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1:5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培训

农民科技培训实践探究

摘要: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创新的主要内容,科技是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推动者,农民科技素养对农业新发展的影响深远。因而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实施,致力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模式的构建。农民科技培训是农业新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培训实践开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找到有效的实践优化措施,本文就关于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实践;培训体系

农业在新发展时期更加注重科技技术的应用,科技在农业当中的深入应用,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是农业新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组织培训活动对农民科技素养进行培养和强化,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必要途径。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素养偏低,并且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加大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难度,需找到培训的有效方法,切实提升农民科技素养。

1农民科技培训实践强化的必要性

1.1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也包含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有效展开,对农民的科技素养进行培养,促进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发展观念的优化,能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促使其建设进程的加快。目前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开展成效与理想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对其工作加强的必要性。1.2能够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水平。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将农业当成一个“企业”,那么农民就是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因而提升农业的发展,对其人力资源专业素养及能力进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农民共同学习现代农业各项生产技术,以此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水平,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从而推动农业发展。1.3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当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是重点,因而农业发展正在持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模式优化等活动。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执行者,农民科技技术水平提升,直接会作用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升,进而优化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的提升,是一切转型发展活动的基础,因而积极开展优化农民科技培训,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

2目前农民科技培训实践基本情况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培训的思考

乡镇干部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搞好乡镇干部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县(市)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工作,存在着重政治、法律教育,轻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的问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本身的不平衡发展,又不利于建立一支能“政”又能“科”的乡镇干部队伍目标的实现。当前,乡镇干部自身的技能与我们进行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很有必要加强对乡镇干部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笔者就如何搞好乡镇干部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乡镇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调”与“训”协作机制不够协调。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与“训”分离现象比较突出。调学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培训由党校和相关部门负责。调学的一方,往往一“调”了之,缺少与“训”方的沟通与交流,缺少对培训工作及学员参训情况的跟踪监督。培训的一方对培训对象的确定、培训内容的安排都因缺少对乡镇干部学习能力的了解,难以因材施教。

2、调训干部“重头”“轻尾”的现象依然存在。调训正职领导干部的多,副职领导干部的少,一般干部难以参加培训,而且调训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单调。乡镇一般干部多年来都忙于下村抓中心工作,应付各种检查。乡镇干部的工作主要面向农村,渴望参加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取得农业科技‘绿色证书’,掌握1-2门农业科技技能,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但多年来难以昐到。

3、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组织人事部门以往没有将乡镇干部参加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期间学习马虎的干部没有具体要求,此外,“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没有建立,以致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4、没有以乡镇干部的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单位往往是先定下主题,设置好培训内容,然后安排学员来培训的以“我”为主的培训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是先有“内容”,后有需求,造成供需脱节。办学单位提供的内容,学员不一定需要,学员想学或急需掌握的东西,“内容”中又没有。目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干部缺乏的是农业科技知识。如再不对他们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我们乡镇干部将变成外行“瞎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查看全文

党员科技培训调查报告

20*年6月份以来,*县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来宾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科学技术培训班。广大学员参训后,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能力普遍得到增强,在实施“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训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年10月止,*县共组织参加培训班27期,参训人数达546人。参训人员都能珍惜机会,认真听课,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科学技术。95%的学员学成回乡后,都能较好地结合本地实际,或新上经济项目,或扩大原有的项目,在“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工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学与不学大不一样。

一是通过参加科技培训,掌握了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路子更加宽广,发家致富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在参加培训班学习以前,不少党员干部致富无方,家庭经济建设徘徊不前,家庭生活相对还比较困难,缺少办大事的实力,更无法较好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参加培训以后,原先找不到路子的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原先发展经济路子比较窄的得到了进一步拓宽。从20*年6月份以来,参训学员学习回来后,新上经济项目71项,扩大经济规模项目50项,拟上新项目39项,213人农村党员成了科技致富能手,176人农村干部成了科技致富领头雁,并且有45人非党经济能人入了党。城关镇翠屏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林界英,参加市第三期科技培训班学习,学成归来后,立即筹集资金5万元组建种鸽养殖联合体,仅用十多天时间就完成了筹建工作,并开始投入养殖。目前,该联合体已发展成拥有500对鸽子的初具规模的种鸽养殖场,为带动地方养鸽业的发展,促进*乳鸽酒制造业规模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联合体目前已出栏乳鸽185对,已产生经济效益4500元。遂意乡联堡村共产党员蓝绍辉参加市、县培训后,带领38户农户种植良种木瓜56亩,建造木瓜乳液加工房,与南宁老板签订协议,初步构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一亩木瓜纯收入达2000元。

