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7:10: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用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情况调查报告

科学合理地用药可以收到防、治疾病的功效,反之,则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患者用药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结合药事管理工作的经验,谈谈怎样避免几种常见的、不良的用药习惯,正确合理用药,确保身体健康。

一、合理安排给药时间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药品的用法都是标明一日服几次。据此,人们“约定俗成”地都把一日服用3次的药物在早、中、晚餐前后服用,这样,本应24小时服用的药物实际上12小时就服完了,另外12小时则无药可服。这就造成白天血药浓度高,夜晚血药浓度低的不均衡现象。对于那些需要维持体内平稳浓度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来说,这样的服药方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用药间隔”。

比如,抗菌药物在体内需要保持相对平稳、最好是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的血浓度,而不是白天高、夜晚低,那样容易给病菌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一般来说,半衰期(t1/2)长的药物给药间隔较长,反之,半衰期(t1/2)短的药物给药间隔也相对较短。但临床上并不简单按半衰期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常见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的时间长短。因此,该类药物的日剂量通常应分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的时间尽量长。而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越高,其杀菌作用越强。因此,该类药物的日剂量可一次或分2次给药。

为有效控制感染,应尽快使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对于估计在12小时仍不能达到有效稳态血药浓度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就需给予首次负荷剂量,即加倍剂量给药。

查看全文

探求保护地蔬菜科学用药的方法论文

摘要: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科学用药,介绍了科学用药的方法,包括按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用药、按发病规律用药、按药效适时用药、按温湿度大小适时适法喷药,以期科学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技术

温室、暖棚、拱棚等保护设施内蔬菜产量高、品质好、生产时间长,但病虫害亦多。现代科学技术为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农药,但在实际生产中,用同样的农药治同样的病虫害,有些人反映效果好,有些人则说效果差,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浓度,在这个棚效果十分理想,在另一个棚里施用后则出现药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用药方法的正确与否。

保护地内温湿度可以人为控制。温室封闭后便于高温或烟雾灭菌灭虫,对防治病虫十分便利,效果亦佳。但如何依照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当时的生态环境,灵活掌握用药品种、时间、浓度和方法,达到既控制病虫害,又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使产量达到最高,关键是科学合理用药。保护地蔬菜防治病虫害在考虑采用农业措施如起垄、排湿和生物防治的前提下,再考虑综合防治及化学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要讲究科学用药。

1按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用药

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顺利完成。全天光合产物的70%是上午合成的,须配合较高温度,下午光合作用速度下降,养分输送运转,温度以低为宜,需比上午低5~20℃左右,夜间生理代谢也不是全停止,前半夜光合产物需配合适当的温度(18℃左右),如果运输不顺利,光合产物停留在叶子上,叶子便会过于肥厚,果实产量下降。植物后半夜休息,生理活动是呼吸,这是一个消耗养分的过程,温度宜低些,使养分消耗减少,以利于提高产量。如黄瓜为12℃即可。药物对作物的劳作(光合作用及营养正常运转)有抑制和破坏作用,所以在晴天中午光合作用旺盛期和前半夜营养运转旺盛期尽可能少用药或不用药,特别对瓜果类作物尤其不要用药。

查看全文

剖析保护地蔬菜用药的科学指导

摘要: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科学用药,介绍了科学用药的方法,包括按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用药、按发病规律用药、按药效适时用药、按温湿度大小适时适法喷药,以期科学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技术

温室、暖棚、拱棚等保护设施内蔬菜产量高、品质好、生产时间长,但病虫害亦多。现代科学技术为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农药,但在实际生产中,用同样的农药治同样的病虫害,有些人反映效果好,有些人则说效果差,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浓度,在这个棚效果十分理想,在另一个棚里施用后则出现药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用药方法的正确与否。

