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6:56: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研究

经科学研究及趋势

本文作者:尤洋工作单位:山西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大脑神经生物活动到关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从关注部分层面到关注全脑层面;从关注脑活动与行为的关系开始到关注动态考察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从关注脑和外在行为开始到关注‘基因和环境———脑———行为’。”[2]因此,由于认知神经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研究复杂性,使得对其的哲学研究也从一开始表现出差异。神经哲学(Neurophilosophy)和神经科学哲学(PhilosophyofNeuroscience)就成为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的两类不同称谓,而这个领域中的工作也常常因为关注焦点和研究兴趣不同而被划分至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之中。神经哲学,顾名思义,是以哲学的视野来审视神经科学学科内部的概念和主题,或者说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给予哲学式的解读和讨论。按照这样的理解,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和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这种研究范式之中。比如一方面,它尝试使用来自神经科学中的信息来探讨宽泛的哲学问题,包括传统上属于心灵哲学研究视域下的身心(mind-body)问题等研究主题。另一方面,神经哲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也从客观上深化了哲学与神经科学二者研究之间的关联。基于神经哲学中的理论往往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发现基础上,这些理论往往内在地表现出唯物的特征,也就是诉诸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去解释感觉、知觉、记忆等精神现象以及语言的脑机制问题。通过肯定身体与行为的联系就将思想、情感等精神现象与物理性质的身体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包括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脑损伤研究方法等实证研究就进一步地将认识论中的传统问题(如感觉、直觉、记忆、推理等)脑认知化,从而使神经哲学显现出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这样一来,在研究基点上包括在观点和立场上自然地对立于试图依据心灵和思想去解释精神的唯心论、二元论以及功能论中的部分理论。当然,神经哲学的关注点仍然在于传统的主流哲学问题上,比如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愿望的本质、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类似这样的问题依然构成了神经哲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传统的哲学问题被赋予了更多的有关神经科学的经验发现,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受到了相关神经系统研究成果的支持与限制。神经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更多地使用了源自于科学哲学的严格概念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释神经科学的内容和成果,也因此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相比神经哲学来说要更加集中和收敛。随着神经科学最近20年来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成就,特别是受到最近有关脑认知发现的显著增加的鼓励,神经科学哲学开始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哲学研究当中凸显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的关注和介入。这一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过去的30年当中科学哲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局域性,关注点从科学行为的一般特征转换到具体的特定学科的概念、问题和难点上。”[3]另一方面,“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持续地关涉和影响了人文学科传统上所强调的问题,包括意识的本质、行为、知识和规范性,特别是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经验发现表明自然主义的方法可以在传统的哲学命题上得到详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考”[3],这就为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打开了大门。由此,尽管传统的哲学包括心灵哲学的分析方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对精神和主体自我存在的抽象思考之上,但新兴的神经科学哲学则更多地借鉴了来自于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表征出了自然主义的研究特征,或者说是一种自然化的哲学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哲学”与“神经哲学”之间的区分还可以由两个范式内探讨的问题加以区分。“如果说神经科学哲学关注了神经科学中的基本问题,那么神经哲学则关注了神经科学的概念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应用。这样,探索神经科学理论中使用的不同的表征概念就是前者的适用范围,而检查神经逻辑综合症的应用就是后者的例子。”[3]具体来看,与神经哲学主要关注于什么是情感和什么是愿望以及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相比,神经科学哲学则主要倾向于从有关神经科学内部提问传统的哲学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形而上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包括:什么是神经科学的发现与解释?什么是神经科学的表征和解释机制?对此,既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加以回答又可以用规范的方式给予分析。依照前者,神经科学哲学就演化为一种对认识机制的自然主义的说明,它将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给予支撑;依照后者,神经科学哲学就过渡为一种认识论的替代,尽管并非所有的认识机理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建构。综上所述,当代神经科学与脑认知研究的蓬勃兴起在回答和解决人类认知功能机制的同时也从客观上充实和支持了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以神经元和脑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神经科学就与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两种范式尽管在研究方法和关注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点毫无疑问是相同的。从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探讨人类认识机制的必然过程,毕竟相较于传统的拷问内心的心灵反思,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使得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够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即大脑在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时的功能定位和动态过程”[4],而这显然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出现在哲学领域的直接推动力。