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3:1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投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投入

财政科技投入测算管理

1对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触发效应的回归分析

定义x为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为其它投资主体的科技投入。假定两种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即其它投资主体的科技投入增量受财政投入的影响∽J,其关系式为y=a+bx。统计199s_-2006年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与其它主体科技投入的总量,用EⅥEws进行回归分析。

2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触发效应的弹性分析定义工为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J,为其它投资主体的科技投入。

3湖北省各类项目的财政科技投入触发效应测算

3.1按科技项目合作形式分类

虽然科技项目按合作形式可以分为8类(见表4),但考虑到社会上的科技项目合作主体主要为独立研究所、高校和企业,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这3类机构里的科技项目进行触发效应测算。

查看全文

财政科技费用投入分析论文

一、总体构想和研究思路

1.科技三项费用(以下简称科三费)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科三费在辽宁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我们无从准确了解,不在本章研究内容之列。

2.本章通过对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状况和运行效益的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态势和投入水平进行描述和定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它章节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3.本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方面是受限于统计数据资料,但更重要的考虑,是能使我们的分析更具针对性和有现实意义,更好地为当前的科技部门管理工作服务。

4.本章的分析研究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1)通过全省总量(包括省本级、市本级、区(县)级)的分析,判断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的总体发展态势及在全国的水平;

查看全文

国家科技投入政策性思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大全社会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因此国务院的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1]的通知所提出的60条政策措施中,有关科技投入方面的政策措施占了很大的份量。目前有关政府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具体的政策文件和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科技投入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与各方面专家讨论。

一、总量与结构

提起科技投入,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投入总量上,将投入总量及占GDP的比重简单地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认为在分析国家科技投入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观察这两个数字可能会产生片面的结论。

科技投入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这里所指的并不仅仅是投入能力,即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个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问题。一些专家对计算1.5%、2.0%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认为当前和未来如果使用好宝贵的科技经费的问题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和企业的利润。

在国家大力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问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分析科技经费的结构问题。如果科技经费的结构不合理,则总量再大也不会得到期望的效果。当前,科技经费投入中结构方面的问题很多,包括:

(1)层次结构:许多专家希望我国科技经费中基础研究的比重达到美国的水平,即从目前的5-6%提高到10%以上,甚至15%。我们认为,必须认识到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既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和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文章,也必须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盲目地与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上进行攀比是错误的。

查看全文

煤炭企业科技投入效率及路径

[摘要]虽然说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是就当前这一时期来说我国煤炭企业的科技投入却远不及国际整体的平均水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效率较低所致。对此,本文针对煤炭企业科技投入效率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简单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企业;科技投入;研究;效率

在当前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想要从中脱颖而出,企业不仅仅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投入。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且当前我国煤炭的供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虽然从资源上来说,我国的煤炭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但由于科技水平较低,也会给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想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的科技投入,实现煤炭企业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

1.科技投入的有关概念

1.1科技活动

所谓科技活动,涵盖了技术创新的有关内容与科学研究的有关内容,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科技活动一般所表示的是技术开发活动。目前来说,关于科技投入的具体定义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现存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区域在一定的时间内用于技术推广的费用和用于科学研究费用的总和。

查看全文

科技投入的比较及启发论文

科技投入规模的比较

各国科技投入规模的比较一般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投入的总额,衡量了一国科技投入的绝对规模;另一个是投入占GDP的比例,也被称为研发强度,衡量了一国科技投人的相对规模。这两个指标既受到一国科技政策变化的影响,也受国家财政预算的制约,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波动。根据2007年经合组织的有关科技统计报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支出以年均实际增长率约为2.9%的速度增长,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支出占经合组织区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17%和30%[2]。作为科技投入第一大国的美国历来以巨额的投入来保障其全面领先的战略目标,1994—2008年期间美国的投入增长了2.35倍,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8年其投入仍然比英、法、德、日本的投入总额都多,并且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79%。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英、法、德的投入在1994—2008年期间增长了近2倍,尤其是德国,为了实现2010年科技投入占GDP3%的目标,不断提高研发费用,据统计2008年欧盟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9%,德国的投入占GDP的比例更是提高到2.68%。在“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非常重视投入,近几年在严峻的财政形势下,其投入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入大国,2008年日本的投入超过了英、法、德的投入的总和,并且自1998年以来日本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在3%以上,稳居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首位。为了尽快提升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投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从1994年的306.3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7062.6亿元,增长了23倍,投入占GDP的比例为也由1994年的0.64%提高到2010年的1.76%。尽管如此,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投入水平还相对偏低,2008年我国的投入总额不足美国的六分之一,不足日本的三分之一。

