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00:4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控制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分析论文
一、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溯
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主体内容的构建,其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见,散布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实务中,但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把内部控制当作管理的附属。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中,承认内部控制超越了与财务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时,亦已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联系性,但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这一变化的标志是1988年4月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的颁布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解释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及它们的具体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为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
纵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轨迹,其理论和概念的演变就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和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源于内部牵制的理论假设,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形成了业务处理程序化、业务分工标准化、企业员工间协作与制约制度化,以及与经营目标关联化的理论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于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重点集中在如何防弊纠错上,使内部控制在面对企业管理实际时显得过于消极和狭窄。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影响,以及90年代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兴起的冲击,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两种观点。虽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则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研究重点的转移,即逐步从一般向具体深化,并将内部控制“要素化”,体现了内部控制源于管理阶层的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源
(一)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理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方法论
20世纪4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生产技术的空前提高,其结果导致了生产迅速增长。一方面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形成了跨越地域的经济垄断集团;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职能部门增加,更需要从企业内部进行协调,以达到节约资源、防止差错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等经营目标。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包括组织机构、业务程序等在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机制。而此时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形成恰好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就控制论而言,它是一种研究由各种耦合元素组成的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尤其是以研究系统和经济过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控制经济过程为目的的经济控制论,成为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之一。这是因为内部控制理论在研究每个具体组织的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研究每个单位如何发挥它们应有的管理功能及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时所设立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机制和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正是依照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信息论也是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控制实质上就是一个通过收集、筛选、加工、传输的信息反馈的过程,以指导物流和资金流,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有效调控机制,其中信息是控制的源泉和依据。它的真实性、及时性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论的诞生,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且给人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依照这一理论观点,把企业当作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而内部控制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分析论文
摘要: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控制应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科学的成本控制系统,加强对整个价值链成本的控制,从而取得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价值链;成本控制
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识别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波特把价值作业分解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建筑砖块”形态,不仅考察这些“砖块”各自的性能,而且分析砖块与砖块间在空间上的相互结合方式,换句话说,价值链成本控制的重点是价值链间的连接部分。价值链连接关系按是否超出企业自身活动的空间分为两类:“内部连接关系”与“垂直连接关系”。内部连接关系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以消除无效、浪费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垂直连接关系则是发展进化了的过程思想,它把一种超越自身的、全面的作业链导入业务过程,以利于更彻底的本源分析。这种拓展了的分析可视为高级的、战略性的过程思想。本文介绍的就是这种价值链思想,并以业务的“空间过程”形态为实施对象展开的。这里的“空间过程”包括上游供应商群和下游客户群,对这种广域价值链作业活动的成本和价值分析,有助于确认企业及其所属产业的竞争地位和战略格局,识别上游和下游客户与企业的战略关系和协同效应,了解各利益群在整个产业上所占的利润贡献百分比,而彼此结为战略联盟,共同达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或识别兼并上游或下游相关企业的可能性。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价值链工具估计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
二、借鉴跨国企业的成本控制经验,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论文
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1)18世纪产业革命前:内部牵制。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2)18世纪产业革命后至20世纪40年代: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阶段的控制是为了牵制行为当事人无意的失误(错误)和有意的徇私舞弊行为而设置的内部相互控制、相互稽核的控制制度。(3)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第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并将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4)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内部控制”。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5)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了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开始关注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同时把企业的外部环境纳入企业控制的范围,这是控制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6)21世纪开始至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于2004年8月正式公布。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特点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来看,大致有一下几个特点:
(1)概念的变化: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方法观”到“过程观”,再到“风险观”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自然逻辑发展,反映出人们对于事物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2)控制内容的变化:内部控制从对行为人的单一控制发展为对企业组织的综合控制,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到对企业整体的系统控制。内部牵制阶段强调对于当事人的行为控制,以保护资产的安全;内部控制阶段强调企业内部各个组织部门的有效控制,以提高效率;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则强调整个企业系统,各个层次的全面控制与参与,从而形成对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生产目标等全面系统的控制。
磁悬浮轴承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自动化领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现代控制理论》作为控制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和基础性课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各大高校迫切需要开设实验课程来深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强耦合系统。通过对其研究,能直观反映出控制系统中诸如稳定性、能控能观性、系统收敛速度及系统抗干扰能力等抽象概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实操能力的增强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磁悬浮轴承;课程设计
