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8:46: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客观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客观性

客观性涵义的探析论文

历史上的客观性(objectivity)涵义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古希腊人没有在知识与价值、科学与哲学、客观的与主观的之间做出区分。对柏拉图来说,“客观”实在是借助“善”的理念或形式刻画的。实在是统一的、图式化的、秩序化的整体,“最实在的”也就是最抽象的和最不能被日常经验接受的。在每一事物被秩序化为统一的图像之前,事物的“客观”陈述是不完全的。“客观性”概念似乎已经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见解中;它意味着,关于结果的“为什么”问题没有一个是通过卷入回答它们的过程来回答的。巴姆在揭示亚里士多德关于客观性的一种涵义时说:

客观性意味着:科学家追求的知识的根据和来源不是主体,而是客体。只要客体拒绝显示其本性,科学家就必须进行推测从而做出发明。但是,愿意坚持客观性即是在任何时候都愿意接受更多的、显示被研究客体或问题的本性的资料,因为理解(科学研究的目的)仅仅在这一限度内达到:某种与客体本性有关的东西被从客体中揭示出来。尽管在当代科学家看来,亚里士多德将认识事物解释为“赋予形式”(in-form-ation)——以某种方式赋予事物以与人心中的形式同样的形式——是太天真了,然而它却体现着这样一种关于客观性的思想:对客体的理解源于客体。

达斯顿比较详尽地考察了客观性概念的演变史。他表明,“客观的”和“主观的”对经院哲学而言是朴素的,它们意指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东西。“客观的”主要是附属于思想的对象,而不是附属于外部世界的对象。这些术语在中世纪后期关于共相的讨论中具有本体论的而非认识论的意思,带有强烈的奥古斯丁的余味:真正实在的客体是上帝心智中的观念。经院哲学的客观性意义的痕迹能够在笛卡儿身上找到,他就各种观念包含的“客观实在”的程度写作;实际上,在18世纪许多原始资料中,至少在用英语和德语的写作中,都有这样的痕迹。18世纪在法语中,objectif和长期与positif在近似相同的语义范围竞争源名称的微观领域的那部分,并带有次级定义即本体论的定义,以指明“固有的(与“形式的”或实际的相对)实在的程度”。所有这些中世纪和近代的用法从属于objectivity一词和它的各种同源词,这些并非必然地与下述实践和观念重合:我们现在认为它们是我们的的一部分(或至少与之同类)。例如,在这个时期由法学家发展的公正性(impartiality)和祛利性(disinteresteness),就明显地捕获了在我们意义上的客观性的一些内涵,尽管这些词还没有与objectivity一词结合在一起。这些法律概念中的一些东西与证言评价的法律程序一起,被输入到近代早期的自然哲学。18和19世纪之交的某些时期,objectivity一词吸收了与外部物理客体的哲学联系一致的公正性的法律意义,它没有丧失它的比较古老的本体论的边缘部分。正是这种缓慢的添加生长和吸收过程,可以说明客观性概念的分层结构,何时和如何变得可以在相同的语言顶盖下容纳这样全异的意义和联系。客观性的历史就这样在词和事物之间前后穿梭:没有物的词的历史要冒退化为词源学的风险,没有词的物的历史要冒年代误植的风险。

18世稍后和19世纪初的哲学文本,有助于阐明objectivity的本体论涵义,该词在这个时期为哲学家和神学家专有。在1744年,贝克莱主教在没有悖论或赘言的情况下,还能够乞灵于该词的经院哲学意义:“自然现象仅仅是自然的外观。因此,它们是我们看到和察觉它们的那样:它们的实在的和客观的本性因而是相同的。”在这里,objective意指被觉察到的东西,在原则上可与“实在的”区别开来。但是克鲁修斯(C.A.Crusius)在1747年表达了接近近代涵义的转向,尽管保留了古老的、神学的泛音:“人们把真理分为客观的和形而上学的,这无非是客体本身的实在或可能性。……人们把真理分为主观的和逻辑主义的,这是实际存在的心智中的真理。……一切客观真理从而在神的心智中都是客观真理。”在这里,有我们的客观的/主观的区分的在版本之外/之内可辨认的变种,至少在道德心智被涉及的地方如此。

