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众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1:28: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大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大众

科学发展观大众化体会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军队来说,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打牢广大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关键要在“大众化”上下功夫、用气力。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式的概念演绎,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最根本的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亿万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能够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工作上的偏差,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实现。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对广大官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武装,是始终保持我军性质、宗旨、作风和本色,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培养一代代坚定的举旗人,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忠实履行我军的历史使命。

大众化呼唤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是相对区别的。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官兵,要充分考虑官兵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层特点,力求理论内容的通俗化和形象化,融入官兵的日常学习教育和工作生活,赋予理论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把基层理论武装抓得更加富有活力。推动大众化,对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在基层部队建立一支理论骨干队伍。从近年来理论武装工作特别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情况看,应把大学生干部及大学生士兵作为理论普及的骨干,充分发挥其理论宣讲、学习辅导和带头实践的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需要最广泛地把广大官兵动员起来,广泛开展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营造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官兵自觉地学习领悟、理解掌握。从部队学习实践看,有这样几种形式和方法是官兵比较欢迎和有效的。一是在学习钻研原文的基础上,组织好学习小辅导、重难点答问、热点问题大家谈等;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视野,丰富学习信息,提高学习效果;三是组织官兵畅谈收获,交流体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四是组织官兵参观见学,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基础、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不能就理论学理论,要善于在“融入”、“结合”上做文章。一是把理论武装同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创新理论分析回答问题,在有效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中打牢官兵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把理论武装同党团生活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的教育的主课,党的生活的主题,使广大党员比一般群众学得更深、用得更好,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实践者。三是把理论武装同干部骨干培训结合起来。在认真组织理论体系学习培训、轮训的同时,各类干部、骨干培训都要把理论体系武装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全过程,尤其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认识,破解难题,提高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把理论体系武装的成效落实体现到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完成使命任务上,让官兵把聪明才智用到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上。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论文

1.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今天所指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要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在当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兴党、强国、富民的科学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思想基础,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成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动的指南。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走向大众。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马克思是最早提出理论武装群众思想的。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列宁也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动者,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4]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武装工作,学习科学理论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已蔚然成风,涌现了像方永刚教授那样,在三尺讲台上,用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典范。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目的就是要普遍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使他们能够普遍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

2.从理论武装基本要求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产品的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西方的社会思潮与自由、民主、人权观等意识形态的扩张传播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冲击,而西方资本主义拜金、功利、消费、享乐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挑战着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够,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较淡薄。第二是文化创新的能力不强,需要有引起世界关注的艺术作品和思想理论成果。第三是大众文化还缺乏社会凝聚力。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内部文化安全也受到了挑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信仰、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财富有所遗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仍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信仰,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失了传统文化财富。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政治意识淡薄,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信仰受到挑战。而困扰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亟待解决,加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复性、机械式的宣传灌输也影响了人民大众对主流文化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其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信念,剔除其落后的、偏激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层面的修养得到提升,进而在人民群众这一广阔的群体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滞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指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这一言论精辟地说明只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掌握其内涵和精髓,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灵魂性、指导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传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知识,还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在不同时期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把党的建设目标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共同理想,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社会实践的行动力量,从而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得以发挥。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论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也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具有挑战性。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实践中,它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从分析以下几对关系中寻求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力求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真。

一、从特指和泛指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是必须正确理解这一命题的科学含义,我们可从特指和泛指两个层面去把握,也就是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去把握。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这一重大命题的直接语境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的概念,从总体上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从本质上揭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从特指的含义来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和最具体的要求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可以从泛指的层面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会在当下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表现出各种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形态,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或理论形态同样需要大众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也就是历时性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是共时性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但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两个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住重点的同时不要人为地把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因为它们是融会贯通的有机的统一体。

从特指和泛指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其实这两者的性质和核心内容是一致的,泛指是特指的背景扩展,是广阔的时空维度,是理论整体性的面;特指是泛指的重点内容,是一个鲜明突出的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好比一颗耀眼的明星点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蔚蓝的天幕下。从这两个角度的结合中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含义,有利于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把广泛性和针对性、整体和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理论把握和实践操作当中,强调在“当代中国”这样的特定时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同时,也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时性,做到点与面的结合。