科技投入结构的比较

从不同的角度对投入进行划分,通常有三种结构:按研究类型划分的分配结构、经费的来源结构和按执行部门划分的分配结构。按研究类型划分的结构实际上是经费在活动中的不同阶段的分配结构,活动一般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出了由基础研究成果转换成应用研究成果,再进一步转换成试验发展成果的的过程。(1)按研究类型划分的结构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法国外,美、英、日本都把近一半的资金用于试验发展,其中美国2008年用于试验发展的比例高达60.3%。但是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除了日本外,主要发达国家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均超过10%,其中法国2008年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高达25.4%。这主要是因为基础研究的总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政府承诺在10年内(2006—2016年)实现三大科学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局以及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预算翻一番。2008年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达692.85亿美元,2009年至2016年,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机构的预算将比2008年的增加426亿美元。2008年美国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分配结构为1:1.28:3.47,日本为1:4.61:5.75。在我国随着投入的增加,1995—2010年期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从18亿元增加到324亿元,增长了17.57倍,但是基础研究占的比例一直徘徊在5%。试验发展经费从239亿元增加到5844亿元,增长了24.49倍,2010年试验发展占的比例提高到82.8%。1995年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分配结构为1∶5.1∶13.21,2010年为1∶2.75∶18.01,与美、日等国家的分配结构相比,我国现阶段的经费显然过分侧重于试验发展领域,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水平明显偏低。(2)按经费来源的结构在经费的来源上:政府和企业是最主要的资金渠道。依据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比例的不同碳经济下再论活性染料短流程,可以把经费的来源结构分为政府主体型(政府资金所占比例大于50%)、政府企业双主型(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所占比例相当,均在45-50%)和企业主体型(企业资金所占比例大于50%)[3]。一个国家的经费来源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政府主体型———政府企业双主型———企业主体型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英国、法国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比例略低外,美国、德国、日本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比例都超过65%,日本甚至高达78.2%,也就是说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大多属于企业主体型。虽然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投入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但是各国都非常重视保持政府投入总额的稳步增长,并把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作为目标。1971年至2000年美国政府研发经费增加了3.6倍,日、英、法的政府研发投入分别增加了6—7倍(按本国货币计算)。日本的政府研发投入增加地更快,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研发投入与英、法、德相差不大,2000年则远远超出了这些国家[4]。我国经费的来源结构基本顺应了国际趋势,随着企业投入的增加,企业投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44.6%上升到2003年的60.1%,2010年进一步提升为71.7%,这表明企业研发主体的地位已基本确立。此外,我国的政府投入在2003—2010年期间虽然增长了3.68倍,但是所占比例不断下降,2010年政府研发投入占比全部经费的比例降至24%,占GDP的比例仅为0.42%。从规模来看,2010年我国政府投入仅为1696亿元,低于同期的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3)按执行部门划分的结构目前企业不仅是经费最主要的资金渠道,而且是最主要的使用部门,主要发达国家经费分配给企业使用的比例都在60%以上,这表明企业不仅自己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而且还积极争取政府的科研经费以及民间的资金用于研发。以美国、日本为例,1994—2000年美国企业投入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达8.2%,高于其总投入增长率2个多百分点,2000年企业界使用额占比达75.4%,达到1992亿美元,实现了自1994年以来年均7.4%的增长率。企业已经将投资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企业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投入的主要力量,支出最多的100家公司占美国工业的3/4[5]。在“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企业建立和健全了4级研究开发体系,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以至于日本研究开发机构的4/5,研发经费的2/3、研究人员的半数以上和几乎所有的技术人才都集中于民间企业[6]。2008年日本经费的78.2%来源于企业资金,同时经费分配给企业使用的比例高达78.5%,全都位居发达国家的首位。在我国,企业虽然已经成为经费最主要的资金渠道和最主要的使用部门,但是企业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偏低,2010年为仅为0.93%,而国际通行标准认为该指标低于1%的企业难以生存,2%则可以维持,到5%以上才有竞争力,世界500强企业一般在5—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经费投入仍然相当不足。

启示与建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出版的《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对各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过对多个国家的投资规模的研究,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时/GDP大致范围在0.7%—1.8%,工业化第二阶段/GDP大致范围在1.5%—2.5%,工业化后阶段/GDP大致范围在2.0%—3.0%[7]。我国目前大致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后期和第二阶段初期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占GDP的比例都需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政府科技投入的力度直接制约着一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执行,尤其是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科技投入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工业化第二阶段,除日本外,主要的发达国家(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的美国、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日本、70年代初至1983年的德国、70年代至80年代的法国),经费中政府投入的比例都大于50%,美国和日本甚至高达60%以上[4]。考虑到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现阶段政府不宜过早卸下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的重任,应继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立法保证政府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美、日等国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实施战略产品计划。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应重点投入对国家的战略发展和科技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领域,支持产业技术研究,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能力。作为政府科技投入而言,应体现公共性原则,重点投入基础性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并且根据不同的研发项目,改变过去财政直接无偿拨款的方式,采取不同的财政资助方式,在科技投入方式上,实现向“政府引导投入为主”的转变。国际比较的结果表明美国、日本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与政府的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是分不开的。欧盟的企业研发强度上之所以低于美国、日本等国,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美在风险投资上的差距,欧盟面向初创企业的风险资本相对较少,而2005年美国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量(以占GDP百分比计)几乎比欧盟总量高40%。所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税收减免、补助金、政府采购、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措施激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其他主体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尤其是通过扶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推动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查看全文

