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22:39: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空间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空间经济

空间经济计量学模型透析

1974年5月2日J.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Tilburg,蒂尔堡)大会致词时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SpatialEconometrics)的名词,关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想法,他在1966年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查看全文

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论文

1974年5月2日J.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Tilburg,蒂尔堡)大会致词时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SpatialEconometrics)的名词,关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想法,他在1966年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查看全文

空间经济学现实体制以及发展途径

由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空间经济学旨在解释空间中经济活动的聚集现象和机制,作为将空间纳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尝试,被称为经济学的“第四次以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为特征的革命”,克鲁格曼本人也借此贡献荣膺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这个被经济学家视为“漂亮娃”的理论,在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眼中却不过是“丑小鸭”,他们批评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和数学模型,认为奉行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并不能有效揭示经济空间中的现实机制。因此,围绕着空间经济学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性存在着重大理论争议。这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该问题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系统的质疑,直接关系到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本文力图揭示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的聚集机制的内在本质,指出它所揭示的聚集生成机制超越了非现实系统假设与数学模型的外在理论形式,其循环积累的正反馈机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经济空间理论的静态、机械的先验论与构成论,从生成机制的动态过程中揭示出空间经济学聚集的现实机制,从而给空间经济学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展示空间经济学真正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一、空间经济学非现实假设与现实结论的争议

1.非现实系统假设批判。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非现实系统假设。谢泼德指出,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视为同质化的、一维的和牛顿力学的。1]152马丁批评克鲁格曼等人给空间理论研究穿上的数学化“主流”的紧身衣使空间经济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视了,例如在空间集聚模型中有着重要表现的历史和路径依赖的概念。“历史”并非指“真实”的历史,即实际空间聚集并未伴随着真实的和特殊背景的时间段演化,区位模型中的时间概念是抽象逻辑的或模拟的。同样,“路径依赖”也是简化的模拟或解决序列,其程度和区域形式仅仅由区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条件和参数决定,而非由技术、制度与社会演化中真实复杂的、地方化嵌入的及自发的社会一历史过程所决定。桑雷认为空间经济学在简单的两区域基础模型发展到多区域经济和引入农业运输成本趋势中始终存在非现实主义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现实性条件后来发生了变化。

2.非现实系统假设与现实性结论。一些经济哲学家认为,尽管对空间经济学非现实性模型的指责在多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模型所展现的真实世界现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实的(或近似为真实),故可得出现实性结论。他们认为,由于克鲁格曼关注复杂性的易处理性,其系统模型自身要求简化许多现实方面,侵犯了全局真理①;克鲁格曼认可新古典经济分析是一种有用的虚构,或者说是对有用的虚构的利用,尽管这些虚构在字面上是非真实的,侵犯了绝对真理标准②。系统地侵犯全局真理与绝对真理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谬误”。然而当谬误是关于研究现象的非本质/非相关特征或是仅被暂时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务于对本质和相关特征的真理追求时,借助于这些谬误空间经济学能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这些经济哲学家同时注意到,克鲁格曼将科学发现的目标视为在实用考虑的约束下追求相关方面的真理,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以识别真实世界现象的本质元素为目标。

查看全文

探索桥海经济的空间经济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理解

对发展中国家的的空间发展规划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成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和空间相对均衡阶段,通过近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字主要通过第四个阶段,即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阶段)来看待长三角区域经济。在此阶段中,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在前期的发展过程铺垫下得以加强,由此发展的结果是边缘区域产生出次中心,达到与核心区域原先的同等规模,基本上达到互相平衡的状态。

(二)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中,沪宁杭不仅是行政中心,而且是区域中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的作用和地位逐年上升,而南京和杭州的地位在近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作用下,发展地位受到消弱,长三角内部的三边关系不均衡,影响到了长三角城市带中其为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三角”难以在实际意义上形成。

二、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体现

查看全文

财政行为空间经济分析方法与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正经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扩大和由此引发的区域间结构性矛盾多发期。国家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如何运用财政手段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关键在于实现财政着力点的转变,即由当前偏重于“逆风向行事”的宏观调控,向逐步加大区域发展协调和空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转变。一方面,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财政直接作用于调控对象(个人、企业和区域),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另一方面,财政行为会通过影响和改变微观主体行为而产生商品、要素等的区域间流动,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为通过有空间差别的财政行为选择来优化经济结构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能。在技术、知识与创新等第二天性(SecondNatureGeography)逐步取代自然资源禀赋等第一天性(FirstNatureGeography)成为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条件下,如果能够对财政行为的空间影响进行甄别与检测,就可通过采取财政资源的空间配置策略来引导要素、商品的流动,进而优化经济空间,获得动态收益,提高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速度。这不但可以通过要素的空间流动纠正要素空间上的错误配置,扭转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不均衡趋势,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还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短期调节与长期增长的有机结合。不同于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影响的间接性和全域性,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和局域性的,它既与时间有关,更与空间高度相关。事实上,无论是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城、乡“二元”结构财政体制,还是1980年“分灶吃饭”体制下对广东、江苏和福建实行的不同于其他省区的包干政策,一系列财政经济实践均表明,我国政府一直奉行的是有空间差别的财政政策,但相关研究却十分少见。因此,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

