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2:04: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期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期刊内容拓展
作为科技期刊的核心产品,一直以来,内容都是期刊的立刊之本,是期刊生存和竞争的法宝。随着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新媒体用户群的日益增大,包括期刊内容在内的各种信息被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不同的介质形态加以表达,并通过文本、图像、声频、视频等的集成,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受众[1],技术在科技期刊内容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方面,科技期刊界最简单、最普遍的做法是将纸介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期刊网站或网络数据库上;但是,这种简单的媒介变化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自主性要求,难以体现期刊内容的价值,更难以实现期刊内容的增值。“内容为王”是办刊人长期奉行的准则[2],在新媒体环境中,要坚守和发展“内容为王”,就必须深度挖掘和拓展期刊的内容资源,以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组合式的内容传播,满足作为期刊服务主体的读者的需求,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文试就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如何做好内容拓展工作做一探讨。
1内容拓展的途径
1.1善用媒体工具,扩大内容传播
在传统的期刊内容传播模式下,作为内容受众的读者,对于内容信息的接受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期刊提供什么样的内容,读者便被动接受什么样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并不符合读者自身的阅读需求。这种单方面授予的模式,难以形成期刊与读者之前的良性互动,大大限制了内容传播的广度[3]。新媒体技术在给读者阅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体现在:1)阅读习惯的变化———读者对内容信息由过去的单一纸质媒介依赖变成现在的对多种媒介的依赖;2)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读者对期刊内容不再是一股脑儿地全盘接收,而是希望期刊提供的内容更具自主“选择性”。科技期刊要应对读者日益“挑剔”的阅读口味,有效扩大内容传播范围,就必须改变原来内容传播方式的单一媒介性,采用现代媒体技术,将期刊的内容资源与技术“联手”,从而增强内容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互动性和直观性,节约信息传播成本,扩大信息传播广度。利用新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优点,科技期刊可从以下几方面扩大内容传播[4]:1)采用刊网互动形式,将期刊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与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相结合,对一些热点研究领域的文章,做到用稿即见刊,通过网络数据库的优先发表功能,将热点论文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2)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点对点的内容订阅和推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实时化阅读需求[5];3)研发期刊自身的App,让读者自我掌控阅读内容和频次,并实现在线付费阅读、在线付费下载等功能,在扩大内容传播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同步增长[6];4)撰写期刊最新内容或重点专题的导读,并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平台加以推介,引起读者的阅读和购买兴趣,并进而引导读者对新兴学科或研究热点进行讨论,扩大内容传播的力度和广度。新媒体的使用,使科技期刊内容的传播手段更多样,呈现形式更丰富,在给读者展示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2打造内容产品,延伸内容服务
目前科技期刊所提供的内容信息具有体量庞大、内容全面的特点,读者若想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满足受众阅读日益个性化和非同质化的要求,并实现期刊内容的价值提升,科技期刊的内容服务不应满足于常见的内容推送,而是应该在对所占有的优势内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工和整合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媒体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检索能力,打造多形态、多角度的内容产品[7],并将其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受众自由浏览、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关注的内容,从而有效延伸期刊的内容服务。科技期刊内容产品的打造,可围绕“提供科技信息”这一宗旨来进行。在这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做以下工作:1)通过论坛、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读者互动,发掘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加以分析和归纳后,围绕相关热点向特定读者群体提供其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文献,通过这种专题文献服务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内容产品;2)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后台数据,追踪读者的阅读轨迹、点击行为和停留时间等,统计分析读者的兴趣点,再利用主题相关性分析,获取出版内容中符合读者兴趣的信息,将相关论文的题名、摘要、主要创新点进行定向推送,打造个性化、定制式的内容产品;3)在进行期刊内容的新媒体传播时,利用超文本链接这一功能,将与原始内容相关联的该刊已及其作者信息、研究背景、主要成果等进行超链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围绕某一主题的内容信息,打造具有核心主题的、系统性的内容产品。在这方面,笔者所在编辑部已形成了对已刊发论文摘要点击率、全文下载率、栏目浏览量定期追踪和综合分析的机制,通过挖掘平台数据,获知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内容信息之间的关联,将一定时间内刊发的论文细化、重组为不同专题的内容产品,提供给与之关联的读者群。该项服务一出,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新媒体技术有助于科技期刊获得有关读者需求的第一手资讯,打造被读者接受的新的内容产品[8],扩大内容服务的外延。通过这种扩展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可以吸引有深层次阅读需求的读者,提高期刊在专业领域的美誉度,也为期刊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科技期刊编辑内涵
