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07:05: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狂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狂欢

英国诺丁山狂欢节

拥有40年历史的欧洲最大规模的街头文化艺术节——英国诺丁山狂欢节于10月29日在伦敦西部的诺丁山地区火热登场。

当天上午10时,狂欢人群开始向诺丁山地区各主要街道聚集,诺丁山地区再次成为欢乐与喜庆的海洋。按照传统,儿童是狂欢节第一天的主角。不同肤色的孩子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装,脸上涂着各色颜料,载歌载舞,成为狂欢节彩车游行队伍中的最大亮点。虽然天公不作美,但风格浓郁、热情四溢的加勒比海音乐令所有参加狂欢节的人们都兴奋无比。

30日的成人狂欢节将使本届狂欢节达到高潮。届时将有49个彩车队、15支钢鼓乐队及41支其他各类乐队参加狂欢,重点展示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及风情。据组织者介绍,本届狂欢节的主题是“自由与公正”,人们将通过舞蹈、音乐及彩车游行来诠释这一主题。

伦敦诺丁山狂欢节有限公司负责人克里斯·米拉尔说:“狂欢节走过了40年的历程,这在伦敦的文化版图又写上了浓重的一笔。”据悉,为期两天的狂欢节将吸引100多万人前来参观助兴。为确保狂欢节的顺利进行,英国警方特意抽调了1万多名警察负责狂欢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一年一度的诺丁山狂欢节起源于1964年,由当时聚居在诺丁山地区的特立尼达移民发起。这一活动至今已演变成规模宏大的多元文化节,其规模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每年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已成为伦敦颇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

查看全文

狂欢“颜值崇尚”探析

摘要:相较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具有赤裸裸的商品性,满足市场需要、获得利润是它的目的。在如今物欲横流、技术泛滥的时代,大众文化所呈现的转向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身体转向、消费转向、美学转向,结合“狂欢”理论探讨如今盛行的“颜值崇尚”现象。“颜值”,一个新兴的产物,却越来越成为一种“视觉霸权”。在大众媒介的推崇和大众文化的加持下,“颜值”这一种外貌的量化标准变得显著和重要,也可以说是一种身体、消费和美的狂欢。

关键词:身体;大众文化;颜值;消费社会

对于某个现象的研究,很难从单一的层面去阐释,因为它往往被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它涉及层面很广,笔者选取身体、消费和美三个层面试图构建一个具有特定论述主体的内在逻辑。以“颜值”为时代标签的话语表达成为不可阻挡的强音,这种外在美的过分强调,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颠覆性和狂欢意味。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成为后世学者们研究大众文化的观念维度,大众文化与狂欢理论的契合在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的文学作品时提出,并被普遍认可。“狂欢节”开放、无等级和颠覆性的特点正是大众文化所展现的精神内涵。“狂欢”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实践行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常态。相较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和电视节目,网络具有超强的聚合能力,越来越多独特和自由的个体得到彰显和传播,无论是人本身、消费行为还是审美能力都产生变化,形成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狂欢。借此,笔者将大众文化的身体转向、消费转向和审美转向作为“颜值崇尚”研究的基本切入点进行分析。

一、“颜值”崇尚的身体狂欢现象

“颜值”,顾名思义是对人外貌的量化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带有浓重的“意识美学”的特点。网络的四通八达和即时通信让形形色色的物和人暴露在大众视野,人们不自觉地越来越在意外在的美,此时“颜值即正义”悄然入侵,甚至形成了所谓的“颜值经济”。这种“颜值崇拜”虽然自古就有,比如成语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以及《诗经》中的罗敷拥有绝世的“颜值”让人驻足,但是,现代技术呈现带来行为表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形成了一个网络时代的特殊语境———颜值狂欢。身体美学思想下,“颜值崇尚”现象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加显著的表现。身体美学思想是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的,即论述身体体验在审美经验中的重要位置。网络营造出“颜值”的狂欢场景,身体成为一种视觉文化符号,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尤其年轻人对“颜值”的推崇俨然成为时尚。这使观看这种身体行为产生了快感,快感有了生产空间,而且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身体行为摆脱了限制,尤其在互联网中,充斥着能够引发快感的“身体”,因此“快感”逐渐演变成“狂喜”,这也就是狂欢的世界感受。当然“颜值”的崇尚或者说崇拜不仅仅是人的长相,在一个多样视觉文化符号表征的空间,“颜值”的载体也被延伸,延伸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产物———网络直播,是敞视的、风格化的,把“颜值崇拜”发挥到极致,在这里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阶级地位、收入高低被忽略。身体在这时是自由的,无论是观看者还是被消费的身体,只把自己有“颜值”的那一方面展现出来,就能被用户观看。相比于传统的大众媒介展现的身体这一视觉符号,首先被大家在意和议论的或许是“颜值”本身,但是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后传播媒介”———互联网中,这种“颜值崇拜”更加普遍和显著。

