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6:23: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年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老年教育会议及老年协作会交流材料
全镇共有10个村(居)60个村民小组,响水县黄圩镇地处三市五县交界处。31512口人,其中老年人口3462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10.9%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努力营造健康的养老环境,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镇于1993年10月在全县率先创办了第一所老年学校,1998年更名为“老年大学”10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教育法》以及中央、省、市下发的有关老年教育的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增加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坚持“学为结合,以学促为”施教方针,结合老同志的兴趣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先后开设了书画、卫生保健、文艺、体育等6个学科,通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创新,逐步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老年教育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至目前为止,全校共有40多名学员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
一、更新观念,增强老年教育的活力
服务于时代,三是树立“时代教育”观念。立足于时代。以时代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拓宽老年教育的新领域,增添老年教育的新内容,开拓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把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型老年人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使老年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了旧的招生制度,把校门向全社会老年人敞开,并在龙马、双套、大兴等村设立了三个分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老年人的求学愿望,使老年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镇、村二级网络结构,增强了老年教育队伍的活力。
旧的办学模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源问题,由于我过去抱着“老年学校,老年大学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观念,人为地使学校与社会隔离,致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徘徊于校门之外,造成了重复招生,生源枯竭的危机,由于退离休干部人数有限,两届学员的结业导致重复教学内容,年年老一套,失去了吸引力,严竣的现实使我认识到要求得老年教育的生存发展,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勇于打破禁锢我办学思想、阻碍我办学步子的条条框框,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
打破只面向离退休干部办学的旧体制,一是树立“大教育”观点。把整个社会老年人纳入老年教育的视野。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大学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新境地。
把提高老年人自身素质,二是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立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三高”特点。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老年教育真正办成适应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
老年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市)
随着社会发展,我市人口低速增长和高速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当前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5.9万,占总人口的15.7%,而且老年人数量还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达老龄化高峰。
*市老年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证明:老年教育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新知识追求,促进家庭和睦,充实晚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老年学校与农科知识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展农业经济门路,增加农业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年教育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创建的一种很好的载体,通过老有所学,丰富老有所养,扩展老有所为,增添老有所乐,坚定老有所教。老年教育作为综合治理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决策,也应思考如何应对挑战,谋划对策。
为了积极推进我市老年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在全市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作用,经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委研究决定开展老年教育现状调查。拟通过老年教育调研,了解我市老年教育现状,商讨今后发展对策,积极为市委市府应对社会老龄化做好参谋。本次调研确立点面结合的办法,并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方案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镇(街道)召开当地老年教育调研,总结办学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商讨今后发展当地老年教育的具体办法。第二阶段由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委分片开展老年教育座谈会,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开展互动式探讨,提高认识。第三阶段在座谈会的基础上,赴有关教学点深入调研,总结典型办学经验。
一、我市老年教育现状分析。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老干部部门和老龄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学、乐、为”的教学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从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看:目前,我市有市老年大学1所,各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21所,已全部建起了老年大学分校,33%的行政村和社区也办了老年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许多老年学校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帮助解决老年学校在办学中的经费、校舍等方面的困难。办学模式上确立依托各地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和各地老年活动中心,基本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和老年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格局。在课程开设上,镇(街道)分校建设上基本确立以综合课程+专业课程+兴趣小组的模式,在村(社区)老年学校中确立以综合课程+老年电大课程为主模式,综合课程基本以政治思想教育和医学保健为主要内容,得到广大学员的认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组建由30余位市内专家学者组成的市老年教育讲师团,各地积极发掘当地教育资源,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成为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多年发展,目前市老年大学开设29个科目,50个教学班,注册学员1056人,初步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科、多层次、教学设施比较齐备、教学管理比较规范的综合性老年大学,相继被评为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校、省优胜老年大学等荣誉。各镇(街道)的21所分校坚持以规范建设为抓手,取得长足的发展。2004年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开展优胜分校评比,宗汉、坎敦、观海卫、周巷等6所分校评比为优胜分校。各地还开展村(社区)老年学校创建,到2006年止,共计兴办村(社区)老年学校108所,吸纳学员5000余人。特别是新浦镇还村村办起老年学校。据统计,全市共有老年学员6800余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4%。
老年教育作用思考
目前,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显重要。那么,如何利用老干部(老年)大学这一载体来充分发挥老年教育的作用,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助推器和润滑剂呢?
