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1:09: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动用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劳动用工

肺炎疫情劳动用工关系思考

[摘要]在法律层面上,对于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为不可抗力事件适用于劳动关系的规定基本空白。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不可抗力对劳动用工关系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要注重不可抗力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程序时产生的法律后果,也要研究在现有劳动法律框架内准确适用不可抗力制度,要考虑劳动法律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基准权益的特点,不能全面适用不可抗力民商法律规定。应在不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做到不可抗力民事制度在劳动用工关系领域的有限适用,以实现劳资关系和谐、均衡保护双方利益的目的。

[关键词]不可抗力;劳动法律适用;劳动合同变更权;中止劳动合同履行

2020年初,肺炎疫情肆虐,国家和地方纷纷采取针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如延长假期、延迟复工、“封城”、“封路”等,以减少肺炎疫情的传播和蔓延。针对防疫防控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了有关稳定疫情期间劳动用工关系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疫情期间劳动用工关系、保护员工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这些政策在考虑企业劳资关系平衡、保护劳动关系中用工企业利益部分尚显不足,应该按不可抗力事件在民事合同关系中的适用思维处理疫情期间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要区别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免除或部分免除劳动关系中双方约定的义务,如免予支付工资或降低薪资、停缴社会保险费,甚至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等。肺炎疫情出现的不可抗力事件在劳动用工关系领域能否完全按照一般民事合同关系的适用思维来处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不可抗力事件及其在民事合同关系中的适用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不可抗力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①《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最高等级。不可抗力属于法律概念,来源于法国《民法典》。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②不可抗力所指的这些客观事件,民事合同当事人主观上不能预见,也无法采取措施避免和克服这些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及社会异常事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一般需要有权机关的认定。此次肺炎疫情属于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针对这一突发疫情事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疫防控的紧急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怎样指导各地处理因疫情产生的一系列民商事纠纷?2020年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明确回答:“当前我国发生了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③全国人大发言人的这一回答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在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都定性为不可抗力事件,因为无论是这次突发的疫情还是政府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自身无法避免并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从而为正确处理民事合同纠纷提供了法律上的指引。其实,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也曾指出:因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防治“非典”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妥善处理,也就是按照不可抗力事件来处理。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该事件中政府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正常情况下都认定为不可抗力事件。(二)不可抗力事件在民事合同关系中的适用。不可抗力作为法律事件必然会引发民事合同关系一系列的法律后果。一是全部或部分免除法律责任。《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二是解除民事合同关系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不可抗力引发影响的程度达到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且与不可抗力事件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时,是可以解除民事合同关系的。不可抗力事件除了引起民事合同关系的法律后果外,还可引起民事合同关系纠纷处理程序上的法律效果,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止以及诉讼中止(如举证、开庭、审理、执行等期限、期间延期或延长)的法律后果。如《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中止诉讼;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第八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三条规定: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存在客观障碍,可以延期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的决定》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导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形,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二、不可抗力在现有劳动法律中的适用

查看全文

劳动用工备案通知

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46号)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劳动用工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40号),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加强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加快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郑政办文〔〕82号)的通知,现就我区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我区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各部门要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这项制度全面建立和实施。

二、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

从年起,全区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时,都应到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运用劳动用工管理专用系统,督促指导辖区内的用人单位普遍实现劳动用工网络化管理。年底,全区各用人单位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查看全文

劳动用工年检制度

一、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是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劳动监察执法的一项有效形式。通过开展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就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自查,可以督促用人单位自学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管理,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同时也便于劳动部门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劳动管理状况,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全要开展这项工作。已开展的地区,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尚未开展的地区,要按照本通知规定并结合实际,切实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二、劳动用工年检的时间和范围。劳动用工年检每年开展一次,一般在每年的年初或年未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地自定。劳动用工年检的范围包括《劳动法》调整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均应主动接受年检。对没有按规定参加年检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组织力量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出现劳动监察的盲点。

三、劳动用工年检的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重点是:用人单位制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社会保险规定的情况。各地还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增加年检内容。

四、劳动用工年检的方法。劳动用工年检工作一般分三阶段进行。

一是准备阶段,研究年检工作内容,准备有关年检表格和资料;