二、消费语境下颜值等于生产力

查看全文

娱乐狂欢活动策划

娱乐狂欢(21:00-22:30)

1.主持人:马京艺

2.主持人宣布分组规则、确定队长并提出要求:(5分钟)

①要求各组准备本组最拿手的歌曲,最后评选并给予奖励

②要求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加活动,并为之鼓掌加油

③争取每个人都参加活动,同时体现本组的团队精神

查看全文

狂欢式影片表达及冲突审视

一、引言

姜文作为导演创作的电影,从第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到《鬼子来了》(2000),到《太阳照常升起》(2007),直到去年年末的《让子弹飞》(2010),17年4部影片的产量固然不能算高产,但不得不说的是,姜文的每一次出手,总会给人惊喜,然后必然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纵观姜文导演的四部影片,至少从文本层面上,几乎找不到显而易见的共通点:四个不同的故事、四个迥异的年代,人物设置上,大院少年马小军、中年农夫马大三、归国华侨老唐,以及绿林英雄张麻子,同样是四个不一样的模型。四部影片的独立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层面,在更深层次的探究上,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意义、两种手法:《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是采用多线叙述的方式,探究在大背景下作为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是采用经典的二元对立手法,用故事性极强的嬉笑怒骂的方式对民族性进行尖深的拷问。所以,很难把姜文电影划种归类。可以说,姜文电影是“无类型”的——各个层面上,四部影片均相互独立地存在着。但如果把审视的眼光从整体移至局部,仔细研究和品味其精神内涵,会发现在四部影片中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元素,如“欲望”、“征服”、“现实与梦境”等。而在影像表达方式上面,在每部影片需要点明内涵或深化主题的节点,总会有一段“狂欢式”的影像表达。这样的带有典型的标志性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本文所谈的姜文电影中的“狂欢”,主要是指苏联文论家巴赫金所界定的关于“狂欢节”、“狂欢式”以及“狂欢化”的概念范畴。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是指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并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传统节日,市民相聚欢庆、彩车游行、化妆舞会、盛大宴会等是其主要特征。狂欢式,是巴赫金基于狂欢节现象首创的概念,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说道:“狂欢式是指所有狂欢节式的庆贺活动的总和,这是仪式性的混合的游艺形式。这个形式非常复杂多样,却随着时代、民族和庆典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形和色彩”。从定义看,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而呈现不同色彩的节日,如中国的元宵节,庙会、泼水节也大致可属于此列。狂欢式是狂欢节内涵的扩大,就性质而言,它与狂欢节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狂欢化”,也是巴赫金文论的专门术语,按他本人的定义,“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狂欢化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在文学中的表现,是从民俗学研究的对象狂欢节和狂欢式向文学领域的转化,这是巴赫金文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在阐述了“狂欢”在其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之后,巴赫金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狂欢的作用,即“狂欢化提供了可能性,使人们可以建立一种大型对话的开放性结构,使人们能把人与人在社会上的相互作用,转移到精神和理智的高级领域中去……而精神和理智的高级领域,向来主要就是某个统一的和唯一的独白意识所拥有的领域,是某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自身内向发展的精神所拥有的领域(如在浪漫主义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大型对话的开放性结构”理解为“通过暂时性肉体上的放纵和欢愉,能得到精神上短时间的自我满足与释放”。

二、狂欢化的透视

姜文的电影,在结构上如同一部曲折的推理小说,突显中心主题的高潮部分,往往是在影片的末尾。把情绪推向高潮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特点。张艺谋会利用宏大唯美的构图和色彩,王家卫则会在镜头上下功夫:停顿、慢放、组接、闪回……情绪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步入高峰。姜文则偏爱“狂欢式表达”,并使之成为其电影的标志性符号、横贯所有的作品。姜文的偏好,从其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即可见一斑。《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狂欢式表达,是马小军一众人在莫斯科餐厅里把酒言欢的片段:富丽堂皇的餐厅、花季雨季的少年、觥筹交错的酒席,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影像与那样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这正是印证了巴赫金所说的“第二种生活”:“我们不妨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了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狂欢节,就是人民大众以诙谐因素组成的第二种生活”。

