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效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21:08: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成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成效

栏目对农村科技传播的成效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强化新时期乡村科普宣传需求,福建省科协开办《乡约科普》栏目,截至目前已制播250多期,受到农民朋友喜爱。《乡约科普》栏目配合农时农事,适应农民作息,知识信息量大,更替周期适宜,内容深入浅出,画面形象生动,便于学习应用。该文分析了《乡约科普》栏目的组织实施与收视成效,探讨福建省在乡村远程培训与科普宣传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办好《乡约科普》栏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约科普》;实施成效;科技传播;对策

一、开办《乡约科普》电视栏目的必要性

根据“乡约科普,提升科学素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栏目定位,在栏目框架设计与组织实施计划中,主办单位一方面围绕福建乡村十大千亿特色产业,邀请专家或做客演播厅,或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知识传播与农技培训;另一方面因时因势因需制播防疫抗疫、乡村文化、医疗卫生健康、气象灾害防御、农业金融信贷、美丽乡村建设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科普,力求以科技服务与知识传播的方式引导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以保障服务与科普宣传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让科学知识渗入百姓生活,让更多农民了解政策导向,让科普教育丰富农家生活。

(一)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海资源丰富,但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加之受季风气候及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林、牧、渔多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之局部地区依旧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从科学普及入手,《乡约科普》作为“科普之窗”媒介平台之一,可以很好宣传推广福建省农作物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模式、新型栽培技术,从而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高质量现代化建设。

查看全文

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效及发展研究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著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科技平台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平台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力度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黄华平王家保陈卫军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强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查看全文

科技保障人口健康及公共安全成效研究

科技保障人口与健康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针对本省的实际情况,以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为基础,完成具有较强扩展性和地方特性的贵州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体系架构建设。医药卫生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取得较多成果,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在人口与健康、医药卫生及优生优育领域取得较多科技成果。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地方病开展病因、诊断、防治技术的难题攻关。在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医学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掌握脑梗死与ABCA1基因SNP的关联性,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使ABCA1基因SNPs成为脑梗死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的新型遗传学指标;通过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键途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提出可阻断的环节,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筛选出供活体研究使用的信号通路中药阻断剂,并确定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组方或单味药物供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建立了心肌缺血模型和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首次对荭草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10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建立了HIV基因突变检测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学并通过国家能力验证,取得“优秀”成绩。临床治疗方面,首创了采用乌司他丁治疗AHF的新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ALHF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和有效的药物;采用胃泌素、EGFR受体阻断剂或COX-2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大肠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生长,联合应用胃泌素或EGFR受体阻断剂加COX-2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为临床上提高大肠腺瘤的药物治疗疗效和预防癌变提供了新的依据。在地方病防控技术方面,已在平坝、开阳等18个乡镇建立有效的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及腹泻病监测系统,并建立政府和多部们参与、沟通和协调机制;初步建立贵州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筛查协作组,填补贵州省PID筛查和基因诊断的空白;首次从分子免疫学角度较全面探讨燃煤砷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并提出砷致机体免疫损伤的机制,为开发针对性防治砷中毒的新方法和新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砷中毒大鼠脑及肾脏的超微结构改变,为砷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防治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在地方性氟中毒研究方面,首次提出了氟中毒骨骼损伤中有Runx2、骨桥蛋白、OPG/RANKL/RANK系统、PURA等基因及其蛋白质的参与,为氟中毒发病机制增加了新的实验依据,并应用中药对氟中毒骨骼损伤的治疗取得了初步的结果。开展贵州省慢性肾脏病(CKD)、妇女乳腺癌、α-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依据。人口健康与计生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项目,直接投入省级科技经费100万元。累计帮扶计生户超过4600户,通过技术培训,使帮扶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普遍增产、增收,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计划生育帮扶户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的农户自觉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当地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出生缺陷干预重大专项的开展在“十五”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出生缺陷干预的能力和水平,将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贵州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规范和深化了全省出生干预工作。

