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2:12: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企业

企业科技统计策略分析

一、企业科技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统计局每年定期召开科技统计年报的会议。在会议上,统计部门一般会向各个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布置相关的科技统计任务,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填写关于科技统计过程的表格,以保证企业科技统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企业统计工作主要可以分为投入、过程和产出三部分的内容,同时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相对应有具体的指标,以便可以对统计工作的执行过程进行约束。科技投入统计相对应的指标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经费、劳动力及设施设备的投入。例如,经费投入可以是企业本身开展科技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也可以是企业本身不能开展科技活动而委托其他企业或是单位开展所需要支付的经费,同时也包括相应政府号召开展公益科技活动所需要支出的经费。经费投入这一项指标可以明确放映了企业在科技活动所投入的费用及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劳动力的投入则是反映了企业的人员的专业能力及业务开展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研发实力以及对研发力量的动员和利用情况,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设施设备的投入则是企业进行科技活动时购买相应科技设备的投入,从侧面放映了企业的资金运行能力及企业科技发展的程度,是反映科技企业实力的有效指标。科技活动过程是企业科技投入转变为科技产出的过程,反映了企业科技的执行效率及盈利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对科技项目表中涉及到的“项目来源”、“项目合作形式”、“项目成果形式”的统计可以看出企业科技发展的水平。最后,科技产出统计的指标可以是申请专利的总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也包括科技的篇数等等,从这些成果可以直接看出企业的盈利情况,并将之与之前的投入进行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并逐步改善及发展。

二、当前企业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统计的结果需要上交到统计部门进行专项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例如,企业对科技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业务开展能力较弱,科技统计的数据质量欠佳等等。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一)企业对科技统计工作认识不足。从近几年的企业科技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企业的领导并不重视企业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结果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是为了应对统计部门的检查而草草进行统一的,与实际科技开展活动的情况并不相符,并没有体现出企业科技开展的具体情况。同时,企业怕泄露一些科技数据而故意隐瞒,并不将其上报到统计局。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反映例如企业并没有将统计当成一份工作、一份职责去完成,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而进行,这就造成了科技统计极度不符,失真,对当地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制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消极的影响。(二)企业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较为落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统计人员对科技统计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近年来,许多企业的科技统计人员没有上岗的资格证书,由于其本身的能力问题,往往造成统计数据与实际出现偏差,统计数据的质量往往是不达标的。同时,这种情况存在一般是比较隐晦的,若是没有及时发现则将一直延续,严重影响的企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而言,许多企业缺乏一些基础性的资料,并没有科技统计台账及科技统计的原始记录,这就导致了不能直接获得一些跨年的统计资料,缺乏参考的统计资料,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造成临时性数据的产生。

三、针对企业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一)企业必须加强对科技统计工作的认识。如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科技统计工作的认识。首先,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统计法》,并对《统计法》中的内容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析,让员工清楚的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及统计所包含的所有的内容,开阔员工的眼界及见识,便于工作人员较快的参与到统计的工作当中,提高企业负责人及统计人员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视度。其次,需要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道德素质的管理及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使命感及责任感,让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为企业尽一份心、一份力。这就直接从源头上保证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及真实性。(二)加强科技统计的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第一,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基层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例如,统计局下发的统计报表原先仅仅是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兼职或者由科技研发部的一些人员进行填写,但是其中部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统计资格从业资格的相关证书,这是无法保证报表的填写质量,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同时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大大影响力数据并的真实与准确性。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按照规定的时间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资格证从业的考试,并对其进行专门专业的培训,使其在短时间内具备较为全面的统计知识,提高统计人员学习的动力,尽快更新自己的统计知识,并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另外,统计部门需要对统计过程中涉及的指标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开展相应的讨论会并且定期举行业务培训,让统计人员及时认识到工作的欠缺并及时学习改变,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提高统计的效率。其次,企业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将台账及原始记录保存完全,以便有据可寻,完善统计数据。

查看全文

企业科技项目监管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不断设立技术创新的科技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并发挥财政对社会资金的拉动作用,可以使科技开发有的放矢,减少科研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科技项目实施要经历项目可行性论证、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管理技术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队伍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企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新时期科技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

