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1:49: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思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
科学发展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好、统一好全党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会有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党的自身建设存在许多新课题新考验,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我们党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统一思想的重大契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更加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磨炼政治品质、提升战略品质、完善人格品质、增强事业品质,不断提高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等问题,解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作风漂浮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实施得怎样,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加速全面振兴的新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思考
客观的政绩反映了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水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实践程度。党的**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要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三个方面的能力: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观念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看法是否科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能力。提高领导水平,首先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解决好对发展观和政绩观的科学认识和实际把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以宽广的眼界、敏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善于以科学的精神、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认知规律、把握规律,切实增强宏观意识、群众意识、长远意识和开放意识。
——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创造人民满意的政绩。领导水平是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科学执政,就是要当官为民、造福一方,把第一要务作为第一责任,自觉地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上来,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创造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坚持用民主的方法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取得知民情顺民意的主动权;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作用的事,以实实在在的政绩体现科学执政,顺应民心。
——提高学习求知能力,打牢干事创业的根基。在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如不能持续提升学习求知能力,就无法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无法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新的改造,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提高学习能力,关键要增强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精于谋划、勇于实践,通过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提高把握规律的能力,严格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在发展上能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内在要求。
推动科学发展
60年前,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面临全国胜利的大转折之时,1948年5月26日,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与先前一年到达的刘少奇同志主持的中央工委会合。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在实现重大转折、夺取伟大胜利的光辉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60年后的今天,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总结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正处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面临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历史方位由革命党向执政党、中心任务由夺取政权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党中央和同志在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以推动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光辉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展示出来的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形成了西柏坡精神。它包括敢于胜利、彻底革命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立国兴邦的创业精神,立党为公、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和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精神等主要内容。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在西柏坡精神的激励鼓舞下,我们党“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尤其是经过,翻身解放的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汇成了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摧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统治的洪流,人民解放区迅速发展壮大,三大战役势如摧枯拉朽,全党锐意进取“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重大胜利面前,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分析革命形势,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立国兴邦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工作扎实、稳健而又迅速地推进。
西柏坡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蕴涵丰富,博大精深。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概括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敢于胜利、开拓进取,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两个务必”的内在要求;求真务实、立国兴邦,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两个务必”的根本目的;立党为公,严格治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两个务必”的实质内容;努力学习,讲求科学,是“两个务必”的必要保证。
科学发展思考
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在于“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曾经形象地把任务和方法比喻为过河和桥、船的关系,强调“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有一个任务与方法的问题,既要提出科学的目标,又要确立科学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推进。
科学推进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遵循。
科学推进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善于划清科学与不科学的界限。积极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是科学的,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口号来喊、坐而论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结合本地具体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脱离本地实际的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生搬硬套是不科学的;抓住关键、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是科学的,不分主次、浅尝辄止、避重就轻是不科学的;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是科学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厚此薄彼、畸重畸轻是不科学的。诸如此类科学与不科学的界限还有许多,都需要我们正确地加以把握,以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科学推进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推进科学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提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思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扭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历史一再表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2.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大学践行科学发展指导当地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扬州大学各相关学院积极与地方洽谈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该校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5月份与淮安市畜牧水产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日前,双方就进一步落实协议有关内容进行磋商,启动相关合作项目。该院将选派科研骨干担任淮安市各区县首席专家,指导各区县发展畜牧水产业,并派出相关业务骨干赴淮安作开展题技术培训和实践指导。淮安市各区县农林部门也将成立专家工作站,做好相关协调组织工作。双方商定,今年暑期将联合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把框架协议的有关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该校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苏州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结对,建立产学研基地。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为市场提供多品种、高质量的蔬菜和食用菌,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公务员之家
针对分析检查阶段师生提出的相关建议,该校化学化工学院边查边改,积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与应邀来访的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应用科学学院负责人就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事宜进行洽谈。双方交流了学院科学研究的有关情况,就开展科研合作、互派教师达成了初步意向。
科学发展领导交流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新班子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担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尽快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摆在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成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压力增加,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应当看到,在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科学发展观树立得还不够牢固,坚持得还不够自觉,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依然存在。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新的领导班子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表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愈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持深入持久地学,全面系统地学,真正学深学透、学懂弄通。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真正使这一战略思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要树立和落实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换届后的新班子,要特别注意防止急于出政绩,防止换一任班子就换一个思路的做法。