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21:48: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调研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调研报告

科技强区战略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区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区先后取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省科技进步先进区的荣誉称号,近年来,通过着力营造科技氛围,提升科技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健全科技队伍,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全区科技进步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一)着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强区”成效明显。

顺应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趋势,坚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强区”不动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注重扶优扶强,注重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竞争力的培育,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3家,实现工业产值占全区的82.4%,其中金田铜业实现销售超50亿元,铜加工量再次排名全国第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入11.3亿元,增长43.9%,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2亿元,增长45.9%。甬微集团成为我区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科技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家对科技研发的自主追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技术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进而企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科技基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年,我区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为1069人,全区已建企业研发中心9家,各类民办研究所20余家,组织实施了一批对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省、市计划项目和火炬、星火项目。到**年全区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达到8.9亿元,利税1.46亿元,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30多家,三年内累计完成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5项,市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3项。

查看全文

科技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五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带领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研究室和市科技局的同志,先后深入巴州区、南江县的部分农村、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采取听、看、查、访等形式,对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听取了市科技局和两县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汇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审议参考。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全面落实“科教兴市”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深入开展法律宣传。市人民政府把科技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层层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了《巴中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巴中市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把科技发展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努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使科学技术进步法深入人心,全市通过开设科技专栏、开通科技网站、编印送发科技法律法规选编、组织相关法律知识竞赛、开展科技进步执法检查和发表贯彻法律情况电视讲话等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其法律精神的知晓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强化科普,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全市以抓好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法制宣传日为重点,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技术力量,以多种有效的措施,推进科技进社区、进庭院、进学校,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科技普及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重要内容,相继实施了科技兴巴“四百工程”,建设“全国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巴中试验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和示范企业,消化吸收推广转化了包括优质粮食、果蔬、双低油菜、食用菌集约种植、dly瘦肉型猪养殖和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在内的大批实用新技术,科技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20*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三)推进创新,研发能力有所提高。各地坚持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积极鼓励技术联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体系和研究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大力实施科技项目攻关,着力解决生产发展中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并积极申报专利保护,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南江矿业集团研发的霞石矿干湿强磁选工艺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依靠此项技术企业有望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南江黄羊的“两群、四系”研究、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巴州区的虎杖等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和新药开发、高压线路阻波器的生产;平昌县的酒业食品开发和专利技术保护;通江县的银耳系列新产品研发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陆续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

查看全文

科技税收调研报告

科技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新技术对于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而我国的科技投入长期处于水平过低和严重不足的状况。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科技研究和发展(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1990—1993年间为0.7%—0.72%,1994—1995年间均为0.5%.这不仅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的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到2000年全社会R&D/GDP比重达到1.5%.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刺激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国务院也颁布与实施了一些财政税收政策。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按15%的税率征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同时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成果、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所得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15%的税率征税;从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税;减免期满后,仍为先进企业的,可延长3年减半征税。并且,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中明确规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可入成本,增长超过10%时,另加50%税前扣除的优惠。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刺激了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但就目前来看,现行优惠政策基本属于税收优惠,体现在税率降低和税额的定期减免,其他相关措施不足,没有形成一系列多角度、多渠道的优惠政策。

一、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税收优惠对象选择上不尽科学。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一种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即只是针对高科技产业区、经济开发区。这种做法有悖于平等竞争原则,区内、区外的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较大,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区外企业享受的优惠较少,不利于企业间公平竞争。同时这也给企业避税创造了条件,区内外政策不同导致区内注册、区外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税收征收管理。

第二、现行所得税制在鼓励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直接性优惠过多、间接性优惠不足,特别是内、外资企业适用的两套不同企业所得税制与高科技企业所得税优惠产生交叉,并且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总体上多于内资企业,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当条件下的内外资企业的非公平竞争问题。

第三、我国流转税体制方面也存着不利于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因素。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实施“生产型”增值税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与印尼),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中不得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这对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高科技企业而言,是一部分额外的税负,相当于多付了一笔“投资税”,从而影响了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的进行。另外,由于现代科研的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但“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得在进项税额中抵扣,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查看全文

