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2 00:01: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动力流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然而,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不但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很快消失,反而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06年对2749个村的调查显示,74.3%的村认为能够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已外出。根据蔡(2007)的估算,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这同原来剩余比例为三分之一的观点差距巨大。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供给的特征正发生变化——越过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
笔者在广东河源招元村、长洲村、黄石村等地的调研对上述观点给予支持。例如:黄石村村委会的该村外出打工情况的数据显示:2007年该村共有410人外出打工,约占黄石村总人口1218人的33.66%;外出打工人员中有男性220人,女性190人;全村282户人家中,全家人都外出打工的有51户,只有16户家中无人外出打工。而家中无人外出打工的家庭,多半是由于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孩子太小等其他的原因无法出去。胡靖2007年在广东龙川县长洲村进行的为期一周住户调查亦发现农村家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因此可以对形势做出一个基本判别,即作为我国经济最早起步亦最发达的广东农村中的可以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完毕。
二、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供给方分析
根据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预测,劳动力转移将促进农地集中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然而,笔者在广东的调研显示实际情况同理论预测大相径庭。
第一,撂荒现象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黄石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家庭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的情况已经不普遍了。因此,很多家庭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农业生产之外。胡靖、张威2007年调研发现,在食物消费得到保障之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继续投入劳动的积极性开始降低,即使是拥有上等的水田,他们耕种的欲望也并不强烈,更不用说下等田和那些不便耕种的田。1989年第二轮承包经营时黄石村水田总面积534.3亩,目前,在七个小组中,有六个的“撂荒率”都超过了10%(其中五个超过15%,1个超过10%)。刘屋的“撂荒率”是唯一一个低于10%的。而这是由于刘屋是黄石镇的镇府所在,学校、机关、工商业用地大部分都要从刘屋征得,因此,刘屋的水田面积是七个村小组中最少的,撂荒的情况就相应地轻了很多。到2003年,黄石村水田的面积减少到413.78亩,减少量为120亩。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竟达3491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人的35.35%。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刍议劳动力流动对差距和产业转移的影响
[摘要]探讨了区际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并对中国现阶段区际劳动力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区际劳动力流动区域差距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各区域的要素流动影响巨大。以东部地区为例,20年来,劳动力和资本大量输入、技术与创新广泛传播,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在这里面区际劳动力的流动有何规律可循?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从一般的角度分析区际劳动力流动对区际行为关系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区际劳动力流动进行实证分析。
一、区际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
新古典区域经济学家认为,区际贸易与要素流动具有相同的效应,即商品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因而区际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例如西伯特曾指出,作为均衡机制,要素流动性越高,则商品贸易范围越小;要素流动性越低,则对贸易的依赖越大。迄今为止,对区际要素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区际要素流动是如何实现区域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二是区际要素流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国外学者对区际劳动力流动对区际差距影响问题的研究上争论较多。缪尔达尔和赫尔西曼就非常怀疑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会导致趋同。barro对跨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并不对经济增长产生收敛性的结果。尽管后来barro通过技术手段在他的模型中排除了劳动力流动的内生性,但他仍然没有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敛的有效作用。但是,williamson(1965)发现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区域间劳动力的选择性流动[6]。taylor和williamson(1994)发现大规模的移民对这些国家的人均gdp的贡献达到50%,这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敛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什么因素在促进劳动力从一区流至另一区?希克斯曾提出一假说:“净经济利益的差异,尤其是工资差异,是迁移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区际迁移的原因远非如此简单。首先,区际劳动力流动是由区域劳动力供求水平状况引起的并将影响区域劳动市场供求。其次,区际劳动力流动会造成多种外部性。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区际劳动力流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会对区际关系带来不同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经济学分析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也跟着发生了改变,从过去严格管制劳动力流动向放宽管制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潮,真实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流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区域经济;改变策略
以现代增长理论为基础,从新型增长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技术进步、劳动投入以及资本的增加不是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动力增长的本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一样,主要是因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地区性收入差异日益突出。人力资本的流动直接受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从低收入地区不断地向高收入地区流动,从而使地区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劳动力流动的制约。笔者认真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流动以及人口之间的关系,将区域经济受劳动力流动的制约进行了实例论证,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劳动力流动发展策略。
1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现实情况
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当时劳动力的迁移受两方面因素的主要影响:第一,工业增长模式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比较差;第二,受计划配置制度的影响,劳动力要想实现区域间和产业间的调整非常困难。改革开放以后,剩余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得到了明显提高,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从而促使剩余劳动力出现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服务行业或者是生产车间,还对自己的农业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兼顾,这就将当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进行了真实的展现,即“亦工亦农”。伴随着城市中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1984年,国家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策略进行了调整,他们可以向城市迁移,因此,当时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的人数猛增。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以后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我国经济增加已经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行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逐年快速增长。1995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比例占整个劳动力总数的15%左右,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是进行跨省流动的。此时,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趋势为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近几年,在人口普查的时候,跨省的劳动力流动人数已经达到了8000万人左右。由此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
2区域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联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随之带动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劳动力迁移是人口迁移主要因素,并且迁入的劳动力会让我们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提高产业结构,进而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省劳动力流动为例,对劳动力流动在辽宁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解释了辽宁经济发展是如何受劳动力流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应重视劳动力的流动,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以期为今后辽宁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经济发展;合理配置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庞大的人口,要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决不能避开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因此人口流动现象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日渐普遍且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在东三省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前景,都是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雏形。近年来,辽宁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其中劳动力流动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将劳动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是摆在辽宁省眼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辽宁省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一)劳动力迁移规模大幅度增加
