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2:15: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企业孵化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论文
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我国科技企业的孕育与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点,研究适应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的人力资源模式。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人力资源模式
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专业孵化器等科技产业化服务机构的统称。我国自1987年建立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孵化器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社会培育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据2004年科技部对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调查,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89个,其中国家级创业中心98家,仅次于美国(1000多家),居世界第二位,拥有孵化器场地总面积1937.3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总投资227.5亿元,拥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78.8个;筹集的孵化资金33.3亿元。现有在孵企业553400家,年销售收入892.8亿元;累计毕业企业9565家,其中有20家已成为上市公司。
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是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为依托,以孵化服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新兴产业。我国科技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拥有构思或技术的创业企业不仅缺乏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而且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及市场化的经验等这些内部运作机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运行机制包括中介服务机制(包括投融资、法律、信息咨询等)、资金筹措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人力资源机制等。目前,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中对人力资源机制的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AlanHyde的研究指出美国硅谷地区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人才市场、有效的人员流动降低了地区的交流成本,提高了硅谷地区的运作效率,促进了硅谷地区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企业的成长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人力资源管理的欠缺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我国科技企业的孕育与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点,研究适应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的人力资源模式。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人力资源模式
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专业孵化器等科技产业化服务机构的统称。我国自1987年建立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孵化器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社会培育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据2004年科技部对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调查,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89个,其中国家级创业中心98家,仅次于美国(1000多家),居世界第二位,拥有孵化器场地总面积1937.3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总投资227.5亿元,拥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78.8个;筹集的孵化资金33.3亿元。现有在孵企业553400家,年销售收入892.8亿元;累计毕业企业9565家,其中有20家已成为上市公司。
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是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为依托,以孵化服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新兴产业。我国科技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拥有构思或技术的创业企业不仅缺乏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而且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及市场化的经验等这些内部运作机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运行机制包括中介服务机制(包括投融资、法律、信息咨询等)、资金筹措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人力资源机制等。目前,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中对人力资源机制的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AlanHyde的研究指出美国硅谷地区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人才市场、有效的人员流动降低了地区的交流成本,提高了硅谷地区的运作效率,促进了硅谷地区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企业的成长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人力资源管理的欠缺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创业园以及二次产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孵化器是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
第三条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孵化器职能与要求
第四条孵化器应行使和履行下列职能:
(一)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足够的创业场地和共享设施;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中小科技企业,规范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发展,根据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国科发火字[2005]1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包括综合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器、特色产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等,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性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是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主管机关。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对辖区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并负责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和管理。
第四条各级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均可投资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其形式包括社会公益型孵化器、综合技术型孵化器、专业技术型孵化器、特色产业型孵化器、民营企业孵化器、国有企业孵化器、火炬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其性质可以是事业法人或企业法人。
第二章主要功能与目标
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一直承担着促进湖北科技创新及中小企业就业的重大职责。在疫情冲击下,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疫情同时折射出湖北科技孵化体系近年来的发展短板。要推动湖北孵化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须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倒逼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以构建全产业链孵化体系的方式实现企业孵化向产业孵化的转变。
关键词:疫情;企业孵化器;产业转型升级
一、引言
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的摇篮———“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于1987年6月正式在湖北武汉诞生,首开风气之先的湖北从此拉开了中国创业孵化的改革大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长为培育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其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6家,数量位列全国第六、中部排名第一;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6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5家、省级众创空间222家,总体数量位居中部第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始终承担着促进湖北科技创新及中小企业就业的双重职责。但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导致湖北省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经济活动基本陷于停顿,省内各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在此期间运营停摆。现阶段国内疫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相对于省外其他地区而言,作为疫情中心的湖北中小企业复工和投资的重启进程严重滞后。在此逆境中,省内众多企业孵化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采取了减免房租等举措支持在孵中小企业发展,但除了房租减免这一行为外,能为在孵企业提供其他高层次配套服务的举动并不多见,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折射出省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增值成长服务手段上的普遍缺失。考虑到疫情后的经济恢复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湖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设施”,能否借重此次疫情冲击浴火重生,实现高水平的转型升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18000余家在孵企业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湖北经济的回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疫情对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实冲击
