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8:2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堂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堂教育

教育传播学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以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育传播学》为研究对象,从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交流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课后评价等方面,介绍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通过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学习效率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在教学中推广与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育传播学;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1概述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知识传递;随后,学生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之后再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完成学习的过程。

2可行性分析

2.1高等院校授课方式是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多媒体集中授课的方式是教师把自己上课需要讲授的知识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演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优点是可以将图片、文字、声音等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易于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缺点是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在网上下载课件照念,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点。(1)翻转课堂使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变成以“学”为中心,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与传统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学习步调和学习速度。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更高。(2)翻转课堂可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加学生自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能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却得不到教师的青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这一切。在课下,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多次观看视频,直到弄懂为止。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在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同于传统课堂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是以过程评价为主。在重视过程评价的同时,将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贯穿于翻转课堂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多次机会,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学生以激励或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对自身发展的正确认识。(3)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1]。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产物,有助于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即使一个偏远农村孩子,也可以学习世界上最优秀学校的课程。教师课下制作微视频,可以把互联网上最好的资源加入视频,让学习这门课的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最好的资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的知识学习的差异,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先进教育。翻转课堂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之比拟的。在对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的过程中,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

查看全文

课堂探究式教育的应用

1.探究式教学的概述

1.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全新概念,简单的说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一直是教师,其对课堂教学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后,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充分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一次重大的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今后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1.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学方式新颖,突出学生地位。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等多个方面。在探究式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反而成了课堂的主体,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更加的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合理性。(2)发问式教学,探究式思考。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突出以“问”为主,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不再直接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答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都是经过自己探究得来,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三生教育”思品课堂研究

【摘要】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正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从学生的行为认知、心理品质、道德、法律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品教材蕴涵着“三生教育”的思想,思品课是在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思品课应闪耀“三生教育”的光芒,让思品课成为学生尊重生命,激情燃烧的广场,成为学生学会生存,放牧思想的原野,成为学生回归生活,放飞梦想的天堂。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正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从学生的行为认知、心理品质、道德、法律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品教材蕴涵着“三生教育”的思想,思品课应闪耀“三生教育”的光芒。

一、让思品课成为学生尊重生命,激情燃烧的广场

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的底线是生命。教育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七年级14课《生命只有一次》通过观看《爱的奇迹》,使学生懂得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应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珍爱生命,不仅是用生命培育生命,更是用生命善待生命,用生命拯救生命,用生命熏陶生命。15课《让人生更灿烂》通过探索人生的真谛,明白人生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要让自己的生活活得更有意义,更灿烂,必须从现在开始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二、让思品课成为学生学会生存,放牧思想的原野

查看全文

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精心准备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素材用于教学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书也是这样,往往一堂课的内容老师要花一天的时间来准备,备课充分了,课堂上才有内容可讲,才有针对性。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时,每次课前除了准备教材需要的素材外,我还准备一些配色精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动画制作》课时,选择一些环境保护、尊老爱幼、公益广告等动画片作为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做练习时也能接触这些“正能量”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把“正能量”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二、教学时以身立教,做言传身教的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为人师表,以德为首,要想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之人,自己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的自身为根本,通过尊重人、理解人进而教育人、塑造人,做言传身教的师表。笔者认为“言传”就是要“善言”,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方式,不要以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说教,而是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身教”就是做到言行一致、品行如一、身言合一,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比如,课堂上有位同学打断了老师讲课,为了弄清问题所在,老师可以问学生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打断老师上课?”“什么情况下打断老师上课是对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对的?”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尊重。一次上课时,我把手机带到课堂上,因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利用课堂间隙刚拿手机出来看,被路过的学生看到了,在外面叫了一声“老师上课也玩手机”,这句话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意识到老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镜子,如果老师上课使用手机,以后还怎么管理学生,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再不携带手机上课,在课堂上也要求学生不能玩手机,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我就要求学生关机并把手机放在讲台上,控制上课时不使用手机。课上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学校网站建设项目和制作宣传栏项目,让他们在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又学会了与人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上完上机课后与学生一起做清洁保养机器,让学生形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管理规定的良好习惯。