二是党员干部参加科技培训之后,能科学选择发展经济项目,成功率高,示范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很好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红渡镇西江村党总支部书记潘绍基参加市第一期科技培训班,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系列科技技术。20*年7月10日,他到县城养鸡场购进120只鸡苗,进行肉鸡笼养示范。由于采取科学喂养,科学防治疾病,成活率达100%,长势很好。仅三个月时间,单鸡平均重量已经超过三市斤。在进行养鸡示范的同时,他还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小灶制酒生产,并配套发展养猪业。除此之外,他还进行桑蚕生产,水产养殖,多业并举,均取得了成功。潘绍基的成功示范,很快在所在自然村以及附近村屯全面辐射,拉动了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潘绍基所在的自然村51个农户已有42户发展养鸡业,周边村屯也有25户受到影响,大量养殖肉鸡。这些农户均养鸡在50只以上。其所在自然村,已有47户向他学习,进行米酒加工,全屯日产米酒2700—3000斤左右。这47户也都同时发展了养猪业,户均养猪在8头左右,全年户均出栏生猪在20头以上,全屯年生猪出栏在1000头左右。

三是党员干部参加科技培训,能够较好地指导当地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家致富奔富裕小康。多数党员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在带动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周边群众,使广大群众能够不出家门即掌握一定的实用科学技术,很好地指导家庭经济发展。宁江乡加仁村党支部书记黄永年参加培训回来后,帮助结对村黄宜村委会投入5万元创办育肥牛基地,并亲自进行技术指导。该项目预计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城关镇都乐村女共产党员黄彩艳参加第四期科技培训班回来后,运用学到的种植技术种植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上市销售,20*年实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4525元。20*年,她还积极发动本村群众利用冬闲田连片种植了200多亩四季豆,并喜获丰收。安东乡国辉村共产党员韦忠录参加市、县培训后,摸索研究出了大小蚕分育技术。运用大小蚕分育技术养一张蚕种可产茧100至120斤,未运用大小蚕分育技术一张蚕种产茧都是在80至90斤这一幅度。运用大小蚕分育技术后,韦忠录养一张蚕种产茧在114至120斤之间,最高的一次产茧136斤,蚕茧价格也比未采用大小蚕分育技术的高出0.2元/斤。韦忠录向群众推广这一技术成果,去年国辉村蚕农下半年按卖茧7次每斤6元计算,每户蚕农增收就达1000元。

查看全文

农民科技培训会领导讲话

年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加快现代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农业“两区”建设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的突破,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为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1、农业大、中专“双证制”学历教育。一是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办做好大专涉农专业学历招生工作,配合浙江农林大学做好农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完成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招生1000名,确保完成800名。培养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大专、高、初中文化,年龄在45岁以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实体和农业产业组织的骨干,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2、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完成1500名,确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骨干、农业种养大户,农村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村级动物防疫等领域从业的职业型农民。通过从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到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变,来进一步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3、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完成20000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000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养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性人才、文体艺术人才,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4、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是市本级举办“农业大讲堂”宣传培训活动3-6期,培训农民10-15万以上人次;二是县(市、区)举办“农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20-30期,培训农民30-40万以上人次。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促进年培训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现正式启动,为搞好全年的活动安排,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重点,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尤其是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有新突破,加快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尤其是农业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有新突破,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为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工作原则

(一)分类培训原则。面向镇村农技人员、农业生产骨干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创业者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企业家等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训。