这些引文是或多或少随意采用的。在这个时期,学者目睹了objectivity一词的相当固定的意义。正是康德,挪用旧经院哲学中的objectiv作为专门术语,赋予它以新的生活气息,用做哲学的关键概念,尽管还是一个与我们自己的概念在意义上有差别的概念。康德的“客观的可靠性”并不依附外部客体,而宁可说依附作为经验先决条件的关系范畴(例如时间、空间和因果性)。就我们的意图而言,与较少慎重思考的追随者对它的采纳和适应相比,康德自己对该词的使用没有那么重要。例如,英国诗人柯尔律治似乎在1817年把该词重新引入英国哲学使用,正是他对康德的创造性的误解,使客观的和主观的对立结晶成型。

仅仅客观的一切之总和,我们今后将称其为自然,从而把该词限制在它的被动的和物质的意义上,这构成了所有现象,凭借现象它的存在变得使我们所知。另一方面,是主观的一切之总和,我们可以用自我或理智的名称理解。这两个概念处于必然的反题。理智被构想为专门描述的,自然被构想为专门被描述的;一个是有意识的,另一个无意识。

查看全文

科学客观性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是基于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对传统的科学观做出评判,主要分析了传统科学观中关于科学是客观的、公正的、价值中立的这一观点的认识,指出科学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价值中立的科学,科学应该是具有社会情境性的,科学是负载性别的。

[关键词]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

在传统的科学观中,科学总是被视为是客观的、公正的、价值中立的,逻辑实证主义是这一理论的代表,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观点,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大部分时期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标准的公认观点,直到50、60年代历史主义兴起后才遭到根本性的挑战。汉森是历史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观察负载理论”的提出主要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来说的,历来许多科学家论述科学理论体系时,往往强调它的感觉基础,即认为科学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包括观察与实验﹚然后从中概括出感念,概念组成科学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而得出理论以至于原理,提出感觉先于理论,后来逻辑实证主义更提出,观察是绝对“中性的”,观察语言是最“公正”、“客观”因而是最“可靠”任何理论语言都必须能还原为观察语言,这才是可靠的理论;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空谈,一律取消!于是他们提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可以绝对分开的基本观点,并由此推演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系列观点,逻辑经验主义把科学语言区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即对理论语言保持中立;而理论语言则依赖观察语言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获得意义,波普尔虽然强调理论先于观察,但对他而言,观察仍然是中性的,汉森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并用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与之分庭抗礼,因此,汉森提出所谓纯粹的观察和中立的描述语言是不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既然纯粹的中立的观察是不存在的,那么纯粹中立的科学也是不存在的,科学研究的进程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个性特征和世界观,而且渗透了科学共同体的文化传统与背景信念。因此科学追求的客观性目标是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而不是关于实在的“镜式反映”(mirroring)。没有不被污染的观察,使女性主义坚信,科学具有一定的性别负载,而所谓的客观事实只是受不同观念影响的各主体进行选择创造的结果。

逻辑实证主义所谓的科学的客观性是父权制下的带有男权色彩的客观性,女性主义认为,科学并非性别中性或是性别无涉,而是代表着一种男性形象。女性主义者凯勒在考察历史上关于科学和知识的种种描述时发现,在“科学的”与“男性的”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对等关系,一种不言自明的等式关系,科学的男性形象早在培根时设立了,在培根关于“新哲学”的讨论中充满了男性科学家与女性化自然之间性的结合的比喻,是培根首先将科学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确立了科学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的目的,并通过性隐喻的表达方式将它与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征服相对应。在女性主义看来,培根著作中的性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构成了培根机械哲学的本质,近代科学的诞生即建立在这种哲学基础上,即以理性的男性形象对被描述为女性的自然激情的征服为特征。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部分知者与所知、心智与自然,科学就是规定这两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促成两者的结合而获得知识。这种结合是通过理性而非情感、观察而非瞬间的感悟来达成的。