工匠精神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一种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中外历代匠人对造物品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表述[1]。瑞士制表、德国制造几乎成为工匠精神的代名词。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风气日益浮躁,期刊编辑出版行业也不例外。我国有4000余种科技期刊[2],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其中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这与编辑工匠精神的错位与缺失有较大关系,有关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已有较深入的论述[3-6],有关工匠精神亦有报道[7-8],而有关编辑工匠精神的研究论文尚少[9]。为此,本文以林学类期刊编辑实例出发,通过分析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新时期编辑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期提高编辑能力与期刊质量,更好地为作者、读者及社会服务。
1编辑工匠精神的意义与内涵
1.1正确认识践行编辑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现代精准制导、航空航天、通信探测、生物技术等不同行业,以及从宏观到微观领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均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成果的编辑出版交流,离不开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培养新时期编辑的工匠精神是时代对编辑工作者从业的要求,也是编辑工作者“与时俱进”的自身需求。
1.2正确理解编辑应具备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地区科技期刊策略研究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短板,受到约稿难、关注度小等问题的困扰.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期刊主管部门的支持,新疆师范类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是刚刚起步,高校教师大多以学校科研激励为目标,对西部地区科技期刊投稿热情不大,针对全国科技知名专家的约稿更是困难,而自然科学论文科研时间长,编辑约稿往往需要更长时间[11~13].西部地区大部分科技期刊办刊思路就是简单地编辑加工稿件[14~15],等稿发表.科技期刊栏目设置以高校学科为基础,来稿以本校教师为主,编辑人员主动约稿意识不够.随着西部地区高校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应转变办刊理念,借鉴内地高校科技期刊成功办刊经验,主动策划,科学设置栏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专家学者交往,通过他们约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高校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多以高校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设置,如新疆师范大学科技期刊(自然科学版学报)系综合性刊物,自然科学学科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化学、地理、旅游、环境、体育等学科,发展不平衡,科技期刊刊发文章反映出学校优势学科为数学、地理、体育三个学科,但其他学科稿件少.科技期刊应该立足学校优势学科设立重点栏目,打造品牌栏目[16].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较少,如新疆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科技期刊专职编辑较少,且编辑人员岗位流动性大,而科技期刊编辑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需要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因此,科技期刊需要不断培训工作人员,为科技期刊提高质量奠定基础.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因子,办刊通过特色栏目来提高知名度,通过栏目主持人扩大约稿范围.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应注重与各大期刊数据库保持联系,加强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推荐,使内地学者了解我们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栏目特色,逐步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17].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办刊策略
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依据《新疆师范大学2011~2015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18],栏目设置要服务于新疆师范大学“十二五”战略重点,主要刊发新能源新材料研究、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应用等方向的学术论文;另外,还要大力支持干旱区湖泊环境演变实验室、新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多民族体质健康与评价实验室等的发展.西部地区科技期刊调整自身办刊定位,转变编辑办刊理念,向内地科技期刊学习,发动本校各学科知名专家加强对西部科技期刊的支持,与他们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向他们多约稿,通过学校专家向外辐射,将约稿范围扩大到疆内外其他高校,争取更多的优质稿件能在西部科技期刊上发表.对重点栏目实行约稿,力争每期都有1~2篇约稿,稿件要结合新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现代文化引领,科技、教育支撑,工业现代化、城镇现代化、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解决新疆大发展理论及实践问题.根据“十二五”战略重点、重点实验室和优先发展学科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定期组成专题研究,如:环境与资源研究、新疆多民族体质健康研究和理论物理研究等栏目.及时报道相关重点实验室和优先发展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其他学科根据每期栏目稿件具体数量,对不同栏目进行一定的调整或合并[19].加强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管理,规范稿件审稿制度,实行匿名审稿,严把稿件质量关.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每年出版四期,每期约25篇论文,论文约稿和基金稿件数量占40%以上,刊物页码压缩至108页,封面重新设计,内页重新设计要美观大方,保证刊物出版质量,切实作好编辑各项工作.积极发挥编委会力量,通过编委与校内知名专家多联系,通过校内专家向校外辐射约稿范围,加强与内地科技期刊的联系,促进期刊影响因子的提高,切实提高办刊质量.西部地区科技期刊还应多借鉴内地高校的办刊经验,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与专家学者交往,通过他们约高质量的稿件.
