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4:55: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界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刑事政策的科学界定和运行
刑事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其终极目的是发挥刑事政策的最佳功能,实现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
因而,研究刑事政策就必然要研究刑事政策的功能。目前,学界对于刑事政策功能的认识并不统一,而理论上的混乱又可能带来刑事政策运行中的误区,因而有必要予以澄清,从而使得刑事政策的运行机制能够发挥其最佳功能。
一、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
对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功能词义本源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将“功能”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1}储槐植教授认为“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按此释义,刑事政策的功能即刑事政策运行所产生的社会积极作用,也就是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刘仁文博士却认为,“那种认为‘刑事政策的功能指的是刑事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并不妥当,事实上,功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积极与消极是一种主观评价,例如,某一项刑事政策的出台,突破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它带给法治的破坏作用是一种消极功能”。{2}笔者认为,刘仁文博士的观点忽略了功能的本源意义,因为只有事物发挥有利的作用才是功能的含义,而消极的作用不是功能的含义。同时,刘仁文博士所举的例证,也不是刑事政策功能的表现形态,不足以论证刑事政策的消极功能。“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即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或激化,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停滞等一系列变化。”“政策效力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正效力和负效力两种形式。所谓正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发展目标的相互促进,社会发展的加速等一系列积极影响。在政策实践中,大量的政策是发挥正效力或正效力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大多数政策在出台以前都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评估论证,付诸实施后又能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执行。所谓负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发展速度的下降,社会发展目标的损害,社会结构紊乱与有害结果。负效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是由于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这是政策规范本身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所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本身正确,执行得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一些负效力。”。{3}从以上政策学者对政策效力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刘仁文博士显然是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将政策效力视为政策功能,同时其所例举的现象只是政策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的表现,而非政策功能的表现形式。
微探刑事政策能力科学界定以及执行
刑事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其终极目的是发挥刑事政策的最佳功能,实现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因而,研究刑事政策就必然要研究刑事政策的功能。目前,学界对于刑事政策功能的认识并不统一,而理论上的混乱又可能带来刑事政策运行中的误区,因而有必要予以澄清,从而使得刑事政策的运行机制能够发挥其最佳功能。
一、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
对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功能词义本源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将“功能”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1}储槐植教授认为“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按此释义,刑事政策的功能即刑事政策运行所产生的社会积极作用,也就是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刘仁文博士却认为,“那种认为‘刑事政策的功能指的是刑事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并不妥当,事实上,功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积极与消极是一种主观评价,例如,某一项刑事政策的出台,突破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它带给法治的破坏作用是一种消极功能”。{2}笔者认为,刘仁文博士的观点忽略了功能的本源意义,因为只有事物发挥有利的作用才是功能的含义,而消极的作用不是功能的含义。同时,刘仁文博士所举的例证,也不是刑事政策功能的表现形态,不足以论证刑事政策的消极功能。“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即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或激化,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停滞等一系列变化。”“政策效力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正效力和负效力两种形式。所谓正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发展目标的相互促进,社会发展的加速等一系列积极影响。在政策实践中,大量的政策是发挥正效力或正效力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大多数政策在出台以前都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评估论证,付诸实施后又能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执行。所谓负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发展速度的下降,社会发展目标的损害,社会结构紊乱与有害结果。负效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是由于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这是政策规范本身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所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本身正确,执行得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一些负效力。”。{3}从以上政策学者对政策效力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刘仁文博士显然是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将政策效力视为政策功能,同时其所例举的现象只是政策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的表现,而非政策功能的表现形式。
(二)系统论的认识
行政权行政法科学界定分析论文