这样,以心理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为基础、以思维和大脑结合的神经研究为目标、以心理和认知功能在大脑中实现为核心问题,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和繁盛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关注问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明显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鼓励和支持,而后者的出现则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成功,正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人类探索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成为可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信息系统越来越高的需求,认知科学的诸多核心学科分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意识到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出现的难点需要在统一的脑认知平台上加以解决。由此诞生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在充分汲取认知科学营养的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问题和理论,而对这些理论的形而上学思考就构筑起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1.认知功能定位。认知功能定位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凸显源自于最近20年来的神经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段和方法就是fMRI和PET技术。但是与此前的脑损伤研究相类似,神经影像研究同样遇到了挑战和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脑皮层中有许多不同的细胞群负责和控制不同的肌体,然而无论是脑损伤还是神经影像研究都暗含一种假设,即存在着单一的皮层区域和细胞结构控制和负责了有机体的某一种构成性功能。但这一假设受到了诸多神经科学哲学家的质疑,认为其过分依赖于单一区域控制前提。他们认为脑处理过程行为应该是一个整体过程,大脑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涉及认知行为过程本身,而绝不仅仅只是局部区域,此前的定位理论不过是将功能与效果相混淆。应该说,这一解释实际上是符合复杂论和整体论原则的,大脑的复杂认知过程绝不仅仅是各部位的简单堆积和组合,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定位理论确实先在地表现出了还原论和物理主义的思想,但是鉴于大脑研究的特殊性,在实际研究中确实又需要将大脑进行适当的还原和定位,因此有关认知功能定位理论的争论也将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中长期存在下去。2.意识解释。意识问题是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和脑认知研究中,特别是有关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等同理论。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经验是主观的,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客观的科学理解。但是这样一来,意识就成为一种无法得到解释的主观现象,而这显然就脱离了科学的讨论范围,甚至是哲学的。更多的哲学家则主张一种等同理论,即意识等同于一种可解释的神经物理属性,而心理状态可以被视为特殊的物理状态。但如此一来意识的大脑处理解释将在大脑处理和意识经验之间留下“解释鸿沟(Ex-planatoryGap)”。也就是说,尽管心物相互作用问题得到解释,但是将意识等同于物理状态,并不能让人理解为什么大脑皮层的处理过程能够产生人的意识复杂性与意识经验问题。由此,如何看待意识的本质?是否意识来源于大脑中细胞分子的神经机制?意识仅仅是人的心灵产物还是一种综合神经反馈?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成为有关意识研究的重要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哲学家的关注。比如塞尔就指出,“意识问题研究首先需要探索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并去证实意识活动与神经事件间的必然因果关系,最后需要发展出包含若干法则的理论来说明神经活动与意识之间的因果转化。”[5]3.大脑的计算与表征。有关将大脑与计算机对比联系的思想实际上在神经科学研究当中早有出处,20世纪30年代起计算神经科学就与人工智能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沃尔特•皮茨(WalterPitts)和沃伦•麦卡鲁(WarrenMcChulloch)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则发展出了最初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皮茨和麦卡鲁的工作建立在神经元可以执行解释认知的逻辑计算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神经元发展出用于计算的逻辑门(LogicGate)。其后,人工智能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范式成为科学哲学家研究和反思的对象。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神经计算与表征的研究方式大多采纳了根据表征转换来假定计算定义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关注计算与表征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有关表征分析与看待的问题。尽管在谈论问题上有所区别,但是可以将这些问题的关涉内容划分至三类:即,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以及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具体来看,“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就是指一个具有句法和语义学的神经系统如何得到建构?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就是指该系统中表征的形式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以其形式为基础各种表征如何相互作用?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就是指表征如何能够表征,表征如何具有内容及意义?”[6]4.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有关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问题目前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逐渐引发了争议。通常来说,这一解释机制主要分为两类:机械论与还原论。神经科学的机械论解释往往具有因果性,其目的在于论述构成部分及其行为如何因果性地解释了某一特定现象。与机械论的解释机制相比,还原论的解释机制就是神经科学中的另一个主要解释模式。神经科学中的还原论主要体现在高低层次间的理论与实体解释上,例如,用低层次理论解释高层次理论,主张高层次的“实体”只不过是低层次实体的组合等等。与机械论的因果性相比,还原论则更加强调了层次性,特别是强调了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转换与递归。但无论是机械论抑或是还原论,本质上都具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前者过分地强调了因果关系,因而忽视了导致行为的其他事实上的复杂性与非决定性,而后者则突出了层次性和决定性,忽视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还原过程中的遗失现象,因此如何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如何定位机械论、还原论以及新兴的动态系统理论,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趋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认知功能定位、意识解释、大脑的计算与表征以及解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重点关注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语言、意识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科学中的核心概念,相继运用了诸多来自认知心理学、计算建模、动物实验技术、脑损伤定位、神经病学中的实证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传统认识论所回避的“大脑-心灵”的关系问题,因而在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获取了巨大的成功。