本文作者:刘会强周春丽工作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科技期刊科学传播研究
1概述
“共同体”一词较早用于政治和经济领域,科学界使用共同体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波兰尼(M.Polanyi)较早提出并探讨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1-6]。伯纳德•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与1952年在美国出版[7-9]。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篇幅是对于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团体的论述。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知识,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他提出科学共同体的准则即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大公无私和有根据的怀疑态度。对“科学共同体”进行深入分析的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他从科学哲学的范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提供了科学共同体形成、发展和转变的认识论基础[10-11],科学共同体更加引起科学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出现之前,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D.Bernal)就提出了科学传播(ScienceCommunication)概念[12-17],1939年在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中ScienceCommunication的中文译法为“科学交流”或“科普”,目前更倾向于翻译为“科学传播”。中国长期使用“科学交流”或“科普”这两个术语,把科学界和大众理解科学截然分隔开来。特别是在中国,很多的科学家一度认为,科学家主要是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科学传播主要由科普工作者来完成,甚至长期以来认为科普工作是低端的工作,同时也混淆了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概念。科学传播是个更为宽更广的概念,不是居高临下和传播基础学科知识的科学普及那么简单,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播,更重要的是向专业人士及相关学科的学者传播最新的科技重大进展,涵盖了学术期刊、科普读物、科学报告会、学术研讨交流会、科技橱窗、科技馆、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科技新闻和网络新媒体的科技报道等等。显然,科学传播对于整个社会的覆盖面要比科技创新广得多,而且科学传播的范围和维度又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发展,另外也直接影响到科学素质的教育;有必要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出发,倡导和推广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让科学传播成为时尚和独有的社会生态。如前所述,科学传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泛,而在科学传播领域与科技发展脉搏互动最为密切、科学传播范围最广的当属科技期刊。因此,本文重点从科技期刊作为切入点来探讨科学传播并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构建,以增强科学界对于科技期刊乃至大传播、大科普的意识,扩大科学传播的范围和范畴,进而促进科学共同体建设,让科学传播成为助推科技创新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并成为播撒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利器和突破口。
2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和科学传播共同体
2.1科学传播蓬勃发展,但主体地位有待树立。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研发和科学传播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科学家大多不从事传播工作,并把科学传播工作看做是科普工作,同时很多人还认为科普工作需要行业顶尖科学家才能胜任,这无形中导致科普这种居高临下的工作只有很少数量的人才能完成。有成就的科学家没有时间,有时间的普通科学家不权威,这样的悖论潜在地制约了科普甚至是科学传播的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陆续出现“科学传播”的提法,但是少有专门的研究。1995年开始,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1995年10月9日至12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等5所高校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传播”的概念才逐渐受到重视,清华大学刘建明、孙宝寅等相继发表文章论述了“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18-22]。此后相关文章开始逐年增加。而“科学传播”这一概念在国内在大量使用,时间节点是2001年,此后10年相关论文由每年几十篇上升到上百篇,目前已经达到200篇以上;两个概念叠加起来每年可以达到400篇左右,且总体上处于上升势头。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概念和理念开始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力度和群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科学共同体的构架或视域内开展的。换言之,科学传播依附于科技创新,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学传播一直没有取得主体地位。实际上,虽然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概念开始为科学界和大众所接受,但是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科普理念,从骨子里仍然认为科学传播就是把科技成果为大众所知晓,对科技创新并没有太大的助推作用。正因如此,科学传播的发展路径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从业人员的地位和科普工作人员地位基本相当。2016年,科技三会上,把科普工作提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传播的春天也从此到来。如何顺应这一趋势,提升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仍然亟待解决,否则,从属于科技创新的属性仍然使得科学传播不能剥茧化蝶,难以实现真正的腾飞。2.2科学传播共同体是时代和科学发展新阶段的自然需求。随着科学传播逐步受到重视,经过近20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科学传播逐渐脱离传统科普的思路,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近10年来,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科学传播中心,显示出业界专家学者的开阔视野,有识之士开始对科学传播进行实质性探索和强有力的推动。在2008年2月23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在京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界和新闻界的互动与合作问题,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科学时报专门发文进行了报道[23]。2008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新华社李斌再次提出了“科技传播共同体”的概念[24]。