一、在老年教学目的上,要突出一个主题。
就是要突出以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为主题。俗话说,“四季春为首,五福寿为先”。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他们的特性之一就是进入了“双高”期(高年龄、高发病),而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各级老龄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偏离这个主题,任何形式的教学都不免沦为无稽之谈。因此,老年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手段、内容抑或成效上都必须始终围绕并实践这一主题。
二、在教育方式上,要实行“两个结合”。
我县自2005年开办老年大学以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教本教学与声像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首先是在室内课堂上,变讲课方式的单一被动为师生交流互动,并辅之以多种多样的声像硬件,达到每一堂课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是不断拓宽教育场景。老年大学与老年体协、老年科协、沤江诗社协同“作战”,如以举办体育活动、组织参观考察、举行书画比赛等形式,使学员常学常新。
三、在教学内容和效果上,要实现“四有”。
农村老年教育情况调研
新农村,新形势,新机遇。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农村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各项事业正步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是一个既现实又具前瞻性的课题,市老年大学协会理论研究会五市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调研。
一、现状调查
课题组在平度、胶南、三市按经济状况好、中、差三个层次选取了27个镇(街道)、324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在平度市随机开展了座谈调查及访谈调查等,掌握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势在必行。被调查村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5.8%,其中市夏格庄镇夏五村为22%,比例最高;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为11%,比例最低,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对文化程度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高达75%,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镇级老年学校学员主要以离退休干部为主,文化程度相对稍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约占15%;初中至高中学历达75%;初中以下学历为约10%。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农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提高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二是农村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多数村庄还不富裕。被调查村庄中,年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约占3%,胶南市李家石桥村年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年集体收入10-100万元的村庄约占5%;年收入5-10万元的约占20%;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庄约占72%,其中不少村庄没有集体收入,仅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年人均收入差别也较大,最高的胶南市李家石桥村达10560元,最低的村庄是市镇河头村仅3200元。这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了,出现了一批经济强村,但多数村庄还不富裕。
三是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但精神文化需求日渐旺盛。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多以看电视和扎堆聊天为主,订阅报刊杂志的很少,有养花养鸟等个人爱好的也不多,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调查发现,一些富庶的村庄和有文化底蕴的村庄,近几年精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组建起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舞狮队、庄户剧团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主导作用,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旺盛。
中国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的教育
[摘要]中国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的教育。休闲是“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摆脱”,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休闲具有文化性的特点,精神性的特点,机遇性的特点,层次性与广泛性的特点,资源性的特点,自由性的特点。积极休闲式的老年教育,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体的人来说,还具有“离境”再“入境”的意外收获的功能。休闲具有道德属性,有积极休闲、中性休闲与消极休闲之分。要加强休闲教育,引导人们进行积极的休闲,反对消极的休闲。
[关键词]积极休闲老年大学老年教育
中国老年教育,是一种补需教育、圆梦教育、参与教育、与时俱进教育,是一种进取有为与颐养康乐相结合的教育。从总体与实践上概括地说,中国的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的教育。
休闲,就是休息,就是赋闲在家,没事于。非也。休闲是与劳动相对应的概念,是劳动之外的活动。亚里土多德认为,休闲是“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摆脱”,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休闲是在一定物质条件下,在必要的工作和劳务之外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有专家说,休闲可有积极休闲、消极休闲和中性休闲之分。我们这里说的主要是积极的休闲。从时间上看,休闲是指除去工作和劳动、甚至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吃饭睡觉之外的自由时间;从活动内容来说,休闲是脱离了工作责任之后而从事的较为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自主选择的活动;从经验上说,休闲不仅是一种感受、体验、更是一种行动;从社会意义上讲,休闲为休闲主体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开拓了人们追求卓越的空间。积极的休闲,有利于在任的从事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同志养精蓄
锐,更好地开足马力,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对离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有利于他们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更好地开发潜能和进一步完善人生、再创辉煌。
人的一生,忙与闲是相伴的。忙就是忙上班、忙工作、忙劳动,没有这样的“忙”,就无从谈起伴随它的“闲”。劳和闲是对立的统一。劳是为创造更多的闲,闲是为了更好的劳,如何处理劳和闲的关系,如何高质有效地利用占人生三分之一的休闲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是否健康、国民综合素质的能否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建,成的大问题。
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
南京金陵老年大学研究室主任邵景元同志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6.07一期关于《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一文中谈了对“积极休闲”的认识。