(二)服务产业原则。以产业需求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当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

查看全文

农民科技培训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冬春农民科技培训会是我市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为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节,围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迅速在全市掀起冬春农民科技培训热潮的动员会。最近市局已经下发了《冬春农民科技培训方案》,对今冬明春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请各地积极组织,认真落实。下面我就搞好今冬明春农民培训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民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搞好培训农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与慢。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突出强调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广大农村要形成讲科技、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今年11月12日,由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牵头,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7个部委共同颁布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大纲》从我国“三农”实际出发,把增强农民科学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经营、科学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作为重要内容。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能够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农民科学素质能够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目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已基本建成了市、县、乡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市农业系统每年培训农民在11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示范农户20万人次以上,并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低。我市现有农村从业人员337.9万人,其中约有127.1万人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6%;约有151.7万人为初中文化程度,占44.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有59.1万人,占17.5%。二是农民培训范围较小,培训面还不够广泛。全市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8%(国家平均为9.1%),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尚不足7年(国平均为7.3年),而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国家平均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尚未建立起培训的长效机制,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制定出长期的培训规划,在领导机构、专项资金的投入、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方面都缺乏长期性,难以保证农民培训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紧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民培训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

现在正值冬春农闲季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和技能培训,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方便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查看全文

市政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成果,深入广泛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研究制定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训的主要内容

根据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农业局年农业科技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包括冬暖大棚瓜菜生产栽培技术、蔬菜育苗和管理、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二)果品生产技术培训。包括苹果新模式栽培技术、优质果品高产栽培技术,设施果树栽培、果树田间管理。

(三)优质高产粮油作物生产技术培训。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出口花生为重点,围绕良种、耕作、施肥、植保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和培训。

查看全文

党员科技素质及创业培训会讲话

各位学员,各位同志:

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劳保局、农林局联合举办的20*年度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暨创业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在此,我首先对本期培训班的开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来自广大农村、立志创业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和南通市关于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要求以及“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更好地发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我就如何办好本期培训班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珍惜机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加强科技素质和创业培训,对于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开展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业科技成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第二,开展培训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有效载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现了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有的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强,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践上下功夫不够;有的同志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科技素质不够高,在飞跃发展的时代面前跟不上节拍;有的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创业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广大农村党员的自身发展和党在农村基层的形象。因此,我们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都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本领,增强素质,发展能力,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查看全文

市委科技培训指导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共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我市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和科技致富能力,市政府决定整合科技、农业、林业、牧业等利用今冬明春的一段时间,在全市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基层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理论水平,专业协会和种植大户的管理水平和广大农民的种养能力。

一、时间安排

此次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从2011年10月中旬至2012年4月末结束,各乡镇的具体培训时间另行安排。其中10月份至11末月为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宣传动员、教材编印及教师培训等工作,12月至明年4月上中旬为实施阶段。市政府将于12月下旬召开全市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启动仪式,4月末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考核。各乡镇(近海街)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好各种培训活动。

二、培训内容安排

本次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力,农民各项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绿证培训和阳光工程、农民创业等,具体要抓好:

(一)全市市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其中包括农业、农机系列、经管系列等,完成培训130人,培训时间为一周。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训需求

1青年编辑入职培训的特殊性

科技期刊编辑是一种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从业后的继续教育应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持续进行。就入职培训而言,一般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期限内集中完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多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或从业人员,入职前缺乏编辑出版相关工作经验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使他们尽快熟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入职培训应重点覆盖科技期刊行业基础知识、期刊具体情况、编辑出版基本规律,并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入职前大多有相关或相近行业经验,对期刊工作有所了解,但往往较为表浅和片面,特别是对于一些焦点问题如办刊宗旨、审稿流程等,容易陷入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误区。入职培训应重视使青年编辑从整体、宏观层面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知识形成体系和框架,还应注重理论性,避免单纯经验性教学,以帮助青年编辑树立正确的行业价值观。与青年编辑日常培养注重厚积薄发不同,入职培训需要设立明确的培训目标,形成一套标准的培训课程,制订能够用于考核的指标,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培训策略。

