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励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23:56: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奖励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奖励论文:科技奖励的现状与提议
本文作者:李庆涛工作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科技奖励体制已经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但是奖励体系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科技奖励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国科奖励体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奖励结构不合理。第一,奖项数量过多。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2006—2010年,这五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数平均每年在30项左右,国家技术发明奖为50项左右,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多至250多项。仅此三类奖励每年都要超过330项。第二,缺乏人物奖。中国目前的科技奖励体系中,绝大多数是科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奖励的对象都是优秀科技成果,完成科技成果的单位或个人,则作为项目完成者在其成果获奖时给予连带性的间接奖励,对人物的奖励程度总体较低。第三,缺乏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奖励。青年科技人员是中国科技队伍的核心力量,也是未来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推动者。目前,中国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没有专门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置奖项,只有少数社会力量奖项中体现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奖励。尽管一些奖项中的主要完成人包含青年科学家,受论资排辈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青年科技人员很难脱颖而出。如何在国家层面上突出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第四,缺乏科技创新团队奖。中国以科技成果为主的奖励中,各项成果上报人数都有了规定,这样难免会忽略一些人的劳动成就。一项优秀的科研成果是一个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贡献有大小之分,但是我们不能只顾及资格老、贡献大的人员,而忽略了整个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培育和成长。第五,缺乏国际性奖励。纵观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奖励体系,都包含了不限获奖人员国籍的国际性奖励。目前,中国仅有一项政府设立的国际科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且其国际权威性不强,国际声望不高,国际影响力也不大。另外,各类奖励评审中只有国内专家,没有邀请相关领域国外优秀专家参与。设立国际奖励,邀请外国专家参与中国科技奖励评审,不仅有利于中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有利于吸引世界著名科学家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激励国内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提高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二)社会力量设奖相对薄弱随着中国科技奖励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力量设奖已成为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社会力量设奖与政府奖还处于非公平地位,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机构一直在200家左右,没有明显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总是强调政府奖的主体地位,对社会力量设奖主要是进行规范与管理,严重影响了社会力量设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政府奖励派生待遇多,社会力量奖项地位低。目前,各单位在职称评级、职务晋升、津贴等相关的规定中,对获得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等政府奖项都有明确激励机制;一些科技工作者获得某项国家奖励后,即使以后不再有新的科技成就,优厚的派生待遇也能够长期维持其声望、地位及科研条件等,容易产生获奖后的“马太效应”。这一方面导致某些获奖者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也会严重挫伤那些有贡献却未获奖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削弱科技奖励的激励功能。
完善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建议
中国科技奖励体制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新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一)调整科技奖励结构第一,奖励对象要以人为主。改变目前国家科技奖励主要将给优秀科研项目的现状,重点要突出对优秀科技工作者个人的奖励,强化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这样做既有利于在科技领域树立榜样,也能够避免一些“搭便车”行为,有利于净化科研环境,提升科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现象,让科研业绩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第二,增加针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奖励。对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奖励有助于增强其信心,使其获得优厚的科技资源,为其进一步开展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青年科技人员奖励,在给予奖金和荣誉的同时,要为其提供三至五年的科研经费支持,改善其工作环境,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为中国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打下坚实基础。第三,设立科技创新团队奖。在重视对科技人才个人奖励时,还应注重对科研团队(课题组)的奖励,使那些长期配合默契、科技成就突出的科研集体得到应有的认可。这样不仅有助于团队内部科研人员的快速成长,也将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加入科技创新团队,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第四,增设国际性奖励。当今科技奖励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科技奖励开始积极与国际接轨,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性科技奖励的经验和做法来完善自己。在已有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基础上,增设新的国际科技奖,并使之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权威大奖。这一奖项应该首先在中国参与的区域合作共同体(如金砖国家、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等)中开展,逐步扩大这类奖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其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形成互补作用。(二)积极发展社会力量设奖,合理减少派生待遇随着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奖励在中国科技奖励中的数量和地位应该明显提升,不仅有利于科技奖励体制的完善,也会为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第一,减少政府奖励数量。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政府奖励每年评定的项目数量在330项以上,从下页表2我们也能看到每年获奖人数多达2300人以上,这样奖励项目多、获奖人数多的政府科技奖励体制,受获奖项目、上报人数的限制,很难做到该奖则奖。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影响了各类奖励的公平性、合理性、权威性。而且政府奖励派生待遇多,奖励人数、项目的有限性与获奖后的“马太效应”形成巨大反差,极易影响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然奖励不能保证全面性,就奖励最突出的科技人员。为此,在调整科技奖励结构的同时,要减少政府奖励设置规模。政府奖励就是要少而精,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奖励的权威性。政府奖的减少,有利于人们积极关注和重视社会力量设奖,促进社会力量设奖的发展,提高其影响力。第二,科学引导社会力量设奖。政府奖励减少了,要鼓励学术团体、民间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设置科技奖,发挥社会力量设奖对国家奖励的有效补充作用,激励各学科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多出成果。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对社会力量设奖进行依法监督,适度管理。对于遵守法律和规章的社会力量奖项,政府应尽量不干预,使其按照登记的内容规范运作,增强它们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对社会力量设奖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针对一些非盈利的研究机构。同时,政府应出台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力量设奖(如为捐资的企业减税),保证社会力量设奖资金来源的持续性、稳定性。第三,合理减少派生待遇。科技工作人员在获得科技奖励时,已经获得了物质和精神奖励,如果派生待遇过多容易造成“马太效应”,为此,要逐步调整派生待遇政策。首先,规定科技奖励获得者享受各类派生待遇的年限,最多不能超过五年,五年之后的待遇恢复正常水平;也可采取一次性奖励,而不增加派生待遇的方法。这样既能激励已获奖者持续努力、不断创新,又能保证未获奖者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提高对社会力量设奖的认可度。在各类派生待遇政策规定中,政府奖励、社会力量奖励应一视同仁,不应有差别或不承认社会力量设奖,这样可以增加科技将工作者获得认可的渠道和方式,也促进了各类社会力量设奖的发展。总之,减少政府奖励数量,促进社会力量设奖,合理减少派生待遇,对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构建中国合理、健全的科技奖励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四、结语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面对目前中国科技奖励体制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善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努力实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再一次飞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奖励会讲话