查看全文

探讨动漫暴力美学客观性赏析

[摘要]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文章通过对动漫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形成与存在的缘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揭示了动漫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实质,以及如何客观地去对待暴力美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暴力;电影;动漫;社会道德

《STEAMBOY(蒸气男孩)》,《CowboyBebop》,《DN》,《罪恶之城》等这几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只要其单纯可爱的动画角色被加入暴力成分的动漫作品或是被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就令现代青年人趋之若鹜,就连一些新推出的网络游戏产品,也争先恐后以“暴力美学”作为卖点。动漫、暴力成为这些新媒介虏获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原因。

一、何谓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Violenceesthetics)是指发掘、夸饰强力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暴力美学包括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的暴力美学。

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包括对力量的追求,人的力量可以作为审美对象被纳入到艺术中。但如果将这种追求夸大到不合适的地步,对强力百般推崇,就会产生通常意义的暴力作品。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例如,有时人的力量可以通过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展示出来,在其展示过程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划分是清楚的,给人比较纯粹的美学上的感受。

查看全文

谈新闻播音的艺术性和客观性

[摘要]在信息传播日渐便捷化的当下,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信息接收方式。面对海量信息,新闻播音怎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难点。基于此,本文试图就新闻播音的艺术性和客观性展开探讨,并提出新时期新闻播音主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闻播音;艺术性;客观性伴

随相关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受众的视听体验也变得日渐直接和深入。正是受到声画影响,受众在收听收看新闻时注意焦点容易分散,从而会一定程度影响新闻播音目的的实现。所以,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内容的时候,在坚持播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怎样使播音内容变得更具有艺术性,以达到聚集受众视听焦点的目的。

新闻播音的艺术性与客观性

1.新闻播音的艺术性

经过新闻播音主持前辈们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我国新闻播音逐渐形成了带有中国气派的播音特点和风格,比如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庄重性、规范性、鼓动性等,无不见证了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以及新闻播音主持前辈们对新闻播音的自我思考和理解。尤其是中国播音学的诞生以及中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建立,无疑标志着新闻播音艺术性的成熟,我国新闻播音自此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教学体系。新闻播音的艺术性主要是体现在语言、声音以及创新方面。那么怎样确保新闻播音的艺术性呢?首先,新闻播音的内容应当是近期或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其次,在播报新闻稿件的时候,应当密切注意语句之间的逻辑性、层次性,传达信息时做到气息饱满、吐字清晰、重点明确、言简意赅,使得受众听起来清晰、流畅和自然。新闻播音要不断创新,和鲜活灵动的时代特色相结合,不断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查看全文

科学客观性的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详尽地论述了科学客观性的十大特点:科学客观性涵义和标准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及其确立是一个过程;科学客观性即是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间性;科学客观性缺乏质,而仅仅是关系的客观性;科学客观性表现为理论的数学形式的不变性或不变量;科学客观性与严格性或精确性的关系是双重的;科学客观性由科学的方法、规范、体制保证,而不是由道德诚实保证;科学客观性包含社会文化因素,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和现象;科学客观性是交互的、开放的和变化的;科学客观性不可避免地包含主观性。

