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20:42: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动调研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劳动调研报告

劳动就业调研报告

省劳动保障厅:

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城市化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劳社办函号)文件精神,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抽调专门人员,对我市目前推进城市化和劳动就业事业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就业机制,构建了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资料显示,到××年底,全市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年—××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以内。

(一)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双“三”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市及区县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区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检查考核办法,落实了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劳动就业调研报告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010年是本世纪头20年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的五年,**规划的实施将为后10年经济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就业的现状与今后五年的发展前景做如下探讨,供政府参考。

一、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要求和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们党今天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在成为执政党以前,中国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执政党后,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把理想目标分阶段的变为现实。当前,就是进一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作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首要位置。

(二)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度概括了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为消除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查看全文

企业和谐劳动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着力推动下,我市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年3月,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户数达到了93100户,其中私营企业16137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员达35万人。**年第一季度,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7.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5%;实现税收8.1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5%。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必将成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求,民营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对我市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我们的建议。

Ò»¡¢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民营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年3月底,我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员达35万人。**年抽样调查了112家私营企业,**年底,112家企业雇佣员工29544人,较开业初的9083人净增加了3.25倍;其中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约占50%。表明私营企业对用工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制,吸纳了大量的原国企职工,帮助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化解了原国企中劳动关系的矛盾,为全市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年抽样调查了112家私营企业,选择“诚实守信,关爱员工,保护环境,热心公益事业就是尽社会责任”的企业达100%;将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纳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分别达到62.5%和43.8%,分别较**年提高了24.6和18个百分点。表明了我市已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关爱员工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调查中,被认为是协调劳动关系较好办法的依次是“随着企业效益提高而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善待员工,尊重员工人格”、“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凝聚力”,表明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对劳动关系的和谐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关系的改善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近年来,市委统战部、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工商联等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双关爱、双爱双评”、“两争一树”、“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受到了民营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涌现了一批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和员工。

查看全文

电力新型劳动调研报告

在近几年供电企业的改革中,经常提及如何置换全民职工身份,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话题。这一破一立的背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值得研究。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

一、供电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供电企业同所有的国有企业用工制度一样计划色彩很浓,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供用工申请,由计划部门下达用工指标,报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核准后,招用的劳动者就成为全民所有制的正式职工。那时,进了供电企业的门,国家就包揽了职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结成的劳动关系是“大锅饭”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弊病日益显现:如经营者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因此企业职工消极怠工,生产效率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用土地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村“大锅饭”的劳动关系,农民得到极大实惠,这一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农民与全民制职工的距离,现在国家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向了国有企业。由于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加上供电企业的多样性、关联性、复杂性以及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导致这一改革效果不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劳动关系再次受到冲击与挑战,用工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全民制固定工增加了全民制合同工,用工的自主权逐步得到扩大,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局面,但真正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还是不多、不广。这种落后的用工制度导致供电企业因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活力不强,特别是有些供电多经企业逐渐衰弱,等到发不出工资揭不开锅的时候,才真正领悟到原有的机制确实不好。但是,也有一些供电企业,他们在多经企业中率先用置换全民制职工身份方法解除原来的劳动关系,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原来的人员包袱变为人才优势,由此而带来了生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二、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是供电企业的必然选择

新型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也是供电企业的必然选择。从供电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可以看出,劳动关系的背后,实质就是生产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劳动关系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在逐渐调整、改变,这是社会生产发展之必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包括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供电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用人制度,必须形成经营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低能高的优胜劣汰机制。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同理,作为人力资源也要通过市场配置,以形成劳动资源的合理流动。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打破目前的职工身份界限,和社会其他的劳动者一样站在社会自然人这条起跑线,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形成择优录用,双向选择的用工制度,才能使供电企业真正轻装上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超常规的发展。

查看全文

保护非公企业劳动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非公企业职工生存和发展环境趋于好转,劳动权利和经济权利基本得到保障,职工劳动环境、劳动条件不断得到完善。

(一)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完善。近年,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与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为非公企业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各类侵犯非公企业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贯彻宣传,也增强了非公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广大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由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逐步加强和企业转型规范化运作的需要,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对非公企业职工劳动保护问题的管理及监督力度逐年加强。

1、劳动保护网络日益健全。形成了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专门机关,人大、政协、工会、妇联为监督机关,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为争议解决机构等一整套的职工劳动保护网络。

2、检查活动日益正常化。每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人大、政协、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非公使用童工、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现象进行执法检查,并进行集中整治。对一些突出问题及时通过新闻媒体讨个说法,促进非公企业的规范化经营。

查看全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竟达3491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人的35.35%。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查看全文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

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是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向,是加速城镇化历程和强大县域经济的需要前提,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小康建立的主要路子。依据我州第二次农业普查和乡村住户抽样查询等计算材料,现就我州乡村劳动力近况及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我州乡村劳动力近况

(一)乡村劳动力资本近况

乡村劳动力资本是指村庄总人口中具有劳动才能的那局部人口,不论其参与劳动与否。即: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还具有劳动才能的人均计算为村庄劳动力。按国家计算局制订的《劳动力计算方案》规则,在村庄人口中虽然超越劳动年龄,但仍具有劳动才能并常常参与劳动的人,也要计算为劳动力。我州乡村劳动力资本丰厚,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材料显示,2岁终全州村庄总户数58.24万户,乡村劳动力资本数为147.79万人,占全州村庄总人口的52.64%。从性别构造上看,男劳动力76.19万人,占51.55%;女劳动力71.60万人,占48.45%。从年龄构造上看,20岁以下占14.30%;21—50岁占63.54%;51岁以上占22.16%。从文明构造上看,文盲占15.45%;小学文明水平占47.75%;初中文明水平,占31.54%;高中文明水平,占4.30%;大专及以上文明水平占0.96%。乡村劳动力从业人员为136.92万人。按分行业看,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91.74%,比1996岁终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下降3.8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2.16%,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0.78个百分点;从事第三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6.10%,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3.03个百分点。