一、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概念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能够对项目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满足和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科技项目是-个系统工程,其过程包括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与计划、实施与控制、验收与交接等几个过程。针对在项目可行性论证中,企业科研管理部门要制定和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规划的项目目标既要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又要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可行性;项目实施的目标数量要以恰好能反映出能够解决项目的研究问题的需要为最宜,并能更好地发挥项目的建设效益;目标应该有主次之分,按照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实施,突出关键性目标,以便使得实施者抓住重点;科技项目实施的目标应实施动态协调平衡,项目经过一段时期,对于不符合项目实施的目标,要及时进行调整,提高项目的竞争性、可行性和先进性。

二、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民营企业科技制度

第一条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保障民营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营科技企业,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按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依法设立的,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实体。

第三条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法律地位平等,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

(一)指导民营科技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进步和科技产业的法律、法规;

查看全文

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过慢、产业结构不协调、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要思考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企业怎样增强竞争力?如何降低产品成本?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提供新思路,即坚持科技创新。那么,科技创新给地方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企业的创新意愿强烈吗?企业的创造力如何?企业愿意为创新投入吗?企业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吗?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SWOT分析

1.优势。(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顺应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分工专业化的新趋势,推动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率达到98.2%,高端工业产品不断涌现。目前全市拥有3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泵业园区的泵阀产业基地、数字产业基地、泳装和新材料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企业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47件增加到2016年的1160件,开发出了一批标志性自主创新产品以及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型干燥机用总臂轴螺带式喂料机”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大型企业科研创新力量雄厚。K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科研具有良好的底蕴。K市的科技力量,尤其是研发人才、科研装备等科技资源,在几家大型企业中体现明显,拥有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机构设置、研发团队构成、高级技术人才比例、大型科研设备等,软硬件条件较好,其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企业当中,也具备比较优势。(3)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逐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研发服务平台发展取得一定突破,在石化装备、泵业、船舶、泳装等领域形成了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特派信息服务平台、高新区共享信息化平台等平台建设顺利推进,泳装产业基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龙湾硅谷”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未来将成为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平台载体。2.劣势。K市企业多属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型进展缓慢,企业活力不足,存在着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意愿不强、高端人才聚集难等诸多问题。(1)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2016年,K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为120.5亿元和27.4亿元,两者总量在省各市中排在最后。K市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以模仿性、渐进性创新为主,原创性、突破性创新偏少。K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量尤其薄弱,研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多集中在中专到本科学历,没有以硕士、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具有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比例也极少。研发投入少,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发十分薄弱①。由于高端科研设备多数是进口装置,中小企业买不起或买不到,制约企业创新和产品升级。(2)企业创新意愿不强。虽然K市的大型企业其研发能力具备比较优势。但国有企业一直得到国家从资金到政策上的诸多优惠,很容易取得政策性资源,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获取使国有企业不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有创新的能力,但无创新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从数量角度讲,并不理想。而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很多是围绕几个支柱产业,且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为多数。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结构调整意识,创新观念淡漠。在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多是在挖大企业的墙角。很多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上视野狭窄,企业缺乏人才培养和企业升级的战略意识。(3)高端人才聚集难。财政科技资金规模偏少。2015年,K市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5%,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由于待遇问题以及企业缺少科研课题,使科研人员不能才尽其用,特别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和科研领军人才。而对于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性,而引市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城市,随着创新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后继乏力。K市必须尽快将经济发展从进高级人才需要较高的待遇,致使一些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K市专业化人才资源供给不足,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求职者总数的0.04%;技师、高级技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0.86%、0.21%和0.11%。企业内高级管理和研发设计人才紧缺,研发力量不足,这势必影响到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3.机会。(1)创新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爆发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平台化,更具开放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升级发展面临广阔的机遇。(2)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最重要的位置。未来五年,国家将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重大举措。(3)“十三五”期间,K市迎来了五大发展战略机遇--“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第二轮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2016年2月,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旨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培育和催生社会发展新生力量。4.威胁。(1)工业革命对企业的要求提高。在全球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企业处于新旧产业的更替期和发展动能的转换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引领世界新常态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根本性转型升级没有实现,那么在未来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将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2)产业竞争加剧。老工业基地是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聚集地,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要素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同行企业激烈竞争、潜在竞争者入侵等巨大压力。(3)市场需求变化频繁。当前,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面对的是复杂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需求变化,创造新的市场,企业的主导技术面临着不断的更新换代的迫切要求。

