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4:34: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意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意识

科技图书编辑营销意识构建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电子信息无疑对图书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图书的销售因此也在图书市场上受到极大制约。科技图书想要吸引读者眼球,进一步开拓市场是当前图书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意味着编辑要在图书销售工作中发挥营销意识,从而使得营销意识贯穿于科技图书的整个环节中,通过营销意识的构建,实现科技图书的营销业绩。

关键词:科技图书;编辑;营销意识;构建

1.科技图书编辑的营销意识

营销意识作为一种经营的思维模式,对图书的经营管理有着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变成一种被人普遍认可的意识,即营销意识。故而,无论哪一种营销意识,其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都是一定市场环境、历史时期的产物。科技图书的管理经营离不开营销意识的存在,因此对科技图书营销意识的构建有利于编辑从高层面来分析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营销工作应该贯穿科技策划编辑工作的全程。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市场产生低迷现象,同样,科技图书的销售也碰到了难题。要想使得编辑成功构建科技图书营销意识,则需要编辑在当前严峻的营销形势下,将营销意识与观念带入到编辑工作中,使选题与营销合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增强编辑的市场意识观念,在以读者需求为首要前提下,将营销意识穿插于出版的各个环节中,构建科技图书营销意识,是编辑工作的重点。

2.选题策划与图书营销

选题策划决定图书营销走势。市场需求是图书选题策划的首要导向,换言之,就是对读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并将其作为选题策划的出发点。为此,选题策划应建立在市场调查基础上,并能够认识到市场调查对选题策划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成为确定目标的主要方法。市场调查主要考验编辑的信息收集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信息进行收集,再通过综合分析,把握住市场当前科技图书的主要趋势,为编辑策划提供主要方向,为目标市场的确定提供科学的支撑,使选题符合市场需要。在进行策划选题的过程中,编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营销意识。首先,编辑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明确读者的需求。在深入了解读者的具体情况后,分析研究及决定图书的内容、风格、定价、发行时间等。就图书风格来说,除了要考虑风格的独特性以外,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并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使得图书更符合市场。其次,就图书价格来说,更多的是分析图书的读者定位,倘若定位在学生或收入较低的人群,则图书定价不能太高;相反,图书定价可以适当提高。再次,在选题策划时,编辑还应优化作者资源。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发掘作者、挑选作者以及最后争取作者,这是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编辑不仅应该积极主动去争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或即将开始创作的优质稿件,还应该主动向专家学者等进行约稿。最后,在选题策划过程中,编辑要做好市场调研。编辑通过对图书市场其他出版社同类产品的调研,得以对自身产品的优劣做出评价。倘若同类科技图书在市场上趋于饱和,则不可以列选;倘若可列选,就必须使选题在同类图书中,拥有好质量以及特色,只有扬长避短,才可以策划出使读者舒心与满意的图书。

查看全文

教学变革提升科技意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趣味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具体请详见。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略论历史教学的科技意识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外文化,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促进尊重科技良好风气的形成

