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0 00:00: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交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指导员农业科技交流
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已经过去2年时间。站在志愿服务期即将到期的尾巴上,让人回想起刚来的那段时间,那时常常念叨着我在这个大山里还要继续待多少多少天。而现在却只能用我只有多少多少天还能留在这里了。已经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了吧,两年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短。足以使一个刚出校门而思想不成熟的青年成长起来。
我的日常工作是简单的。主要负责乡里的公文收发及电脑维护工作。下面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两年里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几件事。
来到的第一天工作,也是我至今获得第一份工作,对于工作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我也很不清楚。总之算是迷迷糊糊的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了。
工作的第一天也不算是正式工作,只是被安排到办公室里,可以说是发呆了好久,看着别的同事在忙,自己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一样,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只能帮别人做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抄写资料等。经过大概一个星期的适应,总算渐渐掌握了乡镇工作。对于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还是很难面对这些政府工作,起初的一个月对同事的依赖性很大,更由于不懂当地的方言,只能用普通话与来访的当地百姓交流,要是遇上一个不会普通话的,只能请求同事支援。当然,这种尴尬的情形也是一下子无法解决的。
因为平时就特别喜欢电脑,所以除了日常的办公室工作外,我还要负责好乡政府里电脑的维护工作,乡里的同事只要在电脑操作上还是软硬件出现故障时都喜欢找我解决,当然偶尔也会被“借用”去当下临时打字员。乡政府驻地的村子里,发生了山林大火!全体乡干部都去灭火了。这么近距离的与大火接触还是第一次,烈火无情,这是我对这次大火的深切感受。尤其是那种热浪向你冲来的时候,连呼吸都困难。花了6个小时才扑灭这次山火,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也是这件事让我感觉到要想当好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受人民群众叫好的乡镇干部,就得最关键的时刻冲到最前线。也许你发挥的实质性的作用可能不是最大的,但你所带动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却是最大的。群众的眼睛可是都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大火扑灭的第二天,的冬天来临了。温度直降了将近20度。一下子从20度变为零下。大山的寒冬开始了。从1月中旬开始到2月初,每天都要与寒风做斗争,到了1月下半月,开始大面积断水、停电。这才是最大的困难。路面结冰,加上路旁被冰冻所损坏的树木,横七竖八的倒在路上,使交通变的异常困难。在那段最困难的时刻,每天都要停电,今天刚修好的线路,到第二天又被冰雪损坏掉。除此之外,只能蹲在火炉旁发抖。这种天气是我这一辈子所未遇到过的。能够平安的回家过年,已是最大的幸运,当然这还要感谢同事和这里村民的帮助。参加了乡里组织的文化活动汇演。全体乡干部都到舞台上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此外还安排了许多节目。整个演出非常成功,大家表演的都很出色。台下的观众看的也很入迷,评价很高。
市长在技术合作交易大会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这里隆重举行市首届技术合作交易会,今天。开启全市科技交流与合作新的篇章。此,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参加交易会的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要目的为今后在更大空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这次技术合作交易会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科技局承办。为加快实施科技兴宜战略创造条件。近年来,全市科技发展进程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不断健全,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是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现有市属科研所5个、县属独立科研机构11个、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20余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5家;建立了市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培养省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扶持市级培养对象17名;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工业园20余个,省级民营科技园5个;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1家。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1年以来,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0余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省重大科技产业化等一些重大项目在市实施;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自然科学奖2项;申请专利1000余件,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三是科技交流合作日趋活跃。2001年以来,全市成功对接技术合作项目161项,项目投资38.4亿元,利用外资4.6亿元,实现产值10.8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签订技术合同43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9亿元,实现技术交易金额1.4亿元;引进技术100余项,引进国外智力21人次,为企业提供外来人才和技术服务200余人次。同时,市科技局与国家17家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协作关系,与上海青浦区科委、松江区科委,湖南株洲市科技局,南昌市科技局结成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也要清醒地看到市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相对较慢,与此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企业应用科技成果工作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提醒我加快科技交流与合作,当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借此机会,就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首先。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大开放理念,主动融入大开放格局,不断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积极促成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选择一批急需重点突破的技术项目实施联合攻关,研究开发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适用技术,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科技企业的技术承接能力,为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奠定基础,努力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气象学术交流回顾与展望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
一、闽台“气象缘”回顾
(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的石延汉被派往台湾,负责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气象局的气象设施并担任台湾气象局局长,同时仍兼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一职,陈遵民为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石延汉从福建调10~20人赴台任职,因此接收台湾气象局初期的主要气象骨干都是原福建省气象局的人。当时台湾气象局的一些工作作风多沿袭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气象局的做法,除了基本任务为气象资料的审核、整理、出版保存之外,还仿照福建省气象局与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海洋考察团,在福建东山附近海面进行了调查考察,返回福州后进行闽江口海港调查,同时也在台湾进行了玉山高山考察和拟议中的澎湖列岛的海洋调查。身在台湾的石延汉,每天均由政务电台或无线电话管理福建气象局的有关事务,且寄赠各种图表等图书至福建。当时,两岸部门之间频繁联系,两岸的气象人之间,由于亲戚、同仁友谊或工作需要的关系,也相互寄赠书刊,两岸气象工作交流不断。(二)1949—1972年:全面冰冻,没有来往全国解放以后,两岸关系如三九寒天般冰封起来。解放初期,福建曾利用之前台湾赠送的书籍等材料来收集整理台湾岛及台湾海峡资料做出天气气候分析,还摘录天气图记录,为解放台湾提供了重要的天气数据参考。(三)1972—1993年:重修旧好,建立交流联系纽带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僵局直到1972年8月14日,总理在当年9号强台风的天气预报稿上批示:“要将这一预报告台湾同胞,以预防台风袭击。”尔后,又亲自审定了福建省气象台对台湾广播的第一次台风警报稿,并在稿子的最后加上一句“祝同胞们晚安”。从此,便拉开了福建省向台湾同胞台风、大风警报的序幕,承担这项预报工作的就是福建省气象台。1973年10月1日起,福建省气象台每天通过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这是福建省气象台首次面向台湾同胞天气预报。台湾海峡天气预报的,不仅成为两岸渔民安排生产的依据,紧闭的大门也在福建省气象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开启了。1983年,福建省气象局向台湾气象界发出倡议信,共同为促进“通气”和进行气象科技交流,共谋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做出贡献,这是闽台气象界之间的首次书信交流。此后,两岸气象人开始了书信、电话以及学术书刊的交流,双方建立起了交流联系的纽带。1993年1月,台湾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章基嘉的邀请访问大陆,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位应邀正式来访的学会负责人。
