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11:1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编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编制债务预算调查报告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认识
(一)合理划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地方政府预算可分为以下若干类:
1.按预算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一切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不分经济性质和用途,汇编到一个预算平衡表。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收支计划表。
2.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以上年度预算债务收支执行数为基数,同时考虑计划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行政经济政策要求,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按照零基的原则,即以零为起点,对预算年度预算债务收支的必要性和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来确定债务收支计划。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是指按年度编制,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中长期预算是对预算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务状况进行预测和计划安排。
科学编制“十一·五”计划的建议案
区委、区政府: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必须“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今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定位、描绘“十一·五”蓝图的奠基之年。××区“十一·五”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总体战略部署,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纲领性规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计划,对于指导我区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的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总结“十五”期间的成功经验,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经区政协第六届十次常委会议研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关于科学编制“十一·五”计划的建议案。
一、对科学编制“十一·五”计划的建议
⒈建议区委、区政府把“十一·五”计划编制作为今年加速经济发展的大事,切实加强领导。区政府要专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负责规划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工作。抽调专门人员成立编制办公室,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为“十一·五”计划编制提供组织保证。
⒉建议区委、区政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采取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要广泛征询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专题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要采取听证会等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纳群言,善纳诤言,尽量使“十一·五”计划贴紧区情,增强科学性,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下步的顺利实施打下群众基础。
编制科学发展观体会
我们党在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各行各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治国方略,也是机构编制部门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用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机构编制工作之中
机构编制工作承担着行政体制改革、组织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管理和服务等重要职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切合实际,符合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贯穿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全过程,把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检验机构编制工作成效的标准。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协调改革的新理念。要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既要重视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又要重视公共管理和其他部门的改革,努力把握好改革的进度、深度和力度以及社会可承受度,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心,树立体制创新的新理念。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通过科学设置机构和职能,促进政府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做到不“缺位”,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做到不“越位”。由相对集权转变为适当放权,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变为综合服务。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反映、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入手,抓住行政体制、职能调整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协调推进,推动政府建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行政体制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让人民群众和基层切实感受到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好处。
机构编制增长科学体会
**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多年来管理规范,严谨有度,没有出现过机构编制和人员泛滥增长现象,编制部门充分发挥了财政守门员作用。我们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机构编制管理要出成效,就应该既要严格控制,切实管死,又要动态平衡,灵活有度;既要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要有各个单位的理解配合;既要发挥编制部门宏观管总的作用,集中管理,又要发挥财政等部门的约束作用,共同管理。多管齐下,各方配合,才能有效管理好机构编制。回顾我市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及成效,我就如何控制机构编制增长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实行动态管理,控制编制总量,盘活编制存量,在管理方式上做到了“活水涛涛”。近年来,由于长期实行总量控制,尤其是机构编制冻结之后,一些职能增加、工作量加大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出现较大的人员编制矛盾,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特别迫切。如何既落实好上级政策,控制住增长势头,又盘活存量,实行动态管理,解决结构性用编要求,一直是我们长期思考的的问题。我们从管理机制、管理办法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动态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机构有设有撤、编制有增有减的办法,实行总量内调剂的办法。一是结合改革实行动态管理。结合相关改革,对相应的机构和编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管理。例如,按照上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要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央、省级、**市和我市财政都要相应配套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虑到这项工作是有利于广大群众的公益性事业,且势在必行,我们按要求设立了机构,所需人员从医疗单位临床医学人员中连人带编划转。这样一来,编制总数没有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按上级要求顺利运转起来了。二是适应市情实行动态管理。随着城市客运的繁荣,我市城市客运管理工作日益重要,打击黑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市客运办只有两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无法适应工作需要,也不符合上级办理公共汽车“三证”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从编制相对富余的城管综合执法大队连人带编划转了6名全额事业编制到城市客运办。由于信访工作量逐渐增大,我市信访局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我们给信访局适当增加了编制,从相关单位懂法律的人员中连人带编进行划转。三是适应形势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一些形势发展需要增加机构和编制的工作,政府应该加强的工作,我们坚持该设机构的设机构,该增编制的增编制。**矿业集团留守机构移交我市管理后,我们按要求设立了5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归口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由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的设立,致使我市乡镇事业编制增加了65名,我们在20**年的卫生事业单位重新核编时,精减了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44名,基本保持了总量平衡。矿业集团留守机构移交地方管理后,我市三都、蓼江、东江等乡镇工作量明显增加。为此,我们在保持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各乡镇机关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对工作量明显增加的乡镇在编制配备上予以了重点倾斜。