地方财政科技费用投入论文

一、总体构想和研究思路

1.科技三项费用(以下简称科三费)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科三费在辽宁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我们无从准确了解,不在本章研究内容之列。

2.本章通过对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状况和运行效益的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态势和投入水平进行描述和定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它章节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3.本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方面是受限于统计数据资料,但更重要的考虑,是能使我们的分析更具针对性和有现实意义,更好地为当前的科技部门管理工作服务。

4.本章的分析研究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1)通过全省总量(包括省本级、市本级、区(县)级)的分析,判断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的总体发展态势及在全国的水平;

查看全文

深化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当前山东省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财政部门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财政对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基础研究经费占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偏低、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税收政策存在缺陷、增加财政直接投资与补贴额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完善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与引进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近年来,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科技成果、队伍建设和企业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财政政策方面看,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明确财政直接资助自主创新的主体与重点领域,正确把握税收激励自主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研究

财政部门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财政部门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明显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主要以山东省为例,从深化财政政策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山东省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对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查看全文

投入资金防范科技创新风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税收激励政策现状、对研发环节给与支持的税收激励政策只占很小的比例、税收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抵消了政策优惠的力度、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根据各个税种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税收优惠形式的特点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金融支持政策现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板建设,设置中小板“绿色通道”等,具体请详见。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是我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重要成果涌现出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政策、资金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不完善也给企业自主创新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推进。特别是企业创新资金的不足以及科技创新风险的存在企业的科技创新很难在市场上进行成功的融资。因此,从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两个方面探讨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

(一)税收激励政策现状

近些年来,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这些税收扶持政策对于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税收政策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足够能量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

1.对研发环节给与支持的税收激励政策只占很小的比例。税收激励只是对已经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经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施优惠,而对技术落后继续进行技术更新的企业以及正在进行科技开发的活动缺少鼓励措施,使企业只关心科技成果的应用而不注重对科技开发的投入,不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查看全文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内蒙古积极地实施科技兴区的政策,大力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而财政科技投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科技投入也具有相应的能动作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R&D(Researchand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在国际上一般采用R&D活动的相关指标来反映一国的科技竞争实力,因此我们可以说R&D活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这就使得R&D活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变得十分有意义。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在政府会计中,预算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提前为政府的财务做出判断,可以更好的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也可以成为政府表现财政政策的工具,客观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重要的是与预算的有关信息可以为财政资金的绩效提供评价。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国家层面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张顺(2006)运用我国1978-2000年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数据,采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检验,最后实证证明财政科技投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并不会促进财政科技的投入[1]。吴林海,杜文献(2008)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相应的结合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两种方法,对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研究,结论说明了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平衡关系[2]。韩香凝(2014)研究我国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了三个指标,即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和地区差异。通过对三个指标的深入研究,最后指出R&D投入多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不一定会大,每一个指标对经济增长都有不同的影响,建议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促进R&D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3]。另一类是以特定的省份或地区为研究对象。如柳劲松(2009)采用DEA分析方法,对广西等4个民族地区,使用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些民族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了不同的科技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结果表明内蒙古的资金使用效率排在第一位,广西和新疆第二,宁夏最后。4个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协调关系[4]。乌素(2010)在论文中通过各个指标对内蒙古财政投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且对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财政支出的发展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从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政策,便于内蒙古财政投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赵静敏(2011)通过对江苏省1996-2008年间的13个地级市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协整分析方法,得出结论:江苏省的各个地级市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每一个地市级之间却有着显著地不同,所以提出一些倾斜的建议和政策[6]。米娇(2013)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对陕西省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结合具体的数据和图表,深入分析了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R&D经费投入和陕西省经济增长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7]。