纵观中国科技发现史,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有着四大发明等光辉科技成就的国度,却没有出现近代科学。原因究竟在哪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科技意识的淡薄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典型的伦理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道轻器”。“重道”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着眼于协调人伦和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对自然的探索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而隋唐以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愈加迫使人们把精力放在道德的完善和仕途的发迹上,学而优则仕成为求知的唯一目标,少有人去钻研科学技术。这就形成了一套远离外部客观世界的文化体系和思想渊源,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道”容易导致政治功利主义,认为凡是与军国政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学问,都是没有用的。绝对的以“国家实用”为主,这就使科学技术长期无法从伦理道德和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自由、独立地发展。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求实用重经验倾向的出现和发展,天文历法用来为皇朝的“承天授命”作论证,指南针的技术用于察看风水,以求得上天的神助,炼丹家终其一生都想炼出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以保佑“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火药用来制造烟花爆竹,以求装点和粉饰太平。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局限人们思维的升华,而重经验则使得中国科技更多的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缺少科学理论的探讨,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重道”和“轻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轻器”是指轻视科学理论和生产工艺,把不能直接有助于“治国之道”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艺统统斥之为“雕虫小技”、“奇器淫巧”,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探讨的人,尤其是直接从事生产技艺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敬和重视,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他们有的只得依附于封建官吏,而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能落得个“不与士齿”的结局。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多少人会专心于科技的研究、发明和创造呢?类似中国古代社会的这种现象,在欧洲中世纪也曾经出现过。在基督教会的长期严格控制的禁锢之下,欧洲的科学技术暗淡无光。僧侣们大肆推行蒙昧主义,教皇格里哥里就曾露骨地说:“不学无术是真正虔诚的母亲。”因此,一切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天主教条、教义为准则,为神学服务,否则就会被当作“异端”而受到残酷迫害。恩格斯指出,那时“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线,因此根本就不是科学”。这一“漫长黑夜”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出现转机,科学才“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对科学的解放,在于它从意识形态上向封建统治发出了尖锐的挑战,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科学应有的地位,西方近代文明由此开始。在中国,“重道轻器”的儒学传统也受到了五四先驱们的猛烈抨击。然而,由于我国有着漫长而沉重的封建专制的历史,传统是顽固的,它在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上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历史与传统和“左”的思想结合在一起,造成的遗毒更是难以在短时期内通过一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便彻底肃清。以官本位和金钱标准来衡量知识价值的大小,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愚昧与教条的普遍存在和长期盛行,伪科学的不断出现,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扫除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影响,任重道远。回顾中外科技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科技意识是与宗教和迷信、愚昧和教条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科技意识是宗教和迷信的天敌,是愚昧和教条的克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中外文化的比较,摈弃宗教和迷信的思想,扫除愚昧和教条的阴霾,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让科学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科学的良好风气,这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历史教学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认识科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进一步确立和巩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直接引起了产业大变革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发端于英国的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真正确立起来,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以电力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向垄断阶段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规模、深度和影响都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原子能和信息化的时代。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他们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是“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伟大杠杆”,对当时方兴未艾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了解科技进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的理解,从而使这一观念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历史教学在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别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学习古今中外科学家坚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进一步确立和巩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项科技发明和科技创造,科技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都与科学家坚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分不开。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穷尽毕生精力,披阅800余家著作,详细评注医书270余部、药书40余部,积累了上千万字的笔记资料,并到北京、河南、江西、南京等地实地考察,访问了成千上万的群众,遍采各种草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动员全家老小,花了3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附处方11096则,插图1000多幅,书中对每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并订正了历史相沿的许多错误。如此复杂艰巨的工作,李时珍所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见。据史书记载,当李时珍写完书准备把它献给朝廷时,突然去世。李时珍是为完成《本草纲目》这一药物学发展史上的鸿篇巨制而累死的。意大利杰出的天文学家布鲁诺,继承并捍卫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遭到教会的残酷迫害,被迫流亡国外15年,回国之后又被捕入狱,在宗教法庭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之下,他坚贞不屈,公然揭露教皇和经院哲学家的罪恶与伪善,经过7年囚禁,布鲁诺被判处以“不流血的任何处理”,最后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宣判死刑时,他怒斥法官,“你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感到恐惧”,临刑时,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纪会知道我的价值。未来的世纪知道我的价值,这价值不仅体现在他的科学成就上,更体现在他为科学真理而斗争和献身的精神上。这种精神是激励后来的人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强劲动力。

查看全文

科技报道增强民生意识策略

一、突出民生科技报道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强调的就是以“民”为本,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与技术。相对于产业科技而言,民生科技与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跟人们的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直接服务民生,造福百姓。民生科技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民生科技的这些特点,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媒体要对科技报道进行重新审视,根据科学技术民生化的发展趋势和读者欣赏习惯的不断提高,打打加强民生科技的宣传报道,适应新形势,找准突破口,在百姓和科技之间架起桥梁,发挥纽带作用,吸引更多读者。

二、把握报道的重点领域

民生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新闻内容上与百姓的接近性,所以,科技报道中突出民生思想,要选择跟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科学技术领域。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科技报道要把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才能有效提高科技新闻可读性:一是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包含医疗健康科技的发展,重点疾病防治技术的突破,现代医学、药物创新技术发展,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医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生物技术;二是如何促进公共安全。包括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生产安全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三是提升生存环境质量。包括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勘探与开发利用等。四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包括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农林病虫害、突发重大事故和灾难等开发的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和应急救灾重要设备等。