二、从质和量的规定性关系中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查看全文

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经济学中市场形成规律可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供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有所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需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把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需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把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早期主要是在文学和哲学领域的大众化。现在我们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更广义的角度来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发展和完善,主要依靠大众化的方式来完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可以归纳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在长期的工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化为中国人民群众的基本信念和实践指南,并在实践中完善、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要摆脱现实困境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必须要重新找出一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建立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在方针政策上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内容体系,寻求方法,加强队伍建设。

二、经济学中市场形成规律可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查看全文

论新时期效益财政配置

效益财政即因此效益最大化为底子取向确当局理财头脑、财政运行机制和当局理财要领。湖北省自1993年实验效益财政以来,财政经济孕育产生了较大变革,取得了显着效果。新时期的财政事情应该对峙效益财政所提倡的底子精神和原则,深化改造,增强创新,把效益财政配置推上一个新台阶。

一、实现一个目的:创建大众财政新体系

构建大众财政框架是我国财政改造的目的模式和选择取向。从肯定程度上讲,也是深化效益财政配置的重要契机。其重要表现在:第一,创建大众财政体系要求科学处置惩罚当局与市场的干系,要求当局以充实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底子性作用为目的,以补充市场失灵为着力点,维护和推行财政职能,订定和实验财政政策。在大众财政框架里,财政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干与力度及其效果现实上增大了,财政将以市场为依托和准则,越发积极有用地到场社会经济运动,从而大猛前进财政配置资源的屈从并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创建大众财政体系要求财政以大众范畴为职能范畴,属市场范畴的大众付出就要退出,属大众范畴的大众付出就要到场和增强。这样可以优化财政付出布局,使财政投资突出重点,从而前进财政投资的范畴效益,增强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第三,创建大众财政体系,将当局与一样平常盈余性的市场运营主体区别开来,当局不再到场盈余竞争。这不光大大淘汰了财政投资危害,淘汰了财政资金的丧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使财政付出越发看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进。从这个角度看,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是配置效益财政的一定选择和最佳途径。第四,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有利于前进财政收入质量。在大众财政框架里,税收是大众商品和大众服务唯一公正的价钱表现情势,也是大众财政的唯一公正的底子收入要领。因此,创建大众财政体系一定要求理顺分配干系,加大费改税的力度,前进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这将有利于前进财政收入质量。第五,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有利于理顺各级当局的财政分配干系。各级当局可以凭据大众商品的层次性、外部性等属性和地域内市场失灵状态来界定各级财政的运动范畴和范畴,这有利于各级财政明确和变革财政职能,有利于各级事权的公正分别和财权的科学确定,从而使各级财政分配干系越发清楚、科学和范例。字串5

配置效益财政的历程与创建大众财政体系的历程是相互讨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财政因此餍足社会大众须要为目的的财政运动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财政范例。而效益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财政运行机制和运行要领,因此财政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财政运动模式。这样,配置效益财政理所虽然要以创建大众财政体系为目的。财政运动如果逾越了大众财政体系就不行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目的。因此,大众财政为效益财政配置确定了目的定位和刚强尺度。而效益财政作为一种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要领,又为创建大众财政体系办理了实现情势标题。我们以为,大众财政增强了效益财政的生命力,效益财政也为大众财政增加了活力,两者的有机团结,将发挥最佳效应,从而将极大地促进财政振兴。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政事情中必须以大众范畴为运动范畴,准确处置惩罚当局与市场的干系;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底子取向,准确处置惩罚财政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干系;必须以财政创新为底子本事,准确处置惩罚财政自我调治、自我改造、自我生长的干系,从而实现效益财政配置与构建大众财政框架的最佳配合。这敷衍推进新时期的财政改造与生长,促进财政的全面振兴,实现创建稳固、平衡、壮大的财政目的,有侧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字串8

