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12:33: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扩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论内需扩大
4、不适应居民部分消费领域需求的消费环境。当前不适应居民消费领域要求的消费环境方面还是比较多的,但较为突出的方面主要有:一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较低。197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8.8平方米,限制了居民对装饰材料、对家具家电等的消费;二是受输电线路特别是农村输电线路覆盖面及负荷偏低的限制,加之农村电价偏高,影响了居民对空调、冰箱等家电的消费;三是道路拥挤、停车摊位偏少,影响了一些大城市居民对汽车的消费。
5、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的体制和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一些职能部门对一些商品和服务的管理上。如对私人购买汽车的不合理收费,一些城市规定的“占地费”,电力部门收取空调增容费及超用电过高加收电费,对公有住房限制房产买卖的规定,等等。这些规定和制度都不利于居民对相关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6]
二、对扩大内需政策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理由是:第一,我国是一个大国,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也很大。第二,应从战略性高度看待扩大内需,而不应把它看作是权宜之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最大影响,应该在今明两年,这是回避不了的。因此,我们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国际经济的回暖,而必须主动地寻求发展的新路,所以扩大内需就显提极为必要。从另一个角度看,扩大内需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推动国内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改变,使整体的经济运行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扩大内需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的市场广大,消费增长点多,扩大内需的潜力也相当巨大。[7]
第二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必须解决体制栓塞。首先,尽管微观上企业已不能不参与市场竞争。但全社会宏观投资体制却依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占据社会总资本60%以上的国有经济,无论其总规模还是分布结构,均处于僵死状态:虽然它们所处的消费品生产领域已显然竞争过度,虽然它们因不能赢利而亏损,但却不能破产,生产要素无法向其他领域或部门流动;而从全社会角度看,大量的社会资本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组织中,不能向其他相对高的经济成份转移,同样造成了经济的栓塞。其次,至今尚未打破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市场的有效扩大。传统的户藉管理限制了城乡人口流动;基于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平衡观念的规划政策限制着城市需求的迅速提升;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阻碍着城镇资本向农村流动;凡此种种,无疑造成了城乡市场之间的栓塞。再次,政府运作目标的所谓“效率优先”虽然短期可以强力推动经济发展,但却日益导致地方保护盛行、市场分割严重以及经济环境的扭曲。这同样是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巨大障碍。[8]
第三种看法认为,调整消费政策鼓励消费。
党员远程扩大讲话
同志们:
这次扩大试点工作汇报交流会,是经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同意召开的。主要目的是汇报交流一年多来扩大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做法与经验,进一步推动扩大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召开领导协调小组第七次(扩大)会议作准备。会上,12个试点省区分别交流了扩大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对全国远程办起草的《关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总的看,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集中、安排紧凑,大家积极发言,达到了汇报情况、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启发思路、促进工作的目的。各单位在会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所汇报的情况符合实际,问题和不足找得比较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也切实可行。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要认真进行综合整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意见》稿。
下面,我就进一步贯彻落实贺国强同志在领导协调小组第六次(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推进扩大试点工作,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一年多来扩大试点工作的基本估价
今年3月,全国远程办派出7个调研组到11个试点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这次汇报交流会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总的看,当前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五个一”建设取得新进展
政府全体扩大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实施“环境立区”战略;二是分析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困难和问题;三是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寻找思路和对策,奋战百日全面完成全年任务。
刚才,五位镇乡(街道)的代表作了发言。南苑街道主要从城市化推进的角度,崇贤镇主要从环境整治和环境立镇的角度,瓶窑镇主要从工业发展的角度,良渚镇主要从商贸物流发展的角度,五常街道主要从支持配合推进大项目建设的角度,分别作了经验介绍。以上五个方面,都是区委、区政府非常关注的工作,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着重推进的工作,五位代表的经验介绍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总体来说,今年工作是忙碌的,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叠加的,形势是严峻的,但前景是美好的。区统计局对我区1-8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判断,我认为是非常符合实际的。1-8月份,全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一方面得益于省、市、区委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得益于镇乡(街道)和区政府各个部门(包括银行、金融系统等垂直部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会前,我专门请区府办梳理了今年1-8月份我区镇乡、街道、部门的亮点工作,现在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亮一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发展意识上。在工业方面,像瓶窑、塘栖、仁和,工作抓得紧,效果也明显。在第三产业方面,像良渚抓大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像鸬鸟、径山旅游发展方面,举措非常扎实。在农业经济方面,像径山、百丈等镇乡在发展效益农业、都市农业方面有很多新的举措。在招商引资方面,像南苑、五常抓得非常紧。在做地和土地开发方面,闲林、乔司、余杭、良渚都很出色。
二是体现在项目推进上。今年大项目很多,比如西溪湿地三期、南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离不开所在地镇乡(街道)的支持,五常、仓前、余杭、中泰、良渚等对大项目推进的支持力度很大。今年我区还有许多政府项目,像区建设局、交通局、城建集团承担了大量的任务,项目推进非常顺利。在污水管网的建设上,瓶窑、良渚抓得比较紧,推进比较顺利。在征地拆迁方面,很多镇乡(街道)都有好办法,像南苑街道整村整迁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像崇贤征地拆迁实施“早签约、早腾空、早选房”的办法,形成了征地拆迁的良性循环。
