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12:40: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扩大就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扩大就业

扩大社会就业规模

**区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努力促进就业工作实现“五个转变”,推陈出新、创新招法,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五个转变”,即:切实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由行政推动就业向依法促进就业工作转变;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由分散、灵活就业向稳定、规模就业转变;建立全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工作由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培训制度,促进城镇就业由数量型向素质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促进困难群体由生活保障向稳定的就业保障转变。通过“围绕联动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总量;围绕商业、服务业项目建设,改善就业结构;围绕滨海新区定位,实施素质就业;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扩大就业规模,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促进全区新生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一联盟、二对接、三同时”的原则,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努力满足劳动者需求。盯住大乙烯、轧一、中华民营经济园等新建扩建项目,贴紧跟进、提前介入,签订用工意向,开展实用性培训,促进规模性就业。主动深入民营企业、服务业等用人单位,了解掌握用工需求,实施推荐就业。加强公益性再就业公司的规范管理,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实施安置就业;认真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扩大政策受益范围,让政策普惠所有劳动者。将现行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普惠政策延伸到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制度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公平就业。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深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2008年要将全区8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以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使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有效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今年要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小额贷款对象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自主创业的新生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按照“新三化”标准,健全和完善各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工作站。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同时,要强化效能考核,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功能,使各级服务平台真正成为服务百姓的亲民窗口。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保证各类人员及时接受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素质就业。

查看全文

财政扩大就业政策分析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就业的财力保障不足。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对就业的支持力度过低,且法律制度约束力不强,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我国历年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仅偏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公共就业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高,从而使再就业行为短期化,社会保障没有足够资金作为保证,而且保障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三条保障线”与再就业政策衔接效果不佳,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以需求拉动型为主的财政政策,使得创造长期性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扩大了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就业,其中,1998-2004年,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但靠GDP拉动的就业弹性系数却在逐年降低。“九五”期间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十五”期间下降到0.11,经济对劳动的吸纳能力降低,主要原因之一是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进入资本密集型。但是财政政策没有对就业需求结构性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政政策的负效应可能被扩大。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不仅是正效应的,而且也有负效应,如果实施不当,则会对就业政策产生较大的逆效应。例如,由于财政投资政策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政府的投资在充分就业时鼓励生产能力过剩的国有企业投资,长期完全挤占私人投资,使整个社会投资水平下降,以致就业量下降。财政政策对就业的负效应又会因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而过度放大,这样财政政策的功效大大降低。

转型时期的制度性障碍降低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要最大化发挥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要有完善的制度环境、健全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我国处于制度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地区性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高昂的转移成本剥夺了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信息市场的不完善无法为求职者提供充分的求职信息。制度不规范导致隐性就业、非正规就业大量存在,工资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降低财政政策对就业的正效应。

和谐社会背景下扩大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及实施

查看全文

全力扩大统筹城乡就业

榆树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力扩大城乡就业。

榆树市共有城乡人口1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由于人口基数太大,给城乡就业造成极大压力。几年来,榆树市非常重视城乡就业,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3005个,帮助1502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输出农业人口29.1万人,是全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的模范县(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榆树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力扩大城乡就业。

成立四级服务网络,构建组织化服务平台。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以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意见。领导小组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办公室,负责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指导、协调、联络等工作。各乡、镇、街和企业主管局,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站,各村民、居民小组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点。自上而下形成了覆盖城乡、联结村屯的就业服务网络。

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新建榆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大厦,内设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厅、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厅、各种医疗保险服务厅、劳动监察与仲裁服务厅,建立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鉴定中心,全系统工作人员在大厅实行一场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推进管理模式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

建立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实现素质就业。依托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建立榆树市境外就业实训基地、技工实训基地、远程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培训基地。计划每年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5000人左右,培训后争取100%就业。鼓励各乡、镇在中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支持具有教育资质的专家、学者创办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经各类职业机构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可持有效证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加大维权力度,保证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一是强化劳动合同的签订,建立企业用工登记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二是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市成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各乡镇在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具体负责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为促进城乡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加大劳务纠纷处理力度,成立劳动争议仲裁院,认真受理劳动纠纷和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查看全文