(二)乡村劳动力应用情况

乡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现有的生产前提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总量与农业生产实践需求量之差额。当时,全州乡村劳动力的应用近况如何?乡村劳动力究竟剩余几多?面临58.24万户农户和农业生产涣散功课的特点,要精确核算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难度很大,只要经过各类查询加予综合剖析,找出一个比拟接近实践的量或比例。

查看全文

劳动就业实践调研报告

一、促进就业的主要实践

(一)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必须高举就业优先旗帜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到完善社会保障的大格局中,对不同阶段下劳动力市场中特殊群体均采取"就业先导+保障托底"的解决思路。

(二)坚持通过构筑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实现"多赢"的格局。

一是构筑管理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到年底,非正规劳动组织已达1.69万家,从业人员20万余人。

二是构筑开业服务平台,推行"五人运作"体系即项目开发运作链条上的设计人、招标人、出资人、执行人和评估监理人全部依靠社会资源,使政府从过去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直接管理转变为组织、服务和协调。到年底,本市共累计启动"4050"项目1521个,帮助5万多名"4050"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购买社会培训成果让社会上400多家培训机构进入平台,目前已覆盖职业(工种)近600个。由中标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政府购买其培训成果,避免了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盲目性。

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从4月中旬至9月,财经工委会同内务司法工委对我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前期,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到区劳动保障局调研,听取了区劳动保障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总工会等6个部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4月中旬,听取了区劳动保障局关于我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的汇报和区总工会关于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情况的介绍。6月上旬,分别召开了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工会负责人,以及区人大代表座谈会,征求了部分律师事务所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想法建议。6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第50次主任会议听取了调研情况汇报。6月26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本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调研组继续跟踪关注,进一步了解法律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法律,社会关注度较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履行职责,在促进新法的贯彻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普及情况。

新法颁布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了宣传普及工作。一是职能部门领导带队,主动深入基层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和职工努力正确全面地理解法的内容,增强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运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有关部门加强合作,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展有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和大型现场咨询活动,结合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及区劳动协会诚信单位的评选,树立典型,交流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增强区域内企业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劳动协会等工作平台,组织区域单位分条块开展学习研讨,制定“劳动合同签订须知”等文本,释疑解惑,便于规范操作指导;四是将宣传工作融入行政执法过程,在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等日常工作中强化宣传。据统计,《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区政府相关部门共举办相关宣传讲座和咨询活动160余场,受教育对象超过8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经营规范的企业对于新法都持肯定态度,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容易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基本情况。

查看全文

劳动力就业转移调研报告

一、“春惠工程”。一是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在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安排政府投资,确定重大投资项目时,要把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努力扩大就业。二是集中开展就业岗位信息专项调查活动。切实摸清本地各类企业和新开工项目的用工需求,掌握本地返乡农民工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年龄、技能水平、求职意向等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使用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岗位信息与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对接。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安排专人到本地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地进行走访,建立走访台帐,了解当地用工需求,及早签订劳务合同及协议,努力提高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创惠工程”。一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力度,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制定具体的创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对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的,可以参加创业培训,按每人1200元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二是加大对返乡创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以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心。三是尽快创建一批农民工创业项目库向创业者推介。对具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贴息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服务。

三、“培惠工程”。一是继续开展“订单式”、“预约式”、“委托式”培训。积极走访需求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协议,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隙对接,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二是大力实施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对吸纳农民工较多、开工率相对不足的企业,要联合企业开展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落实在岗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抗失业能力。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培训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全市2009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5.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5万人。市财政对中心城区每名培训对象的补贴标准为每人300元,其它县市及市属开发区可参照此标准对培训对象给予补贴。

四、“绿惠工程”。一是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制度,消除各种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的就业限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城乡统一就业管理制度,确保城乡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二是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实行统一的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招用本地和外来城乡劳动者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普惠力度,降低政策门槛,落实好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各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农村劳动者的延伸。三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带技术、带资金创业,在资金、土地、税费减免、培训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窗口要设立专线咨询电话,对以职介为名的欺骗活动、非法职业中介和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五、“普惠工程”。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化建设,重点做好农村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解决好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实现劳动保障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就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全面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确保每村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协理员经费由县市区和镇、街道两级财政共同解决。要明确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职责,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做到有职责、有任务、有考核,切实发挥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岗位信息、资源信息台帐和基础资料填报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科学整合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和社区平台的服务功能,建立以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为支撑、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基点的四级服务网络,形成连通城乡、信息互通、服务便捷、规范有序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六、“安惠工程”。一是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和“零转移就业家庭”总量。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建立返乡农民工基础台帐,实现信息化管理,并要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就业政策“进乡镇、进社区”宣传活动,将最新就业政策免费发放到每一位援助对象手中,与就业困难人员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援助。针对援助对象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方面的不同需求,要实行分类指导,综合运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劳动保障相关服务措施,对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并依托农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跟踪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使每一位援助对象切实得到再就业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援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援助动态消零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