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20:19: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克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及克制

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

1.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认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正确处理高校发展中内部和外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过程与结果等问题。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中,首先要注意高校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并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使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二是高校内部的协调,如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1.2践行科学教育发展观,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找准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正确定位发展目标和方向。要走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要根据当地特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人才的需求,培育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培养模式。要适当控制办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能被局部的、短期的“功利主义”阻碍可持续发展。使“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检验标准,否则,高校将面临着被兼并甚至倒闭的可能。

2高校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风险问题

查看全文

演唱时紧张心理克制论文

一、紧张的心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各种行为,从简单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部刺激产生的反应。

演唱时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状态不正常。所谓心理状态,指的是当前时刻脑功能的积极性水平或心理活动水平、起码水平,就是觉醒水平。这种心理活动水平,当遇到紧急时刻则产生应激状态,心理活动规律就可以表现出很大差异。歌者的觉醒水平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活动水平,在不同的应激状态下,调动各种潜力应付紧张局面也有所不同。

在舞台上演唱或在声乐比赛时,由于外界环境及自己身体内部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果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获得演唱的成功;反之,演唱就会受到影响。例如,许多歌者在演唱时,由于神经过度紧张,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心发慌、手冰凉、腿发抖、脸色苍白、汗流浃背、气血上浮、声嘶力竭、节奏不稳、走音离调等等。对此,历来中外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都有深刻的认识。

二、做好唱前准备克服紧张

那么如何做好唱前准备呢?第一,对一首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视练时间。熟练乐谱,注重音准、节奏、速度,一丝不苟、千锤百炼。第二,熟练歌词。歌词要背得纯熟,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第三,要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就像亲临舞台一样。第四,解决歌曲难点。要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分别磨练解决,如某个字、某个音、某个行腔等等都要准确无误。第五,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如果对于演唱的歌曲音域不合适,可反复试验,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使之在演唱时,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得心应手,适用自如。如果更改调后还是力不从心,就应当机立断,改换歌曲。第六,公开练习。在演唱之前,进行公开练习是为了多多锻炼自己,平时可请同学、同行、同事、老师听自己练习演唱,这种公开练习会减少视听、考试、演出、比赛时的紧张程度。第七,每当上场前,一定要静过一遍。无论歌曲生熟,还是歌者紧张与否,在上台演唱之前,集中注意力,像实际演唱一样,小声地静过一遍,这也会减少紧张。第八,苦练基本功。技能技巧不过硬,也会造成心理紧张,不是怕气要上浮,就是怕声音出不来;不是怕低音下不去,就是怕高音上不去。所以,基本功的训练也是不可忽略的。

查看全文

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制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还有很多潜能和作用等待我们发掘和利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是有缺点和不足的,只有通过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在研究和总结多媒体教学中,有几方面问题觉得必须注意克服。

1、留足思维时间: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不抢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害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3、机下留"情":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4、机下留"板":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5、还真实感于课堂: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科学能力。

查看全文

浮动的司法立场及其成因综述

摘要:转型时期的中国,还不存在确定的司法立场,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法一劳永逸地套用西方语境下的司法能动或者司法克制的理论。在当下中国,司法的立场是浮动的,司法能动或者司法克制,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简单的耦合。法官们,甚至同一个法官,选择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仅仅是概率和程度问题,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司法意识形态。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验证法官司法立场的变迁以及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转型中国;能动主义;克制主义;司法立场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司法立场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司法能动与克制的问题也争论不休。在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主张极端能动或者克制的已经淡出学界,妥协的意见似乎成为学界的主流,只是各有偏向而已。司法克制下的能动主义、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平衡等主张浮出水面。然而,什么样的司法状态才能够克制、温和、平衡呢?我想论者自己也无法掌握这个“火候”。这种学术主张也仅仅是“看上去很好”罢了。我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还不存在确定的司法立场,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法一劳永逸地套用西方语境下的司法能动或者司法克制的理论。在当下中国,司法的立场是浮动的,司法能动或者司法克制,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简单的耦合。法官们,甚至同一个法官,选择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仅仅是概率和程度问题,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司法意识形态。中国语境之下,法官深受体制内外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的司法立场与策略。

一、法官也是“官”

查看全文

党政班子道德修养经验交流

器量与胸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一个人幻想信心、品德涵养、价值追求、立场时令的综合表现。

在我们身边,少量党员指导干部,不注重党性涵养的增强和进步,素日喜欢交友“小兄弟”,暗里纵容“小喜好”,不知不觉地滑入了“小圈子”,热衷营建家族式糜烂的“小家庭”……垂垂地,器量变小了。