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关注问题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关“解释”所引发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现象可以在神经科学中得到解释?什么构成了神经科学的充分解释?)、有关“理论结构”所引发的问题(神经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神经科学理论如何表征?)、有关计算、模拟与神经网络问题(计算机多大程度上可以模拟大脑?模拟和解释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讨论中不绝于耳,它们在丰富该学科的理论议题的同时也对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建立在神经科学的成果之上,致力于理解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目标、分析它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解读它建构理论所使用的推理与假设、思考它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限制和隐患、探索它在解读心脑问题中使用的理论概念与背景。因此,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是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哲学分析和思考,它的出现和发展就与神经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引导。当然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哲学思考并不能取代神经科学研究,为神经科学提出理论也并不是哲学的任务,“哲学只能在可以澄清心灵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概念形成逻辑语法关联网络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本质,这是哲学的领域。……神经科学只能在可以探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以及行使这些能力的神经基础的意义上研究心灵的性质。哲学事业和神经科学事业完全不同,而且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因为关于心灵的概念和相关心理概念的含糊和混淆会妨碍对神经科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描述和理解。”[7]具体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个体意识与行为现象的整合。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在认知、情感上的差异将导致其意识与行为现象整合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神经活动的功能-结构的关系解读上。因此,在个体水平上揭示不同层次活动之间的意识与行为的对应和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整体发展。具体来看,这种整合可以表现为:在意识层面上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心理与行为;在认知层面上分析行为的信息加工机制;在神经层面上解读信息加工的脑处理机制,从而最终构成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主题。其二,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将关注伦理与道德的研究。对神经伦理的思考目前已经出现在神经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内,并展现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体来看,神经伦理研究既涉及借助神经科学的数据来理解道德认知,也存在使用道德伦理来规范神经科学的应用。比如,神经伦理学关注了神经逻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对待,关注了“读心术”技术对心灵内容的解读和伤害,关注了神经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伦理现状。另一方面,神经伦理学则试图扩大研究范围,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儿童和老年人身上,试图解读儿童神经发育以及老年人神经衰退现象,试图解释遗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大脑的活动模式。其三,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近来的认知成果表明,对大脑活动的研究绝不能是孤立地处于密闭容器中的缸中之脑式的研究,因此必须要将研究对象放置于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社会环境中,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是有意义和符合认知结果的。而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就受到了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而对这些规范的认同和执行就建立在人的心理与意识基础之上。很显然,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显现出的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交叉有助于我们在脑层面机制上认识人的社会特征及其本质。其四,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交叉。计算神经科学旨在探讨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也就是大脑的运作如何造就心理或认知功能,因此有关计算模型的运用在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大脑计算与模拟问题开始广泛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论域中。根据认知理论和神经活动的相关知识来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就有助于回答和解释单神经元的建模、感观处理以及行为网络等神经现象,从而有助于回答结构-功能间的本质关系。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发展受到了神经科学的推动和支撑,同时也受到了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和关涉。因此,有关认知神经现象的实证研究和概念研究常常同时出现在该领域内。一方面,神经科学的实证需求就要求神经科学哲学能够确证相关神经系统结构和活动的事实,解释感知觉、记忆、运动控制、语言、学习、情绪等功能的可能条件,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不可避免地充斥了大量的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术语和实证方法,从而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来自神经科学的概念研究就先在性地容纳了包括意识、解释以及心灵感受问题等哲学命题,从而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考铺平了道路,并成为哲学的适宜领域,这样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就能够解释有关结构与功能、语言与思维等一系列传统的哲学问题,进而回答心脑的关系问题。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无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表征出的是自然主义的立场抑或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考,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的出现为人类解决长久以来的认识困境,揭示心灵与大脑的关系提供了最合理和充分的认知理由,而这显然就是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出现和繁盛的根由所在。