岁末年初,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全市自主创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自主创新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全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市自主创新形势,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发展信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科技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以来,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53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444件、授权专利254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7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4.8亿元,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0项。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32家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2家。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入驻企业27家,其中在孵企业21家,毕业6家,入驻企业的研发、生产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项高新技术,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三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市政府先后与**工业大学、**农业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2家企业与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了自主创新。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农作物化除化控等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大宗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0%。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记录。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我市被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入户整体推进示范市,萧县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样板县,10万农户应用了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作用明显,直接带动农民28万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五是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3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1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2家,技工贸收入达到39.4亿元,比**年增长157%。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人员280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3%。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自主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首先,加速**崛起,对自主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在省内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指标靠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问题仍很突出。我市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源优势和要素投入驱动的,这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是必然的历史过程。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增强,持续稳定发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还是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成本提高、发展优势递减的矛盾将会加剧,瓶颈制约将会进一步增强。这已经被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要崛起,必须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同时,必须更加重视质的提升,通过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跳出**看**,我市自主创新工作还有不小差距。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但是,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着不小差距。从产业结构看,**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24.7亿元,不到全省的1%,为蚌埠的2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1.3%,比蚌埠低34个百分点。从自主创新上看,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比蚌埠少89件、96件;高新技术企业比蚌埠少17家。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实施,将在全省掀起很大的波澜,产业升级方面将会提升到更高层次。如果我们仍然迟疑观望,按部就班,不能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院科技奖励办法
科学研究是促使中医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必要措施,为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加快医院科学技术发展和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鼓励和调动广大医院职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钻研技术奋力争先的氛围,特修订本办法,以激励员工,加速我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一、奖励原则: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绩效挂钩的原则。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按绩效计奖。
公平竞争的原则。科技人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在科研攻关、课题研究、新品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工作中,人人平等,允许自由组合,择优招标竞争,以鼓励我院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二、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在科研创新中成绩显著并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医院科技奖励办法
科学研究是促使中医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必要措施,为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加快医院科学技术发展和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鼓励和调动广大医院职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钻研技术奋力争先的氛围,特修订本办法,以激励员工,加速我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一、奖励原则:
绩效挂钩的原则。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按绩效计奖。
公平竞争的原则。科技人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在科研攻关、课题研究、新品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工作中,人人平等,允许自由组合,择优招标竞争,以鼓励我院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奖励项目
领导在科技奖励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推进大会,表彰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部署推进我市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工作。刚才,向杜振新、应广东同志颁发了年度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表彰了获得2009年度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的科技工作者和十大优秀创新团队。省科技厅翟鲁宁厅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就我市进一步深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技发展的省科技厅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帮助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不动摇,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位置紧抓不放,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科技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先抑后扬、逐步回升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完成产值1183.1亿元、同比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去年初提高2.4个百分点,增幅和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5处,49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家认定。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5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50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29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如意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建国以来纺织行业的空白;授权专利2961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四是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对接洽谈活动成效显著、合作关系日益巩固,启动建设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成功引进我市第一家国字号研发机构“数控技术研发中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市战危机保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是我市蓄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机遇之年、关键之年、大干之年。