2012年,首届科学传播人颁奖盛典确定了加大科学传播共同体影响的宗旨,但是更多地倾向于使公众分享科学。2016年1月,果壳网主办的“科技点亮生活——2016科学之声”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致力于联合多家科学传播机构及媒体,组建科学传播共同体[25]。2018年9月20日,由科技日报社发起在珠海成立“国际科技传播联盟”(IUSTC),7家首批会员单位共同签署《IUSTC稿件互换协议》,其表述的科技传播联合体就是强调科学传播的主体性[26],也是科学传播组织的壮大和延伸。2.3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研究,助力创新发展腾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虽然近年来对于科学传播主体地位的需求已经在学术界和社会开始出现声音,科技传播共同体或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提法也在不同场合有提及。但是也应当看到,从理论学术层面还没有对此开展更多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还非常有限,“科学传播共同体”的理论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术界还有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有助于突出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仅仅把科学传播作为科学共同体上的一个链条。科学传播实际上可以和科技创新并驾齐驱,甚或也可以说科学传播是科技创新的轴心,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极强的推动力[27]。从这个角度上看,“科学传播共同体”是链接甚至是几乎是可以包含科技创新的科学联盟,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氛围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对于开启全民智慧、掀起万众创新的浪潮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尽管“科学传播共同体”“科技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已经在不同场合出现,但是相关文献很少,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程度有巨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从业者、参与者、受众等方面问题,逐步完善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和架构,形成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事实上,对于科学传播而言,长期以来在中国对科学界和社会产生持续和深远影响的是科技期刊,而且仍然在发挥着重大作用。尽管中国的科技期刊晚于西方国家,但是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数量5000余种科技期刊,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各行各业,从科技期刊入手分析“科学传播共同体”将对现有科学传播从业者和未来科学传播工作的拓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启示。
3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3.1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中的地位。科技期刊作为科技重大成果展示的载体和科技交流的平台,历来最为科学界所重视,如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Science》的主编多是由美国著名大学的校长、美国科学院重量级院士、国际知名的大学者来担任,而且不是挂名,全都是期刊事务的实际操作者。其原因正是由于科技期刊的独特学术地位及其在科技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所决定的。事实上,在科学共同体中,尽管也有提到科技期刊和编辑的作用,但是并未把科技期刊和编辑作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内所理解的科学共同体,主要侧重于科学家和科学团队,局限于科技研发人员和力量,把传播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排斥在外,事实上仍然把科技期刊和编辑当作附属部分来看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差,除了科学精神的土壤尚不肥沃以外,还由于中国的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都是专职,国外多数著名的学术期刊的编辑是由科学家来兼职,国外研究与编辑之间天然的不可分割性、国内事实上的研究与编辑分离,必然导致对科学共同体产生理解上的错位。正因如此,本文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力图推动科学界强化以科学传播为导向的科学传播共同体作用。3.2基于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共同体构成。科技期刊作为科学传播共同体的重要分支,承担着重要的科学传播重任。以科技期刊为纽带,科技论文的作者,论文的审稿人、专家学者、期刊编委、期刊编辑、读者等等,构成了这一独特的科学传播体系,他们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甚至讨论争论,转发分享、宣传等等,促使科学传播共同体始终处于勃勃生机的状态。如果进一步拓展,部分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自媒体等进行传播,则能实现报纸、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全媒体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共同体的外延就大大拓展,当然这属于少数情况。科技期刊和社会科学类期刊有所不同,特别是和人文类期刊差别很大,科技期刊刊发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与本专业学科有关,专业性很强,非专业人士很难很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纯粹的文字编辑难以驾驭和完成论文编辑工作。换句话说,专业语言甚至比外语还难懂,这就对编辑的选择和要求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很多科技期刊的编辑都是本专业学科的毕业生或者有从事科研或技术工作经历,科学编辑和学术编辑占据了很高的比例,科技期刊的编辑事实上在科学创新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编委、专家学者和审稿人在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工作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当今科技信息爆炸的时代,同行评议尽管受到质疑,但是仍然是保证科技论文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主要途径。如果科技期刊的论文出现大面积的学术不端、科学严谨性丧失、创新性不在,那就难以对科技创新产生推动,科技期刊原本是科学传播的平台就必将成为伪科学泛滥的渠道。因此,同行专家、审稿人和编委的把关对于保证科技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公正性有重要作用,这也对保证科学的权威性和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否则,现在很多社交媒体在没有考证和审核的情况下,随意所谓的科学知识和新闻,内容粗制滥造,漏洞百出,对科学的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伪科学和假科学的泛滥是对科学的极大伤害。长期以来,科技期刊受到国内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导致很多期刊追逐影响力和影响因子,反而会弱化或忽视对传播力的关注。对于基础学科而言,这类问题并不显著,但是,对于小众的产业部门的期刊,则影响极大,因为很多读者并不发表文章,不能给期刊影响因子做出贡献,因而其阅读感受和需求经常不能受到关注。