查看全文

科学研究岗位管理意见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做好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单位)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各地方所属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事业编制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2、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设置

查看全文

社会科学研究思考

摘要: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因此。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再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查看全文

教育科学研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仍亟待完善和发展。有的学者对近20年我国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较有代表性的5种教育类杂志,即《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电视大学》、《课程、教材、教法》、《湖南教育》。然后从每种杂志1981至1998年每年刊登文章中,随机抽取24篇(这24篇文章平均分配在每期里)共检索文章2160篇。结果表明,大量的文章是解释或综述性的,实证性文章比例很低。总结经验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大特点。教育经验的总结虽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教育科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大量进行实证研究;思辨也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缺乏事实的乱发议论是科学的大忌。另一项研究是对16种教育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的2098篇论文的调查结果,其结论是,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外,研究者还指出,计算机技术虽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似乎大多用于文字输入和排版、用专用计算机软件作数据处理、建模、分析的寥若晨星。

重视定性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传统,可是教育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因为定性认识,只是判定研究对象实体是否存在、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它往往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具有某些相对性与局限性。首先,它缺乏定量化的严格的观察、测量、统计、计算和表述,不能对特定事件给出严格的描述、说明、解释和阐述。所以,它仅仅是给出某种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它不具有严格的操作规则或实践规则的约束,因此,研究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主题、对象、时间、空间和条件等各个因素之间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强化了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对分析结果的“污染”,具有不精确性。再次,定性分析是以经验描述为基础、以归纳逻辑为核心的方法论系统,它的推理缺乏严格的公理化系统的逻辑约束,因此,在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可能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即其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查看全文

临床科学研究中困境

临床工作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有的放矢地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站在临床需要的立场上来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但目前的现状却远不尽人意,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仍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临床医生角度予以探讨。

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目前临床科学研究有一个不良的趋向,就是为了发表文章而科学研究,为了成果拿奖而科学研究。只要题目新颖,只要题目热门,只要当地或本院尚未开展,只要能吸引众人的眼球,要想出成果,赶紧做实验,也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实力、是否具备条件,只要纸上谈兵选题,调动一切关系立项,东拼西凑就能结题。例如:干细胞的研究正当热门,不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或其它专科,大家一窝蜂的去搞干细胞研究,也不论实际实验条件如何,更不管能为病人解决什么,只要能立项就行。当某个因子的研究开始热门,于是不管什么病人,也不管病人存在什么问题,都将其血液标本进行测试,不知究竟为病人解决了什么,究竟为临床提供多大的帮助。这种纸上谈兵、无的放矢,只能是浪费财力和人力。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者的最大不同在于,基础医学是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回答问题,而临床研究工作的水平决定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是否有创新,有经得起临床验证的有严格对照的,别人也能重复的科学结果。

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是站在临床需要的立场上来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有证据,都必须通过长期的临床前瞻性、随机性、对照性研究才能得出证据。这种研究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甚至看其很好的假说、选题,但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不断需要调整课题的设计,也可能经过数年的努力,与原假说不符而不能结题。病人的病情演变、病人的个体差异和诊疗规范都将影响着临床科学研究的进行和结果的产生。要做好临床科学研究不能靠短、频、快,而是需要时间,需要长期时间的,甚至可能一、两年都结不了题,数年都发表不了论文。临床研究必须要以平和的心态,严谨的治学精神与严肃的学术道德,务必求真务实,否则几个病例就完成一个课题,几个病例就总结一篇文章,很好的临床资料被分解为数块,就成了为追求“科研”而追求“科研”,为追求论文而追求论文。真理往前迈过一步就是谬误,迈过了就成了追名逐利,于是“ScienceCitationIdex”就变成了“StupidChineseIdea”。

