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监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19:16: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保监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劳保监察通知
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政办发〔〕117号)精神,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劳动保障监察是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和劳动关系复杂化,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维权案件处理更加复杂,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认真把握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重点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用人单位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办检查力度。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积极受理举报和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当前,要重点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劳保局监察先进事迹
一、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了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各项工作指标逐年大幅增长。两年来,年检用人单位4.6万多户,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8万多户;行政处罚1096户,罚金1300多万元;为44万多劳动者追回工资3亿多元;接受群众举报1万余件,立案9957件,结案9865件,结案率为99%;纠正了1.79万户用人单位的违规行为,新增社保登记和督促缴费1.01万户,涉及用工26.7万人,追缴社保6344万元。
二、依法规范化办案,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监察执法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程序。率先在**市建立起行政处罚案卷电子档案,实行劳动保障监察预警制度,统一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文书,连续两年组织对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案卷进行评比。20*年收到3起行政诉讼全部胜诉,20*年以来立案查处的236起案件,无一例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参加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处罚案卷评比活动中,被抽查的两宗案卷均被评为优秀。
三、优化办事程序、落实惠民措施,为劳动者排忧解难。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便民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实行政务公开,使服务对象对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职责、办事流程、工作人员和办公楼层一目了然,坚持挂牌和亮牌工作,方便人民群众举报投诉;改建举报投诉大厅,设置了饮水机、残疾人专用座椅和便民药箱,派人员学习手语,方便聋哑残疾投诉者,实现举报投诉无障碍,体现人性化服务;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在全市建立916个举报投诉电话并确保畅通,加大投入、改善监察执法设备,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不分份内份外,尽力为劳动者排忧解难,两年来,成功解决5起国营企业改制、法院判决的劳资纠纷疑难案件。今年对省市领导和局领导批办的97件劳动者投诉,全部按要求办理并及时回复,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监察员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监察,提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监察员执法办案能力。三是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作风纪律整顿;统一着装、统一标识,做到仪表端正、语言文明、态度诚恳、工作规范。四是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和社会团体、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听取和接收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长效管理机制。为适应统筹城乡建设的需要,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提高便民惠民服务质量,自20*年初实行“网格化管理、网络化监察”,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进行动态监控,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动态的管理机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共建立874个网格,配备网格工作人员2481人。基本建成了全市用人单位电子信息档案和劳动用工数据库,涉及用人单位8.9万户、劳动者191万人、其中农民工61万人,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工作网络。
劳保监察网格化意见
为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率,促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劳动保障部有关工作要求和我省实际,决定在全省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以下简称网格化监察),并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强化一线力量为基础,以创新监管方式为手段,以执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目标,充分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以提高执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促进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
二、内涵和模式
网格化监察是指将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化监察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形成相关的用人单位及劳动用工情况的数据,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目标。
我省实施网格化监察的基本模式是,依托现行行政管理体系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进一步加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充实专职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队伍,增强基层力量,强化基础工作,以网格为单位,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
劳保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
为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贯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100号)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平台建设,为两网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各区县要按照方案要求,成立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区县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研究两网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两网化推进工作涉及的人员聘用、经费保障等问题。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两级”管理、“三级”执法和以专职监察员为主体、兼职监察员为补充、监察协理员协助开展工作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格局的要求,充实监察机构现有编制内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力量,消除空编空岗现象。2009年9月底前要在各街道(镇)劳动保障所增挂“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牌子,设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劳动保障所负责人兼任中队长,同时要完成兼职监察员的聘任和街道(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的选聘工作。2009年10月20日前,对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理员集中进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建立两网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两网化管理规范化运行。
