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0:21: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进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本文首先就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增长间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阐述,进而利用我国2001—2010年31个省份的经验数据构建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科技进步对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科技进步促进居民消费的机理描述

传统消费理论将各时期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归因于收入、利率、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等因素的不同,而事实上,产品结构及性能、资源环境、风俗习惯等同样是影响居民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换而言之,当科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政策路径作用于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时,由技术进步拉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便成为一种可能。

(一)居民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与国内需求扩张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18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正在进行第三次升级,突出表现在消费结构向高层次转化,在消费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提升。其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偏好呈现多样趋势,并向高级化发展。如表1所示,1990年至2011年,在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现金消费支出构成中,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诸如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所占比重则呈上升趋势(文教娱乐消费所占比重部分年份出现下滑,但从时间序列整体上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此外,消费结构的升级表现为有大量深加工产品和多级转化的产品,其对产业技术及其它关联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即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变化,受到技术结构和技术水平的约束。因而从供给层面讲,科技进步使人类消费内容逐渐增加、消费选择日益丰富,将居民消费需求由生存需求中解放出来,并向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迈进,而这一论断则可以从历次技术革命对人类消费结构的冲击中证明。其二,消费者将注意力转向较为严格的产品价值功能的挑选上,成为当前居民消费升级的另一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功能、新颖、健康、安全等要素被居民纳入自身的消费决策函数,甚至成为影响部分中高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显然,无论是产品质量的提升、功能的改善,还是新颖的设计、健康安全的消费,均离不开相关产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科技进步是提升产品价值功能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讲,生存型消费对居民而言具有支出的“刚性”,尽管可以通过替代性消费降低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但所选择的替代品仍具有与原产品相同的功效和属性。因此,居民的生存型消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居民消费的日益升级,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便从整体上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内需的扩张。应该指出的是,科技进步是产业供给内容、质量、种类以及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居民消费的升级还是内需的扩张,均应归因于技术的进步,即科技进步是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展的基础,这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对“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阐述是不谋而合的。

(二)城乡二元差异、科技进步与农村消费释放由于历史上长期实行“城市偏好型”的发展策略,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滞后,农村消费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增长潜力巨大。一方面,较于城市相对饱和的市场而言,拥有近7亿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为国内需求的扩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耐用消费品占有量是体现消费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已达到上个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基本具备与城镇居民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时相当的购买力,以耐用品消费为载体的农村消费的升级必将催生农村新一轮的“消费革命”。如表2所示,1990年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囿于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滞后,造成历年同期农村家庭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占有量远低于城镇居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与农村市场潜力的开发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而二元结构体制所造成的农业技术落后的现实则为依靠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升级,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可能。首先,家庭经营纯收入(广义上的“大农业收入”)仍就为当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该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6.19%),而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的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通过加大科技支农的力度,进而破除制约当前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配合流通、消费环节的相关扶持政策,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为其消费的释放奠定基础;其次,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可带动涉农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从供给层面为农村市场提供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发展、享受型消费需求。总之,通过科技进步带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由此便有效承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准备期留下的需求空间,并形成居民合理的消费梯度,消化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最终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的协同发展。

(三)资源环境约束、科技进步与消费持续增长从本源上讲,居民消费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人类消费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同时,资源环境系统也会通过相应的生态传导路径影响到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4]然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资源储备不足、资源消耗增长迅速及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成为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期性约束。以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为例,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3258.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730.4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年缺水量超过400亿立方米。同时,2011年无论是水资源总量还是人均水资源量,均为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②此外,1998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亿公顷,而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08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2亿公顷,且2011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6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③能源消耗方面,1978年至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由57144万吨标准煤持续上升至348002万吨,年均增速高达5.63%。④显然,由消费品生产所引致的资源需求的迅速扩张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有限性相矛盾。而在生态环境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⑤同时,截至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⑥此外,工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三废”也进一步恶化了居民生存、消费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环境系统之上的,生态失衡与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程度和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现代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高资源的密集投入,但这并不表明在现行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居民只能维系低消费状态,上述悲观论断显然忽视了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第一,科技进步可促进替代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拓宽资源利用的广度。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1978年水电、核电、风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3.4%,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截止2011年,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升至8%,相应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则由1978年的96.6%下降至92%,⑦其中能源替代技术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第二,科技进步可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进而挖掘资源利用的深度。例如,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1990年仅为66.48%,伴随着能源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2011年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已达到72.86%,⑧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第三,科技进步作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时,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使用必将促进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进而改善人类生活、生产和消费的环境,实现人类消费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基于人类需求层次不断发展的考量,居民消费水平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必将呈现不断提高和上升的趋势,而在资源环境长期约束的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广泛应用,才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查看全文