科技支撑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及灾害监测能力不断提升。通过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和服务体系,贵州省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部分技术已经达到我国领先水平,其中,基于FY-2C卫星数据的对流云(积雨云)识别系统填补了我国卫星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方面应用的空白。3.2在煤矿安全领域:结合西南(贵州)煤层赋存特点,对地面打钻抽采煤矿瓦斯技术及贵州现有煤矿抽采瓦斯技术、贵州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安全开采关键技术、高瓦斯突出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地面抽采采空区瓦斯的设计方案与论证,并已在老屋基、中岭矿开展现场考察。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强集成攻关、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贵州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初步解决了煤炭生产安全中的关键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贵州省食品安全检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贵州省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水平及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成了针对贵州省流通领域主要食品类安全指标的检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评估模型,打破传统食品流通领域中通过“检验”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方式,实现风险规避或采取减低危害影响的措施;分析了解贵州省毒蕈食物中毒主要原因和发生规律,开展毒蕈食物中毒基础知识宣传培训和健康干预,增强了社会各界卫生安全意识,使毒蕈食物中毒得到有效预防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出台《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为全面落实和贯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做好贵州应对气候变化地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建立贵州气候应用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贵州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着积极作用。4结语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科技发展成效的体现,更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宗旨。在总结现有成绩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在服务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发展技术难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本文作者:潘玲工作单位: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查看全文

热带农业科技成效及发展研究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著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黄华平王家保陈卫军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强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成效产业化阻碍以及决策

一、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

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些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信息形式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业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成效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对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科学评价的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农业信息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内涵,列举了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由于在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理论分析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有待补充大量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科学途径与理论支持。

论文关键词: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农业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摘要: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业已成为“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借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综合选取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等四方面指标,重点对广西2012年以来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人才集聚、科技提升、产业链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数字经济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工业强桂;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黄群慧,2017;张林、温涛,2020),是国家兴盛发达的重要支柱,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近年来,针对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风险积聚”等问题,接连作出了“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创新驱动、科技支撑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18年5月,广西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研究制定振兴实体、工业强桂的战略思路和施策重点。7月,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用以指导改革发展实践。2021年以来,广西在工业强桂、创新驱动等方面持续发力,连续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推动广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广西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纲领文件,目的在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加速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走具有广西特色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1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测度逻辑与对比分析

目前,学术界针对创新效率、政策成效等的测度方法主要有DEA方法、超效率DEA方法(任世鑫、谢志祥等,2017)、SBM方法、超效率SBM方法(袁晓玲、王军等,2020)、非参数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许桂华、彭俊华等,2017)等,这些模型和方法各有侧重,特点不同,但从实证应用经验来看,各类测算方法由于投入、产出指标选择的不同、模型函数设定的不同、拟合方法的不同、数据获得性差异等原因,所得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甚至自相矛盾,这一点常常受到学者质疑。为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借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来对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分析,因为从理论上说,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越强,那么其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就越大。从1999年至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已经连续21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这套指数和评价体系目前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已成为公认的较为权威的区域创新能力测度分析依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构建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一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和138个四级指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20),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本文紧紧围绕自身的研究主题和方向,选取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等四个指标以及其各自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相对位序变化,重点对广西2012年以来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如表1、表2所示)。如表1所示,2020年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21.54,与2012年(22.67)相比下降4.98%,这一点在广西与全国和西部省份的对比中也得到了印证,202年广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3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7位,这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和2019年相比,2020年广西被宁夏(21.83)和青海(21.95)两省超越。排名在广西之前的西部省区还有陕西(30.22)、重庆(29.38)、四川(28.5)、贵州(24.23)此外,云南比广西排名稍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20.92。创新绩效方面,2020年广西综合效用值为36.11,同样低于2012年的33.46,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变,都是第18位,但在西部地区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位下降到了第5位,落后于重庆(44.37)、陕西(44.15)四川(42.7)、贵州(37.03)四省区,云南(33.46)紧随广西其后,排名西部第6位。企业创新方面(如表2所示),2020年广西效用值为17.32,比2012年(22.69)下降23.67%,在全国的排名也从第22位下降到了第2位,相应地,广西企业创新能力在西部12省区的排名也从2012年的第5位下降到第8位,这表明,2012年以来广西企业在应用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工艺,以及制造新产品等方面的能力略有下降,目前已被云南(20.16)、贵州(21.11)、宁夏(25.62)、青海(21.05)四个省区超越(内蒙古由2012年的西部第1下降到了2020年的西部第10位),重庆、四川排在西部前两位创新环境方面,2020年广西效用值为20.38,同样低于2012年的21.64,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6位下降到第2位,在西部地区的排名也由第5位下降到第8位,落后于陕西、四川、重庆、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仅高于贵州甘肃等其他省市综上,2012年以来广西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水平和区域创新环境等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出现了小幅下降,表明多年来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这一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从基础数据看,多年来,广西在研发投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创新培育,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表3所示)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效率并未随之增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影响广西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还存在很多堵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显、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集聚和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营商环境有待改进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思想认识层面,主要表现在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够强烈,“等靠要”等思想仍较为严重。结合广西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本文借鉴黄群慧(2017)、张林、温涛(2020)等学者的测度方法和思路,从各省GDP中剔除房地产业增加值和金融业增加值,计算得到2012-2020年全国各省区实体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平减处理,并以2012年为基期)。我们发现(如表4所示),从实体经济绝对规模上看,广西与重庆总体相当,但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却存在很大差别,重庆无论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都始终排在西部前三的位置,而广西仅排名第7、第5、第8和第8,说明广西实体经济具有较强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特征,创新驱动力度不足。此外,四川、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实体经济规模总量都远远领先广西,而云南、贵州与广西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来看,贵州目前已领先于广西和云南,基本排在西部第4、第5的位置,但创新环境排在西部第10位,说明贵州目前的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主要依靠政府驱动,其市场和企业驱动力相比其他省区稍差。广西与云南目前在创新实力和创新效率方面基本旗鼓相当,各有侧重。四川、陕西两省不仅实体经济的总量远高于广西,而且其创新驱动的效率也领先广西很大一段距离,内蒙古实体经济规模排名西部前三位,但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排在西部第10左右,说明内蒙古的实体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要素驱动,未来转型压力较大。现有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里,目前,内蒙古与广西的实体经济规模排名前两位,领先其他自治区较多,科技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效率方面,宁夏近年来表现突出,在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方面已超过广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其他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紧随其后。