三、通过“深加工”增值

有读者对当前的科技新闻报道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昨天煮了一锅白面条,今天煮了一大锅白面条——为什么老是煮白面条呢?为什么不把它加工成炸酱面、兰州牛肉拉面?如何使本来就枯燥的科技报道有滋有味有营养,使之像社会新闻那样,成为读者日常生活必须的一道快餐,像重要的时政新闻那样引起读者的重视,就需要对科技新闻进行深加工使其变得鲜活、有趣。当前,读者对新闻的需求,除茶余饭后的纯欣赏需求外,主要目的是实用性,对生产、生活有帮助、有启发。所以,科技新闻报道在内容上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增强针对性、指导性。如2007年“嫦娥一号”满载着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绕月飞行,“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人类太空探测活动再掀热潮。其实,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空间地球科学,很多研究成果已在气象预报、资源调查、海洋和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普遍应用,已经跟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读者并不知道。对此,读者既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又很难弄的懂。如果仅凭一条几百字的新闻,读者会感到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甚至与己无关,如果把“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成功作为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从科学普及的角度,对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解释,把“嫦娥一号”从太空拉回到地球,拉回到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事情中,这种报道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气候变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医疗保健、能源与资源等领域,把这些高科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新颖的字句,多形式、多侧面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从身边事、最关心的事中认识科技的作用,拉近读者与科技的距离,教育意义就会更加明显。

查看全文

媒介科技意识形态管理论文

冷战结束后,中国媒介一直纠缠於民族主义和全球化之间。自从在中迷失政治方向,中国不得不拥抱资本主义以挽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民族主义取代了破产的共产主义,为政权的合法性提供新依据。另一方面,中美联合对付苏联的策略结盟随冷战结束而瓦解,更使美国振振有词地抵制中国。199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有几次转向,先从围堵逐渐变为来往,又从来往变为企图将中国纳入全球化的轨道,以期一步步促进中国的「和平演变」1.尽管中美时陷对立的僵局,中国却拥抱资本主义,渴望加入世贸组织和获取奥运会主办权,以提昇它在新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乃至於跨进国际「精英权力俱乐部」的门槛。

民族主义和全球化是矛盾的统一,既共存又竞争。本文旨在讨论两个主题。第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形塑中国媒介的生态、话语、市场和意识形态?第二,在「国家利益」的口号下,中国社会各股力量或竞争或联盟,以争取社会优势,媒介如何展现这个过程?具体说,我想把这两个主题贯穿於以下六个子题:(1)中国媒介如何发动反美的浪潮,展现强烈的民族自豪和国家认同,以赢得媒介的市场利润?(2)经济改革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巨变,社会集团的利益差别加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民和工人必将首当其冲,承担剧痛,媒介话语如何关注他们的困境?(3)政府所推动的媒介集团化能否与跨国资本竞争?(4)中国媒介和电信市场迄未开放给外国和私人资本,入世对国际资本佔领中国市场有何影响?(5)中国媒介和记者在意识形态上如何应对政经现状?信息科技的发展对媒介的结构和意识形态有何影响?(6)各知识阵营(自由派、老左派、新左派,加上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派)在媒介上激辩,他们如何定位中国在世界与民族之间的主轴?

一、民族骄傲和全球政治

中国没有共产主义,只有共产党。这个党失去了革命理想,却垄断着巨大的权力和资源。中国人厌倦了宣传,对党八股漠不关心,或半带嘲讽,或阳奉阴违。只有国家主权受到外来威胁时,官民才会合流,形成侵略性很强的「爱国民族主义」,以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模糊2.官方宣导的民族主义和民间涌现的民族主义在媒介上面汇合,处处充满了集体牺牲的历史回忆,仇外又自怜,彷彿中国正再度被潜在的敌人重重包围。难怪在一连串危机事件中(包括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双方在人权、经济和台湾问题的歧见,中国间谍涉嫌偷窃美国核武机密案,以及中美海南撞机事件),中国媒介总是认定美国为真假敌人。同时,与民族情绪相对的(其实也是合拍的)则是中国渴望提昇其国际地位,这从媒介拚命宣传「申奥入世」成功可见一斑。

