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4:15: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路再生沥青老化研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公路运输又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建设使命,因此高速公路和各级公路网的建设发展迅速。自2005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4万km位居世界第二位,一级、二级公路近20万km。到2010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km,近5年新增63.9万km,其中绝大部分是沥青路面。如何管好、养好这些公路已是目前我国公路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沥青路面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经风吹日晒雨淋,长期暴露在空气当中,因此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无一例外的都要经过一个老化过程[2,3]。因此无论是新沥青还是再生沥青,在铺筑沥青道路后人们最关心的是沥青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如何能延缓老化过程,提高使用性能,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又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4]。因此,对沥青基本性质的老化过程研究,尤其是掌握能变废为宝的再生沥青的老化规律就更为重要[5]。通过再生鞍山千山公路废旧沥青,使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JTGF40—2004)标准中2-2气候分区A类90#的沥青标准(以下简称再生沥青)。研究再生沥青的主要理化性质(软化点、针入度和延度)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失重系数法考察再生沥青和新沥青的抗老化性质。

1实验部分

1.1原料与仪器

1.1.1原料新沥青:辽河AH-90高升工地;再生剂:自制;废旧沥青:鞍山千山公路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提取。

1.1.2仪器LY型沥青延度测定仪:无锡市石油仪器设备厂生产;沥青针入度试验机: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SYD-2806E全自动沥青软化点试验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82型沥青薄膜烘箱:无锡市石油仪器设备厂。

1.2样品制备

查看全文

住宅适老化给水排水设计研究

1国外及香港特区住宅适老化给水排水设计若干细节

发达国家通过多年的老龄化研究,使普通住宅适老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量住宅适老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颁发的《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南》,是立足全面满足所有居住者行为习惯和身体功能的适老化设计理念。新加坡制定的《通用设计导则》,涉及到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不同养老需求上,使住宅适老化得以普及。香港房屋协会制定的《香港住宅通用设计指南》,综合了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制定可以方便每一个人使用,是促进香港建筑物更具空间及经济效益的设计标准。下文列举了国外及我国香港特区住宅适老化给水排水设计的若干细节。1.1水龙头的配置。水龙头在家居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种类及样式日益增多,国外及香港特区适老化住宅在水龙头的选用上充分体现了适老的要求。考虑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伸手可及便于操作,采用了感应龙头或水龙头与开关分离设置;为了便于对水槽内部清洗,厨房水槽采用普通抽拉龙头;另外,水龙头采用泡沫出水方式能够极大化地提供洗污能力,且节水效果明显,不同类型的水龙头如图1所示。1.2洗浴方式的选用。目前,浴缸泡澡和花洒淋浴是人类主要的洗浴方式,洗浴功能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改变。为有效避免老人在淋浴时滑倒和进出浴缸时摔倒,国外及香港特区适合老化住宅大部分配置坐式淋浴器。坐式淋浴器比浴缸节约了约1/3的水量,也便于清洁,尤其适合心脏病患者(浴缸内水压危害),如图2所示。1.3普遍采用恒温水龙头。由于老年人体质普遍偏弱及反应相对迟钝,水温忽冷忽热容易造成老年人受凉或烫伤。如图3所示的恒温龙头在国外及香港特区适老化住宅中被普遍采用,能够更好地控制水温,增加用水的舒适度和有效防止烫伤。淋浴花洒采用的是塑料材质,避免冬天使用金属材质带来冰冷的触感,从细部显示出人性化设计。1.4配置智能马桶。在现代家居生活中,马桶已基本取代了蹲式便器,且在满足基本如厕功能外,越来越注重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感受。由于老年人经常有肠胃、便秘等问题,因此具有清水冲洗、自动烘干、垫圈加热、抗菌除臭等功能的智能马桶,如图4所示,在国外发达国家乃至我国香港特区的适老化住宅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根据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或受场地条件限制时,采用带防臭功能且具有一定输送距离的移动式马桶也是适老化细节的一大亮点,如图4所示。