2人人搞科研,成果满天飞

不知何时起,科研工作已成为考核领导的政绩之一,科技评价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指挥棒,提工资、升职称、立功受奖、推荐院士等等医务人员的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待遇无不与此挂钩,于是出现了上自医学院校、科研院所,下到基层医疗单位,层层抓科研,人人做科研的风气。表面上看这既利于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又有利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病人的治疗及康复,而现实到底如何呢?科学研究有着自身的规律,从提出假说到选题,从立项到结题,这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还有着许多不可预知性,并非有了假说就可立项,有了选题就可出成果。由于当前科研的评价与领导和单位的政绩、业绩相挂钩,自然就出现了一种领导的意志决定着科研的现象,就出现了医护人员超越自身能力,不切实际搞科研的现象,就出现了科研立项和科技评审掌控在某些特定人物手中的现象,就出现了依靠科研发财致富的现象。小项目靠专家,中项目靠领导,大项目靠“旗手”。关系到位,项目到手,经费进账,领导出了政绩,个人有了利益,七拼八凑结了题,请吃请喝拿成果。所以,一些医院,特别是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和个人,为了拿项目、为了课题立项、结题和评奖,就出现四处打探、到处公关、请吃喝、送财物,竭尽一切手段而不遗余力。虽然,临床“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能够真正应用于临床,能够真正解决病人诊断和治疗的有多少呢?能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有多少呢?环顾临床,我们的设备、药物、技术基本已同国际接轨,但许许多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仍然沿袭国外的思路在进行,只是在重复前人创新所获得的一种经验,对推动我国临床医学进步的贡献相对有限。

查看全文

物态变化的科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关于初中物理中物态变化的科学探究的尝试。

关键词:物态变化、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1996年初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科学探究也都成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我认为,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学习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知道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为后续学科或高中高层次的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

初中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还较浅薄时就接触到“物态变化”这一章,他们概念多,过程复杂,特别是吸热、放热过程难以区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时较困难。如果这一章学不好,也许学生就对物理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只应用常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多是课上明白,课下死记硬背,又回到“雾里”,不能达到从“雾里----悟理----物理”的学习真谛。因而我教学中,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又应用了探究式教学,下面是探究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查看全文

物态变化科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关于初中物理中物态变化的科学探究的尝试。

关键词:物态变化、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1996年初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科学探究也都成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我认为,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学习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知道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为后续学科或高中高层次的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

初中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还较浅薄时就接触到“物态变化”这一章,他们概念多,过程复杂,特别是吸热、放热过程难以区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时较困难。如果这一章学不好,也许学生就对物理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只应用常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多是课上明白,课下死记硬背,又回到“雾里”,不能达到从“雾里----悟理----物理”的学习真谛。因而我教学中,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又应用了探究式教学,下面是探究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查看全文

《体育科学研究》投稿须知

1来稿约定

1)只收首发稿,作者应保证无署名争议、无一稿多投、无泄密情况。2)国家基金课题论文、省部级课题论文优先刊发。3)来稿一经发表,将按本刊约定给付稿费,并赠送该期刊物2册。4)投稿网址:xuebaobangong.jmu.edu.cn/tyb/。5)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所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网络传播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稿件格式

2.1第1页1)题名(不超过20个字)。2)作者。3)详细单位名(写至院、系或教研室),省及城市名,邮政编码。4)摘要:用一句话表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着重写出较具体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摘要为描述性短文,摘要中不得使用“本人”、“本作者”、“笔者”、“本文”、“文章”等第一人称,篇幅为200~300字。5)3~8个关键词。6)将以上5项内容译成对应英文。7)文章首页末分列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模拟格式(注意各种标点符号及换行、空格、字母的大小写等规范要求)如下:

查看全文

概论科学研究论文

1、科学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吗?