二是自查阶段,用人单位领取年检资料,积极进行自查自纠,并按要求提供本单位遵守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

查看全文

单位劳动用工发言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规范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行为,进一步搞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刚才,结合相关案例,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劳动用工的重要性

依法用工是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作为劳动用工单位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规范用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一、依法用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只有依法用工,才能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职工群众和有关各方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实现和维护,企业和职工才能实现双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才能打牢。

第二、依法用工是落实有关法律的强制要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明确了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衡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切身利益。作为国家出台的重要法律,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查看全文

劳动用工管理工作通知

同志们:

近日,*市劳动局进一步布置开展劳动用工管理,清理非法用工工作。5月12日,市劳动局已经下发专门文件,在全市布置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整顿大行动,巩固前一阶段的清查成果。5月15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建立完善劳动用工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介绍使用童工违法行为”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省劳动保障厅以及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加强和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研究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积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市劳动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劳动用工管理清查整治大行动,并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清理非法用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来抓,着力抓出成效。重点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内部管理,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坚决查处非法介绍、使用童工的严重违法行动,严格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学生工。加强对劳务派遣活动的检查和用工管理,大力清查非法劳务外包活动。

二是加大打击力度,严惩非法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对非法介绍、使用童工的行为,将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对查处的童工案件,纳入重大劳动违法行为公开曝光。

三是抓住企业源头,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劳动监察日常巡查和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档案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直接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禁止违法实行劳务外包。组织劳动监察人员到工厂、车间、职介场所开展突击检查,严查非法介绍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打击使用童工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未成年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坚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学生实习、勤工俭学为名,从事非法劳务活动。四是积极受理信访举报,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和信息沟通机制,对媒体提供的情况、线索,及时作出查处。加强劳资信访工作,以12333为对外统一平台,认真做好非法用工等投诉举报的受理、处理工作。配合和协助制订“童工”举报奖励专项办法,鼓励媒体、群众对非法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及时作出举报。

五是加强劳务协作,疏堵结合,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加强与各省特别是四川省驻粤劳务机构等的合作,协商组织开展劳务合作,建立和扩大正规的劳务协作渠道,加强输出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培训,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输出。

查看全文

劳动用工执法检查方案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劳动用工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晋政办发电(20***)45号)要求,市政府决定20***年4月至5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劳动用工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检查目的

巩固20***年以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执法成果,严厉打击劳动用工中的不法行为,进一步推动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晋中建设。

二、检查范围及重点、检查内容

(一)检查范围及重点

检查范围:全市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企业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数为准)。

查看全文

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论文

1引言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元月贯彻实施以来,随着企业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职工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起着无与伦比的主导作用。如何挖掘广大职工的潜力,提升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的再优化和发挥更大效益,进一步深化企业劳动用工的管理和创新,已成为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2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现状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确立了“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劳动用工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用工管理在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企业用工形式已经从单一的原固定用工逐步发展为劳动合同制用工、劳务派遣用工、业务外包承揽用工、非全日制用工、返聘退休职工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劳动用工,其目的就是增加企业劳动用工的主动性、灵活性,不断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更好地保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迎接当前煤炭行业不断下行的新挑战[1]。但是,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及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企业用工管理仍不够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外包承揽用工上,在主营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现象没有杜绝,个别单位超过《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使用劳务派遣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量10%的规定,且部分单位对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外包承揽用工的管理上存在越权行为。2.2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解除、终止等工作程序需要完善和加强在劳动合同台账的基础信息维护上不够及时、准确,职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中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时限要求的现象,对于合同中要求约定的工作地点及岗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解除或终止程序不够规范,对于部分因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解除人员的送达程序不够严谨,解除或终止后的档案及社保关系的转移不及时等,极易引发劳动争议。2.3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不够到位,职工休息休假权益得不到完全保障部分矿井、非煤生产单位在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中存在不到位现象,特别是省外单位现在执行的两个月集中休息一次制度需在确保产量的前提基础上,从集团公司“以人为本”理念出发,做进一步的修改,力争做到一月一休;同时,要确保职工在集中休息时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对未休年休假职工的年休假工资必须严格落实到位。2.4职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需制度化、系统化受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影响和生产单位条件制约等,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期内用工紧张和长期人员富余的矛盾、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和一般劳动力冗员的矛盾。对于如何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向技术化、专业化发展提出新的课题[2]。同时,个别主要管理人员仍存在“轻培养,重使用”的思想,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使用上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制度化。2.5个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经办能力需继续提高由于个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于国家劳动用工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把握不够到位甚至不够熟悉,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且在用工管理上一味迁就,有老好人思想,造成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落实,存在不必要的诉讼风险。