通过实行动态管理,我们既保持了编制总量不变,又推进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相关单位的用编需求,发挥了编制管理的调控作用,真正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使冻结期间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不是“死水一塘”,而是“活水涛涛”。
二、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重重把关”。**市委、政府领导一直十分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机构编制事宜。**市编委会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编委主任由市长担任,其他相关市领导和组织、人事、编办、财政、劳动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是编委成员,使编委会的决策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强。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编委会的“智囊团”作用,坚持了工作规则,坚持集体审议制度,按照审批程序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了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强化了编委决策机构的重大作用。对各单位呈报上来的每一件机构编制事项,编办在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后,先要逐层向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汇报,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综合意见,再提交编委会议集体研究。经过编委会议研究的重大机构编制问题还要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多重把关,充分民主。例如,2008年我市启动了建设系统体制改革,对建设系统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整合,目的是要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这次改革,建设系统共精减事业编制54名,将市政、园林、环卫等服务性职能实行了剥离,交由企业去运作。此项改革事关重大,涉及面广,市政府常务会,编委会,常委会,四家领导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改革方案进行反复修改,确保了改革的平稳进行。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重重把关,我市机构编制才没有出现随意增长现象。
三、强化机构编制意识,营造良好管理氛围,在把握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法规上做到了“人人皆知”。首先是增强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如果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不强,不清楚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想当然作主,拍脑袋决策,机构编制管理就会落空。为增强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我们及时向领导汇报最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把相关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文件都复印送交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市委心中学习组专门讲解了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法规知识。二是及时向领导报告全市机构编制的总体情况,并提出以后的管理建议,为领导决策提前参谋,做到政策汇报在前,情况分析在前,建议参谋在前。同时,我们还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务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20**年,我们将国务院486号令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中央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文件等,汇编成了一本小册子,给市委、政府领导、编委领导每人发了一册,还发放到了各行政事业单位。举办了一期机构编制法规知识培训班,在市区显要位置开办了机构编制知识宣传专栏,并在**电视台上了几期机构编制专题节目。由于宣传得力,上至市级领导,下到各部门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心中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大家都自觉遵守相关的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不提过分的增机构增编制要求,不做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事,为全市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机构编制管理章程完善,制度健全,在管理秩序上做到了“井井有条”。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机构编制管理的新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完善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做文章,动脑筋。一是根据上级最新的机构编制管理精神,以市委、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结合上级机构编制管理精神,将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管理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形成制度,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20**年,为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审批权限,我们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审批权限的通知》,通知中非常明确地将所有机构编制事项划成了三大类:哪些事项由编委会审批后报常委会审批;哪些事项由编委会审批;哪些事项由市委编办报分管领导和编委主任审批。文件下发后,各单位对机构编制审批权限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机构编制报告不先送编办便直接呈送市领导,事无巨细都去找主要领导汇报,机构编制事项未经编委会研究便直接上常委会讨论等不规范现象。二是坚持抓好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季度审核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是组织、人事部门调动、配备领导、办理人员增减、财政部门核拔经费和统一发放工资的依据。这一监控制度我们已坚持多年,且成效显著,已成为我市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机制。多年来,市委编办每季度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一次认真审核,及时掌握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监督检查证内事项,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审核情况,每季度编制一份最新的《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统计表》,送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组织、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统计表是配备领导、调整干部、核拨经费、缴纳保险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市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各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的平台和窗口,为有效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三是全面推行了编制实名制管理。我们以公务员登记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证》新证换发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了编制实名制管理,把编制性质和岗位定到人,并认真进行了公示。在编制性质复杂和超编的单位,实名制管理的推行遇到了一些阻力。人人都想抢占行政编制或全额编制,都害怕被认定为超编人员,个别单位甚至将矛盾推给编制和人事部门。我们经过慎重研究,制定了两条执行办法:一是职数内的实职领导优先占编,二是除实职领导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以进入本单位的时间为序,先来者优先占编。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这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章程,我市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方能做到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五、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与各部门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在部门配合上做到了“环环相扣”。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一家之力是难以应付的。部门配合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历年来,我们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合力。一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约束的关系。将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经费约束结合起来,严格按编制核拨人员经费,经费跟着编制走,超编人员财政不予拨款。实行财政统发工资后,所有统发人员的增减异动审批表先要经过编办认可盖章,凡未经编办认可的,财政一概不予受理。新进人员没有机构编制部门的《进入编制定岗审批表》,财政不予拨付经费,确保了没有定岗审批表就吃不成“皇粮”,从而提高了定岗审批表的“含金量”。由于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了这一系列规定,极大地增强了编制部门控制的力度。二是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编制管理工作。我们与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密切联系,做好衔接协调,做到没有职数就不配备领导,没有余编就不调入人员,没有编办认可的人员身份就不发放各项保险。特别是在进人方面,机构编制部门与人事部门配合十分融洽。人才引进、军转干部、城镇退伍兵等政策性安置人员,均由编办先核定是否还有余编,满编或超编单位坚决不许进人。相关安置领导小组可以先讨论研究,但没有最后决定权。教师公招、补充医生等专业人员的进人事宜,须先由编办提出意见,招多少,招什么岗位的人员,报编委会研究确定后,再通过市委书记主持的调配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后方能进行公招。20**年,我市卫生系统专业人才紧缺,急需招聘人员,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编制、人事部门认真把关,严格按程序执行,从而确保了公招成效。有了组织、人事、劳动部门的帮助和把关,极大地提高了共同控制的力度。三是组织、人事、财政、劳动部门领导参加编委会研究机构编制事宜。我市组织、人事、财政、劳动部门的负责人都参加编委会,共同研究机构编制事宜。这样,在作出相关机构编制事宜决定前,这些部门都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仔细权衡利弊,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特别是财政部门领导会从市财政的角度提出控制编制的意见,保证编制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这一制度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也使部门配合意识在相关单位负责人脑中根深蒂固。通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严格控制,有效杜绝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的非理性增长,编制龙头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科学技术局信息编制方案