作者认为,休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这是由党的离退休政策和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实际决定的。休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它突破了休闲仅仅是玩玩乐乐的范畴,也不再是有产阶级和地主老财的专利。休闲是“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摆脱”,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因此,它首先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第三年龄段的老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以“健康、参与、保障”为三大支柱的“积极老龄化”是对中国老龄社会而言,那末,以“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或“享受生活与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积极休闲教育”就是对老年群体和老年人来讲的。中国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积极休闲教育体现了中国老年教育的基本特征。离退休老年人的休闲,客观在“闲”,主观在“休”。宽泛地理解老年人的休闲,可以领悟到老年人闲中有动也有静、有玩也有乐、有教也有学、有索取也有付出、有享受也有奉献。狭义地理解或习惯性地固守休闲就是“享受”或“安度”,就是“玩玩乐乐”,那对20多年来在中国实施的卓有成效的老年教育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在老年教育实践进程中,我们体会到,文化性、精神性、自由性、机遇性、资源性、层次性是休闲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历史、文化娱乐、书画艺术、卫生保健、科技知识以及如何完善人生等是休闲教育的主要内容;贯彻“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是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作者认为,休闲要休闲出文化、休出品位、休出层次、休出意义、休出乐趣、休出价值。
远程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
摘要:本文对发展和推广老年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当前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公益事业。现代远程教育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便捷、广泛的教育服务,已成为老年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在终身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制约远程教育在老年大学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远程教育;老年教育;推广;运用;初探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广泛的教育服务,实现了人类教育全方位开放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我们要借力老年远程教育推动“文化养老”。来满足老年朋友的“求知,求乐,求健”的需求。
一、发展和推广基层老年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远程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可以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1.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关注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的要求。可见,发展和推广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积极发展和推广老年远程教育。
老年教育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一、老年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老年教育的教学理念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大学在专业、学制、课程设置上遵循老年人教育这一理念,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上充分考虑老年教育特有的性质和规律。由此也产生一些误区和偏见,认为老年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老年教育以娱乐,消遣为主,没有必要研究老年教育专业、学制、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不讲究教学方法,不重视教学质量。课堂教学随意性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老年学员学习的热情,对老年大学的声誉和口碑受到一定影响。
二、老年教育教学也必须讲究教学质量
目前全国的老年大学属于开放型学校,在专业、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和内容选取等方面都和全日制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老年教育的属性仍然是“教育”,国家也已经明确老年教师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水平的高低同样关系到老年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的优劣,同样影响着老年大学的声誉和口碑。必须纠正对老年教育的偏见和“误读”,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的生命线,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样也是老年教育的生命线的观念。“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美好的人性、塑造美好的人格,同时建设出美好的社会,引领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1]”老年教育同样如此。
三、科学设计专业链、课程群,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
老年大学要从长远目标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遵循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做好专业、学制、课程的顶层设计,即按专业群和专业链进行框架性设计。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群。课程群中的课程应结合社会需求、时展,坚持多样性、层次性、多学制原则,满足不同老年学员群体的不同需求。随着老年学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变化,课程结构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整合,建立低中高端门数不同的课程群。课程群内的课程内容要优化、整合,改变过分强调各自的独立性状况。推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比如智能手机和计算机课程有许多相通的地方,相关课程就有必要进行整合优化。同时也要研究专业链跨专业课程的融合,比如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摄影后期制作课程就因现实需要进行相互贯通、深度融合。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目标、实施建议等内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检查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由于老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制定课程标准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学员阅历丰富、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比年轻人强,但身体机能相对衰退,行动、思维相对迟缓,接受新事物不如年轻人快。因此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精讲、快讲。而对于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动手打键盘,练形体,就要“慢慢学、反复练”。制定课程标准时,考虑这些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完成课程的既定教学目标,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随意缩减、变更教学内容[2]。
