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22:0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扶贫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局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通知》和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部署,围绕增强贫困村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全县贫困村经济转型发展,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20年目标任务
整合全县科技人才力量,继续选派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实行人才和技术同步落实,切实提高贫困户种养殖的科技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调整充实科技特派员队伍。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县扶贫办、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调整科技特派员,按照各贫困村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选拔一批既有专业技术职称又有丰富基层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员,并签订选派协议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的对接,将志愿从事农村科技服务的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后备人才库。
(二)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计划今年组织县内企业申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开展贫困村科技扶贫服务,科技特派员每个季度到贫困村、帮助贫困户和指导解决技术问题不少于10次。
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中共县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编制<2016年17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省、州对科技扶贫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引领我县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带动贫困村和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科技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思路
以精准脱贫为核心,把握完善科技扶贫体系,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和县乡联动、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和全面小康为目标,全面推进21个乡镇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以年度计划脱贫的贫困村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科技扶贫示范户。精准制定科技扶贫措施,围绕我县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支持、技术培训、科学普及、民生改善和平台建设等,努力推进我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
二、主要目标
(一)推进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建设。建立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个、10户示范户;建立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4个、20户示范户。
(二)加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1个县级科技扶贫专项服务平台,积极探索“自主建设、投资多元、功能综合”的建设模式,实施“政府指导、企业运作、院校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联动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科技扶贫半年总结
上半年,我局科技扶贫工作在州局的带领下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技术为切入点,坚持以科技为依托,找准科技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点,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帮扶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县级运管中心建设,累计完成在线技术咨询服务50次。
截6月,平台已完成专家入库13人、信息员68人的入库工作,并完成在线技术咨询服务42次。
(二)开展科普宣传2次,送科技下乡2次,科技培训1场次50人次。
以科普宣传月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及防灾减灾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农时,深入人口密集区和田间地头扎实开展科普宣传及送科技下乡活动。截止6月,已完成1次科普宣传活动;完成2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科技培训1场次,培训人次达56人次。
科技扶贫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提要]当前,产业扶贫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而科技扶贫则是助力产业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已日益凸显。正确顺理、探讨科技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对于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民族地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技扶贫;天祝;困境;路径选择
自1978年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多地区贫困百姓已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生存目标,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更是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即将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百姓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由“输血”变为“造血”,更持续稳定地使老百姓脱贫致富,仍然是我国所面临的一大课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推进,产业扶贫已然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但若没有科技的支撑,产业扶贫将寸步难行,因此科技扶贫已经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脱贫的必然选择。明确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梳理当前科技扶贫的困境和发展路径,是做好未来民族地区科技扶贫工作的关键。天祝县作为甘肃省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县之一,因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特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对其科技扶贫的研究和探索也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一、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内涵及意义
科技扶贫是行业扶贫,更是开发式扶贫和内源扶贫,其宗旨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资源特性和人口特性,应用先进的并适用于本地区发展的科学技术,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培训、教育、技术手段等,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在我国的扶贫开发历程中,历来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尤其是2016年10月16日,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了科技扶贫行动方案,启动了科技扶贫信息共享暨成果交易平台,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技扶贫精准脱贫迈上新台阶。天祝县是藏族自治县,有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的、农牧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技术能力条件较差、居住方式较为分散、贫困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脱贫难度较大等;但也有其特殊性,如其隶属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多,在中药材、高原菜、白牦牛等种养殖等方面都极具挖掘潜力。无论是共性还是其个性,科技扶贫对其都极为重要,而且只有科技的力量才能为其产业发展和区域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性,科技扶贫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也应更有针对性:一是要正确引导民族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合理开发优势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的自我良性循环,如天祝县的白牦牛产业,可以寻求科技转化并与高原自然风光相结合;二是针对其农业发展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引进先进的应用技术,并有技术人员的保障和带动;三是针对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切实将治穷与治愚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农科教结合等形式,大力提高农牧民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其开发资源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我国有学者对贫困地区农民进取性的研究表明,文化水平与进取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高者人均纯收入水平明显较高;贫困者中因缺乏技术、不善经营、效益低下而导致贫困所占比例约为30%~50%,因此,知识、技术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二、甘肃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现实困境
科技局扶贫工作要点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州科知局关于扶贫工作下达的目标任务要求,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及全县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扶贫工作要点。
一、积极向省州争取适合我县实施的科技扶贫项目5件,并力争在年内完成赤芍、藏红花等中药材的试种与推广、高原有机夏秋草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蓝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及其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科技扶贫项目申报、立项等工作。