2我国住宅适老化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近年,适老化工作的推进受到高度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已将其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除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之外,推进适老化建筑的标准规范也将陆续出台,为适老化建筑的建设提供指导依据。而作为居住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给水排水设施,则需有更多的适老化措施,从而满足和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因此,适老化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所有居住者行为习惯、身体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做好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2.1器具的选用。2.1.1水龙头。水龙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卫生洁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面盆、浴缸、淋浴和厨房水槽水龙头;按结构方式,可分为单联、双联和单手柄、双手柄,按开启方式可分为螺旋式、扳手式、抬启式和感应式等;另外,还有恒温水龙头、抽拉式水龙头、延时给水水龙头等。水龙头种类繁多,在不同场所选用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水龙头,是适老化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厨房建议采用感应龙头、抽拉式龙头或龙头与开关分离设置,感应龙头无需手动操作且有效节水,抽拉式龙头便于清洁水槽,龙头与开关分离后,让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伸手可及。卫生间应采用操作简单、容易调节的水嘴,采用带恒温控制阀及手提式莲蓬头的坐式淋浴器方便老年人坐着淋浴,同时可防止洗浴时受凉或烫伤。2.1.2便器。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及行动迟缓等特点和使用坐便器如厕即方便又舒适,也能避免使用蹲便器带来的安全隐患等因素,适老化住宅应采用坐式便器[1],公共卫生间也应配置一定比例的坐式便器。坐便器的种类繁多,适老化设计时应选用节水、低噪音、舒适的坐便器,有条件时可考虑采用带清水冲洗、自动烘干、垫圈加热、抗菌除臭等功能的智能型马桶。另外,老年人用的器具开关应简单且便于操作,严禁采用脚踏开关或冲洗阀,避免老年人用脚踩踏时跌倒。2.1.3地漏。由于老年人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应避免排水管道内的臭气返溢至室内,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在不经常从地面排水的场所设置地漏时应采用密闭地漏或其他防干涸地漏[1],其余排水地漏水封宜有可靠的补水措施。2.2系统的配置。2.2.1给水系统。为创造良好的用水环境,应设置合理的供水系统。在满足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要求的同时,应采取防止低位用水点超压的措施,实现控压节水[2]并避免供水压力过高引起用水外溅,造成地面湿滑,影响环境,甚至带来安全隐患。2.2.2热水系统。热水在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热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需求,并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老年人用水的安全性和提高用水的舒适度。首先,保证使用安全是热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可靠的消毒及防烫伤措施。其次,应保持合理的供水温度,温度过高时,供水安全性降低,热损大且设备容易结垢和腐蚀;温度过低,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特别是军团菌之类的致病菌[3]。再者,建议采用恒温阀提高用水的舒适度,并能有效防止洗浴时受凉或烫伤。最后,应避免热水支管布置过长,造成水资源浪费和老年人等待热水时间过长时受凉;当确有困难时,可考虑支管循环或支管设置电伴热等措施,缩短等待热水出水的时间。2.2.3中水系统。中水可用于室外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以利于节约用水。中水用于绿化灌溉时,不应采用喷灌形式,以避免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2]。由于老年人身体免疫力较差,属于易感人群,因此适老住宅内采用中水进行冲厕[4]应慎重考虑。2.3减振减噪设计。老年人睡眠深度浅,对噪声及振动比较敏感,因此,对噪声及振动的控制应更为严格。(1)建筑排水是主要的噪声来源,建筑内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至关重要。首先,应控制立管排水噪声,排水立管布置时应尽量远离卧室;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设置有良好隔声功能土建管井或选用静音管等有效的降噪措施。再者,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便于检修和疏通,也可避免噪声影响下层住户。最后,有条件时排水立管应尽量位于套外设置。(2)机电设备也是噪声及振动的主要来源,是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选用噪声小、振动小的设备且应尽量远离住宅布置,位于建筑内布置时应采取有效的减噪、减振措施,比如隔声屏、吸音板、浮筑基础、柔性基础;进出设备房的管道应采用弹性支吊架,设备与管道间也应采用柔性的连接方式。2.4其它需考虑的安全因素。(1)给水排水管道、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应尽量避免直接外凸布置在通道上,以免影响人员通行,甚至造成磕、碰、绊倒等伤害。无法避免时,应保证通道宽度并采取防撞防绊的措施。(2)由于老年人腿脚不便,经常需要借助轮椅、拐杖等铺助出行,因此,在室外总体设计时,应考虑防滑、防绊倒和防止轮椅及拐杖被卡的要求。建筑出入口及室外人行通道、广场等人员可到达区域的排水沟盖板和雨水口箅子与路面应保持平齐和紧固,防滑且孔洞不应大于15mm;同时,该区域应尽量避免布置水表井、阀门井和检查井,确无法避免时,井盖也应与路面保持平齐和紧固、防滑[1]。