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原区委书记王雁在牢狱承受采访时就曾后悔地说:“从那些犯警商人可疑的谦和后面,我看到了他们从牙缝里宣布的冷笑!”虽然王雁身在高墙之内才看到“小兄弟的冷笑”,但对那些至今仍没看到并提防这种“冷笑”的少量党员指导干部来说却不掉为一个可贵的警示。

因小失大。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生涯、社交中的器量小问题在某些党员指导干部身上,显示得非常凸起。不少人的蜕化轨迹都与器量小息息相通。它比如潜入人体的癌细胞,思维不警觉,事前不预防,早期不医治,天然就会不时分散,最终开展到不成拾掇,致使吞噬整个生命。我们决不该把器量的重量看轻了,把它的效果看小了。

克制器量小的问题,一方面应从准则层面上做文章,如标准选人用人准则、增强党风廉政建立、完美干部考评准则等等;另一方面则应不时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涵养。从某种水平上说,这已是燃眉之急。一些党员指导干部器量小,就是由于本身党性涵养差,缺乏过硬的“免疫力”。因其器量“小”,他们放松了警觉,忽略了净化本人的社交圈,不克不及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择善而交。因党性涵养差,他们眼馋灯红酒绿,陶醉攀龙趋凤,追求随心所欲,“物必先腐然后虫生之”,被心怀叵测的人应用,被翻开缺口、打破防地。

克制器量小的问题,就要时辰切记我们党肩负的严重任务和效劳职责,立洪志,怀大局,守大义。党员指导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维防地,果断打破“小圈子”、“小兄弟”、“小喜好”、“小家庭”等小格式的羁绊。

查看全文

纪监干部适应时展交流材料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竞争敌手不是他人而是本人。要克制本身的自觉性,克制本人的缺陷和弱点及本人的范围性,最主要的不是打败他人而是本人。因而,更需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切实提高本人的综合本质,加强本人灵敏运用各类常识破解难题的才能。总书记在“七.一”主要发言中指出:活着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入转变的新情势下,精神懒惰的风险、才能不足的风险、离开群众的风险、消极腐败的风险,更加锋利地摆在全党面前。作为维护党的规律严厉性的纪检监察干部,更应提高本人抵挡风险才能,加强本身综合本质,以顺应新情势下反腐倡廉建立的需求,提高执纪为民程度,助推和谐社会发展。

(1)提高学习力。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基本功能力,也是党员干部生长提高的动力源泉。一要向文本学习,在阅读中提高学习力。文件、书本、报刊、媒体收集都是阅读对象。二要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学习力。实践是最好的教室,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三要向同事学习,在沟通中提高学习力。取同事之长补己之短。四要向群众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积聚了丰厚的实践经历。五要向指导学习。在察看中提高学习力,这种学习是指导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领会。

(2)提高调研力。经过查询研讨,综合状况、分析问题、披沙拣金、由表及里,提高调研力要处置好三个关系:一是既要查询又要研讨。不能只要查询没有研讨,经过查询去研讨新问题,总结新经历,提出新对策。二是既要留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又要擅长接收基层和群众发明的成功经历。

(3)提高反响力。首要是加强应急和应变的才能。一是要加强对突发事情的应急才能,在危殆面前要临危不惧,接受得起各类压力,决断决定计划,靠前批示,最大限制地节制和化解危机。二是要加强对严重转变的应变才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速,对指导干部的应变才能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做到实时反响,精确反响,预见能够呈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转变。

(4)提高判别力。重在提高判别事物、判别干事的精确率和前瞻性。要把准问题的性质,要精确判别工作格式。

(5)提高执行力。首要落实才能和操作才能组成。着重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强时间观念和效率认识。依照指导和上级交办的工作,要立足于早,争夺早启动早执行。二是要保证质量,注重实效。坚持质量第一、实效第一的准则。

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建立条件论文

内容择要:正当防卫是执法赋予黎民在国家,大众优点,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产业和其他权利受到非法侵陵时可接纳的正当行为,为制止其滥用,对其适用划定了严酷的条件,为掩护黎民人身清静,对暴力犯法划定了特别防卫的内容。

要害字:正当防卫,特别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看法

正当防卫属于正当行为中之一种,指为了使国家、大众优点、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产业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举行的非法侵陵,而接纳的克制非法侵陵的行为,对非法侵陵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刑法理论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我国刑法学界将这类情势上切合犯法组成要件,但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称作“扫除危害性行为”、“扫除违法性行为”大概“扫除犯法性行为”。)但是行为人所实验的正当防卫行为不得显着凌驾须要限度。

二.正当防卫的建立条件

为制止正当防卫被使用作为免去刑事责任的捏词,对正当防卫的建立做了严酷的限定条件。其中包括因由条件,时间条件,工具条件,主观条件,及限度条件。在此只阐发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和限度条件。