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K市传统产业居多,应抓住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升级、“互联网+”等机会,通过高端链接和借势发展来弥补自身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劣势,抓住一切有利于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机遇,推动K市企业行稳致远、做优做强。1.挖掘潜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生命力旺盛的朝阳产业,企业在产品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实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柔性化精细化发展、加快大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培育发展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1)挖掘现有资源加强新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鼓励有条件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围绕K市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泳装制造等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产业研发组织。依托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资源,按照“企业主导、院所合作、政府支持”的原则,整合和建设一批面向全行业的开放式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小试中试、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通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柔性化精细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创优+渠道创通”(四创),推进产业向高端转型升级。(2)围绕重点产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协同。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努力建立起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一是寻求战略合作。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技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在K市创建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搭建科技对接平台,发展“分享经济”、“飞地经济”。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链上的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平台及机制。二是盘活要素存量。在大学、科研机构、高新区等创新要素集中地,盘活利用存量楼宇、仪器设备、闲置厂房等资源,打造虚拟空间、创客平台、创业社区等众创载体。鼓励推动K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避免或减少重复购置,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2.激发活力,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让企业真正发挥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发挥,离不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鼓励引导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改变“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观念,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价值观。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时效性差、创新投入与产出经常不成比例的特点,在K市的企业家中,“小富即安”和“故步自封”的价值观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但创新意识不够。政府或行业中介组织可以通过短期培训、组织一些企业家到国内外的先进地区参观考察以及举办专家讲座和“企业沙龙”等多种形式,开拓企业经营者的眼界,帮助他们更新思维和理念,提升承担科技创新风险的魄力和能力。3.强化支撑,构建创新人才供给机制。创新理念本质上是“人本理念”,“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是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的支撑要素。因此,科学搭建人才政策体系,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育紧缺适用人才,引进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是发展K市创新型经济根本点和立足点。(1)打造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政府应积极构建与产业升级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产业人才培养及供给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建立创新团队,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广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2)打造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引进大型产业项目,造就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实现项目吸附人才、人才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为科技人才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要特别重视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通过独资、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吸收技术溢出、适应目标市场、不断推进技术研发的国际化。在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设立海外孵化基地,就地利用海外人才,带土移植引进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形成境内境外联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谋求高层次的技术合作和引进。大力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海外高级工程师和科技创新团队。(3)健全科技人才奖励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②,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继续坚持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对于服务企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奖励措施,改革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为科技研究人员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企业科技论文:企业科技创新的动机探究