3国有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多年以来,由于原计划经济时代的子女顶替,造成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的一部分只在系统内循环,用工制度也相对封闭单一,导致煤炭企业的整体劳动用工管理相对滞后于当前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步伐,制约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劳动用工问题日益显著,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煤炭企业劳动合同制度虽已实行多年,但职工对劳动合同制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部分职工仍停留在过去的“国有企业”的理念上,劳动合同到期时,职工对于续订考核或终止其劳动合同的事实很难接受,因此,职工一旦进入企业后,在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个人违反法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等特殊情况下,企业不能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还存在着进入国企就意味着终生无忧的思想。由于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面积使用,煤炭企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部分煤炭企业逐渐发生了闲置人员的存在。职工总量过剩与技术人员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部分职工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对劳动合同制度认识比较模糊等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企业对于效率低下的职工不能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由于人员管控因素不能引进,因此逐渐形成了煤炭企业在职工总量与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更大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问题严重,原有职工受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影响,对新设备、新方法使用的接受上存在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新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需要经过见习期来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生产经营情况,这部分人员虽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动手能力相对不足,一般需经过数年的学习和锻炼后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而录用的技工学校毕业生,虽具备一定的技术理论,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且经过培训后适应岗位能力较快,但整体理论相对欠缺。因此,如何从整体上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工作本领,企业只能通过边工作边学习、边培训边讲解的方式,不断整合基层单位业务,循序渐进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3]。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规范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行为,进一步搞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刚才,队长结合相关案例,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劳动用工的重要性

依法用工是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作为劳动用工单位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规范用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一、依法用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只有依法用工,才能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职工群众和有关各方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实现和维护,企业和职工才能实现双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才能打牢。

第二、依法用工是落实有关法律的强制要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明确了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衡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切身利益。作为国家出台的重要法律,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查看全文

市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46号)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劳动用工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40号),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就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这项制度全面建立和实施。

二、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

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是:从20*年起,全市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时,都应到所属的县(市)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运用劳动用工管理专用系统,督促指导辖区内的用人单位普遍实现劳动用工网络化管理。20*年底,全市各用人单位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办事处)三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基本建立全市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查看全文

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及实践

摘要:新形势下,劳动用工管理的规范化对于企业员工利益的保障和企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文章侧重于从劳动管理规范化的内涵出发,对其管理实践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企业如何避免用工风险,员工如何进行自我维权等细节,以确保我国劳动用工的规范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实践

目前,经济市场劳动力管理趋于完善化,这使得劳动力的流动与市场供求关系相符。对企业发展来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用工管理进行整合,才是确保其发展的关键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如下。

一、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的内涵

实践证明,劳动用工规范化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企业来说,首要问题是明确用工管理规范化的相关概念和流程。劳动用工规范化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基础,将用工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内容,并对其制度进行了完善。根据不同企业用工性质和群体素质的需求,建立不同级别的审批制度和用工规范,并采用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管理者应注意企业规模的控制,根据企业规模需求将企业用工人员进行不同的岗位分类,实施动态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总之,企业在用工管理上应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员工绩效与其工作岗位相结合。劳动用工管理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企业应注重其系统性的管理,建立具体的管理的制度。如何将企业的发展需求与劳动人员结构调整相结合成为现代企业应考虑的问题。目前,企业在岗位管理中多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但这一方式的应用在一些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中并不明显。因此,在了解企业用工管理概念和意义的同时,有必要对其实施方式进行分析。

二、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难点和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