2编辑培养的方法无法满足入职培训的需要

目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出版行业的专业教育培训、参加出版行业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资深编辑进行“传帮带”、安排轮岗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岗位技能竞赛、编辑沙龙、论文撰写小组等形式,通过多年实践,在青年编辑培养中的效果已经得到验证;然而,这些成功经验却不能照搬到入职培训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集中效应;基础性基本覆盖,但实用性有所欠缺;琐碎分散,多为经验性教学;较为随意和盲目,缺少目的性,也没有标准化的考核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从入职培训的特点出发,为其专门设计一套培训策略。

3关于规范及优化入职培训的建议

入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环境、岗位知识与技能等4个方面[5]。结合科技期刊的具体情况,就是通过入职培训让青年编辑熟悉期刊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前景,了解出版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学习岗位所需的技能或知识,并在培训中转变不适应出版企业发展的观念和习惯,使其尽快融入企业整体环境之中。要达到以上效果,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是基础,加强重视、增加投入是核心,完善内容、丰富方式是保障,定时评估、积极反馈是关键,此外还应借助出版单位的集团化优势集约开展培训。3.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职培训的目的不是育成一名成熟的科技期刊编辑,而是帮助青年编辑实现从“局外人”到“企业人”、从“学院人”到“职业人”、从“理论人”到“实践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编辑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熟悉标准化工作流程,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定位和规划。3.1.1组织(宏观)层面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和编辑出版的交叉行业。身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对科学技术和编辑出版这2个行业都有宏观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充分的把握。对于就职的出版企业,应了解其源起与沿革,现状与规划,了解就职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业务对象和市场竞争状况,便于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更好地施展所学。3.1.2文化(精神)层面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观,每一家企业也有其特有的文化。行业价值是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企业文化则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源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并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感受就职企业的精神文化核心,通过正面、积极的信息传递,认同行业价值、融入企业文化,营造归属感与荣誉感,获得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的精神支撑。3.1.3制度(操作)层面青年编辑入职后,需要及时获取与其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信息,如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岗位职责、绩效评估系统、薪酬福利政策、职业发展信息、安全操作规程,甚至包括财务制度、软硬件的获取与使用、着装要求等非常细致的信息。在其入职之初就系统地将以上信息告知青年编辑,并形成文本便于其查阅,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临时抱佛脚”的忙乱,也有利于青年编辑对出版企业的整体运转流程形成正确的概念,更快地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有利于规避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违规和渎职风险。3.2加强重视,增加投入入职培训对青年编辑人力资源进行高效能、高品质的管理,提高出版企业竞争力和编辑素质至关重要。出版企业管理者不应把入职培训视为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把它看成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给予此项工作足够的支持并积极参与。3.2.1时间投入在入职培训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接受培训的青年编辑,还是授课的培训讲师,甚至是组织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这是直接的时间成本。此外,青年编辑参加培训,必然占用工作时间,给所在部门的工作安排造成压力,这是间接的时间成本。这就需要出版企业上下一条心,充分理解入职培训作为夯实青年编辑职业基础重要手段的现实与长远意义,密切配合,热忱参与。3.2.2人员投入在就业后教育日益成熟的现在,尽管社会上可供选择的培训资源非常丰富,但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性、技术性的特点出发,从科技期刊出版企业内部寻找青年编辑入职培训的讲师更为适宜。出版企业可以考虑建立内部讲师制度,根据培训内容和特点寻找具备条件的对口部门管理者或资深员工固定担任入职培训讲师,分别负责不同内容的培训;通过给予内部讲师一定的酬劳或奖励,以增强内部讲师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师资力量,提升授课质量。3.2.3智力投入教学资源建设也是入职培训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材建设、课程标准制订、多媒体课件和教案制作,必要时可增加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协助各内部讲师完成培训教材的准备并审核,使培训教材形成体系,以提高培训效果的稳定性;制订可执行的课程标准,明确接受培训编辑应该掌握的内容,为考核培训成绩、评估培训效果提供参考;协助内部讲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案,并进行统一的管理,根据使用效果与讲师一起对课件进行优化;统一调配资源,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3.3完善内容,丰富方式传统的青年编辑培养模式,往往以工作代替培训,仅仅聚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培训内容局限,对于部门内整体工作流程、部门间协作、行业内通识涉及不多,培训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受训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设计入职培训策略时,应当考虑到整体性和灵活性,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3.3.1完善内容入职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通识培训、部门内工作引导和部门间交叉引导[6]。