1背景与课程介绍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基于传递函数的数学模型通常只能描述线性系统单个变量的输入输出关系。然而,许多实际系统是具有多个变量的复杂系统,上述传递函数法对此类系统的刻画就显得力不能及。20世纪50年代,随着卡尔曼滤波器的提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描述方法推动了控制理论由经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采用状态空间法进行系统建模分析时,可以选取一组由状态变量组成的微分方程刻画动态特性。这样可以有效全面地描述系统变量的运动状态,也便于分析初始状态对系统的影响。与此同时,该方法在处理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受到专家学者们重视,成为解决复杂工控系统的重要手段。作为自动控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和基础性课程,《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此课程涉及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在对某一工程系统对象进行数学建模时,要求有直观的工程应用背景,需要掌握动力学、电气学等物理知识,同时还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目前,现代控制理论相关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1-2]。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4.0等应用迅速扩展,对当前工程领域全链条化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从而推动未来工程领域实现重要变革。在自动化领域,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必须通过人才来实现,而工程教育是连接工程活动与工程人才的桥梁,这就迫切需要高等院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材只是对这些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学生们对此并没有直观深刻的认识,更是缺少理论知识到实际工程的应用环节。长此以往,就将导致学生的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为了让高校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解决新时代工程实际难题的所需技术无缝衔接,实施实践性教学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磁悬浮轴承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现代控制理论研究对象,具有控制理论、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3]。以四自由度磁轴承为仿真模型,通过现代控制理论的课程设计,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不同控制方法,自主设计控制器与控制系统,实现对磁轴承的静态悬浮控制。此外,引入开放式实验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1.1四自由度磁轴承简介
采用传统轴承作为支承部件的旋转机械存在如摩擦、磨损、转速受限等不可避免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与传统轴承相比,磁悬浮轴承是一种转子与定子之间无摩擦的新型支承技术[4],其具有摩擦损耗小,无须润滑,寿命长,寿命高潜在的高控制精度,以及长期高速运行等优点。鉴于上述优点,磁悬浮轴承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中,如人工心脏泵、压缩机、高速铣削主轴、飞轮储能系统等电磁轴承。磁悬浮轴承具有不稳定性,需要设计控制器将系统极点配置到复平面的左半平面磁悬浮轴承通过在定子的内部缠绕线圈,通电后定子变成了电磁铁,进而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支撑着定子受力平衡并悬浮在轴承的中间位置。在恒定电流下,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力将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与此同时,采用速度和位置传感器实时测量转子的状态信息,并根据其状态的改变调节定子绕组中电流的大小。以径向四自由度磁轴承为对象,以o为左边原点,z轴为转子旋转轴,y轴为转子上下移动方向,x轴为转子前后移动方向,则磁悬浮转轴的运动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而可以得到转子的运动方程。(1)其中x(t)=xlxrylyrx·lx·ry·ly·r[]表示t时刻的状态,x1、xr分别表示转子在左、右两端磁轴承处水平方向位移,y1、yr分别表示转子在左、右两端磁轴承处垂直方向位移,u(t)表示t时刻的控制输入,系统矩阵A,B如下:
系统控制理论的环境工程设计论文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系统控制理论
环境工程设计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包含若干个子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缺乏系统思维,孤立、片面地理解系统控制理论,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等相关内容割裂开来,不能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以形成合理认知体系,则不能够全面、联系、突出重点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利用思维树模型可培养系统思维能力,[6]强化系统控制理论在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应用,将一项工程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角度清晰的表示出来(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如下图1所示)。
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系统控制理论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对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这一阶段包括工程概述、工程方案、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近远期结合问题、工程效益分析、工程进度安排、存在问题及建议以及附图附件等内容。在这一系统中,用最优化分析解决问题,即在本系统的运筹中,控制策略要使工程净效益最大,而费用尽可能地小(可视为负效益)。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负效益,必须在一定的工程规律和条件的约束下,按照最优化原则,结合工程分析考虑工程方案必选优化,对整个工程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求负效益最小,而只要求负效益尽可能减少。这是由于在环境工程设计中,最优解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7]
3工程设计阶段的系统控制理论
在此阶段,环境工程设计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可将系统控制的重点分别集中在组织系统的输入、转换过程和输出3个阶段,由此形成3种不同的控制类型: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8]
工商管理论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探源
摘要: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内部控制,从其产生至今,已经历了发展和完善两个阶段。透过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即: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一、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溯
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主体内容的构建,其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见,散布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实务中,但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把内部控制当作管理的附属。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中,承认内部控制超越了与财务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时,亦已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联系性,但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这一变化的标志是1988年4月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的颁布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解释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及它们的具体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为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
纵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轨迹,其理论和概念的演变就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和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源于内部牵制的理论假设,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形成了业务处理程序化、业务分工标准化、企业员工间协作与制约制度化,以及与经营目标关联化的理论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于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重点集中在如何防弊纠错上,使内部控制在面对企业管理实际时显得过于消极和狭窄。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影响,以及90年代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兴起的冲击,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两种观点。虽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则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研究重点的转移,即逐步从一般向具体深化,并将内部控制“要素化”,体现了内部控制源于管理阶层的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源
美国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和完善研究论文
摘要:内部控制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的演变。内部牵制思想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到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理论界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即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来。前者在于报告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
一、内部控制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
这一时期的内部牵制本质上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无论从概念和方法上都比较单一,可称为单要素内部控制。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内部牵制的萌芽。在20世纪40年代前,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以纠错防弊为主要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段,以钱财和会计事项为控制对象的一种管理手段。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苏美尔文化的史料记载中会计账簿数字边的标记、古埃及谷物和银子入库时的职务分离、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的“双人记账”、我国周朝留下的记录“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均反映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理。内部牵制的实践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当时经手钱财的人用各种标志来记录财物的生产和使用情况;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会计体系的成熟,以意大利复式簿记的出现为标志,内部牵制发展为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一定程度的岗位分离;1905年,L.R.Dicksee提出了内部牵制的三个要素: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1912年蒙可马利出版的《审计——理论与实践》表达了内部牵制思想的理念;1930年,GeorgeE.Bennett将内部牵制定义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二是内部会计控制。1934年美国颁布《证券交易法》,第一次使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术语,作为根除“大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根本措施之一。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第一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193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公布的《审计程序文告第1号》中第一次增加了内部控制审查的内容。但是,审计界、会计界和管理界真正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应用上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此后内部控制的内容逐渐丰富。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宋至70年代)