要按照两网化管理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规范化的两网化管理运行标准。在2009年10月底前制定一、二级网格工作职责制度,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理员招聘、管理、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基本信息采集制度,劳动关系运行状况报告制度,两网化管理考核办法和考评标准,投诉举报案源信息传递流程,简单矛盾调处和简单案件办理规则,以及业务操作口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两网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三、发挥两网化管理优势,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服务效能。要按照“信息准确、数据齐全、资源共享、实时维护”的要求,继续做大、做实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资源库。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及时掌握和了解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保缴费等劳动关系运行的基本情况,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2009年年底前建成全市劳动保障举报投诉中心,集中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快速分流处置。同时充分发挥监察协理员的积极作用,对网格内发生的一般性劳资纠纷,由监察协理员就近妥善调处;对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明确的简易案件,交由街道(镇)一级网格及时调查处理。要认真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为网格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咨询服务,营造良好的劳动用工氛围。
劳保局监察管理工作汇报
年,我中队在区大队的精心指导和市支队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劳动创造生活,监察维护你我”的工作理念,结合全年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市场次序、查处各类劳动违法案件为突破口,精诚团结,积极工作,履行职能,经过全队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四个重点,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显着提高
1、结合年初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进行重点排查。为了遏制建筑业企业欠薪案件的发生,中队规定辖区内建筑单位必须按照支队规定实施三本台帐(建立职工名册、职工考勤表、职工工资发放表),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务工人员本人,同时要求企业对务工人员实行考勤卡制度,并必须及时向辖区内监察中队上报工资支付情况,在我们的努力下,今年辖区内建筑工地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实现了零欠薪投诉。2、在今年4月份,根据市支队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春暖行动”,对辖区内特别是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否依法与农民工签订、续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是否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农民工,建立农民工名册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86家,涉及农民工1978人,补签劳动合同75份,对有问题的单位开据劳动保障建议书36份,发放宣传资料232份。3、6月份开展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一共检查用人单位35家,涉及人数613人,督促用人单位开户5家,新增参保人数49人。4、每次专项监察活动都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阶段工作要有工作情况、信息,工作结束及时上报总结;对全年工作任务,也制定了阶段性目标,每月对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区大队。5、结合书审共对辖区680家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进行检查,补签劳动合同356份。6、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及信息的上报工作,全年有8篇在市劳动保障信息网上登出。
二、服务与维权并举,扎实开展劳动监察工作
1、书面审查工作自今年3月开始以来,我中队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上门或电话通知,完成书审单位1437家,完成全年计划106%,并全部输入平台,主动巡查624户,涉及劳动者18526人,主动检查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5件,结案85件,其中市、区长公开电话移交23件,区仲裁移交协调案件6起,其中立案21件,快速有效地处理19楼维权板块投诉4件,在各项检查中开具劳动保障建议书180份,涉及追回被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共27万余元。事实证明了我中队人员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学习,在处理劳动纠纷上,成效显着,为劳动者维护了合法的权益,保障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对辖区行业进行了细分化,在原来的劳资干部联谊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子行业分会,并根据辖区行业特点,积极创新,把平时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实际案例、企业在日常劳动用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制作成动漫卡通故事,以全方位、立体、生动的形象宣传劳动合同法。3、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就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如何帮助企业排扰解困、如何更好地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展开调研,定人员、定任务、定内容、定时间,明确工作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共走访辖区内大型企业180家进行指导服务,并与200家2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交友式联系。期间累计发放服务联系卡到983家用人单位,合计人数1975人,其中管理人员983人,劳动者992人。通过服务我们了解了企业的情况,对他们关心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回复,对各种政策进行了解答,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台帐。
三、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劳保监察制度问题及路径
一、劳动监察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
面对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尽管我国劳动监察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不能够满足处理劳动纠纷的需求。劳动监察制度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效力位阶低于宪法、法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有些内容制约了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作用的发挥。其一,《条例》中有关监察处理决定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时主要可以运用警告、责令改正、罚款等手段。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监察执法机关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责令改正”。即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用人单位作出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停止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责令改正”的具体适用情形很多,如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侵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却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然而,遗憾的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未被赋予以查封物品、冻结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强制执行权,导致其在案件调查取证中面临许多困难,无法及时有效地制止侵权违法行为。(二)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但是自由裁量权过大将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滥用权力,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裁量权幅度过大,例如第30条规定:如果出现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2000元是罚款的下限,而上限是2万元。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幅度将为行政执法人员考虑不相关因素,不公正执法提供空间。(三)劳动监察执法行为存在问题某些地方政府错误的认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自己的政绩,因此对用人单位劳动违法违规行为不愿依法处理,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地方政府会人为的限制劳动保障监察次数,划定“特别保护单位”。在这样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劳动者在其权益受到损害而无法得到保障时往往诉诸于上访或“跳楼讨薪”等方式,对于社会稳定也造成一定危害。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再加之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在执法时存在越权、滥用权力以及不作为。越权指超越其管辖权限,对不属于其管辖的范围进行执法活动,比如劳动保障检察机关越权吊销属于工商局职权范围的企业营业执照;“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滥用权力是指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肆意执法,以权谋私,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在劳动监察执法过程中,行政不作为的情形也大量存在。面对劳动者的请求,行政执法人员置若罔闻,无动于衷。行政不作为是也属于违法行为,与越权、滥用权力一样具有社会危害性。我国历史传统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未充分认识到程序的价值。在实践中,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的重要表现是进入用人单位检查时不遵循法定程序,随意干涉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等。