查看全文

司法公正的实质与模式

本文作者:张金来工作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在实现社会和谐的因素中,司法无疑处于关键位置,因为社会机制的顺利运转需要公正的司法来保障,否则将充满特权的专横和私力救济的失序。公正的司法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器、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社会秩序的文明宪兵。但在司法公正的尺度或标准问题上,学者们意见不一,这样不利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在考察中外司法公正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一、司法公正标准的多元视域

国外在司法公正标准问题上有不同观点。亚里士多德关于“良法”和“普遍服从”的命题实际上也提出了何为司法公正的问题,即,对于“恶法”,人们有理由不服从,如果司法部门依据“恶法”裁判,这样的司法当然不公正。自然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发展了这一观念,强调法律规则之上有更高的原则和社会利益,实际上赋予了司法部门一定程度的实现规则之外公正的使命。实证法学派则强调司法的“合法性”(legality),只要严格依据法律裁判,哪怕适用的法是“恶法”,司法也是公正的。这些观念上的分歧导致司法克制和司法能动的争论。德沃金从权利的视角考察司法公正,认为,司法公正必定使原告、被告的法定权利都能得到保障,当法官错误地对待法律权利时,便产生了不公正的问题。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治”模式,浓厚的宗法色彩,以及由此形成的“差序格局”,导致司法官吏和社会民众在总体上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在司法上,中国传统的司法公正理念浸润了礼法合一、儒法合流的文化因素,强调礼法结合、经义决狱、权时执法、法外施恩、以情化法、屈法申情(朱元璋甚至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固定下来),等等,在司法官员和社会公众眼中,司法只有充分尊重法律之外的某些因素才是公正的。当代中国学者在司法公正标准问题上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司法独立、无罪推定、禁止双重追诉等原则是对司法公正最低标准的规定,应当按照这些标准确定司法公正的内容。还有观点认为,司法公正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第一,严格适用实体法;第二,独立、廉洁、有效;第三,严格遵循程序;第四,准确认定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第五,裁判结果的公正。有人认为司法公正标准包括法律效果司法标准和社会效果司法标准。以上关于司法公正标准的多元视域各有其历史、社会和文化根基。就当代中国学者的观点来看,对司法公正标准的概括不够全面和系统。如,将司法公正标准仅仅归结为“司法独立,无罪推定,禁止双重追诉”等原则,过于简单化;“独立、廉洁、有效”的概括虽然涉及了司法制度结构和司法制度运行主体(法官)状况,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丰富,“裁判结果的公正”失于笼统;“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划分对司法制度本身结构、司法制度运行主体(法官)状况关注不够。

二、价值视域中的司法公正标准

本文认为,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制度及其运行主体(法官)的价值判断。具体来讲,司法公正指,司法制度运行主体、司法制度,在实现立法公正,并对立法公正进行矫正和补充,从而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中各自所呈现的、得到社会公众普遍赞同的良好状态和品性。从司法公正的价值内涵来界定司法公正标准较为清晰和全面。一方面,它有助于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司法公正作动态的、以人为中心的考察。另一方面,它赋予司法公正内涵以普遍性、正当性和开放性。

查看全文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学习体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此关键时期,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作出九项规定。为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决定在全县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具有时代性和高瞻性。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化力,必须有一种独特的品格严于律己。严于律己是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道德品质修养的一种境界,是执政为民,以法从政的内在途径。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和领导总是忽视或没有能力做到这个“自我要求”,遇事总是喜欢归咎于他人,不能清醒地看待事物,认识世界,在花花世界中眼花缭乱,为靡靡之音而纸醉金迷,心旌摇动,毁了防线。结果不但害了自己,更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给党和政府摸黑。成克杰、田凤山和从辉煌到末路中的领导干部等,就是平时放松了学习,没有做到克己自律,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各种考验,使自己从功臣、领导堕落为罪人。

一个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党员干部和领导,总是清醒地看待一切,认识一切,不会为花花世界所缭乱,不会被金钱所动摇,不会被美色等外物所诱惑和左右,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高尚品德去带动人、影响人和感化人。故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社会利益关系极为复杂的环境下,做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修炼:

(一)学习。“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学能使人明理,学能使人识道,学能使人高尚,只有提高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辩别力,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道德上的合法性,不学习则反之。当前,我们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更全面、更系统、更高的要求,我们如果不重视学习、放松学习,就不可能保自律,提高执政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克制。克制自己的欲望,是成功的秘诀。美国元勋富兰克林说:“自我克制体现了人类的勇气,是人类所有高尚品格的精髓,人类与纯粹动物的根本区别也在于自我控制,动物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人能做到自我控制。”如果一个人由本能与激情来支配,那么他就会完全丧失道德上的行动能力,会沦为强烈的个人欲望的奴隶,只有道德纪律与自我克制,才能抵制本能的冲动,才能把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当然,我们讲的克制并非机械僵死的,而是理性的克制。因为欲望既是一个人去争取成功的全部出发点,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源,人类的演变也表现为欲望扩张与实现欲望的手段相互推动的过程,人没有欲望,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所以,我们提倡的克制是指使欲望不致于脱离智慧、脱离道德范围和违背党性原则。