本文作者:吕新业田德录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于市场结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主要观点有垄断优势观、竞争优势观和折中观。垄断优势观认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来自对垄断利润的追求,只有拥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才能获得创新收益,从而为高风险的活动提供持续的内部资金来源。该观点认为由于竞争不能使企业获得全部创新租金,竞争将降低企业的创新激励,高市场集中度的产业更有助于激励企业的研究开发。竞争优势观则认为竞争性环境会给研发活动带来更大的激励,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投资。创新企业获得创新成果的利润越大,竞争威胁越大,企业的投资就越大,并且竞争行业的最优投资均衡在于权衡动力与阻力。折中观研究发现,的人员强度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呈倒U形函数特征,即市场集中度有利于提高的投入强度,但是如果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超过了某一临界值,市场的力量就会反过来压抑创新的投入。该观点认为中等程度的寡头垄断最有利于激励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的动机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显现,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产学研联盟正在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地位的变化,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企业,而不再是计划中的企业,均面临生存和发展竞争。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缺乏灵活的机制,必须选择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必须以改进和创新,而不是使用垄断去达到竞争市场的目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企业创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在创新活动中走在前列,发挥关键性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产业研发活动的全球化,会对我国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技术进步、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诸方面,同时将促使政府和企业协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在国内进行产业活动的环境,这都为我国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良好机遇。技术创新方面,从创新投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科研活动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创新产出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发明专利;从创新机制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逐渐体现,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同时,国有企业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一直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但是,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参与活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具体包括(1)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对高新技术的反应不如民营企业快,受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深,行政管理色彩较浓;(2)国有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低,很多企业对此不感兴趣;(3)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政策不配套,立法不健全,影响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4)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关联度低,相互缺乏支持。民营企业的动机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按照创新动机,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分成三类:领先激励型创新、模仿追随型创新和生存适应型创新。②1.领先激励型创新: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将长期存在,从而使得竞争优势呈现可持续性。所以,企业的内部资源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内部资源的独特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即超额利润,组织和技术创新是超额利润产生的主要源泉,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领先激励型创新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的技术创新方式。2.模仿追随型创新:选择模仿创新的企业必然在资源禀赋上比领先企业弱,未能拥有富余的资源,自主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令其不能独立承担,但是可以进行模仿追随,说明这样的企业至少没有陷入资源困境,基本上能够达到资源均衡状态。资源有限且基本达到均衡状态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模仿追随型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保护宽度的大小影响模仿创新的数量和速度,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模仿创新的时序差异表现为模仿能力中等的企业采取紧跟领导者行为的策略,而模仿能力较低的企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速度较慢,其模仿追随也会慢一步,往往在创新信息披露较多时才能进行模仿。而由于模仿收益的负外部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模仿,创新项目的预期收益迅速下降,甚至净现值为负数。所以在企业创新的博弈中,先行者往往取得高额的创新收益,跟随者则只能取得较少的收益,且模仿时序中越是靠后者收益越少,甚至收益为负而发生亏损。所以,模仿追随型创新者的市场收益小于自主研发的领先激励型创新者的市场收益。3.生存适应型创新:较差的绩效引发企业及管理层的生存危机,会导致技术创新投入强度适应性增加。当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陷入困境时,常用的解决危机的方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或推出新产品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故此时管理层更愿意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所以,我们认为较差的企业绩效会引发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当企业经营绩效差时,所有者会增加对管理层的监管强度,甚至收回控制权,没有留给管理者太多的长期投资空间和耐心。而自主创新不仅投入很大,回收周期长,而且风险也是较大的。因此,作为资源没有富余的绩差企业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风险小、投资周期短、有重大影响的育种科研项目。同时对大中型国有种子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应给予大力扶持。总之,民营企业十分想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但是由于自身实力的欠缺等因素,往往难以承担相关的任务。所以,民营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巩固和强化既有优势,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功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效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具体来说,包括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可以使民营企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可以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可以使民营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外资企业的动机分析。外资企业投资的目的可以分为六种。一是生产支撑性是为了实现技术的本地化,以支撑其在东道国的生产,提高企业在东道国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多数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机构的直接目的属于此种类型。二是技术跟踪或获取型是为了建立情报信息窗口,跟踪和获取东道国和竞争对手的技术。这类机构一般倾向于设立在行业专业技术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且通常在地理区位上接近竞争对手,以从对方的知识溢出中获益,所以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由于中国目前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出于此类目的投资基本不存在。三是资源寻求型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人才和研究环境,降低成本。中国廉价而又训练有素的人才资源,为外资企业机构的人才本土化提供了可能。中国高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反映出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机构的人才利用和人才争夺意图。