抢抓后危机时展先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新兴产业加速成长,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及早实现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关键在科技、希望在科技、潜力也在科技。国家、省里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国家六部委作出了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将山东省列为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确定大力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好国家、省最新部署,切实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尽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启动实施“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节能环保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加快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争取到2012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0家,其中产值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过10亿元的3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市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新建企业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0家,院士工作站20家,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把握科技经济发展新形势,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人才大量增加,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上下功夫。科技长入经济的结合点在企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战场也在企业。我们要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一是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在我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内,选择100家经济效益显著、综合创新能力较强、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试点,认真总结和推广试点企业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发挥好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走上以创新谋发展的道路。二是集中实施自主创新引领战略转型重大专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每年组织实施20个左右高新技术自主创新项目,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创建一批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以此支撑引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战略转型。三是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行业重点企业与市内外高等院校、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创新与创业、技术与资本、科研成果与市场有机对接融合,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大力支持企业加强标准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积极打造国家、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探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实行成果收益利润分成、量化配股等,调动企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
二要在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平台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端人才创新创优的重要依托,也是我们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立足我市主导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建设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三大平台。在源头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发挥好“两院”的作用,鲁南煤化工研究院要强化与重点企业集团的联合协作,争取在承担、突破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方面有新作为;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要有机整合科技资源,启动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依托100家高校科研院所,依靠100家科技型企业,举办100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力求尽快发展成为对接大院大所的高端平台、高新项目的孵化基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推手”。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是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力争今年再建成3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高标准建设好数控研发中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努力推动大院大所的重要公共科技资源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在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自主创新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建设和管理,使之真正成为资源配置、技术转移、创业孵育、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要深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工作,把高新区作为改革和创新的试验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尽快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行列,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奖励大会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全面总结“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研究部署“十二五”科技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省科技厅根应厅长在百忙中专门挤出时间,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体现了省科技厅对我市科技工作的一贯重视和支持。会前,书记专门听取了会议准备情况汇报,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又亲自出席会议,体现了市委对自主创新和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对本次会议精神,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必由之路。
一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崛起的钢筋铁骨。自上个世纪开始,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基本的国家战略。从“十一五”开始,党中央、国务院紧紧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年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年我省被科技部等六部委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成为时代潮流,而且是我们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略。
财政局关于科技奖励金额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2008年10月8日的《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搞好全市科技奖励工作,促进全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商定,市科技奖励金额按以下意见实施:
一、建立科技奖励经费定期调增机制
为保证科技奖励经费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相适应,从2008年起,市科技奖励经费每三年调增一次。调增额度由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会商确定。
二、市现行科技奖励金额设置
1、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不分等级,每次奖励不超过3人,每位获奖人员一次性奖励经费20万元(其中10万元为个人奖金,10万元为个人新科研课题经费,由市科技行政部门监管使用);
2、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等级、奖励金额
市科技奖励大会市长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全面总结“”科技发展成就、研究部署“十二五”科技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省科技厅根应厅长在百忙中专门挤出时间,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体现了省科技厅对我市科技工作的一贯重视和支持。会前,书记专门听取了会议准备情况汇报,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又亲自出席会议,体现了市委对自主创新和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对本次会议精神,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必由之路。
一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崛起的钢筋铁骨。自上个世纪开始,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基本的国家战略。从“”开始,党中央、国务院紧紧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年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年我省被科技部等六部委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成为时代潮流,而且是我们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略。