一、基本问题

1、研究方法

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就是要揭示财政行为、空间经济结构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缺少基于空间视角的财政行为分析工具,是当前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缺陷。一方面,基于无空间维度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宏观财政调控将政府带入了一个物价稳定与失业(增长)难以兼得的两难选择困境;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宏观视角的“乘数效应”理论与“挤出效应”理论仅能从总量上解释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无法描述与检验财政的空间经济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此,旨在研究政府财政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空间财政理论与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需求前景。尽管公共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有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萨缪尔逊的公共物品理论、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和布坎南的“俱乐部物品”理论等许多包含空间因素的财政理论,但他们并没有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发展能够解释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影响的理论。这是因为尽管对区位选择的关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与“时间”变量不同,“空间”变量长期以来都未能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区位问题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盲点”,是因为空间经济分析必先处理好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市场结构问题,这使得它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家熟悉的建模技术无法解决的“瓶颈”。正如克鲁格曼所说,“在空间经济分析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企业问题,事实上根本无从下手”[1]。因此,经济理论的发展,更准确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进步是空间财政理论产生的前提与基础。自上世纪末把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空间概念重新引入至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以来,从空间角度讨论政府财政行为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尽管此类研究大多是将财政行为的空间影响作为一种能够被观测到的重要经济现象来描述,而非系统理论,但因其分析所遵循的理论前提和使用的分析工具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得出了诸如财政收支对区域经济聚集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等许多主流方法无法得出的结论,验证了财政行为在相邻区域间的溢出、政府间财政政策上的策略互动都会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等许多主流方法下无法验证的财政现象,因而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与生命力。这种不同于所谓主流的空间经济分析在方法上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是“块状经济”的假设,即通过改变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是“平滑经济”的假设,赋予经济分析中关于要素流动不同的含义,使得区域经济具有非线性和不连续特征下的多重均衡和黏性效应等特性,从而为描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结构演变奠定了基础;第二,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D———S垄断竞争模型,成功解决了描述要素空间聚集与扩散的技术难题,从而为讨论包括财政在内的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的各种因素成为可能;第三,以空间或区位为基础变量的建模方法,使得空间经济分析具备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为分析财政行为是如何和怎样改变个人和企业等微观主体行为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方法。

2、核心命题

空间财政理论的核心命题即为揭示财政行为的空间效应。以核心———边缘模型为基础的空间经济理论主要是解释经济的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内生作用机制,并发展出了描述这种内生作用机制的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等理论诠释工具。其核心概念是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交易成本(运输成本)和区位选择。空间财政理论就是以上述空间分析工具和核心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微观角度研究、诠释财政行为影响和改变经济聚集与扩散趋势及其内生作用机制。从现有公共经济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及其财政实践来看,财政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对空间经济分布产生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既得到了现有理论的支持和经验研究的检验,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二是对这些财政行为的大量最新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的同时也会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空间聚集与外溢,且其受益范围在空间上存在距离衰减。三是关于政府间竞争的研究表明,相互学习和模仿已经成为各国内部政府间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且这种相互竞争中的“干中学”将导致政府间财政行为上的策略互动与趋同。这就是说,现有理论与经验(实证)研究成果支持的财政行为空间效应有三类,即经济增长的“局域拉动效应”、区域间外溢的“距离衰减效应”和政府间财政政策选择上的“策略互动效应”。虽然关于税收与公共支出等财政行为的作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空间经济理论新的拓展方向之一,但对上述财政行为三类空间效应的讨论仍然十分零散,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对财政行为效应某个方面的检验或验证,更没有形成严格遵循空间经济分析规范、能够涵盖三大财政行为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于财政行为的三大效应是如何通过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与市场拥挤效应影响经济空间聚集与扩散,更没有得到科学描述。因此,构建空间财政理论框架是一个全新课题。

查看全文

经济计量学模型研究论文

1974年5月2日J.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Tilburg,蒂尔堡)大会致词时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SpatialEconometrics)的名词,关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想法,他在1966年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查看全文

经济计量学模型研究论文

1974年5月2日J.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Tilburg,蒂尔堡)大会致词时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SpatialEconometrics)的名词,关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想法,他在1966年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查看全文

经济计量学模型研究论文

1974年5月2日J.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Tilburg,蒂尔堡)大会致词时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SpatialEconometrics)的名词,关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想法,他在1966年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查看全文

旅游业经济效应空间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体现在诸多方面,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加就业、转变经济结构及提升旅游业生产效率等。本文将基于湖南省地市旅游业空间差异特征与变化的分析,主要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方面,分析旅游业空间经济效应及差异特征。其中,旅游业规模相对差异及空间分布集中效应反映其内部差异的空间经济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反映邻近地区旅游业对某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外部效应。以湖南省各地(州、市)为分析样本,利用2001―2010年各地区旅游业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对湖南省地市旅游业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效应进行分析。其中,旅游业总收入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和。为使两种旅游收入数据具有可加性,利用2001-2010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值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进行换算,以使两种旅游收入的计量单位相一致,据此计算出历年各地市的旅游总收入。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湖南省统计局的《湖南省各市州统计公报》(2001-2010年)①。

