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8:58: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堂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高效课堂问题设计
在读《教育实话》这本书其中一篇《漫话“满堂问”》中记载了上海有一所区教育学院对6所中小学语文、数学各9节课课堂提问经行了专题调查,教师的提问次数过多(平均每节课达30次),且大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提问题又过以简单,所提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发问,总之,教师所问是学生已知的东西,学生即使不懂也无意发问。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幼稚、粗糙的现象,这种浅层次的“零问碎答”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这一情况试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相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又摸不清新课改的路子,由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为现在的“师生互动的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新课改的精神。
(2)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起点认识不够,在课前没有认真和学生沟通,随口发问。导致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太难学生摸不着头脑。
(3)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把握不准,问题提得凌乱、肤浅。
(4)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就是老师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来,他们也把好问题白白的浪费掉了。
课堂问题研究论文
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精神,把鼓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方式用好用活呢?我们的体会是: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课堂探讨中的问题及策略
课堂讨论是数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讨论的过程是学生质疑问难、反思学习的过程,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途径。但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弊端。
首先,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很难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致使讨论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本,只能依靠教师的提示,才能勉强有结果。
其次,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讨论。这样的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不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了讨论的内容与时机,缺少与其它教学环节的融合,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再次,讨论时优等生当代表,以优生的思维代替了中、差生的思维。这样做固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失去了讨论的意义,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最后,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这样的讨论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能得出结论当然好,若得不了结论,教师就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并不去思考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及讨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课堂管理中问题探究教学研究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课堂的特点
1.问题中心性
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问题应该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要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或设置一些知识障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微生物学问题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给学生现成的具体知识,而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围绕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等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课堂的最后,问题是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的结果不是用所学的知识来结束问题,而是引“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管理探讨*刘雪珠出更多的问题,不断把学生推向思考、探索之路。显然,以问题做为中心的课堂实际上没有终止时间,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更要求学生们课后的大量投入。课后的探究必将会产生或遇到问题,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或课程交流平台将形成良好的以问题为轴心的循环。
2.思维多向性
毫无疑问,每个学生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与解读应该都是独特的,但是长期的被动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大的依赖性,以等待老师解析或直接塞给答案替代了本应该有的大胆猜想,质疑更是成了稀缺珍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知识积累提出质疑或给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不同学生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也带给其他学生多维度的思维空间,思维的辐射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因为微生物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还存在很多未解、待解及有争议的问题,给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发展多向思维提供了空间。
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三维”管理
独立学院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课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独立学院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提高独立学院课堂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堂管理;互联网
1基本理论概述
所谓课堂,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并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维持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课堂当作无限探索文化的精神的家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2民办高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在民办高校中也有很多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非常迫切想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此也没少付出心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知识传授与课堂管理二者间的关系。主要是受传统课堂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对待学生的态度属于严厉强硬型,并不是民主式。对课堂秩序的管理主要倾向于命令控制,认为维持好课堂纪律,不影响课堂教学,就是做好了课堂管理。在高校中还有很多教师滥用教师权威,在处理学生问题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在无形中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有些教师对学生过于苛刻,学生稍犯错便严厉批评;有些教师太过自命清高,面对学生一天到晚板着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会考虑方式和场合;还有些教师居然对学生进行侮骂。这些恶劣行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沟通任何管理都要依靠情感因素,课堂管理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必须培养这种意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狭义地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是传授知识,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备成熟的心理,没有必要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方法,认为在课堂管理上谈感情问题是浪费时间。很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是自我陶醉,面无表情,和学生没有任何互动,仅仅是把书本知识枯燥地传授给学生,不注重人文知识和社会情感的培养,这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障碍,不利于学生长期良好地发展。有些教师在讲课时仅仅把自己限制在三尺讲台上,从不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对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学生,往往熟视无睹,下课后迅速离开教室,不注重学生课堂反馈,敷衍了事。这种教师主宰课堂、吝啬情感投入的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长期良好的发展。无视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在民办高校中课堂问题繁多、成因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中职课堂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中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的摇篮,做好相关教育管理工作,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和效能,这是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一方面内容。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中职院校在展开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当前课堂管理的现状进行充分的掌握,结合当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管理方案和策略,让中职课堂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真正地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引导,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课堂管理一直是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活动开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育管理的效果。中职阶段学生不够成熟,他们的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具体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从而对管理秩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教师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效果难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结合当前中职课堂的管理情况,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反思,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对课堂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空间。