[摘要]行政法逻辑起点是行政法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如果作为行政法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根据不足,整个行政法理论大厦就会倒塌。区分行政法逻辑起点、研究起点、理论基础、宪政理念以及基础理论是界定行政法逻辑起点的前提,探讨行政法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则为界定逻辑起点提供了标准,而行政权所体现的所有特征完全胜任行政法逻辑起点的重任,因此,行政权是行政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关键词]行政权行政法逻辑起点科学界定
Executivepower:Scientificdefinition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
[Summary]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isafoundationstoneinthescientifictheorymansionofanadministrativelaw,Ifaccountforthebasicconceptionof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isinsufficient,thetheorymansionofthewholeadministrativelawwillcollapse.Itisprerequisitesofdefining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todistinguish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researchstartingpoint,theoreticalfoundation,ideaofconstitutionalgovernmentandbasictheory,andProbinginto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willofferthestandardfordefiningthelogicstartingpoint,andallcharacteristicsthattheexecutivepowerreflectsaretotallycompetentattheimportanttask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therefore,itisexecutivepowerthatcandefinedasthescientificdefinition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
[Keyword]Executivepower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Scientificdefinition
学科的逻辑起点,或者称为学科的开端、学科的出发点,是我们进行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决定该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起点,同时也是区别于不同理论体系的标准。[1]选择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也是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论原则。行政法逻辑起点是行政法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关系到行政法基础理论以及整个行政法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如果作为行政法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根据不足,行政法的根基必然不牢固,一旦这种概念被推翻,整个行政法理论大厦就会倒塌。由于我国的行政法理论研究尚处于完善阶段,特别是构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目标的行政法理论体系正处于艰难复杂的攻坚阶段,所以,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理解,但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就会影响到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乃至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有助于行政法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行政权——行政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摘要]行政法逻辑起点是行政法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如果作为行政法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根据不足,整个行政法理论大厦就会倒塌。区分行政法逻辑起点、研究起点、理论基础、宪政理念以及基础理论是界定行政法逻辑起点的前提,探讨行政法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则为界定逻辑起点提供了标准,而行政权所体现的所有特征完全胜任行政法逻辑起点的重任,因此,行政权是行政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关键词]行政权行政法逻辑起点科学界定
Executivepower:Scientificdefinition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
[Summary]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isafoundationstoneinthescientifictheorymansionofanadministrativelaw,Ifaccountforthebasicconceptionof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isinsufficient,thetheorymansionofthewholeadministrativelawwillcollapse.Itisprerequisitesofdefining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todistinguish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researchstartingpoint,theoreticalfoundation,ideaofconstitutionalgovernmentandbasictheory,andProbinginto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willofferthestandardfordefiningthelogicstartingpoint,andallcharacteristicsthattheexecutivepowerreflectsaretotallycompetentattheimportanttask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therefore,itisexecutivepowerthatcandefinedasthescientificdefinitionofthe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
[Keyword]ExecutivepowerLogicstartingpointofadministrativelawScientificdefinition
学科的逻辑起点,或者称为学科的开端、学科的出发点,是我们进行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决定该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起点,同时也是区别于不同理论体系的标准。[1]选择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也是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论原则。行政法逻辑起点是行政法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关系到行政法基础理论以及整个行政法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如果作为行政法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根据不足,行政法的根基必然不牢固,一旦这种概念被推翻,整个行政法理论大厦就会倒塌。由于我国的行政法理论研究尚处于完善阶段,特别是构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目标的行政法理论体系正处于艰难复杂的攻坚阶段,所以,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理解,但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就会影响到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乃至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有助于行政法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护士技术职称层次设岗的可行性论文