保护地内温湿度可以人为控制。温室封闭后便于高温或烟雾灭菌灭虫,对防治病虫十分便利,效果亦佳。但如何依照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当时的生态环境,灵活掌握用药品种、时间、浓度和方法,达到既控制病虫害,又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使产量达到最高,关键是科学合理用药。保护地蔬菜防治病虫害在考虑采用农业措施如起垄、排湿和生物防治的前提下,再考虑综合防治及化学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要讲究科学用药。

一、按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用药

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顺利完成。全天光合产物的70%是上午合成的,须配合较高温度,下午光合作用速度下降,养分输送运转,温度以低为宜,需比上午低5~20℃左右,夜间生理代谢也不是全停止,前半夜光合产物需配合适当的温度(18℃左右),如果运输不顺利,光合产物停留在叶子上,叶子便会过于肥厚,果实产量下降。植物后半夜休息,生理活动是呼吸,这是一个消耗养分的过程,温度宜低些,使养分消耗减少,以利于提高产量。如黄瓜为12℃即可。药物对作物的劳作(光合作用及营养正常运转)有抑制和破坏作用,所以在晴天中午光合作用旺盛期和前半夜营养运转旺盛期尽可能少用药或不用药,特别对瓜果类作物尤其不要用药。

查看全文

渔业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及要点

摘要:健康养殖绿色渔业是水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提出选择优质苗种,加强水质调控,科学投喂饲料,推行水产养殖减量用药行为,监理产品追溯是健康养殖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健康养殖;科学;管理;技术

水产品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正常活动、生长、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态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将健壮水产动物通过养殖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水产健康养殖应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①能够人为控制养殖生态环境条件,环境尽量满足养殖对象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②养殖模式使养殖动物正常活动,具有正常的生理机能,通过养殖对象的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入侵及环境的突然变化;③投喂适当的能完全满足其营养需求的饲料(最好是配合饲料);④水产品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近似绿色食品;⑤对资源利用最节省。

1选择优质苗种

苗种是水产健康养殖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健康养殖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县市级以上的水产原良种场。苗种选择与投放要掌握以下四个方面技术要点:一是苗种。健康养殖首先要获得健康、优质的苗种,苗种引进时要经过有关部门的病虫害检疫,检疫合格后再投放。二是亲鱼。可直接购买或自己选育亲本,人工繁育后进行育种。三是科学的放养密度。因地制宜,降低集约化养殖密度,科学放养。根据水源情况、池塘、资金、设备、技术等条件.合理确定放养模式与密度。四是实施轮捕轮放。健康养殖推广“轮养”或“休养”,特别是对那些高发病的养殖池,建议采取“轮养”或“休养”的措施。

2水质调控与监管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实施方案

县水产养殖面积为758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498公顷,水库养殖面积260公顷,另外还有稻田养殖和室内工厂化、池塘内循环养殖等多种模式,开展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是我县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解决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县高度重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工作。为推动全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促进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实现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省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2020-2022)〉的通知》(农专发〔2020〕26号)要求,结合丽水市提出的“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要求,制定了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2年)。

一、总体思路

2021-2022年我县计划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按照“提质增效、用药减量、质量安全、绿色发展”的要求,将建设减量用药示范基地8个,推行绿色养殖、生态防控、精准用药和统筹监管,构建水产主要养殖品种病害防控和用药减量技术模式与管理体系,辐射带动全县水产养殖实现用药减量增效,保障我县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引导参与行动的养殖场使用渔药总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渔药减少30%以上,部分养殖品种,抗生素类渔药甚至不用;通过“用药减量”行动的示范推广和“用药减量”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及“零用药”技术模式的探索,引导全县水产养殖企业依法、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三、技术路线和工作重点