二、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情况及成效
(一)未三通,先通气1994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陶诗言率团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气象界学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并参加两岸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自此拉开了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的序幕,闽台开始了专家学者的双向互访,实现了两岸气象专家在自己的国土,用共同的语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夙愿。福建气象学者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先行者,气象交流合作起步早、成效高,具有互补性强、领域较广、影响面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被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誉为“未三通,先通气”。进入20世纪以来,福建省与台湾的学术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两岸气象界围绕共同关心的气象防灾减灾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应用服务等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两岸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福建开展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预报和服务等系统建设,提升海洋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对加强闽台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09年6月,2009年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这次会议在全国首次搭建起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海峡两岸气象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会议的重要议程是签订《福建省气象台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开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协议》《海峡两岸2009年汛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合作协议》,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两岸专家学者研讨如何防治自然灾害之时,那年第3号台风“莲花”已经生成,并逐渐向东南沿海靠近,两岸专家、学者聚集福建省气象台,终于可以面对面讨论正在南海游荡的热带风暴“莲花”,为闽台气象人合作预报台风天气、提升两岸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造福于两岸人民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二)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2012年,两岸业界以推动合作、惠泽民生为目的,首次在“海峡论坛”中筹办气象科技交流分论坛,2014年升级为二级分论坛“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并成长为迄今为止两岸民间气象防灾界最重要的交流嘉年华。至今,气象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两岸民间气象交流最著名的平台,也是海峡论坛富有特色的品牌。刚开始时,台湾一些气象专家学者对民生气象论坛了解不多。随着一届届气象论坛的成功举办,现在台湾经常有知名气象专家主动了解有关气象论坛的情况,并表示很想参加论坛。随着气象交流在广度和深度的打开,尤其是大陆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气象事业发展快速,吸引了越来越多台湾气象同仁的关注。这六年里,两岸气象专家学者们参加气象论坛交流的文章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在2017年海峡论坛举办过程中,以“创新形式、增强实效、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形式上注重加强体验式交流和互动性探讨。在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分享两岸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播先进的气象理念,共同探讨更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借助气象论坛及相关科技交流,厦门双偏振雷达等福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引起台湾专家的惊叹,也激发两岸气象交流的兴趣,促进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常态化,互动互惠成为气象论坛的又一特色。六年来,“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逐渐成为气象论坛鲜明的主题,得到两岸气象界的共识。在气象论坛平台上,两岸气象相关专家和学者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探寻更好的为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模式,推动两岸气象交往从交流走向交融,从学术走到应用,从共享走向共创。(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随着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不断深化,先后在福建建立了海峡气象研究所和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闽台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气象科研投入、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近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为广泛,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聘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原副校长陈泰然为技术顾问,台湾大学教授周仲岛为特聘专家。(四)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诸多“首个”多年来,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了业界诸多“首个”:首个面向台湾同胞海峡天气预报、首个开展省级两岸联合气象观测试验、首个开展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交换、首个建立闽台科技界研究互访机制、首个建立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等。
三、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展望
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研讨
一、加大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
在科研开发领域,政府须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投入足够的资金及优惠政策,以带动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同时,为地方和企业的提供科技决策咨询服务,逐步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长效机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其次是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使之成为新的科技创新力量,为晋江经济的发展所服务;最后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使新兴产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技研发的投入,可以让晋江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拥有自己的研发技术,逐步摆脱技术模仿,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晋江经济开发区的环境、人才优势和产业发展环境优势,努力将晋江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晋江科技研发中心。
二、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高新技术区和特色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成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功能。在涉及生物制药、光电能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五里综合工业园重点推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生物制药研究中心、光电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开展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还举办了光电论坛等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和学术交流论坛,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和学术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为晋江经济发展所服务。
