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1 00:11: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控制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力营销审计关键控制点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厂网分开以后已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输配电网坚强化建设与电量经营精益化管理得到了有效加强。随着输配分开改革的进一步落实,电力营销工作将成为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核心工作,如何针对现阶段的电力营销,建立科学规范的审计流程,制订与落实常态化的审计制度,采用高效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实行审计关口前移,将收入审计拓展至电力营销专项审计领域,对于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精益化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要使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审计适应、满足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审计监督、审计工作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强化内控制度审计,评价营销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电力营销内部控制制度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及电力营销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实保障。电力营销审计首要的任务即在于熟练掌握营销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对审计程序的考察,科学地评估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就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一是审查电力营销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评价电力营销管理制度能否覆盖营销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不重复、无遗漏;就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衔接的紧密性,着重考察各管理环节间是否存在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二是审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不相容职务分离、业务授权及资产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对各类用户实行抽样的“穿行测试”,对用电申请、勘察设计、施工直至落实电价政策、抄表收费的全过程进行严格审查。
二、熟悉电力营销业务,掌握营销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电力营销内部控制制度是电力营销工作顺利展开的可靠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首先熟练掌握电力营销业务及营销管理规章制度,才能更为科学、准确地把握好营销审计的关键点,严抓薄弱环节,不断健全与完善营销审计内控制度。从供电企业运行机制看,各地市供电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集中于区、县分公司,用户原始信息录入、售电量抄录以及售电费的发行、回收及上缴是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审计应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地分解至各子流程中的审计风险控制环节、控制点。
(一)报装流程1.相关费用的收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费用流向是否正常,是否存入三产帐户。2.用户基本资料与信息系统录入信息是否一致。
院校财务审计的控制点
一、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一)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和审计电算化并存。现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内部财务审计的必备工具,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审计人员通常只是从财务部门将财务数据拷贝下来后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再花大量的时间审查纸质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只发挥了辅助审计功能,在对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利用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等更高层次的审计电算化应用上相对滞后。
(二)现有的审计软件和财务软件不相容。由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比财务管理信息化起步要晚,目前投入市场的针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成熟软件仍然缺乏,适合高校内部审计特点的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软件尚未有效普及。同时,在现有的财务软件设计中大多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软件接口,由于不能和被审计对象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链接,直接获取审计所需信息,使得在财务软件中嵌入适时跟踪监控的审计程序难以实现,审计软件的数据采集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对象从传统的纸质账目变成了种类繁多的电子数据,审计手段从手工审计升级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人员由于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缺乏深层次的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已不能满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既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又掌握较深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一)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是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核心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将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系统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分工与手工条件下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座谈、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了解系统的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若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合理、不健全或执行乏力,则必须实施详细全面的审计并予以提示,从而降低风险。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研究
摘要:通过对某生产三甲基苯醌的化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合企业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并采用工程分析及经验法总结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