【摘要】目的:使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更趋科学合理化,降低护理成本。方法:根据护士学历、资历、职称、专业能力,按工作职责和临床角色分层次设岗,定期审核及考核。结果:明确了等级划分,科学界定了护士的工作职责,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最佳组合。结论:有效地培养和培训了在职护士,达到了护士专业能力进级,促进护理梯队建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人员,医院;医院管理
对于目前我院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和结构配置不合理,等级划分及岗位职责分类不明确的现状,近几年逐步完善了护士分层次上岗体制,科学界定了护士的职责范围,合理有限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护理成本,真正体现护士价值,促进了护理专业的较快发展。
一、分层次设岗
根据护士学历、资历、职称、专业能力,对护士按工作职责和临床角色分层次设岗,形成层状的梭形梯队架构。
1.1如何分层次设岗(1)第一层是护理员,占护士总数的10%,以生活护理为主。(2)第二层是助理和辅助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5%,以基础护理为主,一级奖金系数。(3)第三层是执行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5%,以基础护理及部分专科护理为主,二级奖金系数。(4)第四层是专科护士,占护士总数的20%,以专科护理、疑难复杂技术及护理质量的把关为主,三级奖金系数。
德国科研不端治理体系建设进展及启示
1德国科研不端治理制度建设新进展概览
德国应对科研不端源于两次“浪潮”,第一次是1997年的肿瘤专家赫尔曼、布拉赫的数据造假事件,第二次是2011年高级政客的博士论文事件。在第一次浪潮之后,德国研究联合会(DFG)成立了包括外国科学家在内的12人国际委员会,授权该委员会从科研体制上研究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另外,DFG还设立了专员职位以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投诉事务。此外,在德国还出台了三个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法规:1996年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的判决制定的处理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规范;1997年马普学会的评议会通过了《质疑科研不端行为的诉讼程序》;1998年德国研究联合会“学术自我管理”委员会详细阐述的《关于提倡良好科学实践和处理涉嫌科研不端行为的指南》。在德国研究联合会的建议下,高校校长联席会以《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建议》为样本,出台了《应对科研不端的程序模型》。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这个建议,制定了自己的纲要;个别高校和科研机构还设立了科研诚信调查处(人员)。如:海德堡大学于1998年通过了《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应对科学中的不端章程》,并成立了科学自治委员会等。第二次浪潮后,德国科学委员会于当年(2011)修订了《确保博士论文质量的要求》并出台了《评价和控制科研成果的建议》;2015年颁布了《科研诚信建议》。德国研究联合会也陆续修订了《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备忘录》(2013)、《应对科研不端的程序》(2011、2016)。高校校长联席会下属组织“具有博士授予资格的高校校长联盟”于2012年通过新的建议:《博士学位授予程序中的质量保证》。普通院校联合会、院校联合会、德国高校联盟于2012年7月发表总立场文件《撰写科学资格论文良好的科学实践》。德国国家法教师联合会于2012年10月《公法中的良好的科学实践纲要》。德国U15大学联盟于2013年4月通过了文件《博士学位授予程序中良好的科学实践原则》。2013年5月,德国高校校长联盟在第14届联盟成员大会上通过了新的总决议《德国高校良好的科学实践》,对德国高校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预防和治理科研不端明确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德国各主要学会如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霍尔姆霍兹学会、莱布尼茨学会作为科学机构联盟主要成员,推动该组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动,如2010年连续出台了两个文件《处理科研数据的基本原则》《著作权新规定:对第三篮子的要求与渴望》。2011年,在德国研究联合会召集下召开的“良好的科学实践”会议等。大学的行动更是积极,纷纷出台或修订各自的应对科研不端的文件,增设或完善诚信调查人员(调查处)。如波恩大学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波恩大学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纲要》;慕尼黑大学于2014年9月30日第三次修订《慕尼黑大学科学自治纲要》等。德国科研不端的治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德国科研不端治理实践概览
获得科研不端治理的实践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大概的了解。(1)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应对科研不端的纲要与程序模型的知晓与应用情况。相关资料显示,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2013年通过的《高校良好的科学实践》的知晓度是最高的,达到了64.4%,但实际的应用程度不高,只有17.0%;排在第二位的是德国研究联合会2013年修订的《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备忘录》。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德国研究联合会2013年修订的《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备忘录》应用程度最高,达到40.2%;排在第二位的是《应对科研不端的程序》(德国研究联合会,2011),达到32%。综合两项数据,德国研究联合会的两个文件分居第一、第二,说明国家研究资助机构(《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备忘录》)对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际影响力最大。(2)良好的科研实践的介绍情况。各大学和高等院校对良好的科学实践的介绍或者说宣传教育几乎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从学士和硕士培养阶段直到教师、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只有9.8%的被调查单位对此事不知道,但是比重不高,最高的是学士和硕士培养阶段,只有57.2%。这表明各大学和高等院校对良好的科学实践的教育还有提升的空间。(3)高校层面的科研诚信办事处设置情况。大学设置科研诚信调查处的已达到90%以上,没设置的只有0.6%,不知道和没有答复的共8.9%。高等院校设置科研诚信调查处的最低达到了60%以上,没设置的占28.6%,不知道和没有答复的共14.3%。在大学中科研诚信调查处工作人员2~3人的比例最高,占35.0%,而高等院校中科研诚信调查处工作人员1人的比例最高,占37.1%。由此可见,大学设置科研诚信调查处的积极性高于高等院校。
3制度建设典型案例
德国科研不端治理体系的新进展以德国科学委员会2015年出台的立场文件《科研诚信的建议》以及德国研究联合会2013、2016年修订的《确保良好的科学实践备忘录》、《应对科研不端的程序》最具代表性。
复兴与振兴哪个提法更好
我拜读了一些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科学界定的文章,总觉得很难理解。恕我直言,对这个问题作科学界定,是很难的。我还发现,在学者的文章中,在文献中,有“复兴中华”、“振兴中华”两种提法。这就不免引起一点思考:究竟是“复兴”,还是“振兴”?
