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档案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8:00: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研档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实现困境
[摘要]船舶科研档案真实记录并见证了船舶科研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是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是科研创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充分挖掘船舶科研档案资源,实现船舶科研档案的价值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实现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基于资源整合视角提出建立船舶科研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的实现路径。
科研档案作为船舶行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记录了船舶军工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实施和过程管理、试验以及结题验收的全过程,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情报与知识价值,不仅是承研单位辉煌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更是国之重器高新技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如何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拓展利用渠道,将科研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利用价值,对促进船舶行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挖掘实现的必要性
(一)挖掘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可有效提高科研效率
船舶科研档案中存储了大型复杂型号工程管理组织经验,通过深层挖掘船舶科研档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科研经验帮助一线科研工作者解决研发设计、试验及组织协调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缩短研制周期,规避研制风险,提高科研效率。同时,挖掘船舶重大军工科技成果,可以助力科研新项目的立项与科技沉淀。
(二)挖掘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有利于推动科研创新
加强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监管思考
医院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与科研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业务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记载了展开及发展科研的过程、绩效,还客观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份完整规范的医学科研档案既可以随时为研究者提供科研进展情况,又是医院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做好和加强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院是一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百年老院,设有专职人员从事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现将笔者在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1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
医学科研档案是医院科技人员在从事与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最原始地记载了科学研究的详细和过程[1]。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载体,医学科研档案蕴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专利、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医学科研档案还是一种卫生资源,对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使用价值的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2]。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档案不仅涉及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医疗文书档案、病理切片资料、X线胶片、各种检查图文资料等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种不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作为保管档案的一个载体。但是,科研档案管理不同于医院档案管理,因为两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不同。
2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
综合来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科研档案形成的周期较长,专业性强且学科突出。由于展开的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形成的周期较长,因此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性过程,且涉及的材料与内容较多、范围广阔、覆盖面深。其次,医学科研档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课题需要分科管理档案,并设有相应的编码以对号入座。医学档案的分类也清晰且明显,通常分为大方向和小方向两种,大方向指的是一类学科,小方向则指的是三级学科。在分类时要保持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专题的完整性。②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医学科研研究特点本身也决定了其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的特点。医学研究本身也是多学科内容的研究,大量创新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许多重大课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所能完成,必须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联合攻关[3]。因此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载体具有形式多样、数量大、综合性强的特性。
3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医院科研档案数字平台管理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了出来。在全力建设健康中国的理念下,医院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员信息也在不断增加,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发展为互联网数字平台综合管理,形成结构有序的档案信息库,通过网络数字管理技术进行科学地管理是一种更加快速便捷的信息利用服务。网络数字管理技术也能够延长档案管理的寿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1医院网络数字档案平台构建的意义
医院科研档案互联网数字管理平台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科研档案网络数字管理技术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档案工作队伍存在专业知识老化、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面临缺乏负责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网络档案系统逐渐普及,数字化的档案系统不仅能解放管理人员,提升科研档案管理效率,提升档案分类、归档、检索等功能的准确性,也降低了档案遗失损坏的风险,最终更好地推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医院的科学研究一般分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各项成果产出,再到最终结题,时间周期也较长。项目运行期间,各项实验数据的收集、样本和病例情况的整理、各项科研成果的产出,乃至有些项目结题验收后还需要归档并纳入系统的分析等,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强大的档案管理系统支撑。2.2科研人员进行归档意识淡薄。很多医学研究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归档意识淡薄,科学研究各项目间呈现碎片化,缺乏将自己的各项研究成果、研究数据进行统一梳理归档的意识。科研管理人员也仅是将各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简单的登记,缺乏智能化的数字管理平台,在科研数据查询和管理工作中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因科研归档意识淡薄,很多研究都是浅尝辄止,没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归档发现各项研究中的内在联系,难以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产生重大科技成果。2.3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医院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现象,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科研档案的管理都是由办公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档案管理落不到实处。科研档案设计的内容是多样且繁琐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管理人员的水平并没有达到专业化标准,不能满足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指导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过程的资料进行归档,很多有价值的科研资料在收集时出现不完整甚至丢失。医院管理层也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跟档案管理相关联的制度非常少,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如果一直这样运作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料流失,这对医院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研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3数字档案平台的配置建设以及运行的方式