科技税收调研报告

所谓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指一国为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而在研究与开发、新设备投入、科技产品销售、科技人员所得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特别税收措施的综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因此,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科技进步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措施,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国外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做法

1、在诸多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取向中,税收优惠政策被摆在比较突出的位置。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科技进步与发展应用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将科技税收优惠这一政策,作为政府促进科技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明确下来,并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韩国制定了《技术开发促进法》和《鼓励外资法》,日本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研究细则》和《增加试验研究费用税额扣除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科技的进步。

2、建立起以市场为依托的科技税收政策机制。政府通过制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向市场发出“信号”;企业根据“信号”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企业规模与效益得到提升,导致企业实现税收增加,进而回报社会,从而形成“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内在机制。

3、科技税收优惠导向十分明确。科技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国家产业计划中急需发展的产业,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国家急需发展的部门和领域,从而达到既促进产业、部门的结构优化,又提高了税收优惠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科技税收优惠导向偏重于对基础研究的优惠,注重对企业的事前调节,把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优惠与对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优惠结合起来,做到和谐统一。

4、科技税收优惠操作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通常把间接优惠形式和直接优惠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既包括定期减免所得税、采用低税率等传统优惠形式,也包括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亏损结转和提取科研开发准备金等多种间接优惠方多,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税收优惠税制。如美国对试验研究用机械设备,折旧年限缩短为3年,产业用设备折旧年限减为5年;法国制定了技术开发投资税收优惠,规定凡工商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用比上一年增加的,均可申请按增加额的50%抵免所得税税金;韩国实行“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有关行业的企业可按收入总额的3%-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

查看全文

科技强区调研报告

**年以来,**区通过大力实施“双高”工程和“双优”战略,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中心,全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主要成绩与社会效益:

(一)全社会科技进步显著,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和全省市前列。据全省科技进步权威统计:**年**区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双双跃居全省第二,**年科技进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又从36位跃居到第9位。**区列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技局荣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同时荣获了全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先进集体、全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年,**区又列入第一批省科技强区。

(二)高新产业总量激增,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均保持在5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年末,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销售和利税分别为324.2亿元、316.5亿元和47.8亿元,其中产值与**年相比增幅达到188%,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比**年相比增长了256%。

(三)科技带动作用凸现,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可喜步伐。**年底,**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现了“双超”,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百亿,产业利润超服装业,迈出了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年,**区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1%,而**年上半年**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已达到19.5%,提高了5.4个百分点。在**年到**年新增的全区工业生产总值600亿元中,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了近200亿元,占全部新增工业生产总值的33.3%。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其产品产值占全区同类工业企业产业的比重由**年时的30.7%上升到了39.8%,提升了9.1个百分点,新增总量中占到了45%左右。

(四)优势产业强势发展,高新技术规模化发展特色明显。目前,**区的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两个优势行业一直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产值规模约占全区高新技术产值的80%左右,并拥有“新型计量仪表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共实现产值15.9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0%。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尽管目前产值不大,但增长势头良好,涌现了食用激素、TBA检测试剂盒等一大批支柱性产品,有望进一步改善**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查看全文

民营科技调研报告

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企业中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近年来,新浦区民营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14人组成调研组,围绕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

一、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基本概况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根据区科技局提供资料,我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民营科技型企业21家,科技研究工程中心4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个,省星火龙头企业5个。

(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民营科技企业十分重视围绕市场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太阳雨二期扩建、研磨厂技改项目、宜尔杉二期扩建、博爱木业三期扩建等技改扩建项目,完成技改扩建投资过亿元。全区有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太阳雨、研磨厂、沈大型材厂),今年太阳雨公司技术中心被确认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专利203件,专利授予量142件。研制新产品、新上项目31个,其中市研磨厂碳化硅系列微粉产品开发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该厂被省科技厅确认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新浦有机化工厂的啤酒瓶美容系列产品、晶瑞石英工业开发研究院等新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星火计划。

(三)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快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民营科技企业机制日趋灵活,管理层次少,决策效率高。有的企业已逐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注重资本经营和资本重组,走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结合的道路。组织形式也趋于规范,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如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热水器已获国家名牌,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强,其产品已远销欧洲。