投资项目与扩大就业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转型为主线,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转型试点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在加大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谐社会建设、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服务业等领域投入的同时,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为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投资项目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目标任务。

从2009年起每年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创造不少于0.5万个就业岗位。

二、主要措施

查看全文

扩大就业促进增收会讲话稿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苏州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努力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议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多次听取了专题汇报。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扩大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同其他地方一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员富余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1998年5月就专门召开了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各镇、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这一主题,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特别是通过加强“三条保障线”制度建设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城乡劳动力56.4万人,其中,本地劳动力42.4万人,外地劳动力14万人,从业人员比1998年增加15.5万人。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在全省率先实现并轨,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52%,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十年控制在2.5%以内;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个以政府通过劳动力市场推荐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组织起来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就业格局已经形成。回顾近年来的工作,主要是坚持了“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调整经济结构与调整就业结构相结合。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各地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突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了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改善了全市的就业结构,为广大劳动者营造了一个稳定、宽松的就业环境。尤其是沙钢、华芳等规模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拓展了就业空间。目前,全市10大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在职职工超过了2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

二是坚持深化企业改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我市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改革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在推进改革进程的同时,统筹考虑劳动就业。围绕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镇、各部门正确处理减员增效与促进就业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职工随企业资产转移而转移,富余职工以企业自我消化为主、主管部门调剂为辅的原则,立足发展经济,坚持自我消化、自行分流的办法,通过余缺调剂、转岗训练、发展三产、鼓励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促进再就业,有效地控制了下岗职工总量。1998年以来,市经贸委、供销、商业、粮食等系统及划归企业,基本实现平稳转制,分流职工2万多人,没有引发大的社会震荡。

三是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这几年,我市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就业与再就业。特别是近两年,我市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把社会保险向全市各类企业延伸,一方面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渠道,同时也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全市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各类单位2179家,职工109694人,参保率分别为98.5%和98.4%,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072家,职工98843人,参保率均为100%。

查看全文

剖析扩大就业的途径与建议

“积极扩大就业”以降低社会失业率,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及今后一个时间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该怎样走?应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也许肤浅的思考和探究。

一、就业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大省由于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当前男16~59岁、女16~5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膨胀,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加之“入世”导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不期而遇,造成了当前严重的就业不足,并呈现出如下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不仅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且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二是由于城镇化程度偏低,加之“入世”对近期农业的负面影响,使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化解农村就业压力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复杂;三是科技进步使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下降,导致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锐减;四是择业观念滞后,社会劳动参与率过高,导致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可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大省的劳动力供需已严重失衡,致使就业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据调查分析,导致就业不足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点:

原因之一,由于“”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年龄人口不断膨胀。就拿湖南来说,据推算,该省“十五”期间仍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2001~2005年每年新增劳动力分别为48.28、55.23、62.69、64.09、62.92万人,5年累计新增293.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8.64万人。按照25:75的城乡比例分解,全省城镇5年累计新增劳动力73.3万人,农村5年累计新增219.91万人。到2005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4405万人。这表明仅就城镇这一块来看,如果不增加就业机会,即使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就将使2005年该省登记失业率在2001年接近4%的基础上再提高5.5个百分点,达到9%以上。可见,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大量膨胀,使农业大省的失业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劳动力供给总量绝对过剩型失业,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化解失业压力的主要矛盾。

原因之二,新一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导致大量企业职工分流下岗,甚至失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企业技术进步,使部分现有企业不仅不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而且因企业对自身效率的追求,部分原已就业的劳动力将转变为亟待重新就业的劳动力派生性供给。其中有的可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顺利实现劳动转移而重新就业;有的则因多方面原因包括自身素质的原因,可能面临下岗;也有的因为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出现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沦为失业人员。据资料介绍,“九五”期间湖南累计出现下岗职工190多万人次,已基本实现再就业的仅140万人次。到2000年底止,下岗后未实现再就业的仍有43万多人,占全省国企在职职工总数的14%左右。据有关专家估计,“十五”期间该省下岗职工的总规模可能要突破150万人(“九五”全省共有城镇职工约590多万人),扣除下岗后可能重新就业的约60万人,预计有90万下岗职工将面临再就业困难。