化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工艺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可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化工企业生产工艺一般均采用管道、反应釜等密闭系统,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存在于生产的某个关键环节中,因此,掌握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是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有效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某生产三甲基苯醌的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情况,综合分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1内容与方法
1.1评价对象
某化工企业生产三甲基苯醌规模达年产2000t,含一主生产车间及配套的控制室、仓库、检维修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公共辅助单元。
浅谈企业费用的内部控制点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研发人员人工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指在企业中专门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全年的工资薪金,例如:基本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等。尽管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可以列入,严格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不能包含研发人员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等。另外如果研发人员是企业外聘的,那么还应该包括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二)研发的直接投入费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的直接投入主要是指企业为了研究开发新的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的支出。例如:水和燃料的使用费用,新产品的检验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用,进行科学实验的试验费用等均属于企业研发的直接投入。(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长期待摊费用这项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购置的仪器、设备、以及在研发中使用的建筑物的折旧费用等,还包括研发设施在改建、改装、维修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在财务理论中,这些费用都属于间接费用,发生的数额将与企业采取的折旧方法、摊销方法紧密相关。故此,必须对折旧的年限、方法、残值等做出必要的限定。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研发设施改建、装修、维修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要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来进行账务处理。(四)研发设计费用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过程中,必然会在工序、操作特性等方面发生设计费用。(五)研发中装备调试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指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但是,为大规模、批量、商业化生产而发生的工装准备费用不计入装备调试费。(六)研发中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指在研发过程中根据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而发生的费用摊销。例如:专利、非专利费用、专有技术、许可证等。(七)研发中发生的委托外部研究开发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由于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境外机构等进行研究开发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建议企业也可以将委托外部个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与个人签订合同并超过183天后将相关费用转化为人员人工费用来进行核算。(八)研发中发生的其他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指为了研发活动而发生的其他费用。例如:与研发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培养费、保险费等,这些费用一般均不能超过研发开发总费用的10%。
研发项目中对研发费用的内部控制点分析
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征收的所得税税率是15%,这种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得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案例表明,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虚构研发费用的现象。例如:利用假发票,虚构研发人员工资,虚构研发项目,还有的企业将并不属于研发项目费用支出也列入到研发费用中。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必须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内部控制,具体控制点如下:(一)企业组织架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各层级机构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虚构研发费用的舞弊现象的发生,根源在于没有科学、健全、有效的企业组织架构。如果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的有效衔接,健全的研发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控制成效。(二)预算控制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用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以达到企业资源有效配置。研发费用预算控制包括编制、执行过程、调整、反馈、考核控制。研发经费预算一般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编制研发项目预算。编制预算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研发目标,技术方案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预期的事项以及企业的现有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的配置状况,按照费用类别和费用标准,估算编制。必要时外聘专业机构进行编制。预算控制是对研发费用的事前控制,通过成本费用的实绩与预算的对比,达到对研发费用的总体控制。(三)人力资源的内部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决定的。这是全体研发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果。在企业的研发费用中最主要的一项研发费用就是研发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的支出,企业存在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或舞弊,导致研发成本过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对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必须进行严格控制,明确研发人员人工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防止人为虚构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多计入到企业的研发费用中。