实际上科学传播需要面向对象,科技期刊更是这样,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如果不被读者接受,如果忽视读者的阅读感受,最终只能是鸡肋,在市场的淘洗下必然最终被淘汰[28]。因此,科技期刊需要分析研究本学科和本行业的读者群落,细分群落,以读者需求为导向[29]。特别是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繁盛的未来,不关注读者需求和阅读视听习惯,必将会被新媒体所蚕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平台、移动端、传统发行传播平台等多种媒体渠道的发展,科技期刊的形式不再限于传统的纸质期刊。期刊的概念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电子期刊、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企鹅号等等都可以和传统的期刊对接,更主要的是开始大规模的延伸原有传统期刊的功能,纯粹的纸质期刊作为传播媒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和读者的需要,电子期刊、HTML等多种方式多种格式的电子论文,大大方便了读者,与数据库的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术搜索的效率。电子期刊把科技论文和实验数据、实验室及作者对接,使科研过程的追根溯源变得可信可视化,同时透明的科研过程为学术道德的评估变得容易,压缩了学术造假的空间。而且技术的更新十分快速,未来围绕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将会有更多的传播技术面世,科技期刊的构成也将随之丰富,其读者群落也会随之技术更新和层出不穷构成全新的科学传播网。
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探索
本文作者:赵彦杰工作单位:德州学院
一、当前科技期刊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科技期刊面临着不仅国内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的竞争。低水平重复现象将失去竞争力。我国科技期刊的实力和编辑人才素质与国际先进期刊存在明显差距,一些世界名刊之所以成为名刊,与其拥有一流的编辑人才和雄厚的智力资源有极大关系。《自然》杂志编辑部共有编辑80多人,都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有专业背景的人员[1],其人才实力显而易见。而在我国的科技期刊界,特别是高校的学报编辑人员,一部分办刊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或科研上,高职称人员也把精力投入到带研究生或课题上,很少把精力投入到编辑学研究上来,致使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严重不足,稿件低水平重复,再加上一校一刊,出版周期长,被引频次低等,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就我们高校学报为例,某些高校领导的心目中,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加强有关建设,进行有关投入,特别是一些硬件建设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而对一些软环境建设,如学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则明显不足[2],还没有将学报当作高校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和“支持工程”来认识和运作,更谈不上对学报编辑能力的培养。难怪有人把学报比做大学传达室后面的那一间房子。正是由于此,期刊编辑人员少,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更是风毛麟角,策划能力差,外语与计算机水平低,经营意识差等现象普遍存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正从象牙塔走向风雨的市场,科技期刊编辑也有单纯编辑走向编辑、经营的双重使命。而对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挑战,科技期刊急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的要求
1.较强的论文审读能力科技期刊编辑要对论文进行筛选和创造性的发现,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即能见微知著,思想上需要高度的条理化、深邃化。重点审查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实验结果是否可靠,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分析与讨论是否合乎逻辑。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论文,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充分实践主体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的作用[3]。
2.高水平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的集中体现,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推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体现鲜明个性特色的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社会上展现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所谓策划,就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使出版物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智力行为,面对市场化滚滚而来的信息浪潮和愈演愈烈的“信息爆炸”,对信息过滤是编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编辑要善于组合、取舍、缓解无限丰富的信息,这就是编辑的策划能力。目前,多数期刊编辑并没有系统掌握策划理论,更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自觉进行策划的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期刊界无论是在策划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策划实践的探索上,都远远落后于期刊发展的潮流。
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分析
摘要:新媒体及相关技术给传统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中文科技期刊“重出版、轻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系统阐述了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普遍存在的推送内容单一、呈现形式死板、运营能力薄弱等问题,最后从新媒体平台选择及推广内容加工、视听内容生产、新媒体集群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利用新媒体提高中文科技期刊传播速度和效率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期刊集群;科技传播