查看全文

地方老年处方用药现状探析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老年人的用药需求、老年患者联合用药情况及老年患者每日用药的剂量(Dailydrugdose,简称DDD)等,为今后临床老年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疾病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22家医院《处方分析》课题组1998、1999年2年全年门诊处方数据库(数据库处方为每月随机抽取3d的处方,数据库的建立为将处方中科别、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日期及用药情况即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金额分别输入计算机),用FOXPRO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将老年人的就诊情况和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与总体人群做些比较研究。研究对象和内容:>60岁老年门诊处方数及门诊用药即药物品种、用药平均品种数、药物剂量(每次、每日、年累积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品种数(最多、最少及平均)、药物使用频度、药物实际用药DDD值、科别等用药及与国家基本用药的符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北京市老年就诊处方率为19.9%,每次就诊处方联合用药平均品种数2.71种,比总体就诊人群用药平均品种数高出0.27种,老年患者每百例次使用针剂比例>15%,老年用药主要以心血管用药、维生素类用药等为主,维生素E烟酸酯用药频度最高。老年日用药量相对比WHO及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值低,但高于同期总体人群的日用药量,且有上升趋势,降压药日用药量偏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就诊率高,也有上升趋势。老年患者用药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符合率高,《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对药品的使用结构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处方用药联合用药DDD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将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老年人疾病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我们医药卫生界同仁义不容辞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尚未见到大样本、系统性研究老年人病历或处方用药分析、老年人合理的用药剂量研究的文献,因此,我们对老年人用药现状做一系统的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老年人的用药现状,老年人的用药需求,老年人的用药费用,老年人中经常存在的联合用药情况,老年人每日用药的剂量(每日用药剂量:Dailydrugdose,简称DnD)等,为今后临床老年人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老年人疾病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采用北京市22家医院(处方分析>课题组1998、1999年2年全年门诊处方数据库(数据库处方为每月随机抽取3d的处方,数据库的建立为将处方中科别、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日期及用药情况即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金额分别输入计算机),用FOXPRO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将老年人的就诊情况和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与总体人群做些比较研究。

2研究对象和内容

查看全文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予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等药物,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可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展药学干预。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在患者进行药学干预12个月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时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基础上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从而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学服务;糖尿病;血糖;依从性

糖尿病属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会发生持续血糖异常升高、代谢紊乱等症状,直接导致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发生损害,严重的会发生器官衰竭[1]。临床上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科学用药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在患者长期、复杂用药过程中用药依从性会降低,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2]。如何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更好控制血糖,成为医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3]。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51~70岁,中位年龄57.5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25.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2~71岁,中位年龄58.6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26.5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予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等药物,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可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展药学干预:在患者用药前,临床药师向患者讲解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讲解用药注意事项,语言通俗易懂容易让患者理解和接受;向患者讲解不同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资料,提高患者自我药物治疗的意识;临床药师及时了解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并根据患者用药后身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治疗和用药方案较为复杂的患者,应让其反复描述用药方案,并与患者保持有效联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进行用药指导或解释,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防止患者出现漏服或停药情况发生,督促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在患者进行药学干预12个月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据预测,2016年全市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为及早谋划部署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加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努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业提质增效,特制定2016年市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为目标,着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大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大规模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着力推进科学用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遏制病虫危害,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16年,确保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物灾害损失率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病虫预报准确率短期达95%、中长期达85%。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6%以上。绿色防控示范区不少于4个,水稻、茶叶、水果等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三、工作措施

查看全文

发展绿色水产养殖的关键措施

绥滨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位于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地带,三面临水,水面资源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1]。绥滨县立足本县渔业资源现状,以渔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渔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力度[2],按照《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农厅函〔2020〕412号)要求,全面落实绿色养殖“五大行动”,力争实现渔业发展、渔民增收。