四是市场导向型,指的是外资企业主要考虑东道国的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在跨国公司销售较多的地区设立海外机构。五是战略驱动型,指的是外资企业在战略竞争的基础上,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的投资行为。六是政策引导型,指的是外资企业主要受到东道国宏观政策的影响,东道国政府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有学者调查发现,外资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是:5%是为区位生产性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32%是适应市场对公司主要产品或生产工艺的适应性改造,使之更符合区位市场条件;8%是开发利用国外技术资源;34%受政治因素、环境条件、东道国政策影响;24%为综合动机。①随着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企业寻求增强竞争力的要素已经延伸到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机构网络,使外资企业的分支机构更加分散化。它们不但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公司内部现有的技术,最大可能地获取利益。而且更加注重通过不断开发与更新技术,保持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从发展趋势来看,东道国拥有有利于提高外资企业全球技术竞争力的稀缺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吸引外资企业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不仅外资企业自身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并不比内资企业强多少,在多数指标上甚至还远远落后,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有力地带动内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内资企业除了设备购置费占同类企业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提高明显以外,其他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都没有显著上升。我国让出宝贵的国内市场给外资企业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提高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已经占据的重要地位,与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存在严重的不对称。②如果引进外资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那么就应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外资企业对技术创新水平最大的推动,而不是尽可能地让出宝贵的国内市场,来增加引进外资企业的规模。虽然外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GDP的产值,还能增加税收和就业,但是外资企业在大量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最终会挤压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我国的“对外开放”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外引进”,认为只要是“引进”就一定是好的。这样虽然能刺激GDP在短时期内的迅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有力地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所以,外资企业不应当是引进得越多越好,比引进规模更重要的是引进后的“质量”,即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外资企业在华研发通过影响本土企业研发创新要素而产生溢出效应,溢出机制可以分为显形溢出和隐性溢出两种。显形溢出机制主要表现为增加本土企业研发资金、优化创新环境,即通过改善本土企业研发创新支持系统和宏观环境来促进本土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隐性溢出机制利用示范模仿、人才流动、竞争和联系等作用对本土企业研发创新系统各要素施加影响,通过增加本土企业创新动力、强化创新支持系统、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以及改善创新环境来促进本土企业创新。与溢出机制相似,挤出机制是通过过度竞争、弱化关联效应、争夺研发资源、增加技术依附性等作用对本土企业研发创新系统各要素施加了负面影响,通过弱化本土企业创新动机、动摇创新支持系统、恶化创新环境来阻碍本土企业创新。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作用途径可以归纳为“示范联系”、“人才流动”和“竞争”三种,只是作用方向正好相反。①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一是内资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内资企业购买技术和出口也同样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因此继续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加入技术创新力度,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重点。二是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有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有利于内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是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对内资企业有正向的溢出作用,这种溢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三是通过对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4个行业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些行业的外资生产和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不再有显著的溢出作用。因此,我们既要继续引进外资,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引进外资的有利影响也是有限度的,要加强对引进外资的行业引导,更好地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②四是外资企业的进入会给东道国的企业造成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同时又积极地模仿和学习,以尽快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行为和研发努力反过来又会给外资企业造成一种压力,使得它们也不得不在提高自身的技术同时,不断地在东道国采用更新更先进的技术,以保证自己的技术领先、竞争优势和较高的利润水平。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这种互动行为,最终会使得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并接近或赶上外资企业及其母国的技术水平。同时,由于东道国企业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外资企业及其母国的技术成长和发展。五是外资企业机构不仅自身从事着产品与过程创新活动,还与东道国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机构通过战略联盟、研发合作、产业关联、集聚作用、人才交流等形式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互补—互利、示范—模仿—学习、竞争—跟进、关联—共同发展的传递机制,促进当地机构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水平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校办企业的动机分析。校办企业是为了能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把校办企业作为促进大学和社会的联系的纽带,同时也可用其收入补充大学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是高校产业收入主要支柱之一,为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校内基地建设,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必要的保障。③高等学校与其他社会企业相比,它的优势是学科齐全、信息灵通、人才济济,有一批专门的科研机构和专职科技人才,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储备,同时也具有实验设备齐全、仪器设备较先进等优势。高校校办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这一优势强化在企业内部。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企业的产品能否打入市场,引导市场主流。校办高技术产业是高智力、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的产业,它不仅打破传统产业的人才结构,而且科研人员必须具有人员素质高,能吃苦耐劳,攻克难关,能打硬仗。这就要求校办企业在不断引进科技人员的同时,组织自身的科研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并且把企业精神贯彻到每一位科研人员身上,使之与企业同命运。在企业商品化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加入到竞争机制中来,是校办企业强化科研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校内部吸引科技开发带头人,在企业内部做到科研人员优胜劣汰,使他们具有紧迫感和压力,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竞争创新意识。但是目前,校办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它不但需要科研力量的鼎力支持,需要有市场前景的高科技项目,而且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校办企业由于有学校作后盾,缺少一种商业竞争意识和环境,缺乏市场运作能力,绝大部分校办企业没有融资渠道。