扩大社会就业规模
**区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努力促进就业工作实现“五个转变”,推陈出新、创新招法,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五个转变”,即:切实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由行政推动就业向依法促进就业工作转变;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由分散、灵活就业向稳定、规模就业转变;建立全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工作由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培训制度,促进城镇就业由数量型向素质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促进困难群体由生活保障向稳定的就业保障转变。通过“围绕联动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总量;围绕商业、服务业项目建设,改善就业结构;围绕滨海新区定位,实施素质就业;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扩大就业规模,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促进全区新生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一联盟、二对接、三同时”的原则,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努力满足劳动者需求。盯住大乙烯、轧一、中华民营经济园等新建扩建项目,贴紧跟进、提前介入,签订用工意向,开展实用性培训,促进规模性就业。主动深入民营企业、服务业等用人单位,了解掌握用工需求,实施推荐就业。加强公益性再就业公司的规范管理,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实施安置就业;认真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扩大政策受益范围,让政策普惠所有劳动者。将现行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普惠政策延伸到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制度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公平就业。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深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2008年要将全区8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以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使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有效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今年要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小额贷款对象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自主创业的新生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按照“新三化”标准,健全和完善各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工作站。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同时,要强化效能考核,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功能,使各级服务平台真正成为服务百姓的亲民窗口。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保证各类人员及时接受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素质就业。
浅析扩大内需的策略
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居民按收入水平可以分为高、中、低收入者三部分群体。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占我国总人口20%的低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份额为5.73%,而占我国总人口20%的高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47.81%。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为0.30,在1990年上升为0.36,2000年达到0.4089,2005年为0.458。根据中外研究学者依据统计数据的计算,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9,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这也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根据边际消费倾向理论,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的财富,他们的消费需求接近饱和,边际消费倾向低,对消费的贡献也较少。而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他们也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和需求,而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没有消费能力,最终就带来了总需求的萎缩。因此,国家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二、启动消费需求,建立可持续的符合国情的消费模式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从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理论上扩大投资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十分明显,但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只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扩大内需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约2/3,而消费总量却还没有达到全国的1/3。可见,广大农民是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给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内需,要注重开拓农村市场,以其消费的扩大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方面,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此政策旨在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同时也实现了转移出口能力扩大内需的目的。在此,笔者认为,家电类商品属于高耗能产品,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了我们健康的生活追求模式。
通过扩大此类高耗能产品的消费来实现拉动农民消费是以破坏我们的低碳环境为代价的,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此外,家电下乡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在我国农村,没有消费能力的农民群众仍然无法享受到这项政策的优惠。还有部分农民暂时并没有家电的消费需求,却只是为了享受这项优惠而消费了并不一定是自己最需要的商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不仅没有使资源能到合理配置,也降低了家电给农民带来的效用。由此也可以得出,家电下乡不如采用更直接的方式,如派发消费券等,给予农民真正实际的补贴,从而有效带动农民消费。从长远来看,开拓农村市场,关键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仅仅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无法彻底改善农民状况,应当切实提升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实际购买能力,建立起可持续的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消费模式。推行“科技下乡”政策,积极提供技术、信息、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服务。通过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带动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中美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及路径