1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绥滨县最初是21世纪初开始开展稻田养鱼,主要推广稻田放养鲤鱼夏花鱼种模式,亩放鲤鱼夏花鱼种70尾~100尾。2013年作为示范县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极大地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绥滨县的推广。2020年,绥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余万亩,在全县9个乡镇分别建立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做到了每个乡镇都有示范区,其中两处省级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鱼稻双丰收,每年可为农民增加纯收入3000多万元,同时稻田养鱼还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分别减少50%以上、20%以上),提升了水稻品质和安全水平,为发展绿色有机大米提供了技术支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绥滨县稻渔综合种养还涌现了许多典型,其中有代表性的示范户是绥滨县忠仁镇富山村农民周厚超,2019年在绥滨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利用690亩稻田开展稻蟹共作和稻鱼共作模式种植,按照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其中500亩稻田开展稻田培育鲤鱼种示范。加高加固了田埂,安装好拦鱼栅,放养规格3cm~4cm的鲤鱼夏花鱼种90尾/ac。收获鱼种8.1kg/ac,平均尾重150g,成活率60%。培育的2500kg鱼种以6.00元/kg的价格出售给当地一家鱼种场越冬,销售收入15000.00元,其余1400kg以5.00元/kg的价格上市销售,销售收入7000.00元。没有销售的鱼种的自家食用和送给亲戚朋友。鱼种销售收入45.00元/ac,水稻增产2.9%,增加产量8.7kg/ac,增产大米4.8kg/ac,增加收入180.00元/ac。扣除鱼苗和人工费30.00元/ac,两项增加收入合计225.00元/ac。与水稻有机单种相比,增加效益195.00元/ac。在他的带动下,周边许多稻农也开展了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2开展生态养鱼技术示范

池塘养鱼是绥滨县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也是主要的生产方式。过去池塘养殖鱼类品种以鲤、鲢、鳙等大宗淡水鱼为主,由于大宗淡水鱼价格长期低迷,养殖效益差,导致渔民养殖积极性不高。为推进全县池塘养鱼再上水平,提高养殖效益,绥滨县打造了一批池塘生态养鱼健康示范场。通过池塘生态养鱼健康示范场引领和带动渔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方式、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在池塘养殖品种结构上,加大了方正银鲫、彭泽鲫、兴凯湖大白鱼、黄颡鱼、鳜鱼、青鱼、泥鳅、团头鲂等名优鱼类放养比例。在苗种规格上,投放大规格鱼类苗种,采用自动投料机投喂,实现了鱼类提前到夏季上市,夏季是鱼类上市的淡季,此时进行鱼类商品鱼销售的价格比较高,一般每公斤可比秋季上市多卖2.00元多,亩增效近千元,这样可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水质调控上,积极推广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技术。同时绥滨县在部分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了智能化互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了鱼类养殖向智能化养殖的跨越式发展,养殖科技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今后,绥滨县还将积极开展养殖尾水处理示范,对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实现养殖水体零排放。另外,加快了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沿线的江汊支流、自然泡沼的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江水生态养鱼,2020年生态养鱼面积达到6000多亩。

3推进用药下乡及用药减量行动

查看全文

夏季灭三害工作总结

今年夏季开展灭苍蝇、蚊子、蟑螂活动,得到了镇领导重视。我镇在春季成立了灭鼠、苍蝇、蚊子、蟑螂领导小组。有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用药、灭鼠、苍蝇、蚊子、蟑螂。做好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开展工作。特别是把消灭苍蝇作为常年工作来抓。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有效开展

夏季是苍蝇、蚊子、蟑螂繁殖活动的高峰季节,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苍蝇、蚊子、蟑螂密度是防止虫媒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都必须依靠村组、社区干部与群众配合相结合,动员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今年以来,由镇爱卫办牵头,先后多次召开了灭“四害”工作会议,下达任务,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各行政村相应重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把灭苍蝇、蚊子、蟑螂的危害性和重要性告知广大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灭“三害”氛围,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灭“三害”的重要性和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工作的良好局面。用药据统计60公斤投放130多处。取得的效果比较好,群众满意。

二、消灭苍蝇,常抓不懈

在开展突击活动中,我们重点抓了垃圾场、垃圾池、农家乐等场所重点整治消灭苍蝇。每个季度用药26公斤,消灭苍蝇孳生栖息繁殖场所。广泛开展公共区域环境用微生物环保剂化学药品防制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

三、强化宣传,全面开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