关键词:科学客观性科学客观性特点和功能

科学客观性有诸多特点。首当其冲的是,科学客观性的涵义和标准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的三大内涵,即科学的对象、方法和评价的客观性,或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客观性,都包含丰富的内容。检验和评价科学客观性的标准,即实证、理性、臻美的审视和批判,也意蕴隽永。诚如陶伯所说,科学事业承诺一种类型的证实,这在其他知识领域找不到(通常达不到)。不管依赖于这一要求多么明显地成功,空时作为在科学语境中理解的客观性却依赖于依然有争议的复杂的哲学基础。这是一个高度繁杂的论题,不过在它的最简单的形式中,论据涉及对于成功的预言和证实标准如何选择。实证论者会为常规标准和方法提供理由;一些社会结构主义者则坚持,意见一致的动力学不仅是操作的,在某些例子中也是决定的。对于科学的“成熟性”的标志预言、预言与其围绕的理论的真正关系、判断理论为真的逻辑工具、断定科学方法有效和说明科学预言成功的见解,都是颇多歧见的麻烦问题。

科学客观性的涵义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标准也是如此,当然讨论后者有时也不免涉及到涵义方面。福尔迈详细地罗列了科学客观性的必要标准,并认为至多在它们联结起来时才是充分的:

(1)主体间的可理解性:科学不是私人事务,至关重要的科学陈述必须相互传达,因而必须用某种普遍语言来表达。(2)不依赖于参照系:不仅观察者个人无关紧要,而且他的立场、他的意识状态、他的“角度”也是如此。(3)主体间的可验证性:无论是谁,都能够检验陈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而确信陈述的正确性。(4)不依赖于方法:某个陈述的正确性,不允许依赖于人们用以验证陈述的方法。按照这个标准,“电子是一种粒子”的论断就不是客观的(因此在科学上也是错误的)。(5)非约定性:某个陈述的正确性,也不允许建立在某种随意行动(如某种决议、某种约定)的基础上。

隆季诺详尽地列举了估价科学共同体的客观性的标准。他说,科学共同体在满足四个必要的标准上是客观的:必须存在对证据、方法以及假定和推理的公认的批判手段,必须存在批判能够援引的共同具有的标准,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体必须对这样的批判做出响应,理智权威必须在具有资格的实践者中间平等地分享。

查看全文

非客观性对司法公正的意义

一、法的非客观性理论

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理论对法律本身客观性确信无疑,因为马克思说过“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①古人也说过“法无定法,则无法”。如今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执法办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其他非客观因素不容存在,办案必须办铁案,英美法采用刑事排除合理怀疑原则(beyondreasonabledoubt),民事可能性占优原则(balanceofprobability)都不够客观公正。在中美人权对话上,中国学者直言反驳:如果美国刑法的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意味着证据客观性只有90%,那么美国是否每年存在10%的错案呢?面对近代西方怀疑法学理论的冲击,有学者强调:在寻求变革的今天,把法的确定性作为法治本身的理论研究,进而树立法的权威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②但在西方理论中,法的客观性是个重要争议问题,也称法的确定性、法律唯一正确答案问题。