针对企业科技投资的利益分配问题,首先,加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巩固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尽快将其比重提高到10%左右,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最后,发展与完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并制定相关的创新政策。具体来说,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进行科技研发的企业所有,并且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相关要求和程序进行申请与批准。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最多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除去直接的科研经费资助,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合作研究等方法进行资助。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这样也会鼓励企业进行新的科技研发,从而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和政府科技投资方面的合作共赢。在最终的利益分配上,企业还要处理好科技研发人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的科研数量及质量进行绩效评估,也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例如竞争激励机制和淘汰激励机制等。此外,针对企业和政府利益分配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大实施第三方评估咨询机制。因为科技项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项目组织单位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在博弈过程中往往处在信息劣势的地位上。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有效补充管理资源的不足,丰富项目管理的手段。第三方机构通过组织相关项目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财务管理专家等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可以促使项目按照进度要求顺利实施,保障项目质量达到要求,降低项目执行风险;而通过为项目组织单位提出合理建议,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有力监督,促使项目承担单位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路线,实现项目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提升我国整体的科技实力。

查看全文

科技金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用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受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的影响,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阻碍了其创新发展。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和科技两大产业的融合产物,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目前,郑州市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科技金融融资平台搭建正在稳步推进,但与科技金融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科技金融人才短缺等。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完善市场体系搭建、提供政策保障、强化科技金融人才建设等方式,进一步保障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郑州市;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近年来,郑州市跟随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步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状况较好,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诸多创新成果数量,但与科技金融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科技金融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分析郑州市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发现科技金融在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而提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对于缓解郑州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促进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1.科技金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通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创期,内源性融资不足,且因需要大量科研投入,资金需求较大,急需金融机构等外源性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担心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太大,而削减给予其信贷资金的额度,甚至会出现拒贷的现象。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创新研发活动也难以开展,这一现实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能够从多个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通资金,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包括从政府、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性扶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社会资金在政府行为的引导下,也会出现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的现象;资本市场作为新的融资渠道,能够及时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强化科技金融效率,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等市场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上市科技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通资金,有效支持了其研发创新活动;金融机构通过和科技的融合,优化了信贷审核机制,为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融通资金。2.科技金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将企业的资本构成、经营情况、市场前景等信息纳入其信用构成,形成较为健全的信用体系,优化其信用环境,企业在良好信用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外部的融通资金。政府会在有关科技部门的协助下,甄选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研发创新活动,并进行资金扶持;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等各类信息,衡量出发展前景好的投资对象;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同样会利用科技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形成合理的信贷额度。3.科技金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监管服务良好的监管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创新,政府通过科技部门监督扶持企业筹措资金的使用途径、研发活动的进度以及研发成果的质量,确保企业的创新发展。资本市场的监管主要是通过董事会决议以及股价行情来实现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利用科技等手段持续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形成信贷资金的风险等级。

二、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培育科技型企业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进一步延续,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更趋紧张,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更加突出,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无疑是破解这些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召开座谈会,本文深刻分析了**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对策措施。

一、**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些年来,**市十分重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科技型企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苗子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再加上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科技型企业和各县(市、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苗子企业),全市约有科技型企业800多家。2001~**年,全市科技型企业(样本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3.13%、27.05%、23.79%,比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高出8.98、12.66、10.85个百分点。

(二)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查看全文

科技查新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结合科技查新工作的实际,从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为企业的成果鉴定、评估、奖励提供客观依据,为企业申请专利提供信息支持,以及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等四方面阐述了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查新;企业;创新;作用