1)通识培训是指对青年编辑进行有关工作认识、观念方面的训练,并培养编辑掌握基本的工作技巧。人力资源部向青年编辑发放《员工手册》,并就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前景规划、产品服务与市场状况、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和政策及职业道德教育展开介绍、讲解和培训,安排青年编辑了解工作相关软硬件的申请、安装,包括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网络、邮箱、OA系统、采编系统、名片,帮助青年编辑掌握数据库、相似性检测、主题词核验、审定名词库、校对软件、参考文献软件等的使用。2)部门内工作引导包含2个层面。首先,由部门负责人介绍青年编辑认识部门其他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其次,由团队内资深人员帮助青年编辑掌握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包括一般流程、初审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帮助青年编辑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3)部门间交叉培训是出版企业所有部门负责人的共同责任。青年编辑应了解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规律,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顺畅配合;根据编辑岗位工作与其他部门的相关性,青年编辑可到各相关部门如出版、校对、新媒体、市场营销接受交叉培训。3.3.2丰富方式顺应青年编辑年轻、思维活跃的特点,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入职培训的方式可以融入网络与互动元素,更加灵活、多变。1)培训形式除了讲授法,还可以依据需要和可行性,合理地选择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如对于出版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可以采用参观、讲解等形式。社交礼仪的培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由领导、资深编辑现身说法,也可采用演讲的形式。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可以采用案例法、分组讨论法等方式。对于技能培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2)培训的地点大部分可以安排在出版企业内,对于相关行业如印刷企业的了解可以安排实地参观,即根据培训的实际需求加以调整。3)培训内容大部分可以集中完成,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如编辑的整体工作流程,需要在一个发稿周期内来安排学习,可以从集中培训中剥离出来,在编辑部内单独完成,仍然作为入职培训的一部分,接受相关的培训效果考核。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以充分调动青年编辑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3.4定时评估,积极反馈培训评估是一个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它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价与总结,同时评估结果又是以后培训活动的重要输入。入职培训评估可以利用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来开展[1]:第1层次是反应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主观感受,一般在培训刚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第2层次是知识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理解程度,一般在培训结束后采用测试、座谈的方法进行;第3层次是行为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行为改变,一般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采用观察、考核的方法进行;第4层次是结果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接受培训者的绩效改进,一般在下一年度采用投资回报率的方法进行。在入职培训效果评估之后,还应当将评估结果及时予以反馈。反馈对象有如下人员:一是接受培训的青年编辑,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青年编辑的直接上级领导,以便他们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年编辑进行指导;三是培训主管,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对入职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培训方式进行调整完善。3.5利用集团化优势进行集约化培训我国科技期刊长期以来存在“小、弱、散”的情况,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积极探索集团化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7],而人员培训的集约化是集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往单个编辑部人员较少且分布在全国各地,青年编辑的入职频率很低,入职时间、所在地域零散,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地开展专业的入职培训,集约化培训则有望打破这一困局。集约化培训可以从以下2个层面进行构建。首先是化零为整,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下属期刊的青年编辑均作为受训对象,纳入入职培训,采用相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统一接受培训评估并生成培训反馈,以规范促融合。其次是化整为零,有条件的编辑部,可以安排青年编辑到中华医学会总会接受集中培训,没有条件的编辑部,我们可以将培训内容进行分解,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采用通过网络发放教材、在线授课或自学的形式,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套入职培训课程,并利用在线考试、网络问卷方式完成评估与反馈,以专业助优化。这样,有助于增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青年编辑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集团化理念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夯实人才基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