自2014年湖北开始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以来,省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政策及市场双重因素驱动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孵化绩效。同时,随着国家层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深化,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长为推动区域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力量,为培育全省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省内加速器、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产业园区四级孵化体系已初步构建形成,孵化器投资主体也由早期的政府出资为主导发展为政府、企业、大学、研发机构等独立或合作建立的公益型及营利性孵化器多元共存的发展局面。孵化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逐步增强,在孵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经营质量同步提升。总体来说,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孵化功能近年来得到了明显拓展和大幅提升,然而,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面对2020年一季度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疫情“震中”湖北2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98.5%的困难局面;面对国内疫情已渐趋稳定,而国际疫情正大幅蔓延,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加剧的困难局面。孵化器扶持的对象———在孵中小企业因自身资金及经营的脆弱性,成为遭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群体。如何在保障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给予在孵企业最大程度的支持,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巩固疫情控制成果,检验科研孵化能力的一次严峻的考验。《中欧商业评论》于2020年2月5日的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报告对全国范围内995家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将超过50%,58.05%的企业将下降20%以上。而创业孵化研究机构“韵网”同期对全国范围内744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线上调查,调查显示:近一半孵化器的运营资金维持不到三个月,整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在重大疫情冲击下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作为本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数量众多的在孵企业受疫情冲击带来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远大于省外地区,疫情对省内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冲击和影响主要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在孵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方面。省内在孵企业大多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企业本身资金及经营规模偏小,且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在孵企业本身面临着较大的场地租金及员工成本支出压力,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又导致企业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创业活动长时间停止,企业生存遭遇空前困难。国家及湖北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通过减税降费及成本补贴等手段,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但上述措施,有利于企业降低各项成本支出,却无法解决因需求下降、供应链受阻导致的企业经营现金流缺乏的现实困境。为帮助在孵企业缓解生存压力,实现困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积极疏通供应链渠道,大力优化融资服务模式,从而缓解疫情对在孵企业经营的影响。(二)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对疫情冲击方面。因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湖北省科技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具体措施的通知》要求,减免在孵科技企业房屋租金,湖北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收入下降明显,生存压力显著增加。受疫情影响,以租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方式的传统综合型企业孵化器压力尤其巨大,而省内的部分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受租金影响情况明显小于传统孵化器,相比传统孵化器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防控影响下,省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营活动明显减少,超9成的孵化器已基本停止开展培训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常规性活动。但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相当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速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开展业务协同化、数字化、线上化的进程,将传统孵化载体的服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型,运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孵化器开放水平,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协同。
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6号),经研究,现就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自2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自20**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孵化器,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孵化器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资格;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研究
1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所谓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包括各种类型的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在内的创业孵化机构。通俗点来理解,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立足根本与生存价值,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省份地区,包括山西、江西、湖北、安徽、广西、贵州、河南等地,在该领域的发展尽管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愈发显现。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与北、上、广、深、杭以及江苏、山东等沿海一带的城市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严格讲,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宗旨、服务宗旨,是立足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基于技术资本的创新与产业延伸,实施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布局规划。也就是说,旨在推动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继而带动整个区域市场经济环境、产业活跃度等增强。对此,2011—2015年,在经历过前期的探索发展之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三四年,不仅是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地区,包括中西部不少省市地区在内,都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系列项目。从高校到社会、从专业教育到技术培训,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激发了诸多青年群体的创新创业热情,继而为社会就业、民营资本投资结构优化开辟了新渠道。结合2016—2018年领域内发展建设实际来看,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地区,2/3均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范围内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规模接近3000个,而有1700多个分布在东部地区。此外,包括山西省在内的中部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规模与总数量甚至少于我国西部地区。其中,众创空间不足西部省市地区的一半。由此可见,单从技术扶持、资本引入层面,就可以反映出山西、中部地区整体水平偏弱的现实。与此同时,联系现实来看,的确如此。无论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是与西部地区相比,在高等教育层面、人才培养层面,机制性缺失严重,相关配套建设较为滞后。反观成都、重庆、天津、南京、济南等地区,近几年不断出台关于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扶持政策。
2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集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服务体系不完善。从经济发展总规模来看,山西省在中西部地区并不突出,但是在局部产业发展领域却拥有显现的优势。从2013年开始,伴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全局推进,区域内加快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入保障建设。2017年,面对“提质增效”的国家总体指导思想框架体系,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始终围绕着产业创新培育,试图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一体化的创业创新孵化链。然而,综观近两年的发展表现,成效并不显现。调查显示,区域内仅有25%左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了众创空间,仅有不足18%的企业孵化器拥有加速器。总体来看,既缺乏对企业各阶段发展服务需求的探索,也缺少对自身增值服务模式思维的创新。在此情况下,无法将区域内技术、人力等资本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也就无法更好地为区域内的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一站式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所以,与中部其他省份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小微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差距显现。2.2可持续发展受限。山西省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真正地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力。尽管全社会不断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并且区域内的高校也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众创空间,一定程度上刺激、激励着青年学生的创业创新兴趣,积极与现实社会接轨。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区域内众创空间集聚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受众广,但由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而学生群体经济来源有限,且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并且多为一时兴起并未长远规划,所以低门槛、低成本带来的是实际效益并不高。正因如此,绝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数年处于亏本运营状态。2.3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科技创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应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要素来推进,即区域内的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质量、产业水平。从重庆、南京、天津、杭州以及周边的兰州等地来看,以太原为首的山西各城市,在区域资源整合层面相对欠缺,发展转型滞后。此情形下,政府部门对外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也缺失针对性,对内对外均无法形成良性的吸引与集聚效应。最终,使得区域人财物等资本投入与实际规划目标不匹配,空间集聚偏弱,整体布局不均衡。所以,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与其他省市地区相比都处于相对劣势。