现实中有很多人对此给予肯定回答。他们的理由普遍是: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危害人类。

表面看来,这种观点比较全面,而且好像也与现实情况相符。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则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中世纪晚期之前,科学可以说是处于萌芽状态,正负效应都比较小,相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它就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在中世纪晚期,一种新的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在与宗教的斗争中向前发展,这种科学认识的很多方面,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维萨斯的人体结构、伽利略对天体的观察以及对运动的探讨等,与宗教教旨相违背,科学的有些方面被宗教徒视为洪水猛兽,科学对笃信宗教的人来说,成了魔鬼。[3]

从16世纪到18世纪,近代科学革命得以发生并完成。在这段时间,科学总的来说走在技术的后面,科学的社会应用,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科学的物质价值以及在创造物质价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正负效应都比较小,但是,科学对人们的启蒙作用是非常大的,虽然很少的一些人对科学有所非议,但是,总的来说科学的负效应并不大甚至没有出现,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天使的一面。

自19世纪至今,科学走在技术的前面,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应用,科学的正面效应逐渐呈现并扩大,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福利,此时相当多的人已经把科学看作是拯救人类的天使了。另一方面,科学所产生的负效应也在逐渐呈现并扩大开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环境问题的出现等使人们意识到,如果不对科学以及科学所产生的负效应加以考察并限制,科学很可能会成为践害人类的魔鬼。当然,从现在的角度考虑,一些科学悲观论者,还有一些持有其他观点的人,如西方某些极端环境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科学的某些研究者有将科学看作是魔鬼的倾向,但是,科学的巨大负效应可以说还没有出现,更多的人是不把科学看作魔鬼而作为天使的。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学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科学问题的过程,其本质是运用科学的态度以及科学的方法来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将科学研究作为物理教学的课程目标与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同科学家一样,对物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过程,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最终培养自身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鼓舞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

首先,对于物理概念而言,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从自然现象、物理事实以及物理过程中实验总结而得出来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对相关物理现象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通过创设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而体现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科学研究等要素。例如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一个小实验是观察大气压。物理教师取了一个空的铝制易拉罐和一盆冷水。然后教师在易拉罐的罐口处缠上了铁丝,并且将铁丝拧成了柄装,并在易拉罐的里面加了少量的水。之后将其放在酒精灯上对其加热,直到沸腾。然后让学生猜想,如果在水沸腾之后再加热十秒钟,迅速地将易拉罐里的水倒入到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之间展开分析和研究。最后再为学生展示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通过这样的科学研究,学生一定会对大气压的相关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其次,物理规律解释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而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去发现规律,但是绝对不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创造规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科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时,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第一个,在灯泡发光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用手触摸灯泡,会感觉到发烫。第二个,在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用手触摸发电机也会感觉到发烫。在列举完这两个例子之后,物理教师就可以正式为学生演示实验,首先教师选择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在其中装满煤油,并在每个瓶中各自安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电阻丝大。然后将两个瓶子串联起来,在通电之后电流通过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会让煤油的温度升高,这个时候体积会开始膨胀,而煤油在玻璃管内会上升,当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就会上升的越高。最后通过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而为了得出焦耳定律,可以进行以下三次实验,第一次实验,将两个电阻串联,并让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时间相同,这时明显可以看出甲瓶中的电阻要比乙瓶中的电阻大,甲瓶中装的煤油上升得比较快。这就得出了焦耳定律中的第一个定律,当电阻越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越多。第二个实验,当两个烧瓶中的液体在同一高度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同时保证相同的通电时间,在这个时候再观察两次烧瓶里煤油上升的高度。这就得出焦耳定律的第二个定律,当电流越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就越多。第三个实验,将通电时间加长,瓶中的煤油上升得就越快。从而得出焦耳定律的第三个定律,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二、鼓励学生体验科学研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物理就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但是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研究这种方式,让学生从科学研究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公交车刹车时不能够马上停下来,而是要往前再行驶一段时间得出惯性的原理。可以通过人推车以及我打你,你疼我也疼,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对于物理规律的探索需要学生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首先学生可以针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搜索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现象,然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最终研究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归纳和总结出物理规律。

三、结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