1.中文科技期刊主动传播意识差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最权威的传播平台和渠道。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重出版、轻传播”,编辑部更关注内容建设,过度聚焦期刊的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却忽视了科研成果的新闻属性[1],低估了科技传播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这使得大部分科研成果往往生产后就“躺”在期刊里,处于“休眠状态”,并未很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同时,这样也会使科技期刊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即期刊社会影响力弱—吸引不到优秀稿源—期刊影响力持续下降。根据2019年度参加年检的期刊数据统计,仅有46.35%的期刊注册并运营了官方微信公众号,10.97%的期刊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由此可见,我国很大一部分科技期刊对内容传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近几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迅速,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快速攀升,而相比英文期刊来说,中文期刊发展非常缓慢。经调研分析,我国英文期刊编辑部普遍将“宣传推广”放在工作的首位,十分注重内容的有效传播,并充分借助国内外期刊宣传展示平台推广期刊优质内容。而主要面向国内读者传播的中文期刊仅将“宣传推广”列于编辑工作中的第4位,对期刊承载的学术传播工作的投入远远不够。[2]因此,为了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甚至国际的社会影响力,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科研成果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大众看到。[3]加强中文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用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宣传期刊发表的文章,就是科研成果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对我国科研成果的快速落地和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中文科技期刊的传统传播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丰富了中文科技期刊的传播渠道。国外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起步较早,他们常借助Twitter、Facebook、Mendeley等社交媒体进行科研成果传播。国内期刊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投入也正逐步加大,常用的宣传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期刊官网,近两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中文科技期刊吸引青年受众,提升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凝聚力的新阵地。[4]不同的新媒体平台都有独特的内容风格和特点,面向的受众和传播效果不尽相同。目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新媒体平台运营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创新策略
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和精细化等特征,科技期刊原有依靠纸质刊物进行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传播形势。在保持内容产业传统优势的同时,科技期刊亟需探索有效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以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精准推送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传播为基础,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当前科技期刊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我国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现状
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是基于对当前用户数据所进行的系统集成和深入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标签,建立虚拟的用户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的模式[1]。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开展精准推送服务的科技期刊数量不多。虽然已出现多种推送渠道,但仍然以邮件推送为主。例如,《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通过邮件向相关领域的同行和专家推送单篇文章、专题或虚拟专题;《计算机工程》通过邮件为读者推送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应用生态学报》运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从中选择推送客体,通过邮件进行论文单篇推送[2]。部分科技期刊也开拓了多元推送渠道,例如,《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过微博、微信、邮件等进行多渠道定向精准推送[3];《光学学报》基于自建官网、微信矩阵和邮件推送重点文章、科研简讯、专家视频、原创科普等[4]。此外,还出现了开展线上线下协同技术服务与交易的出版服务平台,例如,中国科协建设的“科创中国”,连通全国学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和地方科协的本地化服务平台,整合科技成果和用户供需信息,依托“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推送[5]。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开展并不十分活跃,大部分科技期刊在此方面投入资金少,收益小,亟需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的发展机遇
1.国家和行业协会为精准推送服务提供思想引领和政策保障
近年来,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模式已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选取了种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开展“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试点项目”;年8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多功能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6];中国科协、财政部等七部门随后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对集成精准推送、学术画像、科研分析、学术社交等多种复合功能的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每年每项给予0万元资金支持[7]。1年5月,由中国期刊协会等发起的“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正式成立,着力推动期刊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精准服务期刊模式创新。由此可见,从国家政策到行业协会的具体措施,从政策环境到资金投入,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已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
科技期刊问题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对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检索系统被收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和缩短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化期刊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建议。