主张法具有客观性的叫法律形式主义,他们主张法律适用如孟德斯鸠描述的自动售货机,扔进去案件,吐出来就是判决。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理论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量子力学的诞生,人们认识到经典物理学中的定律并不能适用于微观世界,确定论、决定论被科学家、哲学家们否定。“当自然科学学界在决心放弃决定论、因果律的希望而接受或然性的同时,人们感到,既然自然科学界尚且如此,那对应付人类最复杂关系的法律来说,就更不可能有确定性了”。20世纪初美国盛行现实主义法学就是以怀疑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弗兰克认为法的确定性就是个“神话”,他从心理学解释人们对法的客观性追求的原因,他认为其中有来自宗教、美学的平衡感和无矛盾感,人类自保的本能等等原因③,他们认为传统法律推理不是人们想象那样大前提(规则)+小前提(事实)=结论(判决)的过程,而是先有模糊结论,再去寻找规则。卡多佐认为制定法或先例对法官来说,只是一种参考资料,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弗兰克更是说,法律不是固定的规则,而是法官的行为,事实则充其量不过是初审法官或陪审官认为发生过的事情。④弗兰克、卡多佐都是资深法官,其中卡多佐被誉为“英语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官之一”⑤,他们对法律非客观性认识完全来源于对工作实践。英国语义分析法学家哈特把法律的不确定性规定为语言问题,他认为构成法律规则的日常语言由“意思中心”和“空缺结构”组成,这一结构特征决定法律规则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法律规范有词语组成,语言空缺结构造成法律规范的不确定性,这部分疑难案件需要法官自由裁量权,因此疑难案件中并不存在一个有实然法决定的唯一正确答案。但新自然法学家德沃金认为法律不仅仅是规则还包括法律原则,在法律原则政策指导下的“整体性”解释,因而可以找到法律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承认“由于法官的个人素质、背景、知识等状况的不同,肉眼凡胎的法官未必都能找到这一正确答案”⑥。美国法经济学家波斯纳讽刺这种观点,他说正确答案这么难以发现还不如没有,法律被界定得越宽,法治就变得越不确定,“法律已失去了其独特性,它首先汇合了道德,然后当承认社会是道德多元时,又溶进了各派的政治,因此,法律也就完蛋了。”⑦美国批判法学则结合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直言法律推理只不过是穿着外衣的政治,“法律推理是政治的”是批判法学的著名口号。他们认为法律推理不确定深刻根源于人类生活个人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基本矛盾中,法官在断案中,有时强调个人自由,有时倾向利他主义,他们的选择完全是主观任意的,这对矛盾是产生法律推理非确定性的根本原因。⑧。西方怀疑主义者是彻底的不确定者,主张法律确定性为0,批判法学家只承认法律制度5-15%的确定性,西方占主流的法学理论家则认为法律制度具有40%-60%的确定性⑨。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出台后,不得不采用大量的司法解释填补漏洞⑩,法律语言局限显而易见;办案的主观因素也客观存在,只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形式存在,比如多年来我们办案强调情理法统一,强调讲政治维稳大局,强调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这些都与西方法不确定性理论有不谋而合的思想基础。

