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19:59: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动安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劳动安全

劳动者安全素质研究

摘要:保护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工作已由政策指导上升为法律规范调整。其重视程度的提高已不言而喻。实践亦是如此。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仅以**年1?11月份为例,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80689起,死亡124581人,一次事故死伤数十人甚至逾百人的亦不罕见。如此,岂不发人深思,既然政策对头,法律、法规健全,各级政府和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又都处心积虑地抓安全生产工作,其用心不可谓不苦。然而,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那么,究其原因何在?诚然,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预防和杜绝事故,涉及方方面面,但笔者认为和我国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安全素质不高不无关系。

根据事故分析,造成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劳动者安全素质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劳动者安全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劳动者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意识等,是劳动者自我保护能力的综合体现。质言之,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很大程度取决于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勿庸置疑,人是生产活动的第一要素,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承担者就是具体生产岗位的劳动者,每个岗位劳动者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了,这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就得到了保障。反之,劳动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素质,缺乏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其所在的生产岗位安全生产系统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或漏洞,安全事故在所难免。笔者多年从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耳闻目睹的大量生产伤害事故足可证明这一论断。君不信,在此可以试举几例。

例一、天津市某建厂工地,承包工头欲寻一会使用蛙夯机的民工从事地基夯实工作,恰有一民工侄儿张某想找活干,其叔找到工头,工头称如他会使用蛙夯机便可留下,其叔表示曾干过些时。于是就告诉侄儿,工头问你,你就说在别处干过。张某顺利通过工头的面试,当即操作蛙夯机。由于张某从未操作过蛙夯机,更不懂蛙夯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又对电缆漏电伤人的危险性一无所知。其操作中电缆线缠绕传动轴,电缆胶皮绝缘被磨破,蛙夯机体带电,张某既不穿绝缘鞋、又不戴绝缘手套,最终触电身亡,时年不满十八周岁。

例二、塘沽某大型国营企业劳动服务公司,想利用一废油罐从事油料运输业务,但由于顶盖销子损坏,需要焊接。初找焊工焊接时,焊工称油罐直接电焊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而拒绝。但巧合的是,服务公司经理的丈夫是该企业的生产调度室主任,主任耐不住妻子的央求,下派工单给电焊工,并说出事故他负责。于是,女电焊工就冒险作业,为便于操作焊工踩在盖好的顶盖处。由于电焊中产生的明火和高温使油罐残留的油垢迅速蒸发燃烧,罐内压力急剧膨胀,瞬时油罐变成带压容器,最终导致油罐突然爆炸,女焊工、服务公司经理及调室主任等三人当场被炸死,另一在场人员被炸成重伤。

例三、租赁塘沽建材制品厂房生产的天津美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其所雇佣的山东莘县民工杨某、李某、孙某等**年3月7日夜,炉火取暖时将烟道风挡关闭,炉盖敞开,造成三人一氧化碳中毒的重大死亡事故(见<天津劳动保护>报**年3月30日第一版)。

诸如此类,颇多颇多,在此恕不多举。

查看全文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讲稿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安全卫生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劳动安全卫生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举和惩诫的行政行为。其目的是防止事故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虽然没在劳动行政部门内,但它的设置原则、管理体制、职责权限、监察人员任免均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因此,与一般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同,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机构与被监察对象没有上下级关系,只有行政执法机构和法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安全卫生监察机构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可以采取包括强制手段在内的多种监督检查形式和方法来执行监察任务。

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的监察活动是以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依据法律、法规向政府和法律负责,既不受行业部门或其他部门的限制,也不受用人单位的约束,因而具有公正的第三方特性。

安全卫生监察具有专属性。其执法主体是县级和县级以上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安全卫生监察还具有强制性。安全卫生监察机构对违反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行为,有权采取行政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强制特点。这是因为它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后盾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服从,以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也是法律同其他行为规范,道德规定和社会舆沦的最根本的区别。

同时,《劳动法》中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达到消除隐患,减少事故,保证劳动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正确贯彻实施的目的。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对健全社主义法制,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的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劳动节旅游安全精彩演讲

同志们:

“五一”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根据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各级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五一”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安排“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安全工作,严防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五一”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下面,我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五一”旅游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旅游服务业作为提升**整体形象、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来抓,相继开发了四门洞、佛祖洞、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灵泉寺等旅游景区,改造了跋山水库旅游景区,并即将打造推出沂蒙山红色旅游景区,以天然地下奇观游和红色旅游为品牌形象的**旅游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旅游整体营销的力度,由范县长带领“沂蒙地下奇观自然生态旅游促销团”赴连云港、徐州、济南、天津等8个大中城市客源市场进行了重点营销。期间,与620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2480余份,有50余家新闻媒体对**旅游进行了宣传报道。通过旅游营销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沂蒙地下奇观自然生态游的知名度,巩固了老市场、拓展了新市场,市外、省外入境游人数明显增加。目前,我县各景点日接待游客已达2.3万余人次,周六、周日更高达4.2万余人次,上规模的宾馆饭店“五一”期间的床位已全部被旅游团队预订,我县旅游市场已由旅游“黄金周”逐步向“黄金月”、“黄金季”发展,由旅游过境地向“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目的地发展。