大而化之,复兴、振兴,二者差不多,两种提法并
用也无妨。但是,认真想一下,这是一个重要的提法,最好能够统一、规范。
“复兴”,从字面看,就是恢复到曾经有过的兴盛状态。“复兴”,就要有一个参照系。那么,对我们国家来说,究竟要恢复到历史上哪一个兴盛时期的状态呢?从近代来说,中国面临的是积贫积弱、面临瓜分豆剖的严峻形势。这种局面,根本不是我们今天复兴的参照系,而是我国近代先进人物矢志要加以改变的。再往前,明清时期,是强盛的封建帝国,但与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国家,主要是同欧洲国家相比,已算不得真正的强盛。1644年,在我国,是清军入关,清王朝的开端。而在英国,已经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过了5年,即1649年,就宣布成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明清封建王朝虽然强盛,但只是落日的辉煌,不值得作为我们伟大复兴的参照。再往前,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被称为“盛唐”。唐王朝从618年开始,到907年止,共289年。唐王朝国势强盛(主要是前期的一个半世纪,以755年的“安史之乱”为界),声誉远及海外,中国人被称为“唐人”。但是,唐朝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难道还要以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某一强盛时期作为参照系,来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吗?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这些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这同民族复兴的参照系,是两回事。
在欧洲历史上,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是所谓“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那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创新,包括思想、艺术、科学等等,只是十六世纪的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称之为“文艺复兴”而已。这同我们今天讲的“民族复兴”,也不是一回事。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最早而且一贯的口号是“振兴中华”。
工商分局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工商分局积极探索实践,结合工商实际,以查找廉政风险点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一线工作岗位和重点工作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教育说服、制度约束和监督制衡的合力,为完善工商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迈出坚实步伐,为推进工商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围绕“三个抓好”,打好基础,让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内化于心”
一是科学筹划,抓好组织领导。该局作为××市工商局、××区纪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先行单位,得到了省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省局监察室领导、市局领导专程到该局指导工作。成立了由分局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指导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集思广益,抓好方案制定。_月份该局会同区纪委专程到××、××等地学习取经,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并下发《××工商分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邀请市局监察室、××区纪委、工商行风效能监督员等,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查找岗位廉政方面容易出现的风险点等方面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系统内外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出意见和建议__条。在此基础上,及时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为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范本”,明确了方向。
三是深入动员,抓好教育载体。为使大家逐渐认识、理解并接受“廉政风险防范”这一全新工作,该局充分借助以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载体,依托重要岗位廉政专项教育,不断拓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组织系统干部重点学习党纪、政纪、法纪,通过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看工商系统警示案例等,增强免疫力,提高鉴别力,促进广大工商干部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这一新概念,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植入人心,形成“廉政风险大家谈”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点查找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抓“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把廉政风险点“晒之于众”
机构改革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及对策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省级及以下组建自然资源厅、局的机构改革任务将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随着机构职能变化,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面对所属单位多、专业性强、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等新情况,如何把握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科学界定被审计对象的责任、准确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履责绩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事项。
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审什么?怎么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自然资源业务专业性强,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财务审计知识,而且要熟悉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是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的短板,机构改革后因职能增加导致相应的业务增多,内部审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吃透新的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难度较大,难以查深查透,审计的深度、高度难以保证。目标多、范围广、重点不聚焦,审计难度大。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原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的征地、供地、地籍管理、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土地储备、土地执法监察等业务外,还增加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管理、水资源、草原、森林和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海洋管理等多项职责,因而,在对领导干部“履职用权”情况审计时,存在审计范围大、内容多等情况,如果审计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那么审计工作量将很大,难以有效发挥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作用。责任界定困难。如何将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与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化关联起来,并按经济责任审计要求获取证据,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有关重大经济决策情况:是否有因个人决策失误给国家资产、资金造成损失的行为;耕地保护政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等是否落实到位;海域使用权审批是否严格用途管制以及是否越权审批;核发林权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等。这些经济决策可能和前任存在交叉时间点问题,责任界定较难区分。自然资源履职情况缺乏权威的评价指标。一是审计衡量标准的不确定影响了科学评价,如:审计得出的指标数据,应该处在什么区间是好、什么区间是差,怎样是高效、怎样是低能,哪些是科学发展、哪些是不可持续等。因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审计人员无法给予准确评价。二是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数据涉及资源资产分布、数量、质量等多方面,审计数据的复杂性使利用上存在困难。三是业务数据的取证难。由于各级层面对自然资源资产的考核指标未能细化,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有些考核指标难以取证,给审计定性带来困难。