二、法的非客观性对司法公正的现实意义

承认法的非客观性有利于民众正确看待司法的公正性。信息网络时代,法治信息传播速度广度不同从前,一篇标题突出吸引眼球的新闻可以迅速形成舆论风暴,缺乏对法律正确认识的民众容易被哗众取宠的信息误导,舆论监督可以促进执法者办案公开、公正,但缺乏理性的舆论给执法者带来极大干扰,甚至出现执法者过分迎合舆论的“舆论执法”的情况。民众如有正确认识严格执法与政策、经济、效率、语言等多因素密不可分,就能理性判断是否公正执法,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进行树立法治权威,坚定法治信念。承认法的非客观性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办案制度和标准。法官自由裁量权和自由心证曾经被理解为资产阶级法官维护其阶级利益的手段。法官是人,在法律理解取舍,事实甄别,法律推理过程都要运用主观判断,即使遇到法律空白问题“法官也不得拒绝裁判”,因此,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是赋予法官的责任,也是解放法官去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法律不预先设定机械的规则来指示或约束法官,法官针对具体案情,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和自己的理性良心来自由判断证据和认定事实,进而理解适用法律,这才是客观科学的断案过程。西方传统法律理论中自由裁量权、自由心证以及优势证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这些制度原则都值得借鉴学习。承认法的非客观性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错案追究制度。前段时间冤假错案频频曝光,各地都积极建立错案追究制度,但如何认识错案争议也很多。错案的界定和错案追究应当分开进行,错案只能从程序上定义,由上级有权机关确定错案,比如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改判的案子,法院对检察院公诉判决无罪的案子,检察院对公安不起诉案子。需要追究的错案要区分对待,确实是由于法非客观性引起分歧的案件不应该追究责任,要保护有良心有担当的法律工作者,长期以来办案形式主义盛行,很多错案究其原因是执法者缺乏勇气,明哲保身,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负责任地拼“业绩”。呼格、聂树斌案都有这种人推波助澜。相反彭宇案的法官,把自己“良心”心证写在判决书上无论如何是位有担当的法官。承认法的非客观性对判决书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判决书基本模板是事实+法律依据=“以上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作出以下判决”。虽然改革多年,但法官基本套路是定要体现自己完全是依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主观意志方面不该越雷池半步,试问哪一份冤案的判决书会少这几句话呢?其实彭宇案判决书受责难还是说理还不够细致合理。被网络誉为最伟大的判决“惠阳许霆”案,法官在判决时不仅祥述案件事实,还详细叙说了被告家庭环境成长过程,在判决书直接比照了许霆案,甚至直言“我们也不能确认和保证本判决是唯一正确的,我们唯一能保证的是,合议庭三名法官作出的这一细致和认真的判断是基于我们的良知和独立判断,是基于我们对全案事实的整体把握和分析,是基于我们对法律以及法律精神的理解,是基于我们对实现看得见的司法正义的不懈追求,”○11这份判决尊重事实,细致推理又不回避法官主观情感,获得业界广泛赞誉。承认法的非客观性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执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适用过程免不了各种主观因素,所以要正确区分灵活执法与执法不严、自由裁量与恣意枉法的界限,要建立合理监督机制防止执法不公、徇私枉法。主要是深化司法办案制度改革,比如错案追究制度,裁判文书改革,审判改革等。司法制度改革有些根本性问题不能回避,比如从机构内部改革难触动部门既得利益,要形成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就要摒弃各部门利益之争,改革要由外部机构统领,依靠监督和权利制衡来防止执法不公,检察机关反贪部门转隶,就是外部领导下的改革成功事例。那么下一步法院刑事审判制度改革是否可以借鉴国外预审、庭审、定罪、量刑分由不同部门法官把控分散权利相互监督呢?还有中国检察机关分离了职务犯罪侦查权后,是否要着力强化一直徒有其名的审判监督职权呢?外部监督好过内部监督,司法改革不仅要学习国外,自己有特色合理的也要坚持。事实证明,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稳定大局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巨大成就,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治安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科学看待法的非客观性不是否认法律的权威,恰恰相反,承认法的非客观性是社会主义法治成熟的表现,它将进一步促进执法公正、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周亮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查看全文

民族经济利益客观性研究论文

摘要:民族经济利益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主体、历史和现实看,民族经济利益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内容集中地反映在以国家、民族自治地区和民族为基本主体单位的利益结构之中。

关键词:民族经济利益客观性利益层次

法的物质制约性原理表明法律从根本上讲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法的公平与否完全取决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程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格局要求法律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利益,而且要考虑包括民族经济利益在内的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那种忽视群体经济利益,认为只存在国家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个人总是某个群体的成员,个人经济利益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群体经济利益来实现。民族作为人们的共同体,是一种群体,它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一、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

民族经济利益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的总和。民族经济利益的范围和方向的确立,数量、质量的增长和提高一方面受一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该国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传统法学理论普遍忽视了民族经济利益的存在,比如边沁就宣称“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而庞德只承认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利益学说,而在当代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式而成为更多人的共识①.就连我国当前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民族经济利益的一席之地,而处处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涵盖一切。“我国法学理论和立法上通常都将国家的、集体的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并列在一起提出,这常常给我们造成某些错觉”②。只不过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是民族经济利益已经包含到集体利益中去了。其实不然,民族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范畴,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法律范畴,同时它带有人的共同体的生物属性,这一切便构成了它不同于其他任何范畴的特点──民族性。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主体看,民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构成人类社会的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家庭、基层组织、行业、阶级及阶层、民族和国家七大层次……依主体的不同,利益可以划分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地区利益、部门利益、民族利益、阶级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③.由此可见,从主体考察,民族经济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存在,也就是说,作为客体的经济利益与作为主体的民族是不可分割的。