三、施教过程关注具体情境,正确解决各种突发的教育

教学事件,树立“正能量”职业学校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差,甚至于厌学,于是在课堂上说话、吵闹、玩手机等等,如果老师这个时候光对学生进行说教、批评,可能会让学生暂时收敛一点,但过不了几分钟就又依然如故,效果不好,但如果放任不管,学生以后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吵闹,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所以当发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对影响上课的同学说“NO”,并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如问:“你的行为符合课堂规范吗?“”这么做对别人有影响吗?”,在学生回答出合理的做法后可以说“老师相信你能说到做到。”有时候我会创设一个场景,或布置一个项目让这些调皮的学生来讨论、分析、实践,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做这个其实一点也不难而且还很有意思,完成任务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参与评价。课后再单独找他们交流思想,他们通常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上课表现有进步时我会及时提出表扬。有的学生上课时把键盘敲得震山响,把鼠标在桌面上使劲敲,这时一定要及时制止,适时告诫,对这种损坏行为不要姑息迁就,该批评的要批评,要让他们把公物视为自己的东西一样去爱护。

查看全文

小学课堂生态教育运用

关键词:生态教育构建教学语言教学节奏教学风格教学方式

摘要:学习的终身化需要从事教育的人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就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中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节奏、教学方式等作了一些尝试,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着眼于未来,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这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立体构建,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项交流,包括师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教师、学生、知识各个要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复杂且多变的,而教育意义上课堂教学对于教学双方的意义在于,是否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语文课堂,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审视就不能仅仅从教师或者学生出发,而应该从生态化的角度进行,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着眼于未来,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创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生态环境。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努力创新,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积极创建绿色课堂。

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

生态教育讲究学习的效率,但它更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这就需要教者恰当地安排好教学节奏。如何来安排语文课堂的节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将二者有机结合。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用“慢动作”,采用多种方式,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的讲解也适当放慢些,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桥所在位置,桥面的美观等容易理解的,采用快节奏。而桥的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便使用慢节奏,将课件与文字有机结合,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因图象而具体,使图象因课文的描绘而丰满,既而让学生有条理地层层读懂课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查看全文

谈论课堂教育艺术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而教师就是这个主要环节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俄罗斯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1]因此,作为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作课堂艺术的创作过程,对其中的每一环节预先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设计,并努力地使其完美实现。笔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认为课堂艺术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即课堂的语言艺术、课堂的组织艺术和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艺术。

一、课堂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主要载体,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手段。作为教师,不但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曾有学者撰文认为,教师可分为“有学有术、有学无术、无学有术和不学无术”四个层次。[2]这里的“学”是指知识的掌握程度,“术”是指课堂中语言的表达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有“学”,更要有“术”,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课堂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符号语言。口头语言,又称有声语言。一名优秀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具备六性八戒。六性是:逻辑性(有条有理)、形象性(有声有色)、感染性(抑扬顿挫)、趣味性(诙谐幽默)、精确性(严谨准确)、启发性(能举一反三)。八戒是:一戒废话(无用、拖沓之话);二戒胡话(颠三倒四、胡说八道之话);三戒空话(故弄玄虚、不知所云之话);四戒巧话(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之话);五戒混话(骗人、唬人之话);六戒淡话(平淡、无节奏之话);七戒粗话(挖苦、叱责之话);八戒套话(新老“八股”之话)。

如何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思维训练。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提高思维的灵敏度,注意思维的简洁性、条理性,就可减少不必要的停顿和“啊”、“这个”等废话。其次,内容一定要熟悉,概念一定要精确,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形成较宽广、深厚的知识面。日本学者早就提出了“T”型知识结构,其中“—”表示有广博的基础知识,“|”表示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随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快速发展,已有学者提出当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应从“T”型变为“工”字型,[3]其中下面那一横就代表了日新月异的新兴学科知识。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思路宽广,出口成章。最后,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言为心声,人皆知之,只有自身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谈吐文雅,戒绝粗话、混话。体态语言,亦称无声语言。脸、手、眼神、躯体等都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实验统计发现,人在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中,有声部分仅占35%,而65%的信息量是通过无声语言来传递的。[4]如一个教师的眼神中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既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也可表达出冷漠和蔑视等等。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则脸面便是心灵的镜子,是一张放大了的晴雨表。俗话说,出门看天,进门看脸。课堂上教师的面部表情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有时要和蔼、亲切,用于鼓励、肯定学生;有时要端庄、严肃,用于制止、批评违纪学生。手势变化是体态语言的另一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有声语言、符号语言的理解,但须注意手势语言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课堂气氛相协调,力求舒展大方,切忌过度夸张。身段是审美的情趣中心,故教师的穿着仪表要力求整洁得体,避免花里胡哨或不修边幅。另外,上课时教师也不可走动过频;表情要轻松自然,不可呆板或矫揉造作。符号语言,又称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课堂艺术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根本之处。有人将板书比作撬开知识大门的杠杆,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板书的科学性、艺术性。板书力求做到条理化(采用合适的数字、字符做编号)、简洁度(留适当的空白)、色彩美(利用彩色粉笔来达到强调、对比的目的)、规范美(字画正确、布局合理)等;切忌东涂西写,乱标或不标目次,字体太小等情况出现。近年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越来越多,但在课件的版面设计、内容制作和动画设置上,同样也须注意上述问题。