(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民营科技企业各类从业人员达1.3万人,其中技术人员198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5.2%。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科技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但吸纳了本地的大学生,而且还大量从外地引进人才,高薪聘请人才。此外,还为城镇待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仅工业项目全年预计完成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完成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税总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37%。预计2007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研磨厂近几年来快速发展,预计2007年产值将接近2亿元。

查看全文

科技宣传及科技统计调研报告

建议一、建立*科技工作短信平台

具体做法:

充分利用*区科技局的网站,效仿*市科技信息网的“协同办公一点通”,汇总区内119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区内各大科研院所联系人及其手机号码,许多简单的工作便可直接通过短信平台通知到各个企业和科研院校而无需重复拨打电话。

必要性:

1、有效的节约时间,节约人力(拿年底统计举例)

20*年区内参加年底统计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119家,国家火炬计划12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6项。所有企业及科研院所都需要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前来领取表格。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假设所有项目共有170个单位,且每个单位都只需拨打一次电话便可联系到相关人员,按一个单位四分钟计算,则需要680分钟即10小时零8分钟,理论上需要两个工作日。当然,实际数远超过理论数。

查看全文

培育科技型企业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进一步延续,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更趋紧张,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更加突出,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无疑是破解这些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召开座谈会,本文深刻分析了**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对策措施。

一、**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些年来,**市十分重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科技型企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苗子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再加上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科技型企业和各县(市、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苗子企业),全市约有科技型企业800多家。2001~**年,全市科技型企业(样本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3.13%、27.05%、23.79%,比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高出8.98、12.66、10.85个百分点。

(二)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查看全文

科技人才调研报告

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要“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站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我国科技界和科研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这一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影响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对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与纳米科技、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等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并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最快,它的发展进步催生出新的产业门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处在最前沿,它的发展进步将极大地促进医学、生物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其中,工业生物制造可能成为核心产业,并带动食品、化学工业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和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最为尖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包括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技术材料、高性能陶瓷、生物材料等在内的各种新材料大有前途,它的发展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环保科技更受重视,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将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国要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并争取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已经将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作为战略任务,并采取了实质性措施。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大力培养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还十分重视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抢人才、挖人才,形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人才争夺战。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虽然我国的人才总体规模已达6000多万,但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化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当前,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奖励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以及设备资源共享机制等,为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与和谐宽松、合作互助、共同学习、相互激励的科研氛围,为广大科技人才发挥才能、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力量,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人才建设,以人才建设推动重点科技领域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一批影响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查看全文

科技局产业调研报告

一、我国综合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使我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一大批重要成果涌现出来,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银行的《知识评价矩阵和记分卡》、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等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进行了评价。对这些报告进行综合研究后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当然,由于这些报告指标考虑的视角各不相同,具体指标体系也时有变化,对其结论也要作全面分析。为此,我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以及人才状况等几个方面与国外进行一些比较,对中国整体国际科技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数量方面增长很快。从我国科学论文在国际三大权威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文献索引(EI)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所占总数的世界排序来看,九十年代前五年一直在15名左右徘徊,之后稳步上升,到20*年已跃居第6名。从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来看,20*年分别达到16万余件和近10万件,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263%和364%。近些年来,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如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成功、13.1万亿次并行机研制成功,TD-SCDMA被确立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等。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在当今国际许多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中国近年来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论文产出比较,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重仍然较小。从占世界SCI论文数量的比例上看,美国基本稳定在30%左右,英国、日本也都在8%左右,而中国仅占3%左右。更重要的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英德日等国相比距离较大,只与我国台湾和韩国接近。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不同领域分析各国科学论文的影响力,得出的结论类似。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走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所共同存在问题,即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在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矛盾。

技术知识生产的最重要指标是专利数目及其类型。专利是由各个国家自主授予的,很难进行全世界范围的比较。但我们可以从中国国内和美国国内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专利战略的实施,我国国内专利申请量从*年起大幅增加,20*年比1999年增长51%,从1999年的近11万件猛增到20*年的16万余件,在高技术领域内国内机构和个人发明专利的申请尤其活跃。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发明专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中国实施专利法以来,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在目前近5万件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外公司占了60%。20*年,外国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总数的52.5%和66.9%。特别是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