3结语

我国将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做好住宅适老化建设至关重要。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和护理需求的适应性,以保障老年人健康积极生活的基本权利;而作为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排水设施应进行合理配置,充分适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行动特点,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

查看全文

适老化沐浴设施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为改善我国介助与介护老人的日常沐浴行为体验与生理、心理状况,提出适老化沐浴设施产品设计解决方案,对适老化沐浴设施产品开发提供一些参考。通过用户观察与访谈、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介助与介护老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景、沐浴状态、在卫浴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沐浴设施产品进行概念设计。得到了适老化浴缸设计方案。该研究过程、方法、设计方案对适老化设施产品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介助与介护老人;适老化设计;用户场景与行为;沐浴设施产品;产品设计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也随之而来。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是60岁以上老人,老龄产业与适老化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开发有着较大的潜在市场,适老化相关设施与产品的开发设计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关于老年人的养老模式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我国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这三大类,但无论是哪种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室内环境下的卫浴需求是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国内的适老化产品早期大多数还是以模仿、照搬国外的设计为主[1],与我国的本土需求契合度不高。笔者结合对上海部分介助与介护老人群体沐浴环境、行为与需求的实证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产品定位与切入点,展开产品设计实践,目的是为了探索在我国情境下适老化卫浴设施产品设计的新机遇。

一、介助与介护老人人群分析

(一)介助与介护老人的人群界定:按照《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国际通用标准,老人60-64岁为健康活跃期,65-74岁为自理自立期,75-84岁为行为缓慢期,85岁为关怀照顾期[2]。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作为较早应对这一问题的成熟发达体,其对老年人与无障碍照护的等级分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日本对老年人无障碍照护等级分别从身体状况、站坐能力、步行力、日常生活和照护度五大方面进行过分类,分成三类,包括A-自理老人、B-介助老人、C-介护老人(图1)。其中,自理老人主要指具有活动力,行动无特别不方便,能自由站立、坐下,步行无碍,偶尔用拐杖,完全能照顾自己日常生活不需要照护的老人群体;介助老人主要指因各种病痛日常生活需要协助,身体平衡状况不稳,需要扶手协助,使用拐杖需要防止跌倒的照护的老人群体;而介护老人主要指因身体恶化,日常生活需要完全照护,无法独立站立、坐下,日常生活需要轮椅,长期卧床,需要照护的老人群体。文中的研究对象借用了日本的分类方法,主要为介助与介护老人群体。(二)介助与介护老人群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介助与介户老人作为特殊群体,其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疾病的累积日趋衰弱,很多常人能够轻易完成的行为和动作都成为了其沉重的负担,对照护人员或子女来讲也增加了许多工作强度,这种生理上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老人的心理状态,恐惧、孤独、抑郁、多疑、焦虑等情绪化问题会更容易发生,甚至遇到事情会产生偏执、蛮横的现象[3]。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又会对老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也对与之相处的子女或看护人员带来了有形的负担和无形的压力。(三)介助与介护老人在居家与卫浴空间中的行为需求:多数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行为主要分为:家事、食事、移动、沐浴排泄、如寝休息五大部分,对于介助与介护老人群体也同样需要这五大必备行为需求。具体到卫浴空间主要有洗脸、洗澡、排泄、更衣、洗衣、晒衣、阅读书报几项关键行为活动,这些行为与卫浴空间中的设施使用关系中前三项洗脸、洗澡、排泄为老年人在卫浴空间的主要需求,更衣、洗衣为老年人在卫浴空间的次级需求,晒衣、阅读书报为相关需求。随着老年人形体、感知、神经方面的变化,生理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4]。