二、前进两种本事:财政气力和财政创新力

查看全文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启示

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

(一)以相关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比如,美国1862年颁布《莫里尔赠地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加速进入大众化打下了坚实基础。1944年美国颁布《退役军人权利法案》,及时满足了二战退伍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至1949年就有97.5万退役军人进入高校,占高校学生总数的40.5%;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至1969年共有150万人靠国防学习贷款上完大学;1963年通过《高等教育设施资助法》进一步为美国高校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使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急剧增多;1965年通过《高等教育法》并于1968年修订,使高校得到长期的、全面的援助,扩大了联邦政府向高等院校提供资助的范围和规模。正是这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1]。

(二)以明确职能促进各类高校各司其责

综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发现,美国各类高校在大众化阶段所承担的不仅职责相当明确,且相互之间的职责边界十分清晰。具体情况如下。研究型私立高校和高水平的研究型州立大学坚守精英教育。其具体表现有:其一,秉承精英教育的理念。比如,如普林斯顿大学一直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为原则,且并不追求学校的综合性,至今仍未开设法学、商学、医学等社会上最热门的学科专业;加州理工学院一直以“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宗旨;哈佛大学以“VERITAS”(拉丁文,中文即“真理”的意思)为校训,勉励师生追求真理,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与独立的思考习惯;麻省理工学院一直秉承科技型教育的办学典范;芝加哥大学以“研究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为办学方针。其二,以较小的办学规模作为实现精英教育的前提。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前20名的研究型大学多为规模不大的私立大学。在美国1000多万的本科生中,只有4.7万人就读于哈佛、耶鲁等8所常春藤大学,其比例不到4‰;而州立研究型大学的录取率虽然略高于私立大学,但是他们一般只招收本州学生(加州大学招收高中成绩排名前12%的学生、加州州立大学招收排名前1/3的学生),要跨州读公立大学的难度不亚于就读私立研究型大学的难度[2]。正因如此,导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在校生人数通常很小,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直保持2000人左右的超小规模[3]。其三,以特色化的课程作为实现精英教育的保证。首先,课程方案个性化。一方面,同一专业多个方向,主修辅修相结合。如普林斯顿的化工专业提供了7个专门化方向。另一方面,专业选择自主权充分。如不同学校允许在不同学年、不同学期选择专业,允许改变专业,并允许设计个性化专业,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毕业;第二,课程计划综合化。一是通识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跨学科选课。如哈佛通识教育领域划分11个领域,要求学生跨学科修读12门课程,普林斯顿通识教育领域划分7-9个领域,要求学生跨学科修读7-11门课程。二是专业教育阶段设置了大量具有交叉性质的专业课程计划。三是教育衔接上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计划一体化;第三,课程实施多样化。从教育过程看,研究型大学往往注重交流式、探究式、报告式、顶峰体验式等教学方法,重视小班制授课制度和研究式教学,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如耶鲁大学所有主修专业学生要求在四年级选修1-2学期的研究性课程,给予学生顶峰的科学研究体验,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项目中高度强调学习主体的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第四,课程评价多元化。美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经过了自哈佛学院校长和教授面试为主的口试入学形式、到凭借认可中学的毕业证书进行录取、到完成高校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数入学、再到SAT\SCT多元化综合选拔入学等时期,而大众化时期的入学形式正是最为成熟的多元化综合选拔入学形式,确保了生源的综合素质。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时具有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双重职能。