全县科技进步安排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省关于加强和推进县(市)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县实际,中共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农委、县经委联合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富民强县为宗旨,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大众科学素养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为重点,以科技项目和科技活动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积极促进县域科技能力的全面提升,努力开拓乡镇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提供科技支撑。

2、总体目标。

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激发科技活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市场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能力,提高科技管理部门自身的宏观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查看全文

科技进步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抓经济、靠科技,抓科技、促经济”的原则,坚持把科技创先的重点放在人才上,以加大投入为启动点,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文秘部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科学技术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将两年来我镇科技进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程度。作为科技进步的行政推动力,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我镇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发挥政府班子集体力量,明确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职责,做到科技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一起抓。在发展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镇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增收幅度不大;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后劲不足;林业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临这样的困难仅依靠量的扩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坚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几年来,镇班子成员先后就我镇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赋予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新的内涵。在处理关系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还注重发挥科技顾问团的重要作用,认真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近两年来,先后科学地作出了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对集镇实施整体经营开发,规划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工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1、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镇”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三次以上办公会议,专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始终将科技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镇人民政府每年与分管领导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形成了全镇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2、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镇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查看全文

能源消费科技进步分析论文

【关键词】:能源能源危机节能

【摘要】:在国际油价进入超高价区、世界对能源安全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也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所以我们必须分析清楚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把节能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待。最终,更好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使我国可以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能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水的依赖程度。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能源供给赶不上需求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爆发了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危机”,从而引起世界各国对能源(危机)的高度关注。我国既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能源危机不可能不影响我国。在2003年11月2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分析中国经济形势时,第一次将石油提高到了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并积极开展石油外交,先后几度出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石油供需计划。由此,能源之重要性可见一般。因此,如何避免能源危机、保障我国能源之安全,如何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就成为我们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1、我国能源经济形势现状

我国能源经济形势现状我国经济现在处于快速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较快,尽管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增长,但是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差异却随着需求的增长而越来越大。由于受资源限制,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工业和高耗能的重化工业仍为投资建设重点:在能源价格上涨趋势下,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高耗能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众多能源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属于低水平的由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生产技术水平低,在降低耗能、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缺乏技术支持,致使节能降耗实施遭遇困境。

2、科学进步给能源消费带来的影响

查看全文

电力科技进步思考

一套系统的应用使哈尔滨电业局在一年内少损失3700万千瓦时的电量;使全局415条96.7%的公用线路全面实现了线损在线监测;全局8585个台区全部实现了遥抄监测功能,具备了公用台区线损率自动按日统计、按日分析的功能;使管理人员做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台区电量的变化情况,查找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套系统是2007年1月顺利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省电力公司技术鉴定的“哈尔滨电业局线损综合管理系统”。经过了一年多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月抄表、月统计、月分析”的线损管理模式,实现了“电量日统计、母线日平衡、损失日分析”的管理目标,使电能在传输、分配中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供电企业最大限度地合理创效提供服务。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创新手段

线损综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DT2000电能采集系统、SCADA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电GIS系统、10千伏遥抄系统、YX2000以及无功优化模块上的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多系统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个新的数据平台,综合利用各子系统,充分发挥现有各系统资源的作用,通过综合统计、理论计算、对比监测等一系列手段对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系统主要实现两方面的分析功能,一是统计分析体系,主要是基于电能表提供的电量数据,以纵向比较为手段,按照时间、区域、线路、电压等级进行综合线损分析,明确降损重点;二是理论计算体系,主要是基于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线路、系统的理论损失,对比统计线损结果,进一步为指导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实践证明了“1加1大于2”的资源整合理论,它将原来相对独立的7个子系统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营销、生产、调度等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只要登录该系统,所有与线损相关的数据便可一览无余,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很多创新点,例如:通过对理论线损的日计算,按电网结构进行逐级电量校核,改变了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实现了线损的日管理;通过对母线不平衡度、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和电能表箱的自动监测和异常报警,实现了对各种窃电方式的实时、准确监控;在网络拓扑和运行方式改变的情况下,提供仿真试验手段,实现了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为系统无功优化和经济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综合管理系统突出过程控制