二、用户场景与需求调研分析

查看全文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当中,人口老年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怎样更有效的针对日益剧增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现当代社会民生当中最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公共空间的设施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表现情况、使用的情况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老年人以及老年人的行为需求、表现差异等进行对比之后,针对目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公共空间为基础提出构建适老化的设计方案,进而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基础性活动以及后期的沟通方式,推进适老化公共空间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

关键词:适老化;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众所周知,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老年化日益严峻,因此在城市空间环境的构建当中,需要打造全新的发展领域,增加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当中适老化的研究。在本文当中,以公共空间当中的改造措施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将后期的研究视角放在以老年人较为集中、问题明显突出的公共空间为对象,致力于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作为研究重点,对景观设计的具体需求、公共空间的营造上更加凸显适老化的特点,进而达到改善老年人日常交流,提升户外生活品质的最终目的。

一、公共空间中老年人活动行为的主要表现特征

(一)神经系统退化。对于老年人来说,脑细胞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的不断下降,记忆能力的不断下降,而且后期的反应能力也会变得更加的缓慢,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严重的对老年人后期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整个空间设施使用之上出现不同的问题。(二)运动系统退化。由于运动神经以及后期的肌肉细胞在发展过程当中退化,老年人的一些关节或者是骨骼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大多处在一个不断退化的阶段,在后期的生活过程当中,老年人的行为主要展现为活动当中灵敏度会不断降低,而且整个反应逐渐变得迟钝,动作缓慢,耐力逐渐降低,而且非常容易导致疲劳的现象出现,更不能够从事于激烈的运动以及相关活动。(三)免疫力退化。这样一种免疫力的退化,表现的则是众多能力不断退化和减弱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进而导致了许多老年人不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现当代的一种新的环境,导致自身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而且很容易会感染一些疾病,这在很大情况之下导致老年人后期的身体长期存在一种非常弱的状态,因而需重点关注。

二、公共空间当中老年人行为需求分析

查看全文

适老化住宅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已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需要深入对适合老年人住宅设计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在当前发展阶段下,如何有效完善和优化老年人住宅设计中的不足,并逐步探究其完善的科学设计来优化咸宁本地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需求无疑有着极为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咸宁;适老化;住宅环境设计

在当前的老年住宅环境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将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在环境设计中导入适老化设计体系。适老化的设计方便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对于优化城市的功能设计和城市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主要从适老化配套设计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适老化设计系统在大多都是在商场、机场、地铁站等大型公共空间中有应用。特别是在老年人的集中生活场所——老年人公寓中有所应用。其设计也无外乎是在步行道或者花园中加设休息椅,以及地铁等公共场所为老年人及残疾人所提供的升降梯、厕所等等。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城市适老化建设程度与欧美等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的老年人住宅室内外设计中,其适老性和无障碍化设计的观念非常薄弱,尤其像咸宁市这种三四线城市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适老化化的设计还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就更不可能会纳入到住宅建筑的通用设计之中,这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需求。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子女养老为主,老年人公寓和养老院养老为辅。根据对咸宁市本地的月亮湾、康易寿等老年公寓的调查,发现这几年本地的老年公寓的建设品质和配套设施虽已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完善,但在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不足。家庭养老,又不能规范化的解决家庭住宅中的适老化设计和小区的配套设施。以下就从本地的老年公寓和普通住宅的适老化设计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咸宁康易寿老年公寓是2014年建成,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离咸宁市中心有10公里的距离,住房有34间,床位有100个,电视、空调等日用电器也都有安装,还提供日常的休闲娱乐的用品,如扑克、象棋等。虽然设施较完善,但明显的整体面积偏小,室外活动空间不足,户外适合老年人运动的配套设施不够,只能基本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而另一家则是湖北咸宁月亮湾老年公寓,总部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于2015年10月16日建成。占地面积200多亩,森林覆盖率90%。建成床位260个,其中护理床位20个。配套设施有户外垂钓、阅览室、乒乓球馆、棋牌室、老年舞蹈班等,还有配套的医疗室保障老人的日常养生和就医。建筑格局以四合院建筑为主体,客房配套设施齐全。室外空间面积够大,设计了适合老年人行动特征的坡道,每一层的阶梯高度适中,阶梯的宽度较宽,适合老年人的行动缓慢和站立不稳的特征。在整个公寓的中心部分还建有凉亭,适合老人聚集休闲活动。但是对于行动不便的需要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来说是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够爬上这个坡道的。所以在设计坡道时应考虑得更加周全,最好是能够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能够独立的来到室外进行活动。这样既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也能够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在有的公寓楼入口就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没有适合老年人进入的坡道。对于行动不便的较长的老年人来说,走上这个程度的阶梯是非常困难的。整栋楼进行了围合设计,形成了可以供大家休息娱乐的室内中庭部分,这种设计有效的增加了老年人的交流机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大厅处有小型景观的设计,也有共休闲聚集的桌椅,但在室内供老年人运动锻炼的设施却没有,应配备可供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让老年人在天气不好,不适宜做户外运动的时候,也能够在室内进行简单活动。客房部分的设计虽温馨干净,但也仅仅只是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与普通住宅的卧室没有区别。可以规划部分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的客房进行适老化设计,如在过道的墙体上以及卫生间的坐便器的位置上安装把手,当然在设计的把控上要按照老年人的行动轨迹和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在各功能区域的衔接地面上不能存在高低不平。