兜售民族主义

聚焦「他者」能够转移注意力,淡化内部不满的情绪。民族主义多半由国家政权所界定,以致「我们」和「他们」壁垒分明,一方面强化恐外仇外的情绪,一方面压制民族内部(如西藏和台湾)或泛民族(如泛中亚)追求不同的身份认同。唯因民间的民族主义是自发性的,太亢奋时难以收拾,甚至鞑伐官方的外交政策太过委曲求全,所以官方企图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轨道上,以免脱韁而威胁其他的政策利益。这种民族情绪还可能掉转枪口,对内瞄准政权的腐败。在民间的网络聊天室里,有许多人骂总理朱鎔基是「卖国贼」,对美国「太软弱」。在国家政权内部,宣传部门和军队对美国的态度强硬,但外交和外贸机构则主张修好。历史上,仇外情绪总是和内政虚弱有关,目前中国民众大量失业和官僚腐败横行,如果处理不当,难保不会触发政权危机。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编辑社会效益意识分析

不论是印刷出版时期,还是以数字出版为主的现在,期刊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因此,大众容易忽视期刊编辑的作用,甚至部分读者认为期刊编辑可有可无。事实上,期刊编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有时甚至超过创造者本身。因此,强调期刊编辑的社会效益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科技期刊编辑社会效益意识的辩证

广义层面来说,科技期刊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同时也隶属于文化商品。作为传播媒介,其在科学成果传播及现代化文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商品,科技期刊与其他文化产品又不存在有本质区别。从历史层面来说,科技期刊的科学价值是影响其生存意义的关键,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期刊价值场域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编辑社会效益意识的养成与强化是满足其职能需求的重要内容。[1]

二、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的内涵

就内容生产而言,科技期刊编辑既需要仔细甄别,又需要不断挖掘提炼,既要详细加工,也要有所创造。可以说,编辑是科学文本内容的主要决策者。结合上述辩证,科技期刊绝不是世俗社会的产物,不能仅以经济效益对其编辑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基于科技期刊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观——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创新

查看全文

中学体育教学科技意识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进步,人类早已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各种科技产品随处可见,科学技术正在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建设现代文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在我国普通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仅仅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锻炼项目和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本文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融于科技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科技意识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科技意识;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普及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科学技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技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一些体育相关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中学生由于长期以来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身体素质较差,开展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帮助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育和成长,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塑形。此外,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拼搏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意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1.2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中学体育课程的开设还可以调节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能够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体育运动进行身心的放松,调节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思维的活跃,更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2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现状

查看全文

科技局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0年,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任务,找准立足点,压实主体责任,增强四种意识,抓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党组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局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成员副局长是第一责任人,任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局党组认真安排意识形态的专题学习,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多次召开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参加意识形态领域分析会议,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并将班子成员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落实。

(二)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全局人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学原文、读原理,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指示精神。一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学习制度建设。今年以来局党组全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支部党员大会专题学习1次,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中4次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坚持学习制度,围绕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精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主题,切实抓好理论学习,制定了《县科学技术局2020年干部理论学习计划》。集中学习4次,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编辑数字敏感意识如何提升

职业敏感性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必备素养。科技期刊编辑不光要具备政治、著作权、学术不端敏感性,还要在稿件初审、编辑加工和校核阶段,对文章中出现的数字具有高度敏感性。科技论文中涉及的数字较多,作者在撰写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漏,排版人员排版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纰漏,这样,文中出现的数字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面向地震系统基层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技术期刊,作者多为初入本行业的新人或初、中级的科研工作者,工作经验不足,对本行业的研究理解不够透彻,论文立意差强人意,写作水平参差不齐[1],或者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尚不够严谨,导致所撰写的论文可能出现各种差错,而数字差错是其中一种相对不易发现的差错。在对《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大量论文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发现,数字错误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摘要中出现的数字与正文不一致;正文中数据前后不一致;中英文图题、表题的顺序号不一致;图题、表题序号与正文不一致;参考文献与正文引用的出版时间不一致;简单的数据计算错误;震级标度及精度使用存在偏差;单位量的使用不规范;笔误,等等。这有可能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态度不端正或数据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文中的数字出现错误;也可能是在论文的排版过程中,一些数字需要重新输入而出现输入错误。期刊编辑应对文中出现的数字进行详查,不应把文责自负作为编辑不予核实的理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学需要准确、严谨,科技期刊编辑应尽量帮助作者修正差错。在此以《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中出现的数字错误为例进行阐述,以供地震学科其他期刊编辑参考,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1常见数字差错

