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5:20: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
一、完善科协组织网络
1、在有影响、有实力的税源企业中发展科协会员单位,主动上门宣传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街道科协的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
2、充实和调整街道、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
3、加强社区分会的建设,不断扩大兼职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队伍。
二、继续开展创建市级科普社区活动、科普画廊管理和示范基地的建设。
1、今年街道争创市级科普街道,同时继续指导社区积极申报市级科普社区创建活动,是街道所有社区创上市级科普社区,使街道目标达到100%。
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2
孙鸿烈院士,各位老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
今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政府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列入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纲领》之中,这就是从国家政策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纲要》的实施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十一五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重要文件的,是自1999年中国科协根据五届十四次常委会议的提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对“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组长周光召主席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正式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先后参与工作的专家、学者近200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人,完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报告,《纲要》先后修改了20余稿,2005年6月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科学素质纲要》,经进一步修改《科学素质纲要》,并经各成员单位会签,形成送审稿,报国务院审批。《纲要》的制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保障的措施,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对促进全社会加强科学素质教育,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的高度信任、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为此。我们各老科协组织要把贯彻纲要作为我们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基本工作和经常工作;我们要依据所在地的状况和需求,依靠老专家,组织志愿者队伍和积极分子,有重点的去开展有关的工作;要积极主动的与主管部门,尤其是当地贯彻《纲要》工作办公室加强联系,积极争取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支持。
首先,各老科协组织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纲要》、宣传《纲要》,深刻认识《纲要》颁布与实施的重要意义;全面理解《纲要》主要内容;并结合各自的特点,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计划、措施和办法。积极为党和政府,为各级科协组织贯彻落实《纲要》建言献策,主动承担和开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相关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根据《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在自愿基础上,根据他们的身体和专业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组合,组织他们在科学普及、科技咨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服务三农的工作中大显身手。
最新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作交流、对口支援工作,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增强市科协“外扩形象、内增活力”的举措之一。2005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开展合作交流、对口支援工作的新要求,与各省市间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共同谋发展;与上海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联系取得支持,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2005年市科协合作交流工作具体如下:
一.继续开展合作的项目
㈠、与西藏自治区的合作交流
1、由上海市科协资助、牵头把歌颂我国神舟五号研制、发射事迹的小说《飞天梦》翻译成藏文版出版发行。
2、为日喀则地区三年科技援藏教育培训计划而启动的“科技富民培训工程”添砖加瓦。为当地各类业务的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人才后盾。举办科技与管理、实用技能班(农牧知识、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电脑应用等)等单科培训科目(白玉兰远程教育网)的培训基地并开展培训工作。
㈡、与云南省科协的合作交流
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计划
根据校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团委本学期的工作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生科协自身的特点,本学期将坚持“培养科技意识,加强科协观念,鼓励科技创新,推广科技成果,弘扬科技文化,活跃科学气氛,造就科技人才”为宗旨,以科技普及为基础,科技开发为中心,科技服务为方向,引导广大学生开展各项科技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自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为我校早日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作出努力。新的一年,科协成员必定全身心投入并加倍努力,以全新的想法和创意为每个人实现埋藏在心中的梦想。现将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科协自身队伍和体系建设,提高科协的凝聚力
•加强科协的自身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科协组织机构,合理调整安排科协内部成员,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性地开展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充分发挥民主,使科协成员各尽其才,更好的为科协服务,努力提高科协干部的素质,增强科协的亲和力,使科协上下呈现融洽氛围,“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提高科协活动层次。
•通过组建扬大科协网络,增强科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校科协与各院科协的交流,发挥校科协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功能,以确保科协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校院科协的联系,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提高科协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
我国科普发展研究论文
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西方科学的输入和传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的逐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向大众普及科学、重塑国民素质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将赛先生大张旗鼓地请进了中国,很快中国社会上就掀起了一场传播、普及科学的浪潮,并使科学取得了“无上尊严的地位”,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至今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爱国志士深知赛先生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国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学化”,“现在中国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科学家顾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国固有的文化,以科学的知识充实中国现在的社会,以科学的精神光大中国未来的生命。”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及有识之士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帜──《科学》杂志自1915年创刊至1950年共发行32卷,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陈望道先生主编的《太白》杂志上首次出现了以小品文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动、活泼的文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期的《科学大众》、《科学的中国》、《科学画报》、《通信自然科学》等均是向广大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的阵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写的杂文《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中说道:“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因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先生也翻译撰写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进国人认识科学,达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学下嫁运动,意即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并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创立了向儿童系统普及科学知识的机构──自然科学园。在这一时期,董纯才、贾祖璋、温济泽、顾均正、竺可桢、高士其等均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及其学术组织、社会团体都纷纷加入到了向人民大众普及科学的行列。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将科普工作视为一项国家事业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几十年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功不可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过清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脉络,试图概括其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对科学普及的认识过程,并作简要评述。