【摘要题】期刊工作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办刊/探索
【正文】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研的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作为传播科技信息最大载体的科技期刊国际竞争愈趋激烈,我国科技期刊不可回避地融入国际已成现实并将深入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各类期刊数量增长发展很快。据报道,至2002年,数量已达4457种[1],基本覆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2],进入国际期刊大国之林。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科技期刊总体国际影响不高,已经进入国际行列的期刊也多处于国际同类期刊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并且没有知名度。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科学家仍多向国外高影响因子期刊投稿,很多优秀的研究论文、即最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大都在国外其他杂志上发表,很少在我国自己的期刊上刊登,形成了我国期刊不能直接反映国家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进步最新动态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我国科技期刊被世界著名检索收录偏低的原因以及与国际化期刊存在的差距,研究如何办好我国各学科具国际化发展前途的主流期刊迫在眉睫。
一、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医药科技期刊特点综述
作者:梁天天唐云单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有面向新研究领域的期刊创刊,也有一些针对过时技术的期刊停刊,但归纳起来,医药类科技期刊的特点是规模大、分类杂,竞争激烈。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陆续建立,这标志着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开端。最开始的阶段,只能称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而不是网络化,因为当时大量的期刊内容通过扫描、数码排版等数字化技术变成了电子文本,但是限于网络的普及度较低,大多通过刻录成光盘的形式出版发行到读者的手里。而光盘也是和纸质杂志一样通过邮局寄送,只是相对减少了印刷环节,在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高效率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后,网络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从拨号上网到高速宽带网,从有线到无线,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越来越方便和快捷。此时,国内大多数的科技期刊在纸质杂志发行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各数据库的科技期刊所载文献的Web下载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是,相关下载的经济收入大部分被几大数据库所获取,作为内容提供者的科技期刊本身并未能通过网络发行的增长来弥补纸质发行的损失。随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2008年与万方数据达成独家授权后,国内科技期刊掀起了一场科技文献内容争夺战,同属医药类的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不同,选择与中国知网数据库合作。由于这样的竞争,医药文献数据不得不分属不同的数据库,这对于读者完整了解相关疾病治疗方法增加了难度,间接使患者的治病用药成本提高、风险增加。所以,各医药类期刊主办单位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网络化水平,发展独立期刊网站以及文献检索下载平台,这样既能保证科技期刊的健康平衡发展,同时又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文献记录。
医药类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容
建立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的稿件除了部分约稿外,大部分由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投稿,越是全国性的核心期刊,其稿件来源的地域范围越是广泛。之前,由于纸质稿件需要进行邮寄,修改意见和修改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拖慢了最新医药科研成果的发表。此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编辑部通过电子邮箱来收发稿件,但是医药类文献为了客观地表述研究结果,需要提供大量的谱图,如薄层色谱的照片、高效液相色谱的图谱等;以及为了直观地展现实验结果,需要提供电镜照片、组织切片照片等数据。但这类文件存储量较大,电子邮箱往往受到附件大小的制约,不能完整地将这些文件上传成附件;而且电子邮箱不能将同一篇文献的整个审稿、修改、编辑流程归档,这使编辑处理稿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客观上拖慢了审稿的进程。滞后的出版模式,导致科研成果的滞后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低效性,也影响科技工作人员的创新竞争能力和积极性[3]。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编辑部建立了自己杂志的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充分考虑科技期刊的稿件处理流程,为编辑节约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同时也为作者的投稿、修改提供了便利。期刊全文数字化上网期刊的最大资源就是出版的文献,而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无论在信息传播还是文献保存上,相对于纸质期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尽快开展期刊全文的数字化工作是各杂志社重要的一项工作。期刊全文数字化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过刊的全文数字化;二是当期刊物的全文数字化。国内的医药类科技期刊大多都有较长的办刊历史,短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之前的过刊文献不仅对现在的医药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记录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宝贵历史素材。而纸质期刊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可能造成某一期的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查找,所以尽快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将过刊全文数字化,不仅可以永久保存,同时方便对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和整理。目前,所有期刊都已采用了数字化排版,但是只有将方正等排版格式的文件转换成PDF等方便读者阅读的格式,并及时上传到网络供读者下载,才能真正体现数字化、网络化优势,做到网络优先出版。
医药类科技期刊网络化的手段