美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为州立大学。这些教学研究型州立大学的办学层次较高,它们不仅提供大量的学士、硕士学位课程,还提供博士学位课程;既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也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凸显“教学与科研并重,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特征。具体表现有:其一,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美国教学研究型州立大学办学的初衷是为本州培养应用人才,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但因发展之中受到研究型大学的吸引和挤压,不由自主攀高层次,试图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据徐毓龙,樊来耀等学者研究[4]:在2000年有64所州立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密西根理工大学、新泽西理工学院、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鲍灵格林州立大学、杰克逊州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南达科他州立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爱达荷州立大学、鲍尔州立大学等[5]。这类高校数量少、但发展较快,并极力承担博士培养任务。有关资料显示:1946年美国博士授予机构有89所,其中州立大学39所,私立大学50所;而到1975年,博士授予机构中州立大学有164所增幅为320.5%,私立大学有128所增幅为156%[6];州立大学的数量和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私立大学,在博士学位授予上变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在64所教学研究型州立大学中有10余所拥有博士课程的研究生院,有10余所开设了医学之类高水平专业研究生院。其二,大力承担科学研究。美国教学研究型州立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即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科研。这些大学大约承担全美10%左右的科学研究任务。如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材料加工研究所有超过60项专利发明,世界一流的设施,全新的研发中心,一直为企业家和工业界提供矿产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研究;鲍尔州立大学就是以无线网建设研究为核心,并在全美大学中排名榜首;爱达荷州立大学大力投入医学研究,该校药学院被认为是美国西部最好的药学院;南达科他州立大学注重博士后建设科学研究,成为全美博士后研究密集型单位及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并在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排行榜上名列第三。新办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学校承担大众教育的职责。1940年,美国各种高等院校共有1708所,1950年增加到1851所,到1976年已发展到3026所。其中,两年制学院由1960年的521所增加到1976年的1002所,共增加了481所;两年制学院学生人数从1940年的14.9万人,增加到1950年24.4万人、1960年45.1万人、1970年163万人;四年制学院学生从1940年的123.8万人增加到1950年的217.8万人、1960年的277.5万人、1970年的525.9万人[7];1970年两年制和四年制学院学生数占了总规模的86.98%[8]。

查看全文

民法大众化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民法是发生于民众实践活动的需要并以大众化形态降生于世的。大众化的民法具有大众性、实践性、本土性、普及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实现民法的大众化,是民法研究、教学、传播及民事立法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民法的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民法大众化与民法引导民众、“本土化”与“西方化”、逻辑性与实用性、学者的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等关系。

[关键词]民法大众化本土化西方化

一、引言

民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法言法语、内在逻辑,确非普通民众所能完全理解和把握。然而,民法是发生于民众实践活动的需要并以大众化形态降生于世的,它是民众之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植根于民众的社会生活,来源于民众的社会实践,与民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诸法之中,与民众利益关系最紧密者,莫过于民法。因此,民法绝对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法学家、法律从业者的个人专利,而应是民众参与市民生活的行动指南和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只有实现民法的大众化,民法才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离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离开民众的社会实践,民法的研究与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谓民法的大众化,如何让社会大众看得懂民法,能够从民法中直接了解自己的权利,增强其实用性,缩小与大众的距离,使民法真正走向民众,服务民众,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何谓民法的大众化

民法是以民众的社会活动为主要来源的,民法诞生于大众的需求,也应服务于大众的需求,即便是纯学术的民法研究,其眼光最终仍然应当投向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是民法的生命,是民法的起点与归宿。所谓民法的大众化,就是指中国的民法应该步入回归大众、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良性发展轨道,真正使民法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法的大众化进程必将更加迅速地向前推进,中国民法也将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查看全文

民生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浅析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方针,十八大上该方针得到进一步强调与支持,因此“改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走社会主义、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明确了大众化理论和民生问题的定义,并深入分析了民生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最后阐明了走以人为本的民生道路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民生问题;大众化理论;关系;以人为本;方式

一、民生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民生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公民生活当中的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益上,并且包括广大公民的发展机遇[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与公民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它不仅包括人民生活中基本的吃、穿、住、行,同样包含公民在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就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它们都是与公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们是与公民的利益最为贴近的问题。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坚持并持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走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来诠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达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深奥难懂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效果,从而被人民群众知晓、认同和广泛传播。让广大的公民以社会实践为理论武器,逐渐改变并提升为他们的社会价值倾向和思考方式。以公民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地位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实与实施,解决群众的“国民生存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出发点

查看全文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摘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诸多鲜明的特征。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关心和解决群众利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征;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好这一任务,实施好这一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具有科学的含义和鲜明的特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并自觉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是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正式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一项战略性基本建设项目,扭住不放,狠抓落实,通过全党全民的不懈努力去实现去完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工程本身具有时代性、实践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诸多鲜明的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