原因之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缺乏产业依托。解决就业不足最有效的路径,是要依托一个就业含量高的产业发展来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据湖南省职业介绍中心的调查表明,第三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极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而且就业“门槛”相对较低,通常是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城乡就业的主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偏慢,到“九五”末全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42.3%,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75%的水平。第三产业是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门槛低的最佳就业产业,且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将成为“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尤其是农业大省缓解就业矛盾,扩大就业需求的主攻方向。

查看全文

扩大城乡就业问题调查与思考

一、目前我区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扩大城乡就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比市下达控制目标低0.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4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92人,劳动力转移输出28.98万人,分别比建区时增加了75%、15.5%和43.4%。

(一)全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一是返乡农民工就业趋于平稳。随着全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增多,人们自主创业意识不断提高,近几年全区约有80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和创业,至今年9月底,共计3200余人成功实现自主创业。二是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援助。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800余个用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0余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三是启动了“三帮一扶”就业援助工作,全区27户“零就业”家庭通过援助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二)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就业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在落实上级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制定实施了符合实际的积极就业政策,促进了各类群体就业。建区以来,累计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达6万余人。二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目前,全区21个乡镇已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劳动保障信息初步实现区、乡(镇)互通。三是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建立。建区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用工招聘现场会20余场,累计进场求职者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介绍成功就业2.3万余人。

查看全文

全县就业扩大紧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和促进就业的通知》(鲁政发〔2012〕16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全方位扩大就业的通知》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12年底。登记失业人员、退役人员、残疾人、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照有关政策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创业者符合相关条件的,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中已享受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3年期满,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至退休的就业困难人员,其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可延长到法定退休年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12年底。各类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每年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援助岗位,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特别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要积极腾岗安置下岗失业职工。

(三)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落实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帮扶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出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通过建立就业援助基地、开设就业援助热线、组织集中职业指导等措施,形成就业援助体系。政府开发的公安协警员、卫生清洁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以及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和未就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并适当提高岗位补贴标准。

查看全文

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地区

一、就业:乃民生之本和谐之基

人之生存,衣、食、住、行无不靠经济来支撑,而就业又是人们获得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的生活、医疗、养老得到基本保障。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南充这样一个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经济又欠发达的地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始终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南充”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2003年以来,全市帮助16.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比2003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离构建和谐南充的距离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因此,就业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调查,今年全市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数达9.8万人,而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3.7万个,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我市的就业困难群体队伍也十分庞大,目前全市尚有“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2.7万人,他们由于长期下岗失业,生活十分困难。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复员退伍军人就业问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市和谐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南充的重要措施,已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十大惠民行动”之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构建和谐南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构建和谐南充:就业工作尚需加大力度创新举措

查看全文

发展劳务经济  扩大转移就业

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连续六年的严重干旱,也使农牧民单纯依赖农业的观念产生很大变化。面对这一形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实施专项推进,劳务经济发展迅速。2002年,全县劳务输出10.6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3亿元;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10.9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1万人,全县实现劳务净收入3.07亿元,人均劳务收入517元,占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3%;今年前五个月,全县累计劳务输出11.9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8万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我县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由一名县处级负责人任组长,每年都召开大型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加强考核。县政府两次派员对全县29个乡镇苏木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对已输出人员从业地点、从事工种、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类登记,建立起了全县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其他剩余劳动力也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劳务输出情况清、底数明。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分别与29个乡镇苏木及就业、团委、妇联、工会签订责任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完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在县就业局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工会、团委、乡企局成立了职业介绍所。29个乡镇苏木都成了劳务输出办公室,311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目标细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形成了由政府调控,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乡镇(苏木)、村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尽管受旱灾、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但部分农牧民却不愿“背井离乡”,对土地过分依恋。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张县鼓的宣传,在县电视台、敖汉报开辟了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劳动就业部门创办了就业信息,印发了上万本外出务工手册,各乡镇苏木利用电视插转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年,县劳动就业部门还与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制作推出了“组织领导、脱贫致富、在外创业、回乡发展、打工情景、问题探索”的劳务输出系列报道,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营造了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输出网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