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一是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到相关业务处室挂职锻炼,或聘请国土、规划、海洋业务专家参与审计方案的指导,使教育培训形式多元化和长效化。二是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素养,为更好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夯实理论基础。三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从各业务处室抽调专业人员,使审计组的人员构成更合理,提高审计组织的整体能力。开展审前调查、制定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一是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考核文件及量化指标,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提供基础。二是明确审计目标。建议结合自然资源禀赋情况和区域特点,按照“摸清情况、揭示问题、分析原因、界定责任”的总体思路,确定审计目标。三是锁定重点内容。首先要确定时间范围,一般以任职期间为时间范围;其次确定被审计单位范围,包括领导干部任职单位及下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等;再次,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建议从领导干部任职前后自然资源实物量及生态环境变化入手,以其任期内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为主线,对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界定责任。四是创新审计方法。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尝试利用GIS分析软件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进行核实,运用绘图软件、GPS定位等工具对土地、海洋、林业等项目位置检查,利用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进行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五是确定提供资料清单。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对照各项考核指标及考核结果,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确定提供资料的清单。科学界定责任。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责,既要根据规定将问题对号入座,又要从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管等方面分析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还要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进行分析,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充分考虑相关审计事项的历史背景、决策程序等要求和实际决策过程,以及是否有签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参与特定事项的管理等实际情况等内容,准确界定其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登记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登记体系,保证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审计人员可以先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厘清资产管理的现状,登记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等基本信息。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共享中心,实现对自然资源信息的集中管理,获得第一手资料信息。二是构建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重大经济活动决策方面。主要用来反映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会议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对重大经济事项和财务安排的决策情况。可采用行政绩效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以前年度审计决定执行及问题整改情况、重大项目决策等指标。二是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主要用来反映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经纪律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三是对下属单位监督管理方面。主要用来反映被审单位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监管、内控监管、开展内部审计情况。可采用对下属单位的投资回报率、往来账款坏账率等指标。四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利用情况。主要反映辖区内土地、海洋、林业、草原等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消耗、节约和利用情况。五是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反映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的履职情况,可采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收储地块扬尘污染防治率、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林木覆盖率、湿地面积比例等指标。
作者:朱加纯 凌云志 单位:江苏南通市国土资源局
现职干部处理力度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科学界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范围;探索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调整方式;加强处理后干部的跟踪管理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在综合多次干部调整的原则、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经过反复酝酿,并报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确定了不适宜担任现职需调整岗位的9种情形、县委针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在分管县级领导进行谈话提醒警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调整后的安排方式、县委高度重视和关注组织处理后干部的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严格实行跟踪管理,强化对他们的监督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乡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组织处理力度,真正把干部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做到各尽其能、人尽其用,较好地促进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促进了干部队伍的科学发展。
一、科学界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范围。在综合多次干部调整的原则、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经过反复酝酿,并报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确定了不适宜担任现职需调整岗位的9种情形:在担任现职3年内,碌碌无为,表现平庸,分管工作成绩不明显,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在现有岗位上不思进取,混天度日,上下班纪律松弛,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的;在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工作而业务能力不适应的;在班子中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你争我斗,与一把手配合不协调,影响班子整体团结的;连续三年民主测评在班子中排名末位且分差较大的;在班子考察中发现存在较为严重问题,干部职工反映较大的;工作出现失误、过错,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的;违反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双十禁令》,且情节、性质较恶劣的;受到纪律处分需进行降免职处理的。
二、探索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调整方式。县委针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在分管县级领导进行谈话提醒警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调整后的安排方式,并适时作出调整,树立了庸者下、“病”者退的用人导向。一是敢于降免,让懒庸者下。根据班子考察考核和民主评议情况,对能力素质平庸、工作懒散、上进心不强的干部,严重的大胆予以降免职,近三年来共对6名懒庸干部实行降免职。不宜降免职的调整到相对不够重要的岗位,如副乡镇长改任人大副主席、副局长改任工会主席等。二是问过改“非”,让“患病”者退。对存在严重问题或过错的干部,严格依法问责,在给予纪律处分的同时,让其退出班子,以示惩戒。20*年对2名挪用公款打牌赌博的县直单位一把手进行了处理,直接从一把手岗位上退下来改任本单位非领导职务,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强行交流,让“害群”者换。县委在多次干部调整的原则和纪律中明确,凡在班子中闹矛盾、相互拆台、关系不协调的一律无条件进行交流,情节严重的予以就地免职。四是明调暗降,让无为者让。对思想保守、不谋发展、守摊过日子的干部,既不能让其占着位子不干事,也不能让其成为障碍坏事,在重要部门的调整到相对清闲的部门,在重要岗位的调整到普通岗位。
三、加强处理后干部的跟踪管理。县委高度重视和关注组织处理后干部的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严格实行跟踪管理,强化对他们的监督。在班子年度考察考核中,将处理后仍留在班子中的干部列为重点考察对象,高度关注他们的动向,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对退出班子的,采取定期回访的措施,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鼓励他们支持新班子开展工作,继续发挥好余热。对于处理后干部,只要已经改正错误、工作热情仍然很高、能够继续做出贡献的,县委考虑工作需要,适时予以重新启用。近几年,重新启用了7名“下”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