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路径设计
(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首先,建议强化行政法律责任。低廉的违法成本不仅放纵了那些违法者,伤害了守法企业的积极性,也间接导致劳动监察工作低效运行。与发达国家劳动法律制度中高昂的违法成本相比,我国未来修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时,确实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立法者借鉴发到国家立法中确立的高昂违法成本,以达到震慑的功能。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劳动监察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通常采用行政处罚的制裁方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常用的行政处罚方式主要是“警告、责令改正、罚款”,而较少使用“责令停产停业和提请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形式。责令停止停业以及提请工商机关吊销执照将会给用人单位带来较大的震慑力,有利于行政执法的顺利进行。建议立法对劳动条件恶劣、超时加班严重、拖欠工资屡禁不止的用人单位,增加责令停产停业和提请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此外,要加大罚款的额度,使其增加违法成本。其次,建议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一定的行政强制权。对严重拖欠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且有逃匿行为的用人单位,建议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权查封、扣押资产,冻结帐户的权力”。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一定的行政强制权,有利于防止用人单位转移资产,逃避行政执行,从而提高执法效率和效能。(二)制定行政裁量基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各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可以对细化自由裁量权标准,以保障行政执法主体平等对待所有行政管理相对人,在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给予基本相同的处理。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劳动保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和《江西省劳动保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对自由裁量权予以细化,以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建议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结合实际省情和地方先进立法经验制定劳动保障监察行政裁量基准,以保障行政执法人员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三)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首先,实现劳动监察机构设置的两格化。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要不断创新劳动监察机构设置,扩大劳动监察覆盖面,实现“两格化”。两格化建设指网格化以及网络化。劳动监察网格化监察体系是将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络,明确网格化监察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建立相关的用人单位及劳动用工情况的数据,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目标,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管理机制。其次,增强执法能力。要保证执法人员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遵循正当程序观念,防止肆意执法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工作经费和必要的执法经费,这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人员和经费的不足使得监察员疲于应付突发事件和投诉举报案件,无力开展日常巡查。各级政府要确保劳动监察机构有充足的专门办案经费和设备购置维护费,以保证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规范和创新执法模式。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模式创新对于提高劳动监察效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执法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目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以服务公民,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其次,在执法范围上,从单一执法向全面执法转变。过去的执法活动往往局限于针对劳动工资以及劳动条件的监察,执法范围相对单一,无法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地提高,劳动者已经不局限于劳动工资的权益保护,而是希望其发展权、政治权利等均得到保护。因此,执法人员也必须将执法由单一执法向全面执法转变。只有《劳动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全部得以落实才标志着全面执法的实现。
作者:申广辉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劳保局劳动保障监察监管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体系,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规范各类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促进充分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监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一体执法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行为。要严格按照“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目标考核”的要求,坚持围绕“职权法定、权责统一、高效便民”原则有序有效开展执法活动,全面提高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效能,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集中力量解决劳动保障领域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凡涉及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检查活动,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力量调度、统一处理处罚。
二、尽快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体系
(一)建立四级管理的监管体系。依托行政区划和按照法定管辖规定,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划分为四级管理。即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中心市区(潍城区、奎文区、坊子区、寒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滨海开发区、峡山发展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指导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心市区的区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抓好本辖区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其他县市抓好本县市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街办、乡镇受有管辖权的市、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对委托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行政村和城镇社区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所属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
劳保局监察管理工作报告
年,我中队在区大队的精心指导和市支队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劳动创造生活,监察维护你我”的工作理念,结合全年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市场次序、查处各类劳动违法案件为突破口,精诚团结,积极工作,履行职能,经过全队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四个重点,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显着提高