二、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

1.政府的R&D经费投入比例在下降(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内蒙古的财政科技投入从总量上是逐年增加的,从2007到2012年,内蒙古R&D经费投入总量由24.20亿元增加到101.45亿元,总量上增加了4.19倍。但从资金的来源结构看,政府R&D经费投入比例虽然在2007年至2008年有小幅度增长,但从在总体上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7年的17.36%下降到2012年的11.63%,下降了5.73个百分点;企业资金比例呈现波浪式增长,由2007年79.80%上升到了83.76%,上升了3.96个百分点,而且比例都集中在80%左右。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的R&D经费投入比重在逐年降低,而企业资金投入已经成为R&D经费投入的主要部分。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政府预算目标的实现。2.R&D活动中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过低(见表2)一般来说,R&D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三大部分。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极不相称,基础研究在整个R&D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不超过3%;而实验发展所占的比例都在85%以上,这样就使得基础研究水平非常低。3.政府绩效评价不够充分目前,在我国财政管理的各种问题中,无一不最终体现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低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一基本因素上来。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属于政府预算支出的一部分,但是政府的预算支出编制与绩效评价相互结合的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法律建设不够完善;标准设计不够规范;工作目标不够明确;绩效评价队伍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良好的财政支出效益的监督环境;没有建立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充分发挥政府预算会计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等。

三、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笔者根据相关性、重要性和科学性等原则,采用内蒙古的GDP产值和R&D经费两个变量来进行相关分析,R&D经费代表财政科技投入,GDP代表经济增长。在构建两者之间具体关系的回归方程时,对两个变量进行了自然对数变换,以此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取值为LNNB和LNGDP。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如表3:1.GDP用R&D经费影响的分析方程由于两个变量的数据计量单位和数量级比较接近,所以就没有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结果,如表4:根据表格,可知回归方程为:lngdp=6.8252+0.6138lnR&D+ε我们可以知道系数0.6138是表示财政科技投入R&D对于经济增长GDP的影响系数,即说明财政科技投入R&D每增加1个百分点,相应的代表经济增长GDP增加约0.613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政府对财政科技的投入对GDP有正的推动作用。2.R&D经费用GDP影响的分析方程再次运用st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结果,如表5:根据表格,可知回归方程为:lnR&D=-0.10.8851+1.6040lngdp+ε我们可以知道系数1.6040是表示经济增长GDP对于财政科技投入R&D的影响系数,即说明经济增长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相应的财政科技投入R&D增加约1.604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GDP的增长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也具有正的推动作用。通过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正向推动作用的关系,但彼此影响的幅度有所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财政科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做的不够好,没有充分发挥政府预算会计管理监督的职能。

查看全文

证券交易所金融科技投入研究

摘要:香港交易所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交易所之一,也是目前资金进出中国内地的主要市场,科技赋能证券交易所变得越来越重要,港交所通过兼并和新设公司、推出领航星计划、合作设立金融科技研究所等等,为港交所保持其领先地位作出努力。本文通研究港交所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与证券交易量、证券交易质量等之间的关系,由此发现港交所科技投入与交易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得出科技的推动作用得出启示,为证券交易所未来转型升级奠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港交所;科技投入;交易质量

一、引言

随着通讯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加剧,证券交易所的竞争越发激烈,金融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要,日前,伦敦证券交易集团(LSEGplc)在2021年1月完成270亿美元收购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助力其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HKEx)作为资金进出中国内地的主要市场。2019年,港交所全年新上市公司183家,第七次成为全球最大首次公开招股市场,金额达3142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9%、证券化衍生产品(衍生权证、牛熊证及界内证)的成交金额达44137亿港元,尽管相比较2018年下降23%,但仍连续第13年蝉联全球最大结构性产品市场。港交所在2011年和2019年,两次希望并购伦敦证券交易以助力港交所发展,创造全球布局的国际化金融交易服务集团,但均以失败告终,在面对行业全面转型和发展的大前提下,其自身通过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兼并或者设立金融市场科技相关公司以及建立金融实验室研究金融科技的应用等,使得港交所在全球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继续成为环球交易所行业中的佼佼者。本文基于文献阅读,结合证券交易所特性,在港交所财务报表中选取相关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呈现港交所在科技投入与收入、收益、市场指标等相关关系。

二、港交所对外并购投资对布局金融科技分析

20年世纪90年代以来,证券交易所就兴起各种形式的并购、重组和业务创新等变革形式,提升自身在交易所行业的竞争力的同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作出贡献,表1收集的是港交所自2012年以来加强金融科技的并购投资事项,为保持自身优势,通过并购、合资或者独资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金融信息服务和数据安全等港交所在2010年开始兴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初步预算投资约7亿港元在香港将军澳工业邨,成为港交所旗下所有市场及结算系统的核心数据中心。2013年1月,港交所新数据中心正式开幕,作为“香港交易所领航星技术计划”核心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港元,数据中心主要服务为设备托管,并且以此形成生态圈使得参与者享受到具有成本效益的市场联通服务、买卖盘管理、风险管理等,还可以提供超低时延的市场数据产品。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投入使用,在设备托管服务方面稳步增长,年均超过2位数增长,不仅弥补港交所的设备托管服务的空白,还提升港交所的收入,作为“香港交易所领航星技术计划”的核心部分,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从表2可以看出,港交所成立数据中心后,其设备托管服务的参与者在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占有率均超过50%,说明对其托管服务的认可以外,将为港交所提供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