2-1组织建设时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国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43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设立了科学普及局,中国化学史专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长。该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学普及工作也必须做到明确而深入地为当前的生产建设服务”的要求。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门设立科普机构,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在北京清华大学礼堂召开。吴玉章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努力参加巩固胜利和建设新国家的工作。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里,科学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谓‘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确地成为国家的事务。”科学界“当人民自己掌握政权以后,进入和平建设的时候,要紧的便是怎样做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的工作。”科代会明确了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在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上,应当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原则。为此,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或者“科普协会”)两个组织。前者以团结号召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为宗旨;后者以宣传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的建制转入中央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因而科普协会就成了我国科普工作的实际推动者和组织管理者。
科普协会以“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规定了自身的任务是:“组织会员通过讲演、展览、出版及其他方法,进行自然科学的宣传,以期达到下列目的:
小议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西方科学的输入和传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的逐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向大众普及科学、重塑国民素质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将赛先生大张旗鼓地请进了中国,很快中国社会上就掀起了一场传播、普及科学的浪潮,并使科学取得了“无上尊严的地位”,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至今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爱国志士深知赛先生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欲救中国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学化”,“现在中国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科学家顾毓琇先生也曾撰文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国固有的文化,以科学的知识充实中国现在的社会,以科学的精神光大中国未来的生命。”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及有识之士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一面旗帜──《科学》杂志自1915年创刊至1950年共发行32卷,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1934年,在陈望道先生主编的《太白》杂志上首次出现了以小品文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小品文以其短小、生动、活泼的文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期的《科学大众》、《科学的中国》、《科学画报》、《通信自然科学》等均是向广大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的阵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写的杂文《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中说道:“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因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先生也翻译撰写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以促进国人认识科学,达到“改造精神”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在30年代初提倡科学下嫁运动,意即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并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创立了向儿童系统普及科学知识的机构──自然科学园。在这一时期,董纯才、贾祖璋、温济泽、顾均正、竺可桢、高士其等均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及其学术组织、社会团体都纷纷加入到了向人民大众普及科学的行列。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将科普工作视为一项国家事业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几十年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功不可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章通过清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脉络,试图概括其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对科学普及的认识过程,并作简要评述。
2-1组织建设时期(1949—1958)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国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43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设立了科学普及局,中国化学史专家袁翰青教授任局长。该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提出了“科学普及工作也必须做到明确而深入地为当前的生产建设服务”的要求。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门设立科普机构,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在北京清华大学礼堂召开。吴玉章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努力参加巩固胜利和建设新国家的工作。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里,科学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谓‘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确地成为国家的事务。”科学界“当人民自己掌握政权以后,进入和平建设的时候,要紧的便是怎样做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的工作。”科代会明确了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在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上,应当遵循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原则。为此,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或者“科普协会”)两个组织。前者以团结号召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为宗旨;后者以宣传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此后不久,1951年10月原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的建制转入中央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因而科普协会就成了我国科普工作的实际推动者和组织管理者。
科普协会以“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技术水平”为宗旨,规定了自身的任务是:“组织会员通过讲演、展览、出版及其他方法,进行自然科学的宣传,以期达到下列目的:
建立健全科协组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公民整体素质提高,扩大科协基层组织覆盖面,促进科协组织充分履行职能,现就落实中共县委组织部、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落实<县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简历健全乡镇、街道科协组织的通知》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乡镇、村屯科协组织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党建带科建,把乡镇、村屯科协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规划。在2020年9月底前,各村要建立健全科协组织;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互补共享的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全力推进乡镇、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高度重视乡镇、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乡镇、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把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扎实稳步推进工作实施,2020年9月底之前,完成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各村要建立健全科协组织,配齐专、兼职科协工作人员。并按照“五有一落实”标准,做到有组织机构、有经费保障、有办公场所、有单位牌子、有议事规程,全面落实科协各项工作任务。各村科协组织设置后,属乡党委领导,业务上接受乡科协的指导。