二是竞争所迫。创新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真正的竞争力所在,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既为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当前,正处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面对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既有压力也有动力的科技发展形势,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领导在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会讲话
岁末年初,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全市自主创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自主创新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全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市自主创新形势,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发展信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科技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53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444件、授权专利254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7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4.8亿元,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0项。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32家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2家。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入驻企业27家,其中在孵企业21家,毕业6家,入驻企业的研发、生产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项高新技术,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三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市政府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农业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2家企业与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了自主创新。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农作物化除化控等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大宗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0%。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记录。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我市被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入户整体推进示范市,萧县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样板县,10万农户应用了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作用明显,直接带动农民28万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五是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3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1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2家,技工贸收入达到3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57%。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人员280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3%。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自主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首先,加速崛起,对自主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在省内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指标靠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问题仍很突出。我市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源优势和要素投入驱动的,这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是必然的历史过程。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增强,持续稳定发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还是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成本提高、发展优势递减的矛盾将会加剧,瓶颈制约将会进一步增强。这已经被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要崛起,必须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同时,必须更加重视质的提升,通过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跳出看,我市自主创新工作还有不小差距。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但是,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着不小差距。从产业结构看,2007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24.7亿元,不到全省的1%,为蚌埠的2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1.3%,比蚌埠低34个百分点。从自主创新上看,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比蚌埠少89件、96件;高新技术企业比蚌埠少17家。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实施,将在全省掀起很大的波澜,产业升级方面将会提升到更高层次。如果我们仍然迟疑观望,按部就班,不能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科技奖励大会县长发言稿
同志们:
今天下午,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全县科技奖励大会,为荣获全县科技进步奖的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专利发明先进个人、农业科技带头人颁奖,表彰他们为我县科技进步和科技事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县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致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县”、“知识产权试点县”。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30个。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增加值6.4亿元、利税3.89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总利税的20%、27%、45%。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县有30家骨干企业同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有2家企业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基地”,有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三是农技推广体系更加完善。建立了以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为辅,星火培训学校及相关职教机构为阵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样板,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技110、农技推广员为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有1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有2个基地被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年,全县申报专利96件,获授权44件,继续保持了专利申报量和授权量30%的年增长率。索瑞电器年获授权专利16项,今年已获14项;新生源公司今年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五是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升。“”以来,共有39项成果获县级科技进步奖,有11项成果通过市以上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其中9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特别是:拓宇水电科技公司的大型免抬轴水泵角度调节装置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万华板业公司的秸杆造板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县科技成果在国家级获奖零的突破。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科技总体水平还较低,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同先进县市区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低技术产业比重偏高,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产品太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科研能力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等。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小康公安的关键时期,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及早实现“荆州县市发展争第一,湖北县域经济争先进”的奋斗目标,关键在科技,希望在科技,潜力也在科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强化科技意识,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更加坚定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更加坚定地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支撑引领公安发展的重大举措,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持续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我县科技工作更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