2结果讨论与政策启示

查看全文

大数据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成效与发展

[摘要]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产业变革是科技期刊转型升级和实现知识服务功能的关键。文章从平台搭建、技术手段、知识服务产品三个方面总结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分析科技期刊在科技、社会、人文环境下的发展机遇,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实践成效;发展趋势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其作为一切信息、资讯、资料的基础,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技术相结合,使不同学科和领域在整理、获取、储存、传递、分析和共享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推动了科技期刊进入信息资源兼具海量性与即时性、功能实现兼具智能性与互动性、服务范畴兼具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智媒出版阶段[1]。为此,学者们就科技期刊大数据的应用意义[2-4]、应用需求[5]、应用模式[6-7]以及实现路径[8]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大数据可以更快地挖掘科研工作者的前沿研究价值,通过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广泛的协作物理空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9],也指出大数据应用还存在有效数据获取、元数据分析模式建立、平台数据对接、版权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实施难点[10],但大数据的发展应用无疑有助于推进科技期刊核心资源建设,加速出版流程再造[2,9],从而实现出版业由内容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11],使知识资源的数量和形式更加丰富,处理复杂程度更高,知识服务形式更个性化,知识服务盈利模式更有效[6]。近年来,知识服务已成为科技期刊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海量学术资源环境下广大期刊用户的切实需要。因此,文章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未来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

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知识服务的理念发展超前于知识服务实践进程的困局[12],但知识服务发展将向“信息—知识—智能”迈进,知识服务只有通过“数据+算法”,才能实现作者、内容、读者三方的高效匹配,这已然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自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全国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以来,国内科技期刊积极整合资源技术,在平台、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部署,并在试点示范、技术支持、科研支撑、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13]。

(一)平台搭建

查看全文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与成效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也越来越受重视。该文以剑川县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与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联动、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设措施。目前剑川县已建成马铃薯种薯、杂交包谷制种、高原水稻制种三个种业基地以及8个乡镇农科站,强化选育、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提高了剑川县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体系;建设成效

为确保《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7]85号),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08]51号)能够全面落实,需各地领导做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剑川县相关领导人结合全县实际情况,严格遵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设科学、有效地剑川县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目标。

一、剑川县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剑川县财政已经明确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逐年加大对本县农业发展的投入,但是对剑川县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实际情况研究发现,相关推广机构的经费还是不充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需求。

查看全文

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根据《州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精神,我县扎实有效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单汇报。

一、领导重视,扎实开展练兵活动

我县领导十分重视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成立县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在县人口计生局科技股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练兵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为抓好练兵活动,制定《县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对练兵活动的工作原则、目标要求、活动内容、工作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二、措施得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际成效,我县采取得力措施:一是明确工作原则。实行全员参与、立足本职岗位、因人制宜和讲求实效原则,要求参加活动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不搞花架子,有实际成效。二是明确科技大练兵活动内容,要求参加活动者在掌握活动全部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计划生育手术操作技能、查环查孕及B超操作、基础检验操作规范和服务机构管理及依法执业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计划生育科技知识,为做好计划生育科技工作打下坚实牢固基础。三是做到个人自学和组织培训、进修紧密结合,提高练兵活动的成效。个人自学要有学习和训练笔记,要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己的整体理论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