(二)完善和规范村、社区科普协会建设。成立村、社区科普协会。设主席1名(兼任村、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设秘书长1名(兼任村、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人选自定,以方便工作开展为主;设委员3-5名(兼任村、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人选可根据村、社区实际情况自定;设科普信息员至少1名。在村、社区悬挂“XXX村科普协会”、“XXX社区科普协会”牌匾,发挥科普协会作用。村、社区科普协会要设立办公室,村、社区要依托村部和社区活动场所建立科普活动室。
高职科技服务创新能力实践与研究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对如何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科技事业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部署。随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如何提升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由无锡市新吴区科协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共同建设成立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努力探索科技服务创新能力实践与研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积极为地方企业、园区、街道等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转型发展。
关键词:科技服务;能力创新;实践
1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面对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无锡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搭建一个由政、校、企、街、园的科技服务平台,即可以加快学校内涵提升发展,又可以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更是全面、深入的诠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念,因此,这也是学校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性发展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1.1实践科学技术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几年,无锡市政府、无锡市科协大力积极推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出台《无锡市科协“企会协作协同创新计划”方案》等相关文件,鼓励相互协作搭建平台,加强科技服务工作的建设,尤其是在搭建和完善科技社团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无锡市新吴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也积极贯彻落实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并推出《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和措施。新吴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新吴区科学技术工作开展的职能部门和科学技术研发、科技人才培养及科技服务的主要单位,责无旁贷的肩负着科技服务能力创新的历史责任。为此,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并建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为新吴区的各功能园区、中小企业和六大街道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按照政府要求,结合各科技服务需求,以搭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为平台,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深入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服务创新能力。1.2实现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依托无锡高新区雄厚的产业、人才、技术背景,凭借企业密集、新技术、新资源需求量大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努力搭建和拓展科技服务领域,技术服务合同服务内容包括科普、学术交流及科技工作者活动项目服务,通过项目和平台的建立,拓宽科技服务、科普宣传的工作平台,完善科协工作体系,为新吴区诸多中小科技企业、功能园区、街道社区等单位在科技交流、创新论坛、市场拓展、行业研讨、科普宣传、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有力的服务和指导工作。1.3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学校大胆实践“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办学体制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内涵提升、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借助无锡高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始终坚持“立足高新区,依托高新区,融入高新区,服务高新区”的办学宗旨,主动联合、成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成为无锡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人才成长的“加油站”、招商引智的“磁力场”的同时,更进一步的拓展了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的空间和能力,加快了区域内中小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1.4加快学校内涵建设的提高。平台的建设时值学校的“十三五”建设期间,为学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撑,创新了“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了科技开发“大联合”,推动了人才队伍“大交流”,形成了校企文化“大融通”的良好局面,把学院打造成符合无锡高新区创新型经济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基地、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构建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高新区模式”,成为国家级高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典范。
2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涵
结合以往常见问题,总结各方经验,确保平台能够顺利运行,并且深入的发挥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加强平台建设。2.1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资源。新吴区科协作为具有政府职能的群团组织,既有指导区内科普工作的开展功能,又有对各街道科技工作的考核职能,同时也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责任,在师资力量、人才支撑以及各类教学场地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吴区科创平台、微纳园等相关功能园区,也需要利用区域优势积极为园区企业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或创新交流等。各街道社区,为了丰富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集中政、校、企、街、园的资源优势,形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利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作为交流服务平台,发挥强大的科技服务和功能水平。2.2形成书面合同,建立常态的工作机制。平台以新吴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主要牵头单位,主动承办相关科技服务活动,同时组织、协调、协助各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为了便于平台工作的开展,由新吴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签订“科普、学术交流及科技工作者活动项目服务”横向技术服务合同,双方各指定固定联系人,并每周一进行工作对接交流,形成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备忘录,建立周密的整套运行体系,不断维护和提升平台的功能。每月组织一次科技创新论坛、学术交流、项目路演等;每季度组织承办企业融资、市场拓展、行业研讨等交流活动;每年承办1-2次有影响力的行业性或综合类创新创业峰会、展览、大赛等,有计划性的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日常指导、协助各单位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同时,政、校、企、街、园各方搭建几个网络交流平台,确保信息的交流沟通,以及工作开展的时效性。
我省科学技术普及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科教兴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驻鄂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事业是公益事业,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第三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对象的接受能力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反对迷信和伪科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和从事其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农村技术基地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科普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特修订我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管理和考核办法。
一、推荐或申报范围
镇科协、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村其他经济组织所办的基地或园区、种植或养殖业大户联办的农场等。
二、确定程序
1、镇科协提名推荐,镇党委或政府同意后向区科协申报。申报的主要内容:基地情况和申请理由;开展培训和承担科普工作的能力;基地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等。
2、经区科协审定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