查看全文

适老化住宅室内设计论文

一、适老化住宅室内设计中布置南向起居室

老年人行动不便利,同一空间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起居室往往是老年人主要的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将南向的房间设计为卧室,往往会提升整个空间的适用度。如条件不允许可在南向空间划分出局部区域作为老年人的休闲空间。老年人的起居室开间与进深不宜过大,主要是起居室主要布置沙发与电视。开间过大容易造成老年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容易听清和看清,以常见电视尺寸40至60英寸为例,沙发距电视1500mm-3600mm为合适。进深会增加老年人的行走负担,无合适支撑的支点还易发生意外。跃层的住宅中常将起居室设计成局部挑空的形式,以突显住宅的奢华,而在老年人的住在中此设计并不适用,高挑的空间虽然使得空间更为流通,但难以保持室内的温度,易使温度变化过快,老年人自我调节体温的能有所下降,空旷的室内空间会加剧室内温度的变化。空间中挑空的区域可以考虑设置在入口的玄关等展示功能强的区域。

二、适老化住宅室内设计中布置南向卧室

人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卧室度过,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卧室在设计时应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老年人的卧室应选择朝南的方向,南侧采光较好,在跃层居住空间中如首层有南向卧室可优先考虑让老年人居住,减少老年人上下楼梯的次数,如首层没有南向卧室则可将二层南向卧室给老年人居住。老年人卧室的开间因选择3300mm以上,这主要是考虑家具放置后要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卧室的位置选择应保持空间的私密性,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而且作息时间习惯早睡早起,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相反。因此选择交通流线末端的卧室作为老年人卧室可以减少居住者的相互干扰。同时应该避免老年人的卧室位置在通往起居室与厨房的必经之路上,减少通往这些空间时对老年人休息的影响。住宅设计中平层面积较大时可相对集中的划分出休息区域,可将南向相邻的空间打通或沿墙设置入口将这两空间连接起来,能够方便多位老人共同居住在同一住宅内,并且能相互关照。

三、适老化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设计时可分两种情况,首先是老年人卧室自带洗手间,其次是老年人的卧室与卫生间分别在不同空间内。因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因此要避免卫生间设置与老人卧室相距较远,避免老年人需要穿过其他空间后才能进入卫生间,同时通向卫生间的交通流线尽可能设计为直线,减少迂回的曲线增加去卫生间的距离。当卫生间远离卧室时可适当考虑将卫生间进行改造,使得卫生间能够靠近老年人卧室。通常卫生间会采用推拉门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卫生间经常使用淋浴器与洗手盆,因此潮气较大木门则很容易变形,但在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内卫生间门的选择应倾向于平开门的形式,主要是避免推拉门的门槛高于地面,对老年人的出入造成阻碍。同时为防止洗手间的水溢出而设计的过口石也应降低高度或取消。这主要是预留老年人在轮椅活动时能够方便进出,洗手间的面积不宜过小,充分预留老年人轮椅转弯的空间。洗手间的材料选择应防滑速干的材质,老年人移动不方便,地面上的水将给老年人的活动造成更大的影响。