在旅游市场成熟发展、外地游客大量拥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城市功能不完善,游客食宿紧张。二是食品卫生安全存有隐患。由于我县星级饭店接待能力有限,游客很可能到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小饭店就餐,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事件。三是旅游景点接待安全压力加大。由于我县旅游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人员安全管理培训教育还不到位,安全管理的职责还未落实,存有诸多安全隐患。如有的景点使用“三无”设施运送人员,有的景点在重点部位、路段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有的景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有的景点用电线路混乱、老化,有的景点特别是林区景区禁火种进入的监控措施不力甚至无人监管。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如果安全措施跟不上,极易引发安全责任事故。同时,“五一”期间一些学校相继放假,大量学生涌入社会,加入旅游出行行列,为旅游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压力。

我县的旅游还刚刚起步,如果稍有不慎引发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使多年发展旅游的成果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蒙山森林大火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各有关部门、乡镇和景点一定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扎实地开展好“五一”旅游安全工作。

查看全文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汇报

1制定《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背景

1999年4月30日,日本劳动省了《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方针》,根据该指导方针,考虑到建设业固有特性,即工程施工有一定期限,总承包单位与专业工程单位互相合作进行施工,建设公司、店社(总公司和分公司)和作业所一起进行工程管理,日本建设业劳动灾害防止协会(简称“建灾防”)于1999年11月30日了《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方针》。

2制定《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目的

日本建设业伤亡事故在全产业中所占比例较大,1999年全产业伤亡人数137316人,建设业为35310人,占25.7%;2000年全产业伤亡人数133948人,建设业为33599人,占25.1%;2001年全产业伤亡人数133598人,建设业为32608人,占24.4%;制定并在建设企业实施《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COHSMS),就是为了通过充分地积累建设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实践经验,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安全卫生活动给予正确的评价,从而实现减少建设业劳动事故的目的。

3《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构成

建设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由4个方面构成,即:①目的;②适用;③用语与定义;④确立体系应具备的必要基本事项。

查看全文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汇报

一、加大源头防范力度,强化责任。

认真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平安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平安生产源头预防,构筑牢固有力的平安生产防线。

保证职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1切实增强平安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强平安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平安生产责任落实、平安生产源头治理、平安生产法制建设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为重点,严格管理,有效监督,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平安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2强化“三同时”审核和监督。切实加大对建设项目平安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对违规操作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切实加强了源头防范力度。

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检测和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3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范和治理。针对化工、医药、家具制造等职业危害易发企业。以“一报两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和职工职业健康体检、作业场所检测)为重点,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平安的身体健康,切实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促进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0年12月底,已完成具有职业危害因素60余家企业申报工作,1186名企业职工参与了职工职业健康体检。

建设平安班组。每年组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平安生产分管负责人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特殊工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任职资格培训;积极推广“1000平安班组”模式(即:坚持平安第一,4严格平安责任。做到班组违章为0隐患为0事故为0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平安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查看全文

飞航企业劳动安全建设项目论文

1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管理综述

安全是指避免不可承受危险的打击伤害。安全的实质就是预防事故,消除能够导致死伤、急性职业病害及各类财产经济损失发生的事件。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有人的判断错误、违章作业、作业方法不当,设备自身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劳动防护器具故障以及作业环境不良等。所有这些又涉及设计、施工、试运行、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础建设项目、技术改造和引进的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从原劳动部规定中提出的:“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的“: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由此可见,对从建设项目源头实现设计、施工和使用上的安全性是“三同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提高项目建设单位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至今,仍有一部分企业对“三同时”工作及重要意义认识浅显,对“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内容方法知之甚少,存在建设单位制度管理和手续办理不够严格和规范,不具备专业性。因此,为了实现本质安全、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及效果“,三同时”管理应被作为专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措施,使得“三同时”管理能够更加规范、系统、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2国外建设项目相关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从国外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施工事故率平均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领域。英国作为安全管理先进典范,由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总成本的3%~6%;而根据美国早期一项研究称,美国工程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15%,任何能够有效降低建设工程事故发生率的办法,都是各国热切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资料显示,目前国外在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领域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管控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并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得到认可和正式应用。(2)将项目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实践有机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传统理论中,学者和经营管理者将两者归为互不相干的领域,甚至认为安全管理阻碍有效管理,造成劳动生产率降低。但新的理论提出,良好的安全管理往往有益于提高生产率和保障收益率。(3)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安全管理技术开发方面,信息化和IT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手段。发达国家历经多年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并仍在探索发展。如何将3D模型、GIS和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化工具应用到安全管理中,实现智能化安全管理,是目前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并将成为一种潮流。

3国内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管理现状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经多年的实践与总结,在安全审查工作中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且颇具特色的制度。党和国家对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高度重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实质性起动是在1978年中共中央67号文颁发以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1978-1988年,中央提出明确要求,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三同时”;巩固实施阶段1988-1995年,颁发了全国性规章“,三同时”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发展完善阶段1995年-现在,《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确定了“三同时”法律地位“,三同时”法规不断完善。《劳动法》第53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法》第24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另外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都给“三同时”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监管。