一做好中职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课堂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得到更好的改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在现阶段中职课堂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观意识。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树立行为自立的思想意识,同时让他们的课堂行为得到良好转化,最终促进他们与教师共同完成教育管理期望。与此同时,我们有必要在实际教育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方位地培养,这样整个课堂的管理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课堂教育管理进程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改进。中职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由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内容组成。在这样一个教育管理目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管理内容,对管理行为进行更好地调整,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培养诉求,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从更加高效的角度展开教育管理活动。学生在中职阶段,自身的自控能力相对有限,从而导致了中职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养成的主动性不强,在具体实际教育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学生整体行为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在相关教育管理活动的研究上也需要不断加强探索。
二中职课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问题式课堂实施策略
“问题式”教学指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历史“有效问题”,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富有生机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思维升华与延伸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史料信息、应用新知的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史观,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课堂模式。“问题式”课堂中的实施要把握好几个环节:问题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和升华。本文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罗斯福新政》的课堂探究实践,就如何有效实施“问题式”课堂策略进行探析。
一、问题设计———“有效问题”选择策略
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设计优质有效的问题是关键。即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若干的“有效问题”。“有效问题”一般要体现三个原则: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也就掌握了。其次,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取得一定的收获。再次,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分更改条件下能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等。如在探究《罗斯福新政》一课中,针对罗斯福当选总统这一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词中关键词是‘新政’。最初罗斯福所说的‘新政’(NewDeal),其实没有具体计划,只是表明如自己上台一定会采取与胡佛反危机措施不同的新的应对措施。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空洞的‘新政’使得罗斯福在当年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这样的问题紧紧围绕课堂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去探究罗斯福上台相关历史背景的兴趣。并得出结论:大危机的爆发及蔓延,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普通人民在危机的打击下,绝望情绪普遍存在。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同时,还可以生成新的问题:“除了新政的魅力,罗斯福上台与他个人的性格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为接下来探究罗斯福大刀阔斧进行新政埋下伏笔,是能促使“问题式”课堂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的。
二、问题提出———探究情境创设策略
设计好了“有效问题”,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创设一种有意义的、开放式的、富有挑战与激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继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罗斯福新政》课堂导入时,教师采用了最普通的“猜猜我是谁?”的方法来导入:“我是美国杰出的总统;我和华盛顿、林肯齐名;我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我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总统。”这样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迅速高涨起来,教师这样的创设情境导入设计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家得出了谜底是罗斯福之后,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这样的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能与华盛顿、林肯齐名,能连任四届总统?”从而引出对《罗斯福新政》的探究。
三、问题探究———观点质疑及开放性策略
化学课堂问题管理论文
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精神,把鼓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方式用好用活呢?我们的体会是: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新媒体时代高职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好坏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质量的课堂管理,新媒体环境呼吁高质量的课堂管理。究其原因为:高职学生特点亟需高质量的课堂管理、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管理者及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念不正确。提高高职课堂管理水平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合理利用新媒体、从学生角度出发改进课堂教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课堂纪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教育;课堂管理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健康和全面发展。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终归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说高职教育中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课堂。高职教育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管理。现阶段高职院校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优质高效的课堂管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基础性的保障意义,对学生职业素养尤其是规则意识的养成尤其重要。
一、高质量的课堂管理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1.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质量的课堂管理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个体职业行动能力社会化的过程,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应用性是促进个体职业行动能力社会化的途径和手段。高职教育不能在黑板上完成所有的“操作”,必须通过认识实习、校内实训、生产实习、教学实验等实践性课程来达成培养目标。与理论性课程的思辨和静态不同,实践性课程是操作的、动态的,教师和学生的物理位置在不断地移动,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学生要听讲、观察、模仿、操作和展示,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多为项目导向法、活动引导法、问题中心法等实践性非常强的方法。如果课堂管理跟不上,则容易导致课堂热闹非凡却杂乱无章,教师的讲解和操作被学生的声音湮没,学生需要指导时教师不能及时接收到信息,少部分学生认真实践、卷入学习中,而大多数学生在闲聊、玩手机或看热闹。课堂管理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师在课堂中的“教”不仅指“教学活动”,还包括“管理互动”。教学活动旨在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发展,管理活动旨在建立和保持一个有益于教学的课堂组织环境,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提供保证,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者缺一不可。课堂管理通过良好课堂环境的创立,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各种活动有计划、有效率地开展,课堂必须维持一定的秩序与常规。但由于在高职课堂活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冲突与矛盾,发生各种偶发的干扰事件,尤其是在实训(验)课中,学生的自主活动较多,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受到干扰。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就必须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有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秩序的维持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会扼杀反而促进课堂中的创造,为课堂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中职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职院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秩序不良的现象,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解决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所以把问题找出来既有利于每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管理
中职课堂教学一直是中职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厌学,不看书,不做作业,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吃零食,对老师的教学反应冷漠,无心向学,逃课捣乱的事时有发生。这些都令中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深感困惑。在此,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实施的数据来分析中职课堂教学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1教师因素
1.1管理理念偏差
课堂管理理念与实践的研究在过去的20年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中,传统教学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念之中,即他们过于注重课堂控制,强调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生纪律,喜欢听话的学生,以奖惩制度为目的来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仍然主宰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在演独角戏,学生被排斥在外。或者有的教师管理理念是新的,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之间应是平等、和谐和民主的关系,对学生不能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也应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但到了课堂上,教师还是不由自主地用以前的想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