查看全文

适老化理念建筑空间设计探析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不断加剧,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但现存的养老建筑之中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目前国内养老建筑行业中的一些显著问题分析入手,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原则,提出相对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建议,希望能给养老建筑设计行业提供帮助,从而使养老建筑充分体现出人性关怀的一面。

关键词:适老化理念;基本原则;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提出适老化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使老人能够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在进行养老建筑设计时,为了保证其空间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建筑空间和建筑细节上提出科学的建筑设计,以便于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

1国内养老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并且可能会伴有各种身体疾病,所以,在对养老建筑的居住活动空间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情况,但在我国目前养老建筑设计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各种问题出现,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1技术缺乏。由于国内养老建筑设计发展相对较晚,在进行适老化养老建筑时,设计师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对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不能充分认知,出发点仅限于自身的设计理念,在建筑空间和老人的心理预期双方面不能很好地权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建筑空间设计。1.2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适老化理念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养老建筑的空间设计要点不能仅限于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方面,还需要符合老人的心理和医疗康复等要求。1.3行业规范不完善。现行的养老建筑行业缺乏针对性的行业规范,虽然我国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养老建筑案例,但目前尚不能与我国文化、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致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发展一条中国本土化养老建筑新思路,健全中国养老建筑行业标准,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养老建筑行业。

2适老化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原则

查看全文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原因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天祝县金强河灌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的分析,针对工程老化、损坏的形式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老化失修;原因;对策

1灌区基本概况

金强河灌区地处天祝县东南部,位于毛毛山和马牙雪山之间的狭谷地带,地理位置东径102°26′~103°28′、北纬36°49′~37°21′,东西长45km,南北宽3~40km不等,海拔在2370~4447m。灌区流域面积1628.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5%。灌区辖华藏寺镇、打柴沟镇、石门镇、抓喜秀龙乡,44个行政村,人口7.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5万人,总土地面积15.10万hm2,耕地总面积1.29万hm2,林地3.78万hm2,牧草地9.47万hm2,大小畜20.3万头(只)。本灌区设计灌溉面积0.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57万hm2(其中,保灌面积0.5万hm2)。灌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和严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水利发展中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历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并通过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努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自然条件。截止2016年底,建成小型水利工程130多项,其中小(二)型水库1座(柏林水库),设计总库容30.41万m3;骨干渠首6座,干渠7条(甘砂沟、青砂崖、教场、石门、前河、河东、柏林干渠)长89.16km,渠道水利用率在63%以上。支渠42条52.29km,斗、农渠381.49km,各类建筑物4950座。干渠及建筑物完好率为48%,支渠及建筑物完好率为30%,机电井完好率为45%,田间配套工程完好率在30%以下,渠系水的利用率为30%~47%。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生产条件,有力促进了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2工程老化失修因素

一是金强河灌区水利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金强河灌区先后实施了百里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但运行受到骨干工程限制。二是由于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超期服务,虽然国家近几年投资进行了新老农田的田间配套及土地平整,并制定了多项详尽的用水管理措施,但工程总体水平的发挥始终徘徊不前,渠系水的利用率仅46.5%左右。通过全灌区水利工程现状的摸底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所在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灌区干、支渠道总长141.45km,老化失修的渠道长度就达63.65km,占总长的45%。各类渠系建筑物849座,老化失修323座,失修率为38%。全灌区现有机电井46眼(设施农业灌溉供水21眼),但实际运行的只有32眼,且大部分属带病运行,利用率70%,失修率为45%。