查看全文

建设局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依照本条例执行。矿山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卫生的原则。

第四条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行单位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督检查和群众监督的管理体制。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采取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县级以上行业管理部门、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施管理。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对有关的劳动卫生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五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查看全文

劳动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法律对策

摘要:劳动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永恒主题。劳动安全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必然会遇到,也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安全问题,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措施,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讲,劳动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和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着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为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认为劳动安全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安全问题在立法上存在着空白和矛盾,在执法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或业主不重视劳动安全,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而劳动者又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即要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体系,并要强化这些法律规范的实施,使劳动安全问题真正得到落实,从而达到劳动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关键词:劳动安全问题现状法律对策

Abstract:Laborsafetyistheeternalthemeinthemanufacturingandmanagingfields.Theissueoflaborsafetycannotbeavoidedinthedevelopmentofeconomy,soitshouldbesolvedproperly.AlthoughthePartyandthegovernmenthaveplacedhighimportanceontheissue,adoptedaseriesofadministrative,economicandlegalmeasuresandachievedsomecomparativelygoodeffect,thesituationremainssevereasawhole.Bigaccidentsduringproducinghappenoccasionally,whichnotonlystronglythreatensandaffectsthesecurityandhealthoftheworkers,butalsoharmsthe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stability.Inordertosolvetheproblemproperly,thethesisiswrittenonthebasisofavigorousandbeneficialexploration.Itisputforwardinthethesisthatthecauseoftheseveresituationinlaborsafetyliesmainlyinthegapsandconflictsoflegislating,theseriousweaknessofexecutingandespeciallysomeleadingcadresandproprietors,whodon’tattachimportancetolaborsafetyorputthesystemofjobresponsibilityregardingsafeproductionintoeffectandsomeworkerswhoareshortofsafetyawarenessandskills.Soappropriatemeasuresareprovidedinthethesis.Inaccordancewiththegeneralplanofrunningthecountrybytheruleoflaw,weshouldestablishacompletelegalsystemgoverningthelaborsafety,strengthentheexecutionsoastotrulycarryoutthemeasuresandfundamentallymakethesituationtakeafavorableturn.

关键词:Laborsafety,Problems,Situation,Legislativemeasures

查看全文

关于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检查情况报告

***总工会

关于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检查的情况报告

**总工会:

根据***文件要求,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情况及我县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现状

接到**文件后,领导高度重视,按照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小组,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对全县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重点检查了非公企业女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禁忌劳动的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要求企业限期进行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劳动、卫生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查看全文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研究论文

一、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从《刑法》第135条的规定来看,本罪属于单位犯罪,即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中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

至于本罪中单位的范围,与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单位完全一样,即包括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合伙经营组织和个体经营户。不管这些单位是否公有制单位,是否依法成立,也不管这些单位是否以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为主业,即便某些企业、事业单位不以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为主业,但只要其中有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部门也包括在内。[1]

单位中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既包括单位中的直接管理、维护劳动安全设施的人员,也包括单位中负责主管劳动安全设施的人员。至于这些人员是不是单位的正式职工,是一直从事劳动安全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职工还是临时被安排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对成为本罪的主体没有影响。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上述两类人员在不知道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从而存在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隐患,同时也不知道有关部门或者本单位职工已经提出了本单位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及存在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隐患的情况时,是否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35条的规定,要让该两类人员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必须是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存在事故隐患并且有关部门或者本单位职工已经向他们提出该情况后,仍然不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情形。那么,不管该两类人员事实上是否知道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只要其不知道这种情况已经被有关部门或者本单位职工提出的,就不应要求他们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当然,也可能存在这样一些比较少见的情况,即有关部门或者本单位职工要向该两类人员提出本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存在发生事故隐患的情况时,该两类人员本来应当在工作岗位上值班,但是由于某种非正当的理由而不在,而使事故隐患没能被该两类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发生了重大伤亡的事故。客观而言,这种情况下该两类人员对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是,从《刑法》第135条的规定来看,却无法对该两类人员追究本罪的刑事责任。这当然是刑法规定的不周全之处,有待于今后改进。

第二,有关主管单位劳动安全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负责人在已经向直接负责管理、维护本单位劳动安全设施的人员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作了安排后,后者并没有执行或者没有按照要求执行,由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应否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前者担负的职责,其不仅负有安排后者对劳动安全设施进行具体管理、维护的职责,而且还负有对后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在其对后者的工作情况没有检查或者虽然进行了检查但明知后者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工作而不管不顾的,他仍然对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有不可推卸的刑事责任。当然,由于其并不是从事劳动安全设施管理、维护具体工作的人员,因此,他对事故的发生仅负有次要的责任。如果他不仅安排后者采取有力措施排除事故隐患,又进行了检查,且认为后者采取的措施已经足以排除事故隐患,即便客观上后者采取的措施并不足以排除事故隐患,在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也不宜要求他承担刑事责任。

二、如何理解本罪的主观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