哈尔滨电业局线损综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生产和营业各自独立管理平台之上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集成系统,是全局线损综合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系统。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数据的采集、录入、生成、使用到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涉及营销部门理论计算的数据基础需要多部门共同提供,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该系统通过确定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和运行维护管理职责,明确了系统各部分的运行规则,实现了各类损失的动态统计、分析和考核功能。《哈尔滨电业局线损综合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全面、细致的规定了各单位的职责、职权。由计划处负责每日监视各系统变电所母线电量不平衡情况、线损统计分析等工作;调度处负责系统通道的监视、使用和维护,负责主站系统的维护和每日监视66千伏线路的线损等情况;用营处负责检查、督促相应部门做好电能采集和负控系统的现场运行维护,负责10千伏远程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等;生技处负责全局配电GIS(生产)系统的管理工作等;各区供电局负责台区遥抄系统的运行维护,保证台区遥抄系统上传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等工作;还有计量所、用电检查局、通讯工区、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以加强线损管理为主线、以该系统为数据平台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同时各相关部门均可利用该系统进行电量采集、综合分析和统计报表,不仅大大减少了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办公室,对基层单位的生产实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节能降耗环保突出综合效益

事实胜于雄辩。哈尔滨电业局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推动了管理创新。供电企业线损统计分析一般是分区域(单位)、分电压等级进行的,由于抄表存在时差,或指标单位为完成指标而人为改动统计界面电量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往往造成地区级网损挤占省公司级管辖的一次网损,各区供电局10千伏线损挤占地区级网损的现象,使得线损统计失真。而该系统在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调度自动化系统、GIS系统和10千伏遥抄系统,实现了从66千伏到10千伏系统全面的线损综合管理,采用了全网封闭汇总,各管理层面层层核算,各层面之间相互验证,出现异常电量逐层追踪等手段,使得线损管理真实、公正、清晰、透明。该系统配套改造66千伏关口和大用户计量装置,每年降损500-800万千瓦时;2007年仅发现母线不平衡问题就追补电量130万千瓦时。这些少损失的电量,就是企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就是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而该系统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优化网损,明晰台损,科学考核,承包降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理论线损率的计算由过去每年计算三次改为每天计算一次,计算出的理论线损率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及时、准确的知道整个供电范围内线损情况,并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查找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为正在推行的按线路、按台区承包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系统推动现代化管理手段向前发展,将母线电量平衡率控制在0.5%以内,消除了这方面给网损率统计带来的影响,使全局与大用户、各农电局之间的电量结算更加客观、公正、公平。通过细化、明晰、精确线损管理,理顺了多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业务流程,推行了数字化管理,转变了企业发展方式。企业是社会的细胞。降损节能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该系统的推广应用达到了降损节能的目的,减少了电量损失就等于节约了燃煤。因此,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哈尔滨电业局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以科技的进步推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以管理方式的精细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的增加促进社会效益。

黑龙江哈尔滨电业局王凌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进步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业科技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条市和区、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农业科技进步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规定负责农业科技进步工作。

查看全文

实施《科技进步法》情况调查

镇实施《科技进步法》情况调查

水阳镇位于宣州区北部、金宝圩之东,镇区面积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个行政村,个街道居委会,个村(居)民小组,万户,万人。万亩耕地,万亩水面。

自《科技进步法》颁布以来,该镇十分重视宣传实施。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共识,并把它列入“科教兴镇”工作的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全镇农业科技事业生机勃勃,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实施《科技进步法》成绩显著