2研究方法

2.1内部差异及其空间经济效应的评价方法

2.1.1规模相对差异与空间集中性的测度对规模水平或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值,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其规模差异程度,故在此用变异系数来测度规模相对差异。2.1.2内部差异空间经济效应的评价已有研究认为,在动态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逐渐降低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但这一结论忽略了静态上的考虑而值得进一步商榷,即在静态上,如果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大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则不计入旅游业的区域差异,总体经济的区域差异将更趋平衡,故在该时点上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将起到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例如:某时点上,假定旅游业的基尼系数为0.8,总体经济的发展更具平衡性,其基尼系数为0.5,此时如果不计入旅游业来计算该年总体经济的基尼系数,则该区域经济的基尼系数将会小于0.5。当然,这种扩大效应的大小受旅游业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影响,当旅游业收入所占比例越低,则其扩大效应也将越小。基于此,在时间动态的比较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缩小,并不能表明旅游业发展必然具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这需要结合静态分析的情况而定。即在静态上,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大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旅游业发展具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而动态上旅游业内部差异系数的降低,只表明旅游业自身的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在调整区域经济差异上却具有空间扩大效应,且随着其自身区域差异的缩小,这种扩大效应将不断减弱;另一方面,静态上具有缩小效应时,则动态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降低表明了其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在不断增强。

2.2外部关联性的空间经济效应测度

查看全文

空间计量经济增长分析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体制变化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作用显现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于空间经济发展的效果越来越突出。引入拓展模型可知,空间位置能够对区域内经济体制发展产生相应作用,区域经济类型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而产生变化。针对该问题引入空间计量经济,为经济管理提供科学化的分析模式,能够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出发为区域内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指导。为探讨空间计量经济视角下区域经济的增长,首先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分析,进而探讨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特点,并对我国经济区空间计量进行分析和横向比较,以助于明确区域经济增长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增长;区域经济

传统的针对空间单位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多采取横截面数据处理办法,依据相应的分析体系作系统分析研究,虽然具有相当的实效性,但往往存在相应的不足,尤其是空间经济增长变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对应内部个体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差异。所以,采取索洛-斯旺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方式,就空间位置的问题作专门分析,明确其和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关系,两者结合作对位处理,进而为空间计量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特点以及主要区域的差异特点进行对比,以帮助区域经济增长和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配和实施。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概述

(一)经济学模型。在空间计量经济研究当中,多应用经济学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经济学模型当中结合空间信息与位置信息,构架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对相应数据信息的整合,明确其较强的表现力,将其作为空间位置关联性研究的重要因素。一般在该模型研究之下,会通过距离标准和临界标准作空间区域上的划分。不同划分方式之下,将假设距离设为基础性研究信息,结合单位距离里的经纬数据,对研究对象和研究元素进行重点确定,为距离衡量提供相应的界定依据[1]。空间权重元素则在整体研究当中发挥相当的作用,尤其在空间临界判断当中,能够作为主要的研究依据。经济学模型主要有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在实际分析应用中使用较为普遍,相较于空间权重矩阵,其对于空间的依赖性相对较强,且模型当中使用的空间变量元素会出现相应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关联性较大,也就导致其在使用当中容易出现相当的滞后性。如误差项元素进入到模型当中,相应的变量均会受到影响,也就造成空间滞后项的产生,影响整体模型研究的实效性。空间误差模型则是针对空间经济分析中无法避免的误差现象提出的对应经济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就数据分析当中的误差风险进行对应处理,降低甚至避免误差的产生。(二)不同模型的选择。基于上述对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类和特点研究,可知不同的模型特点和优势各有不同,在区域空间经济增长分析中,需要针对区域的具体特质,选择对应的经济学模型。引用的经济学模型不同,源于多种现实原因。首先,在区域空间数据信息中存在着数据干扰的问题。当区域空间相互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也就避免了误差情况的发生。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结合具体情况作针对性分析,提炼空间内的多样信息,包括经济数据和变化参数等,在进行详细描述的前提下使得整体模型中的变化参数清晰,方便对经济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处理[2]。其次,区域特质不同,不同模型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也不同。为确保数据描述的准确性,就应当尽可能实现数据描述后的数据反应假说作对应的经济学处理,明确假说的实际状况。通常,计量数据如假定其不被拒绝,那么计量数据所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真,与经济增长情况相符。否则,该空间权重矩阵模型在研究当中未能采用有效分析办法,无法对区域内空间经济增长提供真实呈现。在具体的模型选择当中,应当利用特殊方式针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混杂性,可选择一种乃至两种模型进行分析。现行回归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优先性,源于其在模型数据处理与经济增长理论评估层面获得更佳完成效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均更突出。

二、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特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