查看全文

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研究论文

一、引言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讶丝诘睦夏耆丝诤臀闯赡耆丝冢??叩母旱J肭崾胫兀?荒苛巳弧5?绻?颐强悸堑秸饬礁霾煌?炅渥榈牟煌?纳缁峋?锰卣鳎?颐蔷突岱⑾郑?夏耆丝诤臀闯赡耆丝诓⒉皇羌虻サ?: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骋谖闯赡耆丝诩虻ァR虼耍?疾炷炅浣峁沟谋浠?肷缁峋?梅⒄怪?涞墓叵凳且恢指?畈愦蔚难芯浚??崾刮颐悄芨?既返匕盐杖丝诒涠?蜕缁峋?梅⒄怪?涞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查看全文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客观上放松了发展党员工作,致使有的农村村级党支部几年来未培养发展一名党员。同时,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党员增多,使整个农村党员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据统计,我县共有农村党员24409人,其中56岁以上的10067人,占41.2%;35岁以下的2841人,仅占11.6%;全县农村党员平均年龄为54岁,个别乡镇的农村党员平均年龄高达58岁。有的村党支部被群众称为老龄委,支委班子被形容为“五个支委八颗牙”;一些村只有60岁以上的党员和妇女党员在家,被群众戏称为“三八六0”部队。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给农村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如果不尽快改善这种状况,将会影响党的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利于村级事务管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精力有限,身体状况差,不能参与村里的事务管理,更不能进行有效监督。村里的重大活动,如办一个集体经济实休、改善公益设施,一些老党员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既不能带头干,也不能很好地做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有些老党员带头反对甚至上访。二是党员队伍“双带”作用乏力。由于年龄偏大,不少农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家庭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不多,有的还属“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不如当地非党群众,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三是村干部队伍人难选。当前农村挑选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难,如按照能力强、年纪轻、家庭负担轻、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一强二轻三高”的标准选村支部书记,符合标准的人选更是“凤毛麟角”,有时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一下。据调查,我县至今还有8个村空缺支部书记。某乡有一个村,全村只有12名党员,人人都当过村支部书记,没有一个能当好,但又互不买帐,村里工作始终槁不上去。

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的削弱,使得群众入党的“引力”不强。突出表现在:一方面不少基层党组织干部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不强,因而导致不少村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不仅元力兴办群众要求的公益事业,甚至连正常运转也不能保证。要办一点事情,还得动不动向群众摊派,根本谈不上什么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党组织为政不廉,作风不实,形象不佳,更是直接导致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丧失。如有的地方村务不公开,党员干部贪污挪用严重,有的地方党员干部不实事求是,不脚踏实地,作风漂浮,还有的不注重自身形象,贪赌贪玩,大吃大喝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党的先进性格格不入,直按影响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农民对党的追求和政治热情。

二是党员的权利、义务的失衡,使得群众要求入党的“动力”不大。表现在:一些地方党组织往往对党员号召多、要求多,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少,交任务让其尽义务的时候多,给党员创造享受民主权利的机会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曾经为党的事业付出了不少心血的老党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有的甚至在为集体利益而遭受别人打击报复时,党组织也未能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这些既伤害了现有党员的感情,又挫伤了其他人入党的积极性。因而使得不少群众对党的认识产生了不少误区。一些地方的青年人更是认为“入党吃亏”、“入党元用”、“入党不自由”,自觉不自觉对党组织疏而远之。

三是党建机制的不健全,使得群众入党的“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从而重农轻党,对农村党员的工作很少过问。还有的地方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问题上观念滞后,对党员标准进行僵化的理解,如有的支部把“老实”、“听话”作为发展青年党员的唯一标准,对一些有能力敢闯敢冒的青年却视为“异己”,不闻不问,二是教育和管理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无论是对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管理上对如何根据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新的、分层分类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对流动党员、老党员、中青年党员、贫困党员、无职党员、从事乡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类型的党员管理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流于形式。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不严,导致队伍出口不畅,活力不足。三是个别人为设阻。一些村党组织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嫉贤妒能,故意压制人才,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农民入党,有意设置重重障碍,采取“拖、卡、压”等手段,将优秀青年农民拒之门外。这种人为设“卡”,堵塞了党员队伍的源头,制约了整个队伍的优化。

要切实改变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就必须从完善机制人手,在加强农村现有党员管理的基础上,真正把发展农村新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作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