(三)勤俭。勤劳俭朴是中华之美德,它可以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赢得一切。古人,汉文帝刘恒就以节俭称著于世,他在位二十三年,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衣食住行仍与过去一样,一旦发现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立即改正,务求有利为民,他曾想建造一个露台,经工匠一计算,需花费百金,觉得过于破费,竟放弃了这个想法;平时他经常穿用黑色粗糙缝制的衣服,就连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裙也不许拖地;在为自己修造陵墓霸陵时,他命令都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装饰,还命令顺着山势建造,不准堆积高大坟墓,临死前还留遗嘱:“当今之世,咸嘉生恶死,原葬以被业,重服以伤生,吾葚不取。”并一再叮嘱丧事从简。正是文帝的节俭为群臣树立了榜样,从而使当时的社会风气崇俭为德,也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隋朝炀广皇帝生活奢侈,作风专横,短短几年断送江山。

查看全文

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

摘要:“怨恨”是现代西方社会所有紧张态势中一个如影随形的主题,它不仅是可供分析和考察的根源性现象,本身更是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路径。源于价值差异的怨恨不仅会导致价值冲突、拒斥价值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会以各种具有威胁性甚至破坏性的方式寻求自身价值的确定与承认。因此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个价值多元化与政治民主化得到普遍认同的政治生活中,这种怨恨的积聚和表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得到明晰的认识,并努力寻求克制怨恨的有效途径,以积极应对危机、减免伤害。这些不仅是西方政治学视野中怨恨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亦是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一直严肃对待和广泛探讨的重要课题,能够为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冲突提供富有创见性的参考。

关键词:怨恨;价值生成;政治动员;宽容;共识

引言

作为一条特殊的研究路径,“怨恨”在现代西方学界正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延伸。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一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诸多席卷全球的重大事件:比如先后相继的两次世界大战,从剑拔弩张的两极冷战到冲突不断的多极竞立,从迷惘一代到垮掉一代再到放弃一代的社会文化运动,数次重创社会发展的经济危机和源源不断的民族和宗教对抗,以及破坏性越发强大的恐怖主义活动等等。这些事件造成了空前而惊人的伤害,仅以战争为例,“在1900年至1999年之间,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或国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更发人深省的是,其中“平民死于战争的人数比例高得惊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5%,第二次世纪大战是50%,而20世纪90年代的战争则达到90%“。这些事件不仅为怨恨的滋生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而且使怨恨成为重要的考察视角:主要包括国家和民族等政治共同体中的冲突和对抗,宗教-政治叙事中的紧张结构,冷战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思潮和主义的评判性反思以及愈发炙手可热的恐怖主义研究等等。在大陆学界,除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零星的对怨恨理论的研究外,以怨恨为核心的政治分析还停留在萌芽阶段,没有一条从怨恨角度分析社会矛盾结构的专属路线。

西方政治学领域中的怨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怨恨的发生,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价值层面上的冲突;二是怨恨的动员,主要通过各类社会行为宣泄情绪、表明立场以及实施变革等。首先,关注怨恨在价值层面上的生成和诉求,是因为价值分歧是诸多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果怨恨本身蕴涵着价值观的诉求,那么它就应该对冲突的产生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点并非显而易见,弗林斯认为,”怨恨是否在各种宗教及教派的产生中发挥着作用,它们是否在积极真理的外表下制造着堕落的道德判断--这些还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怨恨在其他方面怀有相似疑惑的学者也非少数,对他们而言,怨恨只是研究道路上一个不值一跨的障碍,或许这种忽视值得商榷。其次,怨恨如果的确对各种冲突负有一定责任,那么究竟是以何种方式或路径释放其能量的?其后果又是如何?世界范畴内的各种冲突如同一个各种价值观一并登台的假面舞会,令其取下面具显露真容不但有助于发现冲突的根源,而且也能够为消除冲突寻得有效方法。从合作的角度出发,怨恨不仅是不合作的缘由之一,同时还具有与之相反的意义,即怨恨也能够为实现合作提供可以反而鉴之的动力。

同时,对于我们而言,西方政治学中的怨恨理论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镜头,能够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来审视当代西方世界中各种冲突和对抗的本质,同时也促使我们在面对充满怨恨积聚和动员的危机重重的世界时,思考如何建构起克制怨恨的机制,努力实现宽容、达成共识。而这一点,理应为不敌视世界和平与发展、依赖于广泛交流与合作的所有个人或群体都恪守的基本底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