科技查新是科技查新机构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作为科技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科技查新不仅为科研立项,项目的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等提供客观评价依据,而且更应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查新工作在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14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中指出:“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查新在科技活动工作中的地位。科技部于2015年9月11日重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准《GB/T32003-2015科技查新技术规范》,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步入了更为规范和健康的轨道。目前,很多企业对科技查新的认识相当有限,尤其是初创的小微企业往往到了科技立项或成果鉴定时,才知道要进行科技查新,而一些大中型企业由于创新的动因主要来自政府的扶持政策,其查新往往也是被动开展,主动将查新纳入技术创新过程的企业寥寥无几。据统计,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率高达40%,另外60%中与国外重复约占30%左右。脱离查新的盲目创新造成企业大规模重复性投入,增加了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提高了企业发展风险。为提升企业和社会对查新重要性的认识,文章将结合实际工作,阐述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1科技查新为企业筛选合适的科研项目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展开科学研究,正确选择科技项目是关键。科技查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和分析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确保企业选择正确的研究项目。选题是否新颖,是否先进,有无立项的必要,除了依靠一些资深专家,多数企业可以依靠科技查新的功能。项目承担单位需要通过科技查新对科研项目的新颖性作出判断,提高申请课题的中标率。例如:武汉**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3月提出了“生产用血浆的流行病毒快速检测方法、人纤维蛋白原的制备方法、Cohn'sFⅣ沉淀中白蛋白回收工艺研究、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技术研究、抗结核杆菌感染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安全血浆的制备方法、α1-抗胰蛋白酶的制备方法、血液制品生产中乙醇添加方式的优化”等8个立项查新申请,经过我们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对所有8个项目的创新点确定后进行检索、对比、分析,发现其中“人纤维蛋白原的制备方法”和“Cohn'sFⅣ沉淀中白蛋白回收工艺研究”2个项目的查新点已有相似的研究报道,并有详细的数据可做参考。查新报告对项目的新颖性予以否定,及时为企业避免重复研究,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提供了决策参考。

2科技查新为企业的成果鉴定、评估、奖励提供客观依据

查看全文

民营企业科技认定制度

一、为促进四川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工作,根据《四川省科技企业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

三、认定范围: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销售的经济实体。

四、申请认定民营科技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是具备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的独立法人,符合民营科技企业的业务范围;

(二)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研究、开发人员和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占单位职工总人数的20%以上;

查看全文

中英科技服务企业运营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科技服务业依然存在骨干服务机构偏少、品牌企业缺乏等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英国和广东各一个典型的科技服务企业的创建历程、业务范围以及与高校的合作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科技服务;对比分析;品牌;芯片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依赖科技创新驱动,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科技与生产相融合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2]。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检验检测、科技推广、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模式[3]。2014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都针对科技服务业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前期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充足的人力资源来解决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4-7],但科技服务业还存在骨干服务机构偏少、品牌企业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英国和广东2家典型的科技服务企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1科技服务企业运营模式分析