关键词:中美经济服务贸易双赢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新的经济切合点—服务贸易上的共同利益,阐述了两国可以率先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及其操作方法。多年来,美国对华巨大贸易逆差使其对中国愈来愈不满,而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的中国也在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试图摆脱过于依赖出口和外资的不利局面。
本文认为,中国能够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而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过去的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投资,而服务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开发,中国的服务业将有可能成为推动GDP增长的新生力量。
中美服务业比较及其利益关系
服务业的特点是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物质投入,需要的是人力、资本、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因为服务产品是无形的,其生产过程不需要原料投入,因此服务业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同,它通常很少产生污染,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和创造大量税收,同时,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还能为制造业提供减少对环境冲击的先进技术。
(一)中美两国服务业比较
扩大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透析
摘要: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咸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了调查,透过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对制约当前咸阳农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约七成,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咸阳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下辖秦都、渭城两区和兴平市,共十县、216个乡镇,3800多个行政村;全市人口50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近80%。根据我们对咸阳农村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消费需求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商品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在商品方面的消费呈现出实惠、低价的特点。他们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很敏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有63%的人首先考虑价格。商品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消费。农民平时的劳动场所多在农田,对日用消费品要求不高,实用、低价的产品最受欢迎,高档日用品的消费需求不多;二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于这类产品农民看重的是其操作简单、皮实耐用的特点。我们在咸阳农村调查发现每百户拥有手机97.4部,电视机56.7台,洗衣机47.9台,电脑7.6台、冰箱16.2台和空调8.6台。在交通工具方面每百户拥有自行车33.6辆,摩托车37.6辆,私家车3.8辆。这些耐用消费品占有量都比咸阳市的居民低。
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实施办法
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全市2012年科学地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的通知》(卫办发〔2012〕1号)、《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通知》(卫函〔2012〕319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2〕8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内容
(一)根据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2012年9月1日起全市正式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在现行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第四剂次,以麻风疫苗、麻腮疫苗替代麻疹疫苗,将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二)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三)甲肝减毒疫苗2012年我市未列为接种地区,具体接种时间根据省卫生厅安排另行通知。
通过接种上述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肝炎、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4种传染病。
扩大消费需求对策分析论文
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中学扩大办学规模的报告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渝教发(2001)22号文件]指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要逐年明显提高。县教委根据《关于建设***素质教育基地的意见》[*委办发(2002)4号文件]规划,到2005年我县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就读的比例将提高到65%以上(其中升入普高50%),2010年提高到85%(其中升入普高70%以上),到2020年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教委《*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显示:未来5年全县普高常年在校生将比现在净增5000人,净差147个教学班。2005年下期,我县普高容量严重不足,急需**中学扩班增容,这是全县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中学的发展势头
**中学位于**镇**村,毗邻**工业园区,距县城3公里,占地面积35亩,现有高中教学班31个,初中教学班12个,学生共计2822人,目前学校将10间教室临时改用为学生宿舍,所有的教学、办公、生活用房无一剩余,完成招生任务面临着严峻困难。
近年来,**中学发展迅猛。第一、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战略,高考升学率迅速攀升,04年获县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第二、师资有保障。新城建设的加快、**工业园区的全面启动,必然会推动城内城郊高中教育的发展,**的城郊优势能吸引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和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有较稳定的师资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第三、学校生源充足。据教育科统计,03年、04年报考我校的初中毕业生分别为3000人和3500人,03年我校实际招收高一新生866人,04年我校实际招收高一新生1061人;县计委和教委联合下文,我校05年高中计划招生1000人,而今年高三毕业297人,将净增700余人,急需解决配套设施建筑等问题以实现扩班增容,完成招生任务。
二、**中学的扩容计划
方案一:在学校对面征地27亩建分部供高中一个年级使用,拟建16个教学班的教学、生活设施和一个含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在公路上方架天桥与校本部连通,此方案将学校规模定位为60个教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