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将不属于研发人员的工资而作为研发人员工资计入研发费用的行为,可以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政策来进行控制。如:从员工的聘用开始,一直到培训、薪金、考核、奖惩、对商业机密的保密性限制与规定等。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出现差错,那么将加大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另外,企业的不同部门由于承担的工作责任不同,工作的难度不同,工作的环境不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人员掌握的知识水平不同,导致企业员工之间的工资存在着差异。企业可以通过对研发人员的工资的计算方式、支付方式来进行控制,来判断是否在研发人员的工资中加入了别的部门的费用支出。通过对研发人员工资和奖金计算的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杜绝那些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四)其他相关费用的控制这部分内部控制点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采购的研发设备、研发材料、等相关费用。企业应建立研发费用报销制度,明确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以防止人为虚构和混入其他相关费用。如对采购的研发设备、研发材料等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对资产的请购、审批、执行、验收保管、记录等环节的职责分开来进行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对各环节职责的分离、对资产的复核、验收、领用、盘点等工作。对于研发使用资产的领用,也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内部控制点,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判断资产从请购到领用是否符合研发部门的研发项目预算,确保资产属于研发项目使用。(五)对研发费用核算的控制企业可以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来对研发费用进行控制。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立明细账———研发费用。并按照研发项目来进行归集和核算。再在研发项目下按照工作的需要来设置工资、实验材料、差旅费、咨询费等进行明细核算。有的费用是不应该进入研发费用的。例如:企业在境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费、诉讼费都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来进行核算,而不应纳入研发费用进行管理。因此,对研发费用的明细核算控制也是企业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控制点之一。总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研发费用而言,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合理设计以及有效性执行。企业必须做好对这些费用的控制,以此来降低企业研发费用的发生和研发风险的出现。
本文作者:薛卫忠工作单位:常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授权房产物业公司修缮风险控制点
综合性集团的业务跨度较大,且各个单位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和业务特点千差万别,《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业务层面的控制内容不可能涵盖一些行业性较强的企业,故针对这类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有赖于企业内部熟悉控制环境的人员自己编制探索。本文所介绍的针对授权房产物业公司修缮工程的业务流程是笔者根据其在集团性公司所积累的审计经验,有针对性的为防范各种弊端所制定的部分业务控制流程,由于篇幅所限,故主要针对部分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行相关分析。
一、授权房产的修缮管理
授权房产指的是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授权各区房产集团管理经营的公房资产。此类物业公司管理的居住类房屋有两类,一类就是日益由于买下产权而减少的授权房产,亦叫公房;另一类就是所谓买下产权的售后公房,亦叫私房。在此类物业公司发生修缮业务,其资金来源分两块,一是公房缴纳的租金部分,用于公房的维修;另一种就是针对不同的修缮部位,运用三项维修资金,维修资金来源于买下产权时的部分资金,它分为维修资金、电梯水泵资金、街坊养护资金。房屋的承重结构、公共部位、公共设备的修缮、更新,在维修资金中按各业主的房屋面积分摊列支;高层电梯水泵大修理、更新,在电梯水泵资金中列支;公共设施(道路、照明路灯、绿化)的修缮、更新在街坊养护资金中列支。
二、授权房产修缮工程的业务流程(适用于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的工程)
立项→订立合同→施工监控→验收阶段→委托审计或内部审计→分摊与结算→支付工程款流程→财务控制→归档→评价
三、业务流程的控制
营运资金融资模式及财务风险控制点探讨
摘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市场经济的进步,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短期营运资金的形式,来进行融资。由于融资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针对营运资金融资模式及其财务风险控制点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运资金融资;财务风险;控制点
从价值目标与价值风险的角度来看,营运资金融资的资本提供者和传统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使用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为之构成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控制点。在本文中,文章试图以理论的角度,来对各种融资模式情况中,资本投入者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作出对比,找出差异,并找出各种财务风险的关键控制点,以期为企业的营运资金融资作出简单的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受融资模式影响的内在逻辑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在产业资本从资本循环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企业所依赖的,一般都是长时间投入的大量长期融资,并因此而使得其包含了传统的银行模式与市场模式这两种基本模式。通常来说,当其从生产循环开始的时候,供应商垫支的资本在经过销售循环之后,会再回到生产循环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由供应商所提供的,并以此来使之形成应付账款融资。如果资本从销售循环开始时,那么,顾客所提供的资本就会在经过生产循环之后,回到销售循环当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顾客提供的,以此来形成预收账款融资。
二、企业营运资金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瓦屋面渗漏的顽症原因以及渗漏的控制点论文
[摘要]目前一些城市在建筑装门面审批时,统一规定屋面设计方案取消平屋面,取而代之的是阁楼层、坡屋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屋面单调、呆板的风格,给城市建设增添许多亮点。但不少瓦屋面工程竣工时或使用不久就在檐口、天沟、泛水等部位出现渗漏,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实例分析瓦屋面渗漏的顽症原因以及渗漏的控制点。
[关键词]瓦屋面工程渗漏控制点