二、课堂的组织艺术

课堂的组织艺术就是用来调节、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及防止外来干扰的课堂艺术。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教学时间;控制教学内容;控制教学秩序;控制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调节兴奋点,等等。课堂的组织艺术首先体现在课堂内容的结构处理上,要妥善处理好“展”与“收”、“疏”与“密”、“起”与“伏”之间的辩证关系。“展”与“收”,即开头与结尾。开场锣鼓要精致、有趣,做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切忌已开始上课,仍意向不定。导语要精心设计,做到既简洁、凝练,又能巧妙地导入新课。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但一般从“情、趣、疑”三个方面考虑的较多,如情景渲染法、设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注意在设疑导入时,要悬而不玄;用情、趣导入时,要紧扣内容;解疑、展开时,要如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同时,要掌握好时间的分配,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结、留题等(称为结束语)。结束语既可以是对开课导语的回应,也可以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或留下悬念的设疑等等。好的结束语应该是画龙点睛,余音袅袅;切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兵,或拖课拉堂等。“疏”与“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难与易、重点与非重点的时间分配。对非重点的内容或较简单的部分,可通过学生自学、以读代讲,或粗线条讲解的方式来进行,这有点像中国画中的“写意”部分。对重点部分,特别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需要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换句话说,对这些内容,教师既要慢讲、深讲,对内容讲深、讲透,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或交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疏密得当,切忌报“流水账”。

查看全文

英语课堂教育中落实创新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ConceptEnglish第一册第75课时,提出了“Whydoestheshopassistantsaywomenalwayswearuncomfortableshoes?”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大胆地指责shopassistant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查看全文

课堂教育品德教育论文

1活动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堂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也是品德教育课的载体,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生活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老师倡导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并转化为行动而外显出来。如在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老师将公共汽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课堂装扮成车厢环境,并安排同学为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行人等各种社会角色。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励,表演完成后,请表演及观看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将交通安全,秩序,礼仪等品德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

2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育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3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学习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品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也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生活进行互动。使学生在实践提高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层次。如我们学校在组织开展“我是环保一员”活动时,学生对家乡的土地沙化,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存在很多疑问,这时教师最好把相关资料整理出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直接的描述出来,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行动。其中一个小组对我们当地的龙王河的污染原因进行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了污染原因及如何治理。不久学生们给镇政府提出了整改建议,得到表扬。如今,龙王河成为我们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行动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环保意识。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又要从现实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健康思维和品质。每位教师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条件及学校所在地的环境与资料来展开有效教育活动,从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效教育价值的问题,形成各式各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查看全文

情感教育在课堂教育运用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情感与社会环境、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它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重视情感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情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更应结合课堂教学,通过不断的渗透教学,将情感教育进行到底。本人对化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将学生看作有尊严、动态成长的独立个体。

那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呢?盖杰和伯纳在“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对教师来讲,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扬按随着某种行为的频率增加”。因此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从积极的方面去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予及时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亲近,感情上融洽。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

查看全文

中职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体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职体育课堂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以及关于德育教育的手段仍较为的缺乏,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对中职体育教育与教学中如何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中职体育课堂的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及目标为研究对象,就其发展展开论述和思考,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德育教育;重要性;发展;思考

做好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德育教育,则是保障中职学校在学生培养上的首要工作。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了许多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如何全面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发展中需要持续探索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目标,本文就如何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这一问题从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中职体育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与应用、中职体育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等方面展开剖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一、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时展、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发展形势紧迫,发展价值与意义重大。首先,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职学校在学生教育工作基本现状所决定的,是其改革发展的需求所在。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极大的阻碍。陈旧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上的缺陷以及性格不良、社会不良氛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专注度有限,品德思想素质较为低下,社会责任感全无。这些不容忽视的基本情况使得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成为了必然,而这一切问题的解决基础则需要中职学校从德育教育着手,让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出发,持之以恒的接受优秀的品德思想教育,提升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进而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其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中职学校教育与管理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塑造;有利于在精神思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持之以恒,坚定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摆正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使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劳动中遵守职业道德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总地来说,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与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改革建设以及社会的需求都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职体育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