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思路一旦确定,就要从总体上保持思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一届接着一届干,每届都有新贡献,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系统掌握和正确运用经济社会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知识,才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要求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努力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运行特点和基本规则,了解各种调控手段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就要求认真学习科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把握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就要求认真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了解社会结构演变规律和当代社会管理理论,掌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这就要求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治意识,规范从政行为,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在实践中锻炼、积累和提高。实践是培养能力的第一课堂。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本的途径要靠实践。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增强运用科学规律推动发展的自觉性。要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工作的过程变为学习提高的过程,做到“打一仗进一步”。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向基层和群众学习,自觉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特别是紧紧抓住制约本地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奋力攻关,在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中增长才干。要坚持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注意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把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起来、坚持下去,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领导班子中的年轻同志和新进班子成员,要积极投身中心工作,主动承担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尽快提高领导能力。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牢牢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不仅影响着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也影响着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要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正确选择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科学制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防止出现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的问题。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觉抵制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思想方法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党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部门科学发展思考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观为党的组织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组织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准切入点、立足点和着力点,创新组织工作理念、健全组织工作机制、提高政策落实能力,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组织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以创新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组织工作新理念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的切入点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组织工作理念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根本保障。组织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让科学发展观植根于组工干部的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组织部门工作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全局,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四个理念:
一要树立和强化开拓创新理念。创新是组织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要主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理念、机制、方法、内容上不断创新,为科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要树立组织部门新形象,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谋求组织工作新发展,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二要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做好人的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将以人为本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始终,努力激活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把领导干部人才的重点和精力引导到发展事业中来,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充分发挥好组织部门培育、集聚、选用人才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把握人才的本质特点和个性特征,正确看待人才、公正评价人才、及时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三要树立和强化人才兴国理念。总书记在****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深入精辟地阐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强调人才问题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发展,培养人才,也是生产性投入的观念。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实行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育、管理、使用三个环节开展人才工作,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科学发展城乡交流
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直辖十年来,重庆立足特殊市情,在完成三峡库区百万移民主体任务的同时,积累了城乡统筹的丰富经验。在国家批准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的实践中,重庆尤其要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在重庆直辖10周年前夕,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到重庆代表团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重庆市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讲话成为重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基本依据。刚刚结束的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把“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因为“城乡统筹发展”突出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内涵,既涵盖城市又涵盖农村,既涉及经济领域又涉及社会领域,既是对发展目标的概括又是对发展路径的表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重庆的具体化。最近,中央又批准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是中央对深化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部署,更是对重庆在城乡统筹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
——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定位,更加明确了重庆这个祖国中西部唯一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直辖市的特殊使命,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早在直辖之初,中央就要求重庆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这实际上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发端。现在,更明确地将重庆定位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表明中央对重庆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上率先“破题”的殷切希望。
——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定位,表明中央在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把重庆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的精要在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统筹区域发展;要推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发展,以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对重庆的“增长极”和“中心”的定位,就是要求重庆加快发展并带动区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多做贡献。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了重庆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就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去谋发展、促发展。在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重庆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政绩考核助推科学发展
*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已通过多种途径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建立这套政绩考核体系是*通过解放思想谋求科学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战略举措,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也积累下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很有可能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应该说,*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形成了共识,问题在于如何切实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建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这方面,政绩考核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平台。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绩效评估是帮助各级政府实现其战略目的的有效管理手段,它具有引导、规范和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地指引被考评对象科学配置资源、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政务效果,从而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新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经济发展置于更为合理的地位,其比重调整至30%左右,不再片面强调GDP,而是更为注重经济、社会、民生、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并且将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纳入民主测评体系之内。为了激励各个区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的发展战略谋求各自的发展,这套考核体系为四个功能区域设置了不同的考核指标,或者为同样的考核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这套政绩考核体系有助于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改进领导方式,自觉地谋求所在地区和部门的科学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
革新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居安思危、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谋求科学发展。但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容易看重已经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改革的风险估计过高,尤其是当进一步改革触及到现有领导体制和某些既得利益的时候,他们的改革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可能成为深入改革的阻力。某种程度上,当前的政治生态是不利于继续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的。改变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科学体系,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激励机制,诱导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调整行为,一心一意谋划科学发展。
- 上一篇:科学发现观范文
- 下一篇:科学发展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