3改进对策
首先,优化政策环境。尽管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的发展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属于探索阶段。再加上资本投入的局限性,以及市场格局的固化,随着几年高涨期过去之后,业内的发展再次迎来了低迷期。所以,在市场相对失灵的局面下,政府部门应强化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比如,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创新创业平台方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扶持、财政补贴等机制内容。其次,持续增强创新创业吸引力。无论是对于孵化器企业还是高校或者广大青年学生,都可以针对性地设立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众创空间等服务平台建设。简言之,就是指基于经济利益视角,增强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与平台的融合,继而确保资源整合的高效衔接度。在此情形下,随着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相关服务及保障体系的完善发展,包括技术咨询、金融信贷、培训辅导、知识产权等,最终也就顺其自然增强了区域内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整体效率,有效规避风险。可以适当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模式,包括深圳模式、杭州模式等。但是,切不可完全照搬,因为区域发展本身就不均衡,且短期内很难有效改变。所以,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的政策导向、财政扶持以及人力资本引进等作用。关于该层面,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山西省已经了关于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再加上山西省属于资源型地区,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所以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都特别注重区域内产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譬如,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太原工业园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以及山西大学城、科技城等,近几年整体运营偏好。最后,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近几年,同为中部地区的河南郑州、安徽合肥、湖南长沙,以及西部地区的成都、贵阳等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重组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且形成了一套足以协助地方经济转型过渡的体系保障。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力资本、技术资源、高等教育等联动重组,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发展机会,积极抢占众创空间集聚高地。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意义上良性吸引外部资源、人才、创业项目,从而有助于形成“虹吸效应”,以点带线,最终扩展为片式城市群。故此,对今后亟待改进的环节,很大程度上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重视,进一步打破行政边界的限制,优化区域内众创环境,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最终确立并完善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机制。
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范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创业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
第三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及所在地区的创业中心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主要功能与目标
第四条创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小议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的对策
【摘要】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的提高对孵化器的成功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在孵企业和企业孵化器自身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提高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对策
目前对于许多在孵企业而言,从孵化器获得的政策法律支持比财务及融资服务支持更重要。但是,对孵化器自身来讲,搞好信息技术和市场服务似乎比搞好投融资服务来得更加急切和重要。在这样的矛盾下,孵化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就体现在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究竟从两者协同发展的角度去提高孵化能力。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孵化器孵化能力提升中的困难,分别从在孵企业和孵化器自身的角度出发,探讨提高我国孵化器孵化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1从在孵企业的角度出发
1.1改善创业环境,培养在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目前对孵化器提供的创业环境不仅仅局限在孵化器面积和规模上,也应该重视孵化器设施配套程度以及区位优势,孵化器的创业环境要注意和在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致,为孵化器内部的在孵企业顺利毕业打下基础。
科技公司孵化器网络化构建
一、淮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商业孵化器,它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使科技成果更具有商业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家,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据2011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年报统计显示,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使用总面积已达1299087平方米,在孵企业1782家,累计毕业企业1026家,其中,留学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企业262家。淮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一家基于高新技术的省级科技孵化器,也是淮南市唯一的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心”成立于2001年,自2002年运行以来,已先后投入460万元,建成投入使用孵化场地约5000平方米,已先后吸纳2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创业,主要涉及矿用电子、环保、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领域。截至到2009年底,“中心”在孵企业10家,年销售总收入7400多万,利税200多万。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科技创新的决定因素也有所改变。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资本、知识、无形资产等关键资源的有效获取。考虑到当今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对各类产业的带动作用,科技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与之对应,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必须将网络化作为其服务模式的主要调整方向。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问题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一些中外学者的理论研究虽说万变不离其中,但也各有所长。应用方面,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化的理论研究
Sean和David(2004)指出整个孵化网络在孵化新创企业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这一网络包括孵化器的管理者和员工、孵化器咨询委员会、被孵企业及其员工、当地的大学、产业联系以及专业化服务的提供者如律师、会计师、咨询师、市场专家、风险投资家等。Chan和Lau(2005)主要从网络视角对科技园区内企业间联盟群体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位于科技园区内的企业更有可能与本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并且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建立某种组织关系,这种聚集效应促进了创新环境的形成和企业之间协同性的产生。王会龙、池仁勇(2004)认为,区域科技孵化网络是以信息、资本、研发、培训、中介服务等资源为依托,有效联结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主体,各要素有机联系、协同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综上所述,孵化器的内部网络化和外部网络化是当前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的两个中心问题,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建立孵化器内外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仅对孵化器内外部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显然不足以涵盖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的所有内涵。孵化器各个要素和主体在多个层次、多维时间及空间上进行相互联系是其网络化的主要工作,这样可以保证优化质量、提高效率和共享服务。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需要借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外部的正式合作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网络来努力打造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创业平台,其最终目的是可以更加合理地组合各种资源和能力,更加有效地给予新创科技企业创业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知识和技能等关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