一、组织机构
*县科技局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由县科技局办公室牵头,局内各股、室、所、中心负责,成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小组,由副局长孟平同志任组长,机关支部书记郑成平同志任副组长,协调指导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
室内各股、室、所、中心确定政府信息梳理及目录编制工作责任人。
二、梳理范围
重点梳理20*年度、2006年度的信息,并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逐步梳理以前的信息。
三、梳理方式
政协干部深化科学编制工作讲话
各位常委,同志们:
市政协二届八次常委会议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次会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会上,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伍中华同志向大家通报了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市政府副市长梁正军同志向大家通报了我市公安工作情况。大家认为我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强化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公安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为载体,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和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改进公安执法和队伍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全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职责,伍书记和梁副市长的情况通报,对我们更好地知情明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参与做好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稳定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多做统一思想、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工作,多做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工作,为党委、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促和谐服务,切实维护好我市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前不久,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等省主要领导先后深入我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对我们抓住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重大发展战略机遇,认真谋划好“十二五”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九月初,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围绕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研究讨论了在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等重大机遇中的目标定位,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明确了我市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下面,我结合书记、主席的讲话精神和这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当前工作提两点要求。
一、深入学习贯彻书记、主席在调研检查指导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精神,进一步为科学编制好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今年8月,书记到我市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时,作了重要讲话,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加快,民族团结和谐、边境安宁稳定,干部群众心情舒畅、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发展思路清晰正确,所采取的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发展前景美好六个方面,高度评价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发展能力;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着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创新为抓手,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关键,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把建设成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典范,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主席在调研检查工作中,充分肯定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的要求,牢牢抓住建设桥头堡的重大机遇,围绕实现“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确定发展战略重点;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重视教育科技,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并要求各级政协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着力创建学习型的政协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着力在建设和谐中发挥作用;坚持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沈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市“十一五”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好中求快,快中求稳,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方针,高起点确定发展目标,高标准落实发展措施,有效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战胜了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奠定了稳固扎实的发展基础。会议要求大家一定要增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更广的思路,进一步谋划好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定位,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力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支柱和特色产业,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力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国际品牌,推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界走进、亲近。
科学编制学校财务分析研究
摘要: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会计由财务中心统一集中管理。学校的出纳人员由于对账务的理解不透彻,使得校领导了解和掌握学校财务状况及资金运作情况的时效性受到影响,财务分析就架起了财务中心与基层学校的沟通桥梁。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财务分析的实用性。
关键词:财务分析;学校;财务报表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系统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会计由财务中心统一集中管理,留守在学校的出纳人员由于对账务的来龙去脉理解不深,使得校领导不能及时了解本校的财务状况。经过研究讨论,我们要求每位报账会计加强与校领导、报账员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于月末认真撰写财务分析,利用下校时间向校长详细讲述财务分析数据和重要会计事项,此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财务分析架起了财务中心与基层学校的沟通桥梁,成为了传递会计信息的友好使者。在实际工作中,就如何编制好学校财务分析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以期获得进一步提高。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依据及重要性
财务分析报告是反映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是对单位经济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对学校来说,它是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了解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基础。财务分析报告以财务报表的数据及其他会计资料为编制依据,由财务人员通过搜集、归纳和整理,采用专门方法,将分散的会计信息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和决策者,检查、分析财务收支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不足之处,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分析报告既是对已完成经济活动的总结概括,又能对即将开展的财务工作进行预测和展望,在财务管理循环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于财务报表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过于孤立,专业性较强,并不一定适合每个阅读对象,而且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必须进行纵深比较,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因此通过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可以增进财务报表内有关信息的易懂性。