劳动力国际流动创造外汇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问题;菲律宾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政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特点、业务总量保持增长、传统行业增加较快,部分省市高级劳务派遣有所突破、亚洲市场份额最大,其他市场比重有所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外劳务输出面临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和障碍、劳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外劳务输出立法滞后,多头管理体制极易引起混乱、我国外派劳务结构不合理,高级劳务人才储备不足、对外劳务输出支持体系不完善、菲律宾对外劳务输出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政府积极的支持与参与、加强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进一步发挥政府涉外职能、完善劳务输出立法体系,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系、提高对外劳务人员素质,加强对外劳务人员培训、建立起统一的、实时的劳务输出网络等,具体请详见。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重新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张,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作为六大生产要素和国际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对于促进中国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国民经济创造外汇收入,促进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菲律宾是世界上劳动力国际流动比较频繁的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是建立在20世纪50、60年代向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在对外经济合作框架之下,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和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直接派出劳务人员(包括对外设计咨询人员)这两个渠道进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劳务合作渠道的不断拓展,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年均派出人数增长迅速,地区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化,行业领域越来越广,已经扩展到工业、农业、建筑、服务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业务总量保持增长。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达559亿美元,合同额达599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2万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年营业额增长近80倍,年末在外总人数(包括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翻了几番。对外劳务合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时期后,营业额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年均10%-15%的增速。年派出人数、年末在外人数等都保持了稳步增长。2002-2003年受某些国家暂停引进中国劳务政策和“非典”疫情的影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但2004年后恢复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海啸虽使外部宏观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但我国劳务输出各项指标依然呈现增长趋势。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工作的意见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有序流动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当前,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在协助政府做好就地就近转移的同时,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问题。要按照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简称流动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再就业任务重的大中城市,要综合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合理调控外来农村劳动力规模,确保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应统筹安排好城乡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西部地区要加速培育和发展区域性劳动力市场,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与有序流动结合起来,把组织外出就业与鼓励回乡创业结合起来。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量大的地区,要开展重点监控工作,搞好信息监测和流量调控。
劳动力输入、输出地区应统筹安排全年农村培训就业工作任务。每年1―4月,重点做好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贯彻国务院关于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的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春运安全顺畅。每年5―12月,重点做好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和培训等工作。
二、建立流动就业信息预测预报制度
要加强流动就业信息预测。劳动力输入、输出地区要开展外来农村劳动力需求或本地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建立常规化的流动就业信息预测预报制度,做好全年、半年和春节后3个月内的农村劳动力需求或外出信息的预测和预报。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我国地区经济差异性巨大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劳动力流动对北京地区各区域性经济差异性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力,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劳动力人才流动的相关数据,并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北京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此基础上判断出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力。由此得出,有效控制劳动力流动,强化引进外资,构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协同模式,可以缩减地区性经济差异,以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劳动力流动;泰尔指数;经济增长差距;北京地区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体现出自身最大的价值所做出的变动,包括产业之间的变动,部门之间的变动等。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动,归根结底是商业化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将它蕴含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发挥。而它的变动性也必然会引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动。以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论断劳动力的流动也会引发人口密度的变动。这也是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除了地理位置固有的因素外,由劳动力的流动所引发的人口密度的变动是引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它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地区,中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公共影响力的反弹,这不仅包括交通问题还包括养老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则出现了由于缺少劳动力人口而引发的养老及留守儿童等问题的出现。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多个区域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来测量北京地区劳动力流动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问题。通过该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北京经济均衡性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
自建国初期以来,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劳动力便产生了大幅度的流动。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也将其归纳为以下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由劳动力流动所引发的地区经济差异是必然的。周家来认为劳动力的流动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更具优势,因为它会以较快的速度将这些劳动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吸收并发挥其效应相反较贫穷的地区则不能充分利用其劳动力流动效应。这与地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条件有关。段均同样认为有劳动力流动会引发更大的地区经济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方面。李实则认为提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就业率可以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王小鲁同样认为将劳动力实行跨区域性就业能够有效的缩短地区经济差异问题。孙文凯的观点中阐述,通过政府的力量能够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第二种观点认为,由劳动力流动所引发的地区经济差异缩短的理论并不能够成立。持有这种观点的包括许召元、洪兴建等,在他们看来,劳动力流动幅度的大小与地区经济差异性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这种关系性微乎其微,影响力极小。第三种观点认为,推动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将其转化为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则有利于推动两者之间的差距。总之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者只看重于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之间差距的影响,这种观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地区之间还存有原生态地域性差距。这种差距性同样不容忽略,它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北京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水平测度
我国劳动力流动经济学分析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