二、与我县的民营科技企业或合作社签订扶贫培训、劳务合同。引导贫困户在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社学习技能,同时打工增加些收入。计划在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社参与培训和务工的贫困人员200人(次),扶持2-3个项目。在全县范围内打造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其中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个、州级科技扶贫示范村1个、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4个,科技扶贫示范户35户。
三、积极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根据全县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积极举办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强农牧民群众务工、务农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科学文化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全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素质,努力使人民群众在知识思想上脱贫。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000人次,畅通技术进村入户到人渠道。
四、积极构建覆盖农业、牧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多方面的“专家人才库”。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整合保持合作关系的区域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库”,同时着力于建设人才信息数据管理库,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库”自身优势,更好的为全县扶贫攻坚提供良好的科技服务。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参与科技扶贫。积极鼓励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结对帮扶,对科技扶贫中所取得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科技人才,由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1做法及经验
1.1规划先行找准致富路
科技扶贫人员入村后,找准优势,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扶贫人员王玉富为例,针对原州区杨河村干旱、种植小麦等传统产业效益差的状况,制定了杨河村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和杨河村养羊三年发展规划,教农户建标准羊棚、饲草配置、防疫等科学养殖技术。经过3年帮扶,杨河村从事特色养殖的农户占86%,人均纯收入由3770元增加到7436.6元,科技示范户人均纯收入9584.16元,该村经济来源由原来的种粮、养畜、劳务输出分别占50%、30%、20%,转化为养羊、种粮、劳务各占60%、30%、10%。据统计,百名科技扶贫人员帮助贫困村提出发展思路500多条,制定、完善和实施各项发展规划170条,科技扶贫成为贫困村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1.2科技引领转观念促发展
科技扶贫人员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操作、手把手教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给农民教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66万人次,编印技术图书132套,发放资料7.79万份,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64个3456.9hm2,培养科技示范户2400户,领办成立合作社75个。为农户探索了“合作社+农户”、“农户+基地+公司”、“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模式,使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走向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道路。
1.3技术支撑产业提档升级
农业科技助推农村精准扶贫探究
[摘要]在我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宏观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同时也是大力开展科技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扶贫攻坚这场重要“战役”中,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新模式。基于此,文章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对农业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为我国实施精准扶贫道路寻求新方向、新路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农村农业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我国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地区脱离贫困。但是,目前我国在全面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依旧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一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对偏远的位置,扶贫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二是贫困人口诉求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从以往“解决温饱”向“巩固温饱,加快致富,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转变。因此,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繁荣发展是当前社会各个阶层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1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1.1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40年来,扶贫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脱贫致富,我国前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工作,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党和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为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全面落实做好了制度保障,对新时期创新科技,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大部署,使得科技扶贫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1.2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方式。作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农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当地农民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水平匮乏,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村产业发展迟缓。推进农业科技扶贫,加快精准扶贫从被动的政策实施逐步向引导农民增产增收转变,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养,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来改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效率,加快地区农牧业发展。1.3是精准扶贫的瞄准器。近几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极大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前瞻性。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提高贫困信息识别的精准度。而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以及贫困程度进行正确的识别。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对全国31个省市区832个贫困县、7017万贫困人口实施了建档立卡,初步对全国贫困县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帮扶情况进行了识别,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贫困人口的结构特征、教育水平、就业情况以及养老比例、经济收入、医疗卫生等数据信息进行提取,从而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1]。
2农业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
科技兴农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思考
我国属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教育、技术以及风俗等方面,均有着相对大的差别。基于城乡的联动发展分析,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基本上分为下列几个群体:农村的贫困人口群体,城市的贫困人口群体以及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所以,在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当坚持推行一类一策的策略,通过投入、政策、科技以及创业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扶持,以减少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
1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实施的重点
我国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抓好扶贫工作,所以,应当持续努力的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难关。依照我国扶贫办公室所调研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仍旧存在约7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数量,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在一些革命老区以及我国的边疆区域,贫困人口数量更多。依照不同的地区来看,我国的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多,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50%左右。而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相对少,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35.7%左右。东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少,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16.8%左右。而依照我国的不同地势情况来看,位于山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约占当地人口数量的51.4%,而位于平原地区的贫困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30.1%左右。而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则是对我国的贫困人口以及贫困村进行精确的识别,对造成贫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实施扶贫责任制度,每一个村、每一户均制定适宜的扶贫方案,并采用集中的力量对贫困人口加以扶持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应当掌握好其中的三个重点内容。首先,要深化改革,不断的革新扶贫机制。其次,要看重扶贫的实效性,全面、扎实的对一些突出的问题加以解决。最后,应当强化领导作用,以使扶贫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可以得以切实执行。