三、加强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地处晋江的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要充分发挥对台的优势,整合优秀的装备制造业资源,推进与台湾装备制造业的对接,积极承接台湾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全力打造成为“福建省民生产业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基地”、“对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在科技方面,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定时或不定时组织人员与台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安排人员赴台实地考察及学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晋江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晋江科技创新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引进台湾科技金融,借助台湾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营运作经验,建立台资或台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改善晋江市的科技风险投资业。
我市科技局机构职能职责
本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全市科技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制订全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编制与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和计划;负责管理市级科技三项费用、科技事业费等科技经费;会同有关部门对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管理。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指导技术市场、科技中介机构、民营科技机构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工作;组织协调技术贸易活动;负责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工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3、组织全市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和软科学研究等科技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组织实施国家、省下达的科研攻关、火炬、星火、新产品试制、科技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省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申报工作;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及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负责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的认定和温州市、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
4、协调和管理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工作;负责全市专利执法、专利技术实施及推广工作;负责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
5、归口管理全市科技外事工作;制订科技交流与合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全市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参与全市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的研究论证立项。
区科学技术局解放思想整改措施
区科学技术局是负责全区科技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全区科技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快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加速农业产业化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两大主题,实施科技示范、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科技交流和科技推广6大工程,全力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工作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区科技局承诺如下:
一是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3至5个市级科技示范新村、8个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转化、推广45项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企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和企业研发、工程中心,依靠企业科技创新培育产品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全区经济的活力。
二是建立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引进高校院所的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农业及企业难题公关基地建设,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变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加强产学研销的有机结合,促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全区经济的科技竞争力。
三是搭建纵横畅通的科技信息网络。以《东昌科技信息网》为依托,开设“视频科技”和“院士专家”版块,并与国家、省、市科技网站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等进行有效链接。在乡、村和企业建立科技信息员制度,与科技特派员、科技中介、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组织一起,形成全方位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网络。
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搭建区级科技培训平台。制定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强的人才培训规划,调动农民和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重点抓好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特派员、企业家和龙头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强科技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五是做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工作机制。抓住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的机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使我区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协外事工作小结
服务大局,拓宽对外民间科技交流渠道,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举办市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搭建市与高校大学生科技交往平台
从年起,市参加了由福州市科协、中华创意发展协会发起,国内近20个大中城市科协和有关学术团体共组织开展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
年市第三届巡回展由市科协主办,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省内19所高校参加活动,共征集了作品80件、省外作品598件、省内作品494件,作品涵盖海报招帖类、产品设计类及动漫类三个专业方向。参展作品的创作体现了大学生打破常规哲学,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深度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结合,体现了创意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月日市“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开幕式暨优秀作品颁奖在艺术学院举行。市原政协主席、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绪明,原市人大副主任,省科协副主席,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等有关领导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对参加巡回展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对获奖作品作者进行了表彰。
年市的巡回展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根据参加活动大学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建议,通过我们积极工作,巡回展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大力支持,年市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由省教育厅、市科协共同主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承办,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省内外29所大学协办,共征集作品2220件。年市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开幕式暨优秀作品颁奖在9月份科普宣传日期间举行,出席开幕式的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市委书记高广滨、省科协主席刘淑莹等领导为290名获奖作品代表颁奖,省市科协领导还参观了优秀作品展示。