以马小军为代表的时代青少年,个性与欲望常年被畸形的社会扭曲着,也就是说,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长期只能处于“第一种”生活的现实中。自然的,马小军们内心丰富的诉求与单调简陋的客观世界激烈冲突着,所以他们需要这样的狂欢——哪怕是白驹过隙的、甚至是半梦半醒的。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所论述:“当稳定的社会结构功能失去平衡的时候,冲突便会充当起一个平衡机制”。马小军等人当然无力与社会冲突,于是小范围内的、个体性的“自我冲突”便成为了当时唯一可行的途径。这就不难理解影片中醋意十足的马小军用半截酒瓶猛刺刘忆苦的画面,在那两分多钟的慢镜头中,马小军积压许久的情感肆无忌惮的宣泄着、释放着,即使那只是凭空想象的梦。因而,随后姜文的独白:“千万别相信这是真的,我从来就没有这么勇敢过、壮烈过……”事实的真假已不是重要,关键的是正是在这样忽明忽暗、半真半假的叙述中,主人公的压抑得到了暂时性的缓解,“安全阀门”被打开,起到了应有的效用。之后,镜头再次切回那次宴会,一众人照常嬉戏笑骂、乐成一团。此时旁白澄清:我的记忆产生了错乱,事实是当时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不快……应该看到的是,狂欢、冲突作为一种影像表达方式,在姜文电影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狂欢画面本身,仅仅是一种手段、渠道,并不是归宿。影片呈现给观众的画面,是尽情宣泄的马小军,但姜文更想表达、或者说是更愿意让人关注的,是画面的背后、是暂时性释放之后的马小军们。疯狂过后(即使那次疯狂是真的),马小军压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质是否得到了真正缓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狂欢过后,依然是冰冷的现实。

查看全文

狂欢晚会节目

精彩纷呈!!——龙舟赛*海盗船*狂欢晚会节目安排、节目流程、人员招募、人员分工

首先感谢嘻嘻哈哈、晃晃-悠悠、大脚和尚、虎虎、冰激凌、一休哥、黄果、于小葱、蓝筹股、梁老斜、暗香、品牌、红星、飘零的叶、三月阳光、山水有情……等等、及很多很多支持狂欢晚会的驴友!

在各位驴友的热心支持和关注下,龙舟赛*海盗船*狂欢晚会已经初具规模,以下是大致确定的一些节目和演职人员(暂定),现需要集思广益,将节目做得更精彩更有创意!

狂欢晚会时间:时间待定(因为非典,龙舟赛推迟,晚会时间随之推迟)

狂欢晚会地点:桔钓沙海滩

晚会总监制:听海问涛GG、冰激凌MM、虎虎GG

查看全文

虚无狂欢管理论文

[摘要]源发于欧洲狂欢节的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因其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而使其成为具有了颠覆性。但原本作为原生态的生活形态已经越来越“形式化”,成为纯粹的表演活动。

[关键词]狂欢化狂欢化世界感受形式化

一、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狂欢性,在定义上基本是积极的,它在追求自由平等,颂扬亵渎神灵和离经叛道行为的同时,反叛官方以及一切的社会道德规则,讴歌了充满生命力的创造精神,具有解放的积极作用。作为“狂欢化”理论的提出者,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也是从狂欢性的积极方面来阐述他的“狂欢化”理论。“狂欢化”即“狂欢节化”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始见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第4章),而在《弗朗索瓦·拉伯雷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成为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狂欢化”来源于欧洲的“狂欢节”。最早的狂欢节可溯源于古希腊神祭之后的狂欢活动。狂欢节指盛行于古希腊、罗马并延续至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民间节庆、仪式和庆典活动。巴赫金认为:“民间狂欢节以及它所体现的精神,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同时在阶级社会仍然有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1]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表演性和仪式性的物质形式的总和就成了“狂欢式”,而“狂欢化”表示各种受到狂欢节形式和狂欢型民间文学影响的文学和体裁形式。他说“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2]“从古至今,一切属于狂欢体的文学体裁尽管外表纷繁多样,都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多或少都透露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而这种感受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他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而且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3]巴赫金看来,西方文学是在丰厚的狂欢化文化土壤中成长的美丽花朵,具有浓厚的狂欢化文化背景和色彩,形成一种狂欢化的文学传统,而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也就是说狂欢化文学发展的道路是这样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巴赫金指出:“狂欢式(意旨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的总和)”是“仪式性的混合的游艺形式。这个形式非常复杂多样,虽说有共同的狂欢节的基础,却随着时代、民族和庆典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形和色彩。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从大型复杂的群众性戏剧到个别的狂欢节表演。这一语言分别的,可以说是分解地(任何语言都如此)表现了统一的(但复杂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不过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同它相近的(也具有具体感性的性质)艺术形象的语言,也就是转化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4]

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查看全文

生日晚会 拓展训练(自助晚餐——狂欢之夜)