2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的联动
现阶段,在大力推行科技扶贫的过程中,也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不过,依然有个别的突出问题。由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所拥有的自然条件不好,不具备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各种信息传播非常的有局限性,对于科技的投入也极少,不具备较强的科技发展条件,使进行科技的推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引进工作不到位,科技的转化效果差。所以,要切实的推行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的联动性。首先,应当对所制定的科技特派员体制加以进一步的健全与革新,争取可以更精准的选好项目以及技术的研发。其次,要对科技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大力的支持,争取做到根据每一贫困户实际情况,而制定不同的科技扶贫方案。第三,进一步的强化对于乡村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工作,努力达到设立科技项目以及实现经营的目标,第四,应当制定项目之间的竞争分配体系。最后,要明确扶贫工作中的责任制度。要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开展科技兴农的相关活动时,应当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产业形态又加以充分的利用,以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目的和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是有非常强的统一性,两者的目标均是要不断的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让我国农业可以更强、更优,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的目标。2016年到山西考察过程中曾经强调,我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坚决不可以丢弃农村的发展。山西静乐县的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有自身的特色,应当从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为中心,不断的挖掘农业科技的潜力,以增加粮食的单位产量。通过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强化农业结构,力求突破目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制,以更好的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工作,进一步推动当地新农村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目前来看,进行农业结构的优化与调节,让农业逐步的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应当明确新的发展思路,具备全新的视野,采用创新的方法。首先,应当转变导向,由之前的生产作为导向而转变为消费者为导向。其次,应当要面向国土资源的整体来寻找发展,而不只是利用耕地来寻找发展。第三,应当建立当地的优势产业,并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应当不断的深化农业与牧业的融合。另外,也要尤为的重视对于一些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优化设施的结构,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农业的改革过程中,也要加快对新农村的建设,应当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形成带动机制,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再通过农业的发展与进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以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定、持续推进。
3静乐县开展科技扶贫的对策
县科技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技部扶贫团的帮助下,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科技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结合国家“振兴苏区”战略,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科技传播、成果转化和技术人才培育的工作力度,科技扶贫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现将一年来我县的科技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取得新突破
依托我县药化、皮制品、铜加工、茧丝绸等重点产业及粮食、畜牧、蚕桑、蔬菜、林果等主导农业产业,科技扶贫团深入企业、乡村及有关单位进行调研,把我县科技创新与上级政策对接,帮助梳理项目,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资金和技术扶持,不断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已上报项目1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包括星火计划3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火炬计划1项、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1项和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省级项目7个,分别为重点新产品2项、支撑计划1项、成果推广1项、对外合作1项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个,以及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目前正在准备申报2013年的星火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已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课题2项(分别为蜜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白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U型滴灌技术开发和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火炬计划1项(多层柔性线路板)和科技惠民计划——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和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获批省级项目3项,分别为高新技术企业1个、对外合作1项和重点新产品1项;共获批项目资金1900多万元,为二十几年来获得国家、省、市项目经费支持最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县光荣成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全国第一批及截至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试点县。
项目申报过程中,科技部扶贫团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扶贫团带领我局及相关单位,多次召开研讨会,从政策分析、项目筛选设计、组织协调到申报材料修订、咨询论证准备,周密部署,细致跟进为项目组织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项目在京答辩期间,在我县挂职的副县长亲自带领我县答辩组加班加点,反复研讨,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和答辩PPT,使我县的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及我省第一个试点县,获批项目资金1695万元。
农业科技产业扶贫研究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力度逐渐加大,逐渐驱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依靠。要想让贫困地区富起来,加大应用创新科技是关键,并且要逐步提高基层劳动者的素养。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来推动产业的扶贫,充分发挥创新科技的优势特点,让贫困地区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扶贫
1科技创新对产业扶贫的意义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要想真正实现农民的富裕,将农民的“穷根”拔掉,就必须使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扶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通过产业进行扶贫关系到整个脱贫的稳定以及可持续性。我国经过了漫长的实践探究,产业扶贫的工作现在基本成型,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举措,这为产业扶贫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关系着产业扶贫能否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2产业脱贫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贫困地区,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在产业扶贫中又出现了新许多新问题,其中分别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地区在产业选择上不够准确。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自然、资源等都各不相同,所以产业发展的水平也千差万别。在全国贫困地区中,有些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大兴安岭一带;还有些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比如六盘山区一带;根据调查表明,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没有足够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差异考量,因此,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二方面是产业的发展整体水平较低。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量不断增加,我国农业已经开始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虽然说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的规模化也越来越高,但是,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其中具体表现为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加工率比较低;产业的竞争力方面也不强;品牌效应方面,影响力也不高。三方面是政策的支持不具备针对性。近些年,不管是国家,还是各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都很大,已经初步建成了贫困地区的财政保障体系。但是,资金在具体使用时,没有整体的规划,使用的方面比较分散,没有足够的精准度,从而出现了“不接地气”的现象。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时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