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为研究视角,针对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分析讨论,从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出发,提出推进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档案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
0前言
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机构,在实践工作中会形成大量档案信息,这些数据资料的高效管理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关键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农科院所档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所以如何加快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1档案信息化建设概念
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灵活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如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数据扫描以及数据压缩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对档案管理的新原则、新情况以及新理论等进行思考,明确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整体框架,促使档案信息实现社会化服务,满足时展的需求,实际上其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成档案的过程。
科研档案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直接反映着一个高校的学术水平,是一所高校实力的凭证,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材料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科研设计单位档案信息化论文
一、科研设计单位档案信息管理现状
档案信息记录了科研设计单位的相关客观记录,具有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并且可以在积累的信息记录中寻求新的发展,拥有较强的可开发性。科研设计单位的档案信息包含了多年来技术工作的积累成果,逐渐形成了一种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发展信息,是日后企业生产的重要参考。相比较于外部的信息而言,企业内部的档案信息更加可靠,也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设计手段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普及,工程设计档案信息成为必然,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人工,更好的帮助科研设计单位良好的运用积累的知识成果。目前我国科研设计单位但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开发还是比较重视的。科研设计单位通过目标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计算机存储技术,高清扫描技术,微缩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科研设计单位以档案目录建立计算机管理存储,再到电子文件形式的保存整理利用,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现代化。在资质较强的科研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意识到计算机存储和计算机查阅的优势,利用电子文件或扫面文件替代纸质文件,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可读性和利用行。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所以目前不同行业和不同管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科研设计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1.电子文件收集整理工作
信息载体多种多样,比如微缩胶片、磁带、压缩光盘等等,使档案信息的保存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存储形式,相比较于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而言,具有节约、存取方便、形式多样、安全稳定等优点。当然,信息化存储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用优点明显,但是在维护和更新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短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档案管理向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电子文件的潜在优势逐渐浮现出来。使用何种电子文件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需要根据科研设计单位的具体需求决定。根部不同的使用要求,电子文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扫描电子文件,通过高清扫面设备将存储在纸质文件上的信息以图像或其他压缩形式保存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份与原始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由于采用高清扫描而并不是具体的识别,所以对于电子文件内容的修改是比较苦难的,而且为了电子文件的质量可能采用分辨率较高的存储形式,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增减,对于计算机网络和共享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另一类是软件处理电子文件,比如DOC或DWG,对电子文件的内容进行处理,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保存,相比扫面电子文件来说可以修改文件信息,存储空间占用也比较小。可见后一种存储形式适用性更强,复用和修改更加便利,更加适合办公的自动化。但是由于科研设计单位工作的特殊性,一些工程图纸和专业技术资料,可能很难用软件以一种便于取用的形式进行处理,所以高清扫描更加适合绘图类电子文件。随着电子文件的普及,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也有一定的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一定的需求,格式和读写权限在局域网中的查询和共享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科研设计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时,要对自身档案类型的利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选择成熟的数字化技术,设计有效的电子文件,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2.自动化管理平台
渔业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思考
摘要:指出了“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新的标签,“互联网+”在影响档案工作走向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同时,也给农业科研机构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提出了首先是要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其次要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丰富智慧渔业内涵,再次是筑牢农业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合理制定备份策略,这“三步走”可让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创新”、更“协调”、更“共享”。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