二、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指标
事业机构编制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同志们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思考。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一、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在编制工作中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进而需要机构编制工作顺应科学发展的需求,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要求,促进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二、认识到增强机构编制宏观管理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很多人习惯于把自己封闭在单纯业务操作的圈子里,“就机构谈机构”、“就编制论编制”,视野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在新的形势下,这样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予以转变,除了承担好机构编制日常业务外,更要积极主动地多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提出具有超前性、前瞻性的建议。必须用战略的眼光,以全局的合理有效、整体优化为目标,科学确定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根据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通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这两种手段,实事求是地适时调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最急需的部门和单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效能,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路径。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增强发展观念,坚持机构编制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大局服务,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为基层单位破除发展中的束缚,解决实际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做到机构编制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行动落到实处。结合我处工作来说,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先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或单位规范管理急需,条件比较成熟的问题,如拟订高新区管委会机构设置方案,对机构编制要素不全、经费类型不合理的单位进行调整补充等,解决好这些单位的后顾之忧,为这些单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我作为一名刚刚走上编制管理岗位的新人,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学习,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理论实践知识,增加厚积薄发的本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力争将自己锻炼成为“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通”的合格的编制人。
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今年,全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这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机构编制工作任务、目标新的定位,它要求机构编制管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科学化、合理化。我个人认为,提出机构编制管理“三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符合时代的要求,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实现机构编制“三化”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总方案已出台,“大部制”改革将整合职能相近、相交的部分行政机构,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随后几年内,以“大部制”改革为主题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从中央到地方全面铺开,“大部制”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样近几年的机构编制工作方向将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改革者的政治智慧和操作能力、水平都将拭目以待。
二是机构编制法规性的文件出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简称《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规范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的行政法规,填补了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法制空白,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的配备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实现了“机构编制就是法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为《管理条例》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武器。以上法规性文件的出台,为实现机构编制“三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机构编制管理实行下管一级的监督管理体制。以往机构编制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上级业务部门只对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实行业务指导,具体的机构编制事项由当地政府、机构编制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理,这难免会出现下级操作时随意性强、上级难于监管的现象,以致于机构设置五花八门、编制核定各显神通,各地方机构编制差异大。今年州里将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对各县市人民政府四个文明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这一新举措,既提升了机构编制工作的地位,又加大对地方机构编制工作监督力度,更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二、全面把握机构编制“三化”管理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机构编制管理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地位。落实并促进科学发展需要一定的机构和人员,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基础,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可以较好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
一、机构编制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编制”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作动词用,其含义是用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制成器物或根据资料制定规划、方案、计划等。另一种作名词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构编制”,其含义是关于法定组织的机构体制、职责功能、组织形式、单位设置、等级规格、人员数量及其结构比例、职务配备额度等方面的规定。根据行政法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国家的行政管理,包括对行政机关的管理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如我们机构编制管理,后者是一般行政管理。一定的机构和编制是进行行政管理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母管理”,处于源头地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个法定机构的组织发展达到协调、合理、适度、科学的目标,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减少各类机构纵横两方面的磨擦和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重点是担负着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法定的、边界清晰的、科学合理的职能履行了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就无所谓发展观、政绩观的科学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很难统筹发展。当前,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不顾生态环境恶化劳民伤财上“大项目”、盲目追求GDP增长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各级机构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能监管不力,如果各级党的机构都能依法执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能依法行政、各级政法机关都能依法执法,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自然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社会生活协调发展,因此,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五个统筹发展目标,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新的转变。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机构编制管理既要管“制”,也要管“活”,在按政策规定,按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的同时,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