笔者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近20年,在长期的稿件编辑加工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数字问题。

1.1震级标度使用不规范

在地震学有关地震震级研究的相关文献中,涉及MW、ML、MS、mb、mB等多种震级标度[2]。每个地震只能有一个震级,但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可能会用不同的震级标度来表示同一个地震的大小,震级标度不同,对应的数值也不同,而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能疏忽漏写震级标度。如:“同年8月15日11时58分,吉林松原再次发生4.5级地震”,而在下文的表格中,作者将该地震震级写为4.6,作者解释为地震的震级标度不同,但是又未给定其标度,致使一个地震出现了2个震级”。为避免歧义,本刊的意见是,在一篇论文中,如非必要,宜采用一个震级标度表示同一地震的大小,除非是研究震级标度的论文,对于同一地震,应在震级数字前加注震级标度,如ML4.5,MS6.2、MW7.8等。又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在国外文献中,一般写作MW7.9,国内作者一般以MS8.0表示,也就是社会公众说的8.0级地震(按震级国家标准规定

1.2历史地震震级大小精度有误

查看全文

科技发展下环境意识培养

本文作者:陆薇工作单位:兰州实脸小学

《现代科技》课是一门新的实验课。这门课担负着向小学生传授现代科技知识,进行环境意识培养的任务,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利用《现代科技》课对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重要的途径。

要上好《现代科技》课,利用这门课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备好课是很关键的。在每一课的备课中,除了注重教材本身的内容外,要特别考虑如何利用城市孩子们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自己动手动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如在备《空气》这一课时,我考虑在上课时,首先让他们用手堵住鼻子和嘴,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叫他们比一比,看谁堵的时间最长,通过比赛,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空气是人的第一需要,人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接着提出如果呼吸了污染的空气你们有什么感觉,如妈妈炒辣椒时厨房里的空气;爸爸来了很多朋友抽过烟后客厅里的空气;尘土飞扬时马路上的空气;夏天垃圾台下瓜皮污水旁的空气等。通过讨论,使他们懂得,呼吸了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就会损害人体健康。然后利用孩子们的幻想性,让他们各述己见,谈一谈自己治理空气污染的设想以及现在应该如何去做。结果在课堂上有的说要将所有的空地都种满花草树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丽;有的说他长大了要制造出不冒黑烟没有噪声的汽车;还有的说他要发明一种方法把所有的空气都过滤干净,让人们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在谈到现在如何去做时,大家都说要爱护花木,爱护草坪;有的说要多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有的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空气清洁;有的说要经常把教室打扫干净,不让起土等等。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气氛活跃,没有采用直接讲解大道理的方法,却达到了培养同学们环境意识的预期效果。

《现代科技》课本中,文字很少,大部分是彩色图画,这样的编排,就要求我们在上课中尽可能避免大段地说教,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采用做演示、讲故事、小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要他们多动脑、多动手、多活动、多说、多讲、多讨论,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在高高兴兴地游戏活动中,达到传授知识,培养环境意识,提高素质的目的。如我在上《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一课时,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创有关环境的各种人的生活表现,分别让他们上讲台表演,然后让台下的同学评判各种人物行为的好与坏,以增强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行为对错判断的能力。有的同学扮演爸爸和孩子走在路上,爸爸将吸完的烟头扔在马路上,孩子批评爸爸做得不对,爸爸接受批评,将烟头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有的同学扮演女儿在公园里摘花朵,妈妈批评教育孩子;有的扮演一位汽车司机将喝完水的塑料瓶子扔在马路上,一位背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一声不响地将塑料瓶抢起来扔进垃圾箱;还有两位扮演在公园里游园的同学,将吃剩的果皮蛋壳装进各自的塑料袋,扔到公园的垃圾箱里。

通过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教学实践,同学们环境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刚人学时很多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和吃剩的食品,现在这一现象没有了;原先去公园里乱扔垃圾,现在春游秋游去公园,各小组都用塑料袋将剩的杂物装好扔到指定的地方,这一点是最值得老师欣慰的。现在好多同学已能做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注意教室卫生,主动关闭滴水的龙头,个别同学还做到了捡起别的同学丢弃的废弃物扔到垃圾箱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