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社区老年教育探讨
摘要:新时代老年人将是有健康、有知识、有活力、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其文化养老与继续教育需求将日益明显。职业教育要为满足老年人的开放式、多样化、多层次教育需求,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等方面,积极融入和服务社区老年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社区老年教育
1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与发展概况
为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整合利用各类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理、健康、安全、文化、文艺、体育等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与社区、社会协调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导向,适应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然而,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才引起学界注意,研究文献数量才逐年增加(图1),这种增长与国家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总体而言,当前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文献数量还是较少,例如,通过中国知网查询,截至2021年6月8日,国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文献总量仅有677篇,其中,学位论文37篇,学术期刊论文406篇。在欧洲,美国主要在社区开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类型比较丰富,有类似于大学教育的,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相关课程;有类似于老年活动中心的,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也有类似于养老院性质的,为老年人提供食宿服务。在亚洲,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结合自身国情,出台《老年人福利法》,大力推行不同类型的社区养老。日本老年教育尤其重视培养社区内自发成立的老年人团体和协会,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学习,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我国,社区已经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单元。当前社区的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养老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不断强化,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性和认同感逐渐增强,日渐希望能够在家门口接受文化和教育服务。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在当前探索中,厦门整合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社区服务站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教育是推进老年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满足老年人文化教育需要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社区老年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厦门社区书院总院整合了职业院校、基层社区、老年大学等各类社区资源,打通学校教育与社区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成为凝聚老年群体、充分利用资源、传授专业知识、丰富社会生活、推进社会教育服务的重要阵地,开辟出为社会服务的新路径,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职业教育服务社区老年教育的地方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国家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背景下,要抓住新时代养老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职业教育既要开展学历教育,也要积极服务社区,提高服务社区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主动创建厦门社区书院总部,承担建设与运营任务,积极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社区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社区书院管理员培训,开发养老、医疗、教育等各类线上资源,让老人居家就能享受到免费的老年教育和咨询保障等服务,这种养老服务+老年教育的做法,是职业教育积极服务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职业教育融入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老干部工作之关于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国际上也称老龄教育、老年公民教育。其概念内涵,通常有广义狭义之说。广义者,特指老年群体自发或有组织的各种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也称社会老年教育。狭义者,专指老年学校的非学历性质的教育活动。总体观之,诚如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所言:“老年教育属于教育范畴,它既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又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对老年教育理念定位较为权威的说法。
当今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界,通常把老年教育视做第三年龄教育,且纳入从摇篮开始的终身教育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所谓第三年龄,是国际学界对健康和准健康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群体的特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教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其缘于国际上很多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和突践经验所表明的基本结论,即发展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而实施积极老龄化目标的一条捷径。
老年教育源于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上个世纪所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年轻学习,成年工作,老年休息”观念的现代否定,强调教育贯穿每一个体的生命全程,在这一进程中,要使每一个体在生命各个年龄段都必须接受不同层次、形式和内容的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国际委员会公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报告对终身教育的确认,使终身教育思潮席卷全球,同年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由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创立的法国图卢兹第三年龄大学。
尽管老年教育发展至今只不过30余载,但老年大学已遍布世界各国,可谓是百花齐放,称谓各有千秋。诸如以法国为代表的第三年龄大学,美国的社区老年大学,瑞士的老年人大学,波兰的老龄大学,加拿大的老年教育中心,芬兰的老年公民大学,乌克兰的老年学院,日本的长者学园,俄罗斯的老年公民教育沙龙等。
尽管各国老年大学的名称不尽相同,但遵循的老年教育原理是一样的,即满足老年人通过教育适应退休后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的需求,满足老年人与社会相融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休闲教育。老年人上大学旨在寻找精神寄托,学习一门与自己专业相近技能,兴趣和爱好使然的休闲式学习等,从而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人生素质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