1、结合年初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进行重点排查。为了遏制建筑业企业欠薪案件的发生,中队规定辖区内建筑单位必须按照支队规定实施三本台帐(建立职工名册、职工考勤表、职工工资发放表),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务工人员本人,同时要求企业对务工人员实行考勤卡制度,并必须及时向辖区内监察中队上报工资支付情况,在我们的努力下,今年辖区内建筑工地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实现了零欠薪投诉。2、在今年4月份,根据市支队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春暖行动”,对辖区内特别是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否依法与农民工签订、续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是否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农民工,建立农民工名册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86家,涉及农民工1978人,补签劳动合同75份,对有问题的单位开据劳动保障建议书36份,发放宣传资料232份。3、6月份开展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一共检查用人单位35家,涉及人数613人,督促用人单位开户5家,新增参保人数49人。4、每次专项监察活动都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阶段工作要有工作情况、信息,工作结束及时上报总结;对全年工作任务,也制定了阶段性目标,每月对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区大队。5、结合书审共对辖区680家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进行检查,补签劳动合同356份。6、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及信息的上报工作,全年有8篇在市劳动保障信息网上登出。
二、服务与维权并举,扎实开展劳动监察工作
1、书面审查工作自今年3月开始以来,我中队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上门或电话通知,完成书审单位1437家,完成全年计划106%,并全部输入平台,主动巡查624户,涉及劳动者18526人,主动检查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5件,结案85件,其中市、区长公开电话移交23件,区仲裁移交协调案件6起,其中立案21件,快速有效地处理19楼维权板块投诉4件,在各项检查中开具劳动保障建议书180份,涉及追回被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共27万余元。事实证明了我中队人员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学习,在处理劳动纠纷上,成效显着,为劳动者维护了合法的权益,保障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对辖区行业进行了细分化,在原来的劳资干部联谊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子行业分会,并根据辖区行业特点,积极创新,把平时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实际案例、企业在日常劳动用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制作成动漫卡通故事,以全方位、立体、生动的形象宣传劳动合同法。3、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就如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如何帮助企业排扰解困、如何更好地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展开调研,定人员、定任务、定内容、定时间,明确工作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共走访辖区内大型企业180家进行指导服务,并与200家2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交友式联系。期间累计发放服务联系卡到983家用人单位,合计人数1975人,其中管理人员983人,劳动者992人。通过服务我们了解了企业的情况,对他们关心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回复,对各种政策进行了解答,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台帐。
三、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劳保局监察规划年终总结
故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情况,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并举。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夫,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
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2011年来。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我局及省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结合全年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案件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每到一处,执法检查活动中。都留下联系电话,发放劳动保障监察联系卡,方便群众举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接待群众来访1万多人次,对前来举报的群众,监察人员热情接待,积极受理,及时立案。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862起,立案853起,结案率99%
(二)重点开展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监察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紧紧围绕“两个确保”这一全局性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执法活动,督促用人单位补交社会保险费多万元,督促300多户用人单位参保,为确保全市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劳保监察总队先进事迹汇报
两年来,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努力打造“学习型、工作型、服务型、创新型”团队,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四川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市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先进单位。
一、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了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各项工作指标逐年大幅增长。两年来,年检用人单位4.6万多户,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8万多户;行政处罚1096户,罚金1300多万元;为44万多劳动者追回工资3亿多元;接受群众举报1万余件,立案9957件,结案9865件,结案率为99%;纠正了1.79万户用人单位的违规行为,新增社保登记和督促缴费1.01万户,涉及用工26.7万人,追缴社保6344万元。
二、依法规范化办案,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监察执法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程序。率先在市建立起行政处罚案卷电子档案,实行劳动保障监察预警制度,统一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文书,连续两年组织对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案卷进行评比。收到3起行政诉讼全部胜诉,以来立案查处的236起案件,无一例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参加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处罚案卷评比活动中,被抽查的两宗案卷均被评为优秀。
三、优化办事程序、落实惠民措施,为劳动者排忧解难。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便民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实行政务公开,使服务对象对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职责、办事流程、工作人员和办公楼层一目了然,坚持挂牌和亮牌工作,方便人民群众举报投诉;改建举报投诉大厅,设置了饮水机、残疾人专用座椅和便民药箱,派人员学习手语,方便聋哑残疾投诉者,实现举报投诉无障碍,体现人性化服务;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在全市建立916个举报投诉电话并确保畅通,加大投入、改善监察执法设备,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不分份内份外,尽力为劳动者排忧解难,两年来,成功解决5起国营企业改制、法院判决的劳资纠纷疑难案件。今年对省市领导和局领导批办的97件劳动者投诉,全部按要求办理并及时回复,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公务员之家: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监察员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监察,提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监察员执法办案能力。三是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作风纪律整顿;统一着装、统一标识,做到仪表端正、语言文明、态度诚恳、工作规范。四是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和社会团体、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听取和接收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长效管理机制。为适应统筹城乡建设的需要,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提高便民惠民服务质量,自初实行“网格化管理、网络化监察”,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进行动态监控,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动态的管理机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共建立874个网格,配备网格工作人员2481人。基本建成了全市用人单位电子信息档案和劳动用工数据库,涉及用人单位8.9万户、劳动者191万人、其中农民工61万人,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