生日晚会

1、寻找郊区一块场地,自带4套餐具,将40人分为4组,每组10人,以组为单位。

2、每组先给100元种子基金作为晚餐基本消费用,其他额外费用需要从游戏赢取。

3、游戏:一、团队展示:队名,然后用动作和口号展现队伍,优胜者拿取最多基金,最差的拿到最少或者没有。

二、可以用纸打印一些数字,在游戏前放在郊区的不同地方,然后每组按照提示的大概范围寻找2-3个数字,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寻找到的为胜者,可以拿到最多的基金用于晚餐,最差的拿到最少或者没有。

三、买一些水杯,以组为单位,排成一列,用嘴咬着水杯接力,将一桶水传递到另外一空桶,胜者拿取最多基金,最差的拿到最少或者没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查看全文

虚无狂欢管理论文

[摘要]源发于欧洲狂欢节的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因其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而使其成为具有了颠覆性。但原本作为原生态的生活形态已经越来越“形式化”,成为纯粹的表演活动。

[关键词]狂欢化狂欢化世界感受形式化

一、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狂欢性,在定义上基本是积极的,它在追求自由平等,颂扬亵渎神灵和离经叛道行为的同时,反叛官方以及一切的社会道德规则,讴歌了充满生命力的创造精神,具有解放的积极作用。作为“狂欢化”理论的提出者,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也是从狂欢性的积极方面来阐述他的“狂欢化”理论。“狂欢化”即“狂欢节化”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始见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第4章),而在《弗朗索瓦·拉伯雷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成为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狂欢化”来源于欧洲的“狂欢节”。最早的狂欢节可溯源于古希腊神祭之后的狂欢活动。狂欢节指盛行于古希腊、罗马并延续至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民间节庆、仪式和庆典活动。巴赫金认为:“民间狂欢节以及它所体现的精神,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同时在阶级社会仍然有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1]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表演性和仪式性的物质形式的总和就成了“狂欢式”,而“狂欢化”表示各种受到狂欢节形式和狂欢型民间文学影响的文学和体裁形式。他说“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2]“从古至今,一切属于狂欢体的文学体裁尽管外表纷繁多样,都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多或少都透露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而这种感受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他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而且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3]巴赫金看来,西方文学是在丰厚的狂欢化文化土壤中成长的美丽花朵,具有浓厚的狂欢化文化背景和色彩,形成一种狂欢化的文学传统,而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也就是说狂欢化文学发展的道路是这样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巴赫金指出:“狂欢式(意旨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的总和)”是“仪式性的混合的游艺形式。这个形式非常复杂多样,虽说有共同的狂欢节的基础,却随着时代、民族和庆典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形和色彩。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从大型复杂的群众性戏剧到个别的狂欢节表演。这一语言分别的,可以说是分解地(任何语言都如此)表现了统一的(但复杂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不过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同它相近的(也具有具体感性的性质)艺术形象的语言,也就是转化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4]

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查看全文

娱乐狂欢活动策划方案

1.主持人:*

2.主持人宣布分组规则、确定队长并提出要求:(5分钟)

①要求各组准备本组最拿手的歌曲,最后评选并给予奖励

②要求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加活动,并为之鼓掌加油

③争取每个人都参加活动,同时体现本组的团队精神

3.娱乐活动进度表(95分钟)

查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火把节不是狂欢节的狂欢节

节日,是民族的盛典。在中华民族这棵大树上,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节日风俗而大放异彩。

火的民族

我国最初一代文明是被火的光芒照亮的。远古先民对火的蛇舌似的火焰及其热破坏力感到神秘敬畏。后来,通过实践和认识,人们不但用火驱兽除害,照明煮饭,而且用火改造工具,把农业从中分工出来,实行刀耕火种,发展了原始生产力。因而,中华民族都崇拜火,彝族尤视火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火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或跨越,并在“火把节”杀牲备酒,“以火为祭”。因此,也把“火把节”称为“祭火节”的。

“火把节”的一则传说,充分地说明了彝族崇拜火的全部内涵。

“火把节”,彝语叫“都宰”。“都”是火,“宰”是“赔偿”的意思。相传远古时候,天神恩梯古兹经常遣天使则库血夫到下界收缴租税。则库血夫趁机敲诈勒索,鱼肉彝民。一天,他撞到斯惹巴果家催粮要银,见斯惹巴果不在家,便蛮横地要饭吃,要酒喝,还扬言要摔死斯惹巴果。则库血夫吃了两口掺和了金银的饭,先后掉了三颗牙,知道斯惹巴果比自己硬,便惊慌地逃进了大森林。后来,被斯惹巴果杀死在树洞里。天神因此而大发雷霆,放天虫下界吃庄稼。云雀看到人间受难很伤心,甘愿从中调解,向天神赔偿“人命金”。人们把家里的金银全收尽了,还差9两银子9钱金。正当人们无计可施时,斯惹巴果想到神火。他带领人们点燃火把,烧死了天虫,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力的角逐-民间传说的体育活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