一、工程项目实例
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0000m2,共10个单位工程项目,住宅建筑设计为六层,层高为3.0m,顶层设计为阁楼,每户均有一个晒台,屋面为双向坡屋面,坡度为30℃,屋面排水方式设计为双坡自由排水.按设计图纸要求构造从下至上为:(1)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4mm厚SBS改性沥清卷材防水层;(4)80厚聚苯板容量18kg/m3;(5)30厚细石砼找平层,其中铺设50×50的钢丝网;(6)1:3水泥砂浆卧装饰平瓦并挂铜线。该工程施工期间下载赶上雨季,竣工验收时及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少渗漏,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渗漏原因分析中发现了反常情况,施工到坡屋面封顶后做完成找平层时,曾遇到过连雨天,当时渗漏的现象不是很严重,仅在老虎窗根、管道根部偶有发生。在瓦屋面施工结束后,渗漏现象却非常严重。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主要有防水设计及构造不合理,施工操作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
二、解决瓦屋面防水的渗漏控制点
1.设计方面需要完善的防水设计、防水构造。
控制点在工业与组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控制点测量影响因素工作态度工作行为
论文摘要:控制点是一种稳定的人格变量,描述了个体对外界环境和事件的控制感,包含内控和外控两个维度。控制点对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等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人际交往和领导者行为等工作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工作结果。本文在对控制点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应该在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有所加强。
人格理论的发展带动了心理学各领域的进步,人格因素在工作中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研究学者的关注。控制点体现了个体对外界环境和事件的控制感,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变量,它对幸福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领导者的行为等工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控制点的内涵
控制点的概念由Rotter(1966)首先提出,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由目标或者强化的重要性或者特性决定,而且由人对这个目标的期望决定。控制点是个体对于事件结果在自己控制之内还是之外的一般期望。Lefcourt(1972)认为控制点是指对自己决定生活结果的信念。内控者认为自己努力就能够决定自己生活的结果,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由超出自身的力量决定的,像运气、机会或者有权利的他人的帮助。Spector(1988)认为控制点是一个人影响特定工作结果的信念。
控制点的测量
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应用建设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参与中国邮政ERP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经验,通过对内控评价审计模块的实际参与,将着重阐释邮政公司内控评价模型在ERP系统中建设过程及内控自动评级功能的创新设计,并展示其在企业管理中达到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内控评价模型;内控评价体系;自动评级
1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并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近年来,中国邮政业务不断快速发展,业务种类越来越复杂,管理幅度和跨度越来越大,风险管控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控评价频次不够,难以实现集团公司总部对各级企业加强全面内控评价的目标;传统内控评价侧重于对发现问题缺陷的定性分析,缺少定量分析方法;内控评价缺少监督,只能被动接受下属单位上报的经过“加工”的汇报材料,总部管控停留在事后检查层面。因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新设计和自主开发了ERP审计模块,首次搭建了适用于邮政公司的审计管理信息统一平台。内控审计模块是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ERP、《内控手册》、内控风险矩阵、缺陷汇总表、内控评价规范等基础上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创新融入内控自动评级功能,实现内控评价全流程信息化,形成内控评价体系。
2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内涵
2.1内部控制评价的含义。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2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并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具体目标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确保企业经营业务的合法合规性;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为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热量计量收费管理论文
摘要:阐述了热量计量收费的必要性及其引起的变化,分析了热量计量收费后直连网、间连网和混连网的不同调节方案,并介绍了按户计量收费对供热造成的各方面影响。
1前言
我国现行的按建筑面积计算热费的供热收费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其弊病显而易见。首先,由于用户用热多少和用户付费多少无关,用户不会关心供热能耗问题,抑制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用户由于没有供热的调节手段,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室内温度,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由于目前的种种原因,供热公司收取热费成为一个难题,使供热公司正常运行难以进行,不利于供热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第四,这种收费体制不利于激励供热公司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容易产生垄断性掩盖竞争性、政策性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的倾向。这一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依照热量计量收费势在必行。根据建设部2000年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从2000年10月起,所有利用集中供热的新建住宅,“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在按户依照热量计量收费后,收费体制将发生根本变化,“热”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虽然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但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2按供热面积收费体制下热网调节方案
在现有的按面积收费体制下用户无法调节流量,供热公司以定流量或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方案进行运行,调节的主动权在供热公司。因此,从技术角度看热网正常供热只要做到:
*保证流量分配均匀:在初调节时把用户的水流量调整到所要求的设计流量,即流量按供热面积分配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