编辑部人员熟悉网络知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是一项必备的条件。前文所涉及的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如果没有编辑部人员对网络知识熟悉的基础,即使通过专业网络科技公司建立了系统,也只是一个不能很好运转起来的摆设。在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过程中,编辑部网络基础较好的年轻编辑应该起到勇于实践的带头作用,而较资深的编辑需要本着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将网络系统的使用与自己丰富的科技期刊编辑经验结合,充分享受新技术为自己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公司的服务据统计,国内医药类科技期刊大部分仍以单刊的形式存在,还未形成大规模的期刊群,类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过百期刊的单位还是少数。所以,作为单独一家的科技期刊,要独自办到建立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将所有期刊文献数字化上网这些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大部分期刊选择和专业的网络科技公司合作,使用他们开发的现有系统,同时享受性价比较高的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服务。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较为成熟的公司在经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期刊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特点从中选择较为适合自己的产品。在这样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在完善稿件在线处理系统时,期刊也可以从不同的公司选择自己需要的软件模块进行整合,如非常重要的在线缴费功能,目前同一个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就可以兼容多个不同公司开发的在线支付功能,提高了应用的覆盖广度。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研究
1植根中国是我国科技期刊的最大优势和特色
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期刊是同新中国科技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其初心和使命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主要为中国科学家服务。由于语言的原因,创刊初期大多是中文刊,为便于国际交流有些进行英文对照翻译或改版。这些刊物对中国作者的成果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国科学家在有重大成果发表时掌握国际话语权和优先权提供了平台。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在团队在《科学通报》首次发表青蒿素结构一文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发表了大量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在成果传播、人才培养、推动科学交流和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家在担任主编、编委、审稿人等工作中长期默默奉献、不懈努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对我国期刊积淀了深厚的感情;期刊发表了大量中国作者的优秀稿件,为培养年轻学者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也正是刊物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是中文刊还是英文刊,我们拥有一批以情怀和坚守默默支持国内期刊发展的科学家,他们一直在努力。植根中国就是我国本土科技期刊得以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特色。
2传承文化是中国科技期刊肩负的独特使命
中华文化在世界科学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引领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可以铭刻在科技史上的重要工作,基本都是首先发表在中文科学期刊,例如: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屠呦呦的“青蒿素结构”、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赵忠贤的“高温超导”等。这也是我们办刊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国际交流环境中,语言对一篇科技论文的传播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对于首发权的确认、科研成果的记录来讲,中英文刊物都是同样的功能。长期以来中国作者大量优秀论文以英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作为编辑我们更担心的是中文的语言和科技文化的传承。在工作中,我们收到的不少投稿明显写作粗糙,或者语病逻辑问题很多,甚至存在不少抄袭等学术不端问题。要编辑好一篇中文稿件,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这一方面让我们感到作者没有真正重视这篇中文稿件,另外一方面可能是作者缺乏中文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对语言文字,对自己的母语,我们是应心存敬畏的。一篇稿件可以反映出很多,包括对科学文化的传承,科学精神的体现等。前面提及的很多经典文章,不管经过多少岁月的洗礼,仍是经典之作,而且历久弥香。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具有浓郁“中国风”的科技期刊封面,深受读者欢迎,也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我国科技期刊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使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就是国际的,我们可以通过传承好中华文化提升办刊自信。
3专业人才队伍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的重视和支持,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期刊逐步走向世界,其背后也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办刊人员,这是令人振奋的。要办好刊物,无疑需要好的办刊人。国际各学科领域高水平期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其编辑往往受过较好的科研训练,有国际化办刊视野,与一线科研人员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也有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之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职业前景、薪资待遇等大多不尽如人意,因此常被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到高端人才等问题困扰。长期在“小作坊”式的办刊模式下,编辑人员案头工作繁杂,分工不明晰,人手紧张,这其实就直接反应在期刊服务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方方面面。因此,不论是编委会办刊还是专业化办刊模式,专业人才队伍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中国的专业办刊人员数量已具有一定规模,只有他们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才会有更多有热情、有能力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果能够把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纳入到国家科技人才的建设体系中,相信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将是另一番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