查看全文

科学的客观性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详尽地论述了科学客观性的十大特点:科学客观性涵义和标准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及其确立是一个过程;科学客观性即是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间性;科学客观性缺乏质,而仅仅是关系的客观性;科学客观性表现为理论的数学形式的不变性或不变量;科学客观性与严格性或精确性的关系是双重的;科学客观性由科学的方法、规范、体制保证,而不是由道德诚实保证;科学客观性包含社会文化因素,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和现象;科学客观性是交互的、开放的和变化的;科学客观性不可避免地包含主观性。

关键词:科学客观性科学客观性特点和功能

科学客观性有诸多特点。首当其冲的是,科学客观性的涵义和标准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的三大内涵,即科学的对象、方法和评价的客观性,或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客观性,都包含丰富的内容。检验和评价科学客观性的标准,即实证、理性、臻美的审视和批判,也意蕴隽永。诚如陶伯所说,科学事业承诺一种类型的证实,这在其他知识领域找不到(通常达不到)。不管依赖于这一要求多么明显地成功,空时作为在科学语境中理解的客观性却依赖于依然有争议的复杂的哲学基础。这是一个高度繁杂的论题,不过在它的最简单的形式中,论据涉及对于成功的预言和证实标准如何选择。实证论者会为常规标准和方法提供理由;一些社会结构主义者则坚持,意见一致的动力学不仅是操作的,在某些例子中也是决定的。对于科学的“成熟性”的标志预言、预言与其围绕的理论的真正关系、判断理论为真的逻辑工具、断定科学方法有效和说明科学预言成功的见解,都是颇多歧见的麻烦问题。

科学客观性的涵义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标准也是如此,当然讨论后者有时也不免涉及到涵义方面。福尔迈详细地罗列了科学客观性的必要标准,并认为至多在它们联结起来时才是充分的:

(1)主体间的可理解性:科学不是私人事务,至关重要的科学陈述必须相互传达,因而必须用某种普遍语言来表达。(2)不依赖于参照系:不仅观察者个人无关紧要,而且他的立场、他的意识状态、他的“角度”也是如此。(3)主体间的可验证性:无论是谁,都能够检验陈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而确信陈述的正确性。(4)不依赖于方法:某个陈述的正确性,不允许依赖于人们用以验证陈述的方法。按照这个标准,“电子是一种粒子”的论断就不是客观的(因此在科学上也是错误的)。(5)非约定性:某个陈述的正确性,也不允许建立在某种随意行动(如某种决议、某种约定)的基础上。

隆季诺详尽地列举了估价科学共同体的客观性的标准。他说,科学共同体在满足四个必要的标准上是客观的:必须存在对证据、方法以及假定和推理的公认的批判手段,必须存在批判能够援引的共同具有的标准,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体必须对这样的批判做出响应,理智权威必须在具有资格的实践者中间平等地分享。

查看全文

新闻政治客观性管理论文

“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理论中极其重要而又基础的命题之一,多少年来为国内外新闻学者所瞩目,它的发展与演变无形中影响着与构建着我们的观念。然而直到今天,我们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却始终未见得有多么深刻,我们常常囿于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思维定势,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也逡巡在“新闻是否客观”、“新闻能否客观”等狭窄的命题之中。加拿大学者哈克特(R.Hackett)与中国学者赵月枝合著的《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SustainingDemocracy?JournalismandthePoliticsofObjectivity)一书(以下简称《维系民主》),相当程度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因而有必要谈谈这本书。

1998年,该书在加拿大出版,郭镇之当年发表的论文《“客观新闻学”》9次引证该书的观点。我也在当年得到作者送的英文原版书,随即将书中“不死的上帝”(现在看,应该翻译为“不死之神”,因为原文god没有大写)这个关于新闻客观性的比喻用到了教学上。该书带有明显的批判学派色彩,可以说是一本以新闻客观性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北美传媒境况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书中所使用的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无疑使翻译过程变得十分艰苦,两位出色的译者在翻译了两遍之后才得以定稿。经过译者长时间的研读与润色,该书的中译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