×年水阳镇主要农产品年产量已达到:油料万吨,棉花万吨,粮食万吨,畜禽万头(只),水产品万吨(成蟹万公斤),蟹苗亿只,各类大棚蔬菜万吨。全镇种养加收入比和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和,即社会总产值和收入比例约为农业亿元,工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全镇万人口中,劳动力约万人。从业结构为:外出务工经商万人,养殖业万人,种植业万人,其他行业万人。

实施“科技兴镇”,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科技开发、应用、推广,实现增产增效,是水阳镇一贯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过去该镇“家家粮油棉,户户小而全”,死种田、种死田,农民越种越穷;如今“家家农渔副,户户多经营”,种田靠科技,经营讲效益,围绕市场转,农业非农化。种养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公司农户”经营体制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从特色产品生产和经营突破(如河蟹、蟹苗、种鸽、水阳鸭脚包、禽翅、水阳酱瓜、水阳干子等),初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产业链,开始从局部到整体发生转化,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好势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效益。

查看全文

科技进步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会议精神,研究如何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支住产业,部署继续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此前,市政府常务会做了专题研究,明确了加快科技创新和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目标,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刚才雁卿同志介绍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创建安

排,吴海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下面,受张市长委托,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当肯定,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是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由2004年的64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900万元,增长五倍之多。五年累计争取到国家、省项目经费3074万元,市级财政共投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1369亿元。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全市共取得275项科技成果。其中,有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网上登记技术合同588项,技术贸易交易额6246608万元。专利的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到2217件和1066件。三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家、省和市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6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9家,市级27家。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大力培育、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7亿元。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作物可拓育种工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培育出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的小麦新品系9个。分别参加了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良种区试、××省小麦良种区试、国家黄淮北片小麦良种预试等;“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导入小麦的研究”项目,已获得蛋白质含量>17%的单株2829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经建立了6家龙头企业创新中心、2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个农村信息化基地、1家星火学校。五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2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80个,200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47%;销售收入99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81%;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31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26%。涌现出以新能、凯瑞、锻压、东泰、中升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鑫盛机床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的排名由第43位跃升至第5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查看全文

做好迎接科技进步考核方案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市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通知》(府厅字[号)精神,今年,国家科技部将对全国县(市、区)进行两年(年)一次的科技进步考核。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为确保我区迎接考核工作达标,特制定迎接年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年科技进步工作经验,提出推进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切实将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与推动我区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努力开创我区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区委、区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等内容。

三、组织保障

查看全文

科技进步考核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科技部和省、市有关要求,安排部署迎接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刚才,同志传达了区里下发的通知;动员会后,科技局的同志还要就考核指标的分解及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这次考核的准备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科技进步考核是科技部根据《科技兴县(市)专项工作管理办法》,对各县(市)区科技进步工作进行的综合考核,每两年一次。自年开始,我区已连续参加了三次,并且都被认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这个荣誉要继续保持下去。自上次考核以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科技投入的增幅超过了区财政的增幅,应用技术与开发经费占到了区财政支出的1.3%,达到了法定比例;62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争取上级资金2638.5万元;13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前列,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列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应该说,我们的基础工作做的是比较扎实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这两年的成绩充分地反映出来,确保通过考核。这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要通过这次考核,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自觉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另外,特别强调一点,这次考核实行“所辖县(市)区60%通过考核,地级市视为自动通过考核”的机制,县(市)区考核的成绩将直接影响市本级的考核结果。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缜密组织,决不能疏忽大意,决不能出现任何纰漏,确保考核达标。

二、工作上要突出重点

这次考核与以往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突出了三个一票否决指标的重要地位。从区里的情况看,“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前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这一指标已经达标;“党委和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这一指标,要对照考核标准,抓紧完善相关资料;“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责情况”这一指标,区里没有问题,但有些街道办事处机构不健全,这个问题必须抓紧解决,尽快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这三个指标必须确保达标。二是新增了两个指标。其中,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发改委、环保局要抓好落实;科普工作这一指标主要涉及制度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科协、科技局要抓紧梳理,查漏补缺。三是注重科技工作的特色和成效。我区已连续三次被认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这次考核不能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成绩,必须有所突破,要多研究、善归纳,全面之中突出重点和亮点,体现我区的特色。总之,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这些变化,抓紧补充完善,确保顺利通过考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