1.1国外科技服务业企业案例分析。[8]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是AdvancedRISCMachine的英文简称,其中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所以ARM也就是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的意思。公司成立成立于1990年11月,当时的名称是“先进RISC机器有限公司”,是Acorn电脑、苹果公司、VLSI科技公司的合资公司。Acorn电脑公司曾经被誉为“英国的苹果公司”,许多英国IT专业人士在该公司获得了早期的工作经验,当时在技术上往往比美国硬件更先进。1994年,公司在东京和硅谷都建立了办事处。1998年,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并在伦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时,然后更名为ARM控股。公司上市以后,陆续收购了多家软硬件公司。2010年,Arm与IBM、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三星(Samsung)、ST-Ericsson(现已解散)和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Semiconductor,现为NXPSemiconductors)联合组建了一家非盈利的开源工程公司利纳罗(Linaro)。2015年,ARM基于ARMv8架构推出了一种面向企业级市场的新平台标准。此外,他们还开始在物联网领域发力。同年,福布斯杂志将ARM评为世界上五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2016年7月18日,日本电信公司软银集团同意收购ARM公司,当时公司市值约合320亿美元,整个交易于当年9月5日完成。目前该公司在全球都有办公室和设计中心,包括美国、印度、挪威、瑞典、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ARM公司的产品是微处理器设计和图形处理单元(GPU)设计,其处理器产品特点是低功耗,这使得它特别适合在便携设备中使用。几乎所有的现代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都包含Armcpu,这使得它们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2位微处理器家族。截至2005年,Arm处理器占所有32位嵌入式cpu的75%以上。Arm处理器是大多数手机的主要CPU,包括苹果、HTC、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和三星生产的手机。许多pda和手持设备,如苹果iPod和iPad,GameBoyAdvance,任天堂DS,3DSandSwitch,PlaySta-tionVita,GameParkGP32和GameParkHoldingsGP2X;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包括GPS导航设备,数码相机,数码电视,网络设备和存储。ARM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获得利润。与大多数传统的微处理器供应商,例如英特尔、飞思卡尔(前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现在NXP半导体)和瑞萨(前合资公司日立和三菱电机),ARM公司只创建并许可其技术知识产权(IP),而不是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物理CPU、GPU、SoC或微控制器,仅仅研究设计微控制器芯片的核心,然后把这些核心相关技术及软件授权给各个芯片厂商生产实际芯片,芯片厂商每卖出一个颗带ARM架构核心的芯片,该公司就从中收取专利费。由于采用ARM架构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和能耗都的特点,所以目前全球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公司知识产权授权模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核心授权,就是销售IP核,被许可方使用IP核来创建基于这些核的微控制器(MCUs)、CPU和芯片上的系统。最初的设计制造商将ARM核心与其他部件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一个完整的设备,通常可以在现有的半导体制造工厂中以低成本制造,同时仍能提供可观的性能。第二种是架构授权,主要指科技公司还可以获得ARM架构许可证,使用ARM指令集设计自己的CPU内核。这些核心必须完全符合ARM架构。苹果、AppliedMicro、Broadcom、Cavium(现在是Marvell)、英伟达(Nvidia)、高通(Qualcomm)和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等公司都获得了ARM的架构授权并设计了ARM架构内核。ARM公司与美国高校存在项目合作关系,例如2011年,ARM与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续签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500万美元的研究合作协议,双方的研发重点是侧重于超低能源和可持续计算。人才招聘方面除了常见的实习岗位、毕业生岗位、博士岗位,还有一类学徒制岗位。例如ARM与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联手推出了一个学位学徒项目。学位学徒制是政府的旗舰计划,旨在彻底改变年轻人开始职业生涯的方式,并得到学徒制税的支持。它们帮助企业通过为其需求量身定制的在职和学术培训来培养研究生水平的人才。与此同时,他们给年轻人提供了学习荣誉学位的机会,同时工作和获得实际的实践经验。ARM在2017年秋季开始为成功申请者提供10个学位学徒课程。在ARM内部的许多不同的工程团队中都有学位学徒职位。成功的申请者在攻读由ARM资助、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颁发的为期三年的理学学士(BSc)或本科(BEng)荣誉学位的同时,将从事有偿工作。他们可以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或相关学科中选择。1.2广东科技服务业企业案例分析。广东A科技服务公司创建于2008年,在行业内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家机构。2012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帮助了上千家企业培育、建立和优化了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企业的一个标杆。A公司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为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咨询服务获得收入。业务范围包括:①政府服务类,具体包括政府科技规划。包括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科技发展对比研究、承接政府科技服务职能转移、接受政府委托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等。②企业服务类,包括1)企业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创新型企业认定、重点战略新兴骨干企业认定等;2)专项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后补助、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产学研合作项目等;3)产品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产品认定、重点新产品认定、兴业专属产品认定等;4)研发机构平台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5)品牌建设。品牌、商标等申请;6)科技成果转化。熟悉了了解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国外科技成果向企业进行推广介绍和精准匹配;7)提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咨询。具体包括研发机构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政产学研合作体系、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科技财务管理体系、科技人才管理体系、企业科技战略体系等。③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类,包括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委托,将科技成果寻找合适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提供高校创新创业培训以及孵化创业项目。A公司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包括共建联盟,成立创新基金和共同开办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等。首先,与重点高校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举办峰会,共同致力广东省的创新创业发展。然后,A企业向高校捐赠资金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最后,陆续推出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培训,师资来自广东各大高校,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剖析”、“企业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提升”、“高价值专利挖掘与保护策略”、“财务战略与经营决策”等方面。

2总结与政策建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