现在的译作距原作付梓已七年有余,如同中文版序言所说,“书中某些具体细节已成为历史”,但其“所揭示的新闻客观性的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过去几年中变得更明显了”。经过了时间的磨砺,书中的观点依然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也正是我们有必要重温此书的原因。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久远的命题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禁止在报道中直接、公开地采取带有撰稿人主观倾向的立场。1对新闻客观性的论述可以追溯到1702年英国出版的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TheDailyCourant),其创办者马利特(E.Mallet)曾说:“报纸的义务在于将事实叙述出来,结论应由读者来做。”2然而,这家报纸不久变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家政党的机关日报,客观的办报宗旨不复存在。显然,在政党报刊时期的高涨期,保持一家报纸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很困难的。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业的一种普遍理念,发生在此后一个多世纪,即19世纪中叶新闻业从政党报刊时期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最近一个半世纪,新闻报道在体裁、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闻客观性的理念也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其中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的攻击最多。但西方的新闻专业标准——客观性、平衡性,在媒介组织中却始终是显而易见的。3丹尼斯(E.E.Dennis)和梅里尔(J.C.Merrill)谈到美国时写道:“如果说美国的新闻实践中有一条最重要的信条的话,那就是客观性的原则。”4

《维系民主》以此为出发点,从对欧美现代新闻史的理性梳理开篇。该书第一章清晰地论述了新闻客观性的起源,指出:“只有通过考察19世纪新闻出版广阔的意识形态背景以及商业报纸、激进工人阶级报刊的关系,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当代新闻客观性理念”。(2页)在作者看来,新闻客观性的起源与劳工报刊、通俗商业报纸的兴起紧密挂钩。通俗商业报纸预示了现代新闻客观性体制的形成——报纸必须独立于党派争斗之外;劳工报刊则“采纳了启蒙时代民主话语以及它的普遍化语言,这一普遍化的观点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新闻客观性的原初形式”。(8页)

该书第二章在论述新闻客观性如何发端之后,继续详细地论述新闻客观性理念的演变。譬如,摄影和照相制板技术的发明增强了以未经润饰的事实作为正确判断的认识基础的意识,导致一种朴素现实主义的事实观;法西斯政权则让人们懂得,表面的现实主义很有可能被利用而沦为宣传工具,但这又同时导致新闻客观性对主观性的一定程度的吸纳,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journalism)等新的新闻报道形式;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以及美国“水门事件”对美国大众心态的影响,“批判性新闻”(criticaljournalism)又粉墨登场了;后来还有诸如“调查性新闻”(investigativejournalism)、“精确新闻”(precisionjournalism)、“名流新闻”(celebrityjournalism)、“倡导性新闻”(advocacyjournalism)、“新新闻”(newjournalism)等5各种号称“比传统的新闻客观性更客观”的新闻报道形式轮番上阵。

查看全文

科学的客观性研讨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客观性是科学的特采,科学的客观性有三个维度——对象的客观性、方法的客观性和评价的客观性。在肯定科学具有和达到客观认识的可能性之后,从七个方面为科学客观性做了辩护。

关键词:客观性科学科学的客观性辩护

Abstract:Thecharacterristicofscienceisobjectivitywhichhasthreedimensions:therespectiveobjectivityofobject,methodandcomment.Confirmingtheabilityandpossibilityofscience’sobjectivityrecognition,thepaperjustifiesthescience’sobjectivityfromsevenaspects.

KeyWords:objectivity,science,objectivityofscience,justification.

一、客观性是科学的特采

客观性概念的出现要比科学早得多。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只是伴随近代科学才引起人们注意的,即使在这个时期,科学共同体一时并未普遍认可实验检验是科学理论客观性的根本标准,更没有树立起它的应有权威。在这里,我们首先要问,科学的客观性是什么?

查看全文