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发展突破了原有的仅在会计领域的控制,延伸到管理领域,此时的内部控制可称为两要素内部控制。194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在其《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又明确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这对于原先的内部会计控制从理念上来说是一大进步。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发表了《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将内部控制界定为:一个企业为保护资产完整、保护会计资料的准确和可靠、提高经营效率、贯彻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所制订的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从该概念可以看出,该定义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三个目标: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按照该定义,内部控制已开始突破与财务会计直接关的控制局限,包括了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相统计分析并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等内容。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指出:内部控制,从广义上既包括会计控制又包括管理特征的控制。因此,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区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涉及与财务安全和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方法和程序,后者则是与贯彻管理方针和提高经营效率有关的方法和程序,这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来。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公告第33号》指出:独立审计人员主要关注会计控制,但如果独立审计人员认为某些管理控制可能对财务记录可靠性有影响,则应当考虑评价管理控制,这是从审计视角将内部控制从会计领域延伸到管理领域,扩大了独立审计师的审计范围。197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将以往的《审计程序公告》进行汇编,以《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SASNo.1)重新公布,并给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下了一个详细的定义。该定义指出:会计控制是与资产安全、财务记录可靠及下列事项提供合理保证的组织结构、程序及记录:(1)交易的实施是依据管理当局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2)交易的记录满足能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应用于会计报告的其他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和保持资产的经管责任的需要;(3)只能根据管理当局的授权才能接近资产;(4)账面数定期与实际数核对,并对差异采取恰当行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确保交易由管理当局授权的组织结构、程序及有关记录,这种授权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相联系的管理功能,并且是会计控制的起点。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指出: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论文
一、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溯
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主体内容的构建,其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见,散布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实务中,但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把内部控制当作管理的附属。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中,承认内部控制超越了与财务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时,亦已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联系性,但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这一变化的标志是1988年4月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的颁布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解释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及它们的具体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为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
纵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轨迹,其理论和概念的演变就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和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源于内部牵制的理论假设,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形成了业务处理程序化、业务分工标准化、企业员工间协作与制约制度化,以及与经营目标关联化的理论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于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重点集中在如何防弊纠错上,使内部控制在面对企业管理实际时显得过于消极和狭窄。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影响,以及90年代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兴起的冲击,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两种观点。虽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则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研究重点的转移,即逐步从一般向具体深化,并将内部控制“要素化”,体现了内部控制源于管理阶层的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源
(一)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理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方法论
20世纪4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生产技术的空前提高,其结果导致了生产迅速增长。一方面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形成了跨越地域的经济垄断集团;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职能部门增加,更需要从企业内部进行协调,以达到节约资源、防止差错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等经营目标。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包括组织机构、业务程序等在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机制。而此时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形成恰好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就控制论而言,它是一种研究由各种耦合元素组成的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尤其是以研究系统和经济过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控制经济过程为目的的经济控制论,成为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之一。这是因为内部控制理论在研究每个具体组织的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研究每个单位如何发挥它们应有的管理功能及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时所设立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机制和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正是依照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信息论也是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控制实质上就是一个通过收集、筛选、加工、传输的信息反馈的过程,以指导物流和资金流,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有效调控机制,其中信息是控制的源泉和依据。它的真实性、及时性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论的诞生,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且给人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依照这一理论观点,把企业当作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而内部控制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动态控制理论在项目成本监管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施工企业都以低标中标,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开展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分析,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在施工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已多年,但动态控制方法的运用仍然得不到普及。尽管受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上马的水利基建项目多,但是许多施工企业还是不重视运用动态控制办法指导施工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控制只处在相当粗放的阶段,不利于施工成本目标的实现和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1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
1.1项目目标分解
属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它是将施工项目的目标(如施工成本)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如施工计划成本)。
1.2项目目标收集
属项目目标的动态跟踪。它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如实际施工成本等。
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定义出发点过于狭隘、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忽视了控制主体不同,内部控制目标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目前会计界尚未提出内部控制假设这一命题、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资产安全控制、经营绩效控制、通过合理的薪金制度、职务晋升制度等加以实施等,具体请详见。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什么是内部控制?理论界存在各种观点。由于表述众多,本文仅选择几个权威定义进行分析。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