1引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一个整体,社会就是各种关系的总和,万事万物交汇融合、千丝万缕,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演绎至今。当下,“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新的流行语,移动互联网技术形成了新的信息化生产力,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自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以来,“互联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目共睹,互联网催生的创新成果很快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场思维风暴,以此为基础设施和要素的发展态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互联网+”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我国正在展开“互联网+”实践与探索的大幕。当档案遇上互联网,一场新的变革摆在了传统的农业科研单位面前。为顺应时展,推进农业档案科学发展,农业部在2015年11月就新时期农业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尽快规划和完善机关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的信息归档和管理。密切跟踪并妥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知识管理等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助推农业现代化升级。“互联网+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档案扫描后到网上,而是利用网络这一媒介,推进数据共享、传播档案意识、实现信息价值,各方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入到档案事业中来,形成一个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最终与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生态圈融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共享发展、连接一切等特征,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这就是大势所趋。所以,农业科研单位也应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面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变革和风向,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布局发展。
2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据化,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
2017年《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出台,该规划中提到的发展理念与国家设计一脉相承。“十三五”渔业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要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提升现代渔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建立形式多样的智慧渔业信息平台,从而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渔业现代化。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2016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也指出,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全面提速。2016年我国已在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立,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化应用层次。大形势尚且如此,各农业科研单位更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本单位的数字档案室进程,提高档案数据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首先要按照制度规定开展档案数据化工作,或外包档案数据服务公司,或本单位人员共同参与整理,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多方加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同时要坚持从档案资源入手,抓住关键,精准发力,逐步解决档案数字化率偏低、信息共享度较差等问题,解决好跨门类、跨领域、跨地域档案资源的整合问题。
浅析科研档案管理创新
摘要:科学高效的科研项目依托在良好合理的科研档案的管理,可以这么说,科研档案的管理是决定科研项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如果想推动科研项目工作的发展,那么首先就要完善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科研档案的特点,并且主要把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工作分成了四个方面来分析:科学技术等创新、思维意识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希望借此来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科研工作;创新
科研档案的定义是从事科研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和全部设备记录下来的原始记录资料。在国家颁布并实行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科研档案的信息重要性日益提升,也利于科研档案中各种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和共享。与此同时,科研档案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随这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革和创新,科研档案的体制要进一步得以健全和改进,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收藏也应该进一步加以完善,提高新式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来说,我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部分科研资料不够完整、详细、系统。因此,从事档案管理的科研人员要抓住科研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课题设定、人员器械、数据统计、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都加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作出贡献。
一、科研档案的特点
1.系统成套性
科研活动是一项非常规律的工作,科研活动是需要一环紧扣一环的有序开展的。所以说,科研档案是由一些相互关联比较紧密的文件和资料组成的,而不是一些毫无管理的数据和材料组成的。科研档案主要的组成部分有科研项目的计划、工作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以及实验成果的检验材料。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研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研档案;高等院校;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高校科研档案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实力。科学有序管理好科研档案,充分挖掘其成果价值,有助于高校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理清科研档案管理的思路,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直接反映着一个高校的学术水平,是一所高校实力的凭证,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所形成的科研档案资源也具有相应的地方特色。为更好地开发地方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针对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以达到规范科研档案管理、提升档案资源开发应用的目的。
关键词:科研档案;地方高校,管理;对策
高校科研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文件材料。高校科研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和科研发展情况的历史记载,是高校科研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和调查而形成的各种技术性资料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研和信息资源价值[1]。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因其处于特定区域,往往会把当地的经济文化、民生等需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科的专业特色明显,研究方向鲜明。同时,也要面向地方性高校,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性高校特色的发展之路;地方性高校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避免被其他高校同化、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脱节以及失去个性和特色。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要聚集地,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具有特定价值和地方鲜明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因此,加强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2]。
一、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高校因高层次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对科研档案资源价值认识不足,直接导致科研档案有效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一是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够细化,还未建立科研档案的标准和制度,特别是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档案归档、档案缺失、卷宗混乱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科研项目立项、验收、成果鉴定与科研资料归档并没有实现完全同步,科研档案工作比较滞后。二是科研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当多的科研信息档案还处于手工输写模式,目前市场上还未有与之相结合的科研档案软件,而且只在职称评审、项目审计等方面使用科研档案,使用率非常低。三是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归档操作不够规范,科研档案信息开发和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力有待加强,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科研档案管理队伍。
二、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9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