巡回展的举办为省高校与国内及地区大学生创意设计思想的交流打造有效的平台,使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来自国内及地区最优秀的创意思想和成果,为大学生展示自己最新作品和自身风采提供了最直接的舞台。巡回展还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成功就业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巡回展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活动受到省内高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部委联手力促信息产业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出台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完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实施集成电路、软件等13项重大专项;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推动产用结合;支持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多方式、多渠道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具体措施,推动信息产业自主创新。
在8月30日举行的“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上,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联手作出上述表示,并把信息产业列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会上指出,尽管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
为了加快提升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的整体性突破,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定目标:到2010年,信息产业全行业科技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加有效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在此次三部委联合主办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上,将通过细化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通过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营造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信息产业部也已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正在研究制定《我国信息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
“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将通过实施包括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宽带移动无线通信、下一代网络、网络和信息安全、家庭网络和智能终端、汽车计算机平台工程、农业信息化平台、智能交通系统、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及服务体系等13项信息产业重大专项,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重大专项中来,提高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科协外事领导工作总结
拓宽对外民间科技交流渠道,服务大局。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举办市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
市参加了由福州市科协、台湾中华创意发展协会发起,从2009年起。国内近20个大中城市科协和台湾有关学术团体共组织开展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2010年市第三届巡回展由市科协主办。省内19所高校参加活动,共征集了台湾作品80件、省外作品598件、省内作品494件,作品涵盖海报招帖类、产品设计类及动漫类三个专业方向。参展作品的创作体现了大学生打破常规哲学,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深度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结合,体现了创意与生活的完美结合。9月14日市“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开幕式暨优秀作品颁奖在吉林艺术学院举行。市原政协主席、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绪明,原市人大副主任张德林,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尹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国庆等有关领导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对参加巡回展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对获奖作品作者进行了表彰。
根据参加活动大学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建议,2011年市的巡回展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通过我积极工作,巡回展得到吉林省教育厅领导的大力支持,2011年市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由吉林省教育厅、市科协共同主办,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承办,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省内外29所大学协办,共征集作品2220件。2011年市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开幕式暨优秀作品颁奖在9月份科普宣传日期间举行,出席开幕式的吉林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市委书记高广滨、省科协主席刘淑莹等领导为290名获奖作品代表颁奖,省市科协领导还参观了优秀作品展示。
使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来自国内及台湾地区最优秀的创意思想和成果,巡回展的举办为吉林省高校与国内及台湾地区大学生创意设计思想的交流打造有效的平台。为大学生展示自己最新作品和自身风采提供了最直接的舞台。巡回展还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成功就业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巡回展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活动受到省内高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科技局发展科技进步工作总结
*年是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县、人才强县之年,我镇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科技强县为契机,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这条主线以人才强镇为抓手,开拓创新,积极进取,镇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回顾20*我镇科技进步、人才工作硕果累累。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中小型科技型企业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2只,中国名牌1只,国家免检产品2个,培育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县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申报85项。获“20*浙商创新奖”1个,开发我县首个工业有机产品1项,采用国际标准技术获确认一项,首获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1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2只,科技项目立项11项,争取科技经费78.7万元,开通科技信箱会员注册150户。广纳贤才,引进博士生、研究生高级管理人才3名,科技型人才26名,推进专利有偿共享,组建*市集成吊顶协会。
一、加强领导,健全完善科技队伍、人才管理网络
镇党委、政府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主要地位,年初明确20*年度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百委[20*]10号文件),落实科技工作由主要领导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在书记办公会议、三套班子会议上研究具体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真正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的主要日程。落实20*年度科技经费58万元,为全镇的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百政[20*]14号文件)。
完善镇科技联络、人才管理网络,年初及时调整镇科技办成员。发展壮大企业科技联络员队伍,从20*年的10名企业科技联络员扩大到20*年度的16名,贯彻落实《海盐县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实施办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使企业科技联络员成为我镇联系上下,沟通信息,推进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组建以镇、站办、村、企业四位一体人才管理联络员队伍25名,为人才强镇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增强科技发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