目前,老年人的温饱和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由于子女多不在身边,即便是同城生活也摆脱不了“孤寡现象”。个别社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但是普及性不强,政府也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但是涉及范围不广泛,老年人参与性有限,活动开展的常态性不足,从而引发老年人过多关注个人健康、私人财产问题,极其容易造成一些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问题产生了不同层面的隐患。

二、转变养老观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